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时间:2019-05-13 12:0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第一篇: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被需要”与价值 |试题解析]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继续延续了2016、2017年的作文类型,考查 了社会现象类作文,这应该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继2016年考查了对评价他人的生活现 象的看法、2017年考查了对预测现象的看法,上海的许多学校一直在引导学生练习社会 现象类作文,包括一模、二模考试中上海不少区的作文题也都或多或少考查了社会现象类作文。2018年则考查了对“被需要”这种心态的认识,这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新的尖破。王要表现在:

1、由“外”而“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属于“生活常理”,这也属于“情理之中”。其实,无 论怎样变化,上海的高考作文都在要求考生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 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 结论。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写作文”,而是要求学生“写生活”!一切高级精神层 面的东西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生活的关照思考就是对社会的思考。从2009 年至2015年作文命题材料呈现由“典籍格言”逐步转向“生活常理”,2016年、2017 年则关注“社会现象”,这是上海考生所众所周知的。而同是社会现象类作文,2018 年作文相较于2016、2017年则又表现出了不同之处。2016年强调对是评价他人生活 的看法、2017年强调对预测看法的思考,这两年的作文都是着眼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一种表层现象的看法或思考,而2018年则强调的是对“被需要”心理的认识,“被 需要”更强调的是深入内心的需求,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是对自我内心的深入 思考。

2、由“点”到“面”。

上海作文题,主要有两根绳子,一根联系着思辨,另一根联系着生活,将理论和实际同

时纳入题目中,内涵丰富而不复杂。从2009年至2015年作文命题材料呈现由“典籍格言”逐步转向“生活常理”,但无论如何,都在强调两个概念之间的思辨,是两个点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是属于从“点”出发的“两点论。2016、2017、2018年的则关注“社会现象”,是属于对某一个“面”的看法、认识或思考。

3、哲理思考的“进一步空间”。

2018年的上海作文题目,乍一看,不过了了,而细细剖析之后,却能发现其朴实的面纱下又有所变化。以往上海高考作文考到关系型哲理思辨类作文,基本上必须两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而今天的作文则不然。材料中围绕“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属于社会现象类作文,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对象,确定自己的观点。针对于这则材料,对“被需要”的心理,无论是“被需要”对人生的积极意义,还是单纯议论生活中需要强调“自身需要”,抑或辩证分析生活既要强调自身需要,亦需通过“被需要”,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实现人生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这便使写作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这便使写作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必须辩证分析之一隅。这对于考生来说相对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为考生进行深入的哲理思考拓展了空间。(写作指导] 面对高考材料作文,考生所要解诀的是:材料是什么?材料要彰显什么?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我写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解诀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则需要:

1、读懂材料

所谓“读懂材料”,简而言之,就是明确材料的类型、材料的指向与材料的侧重。就材料类型而言,材料可分为:社会现象类;评议对象类;哲理思辨类。201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属于社会现象类。材料的指向是对于“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与“体现价值”这一现象的见解和认识,需要考生对材料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哲理思考。

而材料在命题上的侧重则是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认识,而并不是直接要求考生直接提出对不同见解的看法。“认识”除了侧重于对自己观点、见解、看法的陈述分析。还要有深入剖析反思。如思考:“被需要”心理是什么现象?“被需要”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表述为“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一提示不可丢)。“被需要”心理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抑或消极影响)?然后选择自己思考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运思行文。这一点,考生需要明确。

2、深刻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考场作文的优劣,其关键在于立意的高低。在考场作文中,如果相同的一个角度,写的人多了必然出现撞车效应,要想鹤立鸡群,谈何容易。确定材料中心,选好角度之后,更应兼顾“别开生面”和“立意深刻”两个方面,选别人没有想到的或把立意能够提升到对人生的深刻见解角度,写自己独有的见解与感悟,才能超凡脱俗。材料的关键词是“自身需要”、“被需要”与“价值”,以及关联词“不仅.....也....”“被需要”强调的是渴望被他人需要,目的是能够借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强调了“被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侧重于“被需要”心态。从正面来说,我们因为被他人、被社会需要,而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价值。从思辨角度来说,考虑到关联词“不仅.....也....”便是递进关系,则可以既强调自身需要也强调“被需要”,进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针对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可选的立意有:

(1)、自我因“被需要”而绽放价值。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上,在践行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多地因为被他人、被社会需要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社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

(2)、价值的实现是自身需要和“被需要”的协调统一。个人的价值,首先要关注自 身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绽放自己。与此同时,在“被需要”之际,能以更好的姿态去温暖他人、温暖社会。

(3)“自身需要”与“被需要”,当如何抉择?当自身的需要与“被需要”发生矛盾 之际,应当如何去抉择。

(4)自我需要是物质文明的基础,“被需要”是精神存在的升华,两者的结合才是社

会前进的动力源泉。

(5)自我需要是自我的不断满足,而被需要是社会对自我过往的肯定,是对未来的鼓舞。

(6)总是通过被他人需要来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背后缺失的是对我的价值定位和认识。

3、选好素材:(1)昭君自愿出塞,是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是被民族所需要的,她的”被需要”,消弭了汉匈百年仇怨,为百姓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史可法坚守扬州,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身后的百姓所需要,为此杀身成仁而不惜。李时珍走遍山野,四处寻访,编著《本草纲目》,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每一个百姓所需要,救助每一个百姓,是他作为医者的责任和信念。无数英雄的存在,正式因为他们“被需要”,被他人所需要,被社会所需要,被民族所需要,因“被需要”,而绽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2)川航机长刘传建在飞机发生意外之际,他是在考虑自身的需要还是考虑乘客的“被需要”?叶嘉莹在94岁高龄之际捐出一千多万给到南开大学创立“迦陵基金”等,都是明确了自我的需要是要去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在一定的机缘中,他们更多的担起了一份责任或信念,去温暖社会,绽放价值。

(3)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只有先行满足了自我的物质需要(比如人类的起源、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好的实现“被需要”,践行精神存在的升华,燃烧自己,进而温暖社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复习指引】

1.留心生活,关注社会。写作文其实就是写生活,写社会。作文材料是对生活、对社会的高度凝聚,是升华了的生活。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多关注社会热点信息,留意身边发生的事件。对生活、社会中发生的

2、先模仿,后创造。作文的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年高考后,市面上或网络上都会有大量的优秀作文篇目,哪怕是往届一模二模的优秀作文篇章,新一届高三考生可以对这些优秀作文进行整理搜集,从中鉴往知今,学习其中优秀作文的亮点,吸取其中差作文的教训,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

3.重视课本。高中三年,我们一直忽略了课本是我们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工具。其实,六册语文课本中,蕴藏着无数有待我们挖掘的宝藏。其中各个重点篇目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尤其是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都是可以为我们写作文提供素材借鉴的。

4.注重积累,读写结合。注重两种文本的阅读:一是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时文,二是名家经典散文或小说。品味经典文章的思想、艺术手法及语言特点,将时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融入自己的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5.知己知彼,进行适度有效的训练。了解高考命题选材,构思和题干设计大致规律。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提高审读材料的能力,二是积累素材意识,三是语言表达上的简洁明了。在整体训练基础上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提升应考能力。

第二篇: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一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一)不少于800字。

(二)不要写成诗歌。

(三)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第三篇: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为:学校英语报正在改版,拟从现有的三个栏目(健康、娱乐、文化)中去除一个,并从三个备选栏目(时尚、职业规划、读者反馈)中挑选一个纳入该报。假设你是该校学生程飞,给校报编辑写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你的观点。邮件须包括以下内容:

1.你建议去除的栏目及去除的理由;

2.你建议增加的栏目及增加的理由。

Dear Editor,When it comes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umns for the school English newspaper, opinions vary from one to another.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columns preserved will definitely make a feature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ir study and life.Comparatively speaking, I maintain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lumns concerning health and culture far outweighs that of the entertainment.The immediate factor is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than keeping healthy in that loss of health signifies kissing goodbye to life.Thats why more knowledge of how to keep fit, more effectively one can improve his quality of life.The second point to be mentioned is that progr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cultures contributes to broadening ones horizons, which in turn facilitates ones stud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hilosophy of life.As for the addition, the career planning constitutes a top priority.For one thing, it concerns ones career development a great deal while for another, it makes a great difference to ones career success in the future.I am pretty convinced that a wise choice makes perfect.I am writing the e-mail in the hope that my advice will add a brilliant touch to the improved version of our school English newspaper.Yours sincerely,Cheng Fei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第四篇:2017高考作文题目、解读、例文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 作文题目、专家解读及下水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

逛美丽乡村品中华美食

——给美国青年玉虎弟的一封信

涡阳一中 张心好

亲爱的玉虎弟:

你好!好久没给你写信了,特想你!你来信说,暑假要来看我,但看到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等十多个,而这些关键词你都不太熟悉,希望我能给简单介绍一下。太好啦!遵命!可因马上就要进考场,这里我只打算介绍其中两三个,高考之后,我会把其他的一一告诉你。

你爸肯定跟你讲过,他来我们省会当外教时曾应邀来我家做客,当时我爸陪他乘坐的是又笨又慢又脏的绿皮车。现在我要自豪地告诉你,那些绿皮车啊,都已经淘汰了,差不多都被时速300公里的动车取代了,这些如离弦之箭一般运行的动车车轮下的高速铁路,哈哈,就是“高铁”!暑假你来,尽可坐高铁感受一下,以前从省城来的绿皮车要10个小时左右,如今啊,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我们县城了,到时我和我爸开车到出站口接你!

到我家,我要好好陪你逛逛美丽乡村。当年你爸来时看到的那些东倒西歪、跑风漏雨的草房,早已被一栋栋造型别致优美、设施现代美观的两三层小楼取而代之了,我们农村,现在与城里一样,也铺上了柏油马路,用上了自来水,安上了路灯,过上了小康生活。吃过晚饭,你会发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头的广场。你听,《小苹果》、《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一首接一声播放;你瞧,白天在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这时候也像模像样地舞起来了。他们陶醉在春风里、田地边,欢快着呢!

你爸给你讲过他在我家曾吃过好多中华美食,像烙馍卷大葱啊,小葱拌豆腐啊,杂面馍蘸辣椒糊啊,至今还念念不忘。实话告诉你吧,那不是中华美食,那是因为我家穷,做不出像样的待客的饭菜。你这次来,我一定要带你细细品尝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的精美小吃,像肥西三河镇外焦里糯的米饺啊,像亳州外表金黄、香气四溢的牛肉馍啊,像蒙城味道醇厚、喝了还想喝的撒汤啊„„保你见一样爱一样,吃了这一种还想那一种。在家时,我还会让我妈这个美食家,按照菜谱为你精心烹制各种佳肴、糕点。

哦,要上考场了,就先聊到这吧。

乘高速铁路,逛美丽乡村,品中华美食。暑假不见不散噢!

哥哥:玉龙 2017年6月7日

第五篇:2013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备考指导

2013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点评】

上海卷的高考作文,生活里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你从哪个角度写都行,人们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东西,欲望得不到满足,这山望着那山高,人们总觉得自己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还有另外的一个事情。记得老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任何好学生,独立思考的学生,都应该从对于名词,看到这种题,从名词的二次定义开始,绝不盲从直接对一个某一个观点做判断,生活中大家往往觉得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定义,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什么叫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做了定义,这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样我们的文章即联系了现实的生活,又与我们独特的思考,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说法,所谓重要的事情,当今浮躁的事情,太多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获得的那个成功,我们今天不就是认为所谓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嘛,所谓成功就是自己赚更多的钱,自己在单位升值加薪,可是在你获得的重要的事情之后,你会发现,为了成功,有时候你忽略了太多,这不就是语言告诉我们的嘛,语言告诉我们,慢慢走,欣赏,语言告诉我们,周边的风景才最美,真正的成功在哪?真正的成功就是你内心普遍感受到了幸福。莫言在他青年的时候,也许是他最幸福的时候,那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他有一个高粱地,他懂得什么叫做生命,一片红色的高粱地都可以证明一切,比书本上死板的文字,更能够告诉作家,什么叫做对生命的尊重。各种各样的摄像机,摄影机,但是莫言选择了自己继续回家写作,他知道在名利场上打拼,不是很重要的,所以他的名字叫做莫言,这难道不是一个作家给我们启示吗?以这样的名字自醒的,就这么一个吗?还有一个叫做废名,他写的桥,是湖北的一位重要的作家,是生在湖北省,这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名字跟莫言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借助这样一些作家,借助这样一些事情,我们反思什么叫做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己内心独定相信自己的幸福更重要,幸福的来源可能是我们内心真正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我们慢慢走,欣赏的态度,关注周围的所有人,甚至写到你自己,好多学生会写自己,难道我们现在不就认为高考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吗?当年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也觉得高考是一座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也过去了,30

多岁了,我反过来看高考,只不过是我脚下的小土包而已,只是因为我太渺小,觉得跨不过去,今天在我看来是土丘一枚,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吗?你自以为高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心情不好,烦燥,压力大,你多长时间不给你的父亲母亲一个微笑了?难道这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更重要的事情吗?他们比你的压力还大,你背了十倍,他们就背了百倍,这样你就忽略了你父母对你的爱吗?想写的太多了,随便举例子,触发你的思考,往下写就可以了。

下载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

    2013上海作文题目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2000--2018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2000--2018年潘子科语文补习:初高中阅读作文辅导虹口区新市路251弄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

    近五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2016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假设你是中华中学一名中学生,最近你正在参与一个研究性学习研究调查,调查课题为“关于父母是否对孩子感到骄傲” 1. 简要描述这些数据 2. 分析该......

    2015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5高考作文题目公布 多地采用材料作文形式 2015-06-07 11:10 腾讯教育讯 2015年全国高考(课程)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42万名考生走进考场。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

    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2013年新课标高考材料作文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

    2012高考作文题目

    2012高考作文题目——陕西卷 陕西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试卷给出的材料是: 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

    2011高考作文题目

    2011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学生们看法不一:靠实力说话;一个国家垄断项目不利于项目的发展;中国应让出几块金牌,但这不符合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精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