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二南辨析大全
在《诗经》三百篇中,《周南》、《召南》列居十五《国风》之首。关于这种编排体例以及二者的命名及区别,历来颇有争议,且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南”的理解各有不同,使之成为《诗经》学史上一件公案。苏辙,作为北宋著名的经学家,在疑古惑经思潮的影响下,基于“平生好读《诗》、《春秋》,病先儒多失其旨,欲更为之传”[1]的目的,作有《诗集传》一书。苏氏《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史上今存第一部《诗经》全解,也是现存众《诗经》注解中时代仅次于《毛传》、《郑笺》和孔氏《正义》的重要著作,它对于汉唐以来《诗经》学史上聚讼纷争的基本问题都作有深入地思考和辨析,特别是于《周南》、《召南》的理解,有别于前贤时儒,故笔者试作下文探讨苏氏之解。
苏氏《诗集传》以论述《周南》发端,而亦连带述及《召南》,训释《召南》诸诗时,则不再专论《召南》。苏氏曰:
文王之风谓之《周南》、《召南》,何也?文王之法周也,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以交于诸侯者属之召公。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故凡诗言周之内治由内而及外者,谓之周公之诗;其言诸侯被周之泽而渐于善者,谓之召公之诗。其风皆出于文王,而有内外之异。内得之深,外得之浅。故《召南》之诗不如《周南》之深。[2]
苏辙首先就《周南》和《召南》的区别作了论述。关于二者的区别,《诗序》曾以“王者之风”和“诸侯之风”,郑玄以“得圣人之化者”和“得贤人之化者”来分别“二南”[3],并且认为这都和周公、召公德行之优劣有关。苏辙却不同于《诗序》和郑玄的看法,他认为《周南》和《召南》的分别是在文王治理周朝时,以周公主内,召公主外。并据《大雅·召旻》所论为证,“由内而及外者,谓之周公之诗”,“诸侯被周之泽而渐于善者,谓之召公之诗”,因内外不同而有风化的深浅之异。且认为《周南》和《召南》都是文王之风,二南之诗均是百姓沾润文王的教化而作的,他们的区别只是周、召二公的职事不同,与其孰圣孰贤无关[4]。
首先采用王化深浅的理论来区分《周南》和《召南》的是北宋大儒欧阳修,他在其《诗本义》中曾这样论述:
圣人之治无异也,一也。统天下而言之,有异焉者,非圣人之治然也,由其民之所得有浅深焉。文王之化,出乎其心,施乎其民,岂异乎?然孔子以周、召为别者,盖上下不得兼而民之所化有浅深尔。文王之心则一也,无异也。……盖民之得者深,故其心厚。心之感者厚,故其诗切。感之薄者,亦犹其深,故其心浅。心之浅者,故其诗略。是以有异焉,非圣人私于天下而浅深厚薄殊矣。[5]
欧阳修以为“其民之所得有浅深”,以民之所化,因性情不同,智愚有异,所得自或有深浅。因此他反对郑玄因圣贤之异而有深浅之分,“而说者以为由周召圣贤之异而分之,何哉?大抵周南之民得之者深,故因周公之治而系之,岂谓周公能行圣人之化乎?召南之民得之者浅,故因召公之治而系之,岂谓召公能行贤人之化乎?殆不然矣。”[6]其后王质《诗总闻》、范处义《诗补传》也均批评以圣贤分深浅之说[7]。苏辙吸收了欧阳修的观点,也以深浅之说来区分二南。但他却不从民之智愚立论,而从内外不同的角度辨别二南的差异,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再者,苏辙强调周、召二公治国有内外之分,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不仅苏辙所引《大雅·召旻》第七章“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表明了召公在外,职在开疆辟国的史实,而且《史记》中《周本纪》、《鲁世家》所载,亦有周公辅政、使伯禽就国的事实,故周、召分主内外之治实为不假。苏辙以治之内外分《周南》、《召南》,不仅有其历史依据,而且也有其可能。因周公所主之内,盖指关中旧周之地,其民长期在文王之风的熏染下,自然得之也深;而召公所主之外,乃周新拓之地,其民受文王之化时间短,且由外烁,故得之也浅。因此由内外之民所反映的心声——《周南》、《召南》,自然会有不同。故苏辙因周、召二公有内外之治的不同,看到民之教化是内深外浅,因而断言“凡诗言周之内治由内而及外者,谓之周公之诗;其言诸侯被周之泽而渐于善者,谓之召公之诗”,并以此来确定二南的差异,这无疑是合理的。同时,苏辙以内外之分论民化之深浅,又是对欧阳修之说的重大补充,故为后学所信从。如段昌武《段氏毛诗集解》和朱鹤龄《诗经通义》均采用了苏辙的观点[8],足见其说之可备。
其次苏辙对于周、召、南也作了自己的理解。他说:“然则谓之《周》、《召》者,盖因其职而名之也。谓之南者,文王在西,而化行于南方,以其及之者言之也。东、北则纣之所在,文王之初所不能及也。”[9]他认为《周南》、《召南》的命名,是因周公、召公的职称而来的,“南”的意思,是文王的教化“在西而化于南方”。
对于周、召的命名,苏辙之前的学者一般都认为是周公和召公的简称,或者是二人的采邑名,再或者是国名、代名,从未有认为是因二人官职名而命名的。苏辙不拘囿于传统的说《诗》权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提出周、召是周公和召公的官职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说得通的。如《周南召南谱》云:“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10]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周、召之地是文王分封给周公和召公的采地,那么,周、召之地以周公和召公所任官职来命名是极有可能的,并且这一官职为周公、召公以及后继者所担任,成为周、召之地的别有代称,以至于后来的采诗者以此命名,那又有何不可呢?王质《诗总闻》在论及“南”时,也曾说“周、召,官也。自二公为之,后世相承不改。”[11]可见苏辙认为周、召是官职名是可以成说的。
关于“南”字的理解,则是《诗经》学史上一件聚讼纷争的公案。历代《诗经》学者都以自己的《诗》学观对此作有解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种说法,南化说、南音南乐说、南国说和乐器说,张西堂《诗经六论》曾对此做过明确的考证。此外,当代著名学者金景芳先生曾认为“南”同任,是动词,不是方位词,影响也较大[12]。金先生认为,根据《毛诗》于二南之末称“周南之国”、“召南之国”,可见二南必与周、召分治有关。南者任也,“周南之诗”即由周公所任之国所选之诗篇;“召南之诗”即从召公所任之国所选之诗篇。
然从苏氏《诗集传》中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苏辙是尊奉“南化说”的。“南化说”创始于《毛诗序》,其解释《周南》时说:“南,言化自北而南也。”[13]此后,信奉《毛诗》的人大都采用此说。如郑玄《诗谱》说:“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之德教自岐而行于南国也。”[14]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也说:“南者,言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被南方。”[15]乃至南宋诗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也是遵循“南化说”[16]。因此从苏辙所处的《诗》学环境而言,他未能跳出“南化说”的体系,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在苏辙之前《毛诗》在《诗经》学史上处于独尊地位,《毛诗》学派也被奉为《诗经》学的正宗,“南化说”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说“南”权威。其它几种说法,只是在“南化说”渐衰之后才逐渐引起学者注意的。作为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代经学家苏辙,他对经书意旨阐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发挥自己创见的同时是要合乎实际要求的。因此,他虽然处在北宋疑经惑古的文化思潮中,并且作为废《序》派的主要代表,但他的主体思想是遵从《毛诗》的,采用“南化说”释“南”,也在所难免,同时这也是他释“南”有得有失的理论渊源。
但据地理位置而言,岐阳在西,南国或南土在东,《毛诗序》“言化自北而南”是不合实际的。所以苏辙抛弃《毛诗序》“自北而南”的说法,认为是“谓之南者,文王在西,而化行于南方,以其及之者言之也。”对《序》说进行了纠正。清代学者崔述承苏辙之说,在其著《读风偶识》中对“自北而南”说也有所批评:“《序》以为„化自北而南‟亦非是。江、沱、汝、汉,皆在岐周之东,当云„自西而东‟,岂得云„自北而南‟乎?”[17]但苏辙此说的毛病是,看似解决了文王之化并非自北而南的问题,但却也没有自西而南的道理,更不合乎《诗经》所述当时的方位。原因是如果将“南”作为方位词看待,它必与“北”相对才成句式,因为《诗经》中本身就是这样用的:“镐京辟廱,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18]看来“南”字不能当方位讲,而应另寻出路。夏传才先生认为:“周南、召南原是地域名称,由古南国而得名,周南在今陕县以南汝、汉、长江一带,湖北、河南之间,召南在周南之西,包括陕西南部和湖北一部分。《周南》、《召南》就是南国地区的民歌,配合南国乐器所奏出的乐调。”[19]可是,南国是否存在尚成问题。因为诗中之“南国”乃集合名词,而非具体方国;即或有其国,亦必小邦,没有太大影响,又何以分周、召?何须系以周公、召公呢?南国既不见于史载,何以其诗反而有如此之多,必分为二而置诸全诗之首?是皆不能无疑。
因此,无论是传统的“南化说”,还是新出的“南国说”,都不能让人满意。苏辙即使主“南化说”,自己也不能无疑,它说:“二《南》皆出于先王,其深浅厚薄,二公无与,而强以名之,可乎?”[20]既然二南是文王之化的结果,为何要系以周、召呢?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不过,苏辙既然已认识到周、召有主内、主外之别,二南之诗亦有内外深浅、厚薄之异,他完全可以得出因周公主内,内之诗受王化深,故为《周南》;召公主外,外之诗受王化浅,故为《召南》的结论。然则,所谓周、召二南之分,从内容看乃是深浅厚薄之异,从分周、召看,乃因二公所主所任之别。因此,我们认为,《周南》之南、《召南》之南皆非南化,亦非南国,而是所任、所主之意,于是我们不能不说金景芳先生“南者,任也”的解释更符合原意,也更与苏辙的结论相吻合,只是苏辙因其所处经学背景及其立场所致,未能真正地揭示《周南》、《召南》之义。
总之,苏氏《诗集传》基于周公、召公分主内外之治而有王化之深浅来区分《周南》、《召南》,相较于前贤时儒的圣贤理论更符合一定的历史依据。尤其是他认为周、召为官职名,再配以金景芳先生所释“南”为“任”的解释,更显示出苏氏这一解释的合理性,这也正是苏辙释“二南”的独创之处。
------------------
[1] 苏辙《颍滨遗老传下》,《栾城后集》,卷12,第1283-1284页,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 苏辙《诗集传》,卷1,第265页,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3]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1,第19页;《毛诗正义》,目录,第12页,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苏辙释《大雅·召旻》时曾说:“文王之世,周公治内。召公治外,故周人之诗谓之《周南》,诸侯之诗谓之《召南》。所谓„日辟国百里‟云者,言文王之化自北而南,至于江汉之间,服从之国日益耳。”《诗集传》,卷17,第539页。
[5] 欧阳修《诗本义》,卷15,《周召分圣贤解》,《四库全书》本。
[6] 同上注。
[7] 王质《诗总闻》,卷1云“而后有圣贤浅深之别、后妃尊卑之差,皆强为辞也。”《四库全书》本。范处义《诗补传》,卷1,云“区区欲分《周南》、《召南》以为圣贤浅深者,未为通论也。”《四库全书》本。
[8] 段昌武《段氏毛诗集解》,卷1,朱鹤龄《诗经通义》,卷1,均引用有苏辙的观点,《四库全书》本。
[9] 苏辙《诗集传》,卷1,第265页。
[10] 孔颖达《毛诗正义》,目录,第11页。
[11] 王质《诗总闻》,卷1上。
[12] 金景芳《释“二南”、“初吉”、“三餐”、“麟止”》,《文史》1963年第3辑。
[13]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1,第19页。
[14] 孔颖达《毛诗正义》,目录,第10-12页。
[15] 陆德明《经典释文》,卷5,第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2引朱熹云“周公制礼作乐,于是取文王时诗分为二篇,其言文王之化者繋之周公,以周公主内治故也;其言诸侯之国被文王之化以成徳者繋之召公,以召公长诸侯故也。”《四部丛刊续编》本。
[17] 崔述《读风偶识》,《丛书集成初编》本。
[18] 苏辙《诗集传》,卷15。
[19]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第15页,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20] 苏辙《诗集传》,卷1,第266页。
参考:网易
第二篇:(二)近义词的辨析
(二)近义词的辨析
近义词,顾名思义,即意思相近的词。既然是意思相近,就要抓住细微的差别进行辨析。有的近义词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有的在使用时的适用范围不同;有的在感情色彩方面有差异,有褒义、贬义和中性的区别......通过辨析近义词,学习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细致、准确。
1、抓住词语细微的差异进行辨析。
围绕 环绕(1)月亮()着地球转动。(2)小村四周有青山()。
2、抓住词语程度深浅的差异进行辨析
恳求 要求 请求
(1)我们要以一个少先队员的标准()自己。
(2)打扫卫生时,一组同学()老师把最脏的活儿交给他们去干。(3)董存瑞怒视敌人的暗堡,()连长:“我去炸掉它!”
3、抓住词的感情色彩的差异进行辨析。
勾结 团结(1)大家()起来,一定能取得成功!
(2)那几个人常常()在一起造谣生事。
4、抓住词语所表示的范围大小的差异进行辨析。
事件 事情(1)妈妈做的很多()我都记忆犹新。
(2)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袭击()。
5、抓住词语所适用对象的不同进行辨析。
逝世 去世 驾崩(1)奶奶去年()了。
(2)乾隆皇帝()了。
(3)毛主席是在1976年()的。练一练:正确区分近义词
1、用——把相应的词语连起来,再读一读
(1)爱惜 保护 珍惜 爱护
(2)改进 改善 改正 改变
(3)提高 增加 增强 加深
桌椅 动物 粮食 时间
缺点 生活 看法 方案
信心 印象 质量 数量
(4)天气 态度 批评 要求
(5)身体 问题 任务 心情
(6)暴露 透露 泄露 揭露
严格 严寒 严肃 严厉
严重 繁重 沉重 笨重
阴谋 机密 目标 消息
(7)光线 讨论 争论 疼痛
(8)精力
时间 理由 食品
剧烈 强烈 热烈 激烈
充足
充分 充沛 充裕
2、划去不恰当的词
(1)奶奶七十多岁了,可身体还(硬朗 结实)。(2)这个新品种是王叔叔长期培育的(成就 成果)。(3)有了错,(改进 改正)了,就是好同学。
(4)写字时,老师(请求 要求)同学们姿势端正。
(5)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 爱护)青蛙。(6)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护 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7)李明的字写得真(美丽 漂亮)。(8)只有(辛苦 辛勤)地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9)《滕王阁序》成了千古(背诵 传颂)的名文。(10)对于(准确 正确)的意见,我们要虚心接受。
3、选词填空(1)珍惜 爱惜
我们不可以随便倒饭菜,我们要()粮食啊!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时间的人。(2)飘扬 飘荡
操场上的那面国旗正迎着晨风()。雄伟、高昂的歌声()在广场上空。(3)摆放 摊放
书桌上()着好几本书。
玻璃橱柜里()着各种精美的奖杯。(4)注视 注意
他鹤发童颜,引起了人们的()。我()着他满头银发,心中充满了敬意。(5)纯净 纯洁
湛蓝的天空多么()呀!
少先队员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6)宽敞 宽阔
这条路()平坦。这个活动室()整洁。(7)陆续 继续 连续
下课啦,同学们()走出了教室。
蜗牛毫不气馁,摔下来了再()向上爬。战士们()作战,已经几个晚上没合眼了。(8)高兴 兴奋 愉快
听说明天要秋游,同学们都很()。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的心情非常()。我们()地拍着手说:“太好了!”(9)景象 气象 情景
祖国城乡各地,到处是一派新()。月光下的西湖是一番迷人的()。
公园里孔雀开屏的()还浮现在我眼前。(10)盼望 愿望 希望 我有一个美好的():长大当一名教师。海峡两岸的同胞都()祖国能够早日统一。
老师和家长都()我们长大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第三篇:【高中必修二】《诗经》两首
【高中必修二】
《诗经》两首
——氓
【课型】讲读课 讲演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有效地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3、结合课下注释,培养读懂诗作的能力。
4、在领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理清《氓》做为叙事诗的故事情节
5、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诗经》做为最早一部诗歌总集的特点
2、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4、《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把握诗中人物情感是重点。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全诗意思。
2、理清故事情节。
3、把握诗中人物情感。
【教学方法】
1、研读法:《诗经》距今约三千年,语言、内容都有着极大的陌生感,加之以诗歌的形式表现,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所以疏通诗句,带着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三千年前的古人同喜同悲,同爱同恨,势必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鉴于课下注释详细完备,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给予重难点词语的点拨
2、亲身体验法:让学生尝试演绎诗中主要角色,帮助理清故事主要情节,充分走进人物角色内心,把握人物形象(机动)【教具准备】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视听共赏)导入:这是一首现代歌词: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当红小生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古韵犹存、朗朗上口,借其不同于其它现当代歌词的独特,红遍大江南北,婉转华丽的字眼让粉丝们大呼:好词,好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春秋以前人们传唱的经典情歌——氓:展示课件(爱情)
一、《诗经》介绍 *(导学大课堂P16面一起学习《诗经》的有关内容。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十五“国风”,今天所学的《氓》就属于《卫风》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占有较大的数量,大多为民间歌谣,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也有个别贵族,“国风”和我们下一篇课文屈原的《离骚》历史上并称“风骚”,“骚”指文人,“文人骚客”;)“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这些诗篇,就其内容而言,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国风”中的诗歌,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这些诗篇,就其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大家可做个思考比较:古代的歌词和现代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2、理解结合(展示课件)大家在现当代的几部古装影视作品中就可听到这样的歌:《十面埋伏》中的佳人曲
《夜宴》中的越人歌 越人歌(无名氏·先秦)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越人歌》,最初见于古诗十九首,相传是中国最早的译诗,另一种说法则是一首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 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明确:理解更早的诗歌都以辅之以曲调的传唱先开始的二、诗歌的诵读
*(翻开课本师生共同标注)(1)字词正音
匪:fēi
愆qiān
垣yuán
载zài
咎jiù
贿huì
耽dān
陨yǔn
汤汤shāng
罔wǎng
靡mǐ
将:qiāng
于:xū
说:tuō
徂:cú
裳:cháng
隰:xí
角:jiǎo(2)把握诗的节奏
为了更适合传唱,这些诗歌的节奏和音韵则有较高的要求和成就。
课文两首诗则都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在音群和意群发生扦格不合的情形时,还是要按音群读,如“来/即我谋”要读成“来即/我谋”。通俗地说,就是两字一拍。
(3)师生有节奏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三、进入文本解析
1、检查预习
提问: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能不能看出它和诗歌的不同呢——叙事诗
结合课前预习,这首叙事诗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故事也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第一人称的口吻)“我”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故事相当完整。
“恋爱——婚后——决绝 ”各是在文中的哪些部分?
明确:
情节 章节 基调
恋爱(第一、二章)热情、幸福 氓
婚变(第三、四、五章)怨恨、沉痛 决绝(第六章)清醒、刚烈
2、文本解读
(1)恋爱——热情、幸福、心动
一女生领读“恋爱”部分(语调应明快、活泼)
读毕,体会在第一部分中氓和女子的形象各是怎样的? 结合课下注释及课件点拨理清文意(氓:易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做铺垫.女子: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不见复关,既见复关(一悲一喜,既写出女子感情专一炽烈,又写出其纯情痴情))(2)“婚后”部分的生活又如何呢是喜是忧?
同学生自由根据注解及重点字词的解释描述婚后生活。
(第三段——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写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诫后人——“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兴起,总结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第四段——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
第五段写婚后的辛劳,不幸,再加上无情男子的虐待伤上加伤。
总结:人物形象:勤劳善良(女子),背信弃义、冷酷无情(男子)
感情基调——怨恨、沉痛
男生齐读“婚后”部分(语调应沉重、悲伤、低沉、哀婉、幽怨)过渡——提问讨论:如果你是文中的女主人公,你会怎样?而文中的女主人公又是怎样呢?
(3)、“决绝”部分(全班齐读:义无反顾、决绝)
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 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感受和决心。这一章情感比较复杂,有怨情也有怀旧之情,但更多的是清醒和刚烈,女子意识到凡事都有个度,忍耐有,爱情也有,女子通过反思而变得刚强一反古代女子柔弱无奈的特性,严酷的现实使她坚强起来了,反抗不公平的命运。至此,主人公形象丰满典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因而,此章的情感应随内容变化又以严正的控诉为主。
3、梳理巩固(男女同学各一个上台演绎角色)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①.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忠厚老实——“蚩蚩”,②.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③.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
男主人公:(想象)生气
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④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⑤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尔卜尔蓍,体无咎言”
⑥比兴通过“桑树”落叶前后的变化,诉说这着自身命运
⑦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慨?——“无与士耽”
你如何看待她的观点?“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⑧.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⑨.周围的人又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咥其笑矣
⑩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决绝分离的态度
4、全班试着背诵全文
四、作业布置(1)、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未来的爱情与婚姻与人生该如何选择?(思考)(2)、试着将《氓》改成一首白话文歌词(兴趣)(3)、背诵全文并预习《采薇》。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考试:近义词辨析知识点汇总(二)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近义词辨析知识点汇总
(二)华图教育 孟葵
词义的侧重点指的是有些词语在含义和概念上大致一致,但是具体含义的指向还是有所差别,即词义的侧重不同,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从意义方面的词义侧重这一知识点来研讨一下近义词辨析。
如以下示例:
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营利和盈利都有赚钱、利润之意,但“营利”侧重“营”即经营,指以赚钱为目的,谋取利润,但未必赚到钱;例句:“采购公务,不能从中营利”。而“盈利”侧重“盈”即满和多的意思,所以“盈利”指扣除成本之后的利润,赚到了钱。例句:“某种产品盈利丰厚”。
【例题1】这是临江的小楼一角,________在博阳江畔,白洋塔头。江楼并排五间,我寄寓其中的一堂。面积不大,建筑朴素简陋。南面一排纸窗,窗根上雕着________的图案。窗外却是一幅曼妙无比的天然图画,连绵起伏的青山横亘在前,青翠扑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兀立 拙朴 C.兀立 朴实 B.矗立 拙朴 D.矗立 朴实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词义的侧重,兀立和矗立都有立起来的意思,但兀立侧重“兀”,即突兀之意,强调的是突出地立着。矗立侧重“矗”,强调的是高而直并且稳固地立着。文中说的是小楼的一角,意为突出的状态。所以第一个空格里应该填兀立。第二个空格后面一句话说的是“窗外是曼妙无比的图画”,如果要想和“曼妙无比”形成强烈的对比,那么前面空格应该填拙朴,拙朴侧重“拙”,有笨拙之意,可以形成对比,而朴实则不能,所以第二个空格应填拙朴。故答案为A。
【例题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病人已不再剧烈咳嗽、出冷汗、昏厥,病情有了好转的______。
②他们职业各异,经历不同,甚至素未往来,但对于文学的______兴趣使他们一见如故。
第 1 页
共 1 页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A.症候 同一 B.症候 统一 C.征候 同一 D.征候 统一
【解析】症候侧重“症”,意为病症,得病的具体表现,比如病人出现了出冷汗、咳嗽、昏厥等症候。而征候侧重“征”,意为象征,指的是一种倾向性或者趋势。文段①说的是病人出现了好转的趋势,所以应填征候。同一侧重“同”,意为相同,而统一侧重“统”,意为整合,与分裂相对应,文段②说的是他们有相同的爱好兴趣,所以应填同一。故答案为C。
第 2 页
共 2 页
华图教育 孟葵 2013年4月11日
第五篇:·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二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二
二 如何辨析与修改“配搭不当”的病句
学生:句子成分配搭不当,主要有哪几种? 老师:主要有这样几种:第一,动词与宾语配搭不当;
第二,介宾短语与谓语配搭不当;
第三,定语和中心词配搭不当;
第四,关联词语配搭不当;
第五,主语和谓语配搭不当;
第六,主语和宾语配搭不当;
第七,状语和中心词配搭不当。
下面逐项加以分析。
(一)动词与宾语配搭不恰当
老师:动词和宾语配搭不当的情况,常常出现在一个动词带几个宾语的病句中。像下面的句子:例1 他马上召集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动词“安排”带了四个宾语--“内容”、“时间”、“出席人员”、“问题”。老师:你把动词“安排”逐一跟宾语配搭,就会发现问题。学生:“安排”可以支配宾语“内容”、“时间”、“出席人员”,但不能支配“问题”。老师:是的。当句子成分的组合是一个动词带几个宾语时,一定要像上面的分析过程那样,逐一进行配搭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学生:这个句子,可否改成这样:他马上召集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分析了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老师:这样修改正确。学生:除了一个动词带几个宾语的情况要特别注意以外,动宾配搭,是不是还有一种容易出错的现象是若干个动词带一个宾语? 老师:是的。像下面的一个例子:例2 这个文化站已成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学生:谓语“挽救和培养”共同支配宾语“失足青年”,出现了配搭上的错误。“挽救”“失足青年”可以配搭,但“培养”“失足青年”则是错误的。(二)介宾短语与谓语不配搭
老师:介宾短语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当介宾短语与谓语配搭时,要注意两者是否吻合,能否发生修饰与被修饰的正确关系。像下面的句子,状语和谓语就不配搭:例3 我们要下决心,花大气力,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学生:“把……业”是介宾短语,用它与谓语“达到”相配,不恰当。不能构成“把……达到……”的说法。老师:分析正确。那么,这个句子,该怎样改才对呢? 学生:是否可以将“把……业”改成“使……业”。这样,才与谓语“达到”相配。老师:改得很好。(三)定语和中心词不配搭
老师: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两者配搭不上,就会出错。像下面的例子:例4 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想一想,句中的有定语和中心词关系的词语,在配搭上是否有问题。学生:“这件好人好事”中的“这件”是定语,修饰的中心词“好人好事”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好事”。“这件”,只能修饰“好事”,配搭成为“这件好事”,但不能修饰“好人”。所以应把“好人”省去。老师:说得对。省去“好人”,并不影响句意,又使定语和中心词配搭恰当。(四)关联词语不配搭
老师:对使用关联词句子,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配搭:第一,前后关联词语的配搭。第二,关联词与句意的配搭。请看下面的例子,看看是属于哪一种不配搭:例5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学生:关联词语“不管”好像用得不妥,但又说不出原因。老师:这个句子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应该是转折关系。“气候……不利”这个分句,应该用“尽管”(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关联,不应该用“不管”(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关联,“登山……顶峰”就“尽管……”而言的。而且,用“不管”是泛指任何条件(含可能出现但未出现的各种情况),与后面分句说的“克服了”(已经出现的情况)不配搭。学生:这样说,该病句属于第二种不配搭的情况。老师:是的。你能举出属于第一种不配搭情况的病句吗? 学生:可以,看这句行不行。无论是人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吸取其中有益的可供借鉴的东西。老师:句中的关联词“无论”与“也”不配搭。应把“也”改为“都”。(五)主语和谓语不配搭
老师:作为陈述对象的主语必须跟陈述语相配搭,否则,就会出现错误。请看例子:例6 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请划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分析一下它们的配搭。学生:该句话的主语是“火箭”,与之配搭的谓语是“成功”,“火箭成功”配搭不当。老师:分析是对的。那么,怎样修改才对呢? 学生:可否删去“的”,变成“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这个主谓短语作主语,“成功”作谓语,整个句子的主要支干为“我国发射火箭成功”。这样修改对吗? 老师:这样修改正确。(六)主语和宾语不配搭 老师:动词谓语和宾语的配搭,一般是比较注意的。但有些考生可能没有注意主语和宾语的配搭,因而,对这种病句没有看出来。学生:是的,说到宾语,我们往往只注意它跟谓语的关系,忽略了它跟主语的关系。老师:请看下面的例子:例7 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学生:句子的主语是“这种人”,宾语是“品质”,主语和宾语不配搭。应改成“这种人是……品质的人”。老师:修改正确。
(七)状语和中心词不配搭
老师: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是否是指状语和谓语的关系? 老师:是的。状语和中心词,即状语和谓语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分析句子语病时,要注意它们是否形成恰当的配搭关系。像下面的例子,就有状语的中心词不配搭的毛病:例9 黑峰岭一仗,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阵地的主峰。想想看,毛病出在哪里? 学生:状语“把红旗和胜利”修饰谓语“插”,有不恰当之处。“把”的宾语“红旗”以与“插”配搭,但“胜利”不能与“插”配搭。应该删去“和胜利”。老师:理解正确,修改得当。三 如何辨析与修改“成分残缺或赘余”的病句
(一)主语残缺
老师:一般情况下,句子必须有主语。缺主语的情况,往往发生在下面例子的情况:例1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造成主语残缺,往往是在本来该作主语的语言单位之前加上了介词,使它变成介宾短语充当了句子的前置状语。像这个句子,本来“这种……现象”该作主语,现在作了“对于”的宾语,使整个句子缺了主语。学生:应改删去“对于”。老师:是的。你能举出另外一个例子吗? 学生:可以。请下面的例子: 例2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这句的错法与例1相同,应该把前置的状语改成主语,即删去“经过”,让“老主任再三解释”作主语。老师:举例和分析都正确。(二)宾语残缺
老师:及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宾语不能残缺,否则就是病句。请看例子:例3 为了全国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学生:句子的谓语是及物动词“推广”,其后没有了与之相配搭的宾语。应该在“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的后面加上宾语的中心词“技术”。老师:是的。造成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是动词谓语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在表述时,往往只写了宾语部分的修饰语而没有写宾语的中心词。这是要注意的。(三)词义相同,造成重复
老师:造成表意重复的重要原因是在一个句子中,使用了词义相同的词语。请看例子:例4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想想看,这个句子有哪处是词义相同的? 学生:“无论”就是没有例外的意思,与“毫无例外”意义重复。老师:看得很清楚。应该删去后者。学生:该句好像还有一个错误:动词“遵守”与宾语“法制”配搭不当。不知是否正确? 老师:说得对。学了上面的知识,在这里会用上了,很好。只有善于运用学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一个例子:例5 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登门为您令郎、令爱辅导功课。学生:这个句子好像看不出有词义重复的现象。老师:这次就看得不仔细了。想想看,敬词“令郎、令爱”是什么意思? 学生:是“您的儿子”、您的女儿“的意思。老师:对了。在其前面加上定语”您的“不就多余了吗? 学生:是呀!怎么我看不出来。应该把”您的“删去。老师:这就对了。再看看第三个例子:例6 战争的延续,造成了地区人民的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学生:”生灵“指的就是”人民“,在其之前的”人民“是多余的,应该删去。看来,要分析词义相同而造成语意重复的病句,要掌握较丰富的词语知识才行。老师:说得有道理。(四)成分混杂,造成赘余
老师:句子成分混杂,也会造成赘余的语病。像下面的例子:例7 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学生:这句话造成赘余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状语”分外“与语”多“前后运用造成的? 老师:是的。可把”多"这个补语省掉。这样既不影响句意,又使表达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