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晚宴衣服及国际礼仪

时间:2019-05-13 13:5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晚宴衣服及国际礼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晚宴衣服及国际礼仪》。

第一篇:西方晚宴衣服及国际礼仪

參加晚宴所穿之服裝略分四種

(1)正式服裝(Formal):男士打領帶並穿深色西裝或燕尾

服,女士則穿著晚禮服或洋裝。(White-tie)

(2)半正式服裝(Semi-formal):男士穿淺色西裝與領帶,女士則可穿套裝(上衣配長褲)、裙子或洋裝。(Black-tie)(3)整齊便服(Smart casual):係指較便服略正式一點之服

裝。

(4)休閒服或便服(Casual dress):只要不是短褲、牛仔褲

與T恤,其他休閒服均可以接受。

國際禮儀

(International Etiquette)

主講人:酆

邰 日期:98年01月2

大使 06日

主講人簡介 姓名:酆邰

簡歷: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行政學碩士、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暨法律研究院國際關係博士、曾任駐吐瓦魯國大使館特命全權大使、駐安哥拉代表處代表、駐新加坡代表處副代表、駐南非約翰尼斯堡總領事、駐南非德班總領事、駐南非大使館政治參事、外交部亞西司代理司長、外交部亞西司副司長、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執行秘書、行政院交際科科長、美國哈佛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暨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新加坡大學管理學院兼任教授、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講座、現任外交部外講所講座。

國際禮儀大綱

壹、前言................................................第1貳、用餐的禮節..........................................第1參、衣著的禮節..........................................第9肆、住的禮節............................................第14伍、行的禮節............................................第15陸、育的禮節............................................第16柒、樂的禮節............................................第18捌、ㄧ般生活必需注意的禮節..............................第20玖、出國旅行所應注意事宜................................第27拾、國際會議之禮儀......................................第30頁 拾壹、結語...............................................第34頁

1.若干禮儀方面之禁忌................................第342.西方人眼中對中國人之認知..........................第363.公務員倫理規範....................................第374.世界觀之養成......................................第37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

壹、前言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自古迄今均非常重視禮儀之重要性,所謂「國際禮儀」即國際社會各文明國家人士多年來彼此往來約定成俗且為大眾所通用之禮節,這些傳統行為、習俗與規範係經過數百年累積融合而成之共識,就事實而言這些國際社會所遵行之禮儀絕大部分均來自於西方文明。

國際禮儀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以及一般生活之禮節,其目的乃在於促使每ㄧ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在任何一個時空與環境其言行舉止與待人接物均能中規中矩,永遠能保持個人之尊嚴且不會因失禮而感到尷尬。

鑒於人類在科技之現代化、教育之普及化、社會之資訊化、觀光之頻繁化以及全球化之影響下,吾人目前生活於國際村與外國人士交往關係日益密切隨時均須與國際接軌,為溝通情感與拓展國民外交起見,做為一個文明社會之世界公民,務應在應對進退舉手投足等方面不斷學習國際禮儀並接受文明社會之基本規範,同時具備國際視野與胸襟,並能通曉國際語言,從而不亢不卑地面對現實生活,以贏得國際友人之尊敬。

貳、用餐的禮節

古人曾云:「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飲食乃人生最重要之大事,國際禮儀往往均視「食的禮節」為最重要之一環,在國際社會中國、日本、法國與義大利係最強調飲食文化之國家,歐洲人往往以一個人是否懂得吃以及品酒能力以判定其是否有教養,在此一領域方面務須平衡注意西餐、中餐與飲酒之禮節,宴客之道對促進人際關係扮演極重要之角色,倘應用得宜非但可以達到交友與增進友誼之目的,並可提升本身之社會地位。

一、基本用餐禮節與安排宴會時應注意事項:

1.宴客之前務須先考量賓客人數、時間、地點、發請帖以及注意陪賓之身分不宜高過主賓,同時亦應留意賓客對食物之好惡與忌諱。

2.宴會種類略可分為早餐、早午餐、午宴、晚宴、國宴、宵夜、茶會、雞尾酒會、園遊會、舞會、自助餐、野餐會、烤肉會、家庭聚會以及下午茶等十五種類別。

3.邀宴的方式計包括請帖、電話邀請、電報邀請、E-mail邀請、便箋與面邀等六種,正式宴客之請帖允宜在兩週前發出,宴會日期應盡量避免在週日或假日舉行,往往西方人較喜歡在週五或週六晚上外出餐敘。

4.正式請帖之內容應包括宴會目的、邀請人姓名、職銜、被邀請人姓名、職銜、集會性質、日期、時間、服裝、地點與回帖等十一項,應邀者俟接獲請帖後務須注意請帖對服裝之相關規

定,同時必須至少在三天以前答覆主人是否將出席該宴會以利渠等預做安排。

5.中國人通常透過聚餐之方式以體現「四海之內皆兄弟與世界大同之理想」,所以中國人用餐注重吃的氣氛與培養人際關係,大家邊吃邊聊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其過程充滿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之人情味。

6.為表示對主人之尊重,無論中西餐須俟女主人或男主人攤開餐巾後賓客方始可動用,餐巾應置於膝蓋上,勿將餐巾揉成一團或掛於胸前。

7.吃西餐使用餐具時,取用刀叉係由外向內依次取用,倘一時無法確定究應用刀叉或湯匙吃某道菜時,最佳方法即仿照女主人之使用方式。食用西餐時右手持刀左手握叉,叉齒向下,不可用刀送食物入口,湯匙不可置於杯內,應放在盤上。

8.食用西餐結束後,刀叉須合併齊放盤子右邊三點鐘之位置上,握把向右叉齒向上,刀口向內刀背向外。

9.在食用西餐之過程中,若與賓客聊天時宜暫時將刀叉分開擺在盤上左右兩邊,左邊為叉右邊為刀。

10.無論吃中餐或西餐時若中途要短暫離席,可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對摺放在自己的椅子上,用餐結束後則可將餐巾略為摺疊後置於餐桌上再離去,餐巾不需摺得太整齊,但亦不要縐成一團

顯得不太文雅。

11.吃西餐時餐桌上如放置一杯水,該杯中漂浮一片檸檬或花瓣,其水係用來洗手指的絕不可端起來一飲而盡。

12.西餐出菜順序為開胃菜(沙拉、蝸牛、魚子醬、鮮蠔)、湯、主食(肉或魚)、甜點(布丁、蛋糕或冰淇淋)以及咖啡或茶。同時西餐飲酒有飯前酒(香檳、威士忌、紅白葡萄酒),飯中酒(吃紅肉喝紅葡萄酒,吃魚則飲白葡萄酒),飯後酒有白蘭地或甜酒。13.西餐所使用之杯子甚多殊難分辨,原則上容量最大者即水杯,杯肚渾圓略寬之中型杯子即紅酒杯,杯身稍長最小者乃白酒杯,至於短胖渾圓者係喝白蘭地與威士忌之烈酒杯。

14.出入餐廳酒吧等公共場合不宜大聲喧鬧,飲酒應適可而止不可酒醉失態。

15.吃自助餐千萬不可去一趟即將冷食與熱食混合盛在一起,且盛得高如山峰很不雅觀,似應第一次先取用冷食第二次取用熱食最後才取用水果及點心。

16.用餐時應保持良好姿勢,不可邊吃邊嘆氣或時常看錶,勸酒勸菜不可過分勉強以及在正式餐會應避免談論政治、宗教與性生活等敏感的話題。

17.宴會請帖若寫明「Black Tie or Tuxedo」則屬較為正式晚宴穿著之小禮服,上衣與西服相似,黑色鑲有緞領(夏季可用白色),黑褲左右鑲黑絲帶,黑領結,白襯衫,黑鞋與黑襪。

18.主人對於菜單之選定應注意宴客之宗教信仰,如佛教徒吃素食,回教徒不吃豬肉以及天主教徒星期五較喜歡吃魚類等。19.用餐時若有敬酒之場面,一切由近而遠逐一敬酒並以身邊之女士優先,惟女士不宜主動敬酒,每次敬酒淺嘗即止不宜大口喝酒。

20.若主人請你品酒時,其品酒之禮儀包括四個步驟:先舉杯並略為傾斜以觀察酒的顏色、再輕輕地宛若畫圓圈2-3次搖動酒杯,使葡萄酒與空氣接觸然後再聞聞酒香並慢慢地品味一口酒,最後點頭請侍者為大家斟酒。

21.拿葡萄酒杯時要拿杯腳之上半部分即可,絕不要拿杯身以免手上熱氣影響酒之溫度,同時拿杯腳仍有一個好處即可欣賞葡萄酒之色澤。

22.如何做個稱職之客人誠非易事,尤其在餐桌上務須與鄰座之陌生客人愉快地交談,自己廣泛之常識、適當的提問技巧以及分享彼此擅長之領域與經驗均屬重要。

23.飲用咖啡時亦有若干禮節必須注意,例如不可用雙手握杯、不可用手托著杯底、不可以俯身就近杯子去喝、若坐在椅子喝咖啡時宜不須端起碟子,倘站立或走動時則可同時端著杯碟,以防咖啡溢出,至於匙子俟用匙攪拌結束後則放在咖啡碟,絕不

可置於咖啡杯中,同時絕不可用匙去舀咖啡飲用。

24.倘在餐廳用餐若欲判斷那一個座位係屬上座,原則上以面對大門且靠窗或花園遠離通道或出入口之座位為最佳。

25.在自助餐場合凡食用完之餐盤應放在邊桌桌上,或請服務生收走,絕不可放在主餐桌上。

26.倘在歐美或日本人家中作客,若主人勸喝第三杯茶或咖啡時即表示客人該告辭之意。

二、我國人用餐時常犯之錯誤情形如次:

─赴餐廳用餐事先應先訂位並瞭解服裝之規定。

─外套、帽子與大件行李應交給服務生暫存衣帽間,不宜逕帶到座位。─在餐廳吸煙。

─喝湯時不用湯匙而直接拿起來喝,就禮節而言喝湯時湯匙要由內往外舀湯,使用完後把湯匙放在盛湯餐盤之前方,湯匙的柄放在右邊湯匙凹陷的部份必須向上。─雙肘放在桌上用餐。─吃得太快或喝得太急。─手拿刀叉比手畫腳揮舞餐具。

─在別人面前打嗝或咀嚼時發出不雅聲音。

─用餐時不宜將手提包放置在餐桌上,允宜放在自己所坐之椅子下

方,或放置在背與椅背中間。

─吃麵包未能撕成小片再分別送進口中吃,同時不宜以兩手拿著麵包,務須以單手拿著吃。

─在餐桌上梳頭或補粧(女士可在餐桌上補口紅但不宜補粉,梳髮則須赴洗手間進行)。

─若飲水或飲用葡萄酒或聆聽他人說話時,必須暫時放下刀叉,原則上刀子置於右邊叉子朝下置於左邊,餐具之前端靠著餐盤緣,柄則擺放在餐桌上。

─若主人沒有安排點酒,客人則不宜要求點酒。

─餐巾原則上僅用來擦嘴與手指,絕不可用餐巾當手帕擦臉上汗水或擤鼻涕或擦餐具與餐桌。─吸吮自己手指與舔餐具。─在餐廳裡使用手機高談闊論。─把食物吐在桌上。

─把餐盤推到一邊或疊起來。

─用餐時應避免中途離席,至少須等到主菜吃完以後再離席。─拍手召喚服務生或用手指敲桌子。─在餐桌打噴嚏、長咳、呵欠或擤鼻涕。

─手持酒杯杯柱之部份,舉高約低於眼睛五公分左右。─在公用食物盤中挑三揀四。

─喝湯時發出唏哩呼嚕之聲音,即使湯很燙時亦不要呼呼地吹。─用餐時高聲談笑口沫橫飛污染菜餚。─使用牙籤之動作不雅未能以手遮掩剔牙。

─用餐速度過於快速造成尷尬,在禮貌上應配合鄰座之女士或女主人之用餐速度為宜。─不可用餐具剔牙。

─倘餐具或餐巾掉落地面時,可示意服務生為你撿起並換新的。─無論香腸或魚肉排類,切勿每次吃一大塊必須要切成一口大小食用,由左至右切且要吃時再切,吃魚肉時以不翻身為原則。─將食物吐在餐桌上面。─不可將麵包浸泡在湯裡吃。─口含食物高談闊論。

─通常主菜未上桌前,服務生會先提供餐包,放的位置一定是在主菜左側,所以餐具左側麵包是屬於你的,切勿拿錯他人之麵包。吃麵包時直接在麵包盤上剝開、塗抹奶油,否則離開麵包盤,麵包屑容易掉得滿桌都是不易收拾,應把麵包撕成小口後再塗奶油,一口量放入口中咀嚼。

─若不慎打破餐具應保持鎮靜,絕不宜勞師動眾。─中國人用餐時喜歡大聲喧鬧喝酒划拳。

─用餐時只與特定之人談話,忽略左右鄰座之客人。

─宴會後允宜在三天內寄張謝卡予主人以示謝意。─用雙手拍破濕紙巾發出巨響。

─宴會期間佔用洗手間之時間務應縮短。

參、衣著的禮節

心理學家曾做過統計調查,往往予人第一印象之取決標準,一個人之外表儀容佔55%,談話佔35%至於內涵則為10%,足以顯示衣著之重要性,穿衣哲學之重點乃在於「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此一方面之禮節包括男士服裝、女士服裝、辦公室服裝與出席會議以及赴宴正確穿著之禮節規範。

1.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儀容之好壞不容疏忽,往往衣著被視為一個人之教養、經濟能力、生活品味、生活習慣、性格與社會地位之象徵。

2.服裝允宜整齊清潔大方,且須符合自己之年齡、身份與當地主客觀環境。

3.服裝應注意其質料、顏色、花式、式樣以及領帶與服裝之搭配,往往職位越高之男士,則愈穿正式之西裝,在台灣西服仍以深顏色較佳以示穩重。

4.所著之皮鞋與襪子應與身上之衣服相互配合,尤其顏色須ㄧ致或接近,而且襯衫衣袖之長度應較外套衣袖約長一英寸。

5.對男士而言,在正式場合仍以著深色服裝、黑色皮鞋與黑色襪子

以及白色襯衫。原則上男士西裝上衣之釦子站立時候應該扣上,坐下時才可以解開。若男士穿雙排鈕釦之西裝,所有釦子均扣上或僅扣上面那一粒均可,若穿單排兩釦則只扣上面之ㄧ粒,若該西服有三個釦子則扣中間之一粒,倘在一些非正式場合則可以不扣鈕釦。

6.對上班族而言男性服裝仍以穿著西裝、襯衫加領帶為宜,襪子之長度允宜略蓋住小腿下半部。

7.女士之服裝一般尚包括帽子、首飾、手套、皮包及皮鞋等均須一併考量,所使用之香水不宜過濃,仍以淡香為宜。

8.男士穿西裝打領帶,兩者務須相互調和,領帶不宜過於鮮豔,若參加喜宴則可選用紅色,倘參加葬禮則選用黑色領帶,至於服裝飾品包括袖釦、腰帶、領針、手錶與戒指等均應與服裝以及個人氣質相搭配。

9.在室內及晚間不宜戴太陽眼鏡。

10.在赴宴以前務須先瞭解該活動之性質與與會人員名單等相關資訊。

11.在參加正式應酬時,女士應穿較合時宜之禮服、洋裝、套裝或旗袍,至於配件應與服飾具有整體之美感。

12.男士領帶之長度以蓋住皮帶頭為宜,不可過長或過短。

13.國外有許多高級餐廳、表演處所與戲院不准穿著短褲、牛仔褲、短袖圓領汗衫或赤腳。

14.參加晚宴所穿之服裝略分四種如次:

(1)正式服裝(Formal):男士打領帶並穿深色西裝或燕尾

服,女士則穿著晚禮服或洋裝。

(2)半正式服裝(Semi-formal):男士穿淺色西裝與領帶,女士則可穿套裝(上衣配長褲)、裙子或洋裝。

(3)整齊便服(Smart casual):係指較便服略正式一點之服

裝。

(4)休閒服或便服(Casual dress):只要不是短褲、牛仔褲

與T恤,其他休閒服均可以接受。

15.中國女士之服裝較西方女士簡單,往往在一般活動中女士白天穿短旗袍,晚間則須在正式場合穿長旗袍即可,女士在白天之集會或園遊會可戴帽及太陽眼鏡。

16.「白領結」(white tie)一詞所代表的是男士晚間所穿之大禮服,例如美國總統布希以國宴接待英國女王所穿之服裝即大禮服,第一夫人蘿拉亦穿晚禮服赴宴,按男士之大禮服係用黑呢料裁製,上衣前胸只到腰部為止,因此亦稱cutaway,後背中分,垂到膝後,所以稱為燕尾服(swallow-tail)。大禮服之基本行頭尚包括穿兩角翹起之白色硬襯衫(stiff front shirt with wing collar),配法國式回摺袖口(French cuff)以袖扣(cuff links)連接,襯

衫外須穿漿硬的白背心(white waistcoat),同時尚須配白色蝴蝶結領帶,腳上穿黑絲襪與漆皮鞋(patent leather shoes),這全套從頭到腳的服裝,要一一列舉實屬不易,此乃全世界社交場合最正式者,因而西方人喜以「白領結」為代表詞,並非只指領結的顏色而已。

17.至於「黑領結」(black tie)則是小禮服之簡稱。黑呢料,剪裁有似普通西服,只上衣領改用黑緞,其式樣稍圓無領角;褲腳兩側各有一條黑緞到底,腰纏黑綢橫褶式的寬帶(cummerbund),配小禮服的襯衫可以很花俏,前胸可有很多褶子(pleated front),領角亦可以翹起,法國式袖口與袖扣,黑絲襪與漆皮鞋亦不可或缺,國外凡正式晚宴或歌劇首演,習慣上都要穿小禮服,若男士穿黑領結或白領結禮服時,同行女士亦應穿長及地之晚禮服以資配合。

18.在東南亞地區常年氣候如夏,正式場合男士往往穿著長袖BATIK,女性則宜著薄長袖洋裝或套裝。19.男士正式服裝似可包括以下要點:

 西裝上衣:毛絨質料、不易起皺、顏色以黑藍、墨綠、深褐與深棕為主。

 襯衫:淺色或與西裝同一色系,燙得平整,袖口略長西裝袖口兩公分,若穿西服則不宜穿短袖襯衫。

 領帶:可展現個人風格。 鞋子:黑色或與搭配西裝顏色。 襪子:與皮鞋相同,以黑色為主。 皮帶:以深色為原則。

20.女士正式服裝似可包括以下要點:

 日間正式場合以西式套裝為主。

─首飾以小巧精緻為原則,避免太過或太多。

─化妝以淡妝、整潔乾淨為主。

─皮包以肩背式方型為佳。 夜間正式場合則視實際情形而定。

 休閒場合則可搭配年齡與身材,其重點在精不在多,惟應注意自己的姿態與髮型。

21.我國人往往在穿著方面易犯以下缺點如次:

─男士之領帶通常為130-150釐米,標準長度應當係其下端正好 觸及腰帶扣之上端,然而我國人所打之領帶往往過長或過短。─諸多男士喜歡將鑰匙圈懸掛在皮帶上。─穿西裝時卻與涼鞋、布鞋或休閒鞋搭配。

─穿深色西裝卻與淺色之襪子或鞋子相配合,令外人視之甚感不協調,西方人往往戲稱是種穿著為「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女士所戴之首飾以不超過五件,一切以落落大方為原則,否則徒引人側目。

─有些女士之衣著過於暴露造成自己下意識地經常須瞻前顧後以致影響自己之言行。

─女士在穿著方面亦應注意切勿露出腋毛(例如在電影「色戒」女主角湯唯在穿無袖旗袍時露出腋毛即曾引發一些爭議)。

肆、住的禮節

關於住的禮節涵蓋居家、作客、外宿旅館或民宿,進出電梯以及安排賓客在自宅住宿等相關之禮節與準備事宜。

1.對自己居家之內外環境須永遠保持整潔寧靜並避免喧嘩干擾鄰居。

2.與鄰居應維持良好互動關係,而且非禮勿視非禮勿言。3.平時應主動與鄰居打招呼。4.必須按照規定分類處理垃圾。

5.倘若自己家中舉行宴會或聚會,務須先通知鄰居並避免人聲喧嘩。

6.倘在外作客寄寓,自己亦須自我檢點,例如避免使用他人之電腦與電話,甚至其冰箱亦應少開為宜。7.永遠留意自己之服裝儀容之整潔。

8.切忌私下潛入他人房間。

9.投宿旅館以前須先預訂房間事後並須支付適當之小費。10.在旅館使用電視與收音機時應求音量適度以免擾人。11.避免在屋內吸菸以防火災。

12.絕不能私自取走旅館內之任何物品。

13.允宜察看旅館房內、浴室與客廳各角落有無被他人安裝偷窺與針孔攝影機等。

14.不應窺視或竊聽以尊重他人隱私權。

15.倘雨天進出他人住宅時,要留意勿讓雨衣或雨傘弄髒其玄關等地方。

16.女士在生理期應事前準備妥塑膠袋等物品以避免弄髒友人家中之洗手間甚至屋內椅子或坐墊。

17.在亞洲地區當進入別人住宅、寺廟或清真寺時必須脫鞋。

伍、行的禮節

至於行的禮節吾人應注意徒步、登樓、乘車、搭飛機、坐火車以及乘船等方面之禮節。

1.若與長輩同行允宜走在其後方或左後方符合禮節。2.若三人並行則以中央為首,右邊次之,左邊又次之。3.男女同行時男士應先為女士開門或關門。

4.若兩男一女同行,應讓女士走中間以示尊重與保護之意。5.走路時應抬頭挺胸兩眼平視。

6.路上如擁擠應對婦孺老弱讓路,同時在火車、捷運與公車均應讓位予年長者與弱者。

7.有人問路應即為其指點方向甚至為其先導。8.上樓時女士在前男士在後,長輩在前幼者在後。9.下樓時男士在前女士在後,幼者在前長者在後。

10.如駕車應避免按喇叭,男士應開車門讓女賓及長輩先入座,若搭乘飛機時位高者後上先下,位低者先上後下。

11.近年來各國政府均規定在火車、公車及飛機上全面禁菸。12.進入電梯後應立即轉身面對電梯門,避免與他人面對而立。13.在飛機或火車內不宜與鄰座之旅客進行長時間之喋喋不休以致影響他人之清靜。14.乘車禮儀之規範如次:

 小轎車由司機駕駛:後右側>後左側>後中間>前右側。 小轎車由主人駕駛:前右側>後右側>後左側>後中間。 小轎車主人夫婦駕車: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自己的夫人。

 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1人,應坐在主人旁。 吉普車:前右側>後右側>後左側。

 旅行車:司機座後第一排,由右至左,後排依次為小。 女士登車:站在座位邊,身體降低,臀部坐下,雙腿一起收進車裡。

陸、育的禮節

育的禮節似應注意介紹、電話、拜會、探病與參加喪禮之應有禮儀。

1.育的禮節其重點乃在於著重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如何妥善處理應對進退事宜,同時注意對長輩與婦孺之尊重與體諒。

2.男士應尊重與禮讓女士,避免碰觸其身體,絕對不能在談話中涉及女士之私事,更不能在公開場合做親密之動作,同時女士用餐就座及離席時男士務應為其開門以及代為移動椅子。3.談話要不疾不徐態度莊重誠懇且勿議人短炫己長,同時不可打斷他人之談話並勿冷落旁人。

4.與人約會務必守時,倘若一不能準時赴約亦應事先通知對方,至於參加音樂會、歌劇與電影應於節目開始前十分鐘抵達會場。5.若長輩、長官與摯友遠行出國或返國時宜抽空前往迎送以示禮遇。

6.在談話中允宜不忘記說聲「謝謝」、「對不起」與「請」字以增加別人對你的好感。

7.候車、購物、購票與返出社交場合時均須排隊不得爭先恐後。

8.倘欲拜會朋友,其原則即「行客拜生客」,即新到者拜會久居者,年幼者或位低者先拜會年長者或位高者。

9.除非極熟之熟友,否則不宜貿然造訪友人不請自來而做不速之客,拜會之前務須先打電話安排時間,原則上拜訪時間應避免早晚時段或用餐時間,若遲到的話仍應先打電話通知俾友人能有所準備。

10.若赴醫院探病時,須先瞭解醫院之相關規定,若醫院對重病者有禁止探訪之規定時則絕不可勉強為之,探病時宜帶些水果、鮮花、點心或營養品等。

11.若參加葬禮時宜著深色服裝與黑色領帶。12.倘出席慶典或相關活動應注意之禮儀如次:

─必須守時不可無故缺席或中途離場。

─服裝方面男士應著深色西裝配白襯衫黑皮鞋黑襪子;女士應著花色素雅之套裝或連衣裙。

─出席前應注意自己儀容例如洗澡、理髮與刮鬍鬚等。

─典禮期間表情應莊重不可嘻皮笑臉。

─行為務須注意自己之身份且舉止須端莊。

─若發言時允宜力求簡短與沉著冷靜。

─參加茶會與雞尾酒會之目的乃在於增進自己之人際關係,惟在初次見面之場合允宜避免談論有關政治與宗教等敏感話題。

柒、樂的禮節

樂的禮節涵蓋吾人參加舞會、茶會、音樂會、園遊會與球賽所應有之禮節。

1.先總統蔣公曾於1969年5月9日手諭指示我駐外人員必須學習打高爾夫球、橋牌、駕車、跳舞與游泳等五種基本技能從而成為一個優秀之外交官。

2.打高爾夫球必須充分尊重高爾夫球俱樂部所訂之相關規定與禮節,例如愛護球道、打球過程不可拖延時間以及注意安全等。3.參加音樂會時穿著須得體,應於表演開始前十分鐘抵達會場;鼓掌須適時,如要咳嗽應摀住嘴而不要咳出聲音;同時在事前先瀏覽相關參考書籍俾對該音樂會之背景有所認識以利聆賞。4.平時積極培養多方面之興趣,至少每個人允宜有兩種以上不同之嗜好以利擴大自己的交友圈與人際關係。

5.舞會通常於晚間八時開始到午夜十二時散會,出席舞會略遲到並不失禮,倘非正式舞會有事可提前自由離席而去,離去前宜與主人握手道別以示謝忱。

6.園遊會之性質較活潑自由,通常不安排座次,而且座位無高低之分,賓客或坐或立均無不可,出席時間悉聽尊便無所謂遲到早退。

7.出席歌劇、芭蕾舞會或其他重要晚會往往不宜攜帶兒童入場,開始前十分鐘必須到場,場內不可吸煙不可吃零食,更不宜交

頭接耳擾及鄰座。

8.參加卡拉OK時應平均地與賓客輪流點唱,切勿一人獨佔所有時間。

9.打高爾夫球或在球場觀看他人打高爾夫球時,當他人在開球或擊球時必須關掉手機與避免講話以免影響他人打球之情緒。10.參加正式舞會時要主動邀請鄰近之女士共舞,原則上邀請朋友之女伴共舞。

11.在正式舞會、晚會、歌劇會時不宜隨便在場攝影。

12.在各種社交場合與人握手時兩眼須正視對方並面帶笑容,握手時不可太用力亦不能完全不用力務求適度,基本上握手須注意以下諸禁忌如次:

─握手時不可戴手套或墨鏡。

─握手時不得將另一個手插在衣袋裡。

─握手時不宜面無表情或不置一詞。

─不可僅握住對方之手指徒令人感到冷漠。

─握手時不得上下左右抖個沒完或拉過來推過去。─握手時間不宜過久。

─握手時不要不停地拍對方之肩膀。

─握手後不要立即用手帕擦手以免他人誤會。─不要無故拒絕與別人握手。

捌、ㄧ般生活必需注意的禮節

吾人在平時生活當中亦應注意有關交談、打電話、出席會議時應對進退之禮節。

1.我們務須放下身段能與所有人打成一片期能廣結善緣,同時學習交談之藝術。

2.交談成功與否之關鍵乃在於「聽」,然而聽的三大原則為:

─隨時向對方投以注目禮。─保持微笑與沉穩之態度。

─適時點頭並予對方讚美或安慰之詞。

3.談話係最迅速與直接之溝通方式,然而說話絕非易事,吾人務應注意說話之藝術並允宜把握以下諸原則: ─說話須符合禮節不得失言。─說話之快慢與音調須適中。

─儘量不要用第一人稱之敘述方式,換言之少用「我」字。─發表意見時應有具體經驗與知識以為根據,勿妄加猜測。─不要當眾糾正別人之錯誤。

─切勿插嘴打斷他人說話,如必須打斷應適時示意先致歉後再插話。─不打探他人隱私。

─得體地讚美他人之談話內容。

─與人交談時要正視對方眼睛與眉毛之部位。

─要適時地轉換話題。─不要涉及忌諱之話題。

─談話之過程注意對方之表情與反應,並經常徵詢對方之意見,一旦發現對方對話題不感興趣應立即改變話題。

─若出現冷場或尷尬場面時,應即刻打破沉默或適度地說個笑話打破僵局。

─任何話題談論之時間都不宜過長以免他人不耐煩。

4.打電話或手機時應先報出自己之姓名並先向對方問好,對話過程中音量須適中且注意基本禮貌,諸如常說「請、謝謝與對不起」,結尾時強調「謝謝您打電話來」,同時打電話務須長話短說,若交談時有人到訪,則以造訪者為優先。

5.保持好學不倦之精神隨時隨地向他人請益,同時竭力融入所處之環境。

6.注意口臭與體臭等問題,頭髮應保持乾淨避免頭皮屑,並應把鬍子刮乾淨。

7.一般國際社交禮儀所依循之五項因素為:職位、年紀、婚姻、性別以及主客關係,往往對於位較高者、年長者、已婚者、女士以及關係較密切者予以尊重與禮讓。同時在介紹友人時,要等女士先伸手,男士方能與之握手;年長者先伸手,年輕者才能與之握手;位尊者先伸手,位低者才能與之握手。關於介紹之禮節如次:

─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將女士介紹予位尊與位高者。─把未婚女士介紹給已婚者。─把資淺者介紹給資深者。─將賓客介紹予主人。─把小孩介紹給大人。

─女士進入時,男士須起立以示尊重。

8.在社交活動中往往在座次之安排較重視六項原則:以右為尊、以中央為尊、以內為尊、以接近主人者為尊以及以安全舒適為尊。9.避免以肢體、言語及穿著等方式對異性進行性騷擾之行為,從而產生無謂之誤會。

10.應尊重他人之隱私權,在與人交談時允宜避免談及對方之金錢、年齡、健康、感情、家務、行蹤與事業等有關敏感事宜。11.搭飛機、參加音樂演奏會、出席重要會議、演講會與學術研討會均應記得關掉手機。

12.若攜帶寵物去公園等公共場合,應主動隨時處理寵物之排泄物。13.當赴國外時應入境問俗,學習養成習慣支付小費與餐館侍者、計程車司機以及其他為你特別服務者等人。

14.名片之廣泛且靈活之使用對增益自己人際關係之拓展頗有裨益,名片雖小卻代表一個人之形象,在社交應酬場合、拜訪友人、慶賀、弔唁與探病等場合均可運用,因此名片被視為一個人之履歷表,名片之內容應包括姓名、職稱、服務單位、辦公室地址、電話與傳真號碼以及E-mail地址等,惟名片之使用亦係一種藝術,務應注意以下諸原則如次:

─所印製之名片其內容允宜簡單明瞭不應過於複雜。

─勿太早遞出自己之名片,尤其對於完全陌生之人或偶然認識者。

─向對方傳遞名片時應面帶笑容並注視對方,用雙手持名片送交對方,名片之正面對著對方,若當時係坐著則須起立欠身遞送。─在社交場合先將名片準備妥當,俟時機一到即送遞,切勿當場再臨時亂找名片。

─交換名片之順序係「先客後主先低後高」,即地位低者先交給地位高者,年輕者先交予年長者,客人先交予主人,男性先交名片予女性。

─不要送過時、破舊或髒污之名片予他人。─不可拿著對方之名片玩耍。─切勿毫無原則地四處散發名片。

─遞接名片時原則上應用雙手以示尊敬,同時應仔細端詳該名片 內容後再置於自己口袋。

─若擬索取他人之名片之正確作法係欲取之必先予之。

15.在社交或公共場合注意舉止談吐不可有優越感之表現,而且不宜過度地講黃色笑話。

16.說話時應正視對方眼睛,握手時力道應簡短而穩重以表誠意,同時勿隨意碰觸對方身體。

17.在社交場合女士、長者與位階高者應先伸手,時間以兩秒鐘為原則且力量適中。

18.全世界有三種頭銜係終身永遠被人尊稱的: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與公侯伯子男等皇室貴族身分。19.出席會議之禮儀規範如次:

─準時抵達。

─不要吝嗇給予掌聲。─不要中途離席。─保持安靜。

─遵守會場之規定禁飲與禁食。─若提問題須簡明扼要。

─拍照、錄影與錄音須得到主辦單位之允許。20.出席一般社交活動或商業往來之禮儀:

─避免竊竊私語以免他人不悅。─避免製造小圈圈。

─若有外國人士在場時應以英語交談。

─有人公開發言時須安靜傾聽。─避免詢問過於私人之問題。

─交談時應注意文化差異之問題,例如若與阿拉伯人談話時,應避免涉及以色列、女權運動、對方妻小以及上帝等話題。─談話開啟話題允宜以天氣、趣事與各地風俗民情為主,避談只 有少數人有興趣之主題。

21.在儀容方面較令人倒胃口之情形如次:

─男性鬍子沒刮乾淨。─頭皮屑在領子肩膀。─女性絲襪露出腿毛。─香水太重。─身上有怪味。─鞋跟磨平或壞掉。─頭髮該剪未剪。─指甲油斑駁脫落。─臉色慘白、暗沉、發黃。22.辦公室所必須注意之禮儀:

─注意男女平權之觀念。─避免男性優越感之發生。

─無論男女均不可有性騷擾之言行。

─在辦公室不宜談論性生活。─適度尊重同性戀。

─尊重殘障員工享用完全無障礙空間之權利。─對患有愛滋病之員工予以尊重絕不可歧視。─多關懷懷孕之女同事。

─對不同種族之職員或幫傭不可存有偏見。

玖、出國旅行所應注意事宜

近年來國人出國旅行業已蔚為風氣,每個人出國旅行均須入境隨俗,自己之行為或多或少涉及國際禮儀,且皆希望在外受到別人之認同與尊重以贏得友誼,因此出國前之準備工作殊屬重要,以下諸事項似具有參考價值如次:

1.首先必須確認自己所持護照之效期是否有六個月以上,否則在申辦外國簽證或登機時會有不必要之麻煩。

2.在出國前一個月務須辦妥所有前往國之相關簽證與國際駕照,以利出入境與在國外駕車。

3.隨身攜帶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所印行之我駐外館處緊急聯絡電話手

冊、中英字典以及旅遊指南備用。

4.備妥出國所將使用之外幣、旅行支票與信用卡以及變壓器等。5.請旅行社確認所購機票之效期與行程表以及擬投宿之旅館等資 27

訊。

6.先行查明所擬前往地區或國家之當地氣候,從而準備適當之衣物,惟仍以輕便舒適、容易洗與易乾以及不易起皺變形之衣物。7.行動電話應改為漫遊以便與國內親屬連絡。8.出國登機前辦妥旅遊平安保險事宜。

9.出國前須先瀏覽前往國家之相關之當地禮儀、風俗習慣與國情等資料,尤其須瞭解當地是否有戰爭或暴動之爆發以及天災人禍或傳染疾病之發生。

10.學習擬前往國家之簡易問候語以廣結善緣。

11.遵照當地國之交通與衛生以及宗教法規與習慣,並應注意當地禁忌以避免觸犯法令或引起尷尬情事發生。

12.赴國外ㄧ切允宜入境隨俗,須尊重當地之習俗,應在服裝、餐飲、生活起居與肢體語言等方面有所檢點,以免引起當地人之不必要誤會。

13.在國外旅行、開會或經商時自己之一言ㄧ行均代表中華民國之國

民,無論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均允宜秉持「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之精神,不亢不卑地把握自尊自愛與自重之精神。

14.出國之前自己之護照與簽證應多影印兩份以防遺失,正本隨身攜

帶影本則留存於行李箱,萬一遺失申請補發時則有所依循。15.攜帶個人常用藥品以及醫師處方以利必要時在國外購藥。

16.出國時隨身攜帶一張「健康急救資訊卡」,該卡應載明緊急聯絡人之電話、有無戴假牙、有無使用隱形眼鏡、血型、對那一種藥品

過敏以及所常用之藥名等不一而足。

17.在海外觀光旅行時,由於各地習俗習慣及文化背景之差異,難免

會遭遇到不同程度之困擾或文化衝擊,其中包括語言、宗教、飲食、民族性、價值觀與風俗習慣等不一而足,惟吾人務應採取同理心與包容心因應之。

18.旅行期間不宜為陌生人託帶物品,且拒收來歷不明之包裹。19.倘不幸遭遇搶劫時,千萬保持冷靜不要反抗,若無把握切勿掙扎或企圖逃脫,一切以求生存為前提。

20.在許多國家拍攝當地軍警建築物或政府機關、邊境、機場或港埠設施,均可能會被扣押訊問,所以在拍攝之前應先詢明是否可拍才拍。

21.茲為慎重起見切勿隨便給人搭便車。

22.在每件行李內外寫上姓名、地址與電話號碼,儘可能使用外蓋之行李標籤以免暴露自己之身份,同時行李應加鎖。

23.車門隨時上鎖並繫好安全帶,貴重物品不要放在車上,如發現附近有可疑人士,均勿開門並迅速離開現場。24.切勿為貪小利而在當地黑市買賣現鈔或支票。25.若有任何疑難雜症儘可能與我國駐外單位切取聯繫。

26.西方國家人士較富有公德心與守法精神,渠等對弱勢族群極為尊重與關心,亦特別重視保護動物以及維護環境生態與衛生,更注重隱私權與個人專業特長,因此吾人務應擁有良好之世界觀並適應外在之新環境與民情風俗。

27.參加國外旅行團活動時,每次集合均必須守時不要讓其他團員等候以致影響整體行程,同時當導遊在解說時允應注意傾聽以示尊重。

28.絕不可在國外旅行時購買瀕將絕種或保育類之物品。

29.泡溫泉時最好泡攝氏40度以下的溫泉,孕婦、有心臟病、皮膚病或皮膚上有傷口者均不宜泡湯,每次泡湯不宜泡長達二十分鐘以上以避免皮膚水份流失。

30.一般到國外出差倘時間允許的話,盡量安排週五抵達目的地俾能到四處遊覽並藉以調整時差。

31.允宜與住宿飯店之門房打打交道藉以多瞭解當地之資訊。32.在國外開會或旅行吾人務應努力達致以下ABCDE五種氣質:

─ Attitude(端正的儀態)

─ Behavior(適切的舉止)

─ Conversation(風趣的談吐)

─ Diplomat(良好的公關)

─ Education(豐富的學識)

拾、國際會議之禮儀

依據聯合國大會議事規則之相關規定以觀,出席國際會議往往涉及代表團之組成、全權證書與代表團名單之遞交、大會主席與副主席之選出、語文之使用、紀錄之編製、議程之討論、表決權之規定以及解釋與修正,至於會議過程之禮儀似可參酌下列各點如次:

1.須於會議前十分鐘抵達會場,絕不可以遲到早退。

2.服裝係一個人之教育、休養及性情之表徵,尤其參加國際會議時,衣著更是必須要保守端正為宜,若所接到之請帖中對服裝註明〝Informal〞字樣時,不可以「非正式」為解釋而大意隨便穿著,男士應穿黑色或深色之西服(dark suit)、著白襯衫(white shirts)與結領帶(tie),而女士應著洋裝(suit)或較穩重大方之服裝,惟我國女士之服裝一般較西方簡單,普通白天穿短旗袍,晚間正式場合穿長旗袍,倘請帖上如對服裝註明〝Black Tie〞等字樣時,男士應穿無尾半正式禮服(tuxedo),女士則著長晚禮服(long evening dress)。服飾乃係禮節中最重要之部分,服飾之整齊清潔才最容易受到他人之尊重,如衣冠不整不論是在中外均係失禮之行為,西方人不分男女均特別講究服裝,所以注重服飾並非完全為著個人享受而是尊重他人。

3.通常主持會議者均係與會代表所共同選出者,必須稱其為Mr.Chairman(如主席為女士時,稱其為Madam President或

Madam Chairperson),雖規模小之會議主席亦同樣不可直呼主席之名字。

4.若在會議開始前主席仍未介紹與會人士時,你可主動伸手和左右座之人握手並自我介紹。

5.會議若因某人遲到而延後,不要一個人坐在位子上顯得不耐煩,可適時與週遭的與會人士交談,聊些與主題相關事宜或時下流行之話題。

6.到會場時態度應從容就緒,不要慌慌張張一副對會議主旨摸不著頭緒之樣子,參加任何會議都最好先將開會的主旨及其內容做一番深入瞭解,在開會時才能順利進入狀況。

7.出席者要發言時應先舉手才可發言,發言時應對事不對人,切勿損及他人的人格與信譽。

8.開會過程有時很悶,惟別在大眾面前打哈欠、頻頻看錶、身體動來動去、把玩手上的筆或閉上眼睛等,這些都是很不禮貌之行為。

9.會議之氣氛是否融洽與否,與主席角色扮演之好壞有很大的影響,與會人員必須完全尊重主席權。

10.開會時若需發言,到會場時應將報告之內容與資料再整理過目一下,並且要求相關人員再測試一下視聽設備,以便會議進行時之報告發言能順利無阻。

11.如果在會議中使用錄音機錄音,應於事前徵求主席同意,否則不宜擅自錄音;若須錄影宜在會議開始前就架設好,以免到時手忙腳亂。

12.除了指定之會議紀錄人員之外,與會者亦宜記下他人與自己之討論及評論要點,從而吸收別人之意見與經驗,絕不要因無聊而打盹,亦不宜隨手在紙上任意塗寫或玩弄紙筆,這些舉動會給人留下壞的印象。

13.不可任意打斷其他人之發言,應等對方報告到一段落或結束時再提出問題;對於對方的論點有聽不清楚或不明瞭的地方,可洽請對方再做說明,但無論任何發言都應尊重議事規範,先舉手等主席點名之後再說。

14.在會場上要輕鬆流利的抒發自己的觀點,儘可能避免緊張或辭不達意;對於他人的見解如果不表認同,亦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惟可輕輕搖頭或在對方說完話之後,做一番平靜的評論以顯示不認同其論點。

15.當其他與會者發表意見時,應注意其論點以及與我方之利害關係,倘渠對我方有所批評時,仍應保持冷靜俟其發言告一段落後,我方再表達立場,惟絕對不作任何人身攻擊之言語。16.如果覺得自己表達能力不是很好或者容易緊張或害羞時,可在事前將發言內容和意見寫在紙上,請主席或其他人代為發言,33

以免因口齒不清而浪費大家之時間。

17.不得批評其他與會人員發言之動機,尤其絕不可使用fraud, liar, lie與false等強烈字眼,同時避免涉及種族、宗教與性別等相關之談話。

18.散會後要恭喜主席會議舉辦成功,並稱許其他與會者在會議中的表現與言論,以表示對會議之重視與參與感。

拾壹、結語

目前吾人生活於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之地球村,茲為提升自己之價值與地位除須不斷加強自己之專業知識、一般常識、溝通技巧與危機處理能力外,亦應藉良好之國際禮儀以增益自己和諧之人際關係亦屬重要,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之舉止言行,均允宜鍥而不捨地精進,俾使自己進退得宜並創造良好之形象。

一、若干禮節方面之禁忌

1.數字之禁忌─我國人認為6與8為吉利數字,但認為4、13、44為不吉利數字,歐美人士則喜愛7的數字。

2.顏色之禁忌─中外人士參加葬禮時避免穿著紅色之服裝與領帶,德國人認為紅色與深藍色不吉利,法國人忌墨綠色,他們認為那是納粹軍服之顏色,另墨西哥人不喜歡紫色認為那是棺材色。3.宗教之禁忌─回教徒視豬為骯髒動物絕不食用豬肉以及豬油烹調 34

之食物,同時到阿拉伯人家裡作客,不能帶食物做為禮物,否則主人會不高興。依照伊斯蘭律法,男人與無親屬關係之婦女做肢體接觸乃犯罪行為,情節嚴重者甚至得以處死。此外,回教國家均非常忌諱女性穿著露胸露肩露背及露腿之衣服。

4.種族之禁忌─阿拉伯人不喜歡狗、龍、豬、蛇等圖樣之物品,同時阿拉伯人與印度人不喜歡他人以左手與其握手,因為渠等認為左手是不潔的,馬來人忌諱他人觸摸其頭與背部,更不能用食指指人,這些均被視為不禮貌之行為。此外,阿拉伯人較易怒因此不要隨便與渠等開玩笑。

5.性別之禁忌─與女性獨處時允宜謹慎以避免第三者做非必要之猜測,同時應避免贈送過於私人之禮物予較不熟悉之女性。6.年齡之禁忌─避免詢問女性之年齡。

7.語言之禁忌─在農曆新年避免講不吉利之話語。

8.行為之禁忌─在非洲或南太平洋地區以及某些回教國家均應避免觸摸他人之頭部與背部,且不得以食指指人,渠等視之為大不敬之行為。

9.時間之禁忌─避免於上午八時以前與晚上十時以後打電話予他人

以致打擾其睡眠及其私生活,在時間觀念方面阿拉伯人與拉丁美洲人較缺乏守時觀念。

10.贈禮之禁忌─往往「送錯禮表錯情」亦為一種禁忌,例如贈禮予德

國人不可送刀及剪刀;印尼人不可送烏龜圖騰之禮物;中國人不送鐘、手帕、傘或白色花、刀或剪刀;日本人不送梳子及剪刀;阿拉伯人不送酒、食物、香水、豬肉、內衣、刀與玩具狗;不要送英國人條紋之花領帶;不能送印度人用牛皮做的禮物;在華人社會不要送白色之花。

11.飲食禁忌─回教徒不喝酒且不吃豬肉、有鱗之魚與含豬油之食品;俄國人不吃海參、墨魚、海蜇與木耳;東歐人士不喜歡吃海鮮並忌食各種動物內臟;而法國人忌吃鱗魚與不吃辣;英國貴族不吃鳳梨與番茄,所吃的果醬必須係家裡自己做的。

12.文化差異─在中東阿拉伯國家,男人和男人為表示友好,見面會互相擁抱,先貼右臉,再貼左臉,但不作親吻狀亦不出聲音;沙烏地阿拉伯人嚴格執行男女分處,惟男人間若係好友,喜歡手拉手在街上行走;泰國人見面禮係稍稍低頭雙手合十於胸前致意,惟忌諱他人拿東西從其頭上掠過且不喜歡他人以左手服務;馬來人與印度人均忌諱以左手觸摸自己或傳遞物品;英國人內心存有極深的階級意識,往往從一個說話之腔調,穿著打扮與言行舉止去衡量他人之出身、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

二、西方人眼中對中國人之認知

1.認為中國人較不守時。2.不信守承諾。

3.易在公開場合喧嘩。4.死愛面子。5.不愛乾淨。

6.缺乏國際常識與國際觀。7.較不守秩序。

8.言行不一致並略顯虛偽。9.過於重視餐飲。10.較不重視人權。

三、公務員倫理規範

1.法務部政風司在新政府上台前曾草擬上述規範,行政院可望在近期內公布,按該規範全部共計二十一條條文。

2.公務員在一年內從同一來源收受之社交贈禮以一萬元為上限。3.公務員之配偶、直系血親或同居親屬、或藉第三人收禮均視為公務員本人收禮。

4.公務員於視察、調查、出差與會議等活動時,不得在茶點及執行公務確有必要之簡便食、宿、交通之外,接受飲宴或其他應酬活動。

5.公務員間應避免金錢借貸、招集或參與合會,擔任財務或身分保證人,如確有必要時應報主管備查。

6.公務員在不影響特定權利義務情況下可收受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

者贈送財物,但必須與公務禮儀有關、或是長官對屬員之獎勵、救助或慰問;公務員收受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贈送財物,市價在五百元以下。

7.公務員間因訂婚、結婚、生育、喬遷、就職、升遷異動、退休、辭職、傷病死亡等,所有餽贈不得超過正常社交禮俗標準。

四、世界觀之養成

1.每天均須瀏覽國際新聞以掌握國際情勢之發展。

2.利用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節目以瞭解國際脈動,並發展自己之國際觀與國際視野。

3.利用假期出國旅行以增廣見聞。

4.養成習慣閱讀國外雜誌從而關懷世界各種不同之文化。5.利用機會參加有關國際事務之演講會。6.結識些外國友人藉以主動瞭解異國之文化。7.利用電腦等工具做為接觸國際社會之媒介。8.秉持愛國之情操隨時推動國民外交。

第二篇:西方礼仪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礼节,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看出中西方礼节的具体差异。

一、在称谓和称呼方面,西方人的称呼通常是比较笼统的,通常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个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者小姐。而“先生”一词在我国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们在建国后熟人称呼经常在其姓名后面加上“同志”一词,比如,开会的时候,某某领导讲话,“向XX同志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就不必细说了。但是,在当今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二、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握手礼来源于西方人类半野蛮半文明时期。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作为见面和告辞的“握手”礼节,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应用最广泛的致意礼节。见面、道别时的礼貌演变到今天就是“你好”、“再见”两个短语,客气的顶多再互相握下手,在各种古怪疾病流行的今天显得简洁而卫生而又体面。然而西方国家,见面就要先送贴面礼、亲吻礼和吻手礼,让我们很不习惯也不能接受。

三、在宴客方面,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满,在西方人他们通常喜欢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他们的行为会随女主人的动作而进行。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和人们赋予酒的美好寓意,使饮酒成为中国人宴请宾朋、交际应酬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也令老外折服,使他们也对中国的白酒满怀好奇心,但他们对中国酒桌上的强行劝酒有多反感。就如我们正常的中国人对老外的贴面礼排斥一样。

四、在禁忌与习俗方面,中国人不喜欢说4,觉得8非常吉利,而西方人不喜欢13。中国人视4为不吉利,因为与“死”同音;而在荷兰语中4却是个喜庆的数字,因为与荷兰语“庆祝”一词的发言相近。

五、中国人通常以登门拜访表现他的热忱,而西方人在拜访前先要跟主人预约,忌突然造访。否则,受访者会感到不快,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了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约好的拜访一般要准时。

六、中国人见面客套时喜欢问去哪,吃饭了没,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西方人对此感到很怪异。“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西方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如有贵客或不大熟的人来访或串门儿,客人离开时,按中国的习惯,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而西方人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

七、如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八、中国人通常会在女官员、女企业家、女学者、女明星面前遵循女士优先原则,却不理会女翻译、女导游、女陪同、女记者等。而西方人对此一视同仁。

九、在国际会议上,我国传媒总结出国人的种种陋习:电话多、屎尿多,常常在公开场合训斥下属,男秘书给自己上级揉肩膀等。为此《国际先驱报》曾于2007年9月24日载文“中国人国际会议‘七宗罪’成西方媒体嘲讽性花絮”。正式的公务场合或宴会上,遵守礼仪是自身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一同参加宴会的人的尊重。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的礼仪出现这么大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中国人常常强调群体主义,有种卑己尊人的观念在其中,而西方人更强调个人主义;中国人在整体上是属于非宗教的,自古信奉皇权至上,而在西方,大多信奉基督教。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所以导致中西方礼仪出现差异。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17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正在各个方面赶超西方国家,包括文化领域„„

中西方餐饮差异

摘要:中西两家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渊源。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深受中西哲学思想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个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综上,中西礼仪千万种,以下是我对餐桌礼仪的一些浅析方法。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在参加宴请时,这一差异显得较为突出,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异。中国的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至高无尚德象征,代表了权利,地位和身份。因此,常常见到一些食客在宴会上推推让让,面红耳赤,原来只是为了谦让座位次序的缘故,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为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这是因为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儒家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而西方人则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把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据此安排座位的形式和详细座位,如果是有男女共同参加宴会,则由男主人共同主持须将男女宾客分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次安排形式: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朝外排列一位。

三.餐具的差异。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国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由于反对侵略。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用圆桌,用筷子吃饭体现了-----团结与和气;而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受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不过,随着中西经济交往的发展,餐具的使用已没有明显的分别,很多西方人学着使用筷子喜欢吃中餐,而中国人也常入西餐厅和使用刀叉了。

四.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追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首先,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正,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能高声喧哗。在西方的餐桌上,还有那么一些细节是中餐桌上无法得到体会的。如: 1.使用刀叉进餐时,应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握住食物,右手用刀将食物切成小片,再用叉送入口中。用刀时,刀叉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形,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叉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拿在手里而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手势时应该把刀叉都放下,千万不可手持刀叉在空中挥舞。也不可一手拿刀叉一手拿餐巾纸,也不可一手拿纸巾一手取菜,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内而另一端放在桌上。

2.西餐桌上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若汤过热,可先等稍凉再喝,千万别吹汤。喝汤时,用汤勺将汤从外向内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中,匙把指向自己。3.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食物时,不要用叉子插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再放入口中。

4.面包一般需用手分成小块再放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或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分成小块再抹。

5.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为贵。吃鸡腿时应先将骨头用力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要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再吃下层鱼肉。要切一块吃一块,切不能切得过大或将肉都切成片。

6.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势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睦和,国人团结。而西方人一坐到桌上便是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时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中国人一般遵循“贬几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实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分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未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的话。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代替代。

7.手机:在吃西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出去听电话。这一条吃中餐的时候也适用,在用餐的时候听电话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唾弃的。而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有的人甚至放下筷子就开始聊手机,且有些人还不太在意时间的长,一聊甚至超过半小时。8.对酒的饮用。西餐桌上最后一道菜往往是酒,如波尔图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就往往是倒在右手边的杯子里,然后再把瓶子传给你旁边的人。这是女客会起身去客厅,留下男士多喝一会儿酒,吸烟和交谈。当女士们起身时,男士们也应起立,表示尊重,当女士们离开后回座。不久男士们也应该到客厅和女士们在一起。中国,酒却成了第一道菜,甚至有的人从开始就喝到最后,而主人也必须不断地给客人倒酒也表示热情,有的甚至来一个“不醉不归”“不醉不罢休”的目的。西餐桌上的人们酒由你自己定,喝多少倒多少,主人也充分尊重你的选择。

在此,中国的特色吃法—火锅。也是一种渊源流传的东方文化。涮羊肉以及与之相关似的四川麻辣火锅,广东海鲜火锅之所以广泛受人喜爱,一在其鲜嫩热,吃起来自在,二来它把烹调的主要部分移到了餐桌上,让人们边吃便体验这趣味的烹调。吃火锅时大家各抒己见,是一种感情的交流,更多的是一种心与心的相融相通,用现在最流行的话来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又离不开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人的食物以植物为主菜,这就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而西方国家的饮食特点是:节省时间,且营养好。所以他们吃饭讲究低声细语,用餐时也很讲究营养的平衡。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如:中国,吃的形式后面蕴藏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一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有许多学者将中国人的这种特有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称之为“泛食主义”的文化倾向,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餐饮文化及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菜的种类和数量,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饮食的美性追求虽然压倒了理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所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两种文化间也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未来的世界里,两种文化也将不断融合,贯通。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了。它其实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所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的一个部分。

中美餐桌礼仪刍议

摘要:中国的餐桌礼仪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了解国外尤其是美国的餐桌礼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美国;餐桌礼仪;比较 一中国餐桌礼仪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届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至今,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人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餐,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餐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用餐时犯了禁忌,便会带来厄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为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味着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是不礼貌,亦意味着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在碗里,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也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餐桌礼仪在现代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只是满足基本生理的需要,也是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礼仪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礼仪。

二、美国餐桌礼仪

美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美国孩子一般两岁时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时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五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餐前摆好所有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在儿童的餐桌礼仪中,美国人还注重进行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过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水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3 对于这种餐桌教育,美国一位老师说:“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三、中美餐桌礼仪对比

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并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餐桌礼仪。(一)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人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如果你是主人,则以和缓的动手,指向某张椅子并对客人说:“请坐这里。”如果你是客人,等主人示意你坐下时,才坐下。如果主人径自坐下而没有示意你坐在哪里,你就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在美国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有些细心的主人也会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示座次,如果没有这项安排,那么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边,其它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人坐原则是客人先人坐,长者先于年轻人人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人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人坐。

(二)上菜顺序

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那么怎样叫一顿中式饭呢?先叫一个冷盘以刺激食欲,接着叫一锅清汤,热汤有助增加体温,喝过热汤后便开始品尝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有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为一顿合宜的中式饭,以辣味菜肴配清淡的白饭,使菜肴辣而温和,白饭淡而香浓;一顿饭的压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种类,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样香甜可口。[5]这些程序不仅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一冷菜一汤斗海鲜一主菜一甜点心一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三)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调盘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要备好牙签和烟灰缸。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时,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倒人胃口;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三是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因为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四是严格筷子的职能。筷子只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剔牙、挠痒或是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2.勺子。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时,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复吮吸、舔食。

3.盘子。稍小点的盘子就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的。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像是饿鬼投胎。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如果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员换。

4.水杯。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时使用。不要用它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手后,应该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有时候,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来擦嘴,却不能擦脸、抹汗。

6.牙签。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可时,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东西,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人口,也不要

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更不要

用来扎取食物。在美国餐桌上: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在摆放方法上,中餐较为简单,而西餐就比较复杂。世界上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原则是: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即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美国较偏好后者,但也接受法式方式。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用完刀叉后,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叉口朝左,以便于取走时的安全性。用完餐盘后,不应往外推,将其留在原处便可。有一个例外是当沙拉和主菜同时上桌时,沙拉所需使用的刀叉是放在最靠近餐盘的位置,也就是主菜刀的内侧,沙拉盘则在主菜所用的刀叉的左方。主菜叉子的位置在餐盘的左方,而餐盘右方为主菜刀子。如果没有沙拉盘上桌,那么沙拉用的刀叉会和沙拉一起上桌。还有一个例外是,吃蚝(Oyster)所用的叉子放在餐盘右方,也就是餐具的最外侧,汤匙的位置在所有刀子的右方,最外面的用于喝汤,介于刀和汤匙之间的小匙,则是用于吃甜点(Dessert)的,而甜点又是放在餐盘的最左方。但平常为避免混淆,一般会把吃甜点所需的餐具置于餐盘的上方,以示区别。喝汤时应该是由碗盘外缘舀至内侧,喝完后汤匙不可留在碗中,应放在碟子上。如果喝汤所用是深盘,就应将汤匙放在深盘中,汤匙柄朝右。在喝茶或喝咖啡时,用完调匙后应放在碟子上,直接拿起咖啡杯就口,而不是以调匙舀用。喝酒时则应拿高脚杯的杯脚,而不是杯身,因为如果喝的是白酒或香槟,可长保其冷却,如果喝的是红酒或其它就,则可欣赏酒色。(四)停菜方法

在中国餐桌上,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席。在美国餐桌上,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服务生也较容易收拾。出席结婚餐宴时,不论怎么将餐具摆成“用餐中”的位置,只要主要宾客用餐结束,就应立即把所有的料理收起。所以宴会时,切记皆以主要宾客为中心进行。在宴会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中途需是谈话或休息时,应该将刀又呈八字形平架在盘子两边。反之,刀叉柄

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了,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前菜或是甜点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又起食用的料理,没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没用过的刀子,就这样放在桌上即可,服务生会自动将它收走。虽说将刀与又放在餐盘上并拢是代表结束用餐的讯息,但是没有必要把干净刀子特地放入弄脏的餐盘内。没有用过的餐具保持原状放在原处即可,硬要追求形式的规则反而显得奇怪。(五)肢体动作和语言的意义

在中国,平时吃饭,家长会告诫小孩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人以为这种礼仪规范是跟乞讨的忌讳有关的。就是说,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有筷子敲打碗盆。这种解释比较容易接受。事实上,还有另一种解释值得重视,古时候有所谓“蛊毒”之说,相传蝈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取百虫放入瓮中,经年打开看时,必有一虫将别的虫都食尽,这虫就叫蛊的。古人因此将毒害人而令人不自知,称为蛊毒。在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为使蛊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因此,用筷子敲打碗盆就成了饮食中的大不敬。Ⅲ暂停用餐时,双手如何摆放可以有多种选择。你可能喜欢把双手放在桌面上,以手腕底部抵住桌子边缘;或者你可能喜欢把手放在桌面下的膝盖上。双手保持静止不动,在同桌的人看来,可能比用手去拨弄盘中的食物,或玩弄头发要好得多了!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还是要离开桌面。在美国,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不允许替他人取菜,不允许吸烟,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用餐时不应将手肘镇在桌子上妨碍他人进餐,而且也不美观,更不可晃动椅子发出怪声。当口中有食物时,不可喝水、喝汤或讲话,如果不小心犯了此错,应说“Excuseme”,待食物吞下后,再继续话题o[43进餐时应尽量参与话题,不要保持沉默或只与邻座讲话,而忽略其它宾客。如果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喜欢,可以只取一些或根本不拿,婉转地想女主人解释。进餐期间如果咳嗽,应以餐巾捂住,并致歉。但如果太严重,则不妨先离座,等缓和后再返回座位。在餐桌上也不可用牙签剔牙,最好能等到宴毕后到洗手间用牙签取出。女士也不可在餐桌上补妆。有事须先行离席,应向在场的人致意。由于个人在餐桌上用餐的仪态确实会对别人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影响,因此父母自孩子进入青少年后,就应该拨出足够的时间在餐桌上陪伴孩子,以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综上所述,中美餐桌礼仪有不少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在国外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在餐桌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因此,学习和研究餐桌礼仪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任务,也成为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三篇:西方礼仪

西方礼仪

见面

西方人见面 ,最普通的礼节是握手、问好(如英语,中的“How do you do”)。但是不能主动向女士伸手,一定要女士主动伸手,方可去握。女士伸手以后,男士要立即反映,不能迟疑,否则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如果你戴着帽子,见了英、美人,只要用手触碰帽沿示意即可;若 是法国人 ,则须把帽子抬起。南欧、东欧人见面则比较热情,有拍肩膀、拥抱的举动。凡初次见面,假如以后准备联系,则要互赠名片,否则就可不必了。西方人的称呼 ,一般在姓前冠以先生、夫人、小姐。有些国家,如德国,很重视职衔、学衔,这些也要加上去。英语中的“Mr”和“Mrs”是一种普通的称呼,即使对佣仆也用得上,但对有身份的人,则称为“Sir”和“Madam”。面对非英、美的西方女士,都可称之为“Madam”。对于西方人,除非很亲密,不能随便直呼其名,只有美国人或年轻人,一旦相识,可以很 快互称名字。

(二)在介绍两个人互相认识时的通常做法

把他人介绍给你所尊敬的人;

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把较年轻的介绍给同性别的较年长者;

把未婚女士介绍给已婚女士;

把儿童介绍给成年人;

把比较次要的人介绍给同性别的较重要的人。

如果介绍自己的配偶 ,应该讲: “我的丈夫”或“我的妻子”。

注意 :按中国的习惯恰好相反,中国是:“先尊后卑“”,而西方是“先卑后尊”。

(三)闲谈

当和西方朋友同行 ,途遇另一个朋友,如要停步讲话,应为他们作介绍。如外国朋友遇见他的朋友而停步讲话,你应很自然地继续向前走几步,以便让外国朋友决定是否给你们作介绍。与西方女士同行,男士应该走在靠马路一侧,让女士走在较安全的内侧。

同西方人闲谈 ,最好能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顾自己夸夸其谈,把别人撂在一边。德国人喜欢谈体育项目和个人业余爱好,英国人喜欢谈天气……。除了少数国家如希腊等外,西方人都讨厌大声说话,喜欢安静,也不愿去干扰他人。同西方人交谈,意见不一时,不要一味去说服对方 ,更不能喧嚷争吵。西方人都不愿别人打听自己的隐私,谈话中切忌问人家的经济、婚姻、最近干些什么事等等。无论是同人谈话或相遇行礼,如嘴上叼香烟,都必须取下。

(四)打电话

如无急事 ,不要冒昧地往西方人家里打,更不能在用餐时间打,以免干扰别人。业务上的电话,如需较长时间,最好预约,否则应一开始就要说明,待对方表示不介意后,方可讲下去。不管怎样,切勿在电话中东拉西扯,耽误别人的时间。当你接到电话,则应首先将你的身份告诉对方。

(五)约会

事先没有预约 ,不要随便到西方人的家中或下榻处串门。如受到一般性的邀请,逗留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就有点不识相了。德、英、美以及北欧国家很讲 究守时 ,约好了的时间,一定要遵守,宁可早一点,绝不能迟到。你赴约过早,对方要求你等到原定时间再接待,这并不含有怠慢的意思。如果你接待别人,对方准时来了,你恰好因故不能接待,则应亲自打招呼,并说明原因,以取得谅解。德国人是特别讲究守时的,也特别 讲究准确性 ,比如你请他们吃饭,应早就安排妥当,而不能临时说:”我们上哪去吃饭?“那样会被看作失礼。

(六)用餐

同西方人一起用餐 ,应尽量勿使餐具碰撞出声。还有,大声咀嚼以及打噎、打喷囔等,都被认为是没有教养、令人讨厌的。当同桌的人还在用餐时,注意不要吸烟,以免妨碍他人。西方人没有劝酒、灌酒的习惯,他们认为强迫别人饮酒是极其无礼的行为。所以与西方人在一起时,不会喝酒尽可拒绝,改用其它饮料;即使会喝酒,也不可过量,酒醉呕吐、失态都被认为是不雅的。

(七)送礼

如果受到对方邀请吃饭 ,不要急乎乎送礼还情,显得像偿还欠帐一样,而应该稍等一段时间,送点鲜花、糖果之类的东西,表示感谢。如你做东道主,邀请对方在饭店吃饭,应在告别后到帐台付帐。给西方人送礼,不是越贵重越好。一般来说,不要过于贵重,当然也不可 送太廉价的。但是 ,事先应了解对方有什么避忌。如拉美人忌黑色、紫色的东西;也不能给他们送刀子、手绢。刀子象征一刀两断,手绢则象征眼泪。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忌菊花,英国人忌百合花,他们认为那是代表死丧的。红玫瑰也不能送人,因为那是爱情的象征。西方人忌讳”13“这个字眼,这是必须注意的。

(八)特殊习俗

西方国家有共同的文化之源 ,其礼俗总的说来大致相同,但各国之间又有差异,如美国人做”V“手势,手背向里向外均可,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手背向外是示意别人滚开。一般国家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而在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希腊,恰恰相反,不知其故 者 ,常常为此闹出笑话。又如一般人都喜欢别人称赞其孩子,而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当着父母称赞其孩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又如拉美人很热情很豪爽,你千万不要对他身上的东西表示兴趣,那会使他们误以为你喜欢,因而慷慨拿下奉送,使你哭笑不得。

(九)美国人

在当前来华的西方人中 ,数美国人最多。美国人比起欧洲人,无论在衣着、饮食还是礼仪等方面,都要随便一些,美国人往往不拘小节,有时他们会边嚼口香糖(这是他们的特殊爱好)边同你谈话。在他们看来,这不算失礼。美国人讲究实际,不拘泥客套。跟他们讲话,是一说一,不要谦虚。否则,反而会被认为是虚伪,甚至发生误解。如自我介绍,有多大能耐就直说,谦虚反会被其认为你确实无能,再要辩解就难了。跟他们谈业务,不必先客套一番,打过招呼即可谈正事。早餐、午餐时,也可以谈工作。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爱吃什么、饱不饱,应照实说。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说够了,主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硬给你添的。美国人一般不善烹调,所以当他们仅仅招待你吃蔬菜色拉和水果,可别介意。受到他们邀请作客,事后要随即写封短信,以表谢意。同美国人一起上饭店,除事先讲好谁请客外,都是各付各的帐。如果你抢着付帐,反而会使对方感到欠了人情,于心不安。美国人虽然比较随便 ,但也有一此避忌。他们也忌别人打听隐私。对于女士,切勿打听他们的年龄、婚否。假如对方主动让猜年龄,应尽量往小里猜,较大幅度降低都没有关系,那会使她们觉得青春常在而高兴。不要与美国的同性携手同行,也不能与他们成双起舞,因为这涉嫌同性恋。他们忌在人前脱鞋、拉袜、系鞋带。女性尤其不能在人前脱鞋,那是一种被认为是极其放荡的动作。中国人遇到意外时会伸舌头,而在美国只有小孩才能这样。大人伸舌头,就令人讨厌了。

美国人有他们特殊的手势 ,如招手不是招呼”来“,而是表示”再见“。在美国人面前,要表示”我“,须手指鼻尖,而不能指着胸口,否则他们不能理解。当美国人说”好“、”可以“时,往往用姆指和食指围成圈,伸直其它三指来表示。然而,你不能对拉美人做这种手势,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下流的动作。

美国黑人很多 ,占人口十分之一以上。对于他们,千万不能称为”Negro“(尼格罗),因为这个字眼是指原来非洲的黑奴,带有侮辱性。如果称他们为”Black"(黑人),则对方可以接受。

(十)犹太裔

美国人中有许多是犹太裔 ,他们在科技、工商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犹太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他们的饮食习惯跟一般美国人不同。他们只吃反刍的、分蹄的动物如牛、羊,即使是分啼动物,但如骆驼、兔子、猪

等以及禽类、爬行类、甲壳类动物和无鳞无鳝的鱼类,全部禁食。此外,一切动物的血和筋,也一概不吃。了解这些禁忌,在同他们交往时,可以避免出现差错。

第四篇:《西方礼仪》教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The contents of etiquette 1)The origin of etiquette

它源于原始时代,随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礼仪相关的内容就出现了。古代的礼仪活动、礼仪制度派生于早期的祭祀仪式,他们与原始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中西方)。礼仪制度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是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制度和规范。(如:在中国,完整的礼仪制度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后来自孔、孟及其后者的不断弘扬,它逐步得以流传、发展,也更加完善,并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如:忠、孝、仁、义等)2)Why to study etiquette?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黄遵宪:“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生,因人情而为之者也。人情者何?习惯是己。” 礼仪文化正是人们在自觉甚至半自觉状态下遵循这些习俗而长期积累并逐步形成的。3)What is etiquette?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原则以及公德。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征的礼仪习俗,这种礼仪文化凝聚着该民族的精神。(如:中国,忠、孝、仁、义;西方,女士优先,温文尔雅)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非常珍视习俗,习俗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了环境和文化进步之外不屈服于任何权利的东西“。所以,民族礼仪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不可能被随意干涉和更改。2.Characteristics of Etiquette 1)礼仪的民族性(nationalist, local character)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差异在历史上就发生过许多冲突。—乾隆接见英国使者“马嘎儿尼”祝寿,因行何种“见面礼”而发生巨大的冲突。按中国君臣传统见面礼—三跪九叩,但英国传统—鞠躬三次。后来商定行五个鞠躬礼。

—嘉庆接见英国使者“阿美士德”,商定通商事宜,嘉庆要求三跪九叩,阿要求按照“前例 ”,最终嘉庆拒绝接见。

2)礼仪的时代性(character of the age)礼仪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某种准则,他并非一成不变,而随着文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善、进化的。

如:在中国对妇女的尊重,‘糟糠’‘贱内’‘妻子’‘夫人’ 3)礼仪的等级性(character of the social status)如:对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不同礼仪

4)礼仪的传承性(character of spreading and inheriting)礼仪文化具有传性,有时它是以一贯之的,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就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始终相传。“忠、孝、仁、义、温和、谦恭、忍让、中庸之类的中华礼仪至今流传。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的礼仪文化,也是经历了两千年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具有欧美国家传统特色的礼仪规范。“女士优先、温文尔雅等西式礼仪规范是至今一直为西人所奉行的基本礼节。

5)礼仪的相互影响性(character of influence to each other)礼仪规范是相互影响的,当今世界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社会的某些礼仪文化逐渐影响、渗透到世界各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纷纷仿效西方人的言行。如:服装礼仪等。有些西方礼仪是值得肯定的,它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方向,可以吸收、遵守,不能漠视和抵制优秀的文化,但不能盲目吸收一切,盲目地效仿和照搬。当然,中国礼仪也在影响其它国家。3.Classification of etiquette 1)从执行者、遵循者角度可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军队礼仪和公务员礼仪。2)从应用和实用的角度可分为:社交礼仪、商业礼仪、宗教礼仪、体育礼仪、外事礼仪、丧葬礼仪和婚礼礼仪。

3)从禁忌和习俗的角度可分为:数字礼仪、颜色礼仪、手势礼仪、节日礼仪和风情礼仪。4.The contents of western etiquette 西方礼仪文化内容渊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 1)Developing :西方礼仪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制度,它们起源于欧洲后来又流入到美洲和澳洲,最后由这些地区再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甚至“回流”到欧洲,所以,西方礼仪虽然在欧洲早已存在,但以后越来越丰富。2)The category of western countries:包括近代西欧国家,现代的欧美国家,澳洲和日本。3)The relative words

Etiquette:礼仪、礼节和各种规范 Courtesy:谦恭有礼的言行、礼貌、风度 Protocol;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里的相处准则 Rite:有仪式、典礼之意 Manner: 生活的方式、方法

5.The main contents to learn in this term 6.Meaning and ways of study the western etiquette 1)Learning the western culture in order to study English well 2)Learning the western culture for the efficien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The of study is by comparing with Chinese etiquette

Chapter 2

Etiquette about Human Life

(birth, adult, marriage, death)Colloquialism: “十里不通风,百里不同俗”。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到死亡经历人生百态,这些经历是有地区特征的(礼仪的地区性特征)。1.Born etiquette A.Avoidance for pregnancy 古代西方社会,认为妇女的怀孕是神的赐予,中世纪以来,基督教徒们认为是上帝的恩赐。耶酥本来是其母亲玛利亚婚生,但基督教神学家们认为“童贞女未婚而孕”,由“圣灵感孕”而生耶酥。所以,许多民族(西方)都有孕避礼仪。

England---time is for a month

Germany---time is for six weeks

Gipsydom---to avoid all of people

China---回避吃兔肉、公鸡、螃蟹,和参加红白喜事

B.Etiquette after born-announcing good news, registering, giving name

在西方民间,传统的初生礼仪是普遍存在的 Japan---after 7 days of birth ,will put a rite to give a name to the baby(“御七夜”,由父母起定,要举行宴会正式宣布)

China---To eat red eggs…;出生后(p13, 高福进)America and European countries------registering

---baptism(Giving the name)洗礼(洗去罪孽)---来源:《圣经》,传说“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临近耶路撒冷)一带宣讲悔改的洗礼,罪得以赦免…(p12, 高福进)。过程:(p12,gao)

---Godfather and Godmother…(p12, 高福进)C.Etiquette of being one month old and one hundred days old

Japan---男、女婴出生后31或32天,有祖母或母亲抱到神社、寺庙去参拜地方神,p14,gao China---做满月,过百日

D.Spending birthday, celebrating one year old, accepting the far relatives

European countries---十分重视,“生日快乐歌”…p15,gao China---抓周…,p15

E.Maternity leave of western persons 2.Etiquette about being adult

——The song about independence(自立歌)by 陶

行知: “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西方礼仪文化所体现的本质就是强调自己的能力和个人的价值,成丁礼仪就说明了西方礼仪文化的这一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举行成人仪式

Etiquette about being adult in Germany---14岁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从少年到青年的一个转折。每年4、5月份,年满14岁的少男少女们都参加“成人仪式”。P17 3.Etiquette about wedding

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本上主宰了婚姻家庭,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婚姻、家庭伦理思想中战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在中国古代,从开始谈婚论嫁到进入洞房要经历6个阶段,即“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吉期、迎娶。在西方,古代正规的婚礼仪式也十分繁琐。

A.The origin of the western wedding etiquette(西方婚礼仪式渊源)

根据美国民俗学家斯蒂芬.奥特费诺斯基的研究,当今西方人的婚礼仪式诸多风俗源于遥远的古代,特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a)Wearing the same clothes: 在当今许多地区,西方婚礼仪式的出席者有时穿着同样的服装。(p,27)b)Wearing veil c)Rice and wedding d)Tying the old shoes e)the related stories(p28)B.Proposing marriage and engaging(求婚与订婚)在欧洲,有许多传统的婚恋习俗,这在农村地区较为流行。在传统婚恋仪式中,求婚礼仪最为丰富多彩。

a)taking out a ring from the barrel b)trying wedding c)color and wooing d)wooing by umbrella e)hair style and wooing f)the wooing trees g)Fans and wooing h)engaging C.Wedding(婚礼)

婚礼仪式五花八门,特别是有关传统的婚礼(在美国p31;宗教性的婚礼与基督教有着渊源关系)a)wedding cake b)wedding honeymoon c)cutting the bride’s dress

·(d)The different wedding tradition(p33,gao)America---bridal shower(新娘送礼会),the date is before wedding two weeks or two months Reserve the wedding date: in the church before six months of wedding

The reception place: club, garden or other places The peak period of wedding: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The spender of wedding: from the bride’s family, so the church should be chosen near the bride’s family.The law effect: register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it is effective in 60 days.In the wedding in the church after the host(priest or Minister)and witness(maid of honor 荣誉伴娘 and best man 最好伴郎)sign in the register , it will be effective in the law.The age and spend: eighteen years old and spend is no more than one hundred 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million dollars.England---(p33,gao)France---(p33)Japan---(p33)D.Ring(戒指)

婚姻戒指在西方有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戒指是沉默的爱情语言,是婚姻的永恒讯后号。圆圆的戒指一般表示永恒之意,也表示团圆、完整,永不分离。a)the wedding ring – origin and symbol b)the wedding memorial day(table, p39)c)marriage, divorce, remarriaging

在西方国家,最近几十年来离婚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在一百多年前,这种现象并不多见。在近代工业化社会来临之前,欧洲人几乎视离婚为一种罪恶,长期的基督教信仰使欧洲各民族将离婚视为违背常理的行为。现在西方国家的人们重新开始看待生活伦理,他们认为离婚问题需要慎重对待。Germany---Japan---

4.Funeral rites(the last process of human life)西方的丧葬礼仪可分为宗教性葬礼和非宗教性的葬礼。宗教性葬礼在教堂举行,非宗教性的葬礼在礼堂或墓地直接举办。在西方各国,宗教性的葬礼是主要的,它仍然带有传统的宗教色彩,即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A.The basic process of western funeral rites(p43)

a)开死亡证明,注销户口、名字 b)为死者沐浴,穿衣,开追悼会,埋葬 c)穿黑色丧服,少戴首饰 d)教堂中的丧葬礼仪(p44, gao)e)丧葬礼仪中的习俗(p44,45, gao)B.Some funeral rites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a)in America(p45)c)in England(p47)d)in Japan(p47)

b)in France(p46)Chapter 3

Etiquette about Daily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人类文明诞生后的交际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言语交际、动作交际和文字

交际。交谈是最为普遍和重要的交际形式;动作交际体现了体触文化;文 字交际包括:书信交流和网上交流。1.The basic principle about daily communication a)punctuality and keeping promise b)moderate behavior c)respecting the old ,loving children and respecting women d)respecting other countries custom 2.Meeting etiquette-body culture 在人类所有的日常交际行为中,体触是最直观、最容易为人们感觉到的动作,各个地区不同的丰富多彩的体触动作充分体现这些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A.The first meeting etiquette a)etiquette about introduction b)holding hands(origin, principle, details and avoidance)B.The popular meeting etiquette-kissing etiquette a)The origin b)Etiquette rules c)Kissing etiquette i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C.Body language a)The comparison of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3.conversation etiquette 在日常交际中,一个人的言谈足以体现其知识水平、文化程度、思想修养,进而体现其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可以反映其所在国家的文明

程度及其民族精神。在西方国家,交谈礼仪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a)ways of addressing(in America, China,Germany)

b)the distance for conversation(in the North

Europe, in the Middle Europe, in the South Europe, in America, in China)

c)the polite language and way of addressing in

the foreign affairs

d)principles and taboos in conversation e)etiquette about ringing f)

etiquette of conversation and taboos in the different European countries g)conversation and eyes in expression h)taboos of traveling in America i)

etiquette about asking for a job 4.etiquette about paying visit For the host

a)punctuality and keeping promise b)making preparation

c)receipting flowers by the hostess d)farewells For the guest

a)choosing the fit time(the weekend,afternoon , after dinner, or in the holiday)b)having an appointment early, punctuality,and keeping promise

c)taking flowers, candy, books as the gifts d)shouldn’t leave after dinner immediately,saying bye to other guests 5.etiquette about giving gifts a)giving gifts in America

b)giving gift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c)flowers as the gifts

6.sign language(nonsound language in the

daily communication)

a)some sign language used in the world(O

type, V type and OX horn type)b)the same sign languages stand for the

different meaning Chapter 4

Etiquette about Public Place

1.The basic principle in the public places A.The lady first in the public places a)Its history and origin b)Situation about lady first i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B.Keeping the environment quiet 2.The public traffic etiquette on the road a)the etiquette about asking the way 1. Chinese and the Western-style food a)Two stories

b)walking on the pavement 3.The etiquette in the western theatre a)introduction

b)dressing for going to the theatre c)about entrance to the theatre d)in the period of performance e)the etiquette in the rest time f)

the etiquette after performance g)the etiquette for the special performance h)etiquette about social dancing Chapter 5

Etiquette about Diet and Culture

b)The different processes to take out the dishes i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c)一般程序:面包黄油→ 冷菜或沙拉→ 汤→ 海鲜→ 主菜→ 甜点心→水果 → 咖啡 酒菜搭配:鱼、海贝→ 喝无味的白葡萄酒

味浓的牛羊肉和野味→ 喝高度红葡萄酒(勃艮第酒)一般的牛羊肉→喝低度的红葡萄酒

吃禽类肉食→ 喝低度的红葡萄酒或玫瑰红酒

吃布丁前→喝白葡萄酒或香槟酒(香槟酒是唯一可在宴会上自上始至终饮用的酒)

2. The tableware of the western-style food a)Knives(the origin is in the 17th, France;and the top of knives from the sharp to the ellipse)b)Forks(two kinds: for meat and for salads;the way to eat foods was in hands for two thunders years , the citizens in five fingers and nobles in three;the forks are used by the mostly by French in the 18th)c)Spoons(in the 15th, the spoons were regarded as the best gift)d)big and small plates e)table napkins(It be used from the ancient time)3. The basic etiquette to have the western-style food A.The basic etiquette to have the western-style food a)吃西餐讲究使用餐巾

b)要等待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并且在女主人(或主持人)示意后再开始用餐。c)进餐时坐姿要始终保持端正,不要过于前倾或双臂横放在桌子上。

d)使用刀叉应注意的礼仪:(1)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只用叉子时,可以用右手拿);(2)使用刀时,注意刀刃不要向外,刀刃应当向里;(3)不要用刀将食物直接送入口中;(4)吃面条时,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送入口中;(5)中途要放下刀叉时,应将刀叉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上(平行放表示已经吃好)。

e)吃面包:面包要用手拿,不可用刀叉取,一次撕下一小块面包,抹上黄油吃。f)吃沙拉:只用叉子,右手拿,叉尖朝上。

g)吃鱼:右手拿刀子将鱼刺拨开,用叉子将刺接着放入盘中。

h)喝水(茶、咖啡、汤):喝水前将油腻擦去;喝台汤用汤上勺;喝茶、咖啡时不要将调羹放入杯子。i)取菜:当侍者站在你的左边时取菜;应各样取点,否则可以说“Thank you ,enough”,取菜时大部分用刀叉。可用手取的食物:水果、面包、点心、玉米、糖果。注意女士优先。

j)就餐期间注意的礼仪:咀嚼时闭子嘴,不发出声音。喝汤、茶时不发出响上声。咳嗽、打喷嚏时用餐巾掩饰。男士在就餐时沉默属非礼。谈话期间可以不放刀叉。k)餐毕,客人应等女主人从座位上起身之后,再一起随着离席。餐毕起立后,男士应该帮女宾将椅子归回原处。

B.A few differences of the western-style food i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France---禁忌和座位的安排

---注意色、香、味、形的搭配 b)England---禁忌和座位的安排

---清淡

c)Italy---直接、简单

4.The western dietary habits a)England---it is traditional and nutritional b)France---the die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ife c)Germany---the habit of diet fits for nutritional idea d)Italia---noodles are the symbol of Italian culinary art e)America---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but not quantity 5.Amusing remark various western diet A.The fast foods and convenient foods a)four kinds of convenient foods b)American fast food B.Various wine culture 西方人在访友时,往往以酒敬客(白兰地、香槟、威士忌-正式家宴;鸡尾酒-隆重场合)

a)France-drinking champio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b)Cocktail(kinds, origin, the ways to make it, and the etiquette at the cocktail party)c)some differences about wine culture in the different western countries(England, Denmark, Russia, Japan)d)about cheers e)about whiskey, champagne, cocktail C.Western coffee and culture a)the history of coffee(kaweh)原产地:埃塞俄比亚→也门和阿拉伯半岛 发现的过程:1.公元6世纪-阿拉伯人(卡尔迪代)发现咖啡豆

1616年_荷兰人将树运入荷兰,开始传人欧洲

1683-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

1884_在台湾种植成功

20世纪末21初,咖啡屋出现我国各城市(雀巢麦斯维尔哥伦比亚)

18世纪-咖啡被带到美洲

1925-美国夏威夷开始种植咖啡 b)Te coffee houses-is a place where finance appeared 16-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带入咖啡文化到欧洲(维也纳、巴黎)16世纪,咖啡和基督教

近代,咖啡逐渐风行于欧洲大陆,真正的 “咖啡文化”成熟于欧洲

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咖啡屋成了欧洲的金融中心

c)Te ways and etiquette to drink coffee

(1)糖用糖夹或咖啡勺取,切勿直接用手拿

(2)饮用时把汤勺取出来

(3)饮用时,不要用咖啡勺舀着一勺一勺地喝(4)如果座位离桌子远,左手将咖啡盘端起,右

手端起咖啡杯而饮用,不要使杯盘分家(5)咖啡杯应该放在饮用者的正面或右面,杯耳指向右方

(6)饮用时慢慢、小口喝

(7)饮用咖啡时并且同时要吃点心时注意:饮咖

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要放下咖啡。(8)在正式的场合,饮用咖啡交谈声音越轻越好

(9)在家不用速溶咖啡招待客人,而且准备点心

d)coffee in China and France e)coffee flourish in

the European countries

(1)非源于西方,但是咖啡文化却发展、繁荣于西方---咖啡屋的故事

(2)意大利和咖啡(3)英国和咖啡(4)美国和咖啡

咖啡文化在欧洲依然方兴未艾!D.The western dinner party and fruits 6.Influence to each other of dietary culture a)the 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n dietary

culture(Russia, Poland, Bulgaria, Hungary, Romania)b)dietary habits in Japan(it is a model of influence of dietary culture Chapter 6

Etiquette about Clothing and Culture

服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和品位,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传统和文化风貌。当今,世界服装相互影响,同时,也强调服装的民族性。

1.The traditional dress is the symbol of the western clothing culture(1)European and American traditional dress of man A.燕尾服:用于极其隆重的场合,如节日庆典、大型表演

B.晨礼服:用于白天庆典、周日的教堂、婚礼

C.便礼服:用于参加一般性的晚宴、音乐会(2)European and American traditional dress of woman A.大礼服:用于极其隆重的场合B.常礼服:用于极其隆重的场合C.小礼服:用于参加一般性的晚宴、音乐会

(3)About the western style cloth A.花眼B.袖口上的三枚纽扣和拿破仑C.垫肩D.西装上衣口袋 E.怎样穿西装

2.The European traditional dress-tie(necktie)西装的领带是欧美传统服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男士来讲,给人以庄重、严肃、有修养、有理性和有责任之感。

A.the history of tie(古罗马、古代日耳曼、17世纪的法国、意大利、英国

B.the Spanish man’s ties

C.the trend against ties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people D.The match for ties 3.The European traditional appreciating beauty thinking 4.The French dressing-leading the world fashion A.the traditional dressing

B.the fashionable dressing 5.The American dressing-affecting the world 美国的服饰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牛仔裤、体恤衫和各种休闲服。

A.the traditional American dressing

B.scarves for cowboys

C.jeans and T-shirts 6.British dressing 7.Etiquette about wearing Clothes

(1)休闲服:整洁合体,不要把商标有意的露在外面。

(2)庆典服装:一般情况,男士穿深色西装或黑礼服;女士穿不要太长的深色连衣裙,或是带有装饰的套装上衣和裙子。

(3)职业服装:男士:最好在办公室不要穿太时髦的服装,在拜访客户或从事重要的活动时,不要脱掉西装上衣; 女士:在工作中,不要穿太露的衣服,得体的连衣裙、合适的裤装都是最好的选择。(4)特殊情况下的着装

A.葬礼:黑色是最合适的颜色

B.婚礼:对女宾,只有新娘才可以在婚礼上穿白色

Chapter 7 Western Taboo 全球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禁忌文化,无论何地和何民族,禁忌文化都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间神话传说有着直接的联系

1.The origin of western taboo

A.基督教信仰

B.民间文化

C.古希腊文化 2.Figures and taboo A.About the time figures taboo 周一,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

周二,可能会遇到不速之客

周三,可能会收到一封信

周四,可能会收到一份礼物

周五,可能会有伤心事

周六,可能会见到自己的情人 B.About quantity taboo 1 表示能得到一个吻表示能实现一个愿望 3 表示能收到一封信表示能收到一个邮包 5 表示能得到银子

表示能得到金子表示能得知一个秘密 C.The lucky numbers—“7”

D.The unlucky numbers—“13”

E.The perfect numbers__ “ 3 ” F.The comparison of taboo numbers__ “4”, “6”, “8”, “9”, “3”

3.Colors and taboo

a)White and taboo

b)Blue and taboo

c)Green and taboo d)Yellow and taboo e)Red and taboo f)Black and taboo

g)Grey and taboo h)purple and taboo 4.Taboo in the daily life

5.Taboo in the business

6.Taboo related to some material objects

7.The special taboo

Chapter 8

The Western Festivals

主要内容

1.The western religious belief-is origin of the western festival culture

2.Christmas and Easter

3.Western traditional festivals

4.About festival culture in different western countries

思考

1.西方节日知多少?西方节日文化和宗教有关系吗?举例说明 2.怎样看待中国人过西方节日?

在西方文化中,节日文化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也与西方礼仪文化、礼仪规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了解它,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礼仪文化。1.The western religious belief-is origin of the western festival culture 西方节日文化与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一些主要的、重大的节日往往是宗教节日,要了解西方节日,首先要了解西方宗教文化。

Christianity(基督教):(大约公元1世纪广义的基督教诞生, 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基督教有三个流派)

A.Catholicism(天主教)B.Orthodox Eastern(东正教)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礼仪传统而复杂,礼仪规范如下: 洗礼:(出生后8天)是入教的最初仪式,基督教会认为经过洗礼后的基督教徒可以被赦免掉原罪和本罪,可以被赋予恩宠,成为教徒。

坚振礼:目的是使教徒们坚定信仰,振奋精神,使圣灵附体。告解礼:即忏悔,这样才能最终拯救自己的灵魂。

婚配礼: 神交圣礼:“弥撒”,领圣餐 圣职礼:对神职人员授以各种圣职

大、小斋礼:小斋礼在星期五,大斋礼在受难节和圣诞节的前一天 C.Protestantism(新教或耶稣教)(英国及英联邦、德国、美国和北欧诸国)洗礼:(主要是成年人)

礼拜:星期天,在教堂,包括:祈祷、诵机经、唱诗、讲道 圣餐:

婚配: The attitude to the religionists 2.Christmas and Easter

圣诞节和复活节是西方的两大节日,都是传统的宗教节日 A.About Christmas(December,24-January,6,next year)a)origin b)Christmas trees, flowers, colors c)Santa Claus d)Christmas gifts e)Christmas songs, dinner , candles and big hoses Songs— America: 《发生在晴朗的午夜》、《啊!圣城伯利恒》、《三圣之歌》

— Germany:《静静的夜晚》

France: 《啊!神圣的夜晚》

— England : 《世界颂歌》

B.About Easter(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In the duration of March,20---April,25)

a)The introduction about Easter b)Background of the Easter c)Eggs and rabbits in the Easter

d)The Easter custom 3.Wester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The festivals related with religion a)S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February, 14)b)Carnival Day(狂欢节、谢肉节、嘉年华会)(大斋节前3天,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的前40天)---the time is different between countries, most countries spend this festival in the middle of February c)Epiphany(Presentation of Our Lord)(主显节)(January,6)

---In Europe, just England, France, Germany, Italy, Spain and Portugal spend this festival d)All Saints’ Day(万圣节)November,1)e)All Souls’ Day(万灵节)(at the beginning of November)f)Ascent Day(耶稣升天节)(The day after 40days of Easter)---It is a holiday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g)Pentecost(圣灵降临节)(The day after 50days of Easter)---It is a holiday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h)Lady Day(Annunciation)(圣母领报节)(March,25)i)j)l)Assumption(圣母升天节)(August,15)Trinity Sunday(三一节)

St John’s Day(圣约翰节)(June, 24)---It is a holiday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k)Palm Sunday(棕枝主节)(the Sunday before Easter)m)Lent(大斋节)

n)Good Friday(受难节)(The Friday before Easter)o)Circumcision of Jesus(耶酥受割礼节))(The eighth day after Christmas)B.The festivals no relation with religion a)Mother’s Day(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b)Father’s Day(The third Sunday in June)c)Thanksgiving’s Day(The forth Sunday in November)

d)April Fool’s Day(April,1)4.About festival culture in different western countries

节日文化足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透视节日文化,我们既可以充分感受到该国该民族的历史,同时也能够使我们逐步做到在了解他们历史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了解,从而在社交礼仪方面能够做得到位,不至于手足无措而失礼。A.England: 耶酥受难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圣诞节、元旦、银行节、愚人节

B.France:

耶酥受难节、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圣诞节、圣领报节、圣灵节、愚人节、圣诞节、元旦、国庆节(7月14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停战节、圣女贞德节

C.Germany: 圣诞节、啤酒节(5月-9月)、艺术节

D.Italy:

圣诞节、狂欢节(2月中)

E.Sweden: 圣诞节、仲夏节(6月20日)、五朔节(5月20日)、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 F.Russia:

圣诞节、元旦、谢肉节、报春节、复活节

Chapter 9

Etiquette about Living and Culture 西方居住礼仪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和新时代的沐染。1.The traditional European national living A.England: 传统的居室是两层的楼房,每层有两个房间

B.Germany: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房,里面宽敞、明亮,外面漆成美丽的色彩,看起来非常漂亮、独特。C.France: 传统的有两种: 一是贵族、富豪的城堡,或是华丽壮观的高级别墅;二是农舍一类的宅院,院子用矮墙和栅栏围起来,有花园。

D.Switzerland:风格多样的农舍,如:“夏莱” “阿尔卑斯木屋”。E.Russia: 传统的住宅是很大的木结构建筑物,屋定是两面斜坡。

F.the North Europe:瑞典人 在住房周围养花种草,在城市里工作的人喜欢在乡村和郊区有别墅或简易的住房。G.The East Europe: 有民族特色,多用砖瓦或木结构,室内墙壁上涂上各种图案的绘画 2.The modern European living A.flats, apartment house(公寓)

B.villa(别墅)

C.The living etiquette 3.About comfortable British living 4.About American living-leading the world direction 5.The other national living in the world A.Canada

B.Spain

Conclusion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为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所需要的一种行为规范。礼仪文化在人类历经漫长的文明进化后逐渐形成。西方礼仪对于世界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文化内容所不能比拟的。1.西方礼仪发展的基本轨迹

西方礼仪,实际上是以西欧为中心而形成的欧洲礼仪,后来由于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地开拓而在美洲和大洋州建立起了类似的礼仪模式。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礼仪逐渐变得简单、随便和自由了,这突出地表现在宗教、服饰、饮食、丧葬喜庆和交际礼仪。A.宗教生活礼仪之变迁

B.服饰礼仪的变化:自然而简单、自由而舒适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C.餐饮礼仪的变化:由繁到简 D.婚嫁丧葬礼俗 E.交际礼仪的变化 2.西方礼仪文化发展的前景

第一,西方礼仪在世界各地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状况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与此同时,西方礼仪文化本身的发展也会导致一些变异,首先,仪式由烦琐到简单的走向会仍然继续,西方礼仪将会具有多样化、自由化等特征,其次,它也向多层次化、大众化、世俗化发展。

第二,西方礼仪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于是传统的礼仪一方面将辅以高度发达科技与信息手段,以变得更容易为世人接受;另一方面,其中某些传统的仪式将会消失

第三,西方礼仪将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礼仪文化的影响,未来各种礼仪文化将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最终会形成一种大一统的礼仪。.

第五篇:西方订婚礼仪

西方订婚礼仪Q&A

为什么准新郎以钻石戒指订婚? 这个传统始于十五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柏根地的玛丽许下海誓山盟。他的亲信大臣呈文:”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嵌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欣然同意。这个仪式便从此流传。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为稳定心上人的心,便向心上人送爱的信物。当时许多绅士流行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

中古世纪的新郎订婚时,把婚戒先在新娘左手的三只手指上轮流戴,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钻石被视为爱情的最高象征?

热能和压力蕴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而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

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当年玛莎的未婚夫见她站在真丝窗帘后,惊为天人,赞叹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

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在一八五零年到一九零零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

为什么新娘带一方白手帕?

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伤心落泪。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已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制造面包的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衣,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为什么有蜜月之旅? 在古欧洲,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三十天内,或直到月底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故称之为“蜜月”。

为什么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

古罗马的新娘为了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必须由人拖着越过新居的门槛。此外,民间还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来源:雅虎知识堂)

下载西方晚宴衣服及国际礼仪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晚宴衣服及国际礼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礼仪文化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任 课 学 生 学 生 班 成名 称: 西方礼仪文化教 师: 周伯亮姓 名: 梅焕文学 号: 31403120125 级: 14物流管理(1)班 绩: 题目1:《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

    西方餐桌礼仪

    1、预约 make an appointment 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

    西方结婚礼仪

    西方婚礼礼俗新娘子抛花球:接到花球的其他女士,喻意快将成为新娘子。 新郎抛袜圈:接到的即喻意快将成为新郎哥。 新娘的装扮: 1.something new :新娘身上一定要有新的服饰,大多数......

    西方餐桌礼仪

    西方餐桌礼仪 首先我来讲一讲西餐的餐序,就是你点菜吃菜的顺序。说实话没有人在场的话你愿意吃什么吃什么,但是比较正规的宴请这个西餐是有餐序的讲究的。大体上分为正餐和便......

    西方礼仪——女士优先

    西方礼仪——女士优先 一: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西方文化速在中国流行。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去国外留学和交流。为了适应这种多元化的......

    《西方礼仪》教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The contents of etiquette 1) The origin of etiquette 它源于原始时代,随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礼仪相关的内容就出现了。古代的礼仪活动、礼......

    国际礼仪

    一、单选题 1.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 B ) A道德规范 B典章制度 C行为秩序 2.学习礼仪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C ) A内强素质 B外塑形象 C增进交往 3.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是:( A ) A......

    国际礼仪

    国际上常用的见面礼节 国际上有哪些常用的见面礼节? (1)握手礼。握手是大多数国家见面和离别时相互致意的礼仪。握手既是人们见面相互问候的主要礼仪,还是祝贺、感谢、安慰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