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作文情况评析
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作文情况及优秀作文评析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题型与现行高考作文题型完全一样。写作这类作文,要做好的首要工作就是审读题目材料,寻找作文的切入点。这则材料是一个哲理故事,揭示其哲理的关键语句是: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这个语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杂草”借喻生活中不好的东西(假、丑、恶),“庄稼”则借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善、美),含义是:要没有不好的东西,必须要有的都是好东西。这里特别要注意“杂草”与“庄稼”是不相容的对立关系。这个句子还包含了目的与方法、手段的关系,即“无杂草”是目的,“种庄稼”是方法、手段。抓住哲理材料中的哲理立意作文,作文肯定切题。但新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是有别的,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有极大的自由度,只要所写内容是由题目材料引发的,就都是合符题意的,即“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就行;而传统的材料作文,则只能围绕题目材料的旨意写作,如哲理材料,就只能围绕哲理立意作文。本则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去把握:哲学家的教育方法(智慧)、达到目的(除草)的方法途径、哲学家解决问题(除草)的智慧等。哲学家的教育方法不是“灌”而是鼓励启发促弟子“悟”;达到目的(除草)的方法途径不止一条,但这些方法却有优劣之分,要善于思考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哲学家解决问题(除草)的智慧是认识到事物之间相生相克的道理,运用哲理解决实际问题„„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作文,都是切合题意的。
在审读材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其他要求。“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这句话常常被一些同学忽视。其实这句话既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在提示我们作文怎么写。说是作文的要求,即无论写什么内容,它都必须是由这个材料引发的,所写内容与题目材料没有关系,就是离题作文。说是作文的提示,即可以从这句话得到启示,看这个材料可以引导我们产生哪些具体的联想,如,我们看到哲学家教育弟子悟道的方法,感受到他的教育智慧,就希望我们的老师、家长,我们的教育也要像哲学家那样有智慧;看到材料中提到的各种“除草”方法及其效果,我们会想到怎样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好,也会想到哲学家不一样的思维等。而从“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蕴含的哲理思考,只要我们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具体的感想就会纷至沓来。如:用爱心去除社会的冷漠,用理想追求驱除空虚寂寞,用真诚取代虚伪,用良知战胜贪婪;培养正气战胜歪风,倡导文明克服粗暴,坚定信念去除杂念,执着希望走出绝望„„“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这是对作文的明确限制,也就是说,你的感受、你的思想是由题目材料的内容、含义引爆的,你的作文好比是一个大雪球,而这个大雪球的核心则是提供的文题材料,不顾及文题材料的天马行空式作文就是离题作文。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这条要求体现了新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的不同,即给我们以充分的作文自由。“自选角度”,表明这道作文题的切入角度不止一个,我们要从材料中找出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角度作文。“自定立意”有下面几层意思,一是作文一定要有鲜明正确的立意;二是可以有许多立意,你要从中选定一个;三是不是图解作文题目的意思,不是论证命题的对错好坏,而是要借题发挥,把你的某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是要借题目材料这个特定舞台,表演好自己的节目。“自选文体”是说可以从高考规定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体中任选一种体裁来作文,这条要求表明所给作文题目可以用任何一种高考规定的文体来写,只要你能驾驭某种文体,都能用它写出出彩的文字来,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自拟题目”,这条要求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部分学生来 说,这可降低作文的难度,自己拟题自己写,作文更容易出彩;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却是加大了作文的难度,自己拟题,常常有置身旷野一片茫然的感觉。对于作文题目中的这些要求,一定要认真领会,以便作文时扬长避短。
这次作文题从题型上看与当下高考的热点题型完全一致。从实际的效果看,有较好的区分度,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能区分出来。作为阶段性考试题目,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比较好的把不同学生的作文问题反映了出来。当然,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这次作文审题有一定难度,这影响了他们写作水平的发挥。
作文情况
这次作文比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有一批同学作文水平不错,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作文存在很大问题。从这次作文的难度来看,学生的作文成绩要远远好于老师的预计,这次最高分有58分,50分以上的作文有几十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能让人满意。如《为心灵注入正能量》、《欲弃恶,须扬善》、《让爱把冷漠融化》、《从除草看社会和谐》、《用梦想除去失意的杂草》、《坚定信念才没有杂念》等,这些作文很好地展示了这些同学的思维能力、思想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真正的好作文,一定是有作者的独特感受独特思想的。图解作文题目的作文少了,写自己的思想感受的多了,作文整体上在往正道上发展。除极个别学生外,全年级学生基本能够写完作文,达到规定的800字以上的篇幅要求。绝大部分学生作文的卷面清洁,书写认真。
但这次考试作文也反映出了不少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前的作文分析中指出过,但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以后的作文复习和训练中,我们必须要实实在在地解决这些问题,否则,我们无法达到我们确定的高考作文成绩目标。
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对题目材料的分析理解。这次作文提供的是一个哲理故事,不能准确把握蕴含的哲理可以理解,但不少学生连故事的字面内容都把握不了,甚至根本就不管这个材料,这就让人难解其中的原因了。看看下面拟的这些作文题就知道我们对题目材料的理解有多糟糕了:《破釜沉舟》、《用奋斗浇出人生之花》、《弱点击破》、《在竞争中胜出》、《弱国无外交》、《求稳》、《以新易旧》、《责人先责己》、《心中有梦,便可飞翔》、《重获新生》、《居安思危》等。
其次就是不能拟出一个好的作文题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题目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非常重要。《让爱把冷漠融化》、《用阳光驱散黑暗》、《为心灵注入正能量》、《用梦想除去失意的“杂草”》,这些题目紧扣所给材料的含义,立意指向明确,写作容易上手,阅卷老师看到题目就会认为作文切题。而有些题目,很容易让阅卷老师判为离题作文,《做出正确的选择》、《求稳》、《弱国无外交》、《这个世界需要竞争》、《人言并不可畏》、《宽容的力量》、《知识的力量》、《逆向的风景》、《迎着困难前进》、《人间有爱》、《发现真理需要从本质出发》、《重视主动》、《对症下药》等,把这些题目与题目材料一对照,哪有丁点关系?这样的作文,老师根本不会再去认真读,给你一个低分是没商量的。新材料作文拟题一定要扣住所给材料的内容或含义。
三是作文要表达自己的感想,这是作文题目明确提出的要求,但相当多的同学读了材料后既无感也无想,这样当然就难完成作文了。怎样才会有感想呢?那就是要在题目材料的引领下,展开联想,想到生活中那些具体的人、事、物、现象,面对这些具体的对象,我们就会有具体的感受和思想了。
四是置题目材料于不顾,机械套作文模式拼凑内容,如下面这篇题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也许表面上你看到只是一些杂草,然而实质都有无数的杂草在茁壮成长。人也是如此,不能只看表面,还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接着是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 “看人需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看物需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看世界也需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结尾一段是:“透过表面看本质,会让你学会很多,得到真正的含义。也许表面并不华丽,但本质好更值得欣赏。对于人、物,我们要捧着一颗真诚的心。透过表面看本质,你会发现人不再那么冷漠,物不会那么平凡。” 作文不是不可以写“透过表面看本质”,但本文对文题材料的理解(第一段内容)显然没有抓住材料中哪些是表面,它们的本质分别是什么,也没有体现出材料内容在“透过表面看本质”上给自己的具体影响(感想),所写内容脱离了文题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完全是不顾作文题目的自写自话。切合题目的“透过表象看本质”可以是哲学家怎样引导弟子悟道为表象,本质可以是哲学家的教育智慧、哲学家对教育本质的把握等;也可以是哲学家“欲除杂草必须种庄稼”的方法是表象,哲学家能够看到事物间相生相克的道理是本质。准确分清了材料中的表象与本质后,再深入分析“透过表象看本质”的现实意义,突出自己作文的立意,这样去写文章就切题了。
像这样不顾题目材料,自说自话、机械套作的作文不少。《压力与动力》一文是这样写的:“哲学家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节课,问如何能除去杂草,弟子们想尽各种方法却无一成功,在看见师父的满地庄稼后恍然大悟:压力才能产生动力。”然后主体段为“压力其实是一幅苦涩难闻的药„„”、.“压力其实是‘成功号‘的马达„„”、“压力也要适度才能有好的效果„„”《让爱的种子播洒在人间》主体段是“坚持的爱让人感动„„”、“责任的爱让人赞叹„„”《让心净如水》三个主体段:“欲心无杂质,请先充实自己„„”、“欲心无杂质,请坚守梦想„„”、“欲心无杂质,请脚踏实地„„”
新材料作文是一定要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的,就如做菜,给你的材料是黄豆,你可以做出炒黄豆、煮黄豆、黄豆芽、豆腐等豆制菜肴,但你做出红烧鱼、炒豆角来,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所以对于材料作文,你一定要紧抓材料不放。
五是语言表达问题突出,错字、病句、不连贯通顺等现象很普遍。“学会另辟‘奚径’”、“‘播洒’种子”、“‘拔撒’种子”、“峰芒”等常见字写错非常多,“杂草丛生的‘废野’”、“若欲则须”、“坚持的爱让人感动”这类词语、短语、句子让人莫名其妙。
教学建议
针对考试作文中的突出问题,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狠抓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构思作文的能力;平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要扎实地抓作文的语言表达,尽力减少甚至消灭错别字,不写错误明显或很别扭的语句;要继续抓好新颖材料的积累和运用工作。
优秀作文点评
欲反抄袭?须重建精神 高三(3)班 陈运焱
杂草怎么除?必须种上庄稼。学术届如何反抄袭?必须重建大学精神。
一片良好的土壤,一个庄稼林立的环境,杂草想要生存是困难的。同样,在一种积极良好的大学精神下,在严谨治学的学风里,抄袭剽窃等腐朽思想行为是难以生长的。可是,如今我们的大学,却一味执著地“用拔草,用石灰,用火烧”等方式来防止抄袭。由于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之风不止,某高校采取了用论文反抄袭数据库等方法来检测学生论文。若学生论文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似度高,则可判断其论文乃抄袭之作。在我看来,这是多么治标不治本之举,学生抄袭论文,是学术思想缺失,是不思钻研学问的表现,单单靠数据库这种冰冷的恐吓,又岂能阻止学生抄袭呢?就在大学施行这种措施没多久,淘宝网上就有商家推出为学生论文检测抄袭相似度的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先进行一次论文检测,若相似度高,商家会提供修改意见,以保证学生论文通过大学里的检测。依我看,这是我们大学教育多么荒唐可笑的一个闹剧,俨然成了学生苦心抄袭,校方苦心查抄袭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是什么造成的呢?
有人说,大学里剽窃抄袭是行政制度作怪,又有人说,是监督机构缺失使然,也有人说,是靠论文评价学生,评价标准单一造成这种局面。或许以上几种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看来,根本上是大学里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缺失造成的。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曾说:“我热衷于打假,不是为了揪出多少篇假论文,而在于建立一种清廉、有序、严谨的大学精神。”是的,大学精神可以给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子耳濡目染,让他们从内心积累起对学问的尊敬之情。试想,在一个连院长、教授都热衷剽窃,整个大学学术尊严扫地的环境下,学子又怎能树立严谨治学的精神呢?
当今,太多太多大教授被指证学术论文剽窃,有旺晖事件、朱学勤事件等等。而在社会上,敢于说真话的,敢于打假的人少之又少,中国学术界的腐败现象令人担忧。
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重建大学精神的重要性,不执著于表面封墙,而从学子内心,从大学精神的根本开始治理,那么我们学术界仍有机会回归一片净土。
欲反抄袭?非封墙,而是一起携手共建良好的大学精神吧!
【简评】本文立足所给文题材料的含义,运用类比的方法,借“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的哲理平台,针对大学学术不端的具体问题,阐述了要建设大学精神的解决良方,文章内容切题,立意具体而积极。作为哲理性材料,其价值就在于启示人们运用其中的哲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每个人面对具体问题变得智慧。选择这样的材 料让我们作文,不是要我们证明那个哲理是什么或正不正确,而是要我们运用它来审视、剖析、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本文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把自己的素养、才华巧妙地展示出来,本文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对大学学术不端问题治理的思考,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关注大学甚至是社会的问题,说明了作者不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有自己的思想的学生,其作文常常会显得有灵气。
让爱把冷漠融化 高三(20)班 谭茜
哲学家让弟子们除杂草,用铲子铲,用火烧抑或是连根拔去„„都无法根本上除掉杂草,但一年后,弟子们从满地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的变化中领悟到: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的确,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解决社会日渐冷漠的问题,必须让人们心中充满爱,用生活中的每件事渗透出来的爱心融化冷漠。
杂草好比社会中日渐冷漠的社会问题,想用铲子铲,大火烧等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显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种上庄稼,让杂草没了生长空间,自然草也就除掉了,当代社会亦如此,假使人人心中都种上了爱心的庄稼,“冷漠”这杂草自然得到根除。让人人心中充满爱,冷漠将不复存在,发自内心地就形成了和谐的社会。
“小悦悦”事件刺痛了太多太多的心,幼小的生命在十七个路人路过的情况下竟最终结束在大货车的轮子下。曾经的“彭宇案”,曾经的“许云鹤案”,好心下车扶老人,却反遭老人指控的例子亦不在少数。社会究竟怎么了?人与人之间的日渐冷漠让我们不知所措,社会“冷漠的杂草”丛生,用法律硬性规定?采取强制手段?显然像用火烧杂草,用石灰除杂草一样行不通。怎么办?
不妨让我们在人们的心里播撒爱的种子,让心田长出一片茂密的爱的庄稼。爱,是人生之俱来的,正如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只要让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的爱的种子生根发芽,“冷漠”的杂草必将不复存在。让人人充满爱,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都用爱心去做,我们的世界必将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君不见,上海一男子在路途中遇到难产的孕妇,立马下车帮助,让她们坐自己的车火速赶往医院,最后母子平安。在这之中,他并没有担心遭受敲诈,好心办坏事,而是本着自己的爱心和善心去义无反顾地做了。君不见,“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了从高空坠落的孩子,使孩子平安获救。君不见,台湾女记者亲赴“麻风村”为他们的生活、教育倾尽所能„„爱心,能让一切不美好的东西顷刻之间烟消云散,让那些看似社会顽疾的冷漠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社会上大力提倡爱心,人人内心充满爱心,整个社会环境形成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氛围,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自我省问,去激发自己内心的善和爱,从内心去学做有爱心的人,用爱来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从此而往,再“冷漠”也终究会被融化。
孔子的“仁”正是强调从内心,内化人们的善。在当今日益冷漠的社会中亦如此,需要在人们心田种上爱的庄稼,发自内心的爱心,“冷漠”这杂草自然根除„„
让爱把冷漠融化!
【简评】作者很好地理解了题目材料和作文要求,把“杂草”对应为社会的冷漠,把“庄稼”对应为爱心,由“除草”想到消除社会的冷漠,由此产生的感想显得具体而贴切。文章针对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来立意,立意非常积极。文中所用材料多样而典型,显示了作者的积累丰富,而且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积累。全文围绕“消除社会冷漠”这个中心展开,内容集中,中心突出。在行文上,作文语言自然清晰,文章结构严谨分明。与一般同学的文章比起来,本文显得比较灵动。
从除草看社会和谐 高三(19)班 黄敏
想让草场上不长出一根杂草,有什么办法呢?利用铲子铲除?用火烧?还是连根拔去?这些方法乍一看也许有效,但结果也很快出现:杂草仍会长出。而除草的最好方法,其实在于种上庄稼。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法,就在于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从而到达由局部至整体的和谐。
无疑,我们可以把草地看作是一个社会,把每株杂草看成是每一个不和谐因素,将铲除火烧、拔除等看作是现阶段对种种不和谐现象的惩处手段。结果同样可以比对——不和谐现象仍会出现,虽然伴随着减少的态势,但却不会消失,甚至潜在着卷土重来的趋势。
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只靠法律惩治的手段似乎必然导致这样的局面。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呢?
佛山小悦悦的悲剧是每个人心中的痛,同时也像是一根锋利的刺,刺穿了人性的冷漠,也刺痛了人们对于社会和谐的思考。路人的见死不救无疑是一种不和谐的现象,但不得不承认,法律手段对此无能为力,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用道德的名义来批判人们的冷血。在无奈叹息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反思——路人为什么不愿伸出援手?原因大概是人与人之间的效仿心理。后一个路人看见前一个路人对此惨状无动于衷,于是说服自己有了视而不见的理由,匆匆溜走。这种效仿心理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然后像病毒一般蔓延开去,形成了像杂草一样疯长的态势,这距离和谐社会,当然还有着漫长的路途。
但反观社会近来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托举哥”,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重新燃起的希望。自从第一个“托举哥”在广州成功救下一名儿童后,社会上便掀起了一股“托举”热潮:东莞、深圳、北京等多地出现了众多“托举哥”,而他 们的善举同样来自于效仿心理的作用——当看到有稚嫩的孩童被卡在防盗网上,身体悬在空中无力挣扎,人们必定会想到第一个“托举哥”的英勇,于是心中涌起一股热浪,立即行动将孩子从危险的处境中救下。显然,这种助人的氛围很快便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身上,像一缕希望的曙光,照亮了一个人,一个社会。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想,若助人已成为社会风尚,那么,见死不救的“杂草”,也定不会再从这个和谐的田野中生长蔓延了。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只依靠法律的措施,更多的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种下一株株善意的、和谐的庄稼,营造出一种社会和谐的氛围,使得不和谐的杂草无处可长,只得消失在这和谐的原野之中。
【简评】本文针对社会存在大量不和谐因素,从和谐社会建设这个高度来立意,体现出了作者很高的思想水平。小悦悦事件、各地涌现的“托举哥”、和谐社会建设等内容使作文具有了强烈的生活气息,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热切关注。在行文上,从文题材料过渡到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内容显得非常自然,在对文题材料和文章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时显得从容而严谨。
为心灵注入正能量 高三(14)班 林颖婕
哲学家给弟子们一个难题:如何去除杂草?而答案只有一个: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杂草就如同各种负面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有人用铲子铲,有人用火烧,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春风一来,任谁也抵不住它们繁茂的长势。消极思想被抑制,被打压,看似得到解决,但如稍有松懈,便会反弹,甚至会更加扩大蔓延,造成更大的影响。
好心救助他人反被诬为肇事者,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都暗示着我们,负面消极的思想正在滋长,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正在等待我们解决。人们不断批评责怪路人的冷漠无情,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防止被诬事件的发生。但是在这种谴责,打压手段下,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负面消极的思想真的不存在了吗?
近日,发生了一件更加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一辆汽车不慎落入河中,一名男子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河中,救出一家三口,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溺水而死。而被救起的一家三口,不但没有报警,没有叫救护车。反而像事不关己,就这样离开了现场。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一幕啊!救人者不幸牺牲,被救者却没有丝毫反应。真可悲,在人们的打压治理下,负面的思想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出现了更让人震惊一幕。由此可见,抑制、打压并不能消除社会上的负面思想。那么,要怎样做才能真正抑制负面思想的滋长呢?答案只有一个:注入正能量。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莉丽„„他们,就是我们的正能量!在人们感叹现今人性的扭曲,看着负面思想一步步侵蚀我们心灵,手足无措的时候,他们出现了!他们用自己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利益,尽全力救助他人的行动,为我们注入了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社会积极的一面。他们用自己高尚品格在我们心中注入了正能量,让积极思想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不断成长。因为有他们的出现,我们每天都看到了更多像他们那样美好的身影。一股股正能量正在不断地产生,不断地变强大。负面的思想也就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世界。
心灵就如一片草地,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庄稼就如同正能量,当我们心中充满正能量时,杂草便无处生长。
【简评】文章的标题新颖醒目,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主张。现今社会确实有许多负面的东西让我们痛心疾首,要从根本上改变甚至消灭这些负面的东西,需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有良知、正义、爱心等“正能量”。作者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莉丽等身上看到了这种“正能量”的存在和力量,从而提出了注入正能量来消除社会消极思想的主张。文章开头引述文题材料非常简洁,由材料中的“杂草”转到生活中负面消极的思想非常自然,而由消极思想又自然引出了丑陋的社会现象,然后笔锋一转转到体现“正能量”的典型事件,水到渠成地演绎出了注入社会“正能量”消除消极思想的结论,全文结构自然严谨,表现出了作者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让这世界充满爱 高三(9)班 蔡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题记
逸翔是一名高中生,他是老师们最头疼的学生了,明明很聪明,但就是不愿意去学,旷课打架都有他的份。刘媛则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十分乖巧,于是校长找到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刘媛啊,我知道提出这个要求你很为难,但是老师还是希望你能课后多辅导一下逸翔。这孩子从小就父母离异,又没人愿意带着他,自己一个人生活确实够可怜的。”刘媛听了之后,说:“校长你放心吧,我会尽力的”。于是从那时开始,逸翔发现刘媛经常会过来找他搭话,尽管他不理会她。而刘媛则自告奋勇要给他辅导功课,他还是不搭理她。
然而,这一天,却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天,刘媛上到天台打算吹吹风,刚打开天台的门,发现天台狂风大作,隐约看到一个人站在栏杆上,那人正是逸翔。刘媛心下一惊,想起校长曾说的逸翔自杀过六次,不经思考就上前一把把他拉了下来,两人摔在了地上。刘媛急急地说:“你不要想不开啊,有什么事值得你去自杀的,你还有朋友、父母„„”话未说完,逸翔大吼一声:“够了,不用你来假惺惺,我是一个异类,没有朋友,父母也不要我。”这时刘媛才发现四周的风越来越大,刮得人皮肤生疼。刘媛皱了皱眉头,逸翔看了,讽刺道:“看吧,你也不是圣人,你也觉得我是怪物吧!一个会控制风的怪物啊!”逸翔看着眼前坚定的女生,不由得心中一动。自那天起,逸翔就没有去学校。刘媛向老师要了他家的地址,放学后便去找他。结果他不在家,于是刘媛就坐在他家门口等他回来。天渐渐黑了下来,逸翔回到家,看到刘媛低着头坐在自己家门口,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刘媛察觉到有人,抬头,看到是逸翔,不由得一笑,说:“逸翔,为什么不去上课?”逸翔扭头不去看她,口上应着:“我不知道怎样面对你,我觉得我好像喜欢上你了,但是我怕。”刘媛看到他的眼眶湿了,情不自禁地说:“回去上课好不好,没有人爱你,那我来爱你好不好,你不敢爱,那让我爱你好不好?”此时,逸翔已经泪流满面,喃喃道:“小媛„„”
从那以后,逸翔开始认真读书了,他真的很聪明,稍微认真一学,成绩便赶上了刘媛。刘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两人便这样,一直到了毕业那天。逸翔站在主席台上,说:“我原本以为我的世界全是灰暗,是你给我带来了希望,是你用你的爱,让我相信了这个世界,让我有能力去爱一个人,谢谢你,刘媛。”满座掌声不断。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爱可以拯救一个迷途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这世界充满爱,那么这世界上还会有杂草吗?
【简评】本文是一篇记叙类文章,在绝大多数同学都写议论文的情况下,它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作文要求“文体自选”,我们一定要选择自己能驾驭得好的文体来作文。文章以学校生活为题材,以帮助问题学生为内容,形象地诠释了用爱化解问题学生心灵寒冰的思想。文章立意鲜明,主题积极,内容切题。
让梦想遍布心田 高三(8)班 曾玲霞
这段材料给了我很深的启示,要想土地上没有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哲学家的除草方法是从长远意义上除去杂草,而他弟子的方法只是暂时解决问题。空旷的地上,无论再怎么想方设法也难以保持无杂草,就像人一样,心田上不遍撒梦想的种子,就容易滋生各种野草,最终一无所获。
生活中,我们希望过得有意义,不颓废以终日,不被外界的各种诱惑或者消极因素所影响,要坚定自己的梦想,并朝着这个方向奋勇向前,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做到心无杂草,而成功之花遍布。
古往今来,那些有梦想的人都可以做到心无杂念,全心全意追求人生的意义。一代书圣王羲之在练字时丝毫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热,蚊虫的干扰,对书法的执著与狂热让他忽视了这些干扰因素,从而专心练习,最终功成名就。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居里夫人、爱迪生,这些伟人,尽管外界条件恶劣,但他们都并未因此而被影响,因为梦想,他们心中崇高的梦想,坚定地扎根于心田,汲取着心灵中的养料,同时也让他们的精神与精力最高度地集中起来,努力地让梦想的种子茁壮成长,自然各种杂草无法在他们的内心发芽,同时,梦想一次又一次地开花结果,又反过来滋养心灵。我们相信他们的人生是充实而幸福的,同时也是我们向往的。想到这里,我不禁羞愧,常常抱怨,外界诱惑太多,以致于无法用心学习。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自己的梦想并未埋在心田,也没有全力以赴,才会让心田长满野草,像我一样的同学们,少些埋怨吧!多想想,为何我们的心这样轻易被杂草占据?
我相信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甚至可以让人忘记身体的极限,更何况那些不值一提的外界干扰呢?霍金,一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巨人,是梦想成就了他。身体的残疾并未限制他的思维与能力。张海迪、海伦·凯勒,这些我们由衷敬佩的人,他们都并未让自己的心灵杂草丛生,是梦想,让我们看到真正纯净心灵的方法,从来都是由你自己掌握的,树立一个梦想,让杂草无处可长,让梦想的花香充满你的人生,让梦想的树木覆盖你的心灵。
一个有坚定梦想的人,他的心灵是不会有杂草的,他也不会让杂草在心灵生根,哪怕这种杂草再顽强,在梦想的种子面前,也不值一提!
【简评】文章借题发挥,借种庄稼除杂草的思想,阐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新材料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这篇文章在立意上没有受到文题材料的束缚,作者巧妙地借无杂草与种庄稼的关系,论证了梦想可以帮人去除杂念和消极思想,引领人走向成功的主张。
撒下美好的种子 高三(18)班 刘子君
怎样改变一个长满杂草的土地?用火烧?铲子铲?不,这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最好的方法,应是种上庄稼,那么,怎样改变一下道德危机中的社会?立法律?制规定?这些也仅是浮于表面的做法,最根本的,还是得在人们的心里,播种下美好的种子,让道德丰收结果。
在“社会”这一个土地上,长的杂草实在太多太多。因救人而被诬陷的彭宇一个又一个,杂草也一棵接一棵地长了起来,在肥沃的土地上吸收营养,肆意飘摇。紧接着,保护救人者的条例出台了,像是一把烈火把杂草烧了个干净。但让人苦笑不得的是,野火烧不尽这茁壮成长的杂草,看准机会后,它们又开始“春风吹又生”。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改变不了当前社会的现状。那些杂草,难道就这样汲取大地的营养,恣意妄为了吗?
但是,总有一些庄稼,在杂草旁不改本心,像扎根大山为红瑶女童捐献钱物、修建学堂的何方礼,像仅靠卖羊肉串为生却捐出20万的阿里木,再像一个个捐出微薄血汗钱的普通工人„„他们,心中有道德的种子,也正让它开花结果。他们屹立在社会这一片土地上,正在逐渐地改变着许多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们的地位或许卑微,人数或许只占据了很少一部分,但是他们正努力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虽然只寄隅了一角,但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从而改变整个社会。
撒下美好的种子,播种道德,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人心最容易改变人心,若是道德之风盛行,社会这片土地便会很快结满麦穗,在蓝天下掀起麦浪,温暖,和谐。曾记得某公益广告说过:“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此递推,可以改变全世界。若是像陷害彭宇的老人那样,一个恶行,竟导致社会道 德危机,人心的道德种子得不到灌溉,便滋生了一地的杂草;若是那位老人能真诚地说一句谢谢,那么,道德自然而然生根发芽,杂草自然不会再长,还哪里需要用火烧,用铲子铲?
浇灌自己心中的那一颗种子吧,让它丰收结果,整个社会土地上,便会盈满麦穗的芬芳!
除掉心灵的杂草 高三(1)班 张常明
一位哲学家让他的弟子除掉庭院的杂草,弟子们绞尽脑汁,用铲子铲,用火烧,连根拔起,都无果。一年后,他们再次回来,发现庭院满地庄稼而无一根杂草。
由此可悟出一个真理:除掉杂草的最好方法便是种上庄稼。由此推及:除掉心灵的杂草,也需种上“庄稼”。
佛家所言:“贪、嗔、痴、怒、恨,这些都是人心灵上的杂草,它们汲取心灵的养料,让心灵日益枯萎,却从不曾带给我们以花、香、快乐。唯有用爱、情、感恩、宽容代替这些杂草,方可让我们的心灵春暖花开。”
上世纪二战结束,德国战俘排着一列长队,耸拉着脑袋,接受着苏联人民的谩骂,混乱中,一名战俘被推倒在地,他面前是一位苍老的妇人。没有预想的打骂,老妇人将他扶起,把篮子中的面包递给他。整个街道刹那间寂静,打骂停止了,路边的妇女纷纷拿出面包递给这批饥饿的战俘。这批战俘流着泪吃完了面包。家国破碎,夫死子伤,战争对这批妇女造成的伤痛与仇恨的杂草疯狂生长,而是播下一颗真善的种子。试想一下,如果内心永远住着仇恨,心灵再无安放美好与希望的地方,那么心灵永远处于黑暗中,看不见一缕阳光。仇恨不是通过以暴制暴可以消除的,只有通过宽恕与爱方能让仇恨的坚冰融化。
想起曼德拉在建国时邀请两位当初打骂他的狱卒并感谢他们时说过的话:“当我走出监狱时,我突然明白,如果我不将怨恨留在身后,那我将永远活在牢狱中。”化怨恨为感谢,打开心灵的枷锁。曼德拉此行此想,正是他带领人民赶走殖民者获取民族独立的基础。一个带着仇恨的民族是无法创造美好未来的。只有清除心灵上的杂草,种上庄稼,方有收获。
我们也同样要除去心灵的杂草,与人发生冲突时,心生怨恨,不如泯然一笑,用宽容代替怨恨;当世界带给我们太多失望,心生绝望,不如泰然处之,用更多的奋斗去清除绝望;当面对一时铸成大错的服刑人,不要心生憎恨,用同情与关爱去为他人点亮一盏灯吧!只有清除这些杂草,我们才能少一些痛苦,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欢乐,多一些温情。正如:“世人诽我恶我欺我轻我,且奈何?”“你且忍他让他容他敬他不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除掉心灵的杂草,方可用爱编织翅膀,自由飞翔!
种下爱的庄稼 高三(3)班 林子炀
有人抱怨,这世间,恶人无处不在。有人抱怨,道德正在沦丧。然而,只有我们一起,在人世间种下爱的庄稼,恶的杂草,才会不复存在。
我们常常听说,缺少关爱的青少年最易走上犯罪道路,受到社会不公正对待的人可能转身报复社会。他们终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少爱。这告诉我们,种下爱的庄稼,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关键一步。
令人欣慰的是,人们依旧愿意,献出自己的爱,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杭州图书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流浪汉。杭州图书馆馆长的一句话让人心头感到一阵温暖,他说:“我无权拒绝他们读书。”这是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关爱,是对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的支持。类似的是,前段时间一位女大学生与流浪汉一起打球,记录下这感人一幕的照片呼唤着人们心中的大爱。这位女大学生同样播种下了爱的庄稼。人们心中的爱正被唤醒,这世间的恶的杂草将越来越少!
这世间,爱的庄稼远不只这些。它们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生长。“最美司机”吴斌突发死亡前安全停车,“板凳妈妈”许月华照顾三十多名孤儿,北京暴雨时人们自发组织车队救援„„每一件事,都拨动了我们的心弦,都一点点地融化着我们曾经冷冰冰的心。
是的,那些抱怨的人并没有完全说错,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善的。还有人见到摔倒的老人不愿扶,还有人千方百计地骗取别人的钱财,甚至还有人去骗社会对苦难人群的捐款!但我相信,这都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心中的爱,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孤独的人得到温暖,良知和善一定会被唤醒。
看到了吗?勇救落水者的人依然有。听到了吗?郭明义献血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传递。要想生活中不再有恶的杂草,你我需要共同行动,可以给乞讨者一枚硬币,可以给失意者一个微笑,可以给摔倒的人一个搀扶,这些小行动,或许正在改变着世界!
种下爱的庄稼!我们的世界,将没有杂草!
种下你的“善” 高三(13)班 温咏怡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倘若把人世间的恶比作那蛮横的杂草,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该种下的“庄稼”呢?是严苛的法律吗?诚然,严厉的法规或许能除掉它们,但除过之后必定一片荒芜。
唯有善,是种在长满恶的地里最好的“庄稼”。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揭示了每一个人心中善念的起源,我亦认为人心的最初,本就是一个“善”字。或许,会有人问,既然人心本是善,那么恶从何来?其实人心最初的善并不是大善,它就如一颗种子,需要养料。如果你用诚信、谦虚、坚强与爱去滋养,那么它就会成为大善;如果你用虚伪、骄奢、贪婪与恨去灌溉,那么,这颗善的种子就会发臭,变质成为恶。社会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恶,只因为没有用充满爱意的善去包容。
善不是法律,是否从善不受任何约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行善,那是因为善的温暖能够不断地催生更多的善,抑制恶的生长。资助红瑶女孩上学念书的何方礼,就是因为他受过叔父的资助懂得上学的不易,才使得他顺着心中的善意去帮助更多的人,而那些曾被他资助过的女孩,也懂得了去帮助别人。由此看来,善只会生善,而不会生恶。
善不仅不会生恶,也能够感染恶使之变为善。60多岁的老人刘玉珍,不忍心美丽的天安门广场被垃圾污染,于是每天提着袋子到广场上捡垃圾,只为还天安门广场一个清新的面貌。不久之后,天安门广场上的垃圾渐渐变得越来越少。因为老人的举动,让人们懂得了不应该乱扔垃圾。刘玉珍没有站在广场上看见乱扔垃圾的人就责骂他们,也没有到处贴“不准乱扔垃圾”的标志,她只是默默地捡着别人丢弃的垃圾,用她的善心包容着恶,用她善意的举动感化着恶。我想,若人人都能以善宽容,那世间又怎么还会有恶呢?
上善若水,是说善如水一样,水对万物皆是包容的,善亦如此。善是世间至纯至美的,所以,种下你的善吧,让这片杂草丛生的大地不再荒芜,呈现花开遍野的景象!
心怀善念,世间便不再有恶!
为心灵种上“庄稼” 高三(18)班 姚翔
康德曾说:“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当探索星空的梦正在实现时,人们追寻道德的脚步,却似乎停滞不前了。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沉浸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所带来的物质享受中,却忘记了去继承和发展精神文明。
一位哲学家给弟子上最后一课时,指着满地的杂草问弟子如何去除去它们。弟子们提出各种办法,哲学家让他们都回去试试,如一年后杂草未除,再聚于此。一年后,弟子们在原来长满杂草的地方看到了满地茂盛的庄稼,猛然醒悟: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正如哲学家教给弟子的一样,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所滋生出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落后的思想文化,不正是人们心中的杂草吗?而“庄稼”——在我看来,则应是道德。
古人云:“人无德,无以立”。可见,在古时,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古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中,应主要抓住道德传承与发展,在人们心中种上道德这株庄稼。
全国道德模范,被人尊称为“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却用那并不宽阔的肩膀扛起了道德的大旗。他说他只是为这个社会出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工资虽然不高,却可保证他能进行许多物质享受,然而他没有,他把钱都捐了,只因为心中那叫做社会道德的庄稼。
最近十分流行一句话:中国人把元素周期表都吃个遍。此话初听,或许大家都会哈哈大笑,可细细一想,却发现十分悲哀。地沟油、毒大米、假鸡蛋等早已占据了我们的餐桌,而毒奶粉与毒牛奶,更是危及下一代。究其根源是因为人们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抛弃了职业道德与社会效益。所以,要解决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应首先在企业所有者中种上职业道德这株庄稼,去除那些损人不利己的“餐桌上的杂草”。
道德,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中的精华,也是一直震撼着人们,为人们所追求的精神食粮。在探索星空的同时,道德同样也应受到重视。
去除心中的杂草,请在心灵上,种上道德的庄稼!
用温情感化冷漠 高三(19)班 张雨弦
曾有一名哲学家文弟子如何除杂草,“用铲子铲”,“用火烧”,“撒石灰”,“连根拔去”,几位弟子说。哲学家让他们尝试,一年后弟子来了,发现满地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悟出: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而在我看来,在喧闹繁杂的社会上,欲无冷漠,必须种上温情。
冷漠就好比杂草,四处丛生,而温情就好比庄稼,用温情的生长抑制冷漠的蔓延。
冷漠的丛生让人不知所措,放眼望去,为什么全是一张张的扑克脸。18张扑克脸对于躺在血泊里的小悦悦竟然无动于衷,大步向前。暂且不论这18个人是造成这枚祖国的花朵枯萎的原因,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多年前的“彭宇案“到现在的小悦悦事件,也不知道冷漠传播到哪个角落去了,那该怎么办?用制度约束它的传播吗?还是任由它生长?我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全社会的人一起努力,播种温情,用温情的生长来抑制冷漠的蔓延。
其实社会上并非没有温情的存在而是太少太缺。当然,每一点的温情都在向我们传播正能量,向冷漠示威。尽管有18个路人的冷漠,但依旧有陈贤妹的温情,最美教师张莉丽用身体保护学生,播种温情;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用烤羊肉串卖的钱来救助贫困学生,播种温情„„温情真的有千千万,而相对这样大的社会里却又显得微不足道。这每一点的温情都在压制着冷漠,温暖着世界。
冷漠的社会是可怕的,让人恶心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除草需要时间,等待庄稼生长也需要时间。那我们也应该给这个社会一点时间,每一个人做好本分,用尽自己最大努力播种温情。国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打击冷漠的人,同时维护那些愿意播种温情的人的利益。社会需要一种风气,一种弥漫着温情的风气,以此来感化社会上的人们。
只要每个人都迈出一小步,社会便会向前迈一大步。古时的弟子们能悟出:“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的真理,难道我们还悟不出“欲无冷漠,必须种上温情”的道理吗?用温情感化冷漠,用温情的生长抑制冷漠的蔓延,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第二篇: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受刘主任委派让我在此发言谈一下我带班的经验,真的是诚惶诚恐,在坐的每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无论从哪个方面将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所以在此不敢谈什么经验,只是把我带班的一些个人做法和感受与大家分享。算上这一届这是我到同升湖8年来带的第四轮高三了,也是第三次带文科应届普通班,在坐的都知道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底子薄,成绩差,纪律差,好的一面就是:很感性,很重感情。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我也在不断思考探索管理这类班级的办法,总结下来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条:
一.
重视鼓励。
高二接班当时看到分班成绩,简直想哭,真的太差了!成绩差还不要紧,关键是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破罐子破摔,反正成绩差又考不上大学,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就是混日子。针对这种情况,当时只有一种想法就是坚决不能让这部分人形成气候,必须让所有人看到希望,第一步就是分流,成绩差的尽量让他们学专业,成绩稍好一点的就瘸子里面挑将军,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时不时给他们讲一些我带过的往届应届普通班的高考情况,逐渐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这批人抱成团,带动全班去学习,总之,就是让他们每个人觉得自己稍微努努力就能考上大学,不断地鼓励他们,还记得在今年高三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专门让我所带的14届应届普通班里面考上中南大学的文化生周珊,以及考上清华美院的艺术生陈思雨发视频过来鼓励全班的同学,要对自己有信心,用他们的切身事例告诉大家不管你原来成绩多差,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当时看的每位同学都热血沸腾,再次燃起他们新的学习激情。通过这种做法,保证了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每个人都有了目标,每个人也都有了学习的动力,管理难度也减轻了不少!
二.
重视日常纪律
刚刚提到过,文科应届生学生纪律观念真的很差,时不时会有同学违纪,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就是,逢犯必查,逢查必究,德育办每天公布的学生违纪反馈我一定会看,而且提醒自己必须做到及时处理,落实到人,绝不手软。因为这帮学生,他们都在相互看,如果今天的事不及时处理,同样的违纪很可能明天会再次发生,照此下去真的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必须及时处置,以儆效尤!我经常跟学生讲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要为你的违纪付出代价,不然你就不长记性。比如,这次月考我班有4名学生考试睡觉,考完当天晚上我就让他们站到教室走廊上停课反省,他们知道我的脾气,这件事不可能就此罢了,硬是找到刘姐主动要求把文科楼3个公共考试从头到尾打扫一遍布置一新,并且连续站着听了两天的课。通过这些做法就是让所有同学都时刻提醒自己掂量自己违纪的后果和代价!
三.
重视班会课
我个人认为开好班会课对我们这样的班级真的尤为重要,因为这帮学生本身就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待学习更是忽冷忽热,动不动就想放弃,所以就要我们不断地敲打他们,鼓励他们,时不时要找一下他们学习的兴奋点,而班会课恰好落实了这一点,当她们想放松想放弃的时候利用班会课恰如其分的给他们一剂兴奋剂,持续一周再打一剂,如此不断,就要搞得你天天嗷嗷叫,每天充满学习激情。比如前两天遇到我班一个走读生的家长,这个女孩子成绩也很差,家长说高三以来孩子真的很下功夫,每天回去都会学习到很晚,但连续两次考试考得都不好,这次考完,头三天情绪都很不好,回去也不想搞学习,而且跟她妈妈讲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这位妈妈也跟女儿讲了很多鼓励的话也没什么效果,但到了第四天晚上,孩子又突然兴致勃勃的搞学习到凌晨,这位妈妈很奇怪:这是怎么了,一下子有这么有信心,这位不同学说;唉,今天班会课老岳又给我们打了一针兴奋剂,我感觉自己还是蛮有希望的,坚持就是胜利!后来,同样的话我也在这位同学的周记中看到!我认为班会就是一剂兴奋剂,就是周期性鞭打鼓励他们的鞭子,只有时不时的抽一下,他们才有可做到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才有更多的动力去搞学习!
四.
重视交流
就是多找学生谈话,我个人认为谈话不仅仅对学生方方面面的总结提醒,更重要的的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沟通,久而久之,能达到一种什么境界最好呢?就是能让这类学生觉得就是为你去学的,考不好最对不起的是老师你,文科生特别是文科应届生,大多数人还是很感性的,你对她好,她一定会记住的!比如前不久刚发生的一件事很是让我感动了一把!记得那天是教师节也刚好是我农历生日,学生不知从哪儿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当时记得很清楚,从餐厅聚餐回来刚到文科楼门口刘姐就跟我说,你快上去吧你们班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我记得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又有哪个学生出事了违纪了,我忐忑不安的爬上楼走进教室一看,学生精心布置的:老岳,生日快乐!几个彩色大字赫然写在黑板上,周边还贴满了全班同学用便利贴写的祝福的话语,并且他们还精心准备了鲜花,蛋糕,专门委派了一名家长赶在下晚自习前送到班上,利用下晚自习的时间给我开了一个特别的生日party!那一刻我感动不已,深感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总之,带文科应届普通班,确实有苦又有泪,但也有快乐体味!再好的班级也离不开整个团队对你的鼎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我们这样班级更是如此,在这儿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我们班的各位任课老师汪明汪妹妹,曦曦,勇哥,发哥,建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感谢我们的组长刘姐对我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找学生谈话,问题目)。总之,现实是严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不会泄气,更不会放弃,只会一如既往地更加刻苦努力,多向在坐的各位取经学习,只要有一分的希望也会做百倍的努力,争取能为我校XX届高考添砖加瓦!为此,我们将勇往直前!不好意思,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第三篇: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作为一个代文科班班主任的理科老师,听了前面几位班主任的分析总结,我倍感压力。我的分析总结明显要比几位老师少了许多文采,可能也少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任务,也是一个机会,我也把355班高三前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各位代课老师对我们班级付出的努力作一简要的汇报。-、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参加高考学生共52人。文史类考生42人,其中祁中学籍考生34人,二高学籍考生3人,文水学籍或无学籍考生5人。文科艺术类考生共9人(美术考生3人,为文水学籍或无学籍考生;音乐考生2人,为本校学籍;播音主持及编导4人,2人为祁中学籍,2人为文水学籍或无学籍考生),体育类考生1 人为本校学籍。进入9月份以来,美术与音乐学生先后外出进行专业强化,因此班内现在座学生47人。
二、高三以来学情分析
1、从班级学生思想表现看,进入高三以来学生明显具有紧迫感,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高涨,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完成老师的要求,对高考充满信心。这部分学生有的成绩比较稳定(例如邓丰敏,张畅,孟丽丽等),也有处于中等但不断努力并进步的学生(例如李楠,刘鑫鑫,孟庆广等)。也有一部分学生有升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基础欠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稳定,导致思想波动大,当成绩下降时,表现消极(例如11月月考时,就有一位同学就因心理影响而请假缺考,也有一些学生考前生病,这些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做好日常教学还要对这类学生做好心理辅导,让学生坚定信心)。还有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偏科现象严重,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于成绩每况愈下,甚至自暴自弃。对于我们文科普通班来说,这部分学生还不在少数。有的学生为了有一个出路而走了艺术与体育这条路,这部分学生通过另找出路也找到目标,同时对班集的学习也起到了安定作用。
2、从班级学生成绩情况来看,进入高三以来,进行了三次月考,总体成绩9月份的月考总体成绩还可以,但是近两次的成绩不尽人意,进入前100名的学生人数不多,并且学生成绩也不稳定,起伏较大的学生比较多,其中邓丰敏,孟丽丽,张畅,刘晓倩,李茹成绩相对比较能稳定,桑国岩,崔振星成绩有明显进步。梁晋华,郭美辰,申杜娟,杜康,渠仪莉,霍瑞芳,孟庆广成绩有明显下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各代课教师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对照学生各科成绩及年级组下发的不吻合学生名单,进行一对一谈话,并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3、从班级各代教师来看,虽然与我共事不是很长,但各老师都认真负责,不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在班级工作上也积极参与,分析解决班内存在的问题,帮助我做好班主任工作。比如政治赵老师积极与学生沟通,解决学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历史冯老师引导提议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学生维,语文杨老师要求学生每天背写唐诗宋词,并积极与学生交流,给学生紧张的高三生活排忧解难,地理李老师年经阳光,以个人魅力影响学生,英语闫老师也积极关心学生,她们尽心尽责,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作为355班团队的引路人会更加关心关注学生。
三、高三以来存在的问题
1、从学习方法方面:对语文与政史地学科来讲,我们班的同学学习用时还是比较多的,成绩也相对较好,而数学、英语,我们班最头疼的2个科目,每次考试对于成绩都不理想,所以我也专门深入学生当中找原因,得到的反馈如下:第一是学生的原来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数学,我曾问过学生是因主文科好学的文科,还是理科不好学的文科,结果学生大多是因数学不好选择了文科。第二是学生有严重的偏科思想,认为认真学和不认真学最终考得的成绩都差不多,进入高三以来9月月考数学较难,学生成绩没有太大的区分,使文科好的学分成绩比较领先,导致学生忽视了数学。第三是由于学生上课不愿意做笔记,课后不愿意多花时间去复习和预习,使得新复习的知识没有有效地巩固。第四,没有做错题收集,不懂得对应的版块的高考考点,学习较盲目。第五,不会利用零碎时间,对于课前、自习前的时间不能抓住,经常在说闲话中度过。
2、从思想态度方面
班内的许多同学学习态度还是很端正,并能积极主动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但一部分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缺乏上进心,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信心不足,没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
②、缺乏自觉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交空本子、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缺乏深入研究难题的习惯。
③、缺乏自主复习的习惯,大部分同学只是在等老师引导进行一轮复习,而不能够自己动手搞好提前复习,表现在考试(或作业)中遇到了没有复习的试题时,显得毫无办法。
④、缺乏动手能力及动手习惯,对复习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所发的讲义、练习卷等不能够及时、认真填写,导致对复习过的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
四 应对措施与工作方向:
1.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树立积极学习榜样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风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竞争意识;
2.扩大班级成绩较好学生的范围;提高中等学生学习的成绩,关心她们的学习状况,和她们及时作出对学习方法的分析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关注她们的情绪变化;端正后进生的学习态度;
3.对偏科同学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使得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自己的弱势科目;
五 具体工作措施:目标教育:结合三次月考的成绩引导学生修订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出下次考试的学习目标,并具体写出在考试中自己想要取得成绩和名次; 信心教育:通过励志短文与树立学生典型使学生获取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教育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对各个阶层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谈话,让其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对学习主动性的认识改变,帮其树立切实目标,促其逐步进步;及时和思想波动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发现有厌学情绪的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鼓励其对待学习成绩要有平常心,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多对后进生做思想工作,稳定后进生的思想情绪; 吸取工作中的教训,及时总结,与本班的任课老师共同协作,与学生家长多沟通,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每门功课的学习成绩。
6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议各位老师多找学生谈话,尤其是咱们的目标生与偏科生做思想工作,多鼓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总之,希望通过下一阶段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355班一定会向着更加积极,更加上进的方向前进。
谢谢大家!不足之多我指导!
第四篇:高三英语第一次月考[推荐]
A
Can trees talk? Yes—but not in words.Scientists have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trees d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Not long ago, researchers learned some surprising things.First a willow tree(柳树)attacked in the woods by caterpillars(毛毛虫)changed the chemistry of its leaves and made them taste so terrible that the caterpillars got tired of the leaves and stopped eating them.The even more astonishing, the tree sent out a special vapour — a signal causing its neighbours to change the chemistry of their own leaves and make them less tasty.Communication, of course, doesn’t need to be always in words.We can talk to each other by smiling, raising our shoulders and moving our hands.We know that birds and animals use a whole vocabulary of songs, sounds, and movements.Bees dance their signals, flying in certain patterns that tell other bees where to find nectar(花蜜)for honey.So why shouldn’t trees have ways of sending messages?
56.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caterpillars _______.A.like willow trees
C.can talk to other caterpillarsB.enjoy eating fallen leaves D.can send out a special vapour
57.Caterpillars will stop eating willow tree leaves which _______.A.have a chemical change and become tastelessB.have a pleasant taste
C.are being attackedD.are communicating
58.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be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_______.A.talking
B.making unusual soundsD.flying in certain patterns C.singing songs
AAD
B The interview had been going on for about 20 minutes and everything seems to be going well.Then,suddenly,the interviewer asks an unexpected question,“Which is more important,law or love?” Job applicants in the West increasingly find themselves asked strange questions like this.And the signs are that this is beginning to happen in China.Employers want people skilled,enthusiastic and devoted.So these are the qualities that any reasonably intelligent job applicants will try to show no matter what his or her actual feelings are.In response,employers are increasingly using questions which try and show the applicant's true personality.The question in the first paragraph comes from a test called the Keirsey Personality Sorter.It i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how people solve problems,rather than what they know.This is often called an aptitude test(能力倾向测验).
According to Mark Baldwin many job applicants in China are finding this type of questions difficult.When a Chinese person fills out an aptitude test he or she will think there is a right answer and they may fail because they try to guess what the examiner wants to see.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prisoner's dilemma.Applicants are trying to act cleverly in their own interest.But they fail because they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interviewer is looking for.Remember that in an aptitude test,the correct answer is always the honest answer.59.The writer wrote the passage to ________.
A.give a piece of advice for job interviewees
B.tell you how to meet a job interviewer
C.describe the aptitude test
D.advice you how to find a job
60.Why do the interviewers ask such questions?
A.They want to discover what the interviewees know.B.They are curious about the answers.C.They try to discover the ability of the interviewees' solving problems.D.They just ask questions without thinking much.61.According to the writer,in an aptitude test,Chinese job applicants should ________.
A.not tell the truth
B.learn to tell what they really think
C.be more enthusiastic
D.try to find out what the examiner really wants to know
62.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
A.job applicants are always asked such questions
B.more Chinese applicants fail to find a job
C.applicants should not act as reasonably as a prisoner
D.the aptitude test is becoming popular worldwide
ACBD
C
Walt Whitman was born in 1819 in New York City.During his long life,he watched America grow from a young nation to the strongest industrial power in the world.Whitman was influenced by events around him.But his poetry spoke of the inner self.He celebrated great people like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He also celebrated common people.As a young man,Whitman worked as a school teacher,a printer and a newspaper reporter.He was thirty-six years old when his first book of poetry was published.He called it Leaves of Grass.It has only twelve poems.The poems are written in free verse.The lines do not follow any set form.Some lines are short and some are long.The words at the end of each line do not have a similar sound.They do not rhyme.One of America’s greatest thinkers and writers immediate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Leaves of Grass.Ralph Waldo Emerson praised Whitman’s work.But most other poets and writers said nothing or denounced it.The American Civil War began in 1861.During the war,Whitman worked without pay at army hospitals.He helped care for the wounded and dying soldiers.He sat beside these men for hours.He brought them food and wrote letters for them.After the Civil War,Whitman worked for government agencies.He watched the United States try to heal itself and increase democracy.To Walt Whitman,democracy was more than a political system or idea.It was a natural form of government for free people.Whitman believed democracy was meant to honor the rights of every person and the equality of all people.In 1873,Walt Whitman suffered a stroke.He spent the last few years of his life in Camden,New Jersey and wrote more poems.Whitman was poor and weak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of his life.He died in 1892.63.Walt Whitman expressed his feelings by________.A.singing songs
C.writing poemsB.celebrating great people D.praising common people
64.Leaves of Grass was published in________.A.1855B.1819C.1861D.1873
65.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fourth paragraph that Whitman was________.A.a brave soldier
C.an honest officialB.a man of devotion D.a great politician
6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right order of Whitman’s life?
a.His first collection of poetry was published.b.He taught in a school as a teacher when he was young.c.He helped the wounded soldiers in the war.d.He passed away in Camden,New Jersey.e.He was born in New York City in 1819.A.e,c,b,a,d
C.e,b,c,d,a
CABD
D
Sitting across from a German couple and a Chinese mother and her child,we were waiting at the Guilin airport for our delayed flight to Shanghai.In this last week of our travel-study tour,my husband and I were savoring this short break by reading.I tuned out the languages I couldn’t understand.But it was an American accent that pulled my attention from my book.It also pulled the attention of three rows of people seated around us as the American barked,“Coming through!Coming through!”
At the same time,an oversized man pulling an oversized carry-on passed our row.His wheeled bag caught the German’s feet.Turning to see what,the American fellow yanked his bag so hard that it crossed over the man’s feet.It was then that my horror struck.There was no “I’m sorry”,no “Excuse me” and no “Pardon me” coming from this countryman of mine.B.e,b,c,a,d D.e,b,a,c,d
While this wasn’t the first or last incident where I sighted discourteous,ill-mannered,rude Americans in China,each produced similar feelings.First,I was embarrassed that someone from my country was creating a negative impression of Americans.My second reaction was a desire to apologize.I wanted them to explain to the Chinese woman and her child,the German couple next to them,and everyone nearby that this was not typical American behavior.I wanted them to know “we” were all not like that.I never got to explain,or to apologize.Language differences made that option impossible,and rational thinking made it inappropriate.And it turned out not to be a need.The German caught my eyes with a bit of head-shaking,smiling and eye rolling,which I returned,and it was clear that he knew we were Americans and was expressing that there was “no need” to apologize for “universal idiot behavior”.
67.In the airport the author and her husband ________.A.were talking with a German couple
B.were having a good time
C.were enjoying reading together
D.were worrying about their flight
68.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man with an American accent was________.A.strongB.impoliteC.humorousD.generous
69.The underlined word “snagged”(in Paragraph 3)means________.A.stoppedB.coveredC.touchedD.pushed
70.Every time the author saw Americans’ bad behavior in China she always felt________.A.uneasy and apologetic
B.scared and disappointed D.nervous and miserable C.proud and comfortable
CBAA
第五篇: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中国&世界古代史
一、单选题
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棉花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人的穿衣需要,材料中的“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就是明证,这体现的是自己自足的特点。
2.清代,除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 D.官窑生产完全被民窑生产取代
3.《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题干中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打乱,所以作为统治者,必须与天意相同,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变。
4.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说明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A.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的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二、解答题
1.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1)秦朝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三公”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
解析:秦朝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材料“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可以看出三公权力逐渐的被剥夺,原因即在于皇权不断地加强,重用身边文职人员以限制相权。我国封建社会君权和相权的变化趋势是相权不断地削弱而皇权不断的加强。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变化:“三公”的权力由实变虚。
原因:宰相权力不断转移到皇帝的近臣手中,宫内官发展为正式的朝官(皇帝起用中书、尚书等近臣担任宰相)
演变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指出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解析:从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可以看出作者不认同中国古代的皇权绝对的专制,举例子可以举唐代三省六部制说明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从材料三“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可以看出皇权至高无上。可以举例清代的军机处等加以说明。
材料二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不是君主绝对专制。
例如:秦朝实行廷议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制度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制约。
材料三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是绝对君主专制。
例如:汉武帝设内朝取代外朝;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1)据材料一,指出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特点:以使用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的生产方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野蛮的生产方式并存。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正处于新旧社会形态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象:清政府广设关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关系:因果关系。
(3)材料三提出了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一观点,并归纳出其论证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观点: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依据:商人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科举入仕,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1)材料一中的“人民”主要指什么人?为什么说“唯财是举”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成年男性公民。
“唯财是举”即按照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等级,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人民”中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等参与政权,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
材料二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2)材料二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结合史实说明理由。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材料三 我们只需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3)材料二、三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