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课题:大人国和小人国
课型:造型 表现 设计理念: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他们的幻想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而低年级正是孩子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象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熄。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的充满幻想的美术作品涌现在我们面前。《大人国或小人国》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象、表现,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到大人国与小人国时的情景和感受。
3、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教学重点:
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表现到大人国与小人国时的情景和感受。教学难点:
想象、创作出有特色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示范讲解来感受和完成教学目的及目标。学具:
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具:
相关童话故事、卡通片及情景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师谈话:“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大人国和小人国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指生回答)
(师举例说明大人国只有大人的话,能显示出它们的大吗?通过比较才能发现。)
同学们想不想看大人国和小人国同时出现的时候?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卡通片《拇指姑娘》。”
二、欣赏:
卡通片《拇指姑娘》片断
师:“知道她为什么叫拇指姑娘吗?她在大人国里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同学们可要认真观察,注意大人国的景物与拇指姑娘的对比呀!”
看完视频,提问题:
谁大?谁小?(让学生实际观察核桃壳的大小,通过对比明确拇指姑娘的大小)
卡通片《龙猫》片段
师:“大家再来看下一段视频,看看这是在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在看图片,比较大小。
三、想象:
师:假如你是一个很小的人,想一想你在大人国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奇遇呢?例如我们怎么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我们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呢? 生: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生:我会带他们一起到大人国来做客。„„
(1)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互相说一说,生:可把她后面的背景缩小,同时把她本身放大。
师:同学们想象的都很丰富,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图片)让学生体会大与小的强烈对比。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四、合作创作: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多,说的真棒!大家想不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你成为巨人后的奇遇?相信大家一定行!下面,大家就一起动手来试一试好吗?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五、展示评价: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并选出自己觉得最奇妙的作品。
小结:这节课每个同学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很积极,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大人国的奇遇,作品都很新颖。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画出更好的、独特的美术作品。
六、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二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格列夫游记》故事书设计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力求体现“大”与“小” 的表现。教材中展示的学生作品,更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大与小、高与矮在作品中所达到的美感。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通过绘画活动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视觉启发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富于幻想,爱动,爱玩,敢想敢做,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大”与“小”的理解,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对客观事物的见解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大胆地创作独特的作品,为突显孩子的绘画特色,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而此时老师只要做孩子的“绿叶”就够了。
三、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直观感受、对比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更流畅,更灵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他们会倍感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将激励孩子们不断探索,从而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
四、学习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望,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 :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
教学难点 :凸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五、教学准备
套娃、课件、图片等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套娃
展示不同大小的套娃,看看哪个大、哪个小?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板书:大小
比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玩具,尤其喜欢可以动手操作的玩具,虽然学生对大小有一定的了解,可是还是缺少一些创作上的素材,和创作的灵感,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欣赏套娃、并观察它的大小变化,看看谁大谁小,在主动参与学习中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揭示课题
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学习大与小的知识,一同走进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童话世界,好么?板贴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文化情境。在课题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拟人的方法,又结合课题中的大人和小人,为孩子创设问题,突出本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品析课题
师:看课题,读一读,评价老师的课题设计的怎么样?(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力求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并让其全方位认识“大与小”,强化学生的感受,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情景,教师加以点拨,为学生创作提供了素材。激发学拓宽创作的思路,不局限于人与人、物与物的对比、可以打破常规的思维去表现自己对大与小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让孩子的思维从抽象到具象、从模糊到清晰、由断断续续的画面逐步清晰,孩子的脑海中会像播放动画片一样连续出现美妙的画面,会很自然的进入情境之中。】
2.直观感受 播放视频《借物的小人艾莉缇》,看看动画片是怎样根据大小对比来设计有趣的故事的
学生汇报:动画片中哪里体现了大与小的对比!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大人与小人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让学生观察体会“大与小”,感受大小对比给画面带来的美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力,为尝试训练环节做好了铺垫。】
3.对比游戏
师:受到动画片的启发,出示一个可以让蓝精灵变大也可以让蓝精灵变小的作品。板贴作品)看看蓝精灵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学生汇报
4.大小训练(板贴图片)
师:老师出示不同的图片,你们能像魔术师一样把它变大或变小吗?(板贴
不同图片)
我们进行一个比赛,一组变大、二组变小,小组商量一下怎么变?并各派一个代表到台前画。
生:小组讨论
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哪个组画的最快,大小的对比最明显,我们可要做公平公正的小评委呀!比赛开始„„
生:生台前画并交流,同伴互助 学生评价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再度提升,认知和情感不断升华,使孩子增强对大与小的感受,我设计了同一大小的蓝精灵由于换了大小不同的背景使得人物有了大小变化,让孩子试着感受大与小,体会大与小与周围物体的对比有关。还鼓励学生进行变大变小的比赛,更加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这样就能理论联系实际,用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完成作品。】
(三)创作表现
你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个关于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呢?你能用画笔画画么?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展示作品,老师等着你的精彩表现呢!那就快快行动吧!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创作表现环节中,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创造和表现得以提升,表现的过程是练习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检验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和掌握的绘画方法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综合创作,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求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四)展示交流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到台前展示作品 学生自评:评价作品的创意
学生互评:你认为这组谁的作品最漂亮、最好,评价优缺点 教师点评:鼓励优秀、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五)拓展延伸 师:(出示用不同材料设计的立体作品)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作品你们想看看吗?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也可以设计出立体的关于大与小的作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希望小朋友们不断地去寻找!
【设计意图:在拓展环节中采用展示用废旧纸盒设计的立体作品,让孩子感觉不同材料、不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大与小的美感,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第三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一堂课,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的动画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多媒体平台流和展示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课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的绘画课。通过学生对大与小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收获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的成功使用,是本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在信息技要条件下,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是我一直思考的。本节课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多媒体故事课件展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通过多媒体出示照片,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大与小的区别,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中更好的辨别事物,辨别大与小
4、通过多媒体展示例画,发展了学生的想像空间。本节课最大收获是学生能自由去想像,自由去创作,能够把自己的想像用笔表现出来,展示给大家。
5、通过多媒体示学生作品,能够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步学生明白美术与生活是相联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的存在。
因为本课是以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课例,因此,我把聚焦点都放到了多媒体课件使用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课堂上太过于使用多媒体课件,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表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
下面是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导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件播放《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人物的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
2.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板书课题
反思: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将学生的思绪引领到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初步感知大与小的对比,激起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
(二)发展阶段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画一片树叶,提出问题:这片树叶大还是小?
生一回答:大
生二回答:小
2.再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画一片更大的和一片更小的,全班得出结论:大小是通过对比得出来的。
反思:本环节设计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在本环节中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三)拓展环节:
激趣探索、想象创作:
1.课件出示本班女同学照片一张,问这是谁?她来自哪里?
2.出示有该同学的集体照,找到这名同学,并将这名同学变小,放在另一个同学的手中,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3.小组讨论,同桌互相说一说想法。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反思: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创设学生熟悉的场景,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绘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大胆想像,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四)学生作业
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学生自编一个去大人国和小人国旅行的故事,用对比的方法画下来。并且在多媒体上表现出来。
提示:1.可以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可以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可以画人与人的对比。(B 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性。
反思:通过在多媒体展示分层设标和分层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由想像。通过自己的绘画来理解变大与变小的关系。
(五)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将学生作品放到多媒体展示台上,分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对个别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教师对所有的同学提出表扬,鼓励同学们今后画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反思:鼓励式的小结,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延续了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更大的欲望,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感受美的存在。
第四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的内容,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熟悉并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如《白雪公主》中七个可爱的小爱人、《拇指姑娘》中拇指般大小的小女孩。动画片《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等等。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出来。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为了达到帮助开阔孩子们视野,发散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的目的,在制作课件时,我搜集了很多有趣的图片。不断的修改教案、课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今天,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还是不错,因为孩子们学得开心投入,我的教研课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前导入很顺利的进行下来,到了课件播放时,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眼睛,以及接连不断的唏嘘声,让我感到自己付出时间去搜集是值得的。我主要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学生熟知并喜欢的童话故事图片导入,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然后通过绘画游戏“谁画的树叶大”,让学生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接着我以动画片《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里的精彩片段展开,用语言引导渲染,将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世界。然后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一员,你和同伴之间,或其他昆虫植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通过小组之间愉快地讨论,学生产生了很多奇特的想法,培养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教学反思《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当时他们的情绪高涨,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用一组更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这组图片有趣的地方就是把我们平时见到的大的事物变小,小的东西变得更大,从而产生了一个有趣味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和小的强烈对比,为下一步的作画奠定基础。为了让学生巩固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了一棵树和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并希望孩子们能帮我想办法让小女孩变成巨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创作热情被我点燃,我顺势而导:你们一定很想把你的奇遇告诉大家吧,就用自己的巧手来描绘一个心中神奇而有趣的幻想世界。然后提出绘画要求,要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构图饱满;内容设计生动、有趣。并且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主题要突出。孩子们很快全都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了,就连这个班最能闹的谢俊银也拿起画笔认真的绘画,而对什么都不兴趣的杨明杰同学也表现得不错。很快20分钟过去了,到了展示的阶段,我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出乎意料的是杨明杰也将自己的作品举了起来,我抓住时机,赶紧将他请上讲台,当他完整的介绍出自己作业的有趣情境时,全班同学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画面上的线条虽然不是很流畅,但他丰富的想象力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尽管在别的方面不是很出众,借此机会,我将这为同学狠狠的表扬了一番。
一节课下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再次进行了反思:也许自己的课堂语言显得有点啰嗦,某些环节安排得还不够合理,但我的课堂亲和力自己比较满意的,我在努力寻找着一种既适合我同时也适合孩子们的和谐境界——开心、发展。一节课在孩子们的惊奇、欢笑、畅所欲言、大胆创造作画中结束了。我欣喜着课堂气氛如我所期待的那种活跃,也尽可能的关注孩子们的发展,但也懊恼自己语言不够生动简练,课堂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润泽的气象仍未真正形成,——正应了那句经典之言:课堂,是一门永远都充满遗憾的艺术。我希望自己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创造力勃发的,是生机盎然的,是生命与生命相碰撞相激荡的和谐奏鸣曲。如同在一片丰实的原野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奔跑,一同欢笑,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我愿把每节课都当作不断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也许,完美难以企及,但在努力与寻找中,也会收获一路的别样风光……
第五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们在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富有幻想趣味的“大人国”或小人国。在第一个班我给学生讲述《格列佛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了解大人国与小人国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通过想象编制、交流自己的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奇幻旅行的故事,丰富学生的幻想世界。但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小的人物时过小。于是我引导他们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大小转化,并给孩子再次示范,画面中可以有物体与人的对比,也可以用大人国人物的局部与小人国对比,小人国的人物要画清楚,不能太小,动作多样,有故事性。
孩子们幻想的故事无论多么生动有趣,都要转化成视觉的画面呈现。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把讲故事改为电影节选欣赏导入,这样的视觉刺激更加直观,学生一下就抓住了大与小的对比。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能给孩子产生共鸣,同时让孩子减轻创作压力,降低创作难度。丰富的优秀作品欣赏和有针对性的教师示范,孩子们的作品效果更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