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班平凡的良心 身边的感动
平凡的良心
身边的感动
——白松齐的妈妈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无法忘却,每当我们拾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每时每刻都有感动存在。亲人牵挂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动;朋友的信笺、一条祝福的短信是温暖心灵的感动;口渴了,同事帮你打回一杯水,这是感动;劳累了,女儿给你捶捶背,这是感动;夕阳中,看着一对满头白发的夫妻相互搀扶着走向路的尽头,这也是感动……
记得上了初中的我放了寒假那年,我去了家住在巴彥淖尔市临河区的姐姐家,姐姐和姐夫起早贪黑在几亩地里辛苦劳作,姐姐家里的日子依然捉襟见肘,于是姐姐就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在姐姐和姐夫的精心侍弄下,那年冬天大棚里的蔬菜长得特别好:翠绿翠绿的辣椒,红艳艳的西红柿,绿油油的豆角。我和外甥写完作业也钻进大棚帮着除草、整枝、理藤。大棚外寒风呼啸,大棚里却温暖如春。
凌晨三点多钟,我和姐姐骑着三轮车去十几里外的市区去卖菜。
初冬的市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到处是卖蔬菜的农民和蔬菜贩子。一阵讨价还价后再称重、交易,扣除市场交易费后,姐姐家的西红柿、辣椒卖了120多元,只剩下一袋豆角迟迟不能脱手。那天就数我姐姐家的豆角最好,可市场上的豆角太多了,几个菜贩子和姐姐没谈拢,因为价格太低了,昨天一斤还卖一块五,今天多,立即变成了一块。
“你看能不能再加点价,刚才人家那又小又细的还卖一块五呢!”姐姐哈着腰搓着双手谦和地笑着。
又有几个贩子过来抓起豆角看了看,“就一块,到底卖不卖?”
“不卖了!”发现姐姐就要同意,我抢先开了口。
姐姐叹了口气,说:“卖了吧!妹妹,胳膊拧不过大腿。”
“凭什么任他们宰?就是卖不掉也不卖给他们,心太黑了!”
姐姐只好转身收拾三轮车,“我去给你买两张葱油饼,你在这儿守着,一会儿再有人要就卖了,好早点回去,省得你姐夫他们在家挂念!”
姐姐回来时递给我两张热乎乎的葱油饼,“天冷,快趁热吃了吧!”我递给姐姐一张,她摇了摇头,“你快吃,我刚吃过了。”
我知道姐姐在撒谎,她每次都是这样,看着塑料袋里的豆角,我觉得有些对不起姐姐。
我姐姐家的豆角果真没卖出去,姐姐虽然没责备我,可我心里很沮丧。
那天的阳光特别好,气温也回升了许多,姐姐喝了两碗粥就去地里干活了,出门时说了声“把豆角晾开,千万不能闷在塑料袋里”。我随手把塑料袋扔在大棚里,就忙着读外甥的小说去了,到了傍晚才发现自己犯了大错误——忘了给豆角通风,豆角在密不透风的塑料袋里闷了一天。我解开袋口伸手一摸,滚烫。半袋豆角就要糟蹋了——被太阳一晒就会变质,想想姐姐那愤怒的眼神,我有点打怵,只好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第二天,市场上的豆角出奇的少,我很快就把那半袋豆角卖出去了。我心慌得连钱也没敢仔细数,就支吾着对姐姐说:“快把辣椒、西红柿卖了,我在市场外的小卖部等你。”
我在小卖部昏黄的灯光下心虚地看着书,不时用眼睛瞟着从市场出来的人,害怕那个买豆角的人来找我算账。
正当我焦急不安时,姐姐骑着三轮车来了,我兴冲冲地迎上去,却不由得呆住了,车上躺着那半袋豆角,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刺眼。姐姐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手足无措的我连大气都不敢出。
“亏你还是念书的,怎么能干这种昧良心的事!”
我又悔又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卖菜就是卖良心,要把良心放在最上面。”
现在我们的心,是否已经被麻痹了?是因为生活上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压着?还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每天都来不及去感动?或许,我们是在逃避。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不就是感动么?感动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感动是无穷的,并且离我们很近。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以感动一个心情沮丧的人;一个举手之劳,可以感动一个一筹莫展的人;一个温馨的电话,可以感动一颗失望的心。虽然寒风与冰冻无情地摧残着冬日的大地,但是在我的身边却发生了许多感动。
感动,是亲人一句句亲切的叮咛;感动,是朋友一次次患难中的援助;感动,是陌生人一声声紧张的问候。感动,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感动,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动,是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二篇:平凡的良心,身边的感动 三班 项莹璇家长
一个值得感动的瞬间
杭锦旗龙子心小学
郭春艳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感动。亲情,友情,师生情......这些平凡而又真挚的感情围绕在我们身边,仔细体味,就不难发现其中每一个值得感动的瞬间。
记得在2004年我临产前的一个星期左右,那天傍晚我的心情不好,我一人做在小区广场的西拐角哭,其实也没什么原因只是想哭。一位和我母亲年龄大小差不多的阿姨路过,她扫了我一眼走了,走了不多两步又向我坐的方向走来,和蔼的对我说:“女子,是不是肚子疼了?”“我没事。”“你妈妈没来?”我点了点头。“你婆婆也没来?”我又点了点头。“她们都不在这儿?”于是我哭得更厉害了。“嗯。”“她们都忙了吧?”“嗯。”“快生了吧?不用害怕......”就这样阿姨和我聊了好一会儿,我的心情好了一点儿,我老公也出来找我了。阿姨对老公说:“快生了,别让她一个人外面跑了。”我擦干眼泪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家就住前面这栋,想你妈妈了就过来。”阿姨说着用手指了指前面那栋楼。这虽然是一件看似非常小也不起眼的事,但老人当时坐在我身边就如母亲在我身边一样踏实,幸福。
后来我也经常见到那位老人,每次见了我都和我说“女子,上班了?”“女子,孩子几个月了?”“女子,孩子谁看的了?”“女子,直到今天我也不知这位老人姓什么,但我总能从老人身上得到关心。我想对所有的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2014年 12月23日 孩子上学去了?”......这些话都让我感到如在父母身边的温暖。
第三篇:平凡的良心
兖州一中2009级五班
NO.006 “2011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于12月17日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挺身而出救助小月月的拾荒阿姨陈贤妹等10位已被人们广为熟知的道德模范人物走上领奖台,接受首都人民的崇高敬意,并向人们讲述了他们平凡良心后不平凡的事迹。
这10位道德模范人物是:面对被车两次碾压、18名路人漠然无视的小月月,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照顾非亲老妈十七载的退伍老兵杨森;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山路台阶的王振明;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了15名邻居的12岁女孩夏鹃;13年温情照顾,终于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勇救落水女孩并拒收10万元谢礼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用幼小肩膀撑起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的王伟力;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青华;17年如一日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
刘玉珍
【人物介绍】刘玉珍老人已75岁。从1994年至今,她坚持每天到天安门广场义务清理各类垃圾,平均每天捡拾30多斤垃圾,最多时一天曾捡了2万多个烟头。广场上的执勤警卫、环卫工人都称她为天安门广场的义务美容师。
【台上感言】因为咱们是北京人,又是中国人,首都是咱们的家,所以我就爱我的家。我的家的脸面要是不光彩、不干净,对我也丢脸。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天安门。
陈贤妹
【人物故事】今年10月13日,两岁零四个月的女童小悦悦在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一街道先后被一辆面包车和汽车两次碾轧,18名路人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拾荒的阿婆陈贤妹救起女童并找到孩子家长。
【台上感言】陈贤妹上台时,全场观众起立以掌声迎接这位善良的老人。
陈贤妹的普通话讲得不好,但是大家都听懂了她的话“多谢大家。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杨森
【人物故事】17年前,还在北京当兵的杨森在一次和东直门街道联谊互助的活动上,认识了支文萍老人。老人要被送到养老院时,杨森履行为她养老的承诺,将她接回家中,和妻子像亲妈一样伺候她至今。
【台上感言】按道理,我是老人孙子辈的。当年联谊互助活动的时候,是一帮一母子活动,我认为妈比奶奶亲,所以我有一个疼我爱我关心我的老妈。我图的就是这一份情,我有一个妈,我女儿有一个奶奶,我就图这些,没有别的。
王伟力
【人物故事】2005年,王伟力在西城区鼓楼大街的一个四合院里开设了专门给盲人描述电影画面的影院“心目影院”,带领盲人朋友领略电影世界的魅力。近7年的时间里,他让盲人朋友们“看”到了300多部电影。
【台上感言】难点很多,有时候难点关键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或者说长期做这样一件事情,还能不能坚持,守住底线。我最幸福的就是看见盲人朋友乐,他们跟着电影流泪,你看见他们获得这种享受的时候,你就感觉,足够了。兖州一中2009级五班
NO.006 夏娟
【人物故事】夏娟是一名家住江西省南昌市的12岁初二女生,父母都是环卫工人。11月3日凌晨,父母已出门上班,她发现发生大火时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家的门,至少15名居民因此而幸免于难。
【台上感言】当时想到救邻居们,也是因为我们老师的教导,还有我家长的教育。家长和老师平常教育我说,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伸出援助之手。身为一个善良的人都应该这样做。
耿旺
【人物故事】2000年,18岁的北京平谷青年耿旺帮朋友“讨债”,结果入室抢劫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0年。2011年5月28日,告别铁窗的耿旺在河北打工时,跳入河中勇救一名落水女子。事后,获救女子的父亲拿出10万元酬谢,被耿旺婉言拒绝。
【台上感言】不久前,耿旺因在单位工作时受伤,如今正在休养。昨天,他的朋友赵福华代他上台领奖。在舞台大屏幕的视频中,躺在病床上耿旺显得十分虚弱,对着镜头,他只说了几个字“坚守道德的底线”。
杨立英
【人物故事】1996年,家住北京的杨立英和丈夫双双煤气中毒。杨立英康复出院,丈夫却成了“植物人”。从此,她成了丈夫的“母亲”、“保姆”。2009年的一天,杨立英终于等到了奇迹丈夫苏醒了,喊出了她的名字。简单的三个字,她足足等了13年!现在,在杨立英的细心照料下,丈夫已经能进行成语接龙,说一些简单的绕口令了。
【台上感言】我觉得这么多年得到他的三个字,我觉得他读懂我了。知道媳妇的辛苦了。值了。我要睡整觉,他就会沤着,时间长了就会长出肉疮,所以那13年我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对丈夫,一天是夫妻,一辈子就是夫妻,要陪伴他走过后半生。
陈财东
【人物故事】
洗衣做饭、砍柴插秧、照顾病床上的爸爸和奶奶,这是福建连江官坂镇下濂村11岁男孩陈财东一天的主要生活。1995年7月,陈财东的父亲陈裕武开始腰部疼痛,吃药治疗没有效果,拖了两年后终因无钱治病瘫痪在了床上。陈财东的妈妈不辞而别,至今音讯全无。就这样,陈财东从5岁开始就做起了家务,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台上感言】
到了北京都没有胃口,我想家里面,想我奶奶。平时要忙各种家务,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在外面玩,也会有一点羡慕。我心里面就是想,让我爸爸的脚快点好起来。
石青华
【人物故事】
1997年,因邻居私藏的危险品爆炸,安徽金寨的石青华的妻儿被严重炸伤、毁容。他带妻儿到了北京治病,一家三口因为经济拮据一度住在桥洞下。在这期间,他受到了流浪儿童的帮助。2004年,石青华经济状况稍微转好后,在北京创办了光爱学校,专门收留全国各地流浪儿、孤残儿童、特困儿童,如今是108个孩子的“爸爸”。
【台上感言】
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好的习惯,都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是当你真心去爱他的时候,你会发现,在爱中每个孩子都改变了。这样,看着一个个孩子改变。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做任何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兖州一中2009级五班
NO.006 王振明
【人物故事】
78岁的老爷子,老矿工,大半辈子窝在京西门头沟大台地区的山里。山路险峻,没台阶儿,他和村民不知摔倒多少回。退休后,他动起修条正经山路的念头。怕家人反对,于是他编了个上山健身的谎话,悄悄带上镰刀铁镐去修台阶。7年下来,老人修出了一条有700多级台阶的通途。
【台上感言】
我当时说去上山玩,我就在那儿修,发现我在修台阶的是我们那儿的党支部的人。修好了路,大家高兴,我就高兴。我是一个北京人,我应该有北京人的思想,北京人是有风格的。
仰望“良心”不等于高不可攀
12月17日,“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举行,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女童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获“良心人物”奖。除此之外,还有另外9人获得该奖。(12月18日《新京报》)
陈贤妹、刘玉珍、石清华、王振明、王伟力„„这一连串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或让人感动,或引人深思,或带来感叹的事迹。虽然身份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所做的事情也不同,但是他们的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良心人物”。
“2011平凡的良心”,首先值得称道的,就是这个奖项的名字。所有获奖者都不是名人明星,都没有光环笼罩,他们就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是良知和道德,却让“他们”从“我们”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榜样,成为这个社会的道德楷模。
其实仔细看看这一个个名字背后的事迹,不管是“小悦悦事件”中挺身而出的陈贤妹,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数十年的刘玉珍,抑或是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没有可歌可泣的功绩,而只是秉持了他们内心最朴素和最本真的善意和良知,只是坚持了一种做人的底线。
但恰恰是这种人人都该有的善意和良知,恰恰是这种人人都该有的做人底线,我们中的大多数却没有做到。否则,“小悦悦事件”中,为什么18名路人淡然走过,只有陈贤妹一个人站了出来?否则,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天安门广场的垃圾制造者,却只有刘玉珍老人是垃圾清理者?之所以是他们成为“良心人物”,而不是我们,正是因为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丧失了底线,遗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从这个角度说,他们能够成为“良心人物”,倒不是因为他们的“绝对道德”有多么高不可攀,而只是因为他们相对于我们的“相对道德”令我们汗颜,让我们遥不可及。所以说,“良心人物”们成为这个时代需要仰望的道德群像,而真正需要从中做出反思的,做出改进的,却是我们这些旁观者。
我们需要做的,一是真诚向这些“良心人物”们致敬,表达我们发自内心的敬意和赞扬;二是盘点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具备一点“见贤思齐”的精神,让自己心底的道德和良知在他们的激励下被“激活”,并且发挥作用,指导我们的言行。兖州一中2009级五班
NO.006
不可或缺的平凡良心
夏鹃,一个12岁的小姑娘,在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时,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刘玉珍,一位75岁的老太太,每天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王伟力,建起一家盲人电影院,给盲人讲述电影里的故事,看着他们流泪、欢笑„„
让人有所触动的,不是名目繁多的人物评选,而是普通人的温情故事。
路人的冷漠,让抱起小悦悦的拾荒者愈发显得质朴友善。十几年悉心呵护、唤醒植物人丈夫;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用幼小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这些平凡的好人,琐碎的善举,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温暖与关爱,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可能,那仅仅是出于本能,源自真诚善良的伸手相助;或者,将一次次的举手之劳、悲悯关爱聚集起来,最终成就美德和崇高。它们看似很简单,缺少英雄壮举中的非同寻常、惊天动地,但也恰恰最接近生活的本质,贴近人性中的真与善。
这就是那些平凡的良心。看似平淡无奇,却孕育着社会的基本秩序、美好、良善。我们的社会,其实不缺高蹈的主义或者行而上的道德,缺少的是最为基本的良心和底线。前者,可以说是追求的崇高境界,我们总以为它高些无妨,却不知当它高到一定程度,让人无法触及时,就是圣贤守则。因为对普通人不适用,这种“崇高”也就失去了约束力,非常人之力所能及。其结果,就等于没了标准,人们只把它当“高调”来看,唱得再响也无妨,从未想过要践行。后者,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规则,普通到不值一提,却是社会当固守之根基。如果一个社会信任缺失、人情冷漠,恰恰不是高调的道德宣示不够,而是底线太低,甚或失守。
很多时候,我们所要坚守的并不是舍身取义、天下为公,而是最基本的道义良心,甚至只是举手之劳、与人为善。如若每个人都能坚守底线,医生就不会因为回扣而诱惑病人做昂贵的治疗,菜农也不会给打了农药的蔬菜贴上无公害标签,厨师不会用地沟油烹制食品,质检员不会让病死的猪肉检疫合格„„
正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底线不重要,逾越一点无伤大碍,结果,底线的一次次失守,让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让每个人都在指责他人昧良心之时丧失德行。一些人喊着为××而奋斗的口号,却不去搀扶摔倒在地的老人,不去救助被汽车碾压过的孩童;一些企业一边以创建世界一流为目标,一边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往饮料里添加化工原料、往食品里添加过量防腐剂;一些官员可以在台上大谈清廉为民,台下贪腐堕落„„
暂且放下那些“崇高”的道德诉求,回归平凡的良心。谁都不是旁观者,也无法成为幸免者,这个世界的好与坏,往往就在每个人的一念之间。那些简单的规则,那些看似柔弱的坚守,那些素朴的扪心自问,于点滴间改变我们的社会。(冯雪梅《中国青年报》)
“良心人物”奖是对良心底线的救赎? 12月17日,“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昨晚获“良心人物”奖。17日晚,“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10位“良心人物”脱颖而出。(12月18日《新京报》)兖州一中2009级五班
NO.006 对这10位“良心人物”,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小悦悦事件”中的拾荒阿姨陈贤妹。陈阿姨的获奖感言很简单,也很坦率:“多谢大家,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此,笔者为何用“坦率”而不是“谦虚”?实乃陈阿姨的“挺身而出”不是在一个惊人的高度上,而是坚守了良心的底线。我想,陈阿姨也一定是这样想的。
但是,不能因为坚守良心的底线就失去了高尚,在良心底线普遍失守的社会现实下,在举手之劳成为18比1的选择结果时,其中之“一”,无疑是脱颖而出的英雄。世间万物,本来以稀为贵,陈阿姨理所当然属于还没有被这个冷漠社会淹没的“金子”。
然而,面对“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就陈阿姨的动人事迹而言,我们在仰视这位“良心人物”时,是不是会因自己的过分卑微无地自容?这毕竟不是在弘扬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英雄事迹,而是证明在某个社会底层的角落里,还有良心存在。这无疑是对良心底线的救赎,而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典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悲哀。
我们好不容易发现了“2011平凡的良心”,而体现在助人为乐上的“良心”,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是基本的人性文化,几乎俯首可拾。但在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这种人类的美德反而成了珍稀的社会资源,充分暴露出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堕落。虽说功利社会必然导致急功近利,但对遇难者施以举手之劳毕竟不需要极大的物质支撑。就拿“小悦悦事件”中的陈阿姨来说,并不具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物质财富,只要良心尚存,就不难做到。
那么,社会的冷漠是不是来自这微乎其微的利益得失?事实并非如此。助人为乐涉及的不是利益得失,而是利害得失。面对被车两次碾轧的小悦悦,18比1的不同选择,其中绝对的多数,不能不说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应该是社会屡现“好人不得好报”的荒唐剧,把人逼的如此“老于世故”。
“良心”既然已经临近濒危,举手之劳已经显得出类拔萃,“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活动,势必成为这个冷漠社会里的一股暖流。那么,“良心人物”奖能否唤起社会良心发现?这除了唤醒一部分人的道德良知,脱离利益贪婪下的损人利已外,还要有制度的保障。“良心人物”只是一个正面的榜样,而在人们对助人为乐还心有余悸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下功夫厘清那些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后者更显得重要。因为,关于起码的“良心”,还没有涉及很大的利益得失,即使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本性还不至于堕落到连举手之劳都那么吝啬的程度。而在“小悦悦事件”中“脱颖而出”的陈阿姨,不可能接受过太专业的道德教育,而18位冷漠的路人,也非社会败类,问题取决于社会经验带来的社会态度。而所谓的“社会经验”,就是由社会现状下的社会实践获得的。
因此,笔者希望的良心发现,是指整个社会的觉醒,包括社会制度和自然人。“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只是发现了“良心”,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尚存的社会美德,让我们意识到良心的珍贵和稀缺,从而通过道德的彰显和制度的保障,让整个社会良心发现。这不啻是对这个逐渐冷漠的社会亟不可待的救赎。兖州一中2009级五班
NO.006 回到平凡的良心坚守社会底线
(《京华时报》社论)
为2011年寻找关键词,很容易看见的是冷漠、伤害、欺诈、腐败„„从小伊伊、小悦悦到甘肃、江苏的校车惨案,那么多无辜幼小生命在意外事故中的痛苦呻吟和戛然终止,很难不让人流泪愤怒;郭美美、卢美美、李天一,还有女明星或嫩模的“走光”上瘾,以及某些人的腐败、特权、贪欲,一次次让人目瞪口呆。
对于一个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口大国,这样剧烈的阵痛其实很正常,算不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特例。
但这些无底线“暴红”的“奇人异事”,甚至为获利有意“策划”出的极端的“奇人异事”,让那些平凡的人们、平常的生活、平和的人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被忽视,被轻蔑,被挤压。
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拿这句话来说今天的中国社会,一样富有启示意义:有那么多善良、美好、诚挚、正直的人与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打量,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不难找到。“平凡的良心”活动进行了两个月,全国30多家媒体就报道了那么多“良心”人物的温暖、感人故事,光是本报就推出了60多个专题版面,还有昨天100个版面的特刊,足以说明这一点。
从这些平凡的良心人物、良心故事中,我们看见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顽强基因,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比如街坊邻里或朋友间的亲昵帮扶,比如忍受个人贫病、为他人谋幸福的集体主义和奉献意识。换一种眼光看,这些善良、敬老惜弱、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性,原本也是未经污染的人类社会的通行语言,不论肤色、不论民族,不论年轻或年老,不论是高官还是阶下囚。任何一个社会,刚性的法律制度和它管辖得住的领域究竟有限,那些人性自然的,沾着生活泥土、牵着日常琐屑的“平凡的善良”,才是不可或缺的良性运行润滑剂。
“良心”本来就是中国社会伦理中的重要一环,“凭良心”“有良心”“说良心话”“拍拍良心做人”,曾是很长时间里中国人民的口头语。
只是这些年,为谋一己之私不惜超越底线、害人误己的中国式“精明”渐多,守规矩者吃亏,“没良心”者得益,渐成了通行法则。
不期望将这些“平凡的善良”的人与事拔高、张扬到“高风亮节”“奇人异事”的境界,却期待我们能够通过有效的社会制度、管理安排,引领更多人不以利益为惟一判断,而是“拍拍良心”做人做事,让整个社会重新回到“平凡的良心”。如此,我们才会有更美的2012年以及更远的未来。
第四篇:平凡的感动在身边
深秋的早晨,阳光并不是很温暖,空气中已经捎带着一丝冰冷。在各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和举国欢庆的“国庆节”共同来临之际,还有一帮“黄马褂”们,在铁路一线上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10月2日,早上8时40分左右,我刚走到下编工区门口,远远的就看到线路上有零星几个“黄马褂”在进行作业。走近一看,原来是下编工区的工长张新忠,带领几名节假日值班的职工,正利用天窗,对线路设备进行整修。
看着他们黝黑的面庞,朴实的笑容,脏兮兮的黄马褂,听着他们“嘿咋、嘿咋”的号子声,不知怎么地,我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触动。
大学毕业以后,我通过招聘,进入了郑州铁路局安李公司,今年6月份,因工作原因,被调入了郑州桥工段下行车间,任车间记工员。对于我而言,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岗位,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刚来到这个地方,对许多工作都不熟悉,看着这么一帮身着黄色防护服的男人们每天抬着许多的工具,往返工区和铁路线上,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和户外作业,使他们本身粗糙的皮肤更显黝黑,油兮兮的黄马褂、黑乎乎的脏手套,走在大街上可能都会被误以为是一群清洁工。
因为我的年龄比较小,又是车间记工员,所以无论是车间的领导,还是工区的职工朋友们对我都特别的热情。对这些普遍比我年长的同事们,有什么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喜欢跟我交流,由我到段里为他们办理各种事务,所以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也慢慢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们也都很亲切的喊我“小郭会计”。
记得我第一次从段上领回劳保的时候,当他们拿到段上发放的劳保用品时,质朴的笑容,看见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换上新手套时,我突然之间也感到了些许的喜悦和成就。
有一次,段里配发了新的防护服,当我发放给他们的时候,看到有些人把新的防护服仔细叠好放在衣柜的最下方时,我疑惑地问他们:“为什么不穿新的工作服呢?多干净呀?”
其中一名年长的职工老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小郭会计,这新的防护服,是大家留着过年时候穿的。”
我很不解的问道:“老师傅,过年不是都可以放假回家了嘛?回家了,还穿它干嘛?”
“小郭会计,你不知道,为了大家伙儿过个踏实的新年,每年都会有一小部分人留下值班,来保证春节期间的线路安全!”老徐连忙解释道。
“去年就是曹主任跟我们大家伙一起在车间吃的年夜饭!有鸡、有鱼,好多菜,可热闹了!”年轻的小刘昂着头兴奋地说道。
“那你当时想回家吗?”
当我问到这句话的时候,小刘昂扬的身体突然向泄了气的皮球,他低着头小声嘀咕道:“想,当然想了!”
看着周围所有人都陷入了安静,我的内心荡起了一丝涟漪。
是啊,谁能不想家呢?每个人谁不曾想念远方的父母,守在年迈的父母身边尽尽孝道;谁不曾思念自己的妻儿,在一起欢笑团圆;谁不曾想在温暖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呢?
忽然想起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叫《最可爱的人》,现在仍记忆犹新。对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这些人来说,在平凡的岗位上,无论酷暑严寒,无论风吹雨打,他们依然执着的去坚守在钢轨丛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地守护着这片钢轨丛林,守护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安康,守护着他们心中那份最简单的执着。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我心中最亲爱的兄弟,他们就是我心中最深的感动。
(马驰 郭钰)
第五篇:身边的楷模,平凡的感动
平凡的楷模平凡的感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上午好!我叫吴娇,来自电力调度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身边的楷模平凡的感动》。
我们党从嘉兴南湖的那条红船上启航,风雨兼程航行了90个年头,一路走来,哺育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在我们供电公司,有这样一个个共产党员,他们用激情浇注青春,用爱心燃烧岁月,将忠诚作为矢志铭刻,把奉献作为生命主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电网的安全运行、为百姓的万家灯火、为运城的经济腾飞默默地付出着。刚刚荣获2010年省公司安全生产标兵的周立辉同志就是这支队伍中杰出的一员。
周立辉同志是电力调度所分管调度运行的副主任。他和善的目光中时常透露出果敢与坚毅;不多的言语中承载着推动电网发展的厚望与重托。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就将自己如火如荼的青春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电网调度运行这份平凡而又光荣的事业。尤其是从2006年他担任调度运行副主任以来,运城电网改造建设等各项任务十分繁重——配合山西中南部电磁环网解环工程、运城北部电网完善工程、2008年奥运保电、3.28王家岭煤矿抢险保电、应对中条山区段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电网“大检修”工作实施、2座500kV变电站、5座220kV变电站、17座110kV变电站投产„„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串足迹,每一串足迹都扎实而完美。
曾记得,多少个暴风骤雨的夜晚,轰鸣的雷声就好似拉响的警报,催促着他疾走的步伐,顶风冒雨来到施令台和调度员一起并肩作战;曾记得,每一座新变电站的投产,每一台新设备的启动,他都牵挂于心,细细过问;曾记得,当“电荒”的阴影笼罩人们平静的生活,他焦急万分,到处奔波,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优质服备和“三公”调度的承诺。
有这样一件事让我至今印象深刻。2010年的2月6日晚上10时18分,调度室里响起了尖锐急促的电话铃声,“ 220kV桃平I线光差、光距保护动作掉闸,桃园测距9.625千米。”接到汇报,正在家中准备入睡的周主任,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要知道,220kV桃平双线带着整个平陆县的负荷,并且涉及煤矿、化肥、冶炼等高危行业,而此次故障点位于中条山风口,雨雪天气极易发生覆冰闪络,一回已经跳闸,同杆架设的另一回一定也十分危险。凭着丰富的运行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周主任迅速指示调度员:将220kV平陆站负荷全部倒由110kV三平双线供电。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在别人眼中是过小年;这一天是星期六,在别人眼中是全家欢聚的轻松周末;这一刻已经是晚上近十一点,在别人眼中是进入梦乡的时间;而在周主任眼中,这是关系到平陆全县十二万负荷的可靠供电的一刻。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一头扎进冬夜刺骨的寒风,匆匆赶往调度室。
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次日凌晨1时47分,平陆全站负荷终于安全地转移到三平双线上。2时10分,也就是距负荷转移仅
仅过了23分钟,桃平II线也掉闸了,故障点同样位于那个风口上。
由于负荷及时得到了转移,整个平陆县的持续供电得到了保证,从而避免了一场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平陆30多万百姓陷入黑暗与寒冷。都说这23分钟,争取到的是时间,是光明,可我要说,这23分钏,争取到的更是百姓对我们电网人的信任!又是一个不眠夜,周主任走到窗前,望着暗夜中的街灯,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虽然他的眼里早已布满了血丝,可心中却感到无比的欣慰。
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唯其真诚,他的生命才如硕果一般饱满;唯其执著,他的人生才充满了责任与奉献!
环顾四周,让我们把目光落在身边更多的共产党员的身上。他们的工作平淡无奇,他们的行为质朴无华,他们的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他们的故事也未必能够催人泪下。然而,正是这样一群平凡的人,用他们并不伟岸的身躯,为安全生产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为国家电网形象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为时代主旋律奏响了一串强劲的音符。他们用血的至诚书写人间大义,他们用铁的刚强铸造人生价值!这,就是他们作为共产党员的执著追求;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楷模,平凡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