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我身边最平凡的感动
在我身边最平凡的感动
在我的身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那些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却让我的内心深处得到温暖、激动和震撼。
每天那个身影都早早的出现在学校,他在认真地查看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情况;每次不经意间看见他总是弯腰捡拾地上的果皮纸屑;每天下班,他一声平和而真诚的“路上骑车注意安全”,言语间流露出的关心和体谅让我如沐春风。这就是我们古都希望的乔校长。他工作认真负责,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他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很新很实在,每次听他开会讲话我都会受到启发。就拿这次的三课赛教总结会来说,乔校长最后说的要让课上的好,上的有效,课堂中的探究合作学习就得真正的搞起来,而不是做样子,这就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加强练习,真正的去研究怎样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这些都让我下定决心深钻教材,平时课堂上就要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我自身也要提高素养。在乔校长一言一行的影响下,我也越发热爱我们的学校,热爱我的学生,热爱我的工作。
在我们学校还有一位让我佩服和感谢的人—工会主席高军强老师。他是我们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在我的眼里,所有的计算机问题都难不倒他,因此我很佩服他,但我更要感谢他,因为我的电脑课件制作不行,我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去问他,他都很热心的帮你解决,教你怎样操作。只要我们学校的老师有关于电脑和电器的问题都去问他,他都会乐于帮忙,让每一个人的困难都迎刃而解。
第二篇:平凡的感动在身边
深秋的早晨,阳光并不是很温暖,空气中已经捎带着一丝冰冷。在各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和举国欢庆的“国庆节”共同来临之际,还有一帮“黄马褂”们,在铁路一线上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10月2日,早上8时40分左右,我刚走到下编工区门口,远远的就看到线路上有零星几个“黄马褂”在进行作业。走近一看,原来是下编工区的工长张新忠,带领几名节假日值班的职工,正利用天窗,对线路设备进行整修。
看着他们黝黑的面庞,朴实的笑容,脏兮兮的黄马褂,听着他们“嘿咋、嘿咋”的号子声,不知怎么地,我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触动。
大学毕业以后,我通过招聘,进入了郑州铁路局安李公司,今年6月份,因工作原因,被调入了郑州桥工段下行车间,任车间记工员。对于我而言,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岗位,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刚来到这个地方,对许多工作都不熟悉,看着这么一帮身着黄色防护服的男人们每天抬着许多的工具,往返工区和铁路线上,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和户外作业,使他们本身粗糙的皮肤更显黝黑,油兮兮的黄马褂、黑乎乎的脏手套,走在大街上可能都会被误以为是一群清洁工。
因为我的年龄比较小,又是车间记工员,所以无论是车间的领导,还是工区的职工朋友们对我都特别的热情。对这些普遍比我年长的同事们,有什么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喜欢跟我交流,由我到段里为他们办理各种事务,所以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也慢慢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们也都很亲切的喊我“小郭会计”。
记得我第一次从段上领回劳保的时候,当他们拿到段上发放的劳保用品时,质朴的笑容,看见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换上新手套时,我突然之间也感到了些许的喜悦和成就。
有一次,段里配发了新的防护服,当我发放给他们的时候,看到有些人把新的防护服仔细叠好放在衣柜的最下方时,我疑惑地问他们:“为什么不穿新的工作服呢?多干净呀?”
其中一名年长的职工老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小郭会计,这新的防护服,是大家留着过年时候穿的。”
我很不解的问道:“老师傅,过年不是都可以放假回家了嘛?回家了,还穿它干嘛?”
“小郭会计,你不知道,为了大家伙儿过个踏实的新年,每年都会有一小部分人留下值班,来保证春节期间的线路安全!”老徐连忙解释道。
“去年就是曹主任跟我们大家伙一起在车间吃的年夜饭!有鸡、有鱼,好多菜,可热闹了!”年轻的小刘昂着头兴奋地说道。
“那你当时想回家吗?”
当我问到这句话的时候,小刘昂扬的身体突然向泄了气的皮球,他低着头小声嘀咕道:“想,当然想了!”
看着周围所有人都陷入了安静,我的内心荡起了一丝涟漪。
是啊,谁能不想家呢?每个人谁不曾想念远方的父母,守在年迈的父母身边尽尽孝道;谁不曾思念自己的妻儿,在一起欢笑团圆;谁不曾想在温暖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呢?
忽然想起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叫《最可爱的人》,现在仍记忆犹新。对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这些人来说,在平凡的岗位上,无论酷暑严寒,无论风吹雨打,他们依然执着的去坚守在钢轨丛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地守护着这片钢轨丛林,守护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安康,守护着他们心中那份最简单的执着。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我心中最亲爱的兄弟,他们就是我心中最深的感动。
(马驰 郭钰)
第三篇:感动在我身边
感动在我身边
曾经以为,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只会出现在小说里,荡气回肠的传奇只能出现在银幕上,回首,就会发现,只因我们没有去找寻而在记忆中淡忘。就像云,散在风里。
——题记
那天的朝阳,和我一同见证了在身边的感动。
她挽着高高的发髻,背影像一个精神抖擞的白领,但转过身来,她低着头,像一个闯了祸的孩子,听着面前那个凶神恶煞般的男人的训斥:“清理完了就给我打电话,一个也不许剩下,要是找到一个就扣工钱!”哦,原来她是一个清理广告的清洁工。
那个男人骂骂咧咧地走了,她怯怯地提起放在地上的小桶和装着铲子的塑料袋,迎着寒风走去……
我就慢慢地跟着她,不知为什么,看着她衣服上的那块补丁,总是有一种深深的好奇。车站牌、电线杆、墙壁、地面、树干上……平常不怎么注意,这城市的“皮肤病”也太严重了吧!
她用手,用铲子,用水,一张一张谨慎地撕下,清洗干净那贴过广告的痕迹,然后起身,缓缓地前行,寻找张贴的广告。一阵寒风吹过,我不由得拉紧了围巾,有些担心的看着穿着单薄衣服的她。
像是被雷击中一般,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把刚刚撕下的广告又贴了上去,她眼神坚定的望着那则广告,眼中溢满温情,但又像是在做出一个关于生死命运的抉择,她提起小桶继续向前走去,步子迈得很轻快。
我压下心中的困惑,快步走到那里,望了一眼那则“小广告”。我的心重重地颤了一下:广告上印着四个加粗的黑体大字——寻人启事,字的下面是一个扬起嘴大笑的小男孩。不知为什么,我很想把这张那女工宁愿以扣工资来保护的纸撕掉。我可以想象得出清理广告赚取的这份钱对她和家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以给她买一件保暖的大衣,买双手套,买一份热乎乎、香喷喷的早餐。她这样坚定地拒绝了这些美好的东西,只是为了一个不相识的男孩的微笑?
她可真傻,傻得使我心疼,傻得让我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我望着她的背影,在冬日早晨的寒风与朝阳中的背影,有一种莫名而久违的感觉正在心间萦绕。
我是一个自信坚强的人,我总以为,我会坚强的不被感动;我也总相信,像我这种看悲剧都不会轻易掉一滴泪的人不会为人所动容。因为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如今这个世上除了天天被人们挂在嘴边上的,睡梦中都能说出名字的那几个人,很少甚至没有人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做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所以只因没有遇上令人感动的事,却让我觉得自己已不会感动,亦不会再被感动。
“你遗失了感动吗?”心底里,我对自己大声的质问,可是只有慢慢变得低沉的回音,没有答案。
望着那依旧贴着的广告纸,望着那坚定离去的女清洁工,我想是的,但,幸运的是,我没有永远的遗失它。感动,被我找回来了,它,重新进入了我的内心。
如果你遗失了感动,请你不要怀疑感动,看一看自己还有没有那颗善于发现并接受感动的心。因为,感动一直都在,只要怀着感恩的心,你深吸一口空气,就会发现,就连阳光下的空气里,也会有着感动的味道。
生活中有或是没有感动,关键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进入你的心灵。感动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只要你愿意,它就会瞬间充盈你的心。
第四篇:感动在我身边
感动在我身边
罗马的一位诗人说:昨日之余,积于身,累于心。
—— 题记
课依然上着,我依然低头沉思。手握着笔,不知,如何画起,眼前干净的没有一丝尘埃的白纸,迷迷糊糊中,仿佛印上了数字。两边不一的数字,像是几个世纪的差距,一种紧张的压迫感铺天盖地的卷来,如蚕丝般将我包裹。退缩,再退,终究成了一个茧,白茫茫的一片,不知所措。
几下敲桌声响起,闷闷的,很不好听,但足以唤醒我的失神。侧目,美术老师微怒的面孔印入眼帘。稍稍僵硬的手继续握着笔开始作图,线条发涩,没有源头。
美术老师的眉头深深皱起,下课铃声及时响起,便抱着教案,踩着高跟鞋走了。那噔噔的声音不知为什么,感觉堵塞成一条线,挑动着我敏感的神经,头脑发胀,脑海中又出现了那张纸,黑色的数字,两边不一,像是几个世纪的差距。那感觉,似乎······ “想什么呢,吃饭了。”同桌在我面前晃晃手,很疑惑。“没什么,走吧。”淡淡笑道。“真是奇怪,今儿怎么这么安静了?”不作回答,扬长而去。嘴里嚼着不知所谓的食物,目光空洞无神,本以为可以放得开啊,原来是这般在意,食不知味。
教室里依旧一片喧哗,这,似乎影响不了什么,反正心情已经一团糟,不是吗?“那个,班主任叫你去办公室。”办公室?早该来了,嘴角的淡笑依旧化不清沉重的步伐。她坐在椅子上,微笑着看我进来。看着桌面的卷子,那红色可真鲜艳,但鲜艳的不愿去看第二眼。“我们来分析错题吧。”说着便一一讲解,嗯?只是这样。将要踏出门时,一阵声音将我的步伐停留,“罗马的一位诗人说:昨日之余,积于身,累于心。不过,珍惜每一次转弯。”回头,对上了她的眸子,耐人寻味。
家中,菜肴甚是丰富,父母早已在前等候。香味不时的牵引着我的鼻子,忍不住,大开杀戒。灯光映在纸上,渲染着安静的气氛,妈妈推门而进,递给我一杯清茶,香飘四溢。
翻书,一张纸条然落下:黄河因为弯曲而滋润着更广阔的土地,勘探队因为路途弯曲而得以深入钻研。是她,朦胧的眼睛里浮上一层水雾。我知道,美术课门外的人是她,食堂内那目光的主人是她。啪嗒啪嗒,哭了,嘴角却微微上扬,头轻轻扬起,满满的自信和希望洋溢在脸上。
隔天,妈妈说:“那天,班主任说你没有胃口,要我做几样你爱吃的。
第五篇:感动在我身边
感动在我身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感动在我身边》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感动是熏人欲醉的暖风,感动是衡量人性的一把标尺,感动是测量爱心的一架天平。花开花落,时光踏着轻盈的足迹,永不留驻。
走上教师这个小小的讲台已经十年了,这个时间的定格或许并不长,但在这里,我却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幸福。对于教师来说,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没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
不必说感动中国的任何人,在我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值得我敬仰和爱戴的老师。他们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我们有着扎实肯干、身先士卒的学校各级领导;有着老骥伏枥、默默奉献的老教师;有着年富力强、充满激情的中青年教师。这些老师成为我人生的良师益友。
张巧老师——教育学生总是独有一招,不动声色,却能润物无声。她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沟通。在学生眼里,张老师既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令人尊敬的长者,又是值得信赖的挚友。清晨,当“叮呤、叮呤”的铃声打破校园的静寂时,她一定是紧随学生的脚步而来,夜晚,宿舍里,一定有她关怀学生的声音。张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尽快自立自理,甚至手把手教大家洗衣服,很多同学通过自己动手做家务,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她经常对教育学生们说:“学习成绩好坏有时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成绩的好坏并不代表人的好坏,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好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她要求学生每人每周必须做一件好事,每月评比一次“文明之星”。习惯成自然,全班同学都养成了做好事的习惯。张老师的身影在带领学生的义务劳动中,和学生们一起爬窗户擦玻璃,在花园里拔草;张老师以身作则弯腰捡起同学们座位下的每一张纸屑和每一粒瓜子皮;在学生意外受伤,是张老师在医院忙前跑后,在学生父母没能赶到的情况下,亲自用颤抖的手为学生签下了手术单。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为我们焦煤集团培养出了像刘超超这样的“青年岗位能手”。
赵文化老师——她对工作勤勤恳恳,精益求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联系时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她经常备课至深夜;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灵活,效果显著,她对待学生亲切有办法,经常找她们谈心,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她们,开导她们,从而走进她们的心灵。在她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就是2012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方庄一矿通风队瓦斯检查工秦飞。2010年9月,秦飞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平顶山市举办的“中平能化杯”首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来自全国15所煤炭行业职业学校的45名选手中,在老师精心的培养下,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获瓦斯检查工竞赛个人成绩第6名,荣获三等奖,并获得全国煤炭行业协会颁发的瓦斯检查高级工证书。
在焦煤技校的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爱岗敬业的好老师,她们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在焦煤高级技工学校这片净土上,每天都上演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感动着学生、感动着老师、感动着家长、感动着每一个人。
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问候,一汪感动的泪水,一次倾心的交流,一番严厉的批评,一节精彩的课堂都在体现着老师们的风采和内蕴。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在脚踏实地行动;没有望洋兴叹的感慨,却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没有身为人师的骄傲自负,却在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
奉献不止,感动常在。我们的人生因感动而精彩,我们的人生因奉献而闪光。只要我们的心中装裹着爱和奉献,我们就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愧于我们的良心。让我们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在感动的海洋里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