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 《数一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
目前,我上的是一年级数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学校,因此活动,天真烂漫,学生对课堂学校不太适应,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较短。所以我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材特点,我认真钻研了好久教材,备好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虽然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一般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到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因此课堂上如何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上课前,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把联系方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跟学生将一些老师的寄语和要求接下来就开始上课了!先然后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手指,接着让学生打开课本第二页,让学生看书本上的校园图,问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在这个环节上留给学生随意观察交流的空间,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后,提出任务让学生观察。在请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能表示1...2....3...等的有哪些时,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但也因为如此,导致课堂纪律不好。有的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言,学生抢着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后来强调一下纪律之后,有一会有所好转,但后来仍然比较吵。到后面问书本图中有哪些可以用7...8...表示时,学生觉得太简单所以开始不认真听讲。(这里应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拓展其他内容),再后来是巩固创新环节,让学生数一数自己铅笔的根数,教室的窗户,还有每个窗子上有几块玻璃。还有横着数,自己所在的一排有几个同学,所在竖排又有多少同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发言,所以我每次都叫之前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因为有些学生妹叫到或者自己知道,一部分同学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自己和别人讨论起来,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则在做小动作。此时,由衷的感受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纪律组织是个的大问题!对于纪律组织,我有几点反思:
1、学生要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和批评。
2、老师有时候要凶一点。
3、要反复跟学生强调上课要举手发言,当有人在站起来再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要细心听。可请不听话的学生来讲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说了什么。
4、一旦纪律不好,就要马上停下来整顿纪律。5.上课要多增加点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第二篇:一年级《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
《数一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通过一幅美丽的校园图,有红旗、鲜花、树木、楼房、白鸽、老师、学生等不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反思本节课,有以下三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怎么样的数才是合格的数?在数白鸽和树木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数,巡视发现有的孩子是眼睛观察后直接判断,有的孩子这边数数,那边数数,也有的孩子会一个一个数过去。请选择一个一个数过去的孩子上来到投影这里数,下面的孩子感受有序数的过程,感知“有序数和杂乱数完全是不一样的。”
2、怎样才能做到有序?有序的标准是什么,就需要通过孩子的数让大家观察发现,原来数的时候要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顺序,才是真的做到有序。而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是一种约定俗成,在之后的学习中比如从前往后也往往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3、如何不重复不遗漏?知道数的顺序,往往还是会数错,怎么办?做记号!比如在数图中有几个男孩时,有的男孩在踢球,有的在玩单杠,并不像树木或白鸽那样成一条直线,而是散落在操场的每一边,这给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从左往右的时候还需要从上往下,纵观全局,往往也会遗漏和重复。因此,在数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做记号的重要性。比如数一个勾一个,或者数一个画一个圈或其他符号,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带着全班一起完成。完成后再感受做记号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感悟通过做记号可以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效果。
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是需要有顺序的,需要做记号的。从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来看,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数的方法,但个别孩子还是会杂乱无章地数,需要在后续学习中继续跟进。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一、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1.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习: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
第四篇:数一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今天早晨,第一节是数学课,我拿了一些珠子来到教室里,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于是我将珠子按组合发了下去,不一会儿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已经将这些珠子数个不停,这时,我便趁热打铁,说:这节课我们来个数珠子比赛,谁数的好,数的对,老师就把这些珠子送给他,大家高兴吗?小朋友高兴极了,异口同声的说:高兴……
教室里跟炸开了锅一样,我说数,同学们用珠子哗啦,哗啦的数,兴趣可高了,第一轮比赛结束了,第二轮是看着黑板上的数边读边数,这使我发现周自清小朋友的动作很慢,她几次想举手,但又没敢举起来,她是一个平时在班里表现不怎么样的孩子,于是,我便给了她一个平等的机会,告诉同学们,咱们让周自清小朋友来数一数,读一读,大家同意吗?同学们的喊声压住了她微小的回答,她一下子数对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得到老师的表扬,感到成功的喜悦,脸上顿时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是啊,从这一节课,我发现孩子都是聪明好动的,做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呵护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应该用鼓励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不起眼的学生,用和蔼可亲的面容去期待所谓教师心目中的“丑小鸭”。
第五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秘密吗?师:是啊,我们都有10根手指。请小朋友们互相数一数。
2、我们都能从1数到10,那么你能从10数到1吗?互相数一数。
3、介绍数的起源。
二、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1.师: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你能从这幅图中发现这10个数宝宝吗?找到后请小朋友说给同桌听。2.反馈:那些东西可以用数字宝贝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表示?请你指出来,说完整。
3、数到9个小女孩和10个小男孩时,引导学生用做记号的方法数数。三.讨论。
1、师:1可以表示一面红旗一位老师,还可以表示生活的什么?其它数字呢?
2、师:如果我用一个圆圈表示图中的1朵花,那么6朵花就应该用几个圆圈表示?如果有8朵花呢?三.练习。四.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板书设计; 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课后反思:导入部分师生互动比较新颖,能够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介绍数的起源使学生了解数的演化过程,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能够很快收集到信息,只是不够全面,很多学生往往只是找到一个信息就急于表现,我就引导他们:你能找到更多的数字宝贝吗?从1找10。然后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反馈的时候,我就发现如果一个个反馈花费的时间太多,但是不这样又可能让学生信息的收集不全面。后来我就安排了让学生回答:这些数字宝贝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物体?刚开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还是从书上找,于是我就引导学生:1还可以表示1根手指,还有呢?然后学生的思维就拓宽了。最后是用图形表示物体,这样就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慢慢转化。在课堂常规方面,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因为我好几次发现有几个学生答非所问,或者当老师同学在说话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