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著名诗人及其风格分析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1.屈
原
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
关键词: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
楚辞体
2.曹
操
其诗或反映汉末**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
关键词:思想积极
质朴刚健
(建安风骨)
3.曹
植
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
关键词:建功愤激
笔力雄健
词采华茂
4.陶渊明
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关键词:田园生活
平淡自然
简洁含蓄
5.骆宾王
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大纲选其《咏鹅》1首。
6.王
勃
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贺知章
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
8.王之涣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孟浩然
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
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
关键词: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11.王
维
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
12.李
白
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
关键词:雄奇奔放
清新自然
浪漫主义
13.高
适
以边塞诗著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
14.刘长卿
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
关键词:隐逸之情
清雅洗练
15.杜
甫
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
关键词:爱国诗史
沉郁顿挫
16.岑
参
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大纲选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
关键词:激昂慷慨
奇峻壮阔
17.韦应物
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时之作,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著名。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得优美如画,又含蓄地流露出待渡者的怅惘心情,颇耐寻味。
关键词:简淡秀朗
意境高远
18.白居易
其诗以政治讽喻诗为主,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长篇叙事诗《琵琶行》语言优美而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大纲选其《观刈麦》《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琵琶行》4首。
19.李贺
其诗多诉说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愤懑,想象奇特,构思精巧用词瑰丽,色彩浓艳,独树一帜,称为“长吉体”。由于生活面狭窄和过于追求新奇险怪,许多诗歌也不免流于晦涩,往往有奇句而欠缺完整的形象、意境和脉络。大纲选其《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2首。
关键词:想象奇特
构思精巧
用词瑰丽
20.陆游
诗词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愤恨心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语意明快;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和风俗人情的作品清新俊逸,别具风采。词以沉郁雄放为主要特色兼又柔婉清逸的情趣。大纲选其诗《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5首。
关键词:抗敌御侮
沉着雄放
柔婉精巧
21.范成大
晚年擅长写田园生活景象,不少篇章把农村自然风光的描写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田园诗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使金途中曾写七十二首七言绝句反映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渴望光复的心情,谴责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爱国感情极为真挚。大纲选其《夏日田园杂兴》1首。
关键词: 田园风光
揭露剥削
渴望光复 22.辛弃疾
主要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境界雄奇阔大,感情热烈奔放。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词清新婉丽,韵味深长。大纲选其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首。
关键词:悲壮豪迈
雄奇阔大
摇曳多姿
23.李清照
前期词描写闺中悠闲生活和夫妇间离别情绪,后期主要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流露出爱国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艺术上力求专精,富于创造性,语言不假雕琢,而音调流转和美,形象鲜明生动,风格婉约而兼有爽朗豪放。大纲选其诗《夏日绝句》1首,词《声声慢》《醉花阴》《一剪梅》3首。
关键词:离情别绪
家国之思
婉约自然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集释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粗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例诗: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陆游
B.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例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此外,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相类似还有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宋〉陆游。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北宋晏殊《清平乐》这里是鸿雁传书。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14、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抒写诗人内心极度的哀怨。
16、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17.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8.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谊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五代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19.雨 ——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详和,企望幸福
——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遽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万物细无声。” 陆游的《书怀》:“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20.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徐再思的《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秋日的意象来诉说离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21.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第二篇: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1)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人生经历:(公元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2)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人生经历:(公元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内容并不丰富。
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3)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
人生经历:(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属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玄宗时供奉翰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之乱中,曾入永王李璘府,因璘败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诗人。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痛苦,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艺术特点:往往给人开阔壮美的意境,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勇气,也给人激动心胸的鼓舞。广泛采用民间神话传说,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使诗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情调,构成奇幻无穷、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语言往往冲口而出、真率自然、浑然天成,清新飘逸。
(4)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人生经历:(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次年严武死。即移居夔州。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思想内容:盛唐现实主义诗人。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
艺术特点: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典型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善于把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现实而深刻;在描写事物时体察事物特征非常细致,能鲜明地展示事物特征。语言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善于学习前人和民间语言而锤炼出优美的诗歌语言,自然而平易。风格沉郁顿挫。(5)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
人生经历:(公元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思想内容:曾写出一些反映民间疾苦、谴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作品。少数诗篇,表现诗人要求为国破敌的雄心。在苏诗里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苏轼的词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它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提升词的意境,把散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去。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为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艺术特点:其诗清新豪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6)辛弃疾_---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人生经历(公元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金兵统治的沦陷区.二十一岁时,率领两千多人起义,投归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耿京被害后,带兵回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浙东等地地方官.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并作了不懈努力和大量的准备,受到南宋主和派的多次打击,曾长期罢挂官闲居.思想内容: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不少词作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7)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世——清丽优美、典雅情致
人生经历:(公元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思想内容:早期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多写其悠闲生活;南渡后,悲伤于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其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艺术特点: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典雅精致。
二、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1.植物类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离恨、卑微。
黄叶:凋零、别离、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长久、活力、希望。梧桐:悲秋、凄苦、感伤,还可表达高贵。芭蕉:孤独、离别。
柳:送别、思亲、挽留、操守(介之推)。花开:青春、希望、人生的美好。花落:惜春、凋零、失意、事业的挫折、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衰败)。杨花:漂泊、流散、无情。牡丹:富贵、美好、憧憬。莲:怜、爱、纯洁。梅子:少女怀春。丁香:愁思、春情。
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草本花卉,亦称丽春、赛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 自刎垓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历代文人雅士歌咏此花,多涉及这一悲壮传说。红豆:《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2.动物类
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离愁、物是人非。燕:家园、物是人非。
鹰:自由、强劲、人生搏击、事业成功。乌鸦:小人、奸臣、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无依、伤感。鱼:自由、惬意。
鲤鱼:尺素书、信。寒蝉:悲秋、高洁之士。鸡狗:田园、世俗生活。猿猴:凄清、哀伤、荒远。马:追求、仕途、漂泊(瘦马)鸿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事,后因以之喻书信。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3.景象类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海:辽阔、深邃、力量、胸襟、人生的起伏。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愁苦绵长。烟雾:情感朦胧、命运惨淡、前途迷惘、理想幻灭。小雨:春情、生机活力、希望、伤感、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热情、动荡、巨变、政治斗争、恶势力、荡涤污秽的力量。
狂风:作乱、恶势力、摧毁旧世界的力量。东风:春风、欢愉、希望、美好、时光。西风:悲秋、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打击、考验、变易、挫折、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雪:纯洁、美好、寒冷、环境恶劣、恶势力。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阴:压抑、愁苦、寂寞。晴:欢景、光明、希望。
云:游子、飘泊、归隐、轻浮。夕阳:迟暮、失落、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月亮: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变易、离别。
破晓:清静、迷茫、希望。暮夜:愁思、怀旧、孤独、清冷。天地:人的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情感孤独。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4.人文类
英雄:历史风云人物、功业有成者、令人追慕者、让人自愧不如者。小人:奸人、被鄙夷的、被鞭挞的、使人反思者。
古迹:古营垒、旧楼台,衰败、萧条、怀旧明志、昔盛今衰。乡村:思归、世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宁静的生活。
南浦:送别、感伤。亭:长亭短亭,送别、挽留、依恋。都市:市井繁荣、富贵奢华、世俗名利。仙境:飘逸、忘尘厌俗、幻想、虚幻。酒:长久、送别、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云帆:抱负、离别、思乡。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神器:指地位、政权。
第三篇: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归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实自然,悠然冲淡。《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 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在狱咏蝉》 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杜少甫之任蜀川》 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登幽州台歌》 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过香积寺》《山居秋暝》《渭城曲》《使至塞上》 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过故人庄》《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别董大》 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凉州词》 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从军行》 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漂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直率自然,清新飘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子夜吴歌》《登金陵凤凰台》《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天门山》《上李邕》《塞下曲》
岑参: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
《逢入京使》《草堂村寻罗生不遇》《巴南舟中夜市》
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望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客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蜀相》《清江》《绝句四首》《江南逢李龟年》 韩愈: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韦应物: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滁州西涧》《秋夜寄邱员外》 元稹: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行宫》 白居易:遭贬江州;关注民生、同情百姓;叙议结合、语言通俗。
《村雪夜坐》《晚望》《问刘十九》《初入太行路》《赋得古原草送别》
刘禹锡: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讽刺权贵;或开朗流畅,或含蓄隽永。
《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乌衣巷》《春词》
柳宗元: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离乡去国;描绘细致,语言淡泊。
《渔翁》《江雪》《溪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李贺:七岁能辞;诗尚奇诡,绝去畦径。《雁门太守行》
李商隐: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忧郁感伤,感叹沦落,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锦瑟》《乐游原》《夜雨寄北》《天涯》《花下醉》
杜牧:侍才自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爱国爱民;词采清丽,画面鲜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秋夕》《金谷园》 欧阳修:四岁丧父,后中进士,后遭贬谪;关注民生;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蝶恋花》 王安石:主张革新,辞官退居;关注民生,抒发性情;长于说理,精于修辞。《桂枝香》 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念奴娇》《水调歌头》 陆游:生于战乱,后遭贬黜;恢复中原,关注民生;想象瑰丽,精练自然。
《卜算子.咏梅》《诉衷情》《钗头凤》《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书愤》
辛弃疾: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难酬壮志;慷慨悲壮,笔力雄厚。《采桑子》《清平乐1》《清平乐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鹧鸪天》《南乡子》《破阵子》《青玉案》《永遇乐》《摸鱼儿》
柳永: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歌妓生活,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凤栖梧》 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时;清丽优美,典雅情致。
《如梦令1》《如梦令2》《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渔家傲》《声声慢》
李煜:南唐后主,阶下之囚;宫廷生活,亡国之痛;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破阵子》《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
马致远:半世蹉跎,归隐山林;怀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天净沙·秋思》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内容方法加特征);(3)形象的意义。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及生活的环境。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情,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及特点;(写了些什么景象)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一)看画面的色、形(组成、远近等)、声、味,动、静、虚、实欣赏诗的画面美。
(二)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三)分析意象的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鉴赏景类形象,基本思路是:
1、概括景象及特点;(写了些什么景象)
2、描摹诗歌图景;(画面之美)
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辨别色调,确认形象中包含的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的物象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化静为动很好地表现了山峰众多,聚合在一起的动态。修饰语:为形容词(往往带有情感的色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可见人心。特殊词: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 勾画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数词表限制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炼字题如何解答?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炼句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
3、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4、表达的主旨、情感;
二、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一般倒装:或韵律或强调)答题思路:调整语序简要描述+强调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意境)+表达效果(意境更突出、特点更鲜明,情感更浓烈)+诗人情感;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1.主语后置。2.宾语前置。3、主、宾换位。
4、定语的位置(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a.定语挪前。b.定语挪后。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三、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答题思路:什么位置+什么结构作用+思想主旨的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明白晓畅(明快浅显)、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浑厚雄壮)、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沉郁顿挫。答题步骤:①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有时需要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风格: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
第四篇:室内设计风格分析
室内设计风格分析 现代简约风格: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简洁并不是简单,简洁是优良品质经不断组合并筛选出来的精华,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为一种高度浓缩、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简练出的新概念,摒弃传统的陈俗与浮华,它多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与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相统一,达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境界。简洁,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文化提炼,是大家手笔。“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艺术创作宜简不宜繁,宜藏不宜露。”这些都是对简洁最精辟的阐述。
简洁并不是缺乏设计要素,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作境界。在室内设计方面,不是要放弃原有建筑空间的规矩和朴实,去对建筑载体进行任意装饰。而是在设计上更加强调功能,强调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更追求材料、技术、空间的表现深度与精确。用简洁的手法进行室内创造,它更需要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设计素养与实践经验。需要设计师深入生活、反复思考、仔细推敲、精心提炼,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最深的设计内含。删繁就简,以色彩的高度凝练和造型的极度简洁,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空间、人及物进行合理精致的组合,用最洗练的笔触,描绘出最丰富动人的空间效果,这是设计艺术的最高境界。简洁就是线条简练、造型整洁,同时也是浪漫的怀旧气息与前卫风格的完美结合。试想,清雅、自然的设计作品通过几个块面的穿插组合,几个点线就与其概括了一切复杂的形式,一气呵成,生动简明。将实用而又时尚的简约风格与独立、自我的个性融合在一起,让洋溢着温馨的生动和流淌着美丽的质感借着装饰材料的衬托演绎着各自的风韵。这样,我们才能在简明轻快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彰显出时尚个性,才能品味出优雅的生活。
充分运用空间的层次光影,运用空间的交错组织,将空间与形式有机地结合,才能表现出空间的构想与魅力,才能创造出新意念。
简洁构成的审美性,因人而异,人们的年龄、见识、素养、生活背景的不同,产生的品味要求也就不同。设计师有责任把人们引进一个简洁、含蓄充满个性的非常世界,有义务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缓和着审美观念的冲击,缩小着彼此审美层次的差距。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新思维、新结构,新材料的出现必定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装饰新概念、新形式、新空间。简洁这一现代又唯美的形式已经深入影响到建筑产品、工业产品、生活产品等诸多领域,它已悄然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产生质的变化。它是我们这一时代的必然产物,是设计风格的必然倾向。这些将给足设计师们更大的想象空间,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必然会一枝独秀,引领着我国装饰行业的潮流,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追求的时尚。
中式风格:中国传统崇尚庄重和优雅,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天棚、屏风、隔扇等装饰,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朴实,亲切,简单却内藏丰富意涵。注重细节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细节装饰方面,具备现代眼光的重视装饰风格非常讲究。尤其是在现代结构的住宅中,往往可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像屏风,帷幔,翘头案等这些家具,局部装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新中式风格在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给传统室内设计注入了新的气息。没有刻板却不失庄重,注重品质但免去了不必要的苛刻,这些构成了中式风格的独特魅力,特别是中式风格改变了传统家具“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的弊端,加之在不同户型的居室中布置更加灵活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代多以中式设计和西式陈设为主。木质材料居多,颜色多以仿花梨木和紫檀色为主。空间之间的关系与欧式风格差别较大,更讲究空间的借鉴和渗透。
欧式风格:典雅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到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在各个时期都有各种精彩的体现,是欧式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形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继承了巴洛克风格中豪华、动感、多变的视觉效果,也吸取了洛可可风格中唯美、律动的细节处理元素,受到了社会上层人士的青睐。特别是古典风格中,深沉里显露尊贵、典雅浸透豪华的设计哲学,也成为享受快乐,理念生活的一种写照。
欧式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欧式客厅顶部喜用大型灯池,并用华丽的枝形吊灯营造气氛。门窗上半部多做成圆弧形,并用带有花纹的石膏线勾边。入厅口处多竖起两根豪华的罗马柱,室内则有真正的壁炉或假的壁炉造型。墙面最好用壁纸,或选用优质乳胶漆,以烘托豪华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为佳。欧式客厅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软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枫木家具,色彩鲜艳的布艺沙发,都是欧式客厅里的主角。还有浪漫的罗马帘,精美的油画,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都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风格的装修,在面积、空间较大的房间内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欧式风格按不同的地域文化可分为北欧、简欧和传统欧式。其中的田园风格于17世纪盛行欧洲,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它在形式上以浪漫主义为基础,装修材料常用大理石、多彩的织物、精美的地毯,精致的法国壁挂,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另一种是洛可可风格,其爱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欧洲的皇宫贵族都偏爱这个风格。
欧式的居室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典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带来不尽的舒服触感,实际上和谐是欧式风格的最高境界。同时,欧式装饰风格最适用于大面积房子,若空间太小,不但无法展现其风格气势,反而对生活在其间的人造成一种压迫感。当然,还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才能善用欧式风格。
门的造型设计,包括房间的门和各种柜门,既要突出凹凸感,又要有优美的弧线,两种造型相映成趣,风情万种。
柱的设计也很有讲究,可以设计成典型的罗马柱造型,使整体空间具有更强烈的西方传统审美气息。壁炉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载体,选择欧式风格时,可以设计一个真的壁炉,也可以设计一个壁炉造型,辅以灯光,营造西方生活情调。
灯饰
在欧式风格的家居空间里,灯饰设计应选择具有西方风情的造型,比如壁灯,在整体明快、简约、单纯的房屋空间里,传承着西方文化底蕴的壁灯静静泛着影影绰绰的灯光,朦胧、浪漫之感油然而生。
房间可采用反射式灯光照明或局部灯光照明,置身其中,舒适、温馨的感觉袭人,让那为尘嚣所困的心灵找到了归宿。
家具
欧式风格宜选用现代感强烈的家具组合,特点是简单、抽象、明快、现代感强,组合家具的颜色选用白色或流行色,配上合适的灯光及现代化的电器,比如音像器材,就仿佛为主人编织了一个明快美丽的梦想。
挂画
在欧式风格的家居空间里,最好能在墙上挂金属框抽象画或摄影作品,人体画,直接把西方艺术带到家里,以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表现主人的文化涵养。
欧式田园风格受到很多业主的宠爱,原因在于人们对高品位生活向往的同时又对复古思潮有所怀念。设计使你可以感受舒适的自然,体现悠闲自在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充满浪漫的向往。运用西欧设计手法的的大气,配合充满浪漫高贵格调高雅的表现手法来体现。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气息。把一些精细的后期配饰融入设计风格之中,充分体现设计师和业主所追求的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氛围。田园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认为只有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田园风格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
欧式田园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但不同的田园有不同的自然,进而也衍生出多种家具风格,中式的、欧式的,甚至还有南亚的田园风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
英式和法式两种田园风格。前者的特色在于华美的布艺以及纯手工的制作。碎花、条纹、苏格兰格,每一种布艺都乡土味道十足。家具材质多使用松木、椿木,制作以及雕刻全是纯手工的,十分讲究。后者的特色是家具的洗白处理及大胆的配色。家具的洗白处理能使家具呈现出古典美,而红、黄、蓝三色的配搭,则显露着土地肥沃的景象,而椅脚被简化的卷曲弧线及精美的纹饰也是法式优雅乡村生活的体现。欧式新古典风格在造型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等。
灯光照明或局部灯光照明,置身其中,舒适、温馨的感觉袭人,让那为尘嚣所困的心灵找到了归宿。
日式风格:清雅幽静的日式房间,简约的装修风格,木质、竹质、纸质的天然绿色建材被应用于房间中,几件方正规矩的家具显出主人宁静致远的心态。日式家居装修中,散发着稻草香味的榻榻米,营造出朦胧氛围的半透明樟子纸,以及自然感强的天井,贯穿在整个房间的设计布局中。而天然质材是日式装修中最具特点的部分.半透明的樟子门--与榻榻米一样,推拉式木格,樟子门也是构成日式家居的重要部分。樟子门因木框采用桐木,木格子中间以半透明的樟子纸取代玻璃,所以薄而轻。樟子纸也可用于窗户,特点是韧性十足,不易撕破,且具有防水、防潮功能。图案也很精美,常见的有竹子与千鹤图,在室外光的映衬下,焕发出淡雅的朦胧美,煞是好看。樟子门也因美丽的樟子纸而得名。
日式玄关的风格的设计,带着浓浓的自然风情。在日式玄关的设计当中,色彩的使用淡雅自然。浅色系运用得比较多,如用到日式印花的墙纸、清爽干净的墙面、以及素雅的家具搭配等等。放日式家具的和室是多用途的,通常作卧室,也可作起居室、书斋、客房等。日本和室风格质朴清雅、充满自然气息。由于采用天然材料、门窗宽大透光、家具低矮且不多,室内又多用活动拉门间隔,和室总是给人以宽敞明亮的清爽感觉。
日式家具品种很少但有特色,主要是榻榻米、床榻、矮几、矮柜、书柜、壁龛、暖炉台等。日式家具注重材料天然质感,线条简洁、工艺精致。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日式风格特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以便与大自然亲切交流,其乐融融。搭配法则:低姿、简洁、工整、自然
低姿:在客厅一角隔出一间和室,形成一个精彩的画面。需要作为卧室的时候,只需将隔扇门拉上,即可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和室的门窗大多简洁透光,家具低矮且不多,给人以宽敞明亮的感觉,因此,和室也是扩大居室视野的常用方法。
简洁:日式中强调的是自然色彩的沉静和造型线条的简洁。另外受佛教影响,居室布置也讲究一种“禅意”,强调空间中自然与人的和谐,人置身其中,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喜悦”。
工整:日本人对用品的陈设极为讲究,一切都清清爽爽摆在那里。这似乎带有那么一种刻意的味道,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种刻意的创造把它们文化中美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
自然:在日式风格中,庭院有着极高的地位,室内与室外互相映衬已成定理。还有插花,更是要不失时机地摆放在家中每一个角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是茶杯的摆放或一个浴室角落也要与插花搭配了,色彩、造型的呼应功不可没。和室風格建筑以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深深植根于日本这块土地的同时,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发展,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并接受。
和室風格建筑具有如下特点:
1、使用建筑材料几乎全部以天然素材为主,如木、竹、草、石、土。
2、所采用的独到的施工技术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固性、轻便性、抗震性、保温性、防火性、隔湿性、隔音性。
它对于建筑物物理性能要求所满足的程度是其它建筑无法比拟的。
3、在设计方面将以人为本.反朴归真的观念巧妙地融入到具体的环境中——由此而形成的建筑意境充分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内涵。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理所当然地奠定了它在世界建筑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先进地位。
第五篇:著名诗人简介
著名诗人简介
一、唐代诗人
骆宾王(约638—约684)
今浙江义乌人。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李峤(约645—约714)
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
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贺知章(659-约744)
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
王湾(?-750)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开元五年任荥阳主簿,终洛阳尉。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这首《次北固山下》为最著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州(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自号四明狂客,与李白、张旭等人在长安称“饮中八仙”。工书法,尤善草隶,诗多祭神乐章和应制之作,偶有小诗清新可喜。
张旭(675-750?)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
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
崔护
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孟浩然(689-740)
今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著有《孟浩然集》。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等友善,活到95岁,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
高适(约700-765)
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诗人。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较熟悉边塞风光和军队生活,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边疆形势和士兵疾苦。高适(702-765),字达夫,德州莜(今河北景县)人,少潦倒落拓,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在今甘肃静宁,出生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朝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朋友。李白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精通剑术,一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一生曾两次做官,结果不是遭宦官排挤,就是被皇帝流放,很不得志。他写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很有艺术感染力。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官司勋员外郎。早期有过一段风流不羁的生活,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得雄浑豪放。
刘长卿(709-79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移睦州司马,官司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受,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五言诗成就较高,被称为“五言长城”。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今河南巩义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早年漫游南北各地,途中结识了李白等许多朋友。曾两次去京城长安赶考,都没有考中。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负,可惜没有机会实现。他曾经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直言,触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职。安史之乱时,他到处颠沛流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当时镇守剑南的节度使严武见杜甫很有才能,就请他担任参谋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生活失去了依靠,又开始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诗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全面反映了唐朝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赢得了“史诗”的称誉。他的诗题材多样,富于变化,风格深沉抑郁,语言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天宝十二年进士,因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有功,广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后迁容管经略史。诗多讽喻时政,反映人民疾苦。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
李益(748-827)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宪宗时官秘书少监,终礼部尚书。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郎”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是韩愈的学生,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孟郊(751-814)
字东野,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诗人。年青时隐居嵩山,性情耿直,很少与人来往。年近五十才中进士,做过小官。他是韩愈最赏识的诗人,但一生穷困潦倒,被成为“穷酸孟夫子”。他的诗大多抒写胸中不平,倾诉穷愁孤苦的心情,也反映了一些民间疾苦。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诗风朴实深沉,语言精练。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与柳宗儿合称韩柳。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曾经当过翰林学士、左拾遗。因敢于直言,得罪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在杭州、苏州等地当刺史。杭州西湖有一条白堤,相传是白居易任职期间所筑。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他的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
李绅(772-846)
字公垂,今江苏无锡人。唐朝诗人。他与当时的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他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的职位。但他对普通百姓还是很有同情心,在不少诗歌中流露出对百姓穷困生活的关心之情,这在封建社会当官者当中是非常难得的。
柳宗元(774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贾岛(779-843)
字浪仙,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早年屡试进士不中,曾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诗多数描写荒凉、孤寂的意境。他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以苦吟诗人著称。传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京赶考,一边行路,一边吟诗。当时他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其中的“敲”字开始想用“推”,接着又想用“敲”,想来想去,定不下来,于是不停做着“推”和“敲”的手势,不觉冲撞了别人的马车。幸好坐在马车上的人是当时很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与他一起商讨,认为“敲”比“推”好。“推敲”一词由此而来。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举贞元九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与白居易同为早期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诗亦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其实,无论是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还是诗歌艺术,元稹都远不能与白居易相比。
张继
生卒年不详,字懿孙,今湖北襄樊人。中唐诗人。在江南一带做过盐铁判官和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写有不少旅游题咏诗,善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风光。著有《张祠部诗集》。
张志和
生卒年不详,字子同,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诗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擅长诗词,能作画、击鼓、吹笛。诗歌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和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及剑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李商隐(约813-约858)
字义山,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统治集团里宗派斗争最激烈的时代,与当时对立的牛僧孺、牛德裕两派朋党都有关系,成了两派斗争的无辜牺牲者,因而内心感到非常苦闷。他写的许多诗都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心境。他的诗文字和音调很美,多用象征手法,浪漫色彩很浓。他的抒情诗情调感伤,意境朦胧,对后代影响很大。
罗隐(833-910)
字昭谏,今浙江富阳人。唐朝诗人。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大**时代,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很不满,所以他的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他的诗中善于运用口语,民间流传颇广。韦庄(836-910),字端已,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为前蜀皇帝,任命他为宰相,诗词都很有名,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拟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诋毁。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昭宗大顺二年进士,但示授官。后任五代梁太祖朱温的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其诗语言通俗,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
二、宋代诗人
辛弃疾(1104-1207)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安石(1021-1086)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晏几道(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
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姜夔(1155-1121)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坐元祐党籍。绍圣后累遭贬调。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李煜(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
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延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相对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风格变得十分慷慨激昂(著名的如《过零丁洋》)。其存词不多,但大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风骨凛然,表现了诗人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有震撼人心之力量。三首《酹江月》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又尤以前两首流传最广。“蛟龙,元不是池中物”之句常为后人所引用。有《文山先生全集》。
李纲(1083-1140)
字伯纪,绍武(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往来于杭州、吴兴间,过着优游的生活。词作与柳永齐名,号称“张三影”。今传《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晚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杭州)人。张俊六世孙,宋亡,落拓而终。他的词尤以咏物词名重当时,其作词圣“清空”之说,词有《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
朱淑真(约1135-约1180)
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冯延巳(903--960)
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陈与义(1090--1139)
别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绍兴三年(1133)以荐补右迪功郎,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刘辰翁(1231--1297)
别号须溪,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进士出身。做过濂溪书辽(当时讲学的地方)院长。他对专权误国的贾似道不满。后来坚决不肯担任官职。宋亡后,埋头著书。在南宋遗民里面,他的词反映的爱国思想是比较强烈的。
周密(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不仕。著有《齐东野语》等杂著数十种。善书画音律,能诗,尤好藏弃校书。其词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范成大(1126-1193)
字至能,自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官司至参知政事。以诗著称。有《石湖集》。
叶梦德(1077-1148)
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居乌程(今浙江湖州)。绍圣四年(1097)进士。徽宗时,累官司龙图阁直学士。南渡之初,官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总四路漕计,为支援抗金作过重要贡献。词风简淡,感怀国事之作有雄杰之气。
张泌
字子澄,淮南人。生卒年不详。初官句容尉上书陈治道,南唐后主征为监察御史,累官至内史舍人。随后主归宋,仍入史馆,迁虞部郎中。后归家毗陵(今江苏常州)。现存词二十七首。其作大多为艳情词,风格介乎温庭筠、韦庄之间而倾禹于韦庄。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庆历新政”的主要主持者。也是有名的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词只存五首。
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其作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一起,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作品有《于湖集》,词集为《于湖词》。
吴文英(1212~1272)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今传有《梦窗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人。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今传有《梅溪词》。其词工于咏物。
王沂孙(?~约1290)南宋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宋亡,归隐,在西湖结社唱和。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碧山词多咏物,寄托遥深,哀婉动人。
吕本中(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年少聪颖,博览群书,纵论古今,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陈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邪,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