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高考分析大全
大体方向:
2013年,整个高考的考试方向大体和往年相似,重点难点都在函数、三角、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和往年试卷相比较,客观题难度系数上升,主观题,难度下降,但灵活性提高。整个试卷的分数重点偏向于最后两道大题的最后一小问,也就是21题、22题、23题。上海是个比较活跃的国际化都市,所以在教育方面也比较开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也就必然了。相比较于其他省市来比较强的传统题目来说,上海地区的试题则偏向于灵活性。
题目以灵活性显著!这样的题目对于学生的心理方面是种考验。在客观题目当中,一旦有到题目卡住了,很多学生会先慌了,自乱了阵脚,对后面的大题的切入有很大的影响!
客观题:
今年的特点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对知识的运用,客观题考查的比较多。如反函数、祖恒定理、数列和矩阵结合。
解答题:
考查的与往年类似,考大的五个知识点。立体几何、函数运用、三角函数、解析几何、数列
压轴题:
最后两道压轴题主要考解析几何和数列,第22题 考圆锥曲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运用。
该题需要用逆向思维、函数方程思想,对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23题考绝对值、函数、数列的综合运用
总的来说,今年的高考试题类似于一只纸老虎,看着比较厉害,实际上只要拿捏住了要害部位,应对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2014界高考生学习数学的建议:
1、运用3W学习法。即学了什么、怎么运用、考试怎么考
2、数学解题四步骤:
第一步,申明题意 ;
第二步,等价转换;
第三步,解题目
第四步,检查验证。
(本次高考,很多学生不会审题和分析问题,加上思维习惯,被题目所欺骗,掉入了题目陷阱,所以平时的做题,一定要注重解题模型的建立,发现数学题目的本质)
3、整体上海的趋势,是偏向于能力考查,所以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就题做题,要注意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形成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篇:2011高考语文分析
2011高考语文分析
2011 年高考成绩揭晓,几家欢喜几家愁,一切落定尘埃。在和我的学生一起经历了考前的紧张,考时的担忧,考后的忐忑,成绩揭晓后的释然之后,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回顾,仔细研究,去挖掘高考试卷中的“变”与“不变”,暂且写下一点自己的分析,望对今后的教学有利。江苏高考一直稳中求变,在传承中寻求突破。具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贴近社会,关注主流价值
江苏高考试卷一直具有贴近社会,关注主流价值的特点。这种贴近不像政治试题那样直接出现时事类的题目,而是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关注。如:病句的选材,2007 年出现“国家知识产权”、“苏通大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2008 年第出现“有偿使用塑料袋”、“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京沪高速铁路”,2009 年出现“国际金融危机”,这些关键词的出现,中体现了江苏高考试卷在主流价值和社会热点上的关注。名句默写,2009 年改革开放30 周年考到了毛泽东的词,2010 年考到了“总理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见面会的开场白中讲到了一句古训。2011年的高考试卷则多处涉及当下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如,试卷第1 题错别字,对“咳不容缓”的考察,是对当前广告中经常出现的误用成语现象的直接体现;试卷第2题病句题,“国民的幸福指数”“生态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建党90 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些题目都呈现出了贴近社会,关注主流价值的特点,这也是江苏卷一贯的特点。而联系五年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江苏高考试卷中的,“时代脉搏”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和“默写”部分,所以结合这两部分题目的特点,分析时代走向,才能抓住时代脉搏。
二、选择经典,传承大家遗风
江苏自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在试卷上体现出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如:文言文阅读的选材,2008 年选择了《后汉书》这一经典古籍中的“吴汉传”,2010 年选择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传承大家遗风是江苏不懈的追求。诗歌鉴赏的选材,从2007 年辛弃疾的《鹧鸪天• 送人》,2008 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到2009 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再到2010 王昌龄的《送魏二》,选择经典是江苏不变的誓言。2011 年江苏高考继续选择经典,传承大家遗风。文言文考的是古代散文写作中最有影响力的苏轼的散文《陈公弼传》。诗歌鉴赏考的是唐诗中写得最有水准的杜甫的《春日忆李白》。默写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就是经典名句,不是庄子的《逍遥游》,就是屈原的《离骚》;不是曹操的《观沧海》,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设题严谨,体现以人为本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一向以精细著称,设题的严谨,指向的明确,体现着出题人以人文本原则。如2011 年高考试卷:第3 题概括题,“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5 个字。(4 分)”题干中清晰暗示,回答的是结论的来源,只要仔细阅读只有四句话的材料,不难找到三个答题区间和要点。诗歌鉴赏第9 题(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 分)”注意,题目在明示你是三个方面!(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 分)”看清楚,这一联是写景的句子,题目却直接指向感情,手法不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又是什么呢?仔细体会江苏高考试卷中的题干,不难发现,在出题时出题人的良苦用心。较小的切入口,严谨的语句,无处不在体现着江苏高考的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的宗旨。
四、难度略升,高举素质大旗
今年高考,考生普遍认为语文最难,原因来自于以下几点。
1、心理差异带来不适应。
江苏卷第一题曾经稳定了多年的考查点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而今年却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这一考点,之前的各大市级模拟考中没有出现这一“隐居”了很久的题型,虽说这个题难度并不大,但试卷开题就出现陌生感,还是使众多考生心理不适。
2、时代隔阂带来下笔难
近年来“中学教材鲁迅大撤退”现象不断引起争论,今年江苏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鲁迅热”,就是江苏的专家学者对“鲁迅究竟有没有过时”激烈讨论的一个明确表态。鲁迅先生的作品因其意蕴深刻,反映的时代与中学生有隔阂,所以被中学生列为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之一,然而即使怕,今年的江苏考生也不得不面对与他老人家有关的25 分分值。
3、设题差异带来答题难
回顾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连续三年考察了“作用类”,两年考察了“表达特色类”、“形象类”等,这些题目文学性大于语文性,强调文学欣赏甚于语文本味,借助现成的框架就可搭建简单的解题思路,语文味——语言文字的特点不够突出, 没有篇章分析题, 没有语句解读题。纵观今年的高考试卷,出题人的意图非常明显,这也是给高中教师的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要“读经典作品、做大气人”。教学定法,学无定法,考更无定法,内容永远大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还是要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细读文本,高一高二两年的基础很是关键——去聆听历史的回声,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进而走进大师心灵,与大师形成共振、产生共鸣,最终搭建出大师一样的人格框架雏形。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这才是高中教育的真谛所在。
从江苏高考试卷的“变”与“不变”中,我们看到了江苏高考试卷的“传承与突破”,它将作为指向标,指引高中
梁培培
第三篇:2014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稳中有新易入手,难度适中利发挥
2014年的安徽理综物理部分从整体上看,仍旧延续了近几年安徽高考卷的稳定性。命题特色仍旧是:稳中有新,难度适中。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入口设计容易,设问逐渐加深,有利于学生解题。今年的高考卷,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考察主干知识
紧扣考试说明,着力考察物体运动(如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能量与动量(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两物体碰撞等)、电磁感应(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等)。
2.模型常规、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试题涉及到的模型都很常规,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大部分都是学生经常练习的类型。14题是单摆与万有引力的综合,考察了地面附近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简单题。16题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中图像问题,也是常规类型,学生也很熟悉。
18、19题圆周运动,18题考察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但是只考察了动力学问题。19题考察了受力分析和临界条件,属于改编题。22题是单物体多过程问题,平时的练习中也经常碰到,学生很容易入手。23题是电磁感应问题,涉及到关系式,知识点很多,学生容易手忙脚乱,有一定难度。24题为两物体碰撞中的能量与动量问题,很容易入手,由于过程很多,学生不易发现题目的特点,学生感觉(2)、(3)两问很难分析。
3.情境设计新颖14、18、20题都放在较为新颖的情境中,同时也考察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20题是感生电动势的知识点的考察,学生在复习中估计练习较少,对知识点的理解相对模糊,解题时会遇到一定困难。
4.实验考察“旧中有新”
21题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基础,但在设问上有突破,考察了用图像分析物理规律的能力,同时在初速度的计算上也做了改进。在考察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电学实验中,既考察了多用电表,也考察了“半偏法”测电阻,既有器材的选择,又有原理、误差的分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命题总体平稳,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是对一些核心模型的理解与分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复习中,学生要多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研究,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课本例题、背景材料的研究挖掘,从而清晰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篇:高考分析
高考关系到入学起点公平和教育资源、机会分配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独特的体制环境和文化语境中,高考已成为一个超越教育的社会密切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全面审视我国高考制度,运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高考公平价值的实质及其伦理规范,深入分析高考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原因,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提出多元化高考改革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力求回答高考改革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对高考公平性评价进行探索,为教育制度伦理评价提供实践范例。随着利益诉求和人才需求多元化,高考制度弊端日益突出。人们要求改革的呼声不断也争议不断,改革难以形成共识,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实践上的“折腾”,很大程度缘于对高考价值取向的偏差和盲目,尤其是对高考制度及其现象缺乏整体的人文关照。因此,有必要重新省察和规范高考的价值性、合理性。高考作为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选拔制度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不仅关系到入学起点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还关系到社会的合理流动和分层。维护公平是高考制度演进的逻辑基点和核心价值取向,也是保证高考制度正当性、合法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础。本文在梳理社会公平理论特别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公平、教育公平、考试公平的社会实质及其价值规范,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对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制度的演进逻辑进行历史的考察,阐述高考公平的本质属性和政策内涵,即作为程序正义的高考制度是一种形式公平,基本要求包括机会分配的标准统一、合理,参考者的权利平等,考录程序公正、透明等。同时,从伦理视角对高考公平的价值原则、政策意义等进行深入探析,展望了基于公平取向的高考制度转型趋势,即从“为国选材”到“为民量才”的转变。高考公平问题贯穿于高考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区域不公平、考生享有的权利不均等、高考各个环节出现各种不正当行为、竞争结果差异失衡等诸方面。本文从物质条件、制度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其极大的消极影响和社会危害进行了伦理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高考公平与效率的阶段性价值追求进行了理论探究,认为现阶段高考改革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并提出了推进高考公平的基本原则、改革策略、体制建构、政策设置和实施路径。最后,对检验高考改革绩效、保证高考决策科学化的高考制度公平性评价进行了探索和实证研究,提出了高考公平指数的概念及其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湖南为样本进行了试测。
高考制度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国家教育制度,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选拔合格人才、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环境,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努力学习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识!自建国以来,我国高考制度历经大小数次改革,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再次进入改革活跃期。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各种价值观在此交汇、碰撞,使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教育制度,其改革依据怎样的价值取向,直接制约了我国高考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向。从当前我国高考制度的研究状况来看,大多集中于高考的功能、高考的内容与方法、招生录取方式以及高考的公平性等方面,较少关注我国高考制度的本质,以及制度制定与改革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等深层次问题,而这恰恰是制约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最为关键的、核心的问题。基于此,本人最终把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作为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本研究尝试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分析我国高考制度,寄希望通过对我国高考制度及其改革政策的梳理,能够比较系统地分析我国高考制度及其改革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中所持的各种价值取向、改革的逻辑与方法论选择等内容进行剖析,旨在从理论上拓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领域,丰富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上突破当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瓶颈,为教育决策者、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学者等提供框架性建议。本论文有两个研究重点:一是对我国以往高考制度改革进行检视,以期寻觅这些政策“事实”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二是通过历史分析与反思,探求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合理性”与未来的价值取向及发展方向,并对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出框架性建议。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通过文献综述提出问题,主要解决本论文的逻辑起点、概念规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第二部分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历程及变革动因的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1949年以来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分为建制微调期、十年文革期、恢复重建期、改革初始期、改革深化期等五个时期;二是对上述五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背景及动因进行了深刻分析,为分析我国以往高考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历程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多维透视。本研究分别从计划制度、录取制度、考试制度、管理制度等四个维度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即计划制度的“国家本位”取向转向“社会本位”取向、考试制度中的“知识本位”取向转向“能力本位”取向、录取制度中的“效率优先下的公平”取向转向“公平优先下的效率”取向、管理制度中的“工具”取向转向“人本”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历史上高考制度总体改革的价值取向“人才选拔”进行了深入总结、反思与剖析。第四部分为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与现实矛盾分析。这部分在厘清我国高考制度与其改革的实质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制度层面的应然与实然问题,指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内部运行矛盾重重;全国统一的招生计划与分省录取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对当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所持整体价值取向――人才选拔提出质疑第五部分是未来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与思考,一是从生存价值论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高考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提出了未来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应该是“适材选择”,并对“适材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二是在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面临深水区的时候,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决心,借鉴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加强顶层设计,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道路。第六部分为“基于适材选择”价值取向的高考制度改革建议部分。该部分首先基于“适材选择”提出了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七点建议:优化高考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与功能;调整招生计划制度的规制范围和方式;继续调整与优化高考模式;建立基于诚信体系的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多元、透明的录取改革方向;规范高校招生与考试的流程管理等。为保证上述建议的顺利实施,还必须认真处理好几对关系:高考制度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中学教育教学、社会分层之间、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制度与体制与机制之间的关系等。反拨效应指的是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被广泛的认为对语言教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重大的考试更是如此。反拨效应分为两种:积极的反拨效应与消极的反拨效应。积极的反拨效应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而消极的反拨效应则会误导甚至阻碍教学的发展。全国高考英语测试作为一种大型的高风险考试,是我国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外语考试之一,对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反拨作用。国内对于测试反拨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多个方面,而针对高考英语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实
证研究仍显不足。以河南省为例,作为历年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高考英语对其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借鉴Alderson&Wall论证的“反拨假设”和Bailey提出的“反拨效应基本模型”,从河南省某地区高中师生的角度出发来调查研究高考英语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以及访谈对洛阳某高校100名大一新生和某高中172名高三师生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高考英语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强烈的积极与消极的反拨作用。一方面,高考英语使得师生更加重视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对于高考分数的过度追求导致了严重的应试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研究结果还表明,2008年河南省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收效甚微。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最大限度的发挥高考英语的正面反拨作用。
本文研究的是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主要是指教育部与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在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少数民族考生的民族、地域等因素给予考生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的规则。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目的是为体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也是为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争论凸显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规定内容、价值目标以及由此带来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的研究。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围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沿革、现状、实施和优化等问题依次展开论述。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序论部分首先明确研究的缘起和重要意义。接着是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相关研究述评和研究方法。最后,交代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章,首先按照行政区划的不同阐述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最新规定内容。然后是加分优惠政策的沿革,最后提出加分优惠政策的价值目标,分别是公民之间的理性共识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并指出这两者在加分优惠政策确立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第三章,首先结合2008年到2012年之间湖南省的优惠名额分布,从行政区划和城乡户口的角度,对湖南省的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进行实证的研究。然后综合研究数据和结论,分析优惠政策名额分布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理论基础。本章的内容依次递进,首先阐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涉及的宪法权利,然后探讨为实现实质平等原则所做的必要的、合理的区别对待,最后就平等权实现的法律保障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五章,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的优化。本章从政策层面分析加分优惠政策优化的路径选择。力图从政策的期限、对象的选择、因素的考量和法治化建设此四个方面来优化,以缩小优惠政策的实施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篇:高考案例分析
学生性格比较外向善于与人沟通,能快速地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遇到很多题目不愿意主动动手解答,这就使得在很多不必要的点上造成失分,针对学生这种特性,我制定了一套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计划。
针对学生不愿意自主动手这个坏习惯,我们专门找了一套比较偏难的试题,学生还是习惯用他的老方法不动手只看来解答题目,结果正如我所料,学生大部分题目都没有解答正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是一种打击。但是这种打击也是一种刺激,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
在解决到这个问题后,就是对于学生知识上的梳理,首先就是将所有的知识点整理复习一遍,其次就是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题,包括模拟题和高考真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和勤于动手的学习特点。学生在2012年高考中取得了120分的好成绩。
黄静老师(化学)
2012年高考前来我校学习。通过沟通,了解到孩子性格开朗,善于交谈,也能及时的发现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知识方面的漏洞。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并展开了第一节课的教学,孩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接受能力较快,知识点明晰确显不足,成绩40—50左右徘徊,找不到突破口。对于孩子当时的状态,我们坚持以周2次课,温故知新,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降低非智力因素的错误率,把高中所有教学知识从头到尾的系统梳理,去粗取精,辨析易错点,并要求作业必须在有效时限内完成,做错或有疑问的试题及时讲解,并延伸提升,类同对比。孩子非常进取,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够完成的非常好,而且,还有自己的计划,增强了自信心。
学生寄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是个聪明懂事、有天资,遵守诺言的孩子,你用行动证明了一切,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你总能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主动改正自己学业中的错误,让老师感到你在一天天的成长。你的进步是老师非常引以为豪的。老师相信,只要你坚持不懈,永远不放弃,继续向前冲,你的未来流光溢彩。
杨江鹏老师(英语)
初见李依谦,就感觉到他是一个阳光,率直的男孩。他告诉我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思路,语法知识凌乱,看不出有些题的出题意图,更不知如何下手。我两经过倾心的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原来学习还不错,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下滑不前,到高三后他有些着急,目前学习愿望迫切。根据这些情况我为他量身定做了细致可行的系统计划,围绕训练思路,夯实语法,强化阅读三方面进行系统精讲精练,这个孩子很吃苦,每次作业都能及时认真完成,上课能够积极思考,对于错题能及时整理,成绩进步很快,但他从不骄傲,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英语从入校的73分提高到了高考的108分。总分522分,过了一本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考入理想的大学,我也感受着发自内心的巨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