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人不远——我心目中的历史名人
回首历史,我们曾为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所折服,我们也为屈原的壮烈投江而伤情,我们还为海瑞的忠直而震撼历史名人如明镜,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自己;历史名人如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题记
他,曾师从于鬼谷子,深受鬼谷先生的信任。他,曾受同窗庞涓之忌,忍受膑刑,受尽磨难。他,曾用避实就虚之术、退兵减灶之法力克对手庞涓,功成名就。他,就是名垂青史的战国军事家孙膑我心中最闪亮的星。
公元前三百多年,一盏明星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空,孙武之孙孙膑在齐国阿地出生,从此他神话般的一生开始了!很快,少年的他成为老师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可是,学成后的同窗庞涓虚有其表,竟身为魏国大将,命运的不公让满腹真知的孙膑依然身无分文。于是孙膑想到魏国寻出路,满腹信心的孙膑没有想到故事的结局却是这样原来庞涓是一个口蜜腹剑的小人,深忌孙膑之才,先发制人,把刚到魏国的孙膑加以膑刑。顿时,孙膑明白了一切他恨,命运的不公!他恨,同窗的背叛!可是,强权之下的弱者又有什么权利呢?于是,孙膑隐忍心中的怒火,在魏王的威逼利诱下,装疯,装傻,学狗叫,直到有一天
齐威王派人出使魏国,使者看到了在狱中的孙膑,在一番触膝长谈后,使者同情他的怀才不遇,在回国的路上把孙膑藏在车轨之下。孙膑历经千辛万苦,受尽人间的百般折磨,终于回到了故土,旋又成为大将田忌的手下一员门客,田忌赛马中深展其才,并且受到了齐威王的重视,没过多久孙膑就成为了齐王亲信谋士。此时的孙膑心中只有一个欲望复仇!
常言道:苍天不负有心人。威王四年,孙膑击魏救赵,被威王正式任命为军师,并且杀得庞涓一败涂地,但他丝毫没有松懈,而是关注着时局,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十二年后,星光骤变、升华,发出炽热耀眼的光芒。魏军攻韩之际,齐国新君宣王令田忌、孙膑举兵救韩。孙膑梦寐以求的一天来了!马陵之阻打得庞军如一团乱麻,军心已乱,庞涓自刎而死。
战场上的孙膑功成名就。可是,时不待人,转眼间当年齐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已白发苍苍,于是,老人利用余生的精力,完成了《孙膑兵法》,名垂青史。
公元前316年,孙膑与世长辞。虽然寒星陨落,可是星光依旧、我心依旧。
面对强权,孙膑不屈服、勇敢对待;面对身体上的缺残,孙膑不气馁、等待时机;面对胜利孙膑不自傲、步步为营;面对刀兵,孙膑不矜持、智慧超凡。怪不得唐朝诗人周昙评价他: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愁君。
第二篇:古人不远 陶渊明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有林则徐,曹操,周瑜,诸葛亮,李白.....这些历史人物我都很喜欢,但在这些历史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请大家随我来到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去了解一个不平凡的人。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我认识了一个胸怀博大的他。28岁的他满怀“大济苍生”的抱负,踏入了官门。十三年的坎坷仕途,他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尝试着,却是一直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从他的诗中看出了他的渴望与追求。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认识了一个正直的他,“不为5斗米折腰”的豪言,带着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他毅然决定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去过那种平凡的日子。他那悲怆坚毅的背影,有几人会同他一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认识了一个乐观又淡泊名利的他。一身布衣,箪瓢屡空,环堵萧然的他竟过得如此洒脱自在。让世人认为他只是为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彩蝶。在南山的菊花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作诗篇,默默耕耘,去追求另一种美好的生活。
时光轮回,金戈铁马踏破了美好的梦境,他却冷眼看待这一切。我想他那不是毫不在乎,而是悲愤,愤怒。就这样,一首千古绝唱的《桃花源记》流淌在他的笔中,写出了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写出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
我喜爱陶渊明,因为他的爱国,因为他的清廉,因为他的洁身自号,他的淡泊名利……喜爱他的一切的一切。他的文采,照亮了一个黑暗的世界。他的诗篇与正气,唤醒多少宦官的良知。
古人不远,他们遗留下的正气与精神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第三篇: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范文]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若是贪生,义不会出现,只有无愧于生死,义才可永存!
——题记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英锐之气,这一身傲骨,这义气当先,惟有中华武神方能担当,这天地间的正气,仿佛也全集中在他身上,此人一抚美髯,手持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惟关公也!
“见一大汉,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公便从此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英雄豪杰之意已显,而与刘备,张飞结义时,豪气万分。拿上了自己的青龙偃月刀,一刀便把黄巾贼的头斩于马上,真乃“英雄成名在今朝,一试刀兮一条龙!”而在群雄一起战董卓时,董卓帐下大将华雄再接连斩了几个头领后,关羽毅然提刀上马,曹操为他斟的酒还未凉,华雄之头已出现在帐前。后来嘛,便是三英战吕布了,而关羽真正成名时,却是他与兄弟失散的时候!
“云长,降了吧!”关羽的朋友张辽这样劝着,可关羽还是没有降。最终出于无奈也为了寻找刘备。关羽只得降了,可就是这样,他还是定了三项原则。曹操对他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还将赤兔马赠予他。而关羽也不是忘恩负义之徒,在曹操军队危急时,斩颜良诛文丑,颜良文丑可是河北第一勇将啊!中华武神的称号便由此而来。曹操不仅赠他金银,还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他一栋宅地和伯候的称号。可就是这样,关羽在得知刘备消息时,将太印悬于门上,拍马就走。曹操情知自己留不住他,遂带十余骑前来相送,这是出于对英雄的一股敬佩之情啊!但晚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顾全了自己的义气,回到了刘备身边!只有这样有情有义的侠客才能名扬千古!
后来,关羽战夏侯、收黄忠、守荆州、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战曹仁,在中原大地将自己的名号彻底打响。成为继吕布后的三国最强武将!即便这样,关羽始终也没背叛过刘备!
英雄的结局是悲凉的。在他猛攻樊城之际,吕蒙便上演了白衣渡江,夺了荆州。而在魏吴两国夹攻之时,关公毅然刮骨疗毒,与敌军力战。可是阵营中出了叛徒,为了一己私利,连最后一座城池也放弃了。关羽被迫上演了走麦城,最终被擒了。关公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天地,誓死不降!孙权孙仲谋也只好放弃了,一刀斩了关羽!那多年伴随他的赤兔马也绝食而亡。关公的一生都是英雄,无论忠义他都尽力而为。这样的豪杰为了自己的信仰所死。正如明人李贽所说:“吾愿与莫逆交!”
关公不是因他的武艺出名,也不因他的作为出名。只因他的这种义薄云天的精神。才使得他几千年活在人们心中而不朽!今日,我也说;“关公,吾愿与莫逆交!”
嘉峪关市二中初二六班
指导老师:何坤爱
学生:王斯腾
第四篇: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董国福
纵观古今,穿越时空,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在涌现,在奔腾,在向我们徐徐走来——尧舜孔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李杜韩柳、欧阳三苏……他们无不具备正确的目标和光辉的楷模,也无不脚踏实地去塑造自己。
瞧!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而文化灿烂的华夏神州,在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又自强不息的古老国度,厄运与英雄总是缠绵纠结和相生相伴的,而奸佞与忠义的对立则更显示出这个东方古国的神奇不凡,更显示出诞生于这片土地上的人物的神奇不凡。
(一)我不喜欢刘邦
我不喜欢刘邦,所以我更倾慕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失败了——四面楚歌,虞姬悲情,将士掩面,英雄自刎。但我不以成败论英雄,我倾慕他一身豪气傲骨传颂人间,这位霸王真是让我倾慕得五体投地、热血沸腾!
秦王嬴政任人唯贤而最终一把利剑灭六国统天下称始皇,沛公刘邦横扫楚河创立大汉王朝也可谓一代明君,可是他们有项羽一样顶天立地的霸气豪情吗?有项羽一样宁死不屈的铮铮傲骨吗?显而易见,肯定没有的。嬴政建立秦朝后统一文字度量衡可谓居功至伟,但修筑长城弄得民怨沸腾、焚书坑儒的残酷做法又令人扼腕,而刘邦对韩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处理方式更是令我义愤填膺、慨叹万分。
对的,我倾慕项羽是对的,他文武双全,叱咤风云,一身豪气傲骨的确无人能比!
(二)我鄙视秦桧
我鄙视秦桧,所以我更敬佩岳飞!
岳飞,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抗金名将。也许他失败了,他被秦桧等人残害于**亭,但他一生赤胆忠心,为了收复失地,为了保家卫国,他不惜个人安危在战场上驰骋纵横,奋勇杀敌。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精忠报国,为了实现“还我锦绣河山”的宏图大业,义胆忠魂埋荒野,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他为国牺牲的精神秦桧能比吗?不能,他肯定不能比,因为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是的,岳飞忠肝义胆,英勇神武,一代名将虽含冤九泉,山为之震颤,水为之呜咽,而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忠君爱国精神则弥漫在南宋半壁河山的上空!他让我敬佩得无语……
(三)我讨厌蒋介石
我讨厌蒋介石,所以我更崇敬毛泽东!
你可知道,在毛泽东这位伟大领袖的身上闪现着多么耀眼的光辉。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上,在最危难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作出了扭转乾坤的壮举。
毛泽东真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正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值此国难当头之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却只想偏安一隅而消极抗日,将祖国的亿万同胞和大好河山置于日寇的铁蹄之下。他们真忍心!那时的祖国在我们的肉眼里像一盏要熄灭的油灯,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毛泽东站出来了,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一切爱国的民主人士以及革命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他犹如黑暗中突然闪现的一颗明星,将银白色的光芒撒向辽阔大地,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辉煌。
我爱他,爱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华夏子孙至今仍不能堂堂正正地站在亚洲东方这片土地上。而他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品质更令我感动不已!
……
巍巍泰山托着亘古不变的日月星辰,却也见证着兴衰更替的十朝百代。
滚滚长江澎湃着奔腾不息的千支万流,却也积淀着无与伦比的华夏文明。
滔滔黄河荡涤着逾越千年的功过成败,却也铭记着熠熠生辉的英雄豪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民族不乏人才,历史亦不缺英雄!他们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也是我最崇拜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我的灵魂中就好比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的全身,更温暖了我的心灵。
这些英雄豪杰那经久不衰的灵魂像太阳一样永远在亚洲大地上光芒四射,使每一个呼吸显得那么均匀,使每一片肌肤显得那么舒适,使每一颗心灵显得那么亮堂,使每一份记忆显得那么美好。华夏神州英雄辈出,东方巨龙正在腾飞,面对此人此景,想说不爱亦难!
第五篇: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郑州市第八十中学
八二班
王肖潘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吴道子 ——题记
圣人出 黄河清
孔子的父亲是64岁的叔梁纥,母亲则是16岁的颜徵。他们夫妻二人婚后互敬互爱,和睦幸福。他们雯诚的来到尼山祈福,祈求上天次子。
传说一天夜里,颜徵梦到从西北天空,飘来一朵五彩云,落到家门口。云彩散开见一只麒麟,张着嘴朝她嬉笑,口吐‚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的天降玉书。不久后颜徵便怀孕了。
一次她按往日习惯慢慢走出住所向着山坡散步,行走不过百步,忽然感觉到腹中胎儿躁动,她来不及回家,婴儿已呱呱落地。此婴便是孔仲尼,孔子。
就在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降生后,传说‚圣人出,黄河清‛,滔滔的黄河水,九曲十八弯,处处浊水澄清,清亮见底。
删六经 垂万世
孔子云游各国,当其返鲁,已是垂暮之年。他既不为时用,这时也无意求仕,而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愿望则十分急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典籍、文献极为丰富,但在长期流传和战乱过程中已经残缺不齐。孔子便立下搜集、整理、恢复古典典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宏愿,并且一边教学,一边着手进行这一
2013∕4∕30 郑州市第八十中学
八二班
王肖潘
工作。
孔子曾说:"如今周天子王室衰微,诸侯称霸,礼崩乐坏,先王之道几乎丧尽,《诗》、《书》、《礼》、《乐》、《易》等典籍也残缺不全,错谬不少,需要修订和整理。还有历史教学的内容也不理想,现存的‘鲁史记’与‘周史记’,史料芜杂,真伪难辨,急需新编一部《春秋》,以供教学之用。我日夜想的,就是如何抓紧残烛之年,尽早的完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的任务。‛
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浩繁文化工程。最终孔子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这一浩瀚工程。
泰山颓 孔命绝
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仲春之际,大地回春,万物生机盎然。这一天,孔子历经两个月的哀痛,身体急剧衰弱而一反常态,精神似乎好起来了,有时还读点书,脸上挂着笑容,弟子们看了都很高兴。清早,孔子在宅外散步,望着尼山,凝视着朝阳,久久驻立,神态似乎陷入了沉思。午后,孔子歌吟: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听见这的子贡自言自语说:‚泰山如果真的崩塌了,叫我还去敬仰什么?梁柱如果真的毁坏了,大厦还有什么依托?哲人如果真是振作不起了,叫我何处去求天道性命之学!唉!今日先生唱出如此心声,恐怕是要生病了吧。‛果不其然,从此,孔子卧床不起。
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二月二十一日傍晚申时,孔子寿终正寝。孔子一生行教,走到哪教到哪,他的弟子遍布天下,出殡那天,各地弟子前来为他披麻戴孝,平民百姓、文武官吏排成一望无际的人
2013∕4∕30 郑州市第八十中学
八二班
王肖潘
流,护送着这位生不逢时的伟大圣人。他的弟子为他守孝三年,唯子贡为其守了六年才离去。
少时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为人生三大悲剧,都有在孔子身上映照。不过孔子有多了一项,幼年丧父。圣人一生坎坷。但他的影响力却比任何人都大。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
——后续
20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