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宁县铜鼓小学教师 叶启英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100以内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数、读、写。复习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设计了一个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课前我给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上课形式: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题目是“小红花冠军争夺赛”。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我把我们班按座位分为四个小组(明确小组的分法),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主动发一次言,而且正确,我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出示小红花)。最后我们统计一下看哪个小组得的小红花最多,哪个个小组就是冠军。大家想不想得冠军呀?(想)想就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听到这里,所有的同学都跃跃欲试了。当场兑现的小红花和为小组争荣誉的心理极大地高涨了学生的热情,而学生课前准备的苹果卡片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的各种游戏,使一堂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机勃勃。
2、不平均使用力量,用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的复习来带动其它知识的复习。这节课就是以数位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来带动其它知识的复习。
3、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组织复习内容,使全册内容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一教学策略在本册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是:
(1)整体回顾全册知识内容。由于这堂课是总复习的第一课,所以一开始我就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简单回顾全册知识内容。在学生回忆整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让学生形成对全册知识结构的整体印象。
(2)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联系的基础上提高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学生对全册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的基础上,紧接着我就给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复习目标,这样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复习时又要抓住每部分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精心设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不贪多但求精,妥善处理提高复习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100以内数的认识”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最初设计时我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包含进去了,但后来发现内容太多,容量太大,恐怕学生一堂课掌握起来很困难,所以忍痛割爱,删掉了“比较数的大小”这部分内容
4、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练习课,在复习中不是只抓知识技能的目标,而是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如在复习了数数后,教师随即小结:大家真了不起,会用各种方法数数,会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还会10个10个地数,还会倒着 1个1个地往前数等;在看图读数、写数、拨数并找规律后,教师及时小结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写数,先要看清这些数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变化的,再看每一次是增加几个还是减少几个,最后填上合适的数。
5、有效地利用开放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46、()、()、()”这道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获得不同的答案(可以递增;可以递减;等差可以是1;可以是2;还可以是5、10„„),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再如“说出个位上是5的所有两位数”等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而且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和周密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6、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感。本节课我尽可能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愉快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复习100以内的数。如,当场兑现的小红花,在苹果卡片上写自己喜欢的数,请你想请的小朋友来猜数,而数数与写数都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不时用欣赏的语言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热情,将整堂课组织得井井有条,生动活泼。
经评课老师的指点,我意识到在这堂课中我有几个地方需要改进:
1、在看图读数与写数时,应该对学生明确他它们的不同。每一幅图下面应该既有“读作:__”也有“写作__”,这样学生就容易区分了。
2、在学生说出所有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两位数后,教师提出:最大的两位数就在这些数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比它大1的数是几?它是几位数?在这里应该将知识再延伸一下,可以让学生说出最小的两位数。
总而言之,本节课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全乡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第二篇: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姓名:
班级:
⒈ 个位上是3的数:()。⒉ 十位上是8的两位数数:()。⒊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位数:()。⒋ 个位和十位数字之和是9的两位数:()。⒌ 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多1的两位数:()。⒍2、5、4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有:()。⒎ 用5颗珠子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可以表示的两位数有:()。
姓名: 班级:
1.89是一个()位数,从右边数起,第二个数字是(),表示()个();100是一个()位数,从左边数起,第一个数是(),表示()个()。
2.有一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7,这个数可能是()。3.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数字之和是4,这个数可能是()。4.用8个棋子可以摆出()个数,分别是(),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最接近50的数是()。
5.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3,这个两位数可能是()。6.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6,这个两位数可能是()。7.由2、4、8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两位数,分别是(),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最接近40的是()。
第三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曾经听过一节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名称是“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在里面谈到:为什么那么多有“有营养”的数学,学生却不喜欢,不爱学,我们能否让“好吃的数学”与“有营养的数学”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统一,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所以本节课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将“有营养”的复习课变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发展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首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物体作为数学学习材料,开展了“估一估”的游戏。简单的材料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亲切,简单的游戏让课堂变得其乐融融,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提高了估计意识、复习了数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数学“营养”。
其次选择计数器这一学具开展一系列“数字娃娃”的游戏,又让课堂成了孩子们乐于参与、敢于创造的舞台;也在其中复习了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与大小,数位等知识;并使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增强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最后通过帮数字娃娃“50”找朋友,让学生发现数字中存在的规律,这是一道发散性练习,不仅起到综合应用知识的作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异性。并通过“50”这一个数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让课堂学习成为课外学习的起点,让他们在教室外去寻找一片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尽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数学课堂学习的生命意义。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二、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1、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2、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3、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
4、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三、教学中我还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第二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但是本单元的教学仍有不足。
1、学具小棒没有发挥好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100以内的数数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小棒数,浪费了小棒操作的时间。学具小棒是在学生需要它帮助的时候再试着用。
2、对100这个新的数概念建立得不深。可让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概念,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3、在做练习时,要激发孩子做的兴趣,让他们有动笔的欲。
4、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4
100以内数的认识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理大的数的认识基础。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1、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充分感知个、十、百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借助计数器的进行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十是一百是,认识计数单位“百”,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点,来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从开始的“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对”到最后的“填数游戏”,从新课的导入到最后的结课,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能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我没有用教材上的小木块来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完成了例1的教学。这样做一是比较直观,形象,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接受新知;二是小棒是学生熟悉的学具,学生容易和前面的旧知建立起联系,数感更好建立一些。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每次出示小棒时,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通过数的结果来较正自己估数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觉得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校内延伸到实际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昨天,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20xx年春季教材培训会在开发区实小进行。我们学校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丰富的活动中,最打动我的,是黄为良老师所做的关于一下教材修订的讲座.黄老师逐个逐个单元为老师讲解修订的目的,原因,内容,依托的数学思想等。
其中,讲到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黄老师讲到一点:“要根据事物数量特点,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数数方法。”
我联想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数课桌、椅子、数5个一把的香蕉。:
看得出教材有意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去数。尤其是第2题直接标上了指向性明确的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在学生学完新知,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看到要求按部就班地数,缺少了自己思考选择何种数数方法的过程,反而不利于对不同类数数方法的体悟。
于是,我这样处理了教材:
师: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来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谁来作代表带着大家数?
一生上台,边走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教室里好有动感。
师:请你来完整地说说,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生:教室里一共有28张桌子!
师:刚才***带着大家是怎么数的?
生:1个1个数的!
师:桌子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现在我们再来数数椅子——
有学生忍不住嚷嚷:2、4、6、8……
老师作嘘的动作——
一生作代表来数,他选择一个一个地数椅子。
当他数完时,师:刚才我听到有人有不同的数法。
又一生作代表,两个两个地数。
师请学生评价,你喜欢那种数法?为什么?
学生认为2个2个地数比较好。因为简单。
师帮助学生总结,因为刚才桌子是一张一张单独排下去的,我们可以1个1个数,现在椅子是两张两张一起放的,我们可以2个2个地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法去数。
接着,出示书本上香蕉题,我没有用光盘,而是用实物投影把题目放到屏幕上,把题目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给遮住了。学生代表上台,他想了想,数的时候,按照一共有几把来数,数成了一共有5根。其余孩子忙纠正,问的是一共有多少根!我也乘机打趣:明明有好多,你却说只有5根,是不是想偷偷藏起来一个人吃掉呀!接着又有孩子代表上台,5、10、15、20、25、30、35。他流利地数出了一共有35根香蕉。其余孩子也立刻发现,他是5根5根数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他会选择5根5根的数?
学生说出自己朦胧中感受的事物排列特点:因为这里的香蕉正好是5个5个放的。我们数的时候就可以正好5个5个地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2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即:先摆出11根小棒数,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11。再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摆出20根小棒,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边拨珠边叙述:2在学习新课是,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3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通过摆小棒边摆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虽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7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时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通过让学生用数学介绍自己的班级或个人来复习了100以内的数,这部分教学亲切自然,教师叫学生用数字来说说自己身边的事情,不仅引起学生兴趣还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进而乐此不彼的去学习。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8
可以说,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9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
孩子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20以内的数的组成,这对于本节课学习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等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通过复习导入,一来是想要复习旧知;二来是想要通过旧知,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上来;三来是想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具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没有完全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当我在复习2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一步一步的扶着学生走,按照自己的思维,精细的设计教学环节,想要做到一环扣一环,结果课堂上没有了学生的思维,而完全变成为自己而服务。
在让学生根据二十、三十、四十、七十,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时,有的学生很茫然,有的学生找出的规律是按照顺序排列什么的,不是我所想要的规律,这说明,他们对于我想让他们体验的规律,他们没有体验够,或者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应该先指出,像二十,三十,四十,这些数,是整十数,请你说说,还有没有别的整十数了,比如八十,你知道八十是怎么来的吗?
另外,本节课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数数,但是课堂上对于孩子们这方面的锻炼比较少,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少,对于数的感受,数的顺序的感受不够,这从之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来。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
本部分设计初衷: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师: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师: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师: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师: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是怎样数的?
生: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生: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生: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生: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师:你真聪明,怪不得你这么快就数好了!
生:我数的是瓜子,瓜子很小,我是一颗一颗仔细数的,我拨一颗就数一颗。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真棒!现在请小组内交换数的物品,检查一下每人都数对了没有,看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开始检查别的同学数的物品,而且数的更仔细)。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扑克牌,2副牌一共有108张,我只用看一看她剩下的是不是8张就行了。
师:你太了不起了!表扬你!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葵瓜子,他原来是10颗10颗放成1堆的,但是他不仔细,有两堆放的是11颗,我觉得数的时候要1颗1颗很仔细地数才行。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本子,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数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都变得更仔细了,老师很高兴。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生:我奶奶买鸡蛋时是2个2个的数的
生:我妈妈在银行上班,她数钱时是5张5张的数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
教学反思: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个内容时,由于是公开课,担心学生数错,所以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每样物品都是100个,可是他们大多数数出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的数数就草草的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听课领导的指导下,我在这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们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在多次的数数活动中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数数策略是我意想不到的,这使我更坚信他们是无比聪明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数学终究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所以在活动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找出的这些数数策略。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很多的插图中都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教材中的插图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数数品质,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必要性,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锻炼。
本部分设计初衷: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35,使学生在摆的基础上明确35的组成,知道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应放手让他们自己找出来,针对不同的学具我给他们提供了塑料杯和橡皮筋两种用具(旨在让他们每10个装成一杯或扎成一捆),并且准备的是4个杯子或4根橡皮筋,目的是让他们在选择这两种用具时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当然也有矛盾和问题出现,这也正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只有出现矛盾和问题,才会刺激学生们去争论和实验,在操作中能力和策略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片断二:
师:请你从学具中很快从数出35来,并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个?(你可以用桌上的塑料杯、橡皮筋来帮忙)
生开始操作,然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A:我数的是圆片,我用了4个塑料杯来装,前3个杯子每个杯子装10个,最后一个杯子装了5个。
生B:我数的是35张扑克牌,每10张我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最后5张我把它们一张张摊开,这样就看清楚是35张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最后5张一张张摊开呢?把它们摞在一起不行吗?
生B: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5张了。
师:你考虑问题真周到!××同学(指生A),你也想出了好办法,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什么缺点了吗?
生A:最后5颗放在塑料杯里不容易看清楚,应把它们倒出来,一颗一颗的分开。
生C:我有更好的方法,我数的是瓜子,我用35颗瓜子摆成了“35”的形状,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学生们都觉得他的方法很稀奇,很好)。
师:你的方法真独特!请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来摆呢?
生尝试用这种方法。
生: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摆圆片,我用35个圆片摆成了“35”的形状,
生: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摆本子不方便,桌子上摆不下。
生:我觉得这个方法有一点不好,我想用35个五角星来摆“35”的形状,我先数好了35颗,最后却多出了4颗没地方摆了!
师:××同学(指生C)你确实很会动脑筋,你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那是35颗瓜子,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觉得如果你在以后考虑问题时如果能多试几次,多跟同学们一起商量,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生们都觉得倍受鼓舞)。
教学反思:为了体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我很精心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事实证明:他们比我预想的更会思考问题,尤其是最后C同学用35颗瓜子摆成“35”的形状更有独见性。由于是第二次教学这个内容,我决定更加放手,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回避。当生A和生B的方法不同时,我在这个细节上大做文章,让生B把自己为什么要把最后的5张牌摊开的理由说得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使生A和更多的学生能从他的表述中找到值得自己汲取的地方。生C所想到的方法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使我非常欣喜,也正是学生给我的这种欣喜情绪反过来刺激我放手让他们讨论这种独特方法的优与劣,宽松的学习范围使我和学生们都有更大的收获,我也临场想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激励语言,这样的教学使我感觉很愉悦,这是我可爱的学生们赐予我的最大的财富,我感谢他们!我要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教学范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踊跃地进行他的思考,使他们的独见性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本部分设计初衷: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将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去解决,使学生数数的方法和策略得以进一步提升。
片断三:
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想办法:
1、现在如果让你去数一数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你觉得怎样数比较简便?
生:可以去数老师的座位。
生:可以到每个办公室去问一问有几个老师,把每个办公室的人加起来就知道了。
生:老师每天要签到,把那个表拿来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你可真注意观察老师的举动,所以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奖你一颗智慧星。
课件继续出示:
2、一位老奶奶*擦皮鞋来生活,每擦一双鞋赚1元钱。有一天,到天黑下班的时候她想知道自己一共擦了多少双皮鞋,可是被她擦过皮鞋的人不可能把皮鞋送来给她数。你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吗?
生:数一数她赚了多少钱就知道是多少双了。
师:你的反应真快,这么快就想到好办法了。同学们,数数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你们今天就发现了许多很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做任何事都能象今天这样勤思考、多动手,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教学反思:《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前上起来总是更多的让学生干巴巴地去数数,使学生能顺着数、倒着数、从一个指定数数到另一个指定数,学生的数数本领是练得不错,但离开了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枯燥甚至失去教学意义。所以在教学新教材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对最后的两个问题兴致很高,我还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他们是很留意老师的举动的,老师精心设计一节课,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灵感闪现,这种师生间互动的情感交流为更广阔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就本节课而言,教学中轻松地训练了数数,同时数数的方法得到了指导(这种指导有来自于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智慧)。看似没多少内容可讲的数数教学却使学生的数数策略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2
学生上学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2个十是20,也知道把1捆和几根合起来表示十几,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100以内数的认识,重点是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理解几十九添上1是几十。
导入部分,我采用“图图的困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摆23枝铅笔,怎样摆可以让爸爸一眼就看出是23枝?很显然,学生之前已经拥有了100以内数的数数经 验,问题刚一提出来,不少孩子已经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二十三的组成,我还是组织学生进行了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出 “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二十三”。反思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准备的是2捆带10根小棒,联系20以内的认识经验,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先摆2 捆、再摆3根的摆法,也许我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这一环节的开放性,直接给学生一把小棒,让学生自主地数出10根捆成一捆,这样就可以对20以内数进行一个 简单的复习,也可以为下面的满10根即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做好铺垫。
认识二十三以后,我又让学生摆出了二十四和二十九,并让学生结合操作 说一说这两个数的组成。我感觉这一环节的处理不够流畅,可以让学生结合二十三添上一是二十四来进一步推想二十四添上一是——二十五,二十五添上一是——二 十六等等,这样学生对二十几的认识就不是仅停留在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九这三个独立的数上,还可以感受到这些数的顺序。另外,单靠这几个数我们还不足以得 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的总结,不妨再加入五十六、八十五、七十三等更多的数,让学生在较多实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概括和总结。
在学生摆出二十九根小棒后,我进一步提问:二十九再添上一是多少呢?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想,然后再动手将10根捆成一捆,由此得出 “3个十就是三十”。在学生认识三十以后,我引导学生推想:三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四十九添上一是多少?五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我再辅以课件的动 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十九和几十的关系,“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也得以逐步明确。“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涉及到一百的认识,我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感 受这两个数的关系,并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告诉学生这一大捆就是1个百,至此,新的计数单位“百”以大捆小棒的直观印象为学生所直观认知。而在把一大 捆小棒拆成一捆一捆的时候,学生也能直观地理解“十”和“百”的关系。
课堂练习中,我选择“从八十数到一百,可以怎样数”这样的开放题来 展开数数练习,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怎么方便就怎么数,并在数樱桃和数香蕉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具体数数方法的 巩固。在数小球的练习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圈出10个,让学生再次进行估计。显然,有了“十个是多少”的表象支撑,学生第二次估计时更准确了。两次 估计后,学生进行数满十个圈一圈的的活动,以此验证估计的准确性。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
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很多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三十四数成三四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几十九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些孩子不太熟练。
因此,我精心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整堂课下来,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准备了书本以外而又是学生熟悉的一些材料:玉米、小棒、花生、回形针、三角形片、瓜子、大米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这些物品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其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瓜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
总之,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并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1
本部分设计初衷: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师: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师: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师: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师: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是怎样数的?
生: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生: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生: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生: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师:你真聪明,怪不得你这么快就数好了!
生:我数的是瓜子,瓜子很小,我是一颗一颗仔细数的,我拨一颗就数一颗。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真棒!现在请小组内交换数的物品,检查一下每人都数对了没有,看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开始检查别的同学数的物品,而且数的更仔细)。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扑克牌,2副牌一共有108张,我只用看一看她剩下的是不是8张就行了。
师:你太了不起了!表扬你!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葵瓜子,他原来是10颗10颗放成1堆的,但是他不仔细,有两堆放的是11颗,我觉得数的时候要1颗1颗很仔细地数才行。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本子,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数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都变得更仔细了,老师很高兴。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生:我奶奶买鸡蛋时是2个2个的数的
生:我妈妈在银行上班,她数钱时是5张5张的数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
教学反思: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个内容时,由于是公开课,担心学生数错,所以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每样物品都是100个,可是他们大多数数出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的数数就草草的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听课领导的指导下,我在这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们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在多次的数数活动中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数数策略是我意想不到的,这使我更坚信他们是无比聪明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数学终究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所以在活动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找出的这些数数策略。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很多的插图中都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教材中的插图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数数品质,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必要性,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锻炼。
本部分设计初衷: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35,使学生在摆的基础上明确35的组成,知道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应放手让他们自己找出来,针对不同的学具我给他们提供了塑料杯和橡皮筋两种用具(旨在让他们每10个装成一杯或扎成一捆),并且准备的是4个杯子或4根橡皮筋,目的是让他们在选择这两种用具时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当然也有矛盾和问题出现,这也正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只有出现矛盾和问题,才会刺激学生们去争论和实验,在操作中能力和策略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片断二:
师:请你从学具中很快从数出35来,并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个?(你可以用桌上的.塑料杯、橡皮筋来帮忙)
生开始操作,然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A:我数的是圆片,我用了4个塑料杯来装,前3个杯子每个杯子装10个,最后一个杯子装了5个。
生B:我数的是35张扑克牌,每10张我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最后5张我把它们一张张摊开,这样就看清楚是35张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最后5张一张张摊开呢?把它们摞在一起不行吗?
生B: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5张了。
师:你考虑问题真周到!××同学(指生A),你也想出了好办法,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什么缺点了吗?
生A:最后5颗放在塑料杯里不容易看清楚,应把它们倒出来,一颗一颗的分开。
生C:我有更好的方法,我数的是瓜子,我用35颗瓜子摆成了“35”的形状,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学生们都觉得他的方法很稀奇,很好)。
师:你的方法真独特!请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来摆呢?
生尝试用这种方法。
生: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摆圆片,我用35个圆片摆成了“35”的形状,
生: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摆本子不方便,桌子上摆不下。
生:我觉得这个方法有一点不好,我想用35个五角星来摆“35”的形状,我先数好了35颗,最后却多出了4颗没地方摆了!
师:××同学(指生C)你确实很会动脑筋,你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那是35颗瓜子,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觉得如果你在以后考虑问题时如果能多试几次,多跟同学们一起商量,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生们都觉得倍受鼓舞)。
教学反思:为了体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我很精心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事实证明:他们比我预想的更会思考问题,尤其是最后C同学用35颗瓜子摆成“35”的形状更有独见性。由于是第二次教学这个内容,我决定更加放手,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回避。当生A和生B的方法不同时,我在这个细节上大做文章,让生B把自己为什么要把最后的5张牌摊开的理由说得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使生A和更多的学生能从他的表述中找到值得自己汲取的地方。生C所想到的方法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使我非常欣喜,也正是学生给我的这种欣喜情绪反过来刺激我放手让他们讨论这种独特方法的优与劣,宽松的学习范围使我和学生们都有更大的收获,我也临场想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激励语言,这样的教学使我感觉很愉悦,这是我可爱的学生们赐予我的最大的财富,我感谢他们!我要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教学范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踊跃地进行他的思考,使他们的独见性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本部分设计初衷: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将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去解决,使学生数数的方法和策略得以进一步提升。
片断三:
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想办法:
1、现在如果让你去数一数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你觉得怎样数比较简便?
生:可以去数老师的座位。
生:可以到每个办公室去问一问有几个老师,把每个办公室的人加起来就知道了。
生:老师每天要签到,把那个表拿来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你可真注意观察老师的举动,所以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奖你一颗智慧星。
课件继续出示:
2、一位老奶奶*擦皮鞋来生活,每擦一双鞋赚1元钱。有一天,到天黑下班的时候她想知道自己一共擦了多少双皮鞋,可是被她擦过皮鞋的人不可能把皮鞋送来给她数。你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吗?
生:数一数她赚了多少钱就知道是多少双了。
师:你的反应真快,这么快就想到好办法了。同学们,数数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你们今天就发现了许多很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做任何事都能象今天这样勤思考、多动手,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教学反思:《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前上起来总是更多的让学生干巴巴地去数数,使学生能顺着数、倒着数、从一个指定数数到另一个指定数,学生的数数本领是练得不错,但离开了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枯燥甚至失去教学意义。所以在教学新教材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对最后的两个问题兴致很高,我还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他们是很留意老师的举动的,老师精心设计一节课,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灵感闪现,这种师生间互动的情感交流为更广阔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就本节课而言,教学中轻松地训练了数数,同时数数的方法得到了指导(这种指导有来自于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智慧)。看似没多少内容可讲的数数教学却使学生的数数策略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2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3
孩子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20以内的数的组成,这对于本节课学习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等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通过复习导入,一来是想要复习旧知;二来是想要通过旧知,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上来;三来是想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具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没有完全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当我在复习2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一步一步的扶着学生走,按照自己的'思维,精细的设计教学环节,想要做到一环扣一环,结果课堂上没有了学生的思维,而完全变成为自己而服务。
在让学生根据二十、三十、四十、七十,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时,有的学生很茫然,有的学生找出的规律是按照顺序排列什么的,不是我所想要的规律,这说明,他们对于我想让他们体验的规律,他们没有体验够,或者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应该先指出,像二十,三十,四十,这些数,是整十数,请你说说,还有没有别的整十数了,比如八十,你知道八十是怎么来的吗?
另外,本节课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数数,但是课堂上对于孩子们这方面的锻炼比较少,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少,对于数的感受,数的顺序的感受不够,这从之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来。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识。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教学中创设了小朋友到南极做客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中学习新课。
2、关注学生亲历探究、思维展现的学习过程,尽显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学习。本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企鹅、海豹、海鸥的只数,让学生亲历数100以内数的过程,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发展了学生数感。
3、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但教完后,我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一下摆出100根是有难度的,假如先让学生摆出10根小棒,然后问学生你是怎样摆出来的?当学生说出一根一根摆出来的进行板书:10个一是十,然后逐个摆出30、50、60.......一直到100。
在学生用一根一根数到十根捆成一捆,捆成10捆的时候,我应该从三个层次进行引导学生去读数,首先数1捆、2捆…….10捆,然后再数一个十,两个十、三个十、四个十……十个十,最后再数10、20、30、40……100。这样再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去总结10个十是一百的教学,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5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二、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1、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2、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3、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
4、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三、教学中我还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第二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但是本单元的教学仍有不足。
1、学具小棒没有发挥好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100以内的数数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小棒数,浪费了小棒操作的时间。学具小棒是在学生需要它帮助的时候再试着用。
2、对100这个新的数概念建立得不深。可让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概念,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3、在做练习时,要激发孩子做的兴趣,让他们有动笔的欲。
4、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6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7
100以内数的认识不像20以内的数那样,一眼就看得清楚,它感觉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是通过让学生数糖果、手指头、红豆等一系列的活动,这样以数为核心,以数为主线的思路上去培养、去感悟。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1.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通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猜猜方盘里的糖果有多少个再确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对100的感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提出问题,谁能数100个糖果,还能数100个什么物品?学生说很多,有的说100个人、100条鱼、100头牛、100间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积累,把这种积累经验释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价值,也体现了100这个数的广泛应用。当然,学生说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们拿来所用,其实我们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头人人都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很亲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过问学生怎么让大家看到100个手指头?这样用手指头当学具,使学生非常亲切地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次经历数数的过程,看老师数糖果,数100个手指头等,数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体验,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学生必须要亲自去数,所以这一过程很重要。我为学生每桌准备一袋红豆,让他们共同合作,亲自经历这一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8
在教学本节课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学生数的建立,通过让学生进行估计来建立数感,二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题一和例题二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这种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说。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孩子们只能说给家长听,没办法进行小组合作。
第四周的教学依然是学生看“名校课堂”,我们一数组八位老师根据“课堂”所讲内容讨论作业的布置,发至家长群里。我们班要求数学作业必须在下午6:00之前发至个人所在的小组。由小组长查看组员上交作业情况,并在小组群汇报。老师进各小组群查看。对于小组长的作业,老师先检查,统一答案后,小组长再检查组员的作业。小组长很细心,相比于前3周,我都是自己批改全班学生的作业,一天到晚地看手机,也做不到小组长那么细致,有的时侯,还不能完成作业的批改。这种分小组批改作业,真正发挥了小组长是老师“左膀右臂”的功能,既助力了老师,各小组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非常时期,这也不失为教育教学的好方法。
对于那些个别总是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因为小组长的认真负责,很快这些学生的名单就传到了老师这里,个别通知,个别辅导,就是老师的因材施教了!
在和学生的'交流方面,之前通过微信发给家长孩子的情况,也不知道有没有接收到,但是现在我可以看到哪个家长接受了我的消息并且已经阅读,哪些没有接受到,我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和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每个学生的情况我都可以反馈给每一位家长。孩子们也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过去我他们的学习情况。
通过一周的上课,大家也都渐渐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毕竟没有群体影响,可能自制力方面还是需要家长们的不断督促,所以,我们也会每天和家长进行交流,尽可能的让孩子如同在教室里一样的学习。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9
曾经听过一节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名称是“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在里面谈到:为什么那么多有“有营养”的数学,学生却不喜欢,不爱学,我们能否让“好吃的数学”与“有营养的数学”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统一,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所以本节课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将“有营养”的复习课变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发展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首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物体作为数学学习材料,开展了“估一估”的游戏。简单的材料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亲切,简单的游戏让课堂变得其乐融融,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提高了估计意识、复习了数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数学“营养”。
其次选择计数器这一学具开展一系列“数字娃娃”的游戏,又让课堂成了孩子们乐于参与、敢于创造的舞台;也在其中复习了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与大小,数位等知识;并使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增强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最后通过帮数字娃娃“50”找朋友,让学生发现数字中存在的规律,这是一道发散性练习,不仅起到综合应用知识的作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异性。并通过“50”这一个数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让课堂学习成为课外学习的起点,让他们在教室外去寻找一片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尽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数学课堂学习的生命意义。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10
总复习说它简单,也简单,做练习题也行。可是每到总复习时,我总是感到比上新课还要难,如何复习既不让孩子感到是在烫剩饭,又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呢?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100以内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数、读、写。复习目标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设计了一个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课前我给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上课形式: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题目是“争夺小红星”。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我把我们班按座位分为四个小组(明确小组的分法),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主动发一次言,而且正确,我就奖给他一个红星(出示红星)。最后我们统计一下看哪个小组得的红星最多,哪个个小组就是冠军。大家想不想得冠军呀?(想)想就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听到这里,所有的同学都跃跃欲试了。当场兑现的小红花和为小组争荣誉的心理极大地高涨了学生的热情,而学生课前准备的苹果卡片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的各种游戏,使一堂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机勃勃。
2、不平均使用力量,用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的复习来带动其它知识的复习。这节课就是以数位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来带动其它知识的复习。
3、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组织复习内容,使全册内容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一教学策略在本册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是:
(1)整体回顾全册知识内容。由于这堂课是总复习的第一课,所以一开始我就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简单回顾全册知识内容。在学生回忆整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让学生形成对全册知识结构的整体印象。
(2)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联系的基础上提高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学生对全册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的基础上,紧接着我就给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复习目标,这样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复习时又要抓住每部分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不贪多但求精,妥善处理提高复习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100以内数的认识”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最初设计时我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包含进去了,但后来发现内容太多,容量太大,恐怕学生一堂课掌握起来很困难,所以忍痛割爱,删掉了“比较数的大小”这部分内容
4、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练习课,在复习中不是只抓知识技能的目标,而是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如在复习了数数后,教师随即小结:大家真了不起,会用各种方法数数,会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还会10个10个地数,还会倒着1个1个地往前数等;在看图读数、写数、拨数并找规律后,教师及时小结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写数,先要看清这些数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变化的,再看每一次是增加几个还是减少几个,最后填上合适的数。
5、有效地利用开放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46、()、()、()”这道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获得不同的答案(可以递增;可以递减;等差可以是1;可以是2;还可以是5、10……),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再如“说出个位上是5的所有两位数”等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而且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和周密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6、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感。本节课我尽可能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愉快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复习100以内的数。如,当场兑现的小红花,在苹果卡片上写自己喜欢的数,请你想请的小朋友来猜数,而数数与写数都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不时用欣赏的语言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热情,将整堂课组织得井井有条,生动活泼。
我意识到在这堂课中我有几个地方需要改进:
1、在看图读数与写数时,应该对学生明确他它们的不同。每一幅图下面应该既有“读作:xxxx”也有“写作xxxx”,这样学生就容易区分了。
2、在学生说出所有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两位数后,教师提出:最大的两位数就在这些数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比它大1的数是几?它是几位数?在这里应该将知识再延伸一下,可以让学生说出最小的两位数。
总而言之,本节课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
一、以形象的和摆小棒教学,非常适合低年级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
我设计了非常精美好玩的教学,引导学生先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然后说我们全班要坐大客车去参观美丽的大草原,接着出示了一辆大客车,上面写着限乘56人,我问学生这辆车够我们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坐吗?学生都回答能坐开,于是就出现了美丽的大草原,学生纷纷惊呼太美了,慢慢出现了两群羊,让学生猜有多少只,我和学生一起数,是20只,然后又出现了很多羊,让学生猜有多少只。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于是齐声回答100只,我就让他们数一数验证究竟是不是100只,师生一起数,没数完10只就圈起来,初步认识了10个十是100。接着又出示了很多10个十的图画,学生非常感兴趣。学得非常高兴。
我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每人带10捆小棒,每捆10根。学生同位合作,互相摆小棒认识数的组成,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这种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说,分小组说,同位说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巩固了数的组成。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12
100以内数的认识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理大的数的认识基础。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1、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充分感知个、十、百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借助计数器的进行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十是一百是,认识计数单位“百”,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点,来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从开始的“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对”到最后的“填数游戏”,从新课的导入到最后的结课,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能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我没有用教材上的小木块来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完成了例1的教学。这样做一是比较直观,形象,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接受新知;二是小棒是学生熟悉的学具,学生容易和前面的旧知建立起联系,数感更好建立一些。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每次出示小棒时,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通过数的结果来较正自己估数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觉得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校内延伸到实际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13
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通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猜猜方盘里的糖果有多少个再确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对100的感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提出问题,谁能数100个糖果,还能数100个什么物品?学生说很多,有的说100个人、100条鱼、100头牛、100间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积累,把这种积累经验释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价值,也体现了100这个数的广泛应用。当然,学生说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们拿来所用,其实我们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头人人都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很亲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过问学生怎么让大家看到100个手指头?这样用手指头当学具,使学生非常亲切地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次经历数数的过程,看老师数糖果,数100个手
指头等,数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体验,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学生必须要亲自去数,所以这一过程很重要。我为学生每桌准备一袋红豆,让他们共同合作,亲自经历这一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整堂课气氛活跃,我与学生融为一体,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应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篇14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3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本部分设计初衷: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师: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师: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师: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师: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是怎样数的?
生: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生: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生: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生: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师:你真聪明,怪不得你这么快就数好了!
生:我数的是瓜子,瓜子很小,我是一颗一颗仔细数的,我拨一颗就数一颗。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真棒!现在请小组内交换数的物品,检查一下每人都数对了没有,看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开始检查别的同学数的物品,而且数的更仔细)。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扑克牌,2副牌一共有108张,我只用看一看她剩下的是不是8张就行了。
师:你太了不起了!表扬你!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葵瓜子,他原来是10颗10颗放成1堆的,但是他不仔细,有两堆放的是11颗,我觉得数的时候要1颗1颗很仔细地数才行。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本子,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数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都变得更仔细了,老师很高兴。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生:我奶奶买鸡蛋时是2个2个的数的
生:我妈妈在银行上班,她数钱时是5张5张的数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
教学反思: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个内容时,由于是公开课,担心学生数错,所以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每样物品都是100个,可是他们大多数数出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的数数就草草的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听课领导的指导下,我在这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们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在多次的数数活动中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数数策略是我意想不到的,这使我更坚信他们是无比聪明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数学终究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所以在活动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找出的这些数数策略。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很多的插图中都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教材中的插图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数数品质,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必要性,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锻炼。
本部分设计初衷: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35,使学生在摆的基础上明确35的组成,知道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应放手让他们自己找出来,针对不同的学具我给他们提供了塑料杯和橡皮筋两种用具(旨在让他们每10个装成一杯或扎成一捆),并且准备的是4个杯子或4根橡皮筋,目的是让他们在选择这两种用具时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当然也有矛盾和问题出现,这也正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只有出现矛盾和问题,才会刺激学生们去争论和实验,在操作中能力和策略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片断二:
师:请你从学具中很快从数出35来,并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个?(你可以用桌上的塑料杯、橡皮筋来帮忙)
生开始操作,然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A:我数的是圆片,我用了4个塑料杯来装,前3个杯子每个杯子装10个,最后一个杯子装了5个。
生B:我数的是35张扑克牌,每10张我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最后5张我把它们一张张摊开,这样就看清楚是35张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最后5张一张张摊开呢?把它们摞在一起不行吗?
生B: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5张了。
师:你考虑问题真周到!××同学(指生A),你也想出了好办法,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什么缺点了吗?
生A:最后5颗放在塑料杯里不容易看清楚,应把它们倒出来,一颗一颗的分开。
生C:我有更好的方法,我数的是瓜子,我用35颗瓜子摆成了“35”的形状,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学生们都觉得他的方法很稀奇,很好)。
师:你的方法真独特!请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来摆呢?
生尝试用这种方法。
生: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摆圆片,我用35个圆片摆成了“35”的形状,
生: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摆本子不方便,桌子上摆不下。
生:我觉得这个方法有一点不好,我想用35个五角星来摆“35”的形状,我先数好了35颗,最后却多出了4颗没地方摆了!
师:××同学(指生C)你确实很会动脑筋,你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那是35颗瓜子,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觉得如果你在以后考虑问题时如果能多试几次,多跟同学们一起商量,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生们都觉得倍受鼓舞)。
教学反思:为了体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我很精心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事实证明:他们比我预想的更会思考问题,尤其是最后C同学用35颗瓜子摆成“35”的形状更有独见性。由于是第二次教学这个内容,我决定更加放手,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回避。当生A和生B的方法不同时,我在这个细节上大做文章,让生B把自己为什么要把最后的5张牌摊开的理由说得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使生A和更多的学生能从他的表述中找到值得自己汲取的地方。生C所想到的方法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使我非常欣喜,也正是学生给我的这种欣喜情绪反过来刺激我放手让他们讨论这种独特方法的优与劣,宽松的学习范围使我和学生们都有更大的收获,我也临场想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激励语言,这样的教学使我感觉很愉悦,这是我可爱的学生们赐予我的最大的财富,我感谢他们!我要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教学范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踊跃地进行他的思考,使他们的独见性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本部分设计初衷: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将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去解决,使学生数数的方法和策略得以进一步提升。
片断三:
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想办法:
1、现在如果让你去数一数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你觉得怎样数比较简便?
生:可以去数老师的座位。
生:可以到每个办公室去问一问有几个老师,把每个办公室的人加起来就知道了。
生:老师每天要签到,把那个表拿来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你可真注意观察老师的举动,所以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奖你一颗智慧星。
课件继续出示:
2、一位老奶奶*擦皮鞋来生活,每擦一双鞋赚1元钱。有一天,到天黑下班的时候她想知道自己一共擦了多少双皮鞋,可是被她擦过皮鞋的人不可能把皮鞋送来给她数。你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吗?
生:数一数她赚了多少钱就知道是多少双了。
师:你的反应真快,这么快就想到好办法了。同学们,数数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你们今天就发现了许多很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做任何事都能象今天这样勤思考、多动手,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教学反思:《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前上起来总是更多的让学生干巴巴地去数数,使学生能顺着数、倒着数、从一个指定数数到另一个指定数,学生的数数本领是练得不错,但离开了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枯燥甚至失去教学意义。所以在教学新教材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对最后的两个问题兴致很高,我还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他们是很留意老师的举动的,老师精心设计一节课,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灵感闪现,这种师生间互动的情感交流为更广阔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就本节课而言,教学中轻松地训练了数数,同时数数的方法得到了指导(这种指导有来自于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智慧)。看似没多少内容可讲的数数教学却使学生的数数策略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2
学生上学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2个十是20,也知道把1捆和几根合起来表示十几,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100以内数的认识,重点是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理解几十九添上1是几十。
导入部分,我采用“图图的困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摆23枝铅笔,怎样摆可以让爸爸一眼就看出是23枝?很显然,学生之前已经拥有了100以内数的数数经 验,问题刚一提出来,不少孩子已经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二十三的组成,我还是组织学生进行了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出 “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二十三”。反思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准备的是2捆带10根小棒,联系20以内的认识经验,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先摆2 捆、再摆3根的摆法,也许我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这一环节的开放性,直接给学生一把小棒,让学生自主地数出10根捆成一捆,这样就可以对20以内数进行一个 简单的复习,也可以为下面的满10根即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做好铺垫。
认识二十三以后,我又让学生摆出了二十四和二十九,并让学生结合操作 说一说这两个数的组成。我感觉这一环节的处理不够流畅,可以让学生结合二十三添上一是二十四来进一步推想二十四添上一是——二十五,二十五添上一是——二 十六等等,这样学生对二十几的认识就不是仅停留在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九这三个独立的数上,还可以感受到这些数的顺序。另外,单靠这几个数我们还不足以得 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的总结,不妨再加入五十六、八十五、七十三等更多的数,让学生在较多实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概括和总结。
在学生摆出二十九根小棒后,我进一步提问:二十九再添上一是多少呢?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想,然后再动手将10根捆成一捆,由此得出 “3个十就是三十”。在学生认识三十以后,我引导学生推想:三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四十九添上一是多少?五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我再辅以课件的动 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十九和几十的关系,“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也得以逐步明确。“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涉及到一百的认识,我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感 受这两个数的关系,并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告诉学生这一大捆就是1个百,至此,新的计数单位“百”以大捆小棒的直观印象为学生所直观认知。而在把一大 捆小棒拆成一捆一捆的时候,学生也能直观地理解“十”和“百”的关系。
课堂练习中,我选择“从八十数到一百,可以怎样数”这样的开放题来 展开数数练习,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怎么方便就怎么数,并在数樱桃和数香蕉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具体数数方法的 巩固。在数小球的练习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圈出10个,让学生再次进行估计。显然,有了“十个是多少”的表象支撑,学生第二次估计时更准确了。两次 估计后,学生进行数满十个圈一圈的的活动,以此验证估计的准确性。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使学生会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大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十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是100的物品。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组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数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时,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数量为100的不同东西,但他们大多数数出来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地数数就草草地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认真反思后,我在另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极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4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曾经听过一节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名称是“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在里面谈到:为什么那么多有“有营养”的数学,学生却不喜欢,不爱学,我们能否让“好吃的数学”与“有营养的数学”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统一,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所以本节课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将“有营养”的复习课变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发展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首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物体作为数学学习材料,开展了“估一估”的游戏。简单的材料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亲切,简单的游戏让课堂变得其乐融融,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提高了估计意识、复习了数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数学“营养”。
其次选择计数器这一学具开展一系列“数字娃娃”的游戏,又让课堂成了孩子们乐于参与、敢于创造的舞台;也在其中复习了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与大小,数位等知识;并使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增强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最后通过帮数字娃娃“50”找朋友,让学生发现数字中存在的规律,这是一道发散性练习,不仅起到综合应用知识的作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异性。并通过“50”这一个数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让课堂学习成为课外学习的起点,让他们在教室外去寻找一片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尽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数学课堂学习的生命意义。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7
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通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先让学生猜猜方盘里的糖果有多少个再确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对100的感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提出问题,谁能数100个糖果,还能数100个什么物品?学生说很多,有的说100个人、100条鱼、100头牛、100间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积累,把这种积累经验释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价值,也体现了100这个数的广泛应用。当然,学生说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们拿来所用,其实我们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头人人都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很亲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过问学生怎么让大家看到100个手指头?这样用手指头当学具,使学生非常亲切地感受到数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次经历数数的过程,看老师数糖果,数100个手
指头等,数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体验,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学生必须要亲自去数,所以这一过程很重要。我为学生每桌准备一袋红豆,让他们共同合作,亲自经历这一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整堂课气氛活跃,我与学生融为一体,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应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8
在教学本节课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学生数的建立,通过让学生进行估计来建立数感,二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题一和例题二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这种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说。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孩子们只能说给家长听,没办法进行小组合作。
第四周的教学依然是学生看“名校课堂”,我们一数组八位老师根据“课堂”所讲内容讨论作业的布置,发至家长群里。我们班要求数学作业必须在下午6:00之前发至个人所在的小组。由小组长查看组员上交作业情况,并在小组群汇报。老师进各小组群查看。对于小组长的作业,老师先检查,统一答案后,小组长再检查组员的作业。小组长很细心,相比于前3周,我都是自己批改全班学生的作业,一天到晚地看手机,也做不到小组长那么细致,有的时侯,还不能完成作业的批改。这种分小组批改作业,真正发挥了小组长是老师“左膀右臂”的功能,既助力了老师,各小组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非常时期,这也不失为教育教学的好方法。
对于那些个别总是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因为小组长的认真负责,很快这些学生的名单就传到了老师这里,个别通知,个别辅导,就是老师的因材施教了!
在和学生的交流方面,之前通过微信发给家长孩子的情况,也不知道有没有接收到,但是现在我可以看到哪个家长接受了我的消息并且已经阅读,哪些没有接受到,我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和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每个学生的情况我都可以反馈给每一位家长。孩子们也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过去我他们的学习情况。
通过一周的上课,大家也都渐渐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毕竟没有群体影响,可能自制力方面还是需要家长们的不断督促,所以,我们也会每天和家长进行交流,尽可能的让孩子如同在教室里一样的学习。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9
可以说,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
和比较大小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
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
法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
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
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圈十法做题。在比较大小方面,
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的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
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不足之处:在数的读写上,个别学生分不清读数和写数的书写。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
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
100以内的数是学生在学习了0-20数的基础进一步教学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组成;继续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算意识,拓宽学生的思维,为以后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幼儿园的学习,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数感不强,只是单纯的数数,还没有在头脑中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们的估算意识和数数能力,利用猜猜教室里有多少位学生及百羊图,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猜数、点数(手口一致)感知100有多少,亲身体验出了100是比以前数过的数大得多。
在教学数的组成时由于课前复习了20以内数的组成及小棒的摆法,学生很顺利地摆出38根小棒,对数的组成也非常得心应手,由此往后摆到40根小棒,学生捆了4捆,很好的突破了教学中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的难点。
反思本课的不足有以下几点:1、由于数数大部分同学都会所以学生非常活跃,但课堂秩序有点混乱,不利于后进生的关注,今后还需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2、本课没有很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课后的5个5个数数及倒着数数的练习题中有一部分同学出错很多。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2
认识一百以内的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初步感知一百以内数的组成方法,能够数数、理解数的基本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的方式,导入本课的内容:要求学生一根一根的数小棒,数出10根小棒后捆成一捆。提问: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小棒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回忆10个一就是1个10,并为后面探究几十几奠定基础)。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依次用小棒摆出23、24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2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1。接着要求他们从24一直数到29,边摆边说,数到29,提问:再添上1根变成多少?继续追问:39添上1是多少?49添上1是多少?接着要求学生摆出85,并指出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是怎么摆的,说一说85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一。继续要求学生一边数一边摆,摆到99.提问:99添上1是多少?明确:99添上1是100.要求学生将小棒扎好,摆在桌面上,提问:几个10是100?100里面有几个十。第三环节:完成练习题。第四环节:全课总结并布置作业
反思不足:1.操作比较单一,且有效性不足。2.讲授过多,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3.作业的层次没有体现出来。4.语言的训练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3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的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不足之处: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本次单元测验:100分的有12人,90到99分有35人,80到89分有13人,80分以下16人。考试时间40分钟。从卷面情况看,存在问问题是:一是学生做题态度差,一些学生不检查就吵着要我改,还有些题没做都没发现;二是做题习惯不好,没读清楚题的要求就做;三是还有一些学生速度没达到要求,试卷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