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新材料作文“中国元素”写作指导
南宁男科: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高考:新材料作文“中国元素”写作指导
杨红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焰火,璀璨映亮夜空;缶声,悠扬悦耳„„“中国元素”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展示了恢弘的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0日晚,中国作家莫言在在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媒体评价说:莫言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进行“中国式的思考”,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说:“莫言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元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东方价值观。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得到了扭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依据
这道新材料作文题给出了两则材料,两则材料共同指向关键词:“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积累的历史长河中,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无论丝绸、陶瓷、汉字、文房四宝、四大发明还是戏曲、礼乐、水墨画、太极,抑或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礼仪还是“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价值观,都浸染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繁衍不息,是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分不开的。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逐渐全面地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国要树立好泱泱大国的新形象,同样需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作为未来主人翁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茫然无知和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十分令人担忧。因此,培养青少年对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血有肉地根植于年青一代的意识里,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道作文题不仅关注了文化热点——莫言获诺奖,而且关注了青少年文化观价值观的缺失和养成,这是它可能成为2013年高考作文题的充分条件。
写作点拨
南宁泌尿男科研究中心资料 南宁男科: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题目由两则材料组成,一则是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则是说莫言讲述“中国的故事”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两则材料共同关注了“传统文化”“中国元素”——东方文化的神韵、魅力和影响。考生可紧扣“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这两个关键词挖掘材料审题立意。
由此看来,题目的审题难度不大,但如果只是就材料的表面内容去写作,如写“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写“东方文化的魅力”、写“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等,虽然不会跑题,但会显得肤浅和空泛。要想在立意上高人一筹,就要学会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横向联系或纵深挖掘,尽力寻找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佳作范文
天籁之音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
杨心怡
朱哲琴、萨顶顶、龚琳娜演唱的民族色彩的音乐成功敲开了欧美音乐市场的大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绎的“中国元素”向世界展示了恢弘的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莫言讲述的神秘“中国故事”向世界描绘了古老华夏大地的沧桑和魅力。由“中国元素”演绎的天籁之音已经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无不惊叹华夏文化的风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历届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足以证明这一点。
悉尼、雅典奥运会上,遥远的土著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盈盈而来;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黑人文化,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阿里颤抖的手,汉城奥运会上的金曲《手拉手》至今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弥漫着中国历史长河沉淀过的古老文明的元素,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中国元素”的天籁之音响彻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南宁泌尿男科研究中心资料 南宁男科: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是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真正的文学既是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真正的文学具有民族的特色,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气质,但他必然具有文学的共通性,显然能够超越了我们族群,我们国家的地理疆域。”“民族气质”与“世界眼光”的完美融合让莫言瞬间“名扬天下”,也让莫言的作品顷刻“世界纸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为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展现了多种多样的美丽。
唢呐、笛子、胡琴、扬琴、锣鼓„„多种多样的中华民族乐器,演奏着《二泉映月》、《蓝色多瑙河》等美妙乐章。观众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应邀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中国根》民族交响音乐会的一幕。为什么对音乐演出一向极为挑剔的奥地利人也会陶醉于这来自异域的美妙音乐?大哲学家罗素说过:多种多样才是美丽的。中国民乐以其民族特色产生于中国土地,饮誉于各国,正是以民族性而具备了世界性。
文化是相通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音乐、绘画、文学„„是人类心灵沟通的超越国界的语言。越是稀有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就越能打动世界人民的眼球和精神,文化就越会成为世界的。我们要发展、创新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融合着“中国元素”的天籁之音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
点评:面对这道命意十分明显的作文题,作者并没有草率下笔,而是采用纵向思维的方
南宁泌尿男科研究中心资料 南宁男科: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式,对材料中的“中国元素”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挖掘,从而确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新颖而深刻的立意点。文章开篇用排比句式列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事实,然后回应题目点题,高屋建瓴,简洁大气。正文部分则用三个事例反复阐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观点,论据充分,说理透彻。文章的选材很有特色,前两个事例重点诠释观点的正确性,后一个事例进一步挖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原因,有理有据,富于思辨色彩。作者有很扎实的语言功底,标题用贴切的比喻,形象醒目;文中多处使用排比形式,酣畅淋漓,文采飞扬。
南宁泌尿男科研究中心资料
第二篇:《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入格训练
标题 开头 结尾 标题的拟定
思考:在完成了材料(题目)的审核(即审题)、确定了自己的写作的方向和中心论点(即立意)之后,我们在提纲的罗列中,还需要进行几项大的工作? ▲文章结构如何展开 ▲拟用哪些分论点
▲安排怎样一些贴切合适论据 ▲标题确立
▲精心安排一个开头
标题拟定常犯的错误:
1.不拟标题或忘拟标题; 2.标题过短过直白。
3.立场不明,模棱两可。如《比天更高》、《向上比》 4.太长太绕,不知所指。如《竞争因何而起》、《比一比,看看是谁对还是错》 标题拟定需要把握的标准和尺度
书写可以说是文章的”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个好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看文章就像看人,一个人的眼睛反应了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而文章的深度、可读性,也与标题息息相关。1.简洁
标题要一目了然,忌讳长、忌讳啰嗦 2.准确
杜绝错别字
杜绝模棱两可
杜绝(为了盲目求新)生涩绕口、故显深沉、不知所指 3.紧扣主旨
标题最好是能够醒目,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与主题息息相关,紧扣主题,或者干脆对主题进行形象化、生动化加工后,作为标题。4.新颖、吸引人
正如一部电影必须有一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情节或瞬间(以《美丽人生》、《海上钢琴师》为例),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是在整体的观点明确、结构匀称、语言流畅的基础(48—50分)拥有一些亮点,比如贴切、典型、新颖的论据,比如深入的令人信服的分析,比如一段极富气势的排比、比喻论证。
而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首先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很能影响读者的心情。
一个标题如何醒目,如何吸引人,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用生动形象的修辞来处理你确定的主旨。5.生动形象
可以使用引用(化用)、象征、比喻、夸张、对偶等艺术手法进行加工,使之鲜活新颖
议论文标题的类型: 观点式:《自信创造奇迹》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有目标才有美好未来》
《有梦想才有成功》 《细节决定命运》 比喻式:《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守住你的金矿 ——诚信》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点亮心中那盏灯》
二、如何设置一个好的开头: “开头”要开得正,“题”要入得巧。所谓“正”就是不能烟雾濛濛、离题万里;所谓“巧”就是新颖醒目、引人入胜,能激起阅读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非常之关键,它能够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写得越来越有自信,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思考:你在写文章时,一般是怎样组织开头的?你一般会采取哪些措施,让你的文章开头更漂亮?
好的开头的标准: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 “亮靶子”、“引名言”、“摆问题”、“列排比”、“用博喻”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议论文开头的方法: 凤头(明 美 简)
一、开门见山,直接立论
这是议论文中立论文最常见的方法。你不妨开宗明义,开篇将文章的中心论点摆出来,然后再逐层展开论证。这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1.如吴晗的《谈骨气》,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如《论“志”》开头——“志”,离不开心,离不开思想和意愿。
3.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善于舍弃》
4.不经过挫折,怎知道生活之艰难;不经过创伤,怎知道命运之真谛;只有当生命与苦难结缘,才知道,苦难其实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二、释题入篇 明确论点
于文章开头,就将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解释一下,从而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
《自强.自负.自卑》:我国字很早以前就有“自强”一词了。《易经·上乾》说:“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向上。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应具备的品质是:既不要自卑,也不要自负,而要自强。”
【文章开头准确解释概念,给人印象清晰明确】
三、设问开头 启发思考
用设问开头,就是在文章开头,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议论文开头的一种常见方式。这种开头方法的特点是入题较快,简洁、明快、有力,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启发思考。1、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2、等待是什么?等待是起跑前的下蹲,是起跳前的弯曲。等待是姜太公的垂钓,是诸葛亮的躬耕南阳。等待是意志的锻炼和耐心的蓄积。等待是冰冻三尺排一日之寒。我们应该学会在等待中奋起
3、财富是什么?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是音乐,达芬奇•莫奈的财富是色彩,父母的财富是丰富阅历,我的财富是青春。青春包容了希望,包容了憧憬,包容了欢乐。
四、名言引入 令人注目
警句开头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以此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不仅吸引读者,又因为名言警句凝练、平易、深刻、精辟,蕴含哲理,说服力也强。
同时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这里的名言包括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诗句等。如《说忧患》: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简约明了的告诉我们,生活之中处处存在“忧患”,总会有或大或小的事情令你忧虑。正因为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存在,才使得我们更加优秀,更加懂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所以,我们应该具备忧患意思。(引用——解释——观点)引名句,扣住中心。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重大影响。《一步与一生》(2007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2. “人生最大的聪明是有自知之明”,此话很有道理。自知之明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人贵有自知之明。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学无止境》
4. 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张弛有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欣赏这样有弹性的人生态度。《张弛有度》 5.“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席慕容如是说。冥冥之中,“不得这样”透出些许的无奈,但我读出来的更多的是理性的光辉和安心。(2005年北京佳作《安于心》)6.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
五、事例引入 增添趣味
议论文的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然后由这件事引起议论,从而就事说理,针对性强,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说服力。如果故事本身极具吸引力,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心理,那么就能自然引出论点,水到渠成。或先引用一个寓言,从而引起议论,展开论证。用寓言开头,则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偏差的言行,再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否定,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1.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论“友善”》
2.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发现自己》 3.狼常到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解除狼患。不久,羊群流行疾病大量死亡,牧场主只得请来专家防疫治病。专家的结论却是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山里。果然,狼的骚扰使羊群疫病消失,队伍壮大。原来,狼的追逐,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耐人寻味,它揭示了一个道理:有对手,才有压力;有压力,才能生存。——《你好,对手》
4.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故事引出观点)
五、讲故事,引入主题。2007年广东满分作文《薪尽火传》,开头写道: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六、排比开头 引出观点
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人物排比、事例排比、抒情排比、比喻排比)
运用排比,诠释题目,彰显文采。
[例1]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的不朽。
《贝壳 划痕 记忆 》(2007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例2]荆棘鸟用荆棘刺破自己的瞬间,造就了一种永恒——无比动听的歌声,一种永恒的美;飞蛾扑向火光燃烧自己的瞬间,也造就了一种永恒——对光明的追求,一种永恒的精神;流星划过天空的那一瞬间,也造就了一种永恒——不屈于黑暗的行为,一种永恒的气概„„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瞬间可以造就了永恒。
[例3]苍鹰的理想是翱翔于广阔无边的天空;鱼儿的理想是游荡在烟波浩淼的大海;花儿的理想是绽放在和煦温暖的春天。正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所以在最后它们都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人也都应该如此,拥有自己的理想。[例4]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 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 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
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作排比,造势磅礴 如《待人和善》: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 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
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七、对比引入 是非明确
即把生活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读者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撑论点。1.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就难得成就事业。由此,我们可以说: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2.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八、运用比喻 生动活泼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七、打比方,隐喻题旨。
1.材料作文“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一考生自拟题《灯塔·路标·理论》,开头写道—— 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迷路,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如《一丝甘醇沁心田》:
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3.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人生需要爱心。
4.一滴水是小的,一块石是硬的。但一滴滴的水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地方,天长日久,水滴竟可穿石,同样一个人一次努力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日后就会成功。——《贵在坚持》
万能凤头: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法二:
文采展示,迅速过渡 法三:
经典故事或言论入题 豹尾
南宋著名诗人姜夔说:“一篇全在结句”。
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辞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
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不拖泥带水无话找话,要干净利索;
二、呼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清晰 妙作结尾,前后呼应 题目:成功与毅力
这是一道阐述两者关系的题目。如果立论为“成功需要有顽强的毅力”,结尾可以这样归纳:
总之,面对压力,我们要勇敢地抗争;面对挫折,我们要不屈地奋斗;面对辛劳,我们要坚韧地拼搏。只有顽强的毅力,才能换来成功的硕果。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开头】急流跌宕险滩,潮汐遭遇暗礁,雄鹰卷进长风„„造化注定给生命以劫难,没有坎坷崎岖的人生不能谓之完美充实的人生,而饱经磨炼愈挫愈勇的人才有机会飞上天空,拥抱云蒸霞蔚或是电闪雷鸣。
【结尾部分照应开头】跌落险滩,让我们在险滩后激起更绚丽的浪花;遭遇暗礁不要怕,让我们仍奔腾着流向大海;卷进长风不要怕,让我们在旋涡中奋勇挣扎,一定能重新翱翔在蔚蓝的天。那么,面对人生的坎,让我们握紧拳头,笑着对天空说:“必须跨过这道坎,才是真正的强者!”(2007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材料】一位斯巴达人对他的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孩子,你前进一步,剑不就长了吗?”
这类材料作文的结尾,一定要或明或暗的再点一下提供的材料。所谓“明”,就是直接点明;所谓“暗”,就是间接示现。
这道题目,如果立意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考虑,结论就可以提出希望:我们决不要像那个斯巴达人那样,只是抱怨“剑短”,让我们迈出矫健的步伐,使自己手中的“剑”变“长”,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吧!
2007年全国一卷高考满分作文: 且放云帆济沧海
开头:小船升起云帆,横济沧海的航程中难免会有风吹浪打;小树初有新芽,茁壮成长中难免会遭受雨雪风霜;小溪向前奔流,一路上不只有泉水叮咚,也有险滩漩涡。
结尾部分点漫画内容且照应开头:可是快看,那只为目光所缚的小船,正拼命地向远方鼓足云帆。就请家庭松开过度关爱的目光,学校解下过分指责的目光,社会转移过意关注的目光,换为理解与宽容,放那一片去帆济沧海吧!
第三篇: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要想写好高考议论文,除了设计好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
议论文必须要有中心论点,且中心论点是唯一的。
二、论证充分
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和例证法。我们还可以从学过的文言论说文中学习论证方法,如《劝学》中大量运用了比喻论证,《察今》中运用了寓言故事说理,《过秦论》中运用了对比论证,《六国论》中运用了假设说理。只要我们能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就能使论证充分。
三、结构清晰
一般的议论文结构是:开头提出问题(引论),主体部分分析论证(本论),结尾解决问题(结论)。即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论证中心论点,结尾重申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常采用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即在主体部分把中心论点化为几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是成功的基石”,主体部分化为三个分论点――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2.递进式。即在主体部分对中心论点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找准位置发扬自我》,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万类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优点,不要盲目模仿他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扬自我”,主体部分先论证小草、乌龟、小河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盲目随从别的东西,再论证我们人类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崇拜别人的优点。在论证这一分论点时,先举古代仁人志士屈原、司马迁的例子,然后列举现代社会任长霞、袁隆平的例子,他们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样,由物及人,由古及今,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对照式。即在主体部分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论证。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来引导”,主体部分先举德意志民族的纪念,修建集中营纪念馆,他们的纪念是理性的纪念;再举日本大和民族的纪念,美化侵略罪行,他们的纪念脱离了理性的制约,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照。
四、对事实的叙述不能太详尽
在运用举例论证时,不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从头到尾详细叙述,要根据观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
五、要通过分析把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达到二者的统一
相同的事例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关键在于自己的分析。如同样是司马迁受宫刑发愤创作《史记》的例子,在2007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中,作者写道:“是放弃尊严还是放弃先父遗愿,在这个人生的门坎上,司马迁明白他必须勇敢跨过。他跨过了宫刑之痛,跨过了君王之恨,跨过了亲人之怨,用带着血的双手捧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在2006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找准位置发扬自我》中,作者则是这样写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受过种种刑罚,甚至受过使人生不如死的宫刑,然而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与精神的压力,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写下了真实的历史,是真正的华夏儿女精神。”
六、论据的选取
1.可以从学过的文章中找。课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我们应善于把课文的学习和写作联系起来。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都是高考作文中常用的材料。如在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中,作者写道:“勿以好恶论断之,如果楚王不是因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勿以好恶论断之,如果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理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勿以好恶论断之,如果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旦,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死不瞑目。”文章所选取的论据都是出自所学课文。
2.可以从历史人物中找。屈原、荆轲、诸葛亮、项羽等是高考作文中常出现的人物,几乎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
3.可以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找。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也是高考作文中常用的材料。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I 满分作文《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选取了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梁万俊、桂希恩、明正彬的事迹作为论据;2006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用爱雕刻心中的天使》,选取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春燕、丛飞、洪战辉的事迹作为论据。
七、语言要力求优美、精炼
议论文的语言枯燥、乏味是不能得到高分的,要想取得高分,就要对语言加以修饰,使文章带有散文气息。
1.善用排比,富有气势。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的开头。
2.善于引用,内容充实。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的开头。
3.善写哲理句,增添文采。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II满分作文《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作者写道:“即使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们依然固执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候机遇的光临。”“绽放光彩,即使我是一只小小苍蝇,也要努力飞翔,努力张开翅膀去拥抱自己的梦想。”文章语句优美,富有哲理,散发着散文气息。
(责编 张翼翔)
第四篇:高考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初探
高考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初探
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这是《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写作部分作出的要求。与之前多年的考试要求相比,2014年增加了抒情类的文体要求,明确了抒情散文的地位,抒情散文终于被正式纳入江苏高考作文文体。
抒情散文回归高考,势必对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调整写作教学的方向。以前的教学多是训练学生以写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现在要求同时加强抒情散文的指导与训练。自2013年12月《考试说明》公布到2014年高考之前,笔者尝试有计划指导学生写作抒情散文,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训练,班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抒情散文的写作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文体,品读鉴赏
对于文体,《考试说明》在基础等级中明确提出符合文体要求;2014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要求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高考作文不是平时的写作,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作为应试作文,必须符合《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高考作文也不是一般文章,可以任由读者凭一己好恶来评判,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高考作文又必须接受特定评分细则的衡量。所以,指导写作抒情散文的第一步,应让学生明确其基本特点:一是抒情散文以抒发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作者往往将所抒发的情感具象化,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二是抒情散文更注重对于文字的精雕细琢,注重追求文字字面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内涵,让文字游离于一种心情的排遣或宣泄中,如同一个人散步一样,既可以释放心情又能拿捏住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将文字的灵动轻盈发挥到极致,产生虚实相生的妙境,耐人寻味。
但是,对于抒情散文文体特点的明确,不是老师简单地告知,而是要让学生有直观感性的体悟。必修教材和选读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范文。笔者布置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对高二阶段学过的《现代散文选读》重新品读,比较各类散文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异同,重点品味抒情散文的语言,体会文本的抒情性。在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对一朵花微笑》、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埃尔文·怀特的《大海和吹拂着的风》几篇文章中选择一篇,从语言的角度写一些鉴赏性小片段。如魏辛然同学赏析《寒风吹彻》后写道:
刘亮程的语言往往平中见奇,蕴含哲理,极耐细细品味。如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就很是平朴,但韵味深浓。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似乎淡淡地流露出一种沧桑感,让读者不得不打出为什么的大问号,悬念就这样在轻轻一点中设下,越是咀嚼,越是耐人寻味:那些年,作者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事情呢?
再如陈静雅同学赏析《对一朵花微笑》后写道:
这是一篇清新灵动的美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觉,观察花朵的微笑,并从花朵的视觉反视自己平素沮丧的生活态度,由花草的微笑参悟出人生的真谛。文中语言既朴素自然、丰足对称,又富有诗性。如一朵面朝向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通过特写镜头对称描摹身边的两朵花,使姿态身影全都活了。
通过品读鉴赏,学生基本上把握了抒情散文最根本的两个特点:文美,情真。冰心、周作人等把抒情散文称作美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指其语言之美,除传情达意、形神兼备外,抒情散文的语言讲究韵律、节奏和词彩,讲究形式美、音乐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而真实的感情是此类文章的灵魂,文中有我,重在抒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抒情散文以饱满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
二、列举提纲,归纳套路
在归纳抒情散文套路上,笔者采用了列提纲的训练方法。布置学生课后为《荷塘月色》《春》《故乡的榕树》《草莓》等有代表性写法的抒情散文列提纲,然后分组讨论归纳抒情散文的一般套路。以优秀作品为例,归纳提炼套路的练习,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思路产生潜移默化的建构效力。布置的那几篇文章,因为是学生学过或读过的熟悉的文章,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演练欲望。
经过讨论,并参照有关知识短文,笔者和学生一起归纳出抒情散文的常用基本套路:
赏景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赏景式在赏景时,进入景点的缘由要自然;描写景物的角度要多样,如远近、高低、点面等;引发的联想要丰富,使文章显得空灵。如《荷塘月色》:文章开头点明缘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求静来到荷塘;然后依次细致地描写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四周景色;接着又联想起江南采莲的习俗和诗词;最后出景,回归现实,离开荷塘,回到家中。
情索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情索式就是以情为线索,连缀景物,看似处处写景,实则处处借景抒情,为情感找一个假托物。关键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方面,从若干点上来抒情。如《春》:文章开篇盼春,明朗、欢快、昂奋,交代情的缘起;然后绘春,画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展现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春天,借明媚的春光,抒发自己欢欣鼓舞的一种心境,这是情的积蓄;接着由超然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转换成了一幅现实图画,颂扬了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由情至人;最后讴歌春天,把春天比喻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这是情的归结。
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这种模式借联想来描写怀念中的景物,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或相反的另一景,寄寓作者的主要情感。这一模式可以抒发怀念家乡、母校、亲友之情,是学生借鉴的重要套路。如《故乡的榕树》:首先由眼前住所附近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榕树的怀念;然后描绘从前故乡的榕树,描述有关的人和事;最后抒发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这种模式中的物往往喻人,并在篇末点旨,卒章显志。如《草莓》:在文中,草莓是引子,六月的草莓象征了青春年华,九月的草莓象征了成年时期。
第五篇:2017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2017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高考议论文怎么写
高考是“指挥棒”,不管你怎么想,都得无条件地听指挥。
近年来,有两个现象引起了全国师生和语文工作者高度警觉:一是“命题作文”又开始走俏。以2007年为例,“命题作文”和“话题+命题型作文”,在全国18套试卷中,已占据半壁江山。一是有专家在媒体表态,认为“议论文有利于检测考生综合运用能力”,“值得重视”。而事实上,审视近两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无论是话题型的、材料型的、还是纯命题作文,都可以用“议论文”写作。
凭心而论,议论文写得如何,确实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知识贮存多寡、文化含量和明理层级,进而反映学生价值取向、思维密度、情感维度、语言能力等现状,体现新课标“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理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检测方式。因而,如何写好议论文,便很现实地摆在了应试“举子”和语文老师面前。
那么,怎样写好议论文,什么样的议论文才是佳作呢?
一、确立论点,一以贯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一语特别流行。此话套用之于议论文写作,除有“爱憎分明,是非分清”的内涵外,可理解为“论点一旦确定,决不可中途易弦更张,必须一以贯之,以至于始终”。2007年琼宁卷是话题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就“创造与机遇、追求的关系”自主立意作文。既然是话题型作文,写成议论文,论点是很多的。如论证公式“创造=机遇+追求”;如讨论在“创造”的过程中,机遇﹥追求,机遇﹤追求,或机遇与追求同样重要;如对“机遇”本身进行剖析:从天而降的,可遇不可求的,失之交臂的,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如分辨形形色色的“追求”:有的人,违背社会与自然的规律,追求毫无意义;有的人,盲人骑瞎马,自己也不明白在“追”什么;有的人,客观冷静分析之后,选定目标,脚踏实地地孜孜以求,虽然并无“创造”,然而却令人敬仰„„
以上论点(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可任选其中一个进行阐析。但如果考生企图面面俱到,那就会像寓言中所嘲讽的“一个猎人偶获一狐,明知狐皮只能缝制一顶帽子,却硬要裁缝替他缝制十顶帽子”一样可笑。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与其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是否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有一道这样的命题:以《凡事须讲求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这道命题,很适合写议论文。审题后发现,“度”字好理解,但“凡事”一词却很有些吓人。由于其外延太大而让学生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笔。一个学生以 “敬畏生命”为话题,针对当前社会上某些人对敬畏生命的片面理解,以至于对硕鼠、恶狼、狂犬、毒蛇等殃及人类生命的“生命”也“敬畏”起来,并大声疾呼要对它们加以保护的过激言行,阐明了“过犹不及”“凡事须讲究度”的道理。此文口子开得小,论证集中、透辟,这篇文章,远比那泛泛而谈、简单罗列而得出的结论显然更有说服力。从立意角度评价,不失为好文章。
二、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论点都必须有充足的论据支撑,否则便苍白无力;这个论据便是科学原理、自然法则和胜于雄辩的事实。想要在考场上下笔千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辩证思想和丰厚的知识贮存。2007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杭州二中杨扬同学的《消逝是行走的一种属性》,可以说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典范。他在不到750字的文章里,阐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道理:“行走者本是在时间中行走,所以消逝本身就是行走的一个特质。没有不消逝的行走,恰如没有不行走的消逝。”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他先后援引了莎士比亚、苏轼、尼采和另一位英国诗人的名言,并从哲学、人类行为学、物理学等方面进行阐述,水到渠成地凸现了中心论点。此文言简意赅,令人叹服。这就启示语文1 教师和同学们,广泛阅读、全面涉猎,日积月累,沉淀知能,是高中学生的“内功”,这个“内功”应从高
一、初三甚至更早就得“修炼”。
三、论辩阐析,文情并茂
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即使写议论文,也不能忘了要文从字顺、讲究文采。
近来来,“议论性散文”逐渐为学生们所熟知,也为老师们所青睐。资料显示,公开了的高考优秀作文,70%左右是“议论性散文”!
如何定义“议论性散文”?它兼备了议论文和散文两大特质:既有议论文明理的内核,又有散文语言的表征,有时甚至兼有抒情的成分。换言之,它既讲究议论的哲理性,也讲究议论的抒情性,将二者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这种文章,写作时难度并不很大,但要真正写好却谈何容易。请仔细品味下面三段文字: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摘自2006年湖南满分卷《谈意气》
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摘自2007年广东满分卷《就这样,岁岁年年》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摘自2007年山东满分卷《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
我们且抛开考生的知识贮存、文化含量等元素不顾,三个选段,尽管有些话题过于沉重(如山东卷《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但从语言角度检视,却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句式参差,音韵谐和,修辞考究,意蕴多维„„尤其是广东《就这样,岁岁年年》,连标题都是那样抒情。但是,这三篇文章却都是优秀的议论文。
这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议论性散文。
2017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近两年高考作文写作,正悄悄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写作内容从大量关注诗词文人走向关心社会生活,二是写作文体从“秋雨散文体”走向议论文体。然而,许多同学缺少议论文写作知识和训练,因而考场议论文精彩之作甚少。如何让高考议论文精彩起来?我想从考场作文的角度谈一点方法与技巧。
一、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主要是三点:
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开头引用材料与引出论点之间要有过渡。常用判断句、因果条件句、“(我)认为”句。
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需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论据,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多用概述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议论突出:体现在表述论点、概述论据和分析论据三个方面的语言表达上。多进行因果分析与总结,学会用“因为”“可见”“总之”之类的连词和“对于„„(来说)”、“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诚然”、“然而”、“但是”、“不是„„而是”等句式。
写作时,要按这些基本要求来立意、构思和表达。
二、写出作文开篇的议论味道。没有议论味,难算议论文。
先看两篇2009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的开头。
《“独”的文化》开篇:也许你认为“独”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汉字,“独”可以让我联想到许多词语,独有、独立、独特、独霸„„如此看来,“独”具有“一”的意思。而我说,“独”是一门学问。
【开篇特点】诠释“独”的含义+评析点中心(以“如此看来”句过渡)+论点(针对“独特”立论)
《切不要管中窥豹》开篇: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单个字看歪歪斜斜,整体看却错落有致。可见,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若我们只关注局部就可能忽视整体的美。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管中窥豹,而应当用全面的眼光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作文材料+评析点中心(以“可见”句过渡)+论点(针对评价人立论)
【评析】这两篇作文开篇都具有很浓的议论味。它告诉我们两方面知识:
首先,议论文开篇除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诠释概念的方法引出论点或论题;另一种概述(作文或阅读)材料、社会现象或引用名言后引出论点或论题。这应是考场常用的方法。
其次,“议论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观点的表达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二是引出观点或中心要有简洁自然的过渡,一般分三步完成;三是引述分析或论点表达有利于下文展开论述。
下面是作文《做最好的自己》的开头段: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评析】首先,观点不鲜明不正确。“尺寸大小”意思含糊,“决定成败”“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是病句。二是名言与观点之间缺乏过渡,引出观点勉强。三是“做最好的自己”对展开缺少指向。
按“议论味”的要求,可作如下修改: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这就告诉我,如果你不能成为伟大的自己,那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善良的自己,美好的自己。
上面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引出论点的基本思路:一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肯定,提出与释义或引述中心一致的观点;二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否定,提出一个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用“我要说”“让我想到”之类的句子换个角度提出观点。
三、写好主体部分的“完全段”。
先读下面的议论段:
《放弃是一种智慧》论证第二段:
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这样的放弃,3 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
【评点剖析】上面的论证段都有三个小层次构成,集中论述一方面意思。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段叫做论述的“完全段”,把这三层分别称为: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写好议论段,议论段分为完全段和不完全段两种,一篇议论文中得有1-2个完全段,才能保证论证充分。
完全段三层的特点要求:
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通常是很简洁的一句话,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写2-3句。
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一定的事例论据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证。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理可以是因果分析,也可以引用名言。展开一般有1-3个层次。
终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或中心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上面雷同或重复。
但是要注意的是:
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一致,概述正确。终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写作实践分析】
题目:眼光是一种关注,有时透出严厉,有时充满温情;眼光是一种洞察,很多东西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敏锐独到的眼光„„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012年苏、锡、常、镇“一模”卷作文题)
眼光
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却活得凄然„„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打量世界,世界就回馈什么样的东西给你。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欣赏的眼光发现美丽。罗丹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我们身旁有多少美丽的风景,有多少动人的画面啊!可是,我们忙于世务,匆忙地赶路,匆忙的眼光无法看到这些美景。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花就应该那样鲜艳,草就应该那样嫩绿,人性就应该那样善良,于是,心中的那份触动和敏感随着匆忙的眼光悄悄丢失了。于是,便有了生活枯燥乏味的感叹。海伦〃凯勒尽管双目失明,但她并不缺少欣赏的眼光,发现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而且演不完的戏剧。这是因为她内心深爱着这个世界。可见,欣赏的眼光需要有爱心做基础。让我们用欣赏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欢乐,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多么美丽,心里就会充满阳光。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抓住机遇。冷战结束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那道柏林墙也随即被推倒。那些被推倒后剩下的断壁残垣、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可是有一个年轻人却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迹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的价值不同寻常。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这些废料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纷纷购买纪念品。那些原本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独特的发展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4 人都抓不住的机遇。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周围的生活,关心生活的世界,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事物的价值,抓住人生的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坦然的眼光对待生活。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遭受挫折。有些人常常抱怨命运不公,有些人则容易绝望轻生,更有甚者想报复社会,就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坦然的眼光,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邓小平遭遇三起三落,他没有气馁,没有轻生。正因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有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冯骥才被下放,生活贫苦,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正因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没有迷失方向。体操运动员桑兰,祸从天降,一夜之间由一个灵活好动的女孩变成无法动弹的病人。面对灾难她没有退却,反而活得更加精彩,这也是因为她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一定要用坦然的眼光去看待,这样才能让我们释怀,才能生活得更加精彩。
总之,当你用什么眼光看世界时,世界也会还给你什么。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吧。
【评析】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开篇由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自然、鲜明、正确,具有针对性和展开论述的指向性。论述主体按照完全段的要求,由中心论点引出不同角度的分论点,采用举例、对比和因果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终结层指向中心论点。全文显得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充分;表达语言富有议论色彩,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四、熟悉可供参照的两种议论文模式。
眼中有样,写作不慌;心中有型,写作就赢。我们应当熟悉几种议论文模式供考场作文参照。
(一)“五段三论式”
写议论文,首先要写好规范的议论文。如何写好规范的议论文?先看一篇作文。
熟悉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人对未知具有天生的恐惧,随着对未知事物熟悉程度的加深,恐惧会逐渐下降。熟悉,让人感到安全。
【概述生活常识或生活现象,以引出论题或论点。】
但是,熟悉往往也预示着危险。
【反向立意,确立中心论点。】
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警惕。小时候喜欢游泳,自恃水性还不错。但是家人从来不准我私自下河游泳,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我不以为然。有一次去虹口,来到河边玩水,我自恃水性好,熟悉,便想下河一试。没想到刚一下水,就发现河中看似平静的水面下竟湍急异常,一不留神就被冲倒了,转眼就被冲走十多米。所幸在河道拐弯处被一位游客拉上来才没葬身江底。上岸后,惊魂甫定的我想起家人的话,一阵彻骨的寒意袭上心头。熟悉,让人失去警惕,陷于危险的境地。
【从“为什么”的角度,由中心论点引出分论点。按照完全段的的要求展开论述:分论点+自身经历+结论。】
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冷静。前秦国主苻坚在建国之时,与前凉、前燕等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生可谓戎马倥偬,并最终取得胜利。当全国只剩下偏安一隅的东晋未统一时,他以为自已久娴战阵,对征战之事无比熟悉,便不顾东晋君臣团结的事实,不听自己群臣的谏净,执意发动对晋作战。在战争中,又自以为勇猛过人,恃勇轻进,不等后方几十万军队集结就率领先锋八万余人进逼淝水,结果大败而还。熟悉,让人失去冷静,最终导致失败。
【确立分论点二,按完全段的要求,引用历史故事展开论述。】
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陷入思维定式。物理学家泊松主要研究光的本质,支持“粒子说”。他做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实验无数次,自以为已熟悉所有的试验结果。当青年科学家菲涅耳提出验证光的波动性的一种方法时,泊松通过计算表明光在通过圆形障碍物时会在阴 影中心出现亮斑,他立刻想到自己曾做过的实验没有亮斑出现,于是撰文对菲涅尔大加嘲笑,认为其理论荒谬。但是菲涅耳在竞赛的关键时刻,通过最新的观察手段观察到了那个亮斑,证实泊松错误!最终竞赛以波动说胜利而告终,而那个亮斑被人们称为“泊松亮斑”,以此嘲笑泊松的自负。熟悉,让人陷入思维定式,不能发现真理。
【确立分论点三,按完全段的要求,引用科学研究故事展开论述。】
当我们在感受着熟悉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和方便时,同时也要想想,这些“熟悉”有没有让我们失去警惕,有没有让我们失去冷静,有没有让我们陷入思维定式。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结论段总结上文论述,向人们提出告诫,照应开头部分的中心论点。】
【评点剖析】这篇作文有三个亮点。一是观点新。“熟悉是一种危险”,立意角度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二是思路明。三个分论点紧扣中心,思路清楚,主旨突出。三是材料新。三个材料分别取自生活、历史、科学,具有典型性。
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文归结为“五段三论式”或者叫“五段三论+1式”。
“五段”就是文章写足五段(也可超过五段,但仍为五部分);“三论”既指全文分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又指本论部分主要论述段分起始、展开和终结三部分。本论部分的这一特点又称为“主论三分法”。“+1”指主体三论之后还可以加一个“当然”段。
“五段三论式”要点如下:
首段:引论,针对生活现象、作文材料,引出论题或论点;或者针对论题,在介绍论题含义的基础上引出论点。这里,生活现象与作文材料概述要简练,突出要点。同时,概述生活现象、材料,要有过渡句,然后再引出论点。过渡一般有三个方向:对概述材料的分析肯定,正面引出论点;对概述材料的分析否定,从反面引出论点;对材料分析后换一个角度引出新的观点。
中间三段:本论,全文的论述主体。首先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分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分解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构成总分关系。二是多层次、多侧面设计问题,使中心论点具体化和立体化,一般从概念内涵、条件、原因的角度设问,或通过假设设问。三是逐层深入设计问题,或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来确定分论点,或从时间先后或依人的认识过程来确定分论点。
确立了分论点,以分论点引领主论的每一段。每一段应包括三个论述层次:起始部分,摆出本段分论点(也可以是某一角度的论题),称为“段首中心句”;展开部分,围绕中心句提供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终结部分,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三部分的论述段,我们称之为“完全段”。
“当然”段:以“当然”领起,或者论述论点的另一方面,或者辨析表面相似的概念的内涵区别,使全文论述显得辩证。这一段可有可无,看中心论点和论述而定;文字要简短,两三句话即可。
结尾段:结论,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这一模式的本论三段可灵活运用,一是三段内容上可以并列,可以递进,也可以正反对照;二是三段的前两段尽量运用完全段,按“起始、展开、终结”来写,后一段可以议论分析或概括举例,写成不完全段。
“五段三论”模式结构:
引论段:或开门见山、解释概念,提出论点;或概述现象、事实,引出论题;或引述前人观点、别人看法、材料观点要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论述段1:分论点1+论述(因果或事例)+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2:分论点2+论述(名言加列举)+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3:分论点3+论述(事例加分析)(可以不完全段,可以反面)
(“当然”段:针对论点,从另一方面说,简要进行辩证论述。)
结论段: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指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引论段要精彩,结尾段要有力。
如果引论段及论点包含两方面观点,论述段1与论述段2是相对照的两部分,可以省略论述段3。
“五段三论”议论文写作中要特别重视三点:
①论点包括分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
②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
③议论突出:在论点表述、论据叙述和论据分析表达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议论的意味。
【写作实践分析】
作文题:有一首小诗说:“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不要奢望太多/ 不必计较得失成功/ 那么你的人生/ 就会无怨无悔。”请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做最好的自己
有位哲人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能成为伟大的人,那就当好一个平凡的人。我却要说,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岗位,从事怎样的事业,肩负怎样的使命,都要有执着的精神,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始终如一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递员,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他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他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但是,他一个人,一匹马,在这漫漫邮路上一跑就是20年,20 年来步行26万公里,足可以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20年来,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王顺友那朴实的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生活真谛:不管你处在怎样的条件下,只要你执着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做好它,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命运挫折,都要全力以赴从事自己的事业。我们都知道霍金的名字,命运带给霍金的是残酷和不幸:正在读研究生的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接着,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衰退,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嘴说不清话语,终身要靠轮椅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生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全身心扑进他的研究事业,靠唯一能够活动的手指,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霍金的话告诉我们:不管你遇到怎样的挫折与不幸,只要你坦然面对,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面对怎样复杂的形势,都要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都曾经被中原大地上的女英雄任长霞的事迹感动过。任长霞一踏上登封的土地任公安局局长,面对的是治安极差的登封:斜黑势力横行霸道,百姓群众敢怒不敢言。但任长霞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明白自己是百姓的保护神,因此,她坚定不移,擒大要犯,抓小毛贼,破丢失耕牛案,铲除“砍刀帮”„„雷鸣电闪、手脚生风地连破了一堆大案后,登封的社会治安7 立竿见影地好转,老百姓的摩托车不锁就敢放在街上过夜,任长霞在登封人心里变成了雷震嵩岳的女神警和“任青天”。与她扫恶打黑的如雷、如火不同,她对百姓如水、如霞,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赢得百姓的爱戴。专为任长霞刻的石碑上写着:“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石碑上话诠释了一条真理:不管面对怎样复杂的形势,只要你爱憎分明,执着于自己的使命,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当然,执着不等于固执。固执是不管自身能力,不问是否可行,埋头蛮干。执着是对自己岗位、事业和使命的热爱和责任感,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用毅力、勇气和才智来创造奇迹。
总之,执着的精神,让一个身处平凡的岗位的朴实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出邮政史上的奇迹;让一个热爱事业的残缺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出科学史上的奇迹;让一个不辱使命的柔弱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立起公安线上的一座丰碑。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最好的自己,也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只要你认准自己的目标与信念,执着地追求和奋斗。让我们为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努力吧!
【评析】这是按“五段三论式”写的一篇议论文。首段由名言引出论点,自然流畅,写作针对性和指向性明确,具有很浓的议论味。论证主体按“完全段”的思路,从不同角度设立分论点,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评论,都始终扣住中心论点,论证充分,思路清晰,结构整齐。“当然”段辨析了“执着”与“固执”的本质区别,突出了执着的内涵,增强了论述的辩证性。全文语言流畅,富有文采,说理力感染力强。
(二)“二分对照式”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如每一张纸都是两面的一样。所以写议论文常常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请看作文:
成败皆因常识
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则为王,有的落败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觉成败皆因常识。
【以“回望历史”开篇,紧扣“常识”引出全文论点“成败皆因常识”。引论简洁,观点鲜明;观点中又明显包含着两个方面。】
翻开泛黄的史册,浮现的是那些败于常识的魂魄孤影。
【抓住“败于常识”确立分论点。】
未央宫灯火不明,乌江畔波浪滔天。史宫乐曲已成记忆,浪涛齐鸣却乐音难闻。他的心已沉积在四面楚歌中,“征人远去兮,何时还?” 是啊!何时还呢?八千楚士亡江北,他只身一人,又怎回楚地?又怎么面对乡人期待的眼神。他只伏身饮一口牵挂的江水,便把热血洒在了血色的沙滩上。
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细细一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于一条常识吗?他忽略了一条最基本的常识一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命在他手里化为灰烬。如果他牢记这条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人之盼不就实现了起吗?
【概述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加上联想与假设性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论据典型,议论充分,说服力强。】
不仅项羽,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是死在所谓的常识上。“君命不可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那时的常识害死了他。
【再举岳飞一例,论述更加充分。上例详,该例略,用例合理。】
走进流动的文字,看到的是那些成于常识的胜者在熠熠闪光。
【再从“成于常识”确立分论点。】
东汉末年,诸葛亮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千难万险中助刘邦建立蜀国,终成三分天下。8 而他的成功正是在于善用常识。
江雾弥漫之时,若有不明船队靠近,必不敢出战,只能放箭穿敌。这是军事常识,也是智慧的体现。而诸葛亮正是利用这个常识,一举收获了十万支箭,使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取得了赤壁大捷。
城门大开,城内无兵,必以为城内有埋伏不敢接近,这是常识,却也是成败之关键。诸葛亮弹琴城上而退万兵,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一点小常识,使诸葛亮成了不败的王者。
【概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加上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八年抗战,英勇的共产党人,相信“正必胜邪”的常识,才有了八年抗战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共产党人的成功。
【再举一例,简略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史实,与上构成详略结合的论据。】
忽视常识如残花,唯有凋零;利用常识若雄鹰,展翅高飞。盲从常识的人自掘坟墓,践行常识的人锦途干里。
昂视蓝天,我发现:成败皆因常识!
【结论段以形象的语言总括论述主体的论述,并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评点剖析】这是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突出亮点如下:一是围绕“常识”切入,切合题意,题目表明论点,开篇就亮出文章中心论点。二是紧扣论点,运用对比的手法从正反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论述,使论述更加深刻。三是论据丰富,文章选取了历史人物项羽、岳飞和诸葛亮,以及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实例,由古到今,有详有略,很具有说服力。四是表达极具文学性,文采飞扬,特别是一些语言富有文化底蕴,很老到,不是套作,而是发自考生的真情实感。
像这样的论述思路,在高考作文议论文中有很多例子,如:《高考能给我的与不能给我的》(07年重庆高考作文)、《一步与一生》(07四川高考作文)、《让梦想为现实引路,用现实成就梦想》(06山东高考作文)、《谈意气》(06湖南高考作文)等。我们把这样的构思模式称为“二分对照,辩证分析”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
掌握这一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很有价值,因为我们面对的议论对象和议论内容,常常要涉及到辩证对立的两个方面。
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生与死、运动与休息、时尚与传统,等等。事物本身也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正与反、动与静、主与次、重与轻、内与外、表与里、利与弊、言与行,等等。人们认识生活认识事物和自己时,也存在相对立的两种思维和态度:功与过、荣与辱、乐与悲、苦与甜、批判与继承、重视与轻视、知足与不知足、获取与舍弃,等等。
正确的分析方法: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当我们在确立论点时,如果考虑到辩证的两个方面,就需要采用“二分对照式”展开论述。
“二分对照”式基本思路:
引论段:阐释概念,或概述现象、问题,或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注意点:阐释、概述与观点,都要体现或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
论述段:从相对照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围绕分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述。确立分论点有两种方式:正反对比,相关比较。论述方式:叙议结合,概述+分析议论。
结论段:概括论述部分内容与观点,进一步强调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辩证分析”是论述表达上的要求:一是从辩证地确立论点和分论点,并且辩证地展开论证;二是引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都要强调分析议论,尤其是事实论据前后,引用名言警句之后,要进行分析议论,分析议论中,既要注意辩证,防止绝对化说法,又要体现中心,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分对照式”运用,关键是两条:对概念、观点的辩证分析;明确自己要阐明的主张。
【写作实践分析】
题目:模拟写作江苏2009年高考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品味时尚
阳光下,“时尚”镀上金色的光芒,在时光中熠熠发光,在岁月流逝中留下深深印记,沉淀成温润的经典,泛着淡淡的馨香。
阳光下,“时尚”换上绚丽的舞衣,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绚丽夺目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在喧嚣热闹过后,被人渐渐遗忘,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慢慢被人遗忘。
【开头概述了“时尚”的两种状态 】
在时间的河流中,一部分时尚最终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的空虚内心而被淘汰,一部分经过时间的验证,成为了经典。
【针对两种状态,从两个层次提出了鲜明的中心论点。】
一切的经典,都是曾经的时尚。《诗经》中经典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民歌,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时尚,现在变成了经典。“凡水井处皆歌柳词”,柳永在当时的风靡可见一斑,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就了现在的经典。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抨击了当时的靡丽文风,为文学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明朝民间流行的评书和话本文学,如今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在当时风靡一时,如今成为芭蕾舞剧的经典曲目„„这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先从成为经典的时尚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列举中外典型史实展开论述,最好总括经典的意义。】
如今的时尚,可以说是方方面面,让人眼花缭乱,它热情如火,它绚烂如花,它从不犹豫,身后紧随着一群忠实的爱慕者;它没有退却,在喧嚣中尽情宣泄自我。你看,郭敬明透明的忧伤细数着成长的感伤,在80后90后的队伍中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你看,超男超女的选秀中成长起多少“民星”,只要尽情展现自我,没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于丹和易中天说三国讲论语,一时间风靡全国上下,被人们称为“学术超女超男”。流行音乐开始复古,方文山的词配上周杰伦的曲成为流行乐坛的风向标;新兴的网络语言,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囧”“槑”“打酱油”等大行其道„„这一个个时尚细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神经,在繁忙与时尚中穿越,我们被一场大雨淋湿了原来的轨迹,这场大雨叫时尚。
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因为商业的炒作过于急切,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时尚,一不小心失去了成为经典的机会。
【再从另一个方面设立分论点并列举种子现象展开论述: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主体论证段突出了议论味,清晰地体现了“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论据典型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时间或许可以说明一切,真正的时尚必然会成为经典,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尚走向经典。品味时尚,保持清醒,岁月里便有了轻松的意趣,生命里便有了丰富的体验。
【结论段强调中心论点,表达愿望。】
【评析】作文题包含两个概念:“品味”,就是品尝滋味,就是仔细体会和玩味;“时尚”是指当时的风尚或一时的习尚。题目材料中明示辩证的两个方面: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10 俗、好与坏,交错杂陈。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这篇模拟作文正是抓住了题目中辩证的两个方面,按照“二分对照”模式来构思的。中心论点来自题目说明材料。分论点与展开论证都紧扣中心论点,论述主体相对照的两部分采用完全段的议论形式,论述深刻。论述中,文章并没有停留在现象的列举上,而是突出分析议论,同时又注意辩证地表达,尤其是对“如今的时尚”进行分析,客观,有分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运用“二分对照”式的很好示范。
五、论述中用好一个哲学原理。
哲学是聪明之学,高考作文如果学会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写起文章来就能居高临下,把问题分析得清楚透彻,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增强说理的力量。哲学原理很多,如精神物质关系的原理,内因外因关系的原理,整体局部关系的原理,辩证的原理,等等。用好一个哲学原理,是写作高考作文议论文的重要方法。例如2009年江苏一篇高考作文:
品味时尚
清减了绣花鞋、罥烟眉的精致与秀气,香消了胭脂粉的淡雅古典,时尚携着一股气势汹汹的激流奔涌而来,势不可当。
【开篇以简练诗化的语言引出话题。有味,有吸引力。】
品味时尚,我们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一个新事物的清新之气。君不见,当曼妙古典的长裙退出历史,简便轻捷的衣物随之成为时尚,这不仅仅反映了衣着的变迁,更象征着旧的陈腐气息的结束,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时尚,往往是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其特有的时代精神。譬如,透过网络文学,我们感知着体会着网络在这个时代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时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大门。品味时尚,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肯定了时尚的意义与地位,指出品味时尚应有的开放心态。论述简练,语言流畅,说服力强。】
然而,时尚并非十全十美,它如同一枝娇艳的玫瑰,美丽却有刺。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辩证而全面。】
因此,我们要以一种睿智的眼光,以一颗冷静的头脑,透过异彩纷呈的外表,直抵其本质。有的时尚,表面上是新事物的展现,而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依旧充盈着一种迂腐之气。电脑算命,不可不谓之“时尚”,然而,倘若盲目追求这种时尚与盲目追求迷信又有何异?有的时尚,有雅亦有俗,交错杂成,我们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流行歌曲而言,其中不乏精品。《东风破》以其优美古典的意境博得众人的喜爱,《北京欢迎你》则以一种舒缓自然的曲调传达了人们的友好与热情,然而一系列创作粗糙、内容庸俗的歌曲也充斥市场,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关于“取”“舍”的正确态度,切忌以一种拿来主义的心态对待时尚,品味时尚。
【“透过现象(表面)看本质”是看问题的一个重要哲学原理,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哲学原理来阐述品味时尚应当有“睿智的眼光”,批判的态度。论述又进了一步。】
时尚中流淌着人的智慧与气度。时尚,本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品味时尚的同时,也就在品味着人的审美观与追求。我们要带着一份思索,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细细体会。我们观赏法国博物馆的金字塔入口,体会到了贝聿铭的独特的审美视角,我们欣赏奥运会的缶阵,其实也就在品味设计者将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的匠心独运,所以,品味时尚,亦是品味人类的智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又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这一段运用这一原理论述了品味时尚也是品味人类智慧的观点。将论述再推进一步。】
品味时尚,要以一种批判的思维、睿智的眼光、敏感的心灵,去探索其中的真善美,去追潮人类的思想的源头。
惟其如此,方可真正主宰时尚,方可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风尚!
【总结上文论述,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很有点哲学味。】
【评点剖析】这篇议论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主要得益于合理运用哲学原理展开说理。文章论述为何与如何“品味时尚”时,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分为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等辩证的观点分析评论时尚,既写出了时尚的优点和地位,也写出了时尚的缺点和不足,并最终指出,要以批判的思维、睿智的眼光、敏感的心灵去探求时尚,主宰时尚。思路明晰,层次分明,且环环相扣。
上面这篇考场议论文写得非常精彩。这种精彩,一是体现在论述角度和构思合理、清晰,二是体现在展开论述深刻、辩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熟悉并能合理用好哲学原理。这是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对学习的。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首先要养成四个“想想”的习惯,确定新的论述思路。四个“想想”指:①倒过去想想,就是从现象或材料的反面作思考分析;②进一步想想,就是对现象或材料作深一步的思考分析;③换个角度想想,就是站在不同对象的立场或利益上思考分析,或者分别从原因、过程与结果上思考分析;④合起来想想,就是完整地辩正地分析问题。总之,分析一则材料或一种生活现象时,能够排除大众的通常的思路,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处挖掘出一般材料的内涵,找到新的论述思路。
例如,安徽和县将投入数千万元,将已显得陈旧的刘禹锡陋室整体扩容改造,打造成全新的“陋室园”:倒过去想想,改造后影响陋室历史原貌特色,或从陋室三次变迁史角度想想,改造不当或改造会遭失败;再从道德角度想想,投入的巨额资金如果投放到民生领域或教育上,将产生更大作用;从科学利民或从经济角度想想,改造是对文化的合理性开发,是可行的。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要熟悉常见的四个哲学原理,尽量用好一个哲学原理,增强辩证论述力量。
常见的哲学原理有四个。一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世界上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都不是彼此隔绝的,整个世界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对象发生和生存的条件,变化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对事物作出合理的解释。二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河水川流不息。这实际上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历史恰似一条滚滚滔滔的长河。因此分析问题时,不仅看到事物的今天,还要看到它的昨天,看到它的明天。三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看到事物的正面与反面,分清现象与本质,看到主流与支流,尤其是看待人物时,更应一分为二。四是用“临界”的观点分析问题。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无论什么事,都要适度,超过了事物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总之,运用辩正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增强分析、议论的力度,使议论辩正而有新意。
2017高考议论文范文篇一: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题记
有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相信别人,让别人决定自己。有人说:“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于是闭目塞听,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似是不可统一 的矛盾双方,但二者却有统一的一面,它们正如我们的左臂与右臂,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
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12 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我们在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相信别人。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有时是好的,有时则不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你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2017高考议论文范文篇二:说“安”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
身放在了
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伏龙”这个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最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远将佳话围绕在了他身边。元帅岳飞将心安在大宋,一首《满江红》,歌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治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安得就稳。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
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念,心应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经疑惑,曾经迷茫,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乱,做得到去留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是富五车,也许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掘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苍穹。安家,安国,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2017高考议论文范文篇三:
话题作文珍惜拥有和懂得舍弃
拥有的方式
自幼就听说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气的小猴摘了苞谷丢了桃子,丢了苞谷去摘西瓜,结果却一无所获,年幼的我们都对那只可爱的小猴付之一笑。匆匆间我们都已长大,奔忙于晨13 夕之间,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在上演一幕幕小猴摘果子的现代剧。有人忙碌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却认为失去的才最珍贵;有人怀揣着许多的获得,却身心疲惫,不敢放弃。静心去想,其实我们并不快乐。
如果说“拥有”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因为拥有知识和能力而骄傲自豪,因为拥有亲情和友情而幸福快乐;而不知道珍惜却使它埋没于凡庸,就会分文不值。
花开绚烂,只因有爱花的蜂蝶才倍加美丽;漠视它,只会在花败英残后哀叹感伤。日出灿烂,只因有热爱阳光的人才倍加温暖;藐视它,只会在黑夜里孤寒后悔。
饥饿者视粮食贵于金钱,寒冷者视衣帛重于珠玉,只因他们真正体会到衣食的重要。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败的人珍惜自己的付出,因为他们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劳。而智者,居陋室而自娱,无得失而自乐,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现在的拥有才最值得珍惜,失去的和将来的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虽美却虚幻。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古风悠悠中陶渊明吟唱于田园菊下,坦然恬然笑嘲一切务幻望虚之子。
也有哲人说,人如负筐采石者,于岁月的崎岖蜿蜒间采撷心爱的珍宝,载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追赶流逝着的光阴而怀揣曾经希冀的未来。当衣食使人沦于琐屑庸俗,成败使人堕为钩心斗角,拥有,竟成了累赘。或许,让昨天随风而逝,让明天姗姗而至,失去些拥有,我们会更轻松。
有登山者不幸将腿夹于两石间,呼唤、推石都不得救,他竟勇敢地用刀剪将腿卸下,血流殷红,浸润石土,他忍痛爬行找人帮助。后来他得救了,虽丢失了健壮的肢体却保住了完整的生命。
面对强权富贵的逼迫诱惑,职位荣耀都成了陷阱上的屏障。李白愤然甩袖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超凡于名利之上,慨然摆脱拥有的羁绊,名垂千古。
壁虎能断尾,所以弱小的它们勇敢地长存于世;蜗牛不舍壳,所以只能缓慢地爬于尺寸之地。舍弃,不是浪费。当前进的步伐因行囊而蹒跚,舍掉偌重的负荷,脚步才会更坚实。甚至舍弃比拥有需要更多的勇气,拥有是我们曾经辛苦的汗水、心爱的珍品,弃之,几许依依之情丝痛心呵!
许多的选择与行为都令人难以左右,处于昨日与明朝,总会有几多惆怅几多憧憬。人生就似乘车,于一站站的聚合离别而或喜或悲,成熟就在选择中成就。珍惜自己的拥有,学会割舍自己的拥有,才能真正拥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