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十五首古诗(加拼音版)

时间:2019-05-13 14:5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十五首古诗(加拼音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十五首古诗(加拼音版)》。

第一篇: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十五首古诗(加拼音版)

二年级下学期 背诵【14篇(段)】

1. 农 家 tánɡ yán rén yù

唐 颜 仁 郁

yè bàn hū ér chèn xiǎo ɡēnɡ,夜 半 呼 儿 趁 晓 耕,léi niú wú lì jiàn jiān xínɡ。羸 牛 无 力 渐 艰 行。shí rén bù shí nónɡ jiā kǔ,时 人 不 识 农 家 苦,jiānɡ wèi tián zhōnɡ ɡǔ zì shēnɡ。

将 谓 田 中 谷 自 生。注释:

①颜仁郁:福建泉州人,晚唐诗人。②羸(léi)牛:瘦弱的牛。③渐:正。

④将谓:以为。译文: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这首诗反映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苦。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人”无知的批评。

fénɡ xuěsù fú rónɡ shān zhǔ rén 2.逢 雪 宿 芙 蓉 山 主 人

tánɡ liú chánɡ qīnɡ

唐 刘 长 卿 rì mù cānɡ shān yuǎn,日 暮 苍 山 远,tiān hán bái wū pín。天 寒 白 屋 贫。chái mén wén quǎn fèi,柴 门 闻 犬 吠,fēnɡ xuě yè ɡuī rén。

风 雪 夜 归 人。注释:

①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②苍山:青山。

③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④柴门:篱笆门。⑤犬吠:狗叫。译文: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狗叫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chū sài 3.出 塞

tánɡ wánɡ chānɡ línɡ 唐 王 昌 龄

qín shí mínɡ yuè hàn shí ɡuān,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wàn lǐ chánɡ zhēnɡ rén wèi hái。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dàn shǐ lónɡ chénɡ fēi jiànɡ zài,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注释:

①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塞(sài):边关。②但使:若使。

③龙城: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天之处。

④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⑤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⑥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译文:

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广在,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一步。

huà méi niǎo 4.画 眉 鸟 sònɡ ōu yánɡ xiū

宋 欧 阳 修

bǎi zhuàn qiān shēnɡ suí yì yí,百 啭 千 声 随 意 移,shān huā hónɡ zǐ shù ɡāo dī。山 花 红 紫 树 高 低。

shǐ zhī suǒ xiànɡ jīn lónɡ tīnɡ,始 知 锁 向 金 笼 听,bù jí lín jiān zì zài tí。不 及 林 间 自 在 啼。注释:

①百啭(zhuàn)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②树高低:树丛高高低低。③始知:现在才知道。④金笼:贵重的鸟笼。

译文:

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姹紫嫣红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听它啼叫,远不如让它在树林里自由地歌唱。

zá shī 5.杂 诗 tánɡ wánɡ wéi 唐 王 维

jūn zì ɡù xiānɡ lái,君 自 故 乡 来,yīnɡ zhī ɡù xiānɡ shì。

应 知 故 乡 事。lái rì qǐ chuānɡ qián,来 日 绮 窗 前,hán méi zhuóhuā wèi。寒 梅 著 花 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著(zhuó)花未:开花没有?著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méi huā 6.梅 花

sònɡ wánɡ ān shí

宋 王 安 石

qiánɡ jiǎo shù zhī méi,墙 角 数 枝 梅,línɡ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yáo zhī bú shì xuě,遥 知 不 是 雪,wèi yǒu àn xiānɡ lái。为 有 暗 香 来。

注释:

①数枝:几枝。②凌寒:冒着严寒。③遥:远,远处。④为:因为。⑤暗香:幽香。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暗香袭来。xiǔ jiàn dé jiānɡ

7.宿 建 德 江 tánɡ mènɡ hào rán 唐 孟 浩 然 yí zhōu bó yān zhǔ,移 舟 泊 烟 渚,rì mù kè chóu xīn。日 暮 客 愁 新。yě kuànɡ tiān dī shù, 野 旷 天 低 树 , jiānɡ qīnɡ yuè jìn rén。

江 清 月近人。

注释:

①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②移舟:划动小船。③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④旷:空旷。⑤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⑥江清:江水清澈。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niǎo mínɡ jiàn 8.鸟 鸣 涧 tánɡ wánɡ wéi 唐 王 维

rén xián ɡuì huā luò,人 闲 桂 花 落,yè jìnɡ chūn shān kōnɡ。夜 静 春 山 空。yuè chū jīnɡ shān niǎo,月 出 惊 山 鸟,shí mínɡ chūn jiàn zhōnɡ。时 鸣 春 涧 中。

注释:

①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②空:空寂。

③时鸣:不时地啼叫。译文:

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qīnɡ mínɡ 9.清 明 tánɡ dù mù

唐 杜 牧

qīnɡ mínɡ shí jié yǔ fēn fēn,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lù shànɡ xínɡ rén yù duàn hún。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ǔ yǒu,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mù tónɡ yáo zhǐ xìnɡ huā cūn。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注释:

①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清明有踏青、扫墓的风俗。

②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③借问:请问。

④遥指:远远地指着。译文: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lì chūn ǒu chénɡ 10.立 春 偶 成 sònɡ zhānɡ shì 宋 张 栻

lǜ huí suì wǎn bīnɡ shuānɡ shǎo,律 回 岁 晚 冰 霜 少,chūn dào rén jiān cǎo mù zhī。春 到 人 间 草 木 知。biàn jué yǎn qián shēnɡ yì mǎn,便 觉 眼 前 生 意 满,dōnɡ fēnɡ chuī shuǐ lǜcēn cī。东 风 吹 水 绿 参 差。

注释:

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③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mǐn nónɡ 11.悯 农 tánɡ lǐ shēn 唐 李 绅

chūn zhǒnɡ yī lì sù,春 种 一 粒 粟,qiū shōu wàn kē zǐ。秋 收 万 颗 子。sì hǎi wú xián tián,四 海 无 闲 田,nónɡ fū yóu è sǐ。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 ①悯:怜悯。

②万颗子:形容收成好。③四海:指全国土地。④犹:还,仍然。译文:

春天种下一粒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但仍有农民活活饿死。

jiānɡ nán chūn 12. 江 南 春 tánɡ dù mù 唐 杜 牧

qiān lǐ yīnɡ tí lǜ yìnɡ hónɡ,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shuǐ cūn shān ɡuō jiǔ qí fēnɡ。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ɡ。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注释:

①山郭:靠山的城镇。郭,古时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围墙。

②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统治南方半壁江山,与北方的王朝对峙,历史上称为南北朝。南朝统治者大兴佛教,建立了许多的寺院。

③楼台:指寺庙。译文:

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风轻轻摆动。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笼罩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xǐ qínɡ 13.喜 晴

sònɡ fàn chénɡ dà 宋 范 成 大

chuānɡ jiān méi shú luò dì,窗 间 梅 熟 落 蒂,qiánɡ xià sǔn chénɡ chū lín。

墙 下 笋 成 出 林。lián yǔ bù zhī chūn qù,连 雨 不 知 春 去,yī qínɡ fānɡ jué xià shēn。一 晴 方 觉 夏 深。

译文:

窗前的梅子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已长成竹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cūn wǎn 14.村 晚 sònɡ léi zhèn 宋 雷 震

cǎo mǎn chí tánɡ shuǐ mǎn bēi,草 满 池 塘 水 满 陂,shān xián luò rì jìn hán yī。山 衔 落 日 浸 寒 漪。mù tónɡ ɡuī qù hénɡ niú bèi,牧 童 归 去 横 牛 背,duǎn dí wú qiānɡ xìn kǒu chuī。

短 笛 无 腔 信 口 吹。

注释:

①陂(bēi):指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③漪(yī):水波。译文: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wànɡ húlóu zuìshū 15.六 月 二 十 七 日 望 湖 楼 醉 书

sònɡ sū shì

宋 苏 轼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juǎn dì fēnɡ lái hū chuī sàn,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wànɡ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注释:

①望湖楼:古建筑名,位于杭州西湖边。

②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④遮:遮盖,遮挡。

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⑥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⑦忽:突然。⑧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译文: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还没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过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朗读[10篇(段)]

1.鸟岛

望安

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

美的交响回旋在这一片乐土。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地低飞,欢快地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像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

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又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

啊,一个生机勃勃的鸟岛。

2.快乐的樵夫和不快乐的王子

洪志明

富有的国王有一个不快乐的王子,国王不知道王子为什么不快乐。

有一天,他问王子:“你什么东西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快乐呢?”王子说:“就是因为我什么都有了,所以我才不快乐。”

不快乐的王子要去找快乐。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乐的樵夫。王子问:“为什么你什么都没有,还会这么快乐?”樵夫说:“谁说我什么都没有。春天的百花是我的,秋天的明月是我的,夏天的凉风是我的,冬天的白雪是我的。我比谁都富有,怎么能不快乐?”

不快乐的王子要去找快乐。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乐的樵夫。王子问:“为什么你什么都没有,还会这么快乐?”樵夫说:“谁说我什么都没有?我吃的饭和你一样多,我睡的床和你一样大,我做的梦和你一样美。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到处游玩,我可以;你不能随随便便地躺在地上看云,我可以,为什么会不快乐?”

不快乐的王子要去找快乐。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乐的樵夫。王子问:“你那么穷,为什么会那么快乐?”樵夫说:“谁说我穷,你比我还穷。”“我比你还穷,这话怎么说?”王子一脸怀疑。“你是王子,以后会变成国王。如果再多拿一个国家来跟你换你现在拥有的自由,你肯不肯?”“当然不肯。”“那么自由是不是比国土还珍贵?”“是的。”“我比你自由,你想我会比你穷吗?”

不快乐的王子问快乐的樵夫:“你只有一间破茅屋,我有一座大宫殿,为什么你比我快乐?”“拿我的快乐换你的宫殿,你肯不肯?”“不肯。”

“所以,你不快乐。”

3.云房子

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

一群小鸟飞过来,它们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

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你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

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

没有了,没有了。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4.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金江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一颗草的种子落到岩缝里来。岩石说:“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太贫瘠了,养不活你啊!”种子说:“老妈妈,别担心,我会长得很好的。”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嫩芽。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轻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给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哺育。

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健康、很结实。岩石高兴地说:“孩子,不错,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她用自己风化了的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不禁欣喜地吟咏道:“呵,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要千百遍地赞美它!” 小草谦逊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石妈妈。” 5.我家的大花园

萧红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儿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6.落叶

夏天过去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片茫茫的金海。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铺了一层层厚厚的金毯。

我顺手拾起一片落叶,叶片上鹅黄的底儿泛着淡青色光彩,色调是那样自然和谐。叶面上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宛如整齐的图案。叶边的锯齿像无数个“人”字,十分有规则而别致。叶柄深黄,略略涂着一些红晕。将其揉碎放在鼻子下闻一闻,一股泥土的幽香沁人心脾,令人向往......俗话说“落叶知秋”。看,那落叶多像秋天里的“顽童”,每当凉爽的秋风送来秋天的信息,它就毫不犹豫地挣脱“母亲”的怀抱,奔跑着、飞舞着。它来看望红色的高粱,问候黄了的玉米,祝贺绿了的白菜,原野里到处都是它的足迹,它把丰收的喜讯告诉给人们。

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多,我不知该拾起哪一片,干脆找来一条细绳把叶子穿起来,戴在头上。“哈,真的太有趣了”,我变成了头戴“金冠”的“公主”了。

树梢秃了,一片片无私的叶子,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不向大树争食养料,不给“母亲”增添烦恼,不去享受安稳的生活,断然从树枝上脱落下来,悄悄地飘落在养育它的土壤之中,化作养分,去滋润“母亲”的身躯,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无私的落叶,多么高尚的品格呀!秋天就要过去了,我珍藏了几片黄叶,来迎接下一个更美丽的金秋!

7.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8.拉萨的天空 王宗仁

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9.写给云 白冰

你想变小就变小, 你想变大就变大, 变小,小得像块手帕, 像朵洁白的小花; 变大,大得无边无际, 能盖住整个天下。没有人在蓝天上, 为你把框框画。你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小鹿,大象,小鸟,青蛙……即使变成猪八戒, 也没人笑话, 即使变成小狗熊, 也不担心挨骂。没有人要你老老实实, 变成“聪明”的傻瓜。

你愿意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你想成为雨就成为雨, 去亲吻小草小花;你想成为雪就成为雪, 像白蝴蝶飞落千家万家;然后,成为透明的水汽, 飞呀,飞回天上老家。“计划”,把你变成机器娃娃…… 啊,让我也变成一朵 自由幸福的云吧!10.小山上的风 [英]米尔恩 没有一个人知道,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 风从什么地方来,风到什么地方去。它从某个地方飞来,以它最快最快的速度,我总是没法儿留住它,我拼命跑也赶不上它的脚步!如果我放掉手中 那系在风筝上的绳索,那么风筝就会随着风,飘上一天一夜也难说。

我将去寻找风筝,看它停落在哪个山坡; 我知道那就是风 曾经在那儿留下脚步。因此我就能告诉大家: 风到什么地方去过。但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还是没有谁能说个清楚……12 没有人用好多“安排”

第二篇: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十五首[定稿]

1.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借问:请问。

3.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2.江南春

唐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啼:叫。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4.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 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文解释】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诗文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4.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3.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4.出没:忽隐忽现。[简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5.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6.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停船靠岸。

2.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数重:几层。

6.绿:吹绿了。

7.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7.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青。后两首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10.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11.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12.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3.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朝代】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14.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6.乃翁:你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解说]

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第三篇:三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

yuánrì元日

sòng

宋·王安石

中一岁除,wángānshí

bàozhúshēngzhōngyīsuìchú

爆竹声

chūnfēngsòngnuǎnrùtúsū

春风送暖入屠苏。

qiānménwànhùtóngtóngrì

千门万户曈曈日,zǒngbǎxīntáohuànjiùfú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家来欣赏】:

新年来到了,万象更新,第一缕阳光照见一派欢乐景象,千家万户到处响起了爆竹声,热闹得春风也不由得换上了笑脸,新桃换旧符,迎新除旧,这样喜气洋洋的节日,自然要痛饮一番,同这春风一起醉倒门外。

这是一首欢庆春节的诗。通过对春节到来时一些美好景物的描写,呈现了一幅春风送暖、喜气洋洋、万户更新的迎春图,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千古绝唱。【相关链接】:

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这都是过春节的习俗。屠苏是古时过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成的酒。桃符是桃木板,上面写有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用来驱鬼压邪。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搜集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增长这方面的知识。

zǎochūnchéngshuǐbùzhāngshíbāyuánwài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táng

唐·韩愈

hányù

tiānjiēxiǎoyǔrùnrúsū

天街小雨润如酥,cǎosèyáokànjìnquèwú

草色遥看近却无。

zuìshìyīniánchūnhǎochù

最是一年春好处,juéshèngyānliǔmǎnhuángdōu

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家来欣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晚春。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是否让你有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的美感? 【相关链接】:

《晚春》也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同学们可以参照着来读一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féngrùjīngshǐ

逢入京使

táng

céncēn

唐·岑参

gùyuándōngwànglùmànmàn

故园东望路漫漫,shuāngxiùlóngzhōnglèibúgàn

双袖龙钟泪不干

mǎshàngxiāngféngwúzhǐbǐ。

马上相逢无纸笔,píngjūnchuányǔbàopíngān

凭君传语报平安。

【大家来欣赏】:

749年,岑参第一次去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迎面碰见一个老朋友。立马交谈起来,当他知道对方要返回京城时,顿时想到请朋友捎封家信回长安去。这首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诗人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读了深入人心,久久难忘。【相关链接】:

岑参(715--770)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大多描绘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

zèngwàisūn

赠外孙

sòng

宋·王安石

wángānshí

nánshānxīnchángfènghuángchú

南山新长凤凰雏,méimùfēnmínghuàbùrú

眉目分明画不如。

niánxiǎocóngtāàilílì

年小从他爱梨栗,chángchéngxūdúwǔchēshū

长成须读五车书。【大家来欣赏】:

作者的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年纪小的时候就顺着他的脾气吧,比如喜欢梨子和栗什么的,但是长大的时候就该让他读书了。

诗人鼓励小外孙吴侔要勤奋读书,有关读书的诗句或名言你一定还知道很多,跟朋友们交流交流吧。【相关链接】: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现存诗1500首。著有《临川集》等。

shānzhōngwèndá

山中问答

táng

唐·李白

lǐbái

wènyúhéyìqībìshān

问余何意栖碧山,xiàoérbùdáxīnzìxián

笑而不答心自闲。

táohuāliúshuǐyǎoránqù

桃花流水窅然去,biéyǒutiāndìfēirénjiān

别有天地非人间。

【大家来欣赏】: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居住在碧山,我笑而不答,心里又轻松又得意。飘落的桃花伴随着清澈的流水远远流去,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不象人间,倒象是仙境。

诗人李白,同学们都很熟悉。这首诗写于作者三十八岁到四十二岁之间,诗借问答形式,写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不求功名,只求与天地自然共息的隐逸情怀。言情真切,写景清新,淡泊闲雅的隐士与桃花流水的幽美环境融为一体。

【相关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lǒngxīháng

陇西行

táng

唐·陈陶

chéntáo

shìsǎoxiōngnúbùgùshēn

誓扫匈奴不顾身,wǔqiāndiāojǐnsànghúchén

五千貂锦丧胡尘。

kěliánwúdìnghébiāngǔ

可怜无定河边骨,yóushìshēnguīmènglǐ

犹是深闺梦里 人。

【大家来欣赏】:

将士们不怕牺牲,誓死扫除外敌,五千人都死于保卫边防的战争中,可怜无定河的白骨,还是他们妻子梦中思念的亲人。

诗的前两句突出了将士们的悲壮,而后两句则是曲折、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们悲惨命运的同情。【相关链接】: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

陈陶:字嵩伯、岭南人。擅长天文、历史、数学。后来隐居洪州西山,种植柑橙以自给。自称“三教布衣”。

xiāngyìdàozhōng

襄邑道中

sòng

宋·陈与义

chényǔyì

fēihuāliǎngànzhàochuánhóng

飞花两岸照船红,bǎilǐyúdībànrìfēng

百里榆堤半日风。

wòkànmǎntiānyúnbùdòng

卧看满天云不动,bùzhīyúnyǔwǒjùdōng

不知云与我俱东。

【大家来欣赏】: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天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是多么轻松畅快,心旷神怡呀!

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瞬间诗人就恍然大悟: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向东飞去呢!【相关链接】: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的诗人。他写诗学习杜甫,抒写国破家亡的苦痛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气势雄浑,情调苍凉。《襄邑道中》是北宋亡国以前的作品,和他后期的作品基调不同。

chūnrìǒuchéng

春日偶成

sòng

宋·程颢

chénghào

yúndànfēngqīngjìnwǔtiān

云淡风轻近午天,bànghuāsuíliǔguòqiánchuān

傍花随柳过前川。

shírénbùshíyúxīnlè

时人不识余心乐,jiāngwèitōuxiánxuéshǎonián

将谓偷闲学少年。

【大家来欣赏】:

天空漂浮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时间将近中午,我漫步在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逛的少年。

【相关链接】: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北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著名理学家。和弟弟程颐都是周敦颐的学生,世称“二程”。著有《二程全书》。理学家一般不写诗,有人还反对写诗。程颢与朱熹的诗却写得很好,这与他们热爱自然的情趣有关。

jiāngcūnwǎntiào

江村晚眺

sòng

宋·戴复古

dàifùgǔ

jiāngtóuluòrìzhàopíngshā

江头落日照平沙,cháotuìyúdāogéànxié

潮退渔舠阁岸斜。

báiniǎoyīshuānglínshuǐlì

白鸟一双临水立,jiànrénjīngqǐrùlúhuā

见人惊起入芦花。

【大家来欣赏】:

江边的沙滩上,撒满了落日的余辉,潮水已经退下去了,几条搁浅的渔船横斜在岸边。成双的白鸟悠闲的停落在水边,看见来人,突然惊起,飞入芦花丛中。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村晚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相关链接】:

戴复古,(公元1167---1252年),字式之,号石屏,天台黄岩人。复古一生仕途不顺,从未做过朝廷命官而浪迹江湖,周游江南一带。晚年时,复古旧隐故里,有《石屏诗集》十卷传世,存诗达九百多首。

guòhuáqīnggōngjuéjùqíyī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táng

唐·杜牧

dùmù

chángānhuíwàngxiùchéngduī

长安回望绣成堆,shāndǐngqiānméncìdìkāi

山顶千门次第开.

yīqíhóngchénfēizǐxiào

一骑红尘妃子笑,wúrénzhīshìlìzhīlái

无人知是荔枝来.

【大家来欣赏】:

从长安回头眺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山顶上,华清宫的门一扇接一扇的打开。一位骑手飞奔而来,赢得杨贵妃嫣然一笑,没有人知道这是从很远的南方运荔枝来了。

这是一首讽喻诗,讽刺了历代君主的昏庸无能,为博得宠妃一笑,不知让多少老百姓遭殃。【相关链接】:

荔枝是杨贵妃最爱吃的水果,而且要吃新鲜的,为此,唐玄宗命令手下从岭南到蜀地沿途特设一个个驿站飞骑传送,以保证荔枝是新鲜的。这样一来,沿途不知要死多少人马。但如果杨贵妃吃了后不高兴,说明荔枝不是新鲜的,不知又有多少人要遭到灾难了。

jiāngfùwúxìngdēnglèyouyuán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táng

唐·杜牧

dùmù

qīngshíyǒuwèishìwúnéng

清时有味是无能,xiánàigūyúnjìngàisēng

闲爱孤云静爱僧。

yùbǎyīhuījiānghǎiqù

欲把一麾江海去,lèyouyuánshàngwàngzhāolíng

乐游原上望昭陵。

【大家来欣赏】:

空有才华,不能在清平的时代施展,我爱悠闲的孤云,我爱清静的高僧。我将手持旌旗去湖州上任,在这离别长安的时刻,登上乐游原,眺望西边的昭陵。看着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这时的作者在想什么呢?怀念“开元盛世”的繁荣吗?

诗表达了作者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相关链接】: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墓。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qiūxī

秋夕

táng

唐·杜牧

dùmù

yínzhúqiūguānglěnghuàpíng

银烛秋光冷画屏,qīngluóxiǎoshànpūliúyíng

轻罗小扇扑流萤。

tiānjiēyèsèliángrúshuǐ

天阶夜色凉如水,zuòkànqiānniúzhīnǚxīng

坐看牵牛织女星。

【大家来欣赏】:

秋夜里,白色的烛光映照着冷冷的画屏,宫女们手拿轻罗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皇宫阶前的夜色像水一样的凉,宫女们坐在石阶上仰望天上的牛郎织女星。

全诗通过对七夕之夜宫女“扑流萤”和“坐看”的描写,反映出宫女孤独无聊的宫廷生活以及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相关链接】: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chūnxuě

春雪

táng

唐·韩愈

hányù

xīnniándōuwèiyǒufānghuá

新年都未有芳华,èryuèchūjīngjiàncǎoyá

二月初惊见草芽。

báixuěquèxiánchūnsèwǎn

白雪却嫌春色晚,gùchuāntíngshùzuòfēihuā

故穿庭树作飞花。

【大家来欣赏】:

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相关链接】: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祖籍在昌黎,又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wǎnlóuxiánzuò

晚楼闲坐

sòng

宋·黄庭坚

huángtíngjiān

sìgùshānguāngjiēshuǐguāng

四顾山光接水光,pínglánshílǐjìhéxiāng

凭栏十里芰荷香。

qīngfēngmíngyuèwúrénguǎn

清风明月无人管,bìngzuònánláiyīwèi

并作南来一味 凉。

【大家来欣赏】:

夜晚,诗人登上楼台,向四面望去,只见远处山水连成一片。倚着栏杆可闻到十里之外的湖面上飘来阵阵的荷花香气。清风和明月因为没有人管束,而自由挥洒,合并为一股清凉,自南而来。

这首诗写得活泼新颖而富有情趣,跟黄庭坚奇拗、硬涩的一贯风格不同。【相关链接】: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cūnwǎn

村晚

sòng

宋·雷震

léizhèn

cǎomǎnchítángshuǐmǎnpō

草满池塘水满陂,shānxiánluòrìjìnhányī

山衔落日浸寒漪。

mùtóngguīqùhéngniúbèi

牧童归去横牛背,duǎndí

短笛 无 腔 信 口 吹。

【大家来欣赏】: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这首诗写盛夏的山村晚景,表现了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平静,很富田园牧歌情趣。宛如一帧生动逼真的画幅。【相关链接】:

艺术充满在生活的周遭,生活也是一种艺术,只要用心,就可以发觉生活处处很美,透过诗体会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趣。

nányuán

qíwǔ

南园(其五)

táng

唐·李贺

lǐhè

nánérhébùdàiwúgōu

男儿何不带吴钩,shōuqǔguānshānwǔshízhōu

收取关山五十州?

qǐngjūnzànshànglíngyāngé

请君暂上凌烟阁,ruògèshūshēngwànhùhóu

若个书生万户侯?

【大家来欣赏】:

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吧,那些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 【相关链接】:

吴钩:兵器,样子像剑但弯曲。

凌烟阁:唐太宗所建,上面有开国二十四功臣画像。

李贺(790-816)中唐诗人。字长吉,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昌谷集》。

李贺的《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写他的生活和情感。

yuèyè

月夜

táng

唐·刘方平

liúfāngpíng

gèngshēnyuèsèbànrénjiā

更深月色半人家,běidòulángànnándòuxié

北斗阑干南斗斜。

jīnyèpiānzhīchūnqìnuǎn

今夜偏知春气暖,chóngshēngxīntòulǜchuāngshā

虫声新透绿窗纱。

【大家来欣赏】:

深夜的月色斜照着半边庭院,北斗星和南斗星横斜在夜空。今夜意外地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初春的虫叫声第一次透入了绿色的窗纱。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的表现出了。虫声驱散了夜的寒气,让人感到春的暖意。【相关链接】:

刘方平,洛阳人,是一位隐士,擅长画山水画。他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在当时独具一格。

xuándōuguāntáohuā

玄都观桃花

táng

唐· 刘禹锡

liúyǔxī

zǐmòhóngchénfúmiànlái

紫陌红尘拂面来,wúrénbùdàokànhuāhuí

无人不道看花回;

xuándōuguānlǐtáoqiānshù

玄都观里桃千树,jìnshìliúlángqùhòuzāi

尽是刘郎去后栽。

【大家来欣赏】:

京城的大街上无数行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个个都说是看花归来。玄都观有道士种了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

作者把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而这些新贵都是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才爬上去的政治爆发户,作者对他们表示了极端的鄙视。【相关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wènliúshíjiǔ

问刘十九

táng

唐·白居易

báijūyì

lǜyǐxīnpēijiǔ

绿蚁新醅酒,hóngníxiǎohuǒlú

红泥小火炉。

wǎnláitiānyùxuě

晚来天欲雪,néngyǐnyībēiwú

能饮一杯无。

【大家来欣赏】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的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了,能不能和我共同饮一杯呢?老兄!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朋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相关链接】: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没有过滤的酒。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居香山寺,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致力于讽谕诗,而其闲适抒情诗,却博得当世与后人的喜爱与传诵。平易通俗,深入浅出,是其诗歌的最大特点。

shānzhōng

山中

táng

唐·王维

wángwéi

jīngxībáishíchū

荆溪白石出,tiānhánhóngyèxī

天寒红叶稀。

shānlùyuánwúyǔ

山路元无雨,kōngcuìshīrényī

空翠湿人衣。

【大家来欣赏】:

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天气业已寒冷,但山林间仍点缀着稀疏的红叶。山路上本来没有下过雨,因山谷的松柏青翠欲滴,仿佛沾湿了行人的衣服。

在这首小诗中,诗人选择白石散露的小溪,山林间稀疏点缀的红叶和一望无际的翠绿色,用一条山径和一位行人把它们联接起来,构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中初冬风景画。这幅优美的风景画极具冬的情韵,却无冬的肃杀,而仍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相关链接】: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盛唐著名诗人、画家。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宋朝苏轼曾引此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第四篇:四年级下学期古诗必背

四年级下学期 背诵[20篇(段)] 1.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2.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4.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5.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6上李邕 唐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渡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8上 三 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0 山坡羊 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1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2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14无 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5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6.十五从军征(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要看是君

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8.南园 舂谷持作饭,唐•李 贺 采葵持作羹。花枝草蔓眼中羹饭一时熟,开,不知饴阿谁。小白长红越女出门东向看,腮。

泪落沾我衣。可怜日暮嫣香17.生查子 落,宋 欧阳修 嫁与春风不用去年元夜时,媒。

花市灯如昼。19.长安春望 月上柳梢头,卢纶

人约黄昏后。东风吹雨过青今年元夜时,山,却望千门月与灯依旧。草色闲。不见去年人,家在梦中何日泪满春衫袖。到,春生江上四年级下学期 背诵[20篇(段)] 1.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20.归去来兮辞 晋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1]!既自以心为形役[2],奚惆怅而独悲[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

者之可追[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5],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6],恨晨光之熹微[7]。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注释

1.长江头:指上游四川一带。2.已:止。译文

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啊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2.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译文: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3.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1.胡:在古代多指边境少数民族,这里指北方。2.戍:防御的意思,戍楼指防御的建筑,一般指城墙类。译文

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

4.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①郊扉:郊外住宅。②致此身:出去为官,《论语·学而》:“事君能致其身。

(3)灞原:在灞水西高原上。诗词解读

灞原上秋风细雨初歇,傍晚看见雁群不停向南飞去。他乡的树木纷纷落叶,寒夜的孤灯独照着我一个人。空旷的园里白露滴落,孤零零的房屋只与野僧为邻。在荒凉的郊外居住已久,何时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诗写客居霸上而悲秋,情景萧瑟。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本诗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5.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呀你能不能回归? 6上李邕 唐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释

1.世人:指当时名门世族中当权的人物,即权贵。2.恒殊调:经常发表不同政见。3.冷笑:嘲讽讥笑。4.簸:扬起。5.溟:海。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渡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临长江。②平野:大平原。大荒:无边的原野。③海楼:海市蜃楼。光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

④故乡水:指长江水。诗人早年住在长江上游四川。万里:喻行程之远。

译文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8上 三 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译文

高高的山相对恃着,只能从两山之间看到一线青天。自巴蜀而来的江水流到这里已经流了很远的距离了巴水流到这儿就快要出川了,就不是巴水了,就快流到荆州了。巴水流到这个地方就算流完了,人永远没法儿到天上去。用的三个早上上黄牛滩,走了三个早晨,还没有走完黄牛滩,一直艰难地往上行走着,没有能够上去。走了这么长时间,不知不觉间感觉到自己的鬓发已经白了。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

1.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溪流。

2.独怜:偏偏喜爱,特别喜爱。幽草:长在幽静地方的茂密野草。

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木深处。

4.春潮:春季二、三月间溪水上涨,称为春潮。

5.野渡:野外荒僻渡口。舟自横:由于潮大水急,小船自动漂浮,横在水面。译文

唯独喜爱那青青的野草生长在幽深的山涧边,从山中茂密树林的深处还时时传来黄莺的啼鸣。傍晚时下起了雨,春潮涨得更快,溪水流得更急,本来就荒僻的渡口这时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渡船在潮水中任意漂浮,横在了水面上。

这首诗描写滁州西涧的春天景色。诗的前两句,以“幽草”“深树”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而“生”和“鸣”两个字,又在静中透出动感。诗的后两句写傍晚时雨中景色,动中有静。“野渡无人舟自横”,表现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意境。山坡羊 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①山坡羊:元曲牌名。潼关: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②峰峦:山峰和山峦。

③山河表里:指潼关地势险要,外(表)有黄河,内(里)有华山。

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⑤意踌躇:思绪起伏翻腾的意思,也指陷入了沉思的状态。⑥经行处:经过的地方。⑦宫阙:泛指宫殿。

⑧兴:兴盛,与下边的“亡”(灭亡)相对,指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国家兴起,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国家灭亡,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11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 注释

1、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2、望断:望尽。

3、屈指:屈指计算。

4、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

5、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相应。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12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浪淘:波浪淘洗。

4、簸:掀翻。

5、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13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注释

2、侬--我。古代吴人自称。

2、竹枝词:又称《竹枝》,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今四川东部)一民歌,唱时以笛、鼓伴奏,且歌且舞。后由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男女情爱与当地风俗,均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3、满上头:开满山头。

4、蜀江:泛指溪流。译文

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山下,一江春水拍山流过。

小伙子的爱情是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

这一缕淡淡的清愁,就象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14无 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

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译文

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 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 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 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

15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老兄!16.十五从军征(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要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释

阿:发语词。

冢:高坟。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贻:送给。

羹:菜。【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坟墓。”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17.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2]花市:繁华的街市。按:此词一说欧阳修作,但《六一词》与其它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细赏此词,似非六一居士手笔,实乃断肠之声。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诗》,可与此词互看:“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词牌知识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仄韵,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为一首仄韵五言绝句。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始见韦应物词。“查”读“楂”。

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双片四十字,上下片各两仄韵。各家平仄颇多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

句相仿。多抒发怨抑之情。其中,格式一最为常见,但需要注意第一句不能犯孤平。18.南园 唐•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

南园:李贺家中的庭院。在今河南宜阳。草蔓(màn):草的长茎,这里指草本植物。小白:朵小的白花。

长(chánɡ)红:色红彩长如喇叭花一类的花。赵:指今浙江一带。腮(sāi):脸颊。

嫣(yān)香:指娇艳而芳香的花。译文

春天的南园里,花木繁茂。高大的树枝上,低柔的草丛中,姹紫嫣红的鲜花尽情地在人们的眼前开放。素洁的白花,鲜艳的红花,争奇斗艳,宛若江南越地的美女那红艳洁白的面颊。可令人痛惜的是,在夕阳残照中,随着阵阵春风吹过,这些娇艳芬芳的花朵,却纷纷凋零了;

它们仿佛不需要媒人的介绍,便自行嫁给了春风,飘在如茵的草地上。19.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白发苍苍穷困潦倒诗人,独自一人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家如在梦中,遥望那白云缭绕的家乡,何时才能尽享它的温馨!而那夕阳中参差错落的宫阙,又让人平添无限的悲叹:国事日衰,谁能回日中天!

20.归去来兮辞 晋 陶渊明

将芜胡不归[1]!既自以心为形役[2],奚惆怅而独悲[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5],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6],恨晨光之熹微[7]。

注释

[1]芜:荒芜。胡:为何。[2]既自句:既然自己以心神为形体所

役使。渊明以出仕做官有违其本性,然迫于迫于生计,不得不四处奔走,故觉心为形役。[3]奚:为何。惆怅:悲愁貌。[4]悟已往二句: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不可挽救,但后来的事,还可来得及补救。谏,止,犹挽救。追,补救。《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为政者殆而!”[5]遥遥:飘荡。轻飏:轻快地行驶。飏,飞扬。[6]征夫:行路之人。前路:前面的路程。[7]熹微:晨光微明。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第五篇:小学生必背古诗15首拼音

七步诗zhǔ 煮 lù 漉 qí 萁 dîu 豆 běn 本 dîu 豆 chǐ 豉 zài 在 zài 在

rán 燃 yǐ 以 fǔ 釜

曹 植

dîu 豆 wãi 为 xià 下

qí 萁 zhī 汁 rán 燃。

fù zhōng qì 釜

shì tïng gēn shēng

同 hã 何

根 tài 太

生 jí 急。xiāng jiān 相 煎

作者背景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

注词释义

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萁:豆秆。

漉:过滤。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古诗今译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从军行

王昌龄

qīng 青 gū 孤 huáng 黄 bù 不 hǎi 海 chãng 成 shā 沙 pî 破

cháng 长 yáo 遥 bǎi 百 lǒu 楼

yún 云 wàng 望 zhàn 战 lán 兰

àn 暗 yù 玉 chuān 穿 zhōng 终

xuě 雪 mãn 门 jīn 金 bù 不

shān 山 guān 关 jiǎ 甲 huán 还。

作者背景

见《出塞》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破:击败。

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别董大

高 適

qiān 千 běi 北 mî 莫 tiān 天 lǐ 里 fēng 风 chïu 愁 xià 下

huáng 黄 chuī 吹 qián 前 shuí 谁

yún 云 yàn 雁 lù 路 rãn 人

bái 白 xuě 雪 wú 无 bù 不

rì 日 fēn 纷 zhī 知 shí 识

xūn 曛 fēn 纷 jǐ 己 jūn 君。

作者背景

高適(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您。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zhîng niǎo 众 gū 孤 xiāng 相 zhǐ 只

gāo 高 dù 独 liǎng 两 jìng 敬

fēi 飞 qù 去 bù 不

jìn 尽 xián 闲 yàn 厌。

鸟 yún 云 kàn 看 yǒu 有

tíng shān 亭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山上旧有敬亭。

闲:悠闲。

两不厌:诗人把山拟人化了,觉得自己与敬亭山互相看不够。厌,满足,厌倦。古诗今译

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一片云儿独自飘去悠然。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的朋友敬亭山。

名句赏析

首小诗是李白在政坛上遭到打击以后,第二次漫游安徽宣城时所作。前两句写眼前景,借“高飞”的“众鸟”和“独去”的“孤云”,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幽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超脱现、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后两句将山人格化,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厌恶之情,在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句里得到了含蓄的表达。

秋浦歌

李 白

bái 白 yuán 缘 bù 不 hã 何

fà 发 chïu 愁 zhī 知 chù 处

sān 三 sì 似 míng 明 dã 得

qiān 千 gâ 个 jìng 镜 qiū 秋

zhàng 丈 cháng 长 lǐ 里 shuāng 霜。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秋浦:在今安徽贵池西南,那里有秋浦河。

缘:因为。

个:这样的意思。

秋霜: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的。

古诗今译

白头发已经长到了三千丈长,因为忧愁才有这样长。不知镜子中的我啊,从哪里来的满头秋霜。

名句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前两句出语天真,白发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长,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夸张的描写,却把作者内心的愁苦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水到渠成,用“不知”两字写出一种惊奇和叹惜,年华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发。“秋霜”两字用语自然,但却发人深思。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这样的诗!

望天门山

李 白

tiān 天 bì 碧 liǎng 两 gū 孤 mãn 门 shuǐ 水 àn 岸 fān 帆

zhōng 中 dōng 东 qīng 青 yí 一

duàn 断 liú 流 shān 山 piàn 片

chǔ 楚 zhì 至 xiāng 相 rì 日

jiāng 江 cǐ 此 duì 对 biān 边

kāi 开 huí 回 chū 出 lái 来。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景。

注词释义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回: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古诗今译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名句赏析——“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jiàn 剑 chū 初 quâ 却 màn 漫 bái 白 qīng 青 jì 即 biàn 便 wài 外 wãn 闻 kàn 看 juǎn 卷 rì 日 chūn 青 cïng 从 xià 下

hū 忽 tì 涕 qī 妻 shī 诗 fàng 放 zuî 作 bā 巴 xiāng 襄

chuán 传 lâi 泪 zǐ 子 shū 书 gē 歌 bàn 伴 xiá 峡 yáng 阳

shōu 收 mǎn 满 chïu 愁 xǐ 喜 xū 须 hǎo 好 chuán 穿 xiàng 向

jì 蓟 yī 衣 hã 何 yù 欲 zîng 纵 huán 还 wū 巫 luî 洛

běi 北 shāng 裳 zài 在 kuáng 狂 jiǔ 酒 xiāng 乡 xiá 峡 yáng 阳。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注词释义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襄阳:在今湖北襄樊。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赠花卿

杜 甫

jǐn 锦 bàn 半 cǐ 此 rãn 人 chãng 城 rù 入 qǔ 曲 jiān 间

sī 丝 jiāng 江 zhǐ 只 nãng 能

guǎn 管 fēng 风 yīng 应 dã 得

rì 日 bàn 半 tiān 天 jǐ 几

fēn 纷 rù 入 shàng 上 huí 回

fēn 纷 yún 云 yǒu 有 wãn 闻。

作者背景

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花卿:即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功。卿是对男子的美称。

锦城:指成都。成都旁有锦江,所以称成都为锦城。

丝管:弦乐和管乐,此处泛指音乐。

纷纷:多而乱的样子。这里指看不见、摸不着的乐曲。

闻:听到。

古诗今译

锦成里日日飘荡着美妙乐声,一半江风吹散一半袅袅入云。这悠扬曲调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间能够几回听闻。

名句赏析——“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首绝句是为赠送花敬定而作,内容是赞美花家所演奏的音乐。其中“半入江风半入云”是点睛之句,它不但写出了音乐从城中向空中、向郊外的弥漫,写出了花家音乐的繁盛,更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描摹了抽象的音乐之美。那流淌不息的江水,江上柔媚的清风,以及袅袅婷婷的行云,给人一种流畅、轻柔、悠扬的感觉,使人联想起“行云流水”、“响遏行云”这样的词语,这些都加深了人们对所描写的音乐的感受。后两句感叹这样的音乐只应天上才有,人间难得一听,直接给音乐以无可比拟的赞誉。整首诗围绕音乐,或作具体形象的描述,或记述自己的遐想,有虚有实,巧妙地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听。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qí 岐 cuī 崔 zhâng 正 luî 落 wáng 王 jiǔ 九 shì 是 huā 花

zhái 宅 táng 堂 jiāng 江 shí 时

lǐ 里 qián 前 nán 南 jiã 节

xún 寻 jǐ 几 hǎo 好 yîu 又

cháng 常 dù 度 fēng 风 fãng 逢

jiàn 见 wãn 闻 jǐng 景 jūn 君。

作者背景

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李龟年:唐代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

岐王:名李范,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受封岐王,喜欢结交各样朋友,接待各种人士。

寻常:经常。

崔九:名崔涤,任殿中监、秘书监等官职,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臣。也喜欢结交待友。九,在兄弟中排行的顺序。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君:您。这里指李龟年。

古诗今译

在岐王宅里经常看见您,在崔九堂前数次听到你的歌声。而今江南已是风景如画,在这落花时节又碰见您。

名句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一个受到皇帝特别优待的著名歌唱家,但在安史之乱后,却流落江南,只是在酒席上为人演唱。当时杜甫自己也经历了落第失子的磨难,晚景凄凉。这一相会不能不使杜甫感慨万千。“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不但有开元盛世的繁荣,也有年轻杜甫的充满了浪漫情调的生活和理想,而这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已成为过去而荡然无存。“寻常见”、“几度闻”,流露出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恋之情,也流露出了希望破灭后的哀怨。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了眼前的现实,所以,即使是在景色秀丽的江南,而诗人所看到的只是花瓣的飘零,它象征着这个美丽的春天已经永远地消失。这首短小的绝句包含国势哀变、人世沧桑,而看起来自然流畅,毫无痕迹,显示了极为高超的艺术功力。这是杜甫绝句中最富有时代生活的二十八字。因此,本诗被推举为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rì 日 tiān 天 chái 柴 fēng 风

mî 暮 hán 寒 mãn 门 xuě 雪

cāng 苍 bái 白 wãn 闻 yâ 夜

shān 山 wū 屋 quǎn 犬 guī 归

yuǎn 远 pín 贫 fâi 吠 rãn 人。

作者背景

刘长卿(726-790),唐代诗人。字文房,祖籍河间(今河北河间),自小生长在洛阳。自视为洛阳人。他的诗工秀委婉,格调清淡,很有韵味自称五言长城。

注词释义

苍:青色。

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

柴门:篱笆门。

闻:听。

吠:狗叫。

古诗今译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名句赏析——“风雪夜归人。”

这是诗中有画,画中见情的四句诗。叙写诗人在一个风雪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农家的情景。前两句寥寥数语,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傍晚,地点是苍山的脚下,而且通过房屋的“贫”与天气的“寒”相互映照,生动刻画了这户人家的清贫境况。后两句转而叙写自己冒着风雪前来叩门求宿,引得狗叫起来。全诗简练含蓄,写到此处悄然而止,没有再进一步交待主人开门、自己进屋以后的种种场面,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渔歌子

张志和

xī 西 táo 桃 qīng 青 xiã 斜 sài 塞 huā 花 ruî 箬 fēng 风

shān 山 liú 流 lì 笠 xì 细

qián 前 shuǐ 水

,yǔ 雨

bái 白 guì 鳜 lǜ 绿 bù 不

lù 鹭 yú 鱼 suō 蓑 xū 须

fēi 飞 fãi 肥 yī 衣 guī 归。

作者背景

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词释义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寒 食

韩 翃

chūn chãng 春 hán 寒 rì 日 qīng 轻

wú 无 dōng 东 hàn 汉 sàn 散

chù 处 fēng 风 宫 rù 入

bù 不 yù 御 传 wǔ 五

fēi 飞 liǔ 柳 là 蜡 hïu 侯

huā 花 xiã 斜 zhú 烛 jiā 家。

。城 shí 食 mî 暮 yān 烟

gōng chuán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赐给。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今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名句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塞下曲

卢 纶

jín 林 jiāng 将 píng平mî 没

àn 暗 jūn 军 míng 明 zài 在

cǎo 草 yâ 夜 xún 寻 shí 石

jīng 惊 yǐn 引 bái 白 lãng 棱

fēng 风 gōng 弓 yǔ 羽 zhōng 中。

作者背景

卢纶(748-800),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很有特色。

注词释义

引弓:拉弓,开弓。

平明:清早。

白羽:本指箭秆上的羽毛,这里借指箭。

没:陷入。指箭射入很深。

古诗今译

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名句赏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这是卢纶反映军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诗。塑造了一位将军的勇猛形象,篇幅极为简短,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两句写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惊风阵阵。诗中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为将军拉弓射箭的壮举作了铺垫。传说汉代名将李广出猎时,远远看到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一只猛虎,急忙拉弓射去,箭头居然稳稳地扎入石头之中。这里借用李广的故事,来形容将军的勇猛和神力,的确是非常恰当的。全诗语言精练准确,描写生动传神。

望洞庭

刘禹锡

hú 湖 tán 潭 yáo 遥 bái 白 guāng 光 miàn 面 wàng 望 yín 银

qiū 秋 wú 无 dîng 洞 pán 盘

yuâ 月 fēng 风 tíng 庭 lǐ 里

liǎng 两 jìng 镜 shān 山 yī 一

xiāng hã 相 wâi 未 水 青

和 mï 磨 翠 螺。

shuǐ cuì qīng luï

作者背景

见《竹枝词》的作者背景。注词释义

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绿色。

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名句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点,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此时山更翠,山更清。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足见诗人的浪漫色彩。

浪淘沙

刘禹锡

jiǔ 九 làng 浪 rú 如 tïng 同 qū 曲 táo 淘 jīn 今 dào 到

huáng 黄 fēng 风 zhí 直 qiān 牵

hã 河 bǒ 簸 shàng 上 niú 牛

wàn 万 zì 自 yín 银 zhī 织

lǐ 里 tiān 天 hã 河 nǚ 女

shā 沙 yá 涯 qù 去 jiā 家。

作者背景

见《竹枝词》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古诗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下载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十五首古诗(加拼音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十五首古诗(加拼音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必背古诗带拼音

    1.江南 (汉乐府) hàn yuâ fǔjiāng nán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江南可采莲,lián yâ hã tián tián莲叶何田田! yú xì lián yâ jiān鱼戏莲叶间。 yú xì lián y......

    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

    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 1.宿新市徐公店2.望庐山瀑布3.观书有感4. 凉州词 宋杨万里唐 李白南宋 朱熹唐王之涣篱落疏疏一径深日照香炉生紫烟,半亩方塘一鉴开,黄河远上白云间,树头花落......

    二年级必背古诗[推荐五篇]

    二年级下册 目录 古诗词……………………………… 1.江南春∕杜牧(唐)………………………… 2.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杜甫(唐)………………… 3.绝句(江碧鸟逾白)∕杜甫(唐)……......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

    二年级必背古诗、寓言故事

    二年级必背古诗 6、《泊船瓜洲》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2、《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

    一年级下期小学生必背古诗20首(加拼音)1

    1. 望 庐 山 瀑 布 ( 李 白 )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rìzhàoxiānglúshēngzǐyānyáokànpùb......

    古诗必背(全文)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 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115首

    三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 目 录 1、月下独酌(唐 李白) 2、绝 句(唐 杜甫) 3、赠花卿(唐 杜甫) 4、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5、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 6、从军行(唐 王昌龄) 7、海 棠(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