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区域地理部分教学反思
关于区域地理的部分教学反思 对区域地理的教课学有认识
杨立荣
根据高中地理内容编排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我们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完成必修Ⅰ、Ⅱ之后增加区域地理内容教学。大致利用一个学期加两个月的时间。区域地理部分教学一直是很大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地理是记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因为不同区域有自 己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等,这些都需要记忆。但是区域地理就是单纯记忆罗列知识点吗?肯定不是。记忆是基础,重点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反过来说,如果连基础都打不牢,又如何去运用呢?
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区域地理部分需要记忆的内容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如何再去谈让他们融洽地区运用知识。
第三,所学知识、所掌握的知识与高考考核要求有一定差距,当考题创设全新情境,考察学生的地理分析应用能力时,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有效地反馈,往往梳理不清。
第四,区域地理复习不能停留在教材的层面上,因为初中的教材体系大部分只讲分布和特征,对成因不予探讨。建立完善的中学地理知识结构就需要把高中的系统地理原理知识应用导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中的知识,初中的能力”而我们学生的现状是初中几乎没有学过地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既要补充知识,又要提升能力,真的有些困难。
如何带着学生们学好区域地理?我也看过很多学好区域地理的方法,也不断地传授给学生,也在教学中尝试过一些方法,但是成效都不是特别显著。
上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空间定位不清,常见地名不熟,读图能力差等问题,加强了对学生识图,记图环节的监督和检查,为了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设置了每课一题的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绘图竞赛;建议学生每日一题讲到地理时换成讲解某一国家。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教学举措,加强了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成效比较明显,但这距离高考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上学期我们年级组共进行了三次考试,期末考试时我们的考查范围是整本书,试题的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在测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分析应用能力差,思维线索不完整,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差,回答问题的语言存在能力差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学生成绩的提高。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一部分同学地理基础比较差,可到了高二也知道该好好学习了,他们很用心在跟着老师学习,也知道这部分知识需要记忆的部分多,便下定决心的去背,可是区域地理部分是综合题的必然组成部分,是地理原理考察的空间载体,而这部分学生往往系统地理原理掌握较差,高考以及综合性考题,这部分学生根本不可能考高分,可能会和没有认真学时差不多,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状态,没有了动力和信心。
如何指导我们的学生有效地学习区域地理,使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原理有机结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难题。经过两轮的区域地理教学,我认为教学中主要的问题有:
首先,教师在教授区域地理知识之前,应该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做全面了解。尤其弄清楚学生关于必修Ⅰ自然地理部分掌握情况,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当涉及地理原理时就知道该讲到什么深度,哪些知识该带学生复习一下,哪些知识该重新讲解一下。查缺补漏,才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
其次,强化地图的作用。区域地理内容的掌握要以图为载体,把基本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为此要经常进行读图、填图、析图和简单的绘图训练。要区分单要素和要素叠加图的使用,单要素图要求重点把握分布规律,要素叠加图要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应用好案例式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区域地理的学不能简单地面面俱到,而应突出几个区域重点分析,总结出对于区域分析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第四,作为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强调地理观念,方法和思想的培育,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优化。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到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地理知识。
第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课堂活动一定要有思维含量,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免造成学生因地理思维的缺失而不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以后的教学中,督促自己践行“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重视“质”,符合学生实际。区域地理部分教学虽然困难重重,困惑颇多,但仍然会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第二篇: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1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
今年我刚到东方书院,执教高二年级,反思以往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显的紧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在学校倡导高效课堂的契机下,我积极的探索高效课堂的环节,教学设计等等方面的东西,也从众多老师的优质课堂上学习了不少好的经验,并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尝试,以期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大力改进之处,希望能进一步的改进。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三、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
对策: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人无完人,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我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2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4、5)班的地理课程,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
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为了上好课,我课前做了下面的工作:
1、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第二年,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课前阅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书籍。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如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重视课堂管理。
做为一名教师,我十分清楚课堂管理的重要性。我深知,有了一个科学的课堂管理,那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为此,我十分重视课堂管理,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质量。一般我一进课堂,就以自身饱满的情绪影响全体学生,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的,高涨的情绪来上的我课,然后抓紧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把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完,把难点剖析清楚。接下来学生的精力开始涣散了,课堂秩序有些不稳定了,这时我来个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变一下课堂气氛,待学生精力又集中时,及时把重点,难点巩固。至于简单易懂的知识,我一般是让学生相互讨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
三、虚心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做一个成功的教师,还是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多次的听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有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多次的组内教研活动,让我有了检查自己的时机;通过梁永禄老师,张郁老师的尽心指导,各位组员的大力帮助,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要“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评好每一堂课;反思好每一堂课”成了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途径。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3自从7月份担任高二地理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尽力摸索、了解现在高二学生地理的学习现状以及其对地理学习的态度,以期能够尽好的融入这个新的学习团队。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共处,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虽然说得不尽完美,但是对于学生学习来讲,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只需要在考试之前背一背,靠硬性记忆就可以解决问题,更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还用“副科”来称呼,这种现象在理科班表现得尤为明显,殊不知这种态度已经犯了学习的“大忌”。高中地理的学习已经明显的区别于所谓“地名学”,不是单纯的记住“北京在中国北方,广州在中国南方”等等这一类常识性的知识。而是更需要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分析、并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新课标背景下学习的重点所在。
二、基础知识薄弱
目前,我们这一届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知识的遗忘率较高。平时,我们进行系统复习和知识网络的构建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知识性的问题。
三、学生的答题规范性有待提高
我们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但是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用语不规范,还不能用“地理语言”来回答现实的地理问题,以致在考试中影响得分。
针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性的作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地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用身边的实例来提高同学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对地理的态度;其次,在平时和同学们说明水平学业测试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二、学练结合,注重练习
鉴于同学们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我们应对部分知识点进行适当讲解,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题,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为我们高三进行文综打好基础。
三、点评到位,具体提升
对于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点评,对于具体问题规范答题用语,从严要求,从细节开始进行指导提升。
第三篇:区域地理教学的反思
区域地理教学的反思
区域地理是记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因为不同区域有自己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等,这些都需要记忆。但区域地理就是单纯的记忆罗列吗?我不这样认为。每个区域都有区域特点、区域发展、区域整治三个部分,仅仅是要记住特点,那么可以说只要认识汉字的人都能去读区域地理部分的内容,也能去记忆这些东西。我认为区域地理的教学重要的是需要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去分析其他的区域。记忆是基础,重点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浙江地理的教学,我们是要让学生记住这里气候、记住这里的农业类型、河流水文特征等;我认为我们更需要让学生理解浙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浙江气候的影响;需要让学生理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多丘陵的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学生学习这个部分后要能够用这种思维去分析其他类似地区的特点。例如在江西,福建等,应该上升到一类地区的特点。
这样注重方法和原理,注重知识的迁移,记忆量明显小多了。区域地理不是弄清楚这里有什么?而是这里为什么有这个?
第四篇: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1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4、5)班的地理课程,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
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为了上好课,我课前做了下面的工作:
1、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第二年,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课前阅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书籍。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如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重视课堂管理。
做为一名教师,我十分清楚课堂管理的重要性。我深知,有了一个科学的课堂管理,那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为此,我十分重视课堂管理,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质量。一般我一进课堂,就以自身饱满的情绪影响全体学生,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的,高涨的情绪来上的我课,然后抓紧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把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完,把难点剖析清楚。接下来学生的精力开始涣散了,课堂秩序有些不稳定了,这时我来个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变一下课堂气氛,待学生精力又集中时,及时把重点,难点巩固。至于简单易懂的知识,我一般是让学生相互讨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
三、虚心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做一个成功的教师,还是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多次的听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有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多次的组内教研活动,让我有了检查自己的时机;通过梁永禄老师,张郁老师的尽心指导,各位组员的大力帮助,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要“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评好每一堂课;反思好每一堂课”成了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途径。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2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
今年我刚到东方书院,执教高二年级,反思以往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显的紧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在学校倡导高效课堂的契机下,我积极的探索高效课堂的环节,教学设计等等方面的东西,也从众多老师的优质课堂上学习了不少好的经验,并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尝试,以期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大力改进之处,希望能进一步的改进。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三、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
对策: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人无完人,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我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3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但其逻辑性较强,理顺一条清晰的主线思路很重要。备课时我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很重要的基础地位,同时东北地区的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切题引入本课。这对于学生对本单元、本节书的理解是比较有利的。
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科技等,其中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对于东北这一区域的自然特征了解欠缺,所以在分析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时就比较受局限,仅仅局限于预习课文时获取的信息,而缺乏自主性探究、拓展的信息。我个人认为课前应该给学生补充一些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知识,讲课时应该比较容易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放收自如。
本课着重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图4.3,读图分析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与农业发展的影响;图4.4,读图分析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两个图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学生能够依照设计的思路把握要点。图4.5,读图分析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难度就比较大,我在讲课的时候提示学生首先理解东北作为一个区域,在内部其自然条件是有差异的,本图是地形、积温、年降水量三个要素的组合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向东不同地方地形、积温、年降水量组合的差异,也就是自然条件差异,在自然条件差异下农业布局形成了平原地区耕作农业区、山地林业和特产区、西部高原的畜牧业区。这种提示加引导,层层深入的方式,比较容易学生接受,效果不错。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商品率高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其商品率最高的原因是什么?理顺这个思路对下面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引入未来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充分备课、提取主线、理顺思路、知识铺垫、及时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小结、穿插活动、讲练结合,是我这节课的讲课方法,从课后练习来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五篇: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马锦南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发挥“平台”的作用,也就是要求学生熟悉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
1.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首先应给学生讲清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果对区域不能准确的定位,那么分析的思路就会发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确了。所以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白区域地理的学习定位十分重要,并非简单的机械式记忆那么简单。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典型的高考题,让学生体会自己去体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我建议老师在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一些读图或画图的活动。
2.认识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区域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1)地理位置:经纬网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及范围等
(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地形地势概况、气候特征及成因、河流湖泊、资源等(3)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工业生产及区位分析、农业生产部门结构和优劣分析等、交通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与格局等
(4)综合探究: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联系实际和时事综合分析、探索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等
老师应以第一个区域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
3.充分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区域地理
比较法是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在学生的导学学案中,建议老师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区域特征的比较,比如在学习南美洲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南美洲和非洲的气候特征,还可以比较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地形特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