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电影影评(9篇)
红色电影《建党伟业》评论
看完《建党伟业》这部影片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该片潜移默化地对观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该片集中反映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观众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该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了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共产党的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该片来看,得民心者的天下得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都倾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得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得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角,众叛亲离,诸如蒋经国和白崇禧等惊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该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淮海战役,当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人们群众欢呼雀跃,喝醉了的毛泽东微笑着靠在墙角,总是温文的周总理,则敞开衣衫与朱德相拥高唱《国际歌》,领导人的真性情,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真心希望像《建国大业》此类的影片,有更好的发展。
影评《夜袭》
《夜袭》这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历史剧,虽然之前我已经看过好多这种题材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力,是前所未有的。
影片讲的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0月份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在22岁的陈锡联团长的带领下,果断袭击并摧毁机场人事部24架战斗机,营长赵宗高以下30余名勇士壮烈牺牲。
这支装备还达不到“小米加步枪”的部队,凭借他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端了日军“机窝,影片以我军支援忻口战役为主线,用主人公陈锡联团长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充分展现了我军这支队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主人公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多次险情,又凭借对战场的深入分析和战友们的英勇不屈,终于完成了对忻口战役的支援,为忻口战役的胜利铺平道路。
战争需要女人走,团长与随军女记者的爱情似乎是可有可无,女记者死的那一刻团长和记者间朦胧的感情,依然只有支言片语,只是为这场激烈的战争平添了一丝爱的情感。作为女性的代表,她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所具有的美,她为了拍下我军官兵与日军撕杀的场面,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机窝”,拍下了大量展示我军官兵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宝贵照片。
769团与日军的战斗,打了异常激烈,本片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情节空荡起伏引人入胜,各种战斗场面宏大,感人至深,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影响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辛亥革命》影评
通过观看《辛亥革命》我很受感触,这部片在意识形态的进步。
《辛亥革命》中依然存在着电视剧的影子,影片从广州起义开始到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基本上按照打仗,讲讲话、开开会的顺序进行单曲循环,电影的节奏相当快,倒是挑剔不出任何拖沓的地方,即便是黄兴和许宗汉(李冰冰)的感情戏路,也以闪目的方式穿插在战争场面之中,虽然这不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心理刻画,但出现在这种气景式连环图画般的主旋律电影中,其实并无害处。
问题在于,单独分开看,广州肇事、武昌起义,到制共和等四部分都不失为精彩,文戏有动联系到一起则成为了一杯温吞水,不过不失,四平八稳,处处亮点变成了处处庸常。就是因为他“保字”能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和历史感,他把他的制作理念带到了《辛亥革命》中,无疑是一件好事,值得去肯定。
总之,中国电影是在进步,而我们观看之后也很受启发,我们要学习电影中一些人物的特性,看着电影去感受以前,革命年代所发生的一切
《枪手》影评
郝冰,一个被班长看好的好苗子,被老班长从新兵连带到号称“神枪手五连”的五中队。从一个不入中队长法眼的新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最终征服中队长,并接替中队长神枪手的称号。
郝冰,从小就酷爱玩枪,熟练掌握各种枪支的性能和优缺点,他当兵就是冲着枪来的。郝冰刚到五中队,身上也有许多缺点。他比较调皮,在中队长蒙眼组装武器时,偷偷将武器部件藏了起来;他爱耍小聪明,利用涂墨汁来克服虚光带来的瞄准困难;他体能较差,障碍场上的高板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爱表现,在擦枪时,显摆自己的瞄准技术,用弹弓打烂了中队长为孩子买来的气球。但是郝冰身上的优点足以弥补他的不足,不服输的意志,努力拼搏的精神,完全可以将他的缺点抹去。他体能差,在别人休息时一直在障碍场挥洒汗水;当别人喝水减轻据枪重量时,他却用沙子装在水壶里练习据枪;在射击时,因为帮助战友肖聪,将第一让了出去;当自己打了98环,却被分到饲养场喂鸭,在一位退伍老兵的开导下,更加努力训练,保持状态。最终,和中队长配合在一次解救人质中,成功击毙歹徒,解救人质,排除危险,真正接替中队长的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神枪手。
在郝冰的成长经历中,班长的慧眼识英才功不可没,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中队长。中队长时时和新兵们在一起,处处树榜样,事事亲历亲为,爱才惜才,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正是在中队长的影响下,郝冰才能够从一个刚下连的新兵成长为五中队的神枪手。
人生就像瞄靶,始终不能放弃自己的目标。
观《精武风云》影评
通过观看《精武风云》这部电影,使我深受感触,从中明白了身为中国人就应对国家负责。电影中陈真的形象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自己国家当家作主了,才能有新的成绩、生活。
一个国家的富强,代表着人们生活的开心美满,现在的国家虽然富强了,但是任然存在着严峻的形势,边境形势和最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都对我国产生威胁,作为一名军人,更要时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加紧训练,提高军事素质,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看了这部电影也让我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烧杀抢掠行为更进一步了解,只有国家人民团结一心,才能抵制敌人的压迫,我是一名军人就应时刻谨记国家当时受到的凌辱和当时他们的自强不息,是自己更能在心里树立爱国意识。
影评——《董存瑞》
看完电影《董存瑞》,这部影片后,使我感慨万千,其中最让我震撼和感动的就是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拖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线,用那震撼山河的气势呼喊到“为了新中国”冲啊,他豪气冲天,顶山立地,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军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董存瑞毅然将生命献给了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也正是他那种为了新中国的事业勇于献身牺牲的精神。和他那种严于律已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产主义战士。
纵观整部影片,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军人,是为了和平而生,为人民而战,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就应该具备竹石的品格——坚韧不拨,牵牛花的天性——不断攀爬。
我们要以英雄董存瑞为榜样,学习他那种“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华拿下来的战斗精神,学习他,党指到那,我就走到哪的爱党精神。
从我们穿上军装走进军营的那天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军人也一样。但军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党的事业,属于国家和人民。更多的军人为了祖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当我们看到那些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战士,心灵依旧被深深的震撼着。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面对气焰嚣张的西方霸权,面对甚嚣尘上的“台独”势力,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需要我们挺身而出、利剑出鞘的时候,需要我们一马当先、决战决胜的时候,每个军人都应义无反顾,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抒写军人崇高的革命荣誉。
《惊天动地》影评
电影《惊天动地》是根据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期,我解放军某摩托化步兵旅于汶川抗震救灾的真实事迹改编。通过这部电影,反映了我军在灾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坚强后盾,就是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我军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愧于国家坚强柱石的称号。
影片开始先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演习场面,满足观众的视觉胃口。然后镜头切换到汶川县城,用汶川县委书记母女的对话,超市中推着婴儿车购物的妈妈,长途车上急盼与女友相见的武警战士以及大街上人们欢笑的场面来表现出生活的幸福美好。就在此时,地动山摇,天崩地裂,滚滚巨石从山上滑落,几乎所有楼房瞬间倒塌,超市中的妈妈被压在废墟下,婴儿也命悬一线,原本平静祥和的汶川顷刻间变成一座炼狱。与此同时,我国地震局专家和济南军区首长也迅速做出反应,指挥、协调抗震救灾工作。距离灾区最近的这支部队,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抢险突击队的重任,由于山路被毁,车辆难行,部队领导果断作出指示:放弃车辆,只携带干粮和抢险救灾的必要工具,徒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汶川。此时的汶川,一片狼藉,哀鸿遍野,幸存的人们在县委书记的带领下,努力去搜救每一个可能活着的人,但由于缺乏工具和足够的人力,收效甚微。汶川中学的孩子,县委书记的老母亲,依然被埋在废墟中,几乎可以感觉到所有人的绝望。
就在这时,有人看到了远处一面飘扬的红色旗帜,不对,是两面,十面,那是军旗,是解放军,是解放军,消息传开,几乎所有人都在呼喊,解放军来了,希望来了。作为一名军人,看到这里,我哭了,是欣喜的泪水,汶川人民有救了,是感动的泪水,自己作为人民心中希望的一员,我骄傲,我自豪,短短的一个场景,便可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就是他们心中的钢铁长城。随后的剧情也正说明了这一点,我军广大官兵在整个抢险救灾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也感动和激励着灾区人民勇敢的与困难作斗争。
整部电影以部队抢险救灾为主线,穿插县委书记母女的亲情,武警战士的爱情,以及学生之间的友情,表现出人性美好的一面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抗天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精神的强大和中国人民的大爱无疆。
《飞天》影评
《飞天》呈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千年梦想和一部大国复兴的银幕史诗,展示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展望了我国未来太空空间站的建设和应用前景。《飞天》既是一部科幻影片,也是一部在现实基础上畅想未来期盼的影片,更是一部热情歌颂和宏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优秀影片。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产生了飞天的梦想,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但那时科技落后不可能飞上天空,所以人们只能靠幻想,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飞天的梦想。回首历史,人类有过许多美好的神话和传说,中华民族也曾诞生过许多美丽的幻想,从“女娲补天”的古老神话,到“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再到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上曼妙的飞天形象,更有唐朝诗人李白飘逸洒脱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这些无不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飞天的幻想和期盼。幻想在人类探索飞天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幻想是头脑里虚构的画面,幻想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像。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的先行。幻想一旦形成创造想像,创造想像就成为了人类的期盼追求,有了期盼追求就有了探索实践,有了探索实践就有了真知和收获。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具有飞天幻想的民族,正因这样,才促使和成就了中华民族领先于其他民族而发明了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风筝和火箭,中国明代的万户成为了人类最早利用火箭和风筝实践飞天的第一人。幻想还是人类不断追求、探索、实践飞天的原动力。幻想就像科学的种子一样,促使人类在实现飞天这一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探索和实践,人类在飞天史上的科学探索历程就证实了这一点。人类最早开始发明了风筝,风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因为风筝可以飞上蓝天,人们就把飞天梦想寄托在风筝上。可是风筝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没有风的时侯,风筝不能搭载重物,不能远距离飞行。实践证明,风筝不能帮助人们飞上蓝天。接下来人们又进行新的探索,人类又有了改进,发明了热气球,但热气球的飞行不能让人控制方向,这也给人类的飞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人们就想发明一种可以控制方向的飞行器。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构思出了可控制飞行方向的滑翔机,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它还不是最理想的。后来经过无数先驱者不懈努力,人类又有新的探索和进展。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明了第一架载人飞机。之后,人类并不满足搭乘飞机飞上蓝天自由翱翔,而是又有新的幻想,并朝着“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强大” 的宏大目标,继续探索和实践,这种积极的幻想和不断追求,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的科技进步和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后来短短的几十年里,人类先后发明了火箭、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各种航天器,人类利用各种航天器进入了浩瀚无边的宇宙空间,先后进行了绕地球飞行、绕月球飞行、登月球、并在宇宙太空中行走,还建立了空间站,人类可以在空间站里长时间生活在宇宙太空……这些,不就是人类几千年来由幻想到不断追求再到坚定探索实践而取得的辉煌成果吗?《飞天》电影展示了中国几代航天人对飞天梦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现状和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一个民族没有幻想不行!一个大国没有探索与创新精神更不行!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和造就更多富有幻想和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敢想敢干,奋发图强,让“中国制造”响遍世界,造福人类!
观《集结号》有感
我们没有战争的记忆,但我们应该对每个牺牲表达应有的敬意。集结号吹响了, 这是冯小刚表达敬意的方式,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正逐渐失落的情怀.那些混合在黑色焦土,模糊血肉中的,属于男人在质感,伴随着这悲壮的号声,被重新润色,提炼.理想,勇气,意志,信念,情谊……这些散发着光芒和硝烟的词汇,象一枚炮弹轰入我们的生活.那些英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失落的情怀,我们没有忘记的权利....电影院是我除了发呆唯一能去的地方《集结号》吹响。我无权跟专业影评人一样去评价《集结号》是否有深度,是否有内涵,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观众,按照我的个人习惯,我仍坐在电影院的角落,专心投入的去看导演、演员等工作人员创造出来的作品.那种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直入心扉的紧张和恐惧,那些平凡普通如乡下孩子的战士,那么多不知名的战士牺牲都那么的揪心…… 感动着,触及心底,触动灵魂.男主角谷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算一小人物,带领一个连47个战士奉上级命令守在窑场打狙击战,他们死守在窑场,等待集结号的响起,直至弹尽人亡.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把所有的战士的尸体都掩藏在窑里,让他们不至于被炸飞而没有完整的躯体“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谷子地语.他穿着敌人的军装逃出来而被误认为是战俘,他被扭曲了,所以他要咆哮,所以他要怒吼.47个死去的战士被定为“失踪”,从解放战争的战场,到朝鲜战场,再到进入和平年代后,谷子地的后半生就是在为了给九连正个名,为了寻找47具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铁骨铮铮!他所受的一切委屈和不理解无不令人为之动容!这部影片给我的体会尤为甚大,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影片中主人公的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铁骨铮铮的大无畏精神,让自己的军旅生涯走的更加精彩!
第二篇:红色电影影评
观《辛亥革命》有感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这是国营电影制片厂生产的第一部体现工农兵方向的故事片,《东北日报》为此片的上映特意配发了社论《预祝人民电影的光辉前途》,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以自己的工人阶级为主角,以新民-主主义的生产斗争为主题的影片。”生活的实感,加上火热的政治热情,使《桥》成为一部旗帜性的作品,它的价值超出了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因为它催生了“人民电影”的文艺实践。新中国电影60年,是变革的60年,图新的60年。当我们回顾6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时,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电影的蜕变和新生是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从电影的内容、样式,到生产、营销方式,都在不断的变革中。革故鼎新,上下求索,新中国电影人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热播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言 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电影反映了清朝政府的腐-败,与在孙中山先生的带领下老百姓的反抗起义,为了讲究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先后山西、福建、江苏、浙江等地方进行起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这是当年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更
加体现出孙中山先生为民众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影片以中国1937年~1939年的历史为背景,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电影表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与日寇的浴血奋战的情景,第一次出现了八路军所有将领的形象,也第一次在电影里集中表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阳明堡战役,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等大型抗日战役。然而我觉得,《太行山上》不仅仅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片,还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谋略的军事片。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军疯狂地在一个村子里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总司令已下命令让大家都撤离了。凶恶的日军便集中了整个村子里的民众,把他们全都关在一个房子里,命令他们只要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们。但是,没有一个人出声。日军的将领气急败坏,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气弹。屋子里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没有人愿意屈服。这个时候,朱总司令正躲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他看到村民们因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员与总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身旁的将士不断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暴露他们的隐藏位置,但总司令依然坚持要解救受难的民众。在这危难关头,有一名将士出来用明语(也就是俄语)与总部取得了联系,顺利把消息告诉了对方。而正在偷听的日军
却一头雾水,搞不清出他们在说什么。看到日本将领气急败坏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后来,八路军支援部队到来,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与之产生明显反差的是日军的残暴。日寇将领阿部规秀压迫被八路俘虏后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抢地的喊着:“我有什么错?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军都不杀我,自己人倒要杀我。天皇陛下,皇军必败!”然后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挣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寻味。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军之爱民如此,也难怪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朱德在平型关战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你们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战胜的!” 听了这段话,所有在场的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这番话真是大有分量,简直是振聋发聩。我想,在此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观看了这部电影,对我有着更加深刻影响。
第三篇:红色电影影评
红色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影评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描写1951全国大部分都已解放后而发生在边疆的斗争的故事。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从小青梅竹马,不幸的是,贫困使古兰丹姆被人卖到地主热利普家为奴,他们两个最终分别了,分别的时候古兰丹姆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中喊着:阿米尔,别忘了我。阿米尔流着眼泪捡起古兰丹姆留下的那枝花。老百姓纳乌茹孜娶了一位姑娘名叫古兰丹姆,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然而他是不知道的,他的婚姻是充满了政治目的的,也就从他一结了婚就注定了他的命运。在他们迎亲的路上,遇到了解放军战士阿米尔,阿米尔听说了新娘子的名字古兰丹姆,而且也是从他的家乡夜城来的。于是,他便想起了小时候的古兰丹姆,他料定了她就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古兰丹姆。其实他错了,这个古兰丹姆就是江罕达尔的小老婆,当年,解放军占领萨利尔山口时候被热利普和江罕达尔留下来的潜伏在那儿的特务。杨排长带着阿米尔去参加纳乌茹孜的婚礼,婚礼上,假新娘子见阿米尔听到自己的名字有种惊奇的眼神,便随着阿米尔出来,试探着问了问他:是不是认识一个被他叔叔卖掉的姑娘,阿米尔便对着他大喊:古兰丹姆,你仔细看一看,我是阿米尔啊。于是,狡猾的假古兰丹姆便猜到,这个阿米尔肯定在以前认识古兰丹姆,并且还是青梅竹马的。她于是装作很惊奇的样子,便想利用这个原因多接近阿米尔,以便刺探一下军情。阿米尔多次对她说,他们两个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关系到军民关系的大事,但假古兰丹姆还是一直纠缠着他。这一天,假古兰丹姆又借和阿米尔的事去找杨排长,目的是刺探一下军情。等到假的古兰丹姆出去之后,便传来了一阵枪声,原来是二号岗哨打死了以命相山里送地图的特务。聪明的杨排长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于是他想了一个计策,便让阿米尔唱起了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知道如果这时真的古兰丹姆,那阿米尔唱歌,她不会没有感觉的,结果是古兰丹姆对他的歌声一点感觉都没有,还是跟没听见似的向前走,他又从阿米尔的口中得知阿米尔似乎不怎么喜欢这个古兰丹姆,说她和以前不一样了。于是,他也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纳乌茹孜的父亲是一个对冰山天气很有经验的人,一天,他发现天气有点异常,便得知晚上必有一场暴风雪,于是便让纳乌茹孜去向杨排长报信。纳乌茹孜一出门便遇到了刚从哨岗上刺探军情回来的假古兰丹姆,因为假古兰丹姆经常去找阿米尔,他早已对他们以至对解放军窝火了,于是他便对假古兰丹姆说:你又到解放军那儿去了,你再去一趟吧,告诉杨排长说,今天晚上有暴风雪。假古兰丹姆说:他又不上冰峰,有暴风雪怕什么?然后纳乌茹孜又说:你不知道,冰峰上有个岗哨。假的古兰丹姆得到了这么重要的情报,便立即向热利普和江罕达尔报告了。而解放军还是不知道晚上有暴风雪的事情,暴风雪来了,阿米尔和一班长在冰峰忍受着天寒地冻。得到情报的热力普和江罕达尔便借暴风雪向解放军出击,一班长的胳膊被打伤了。纳乌茹孜的父亲听说纳乌茹孜让古兰丹姆去报告,便火了,他也已经知道了假古兰丹姆的事情。他和杨排长赶到冰峰上的时候,一班长和阿米尔已经没有了知觉,最终,阿米尔脱离了危险,但一班长却牺牲了。纳乌茹孜觉得心里过不去,便去冰峰给解放军送大衣,结果半路上,遇上了雪崩,也牺牲在了雪山上。无限的悲思笼罩着人们,杨排长恨不得立即就把假古兰丹姆逮捕,但从大局着想,最终没有那么做。血债是要血偿的。而真的古兰丹姆在热利普家为奴,改名叫了买日乌莉,为了假古兰丹姆的安全,江罕达尔曾一直想要杀他,但被一个名叫阿曼巴依的老奴护着,从而使他没得手。于是,阿曼巴依想要让卡拉帮助他和真古兰丹姆讨回他们的家乡。卡拉是解放军的侦察员,被派往萨列尔山区侦查热利普他们的军情。他早已经侦查到阿曼巴依其实是特务头子,想借真古兰丹姆混入解放军内部。但他还是欲信加信,答应送他们一段。但是半路上,遭到了阿曼巴依的暗杀,于是他将热瓦普的琴弦扯断了,交给了真古兰丹姆,只说了一句:我们都太年轻了。当杨排长看到断了琴弦热瓦普时,杨排长便知道卡拉遭到了意外,他从热瓦普中看到了卡拉留下的纸条,从中得知阿曼巴依是特务。杨排长精心策划了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重逢,从中他明白,这的确是真的古兰丹姆,但眼前的阿曼巴依却是所谓的真神-也就是杀害卡拉的凶手。阿曼巴依觉得假古兰丹姆已无用了,便杀了她灭口。由此更加证明卡拉的判断.纳乌茹孜的父亲失去了心爱的儿子,杨排长便让他认了真古兰丹姆为干女儿。于是他们便决定在巴罗脱节时为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举行婚礼。杨排长还故意对着阿曼巴依说:好,巴罗脱节部队还可以放一天假,是个好机会。阿曼巴依听到这个消息,在心里已经策划好了,于是他便发电报给热利普,打算在那一天的叼羊比赛上,趁抢夺制高点的机会,以枪声和火把为号,里应外合,接应热利普冲过边防线。而聪明的杨排长早已猜到了阿曼巴依的诡计,于是他在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最终将热力普等全部逮捕。至此,影片也就结束了。在此影片中,各个人物的个性是鲜明的。杨排长,驻扎在边防的一把手,有着缜密的心机。在阿米尔前来报道时,他先是问的阿米尔组织上的信件,可见他对任何事情都很小心。在二号哨岗打死一个送地图的特务时,他便聪明的想到假古兰丹姆可能的身份,于是想出了巧妙的办法试探了一下。真古兰丹姆到来时,他将阿米尔养的那盆花放到了她的面前,真的古兰丹姆想起了阿米尔,哼起起了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时,窗外也想起了同样的歌声,于是,真古兰丹姆和阿米尔便相遇了。他运用人的情感和心思,辨出了真假古兰丹姆,这也就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胜利。阿米尔,一个可爱勇敢的战士。在他刚来报到的时候,一连碰到了三个班长,第一次碰见三班长,他认为是排长,然后就叫:排长;第二次碰见二班长,他还是叫了声排长,第三次碰见了一班长,他就学乖了,没有再叫,而是等着别人介绍。还有,虽然他认为眼前的这位假古兰丹姆是自己一直梦想的情人,但为了军民关系,他还是坚守准则,将她拒之千里之外。刚来到边防,便跟着去冰峰上站岗,虽然很是不适应,可还是坚守着岗位。山上起了暴风雪,他也是跟着一直坚守着,碰到前来侵袭的敌人,他也是勇敢的出来与敌人抗战。但他的经验还是不足的,用手电筒向敌人照,也就暴露了了自己,于是被敌人钻了个空子。真古兰丹姆,一个天真的姑娘。她是年轻的,她看到了阿曼巴依对她是好的,于是她就认为阿曼巴依是好人,特别信任他,最终被他利用了。在热利普家里,她冒着生命危险,也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尼亚孜,纳乌茹孜的父亲。一个纯朴的雪山老农,他虽然生活在雪山上,但他的思想却是与时代同步的。在他的儿子与解放军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没有只偏向自己的儿子,他相信解放军,相信他们的作风,不会拿老百姓的利益开玩笑。他时刻与解放军保持的联系,与他们一起斗争。当发现将会有风暴天气时,他便让自己的儿子及时地去回报给杨排长,当发现他的儿子居然让假古兰丹姆去汇报时,他便狠狠地训了自己的儿子,而且在那恶劣的天气下跟着他们上了雪山。这种精神是让人钦佩的。热利普,一个幻想自由世界的顽固分子,他从国外潜入金沙川,并指示地下明珠假古兰丹姆潜
入我军刺探我国的军情,企图对我军进行颠覆活动。阿曼巴依,一个国民党特务,装扮成少数民族,企图利用真古兰丹姆和卡拉混入我军,接替假古兰丹姆继续刺探军情,并想利用巴罗脱节时,以火把为信号,袭击我军,赢得这场胜利。但再精明的人也有露出破绽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汉族特性,决定了他并不能取得这场战争。假古兰丹姆,一个潜入我军的特务,她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女特务,极其狡诈。当听到阿米尔对他的特度特别时,她便想到他有可能跟真古兰丹姆认识,于是她便试探着问了问他,于是便装作与他以前认识,一次得到接近他的机会,趁机刺探军情。在她眼里是不存在任何别的什么东西的,只有她的所谓的自由世界的战争,于是纳乌茹孜与他的结合便注定了他的命运,因为他只是她用来打入我军内部的工具,根本无什爱情可言。但同时她也只是一个工具,被热利普及阿曼巴依等人利用,最终落得死的下场。一班长,对人温和有理,对待事情谨慎小心,有勇有谋。在假古兰丹姆上哨岗借找阿米尔来刺探军情时,他没有像三班长那样粗鲁的将她赶下山,而还是像以前一样,不漏声色的陪她下山,同时也避免了再让她到别处刺探。热利普的人来袭击他们时,阿米尔的手电筒暴露了他们的目标,眼看阿米尔就要受到袭击,一班长坚决迅速的挡在了阿米尔的前面,自己却受了伤。最终在消灭了匪徒时,因为受了伤,加上天气又冷,而牺牲在了雪山上。二班长,一个严肃的却也有谋的人。在看到阿米尔和杜大兴赛马时,便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让他们爱惜马。当看到新同志阿米尔到来时,他也又热情的欢迎了他。当杨排长因为一班长的牺牲而痛心疾首时,想立即就把假古兰丹姆逮捕,但他及时出来制止了他,劝告他要顾全大局,将敌人一网打尽。三班长,一个鲁莽勇敢豪爽的解放军战士。在一开头的叼羊比赛时,他居然把羊和抱着羊的人一块扔进了胜利圈中,从中看出他豪爽的性格。真的古兰丹姆到来时,他便将假的也叫来,让他们当面对质,这又体现了他鲁莽的性格。最后的巴罗脱节上,杨排长一直等待着时机,而他却一刻也等不了,在那焦急地说:杨排长,你看,马都等不及了。足以体现了他的急性子。当同时他又是非常善战的,干什么事都冲在最前面。卡拉,解放军的侦察员,勇敢的奔赴一线去侦查匪情,终于侦查出阿曼巴依的真实身份,但情况迫使他装作相信阿曼巴依的样子,但正像他说得那样他太年轻了,他没想到阿曼巴依会在那样的情况下袭击他,最终结束了他那年轻的生命。纳乌茹孜,一个有着小民思想的人。他正处在追求爱情的年龄,因此特别看重自己的妻子,当看到她不再爱他,而去频繁的找阿米尔时,他产生的是恨,于是他将气撒在阿米尔身上,但当阿米尔说道:请相信我是一个解放军战士时,他又将自己的气压了下去,说明他对解放军还是持信任态度的。但假古兰丹姆的无情使得他对解放军的事情并不怎么积极,于是也便出现了冰山上的一幕。但他对解放军还是有感情的,当想到暴风雪会死人的,他又勇敢地去给解放军送大衣,最终在到冰峰上的路上由于雪崩而牺牲在了雪山上。由这可看出,尽管有时候军民之间会发生冲突,但他们对解放军还是有着浓厚的感情的。本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他优美的插曲,他的插曲明显的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情,优美的旋律使得本电影看起来有种很美的境界。电影中的人物对音乐都是很熟悉的,任意挑出一个人似乎都会弹奏一个乐器,比如杨排长,竟将各种命令用音乐的形式代替,再如纳乌茹孜也试探着热瓦普抒发着自己的惆怅心情。阿米尔说是嗓子不好,但他那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让人们感到一种震撼力。从中又可以感觉到的是那种同志之间的那种真情。当新战士阿米尔到来时,所有的战士不管是怀有什么样的心情的,都对阿米尔表示了友好。
当阿米尔遇到危险时,一班长奋不顾身的挡在了他的前面。一班长牺牲了,从杨排长那一声震彻山谷的枪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痛心,这是不含有任何别的什么目的的,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对同志都像手足一样,纯朴、真情,丝毫不夹杂着别的什么东西。这也许就是他们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四篇:电影红色娘子军影评
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女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一部经典的革命影片,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吴琼花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影片中,祝希娟通过强烈的肢体语言将琼花那带着叛逆又坚毅的个性展现得生动并恰到好处。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或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电影中的女英雄吴琼花身负苦难深仇大恨的双重身世背景,不仅使她具体化为旧社会受压迫受奴役的妇女的典型,更使她成为旧中国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一个化身。吴琼花个人的救赎之路也就具有了典型性与代表性。吴琼花的红色女性特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妇女的淳朴特质。吴琼花是当时海南千千万万个受压迫劳动妇女的缩影,“红色娘子军”剧本作者梁信给她的形象是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睛”,而导演谢晋在演员选取上也做了很大的尝试,从剧本原形出发,选择了新人祝希娟来演这个角色,从更真实的角度展现了女子军琼花的淳朴形象。
笔者认为虽然祝希娟对琼花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但是在表现人物上琼花这个人物塑造的深度还是不够的。原因之一是祝希娟还没牢牢把握住琼花这个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她和各个人物的关系中,在各种不同情境中的阶级感情的正确处理。或者说创作者还没能完全和人物的强烈的、朴实的阶级感情发生共鸣,达到切身感受的境地。例如,琼花要求入伍,连长要她去登记一下,说明白为什么参军时,琼花拉开衣襟,露出鞭伤说:“还问为什么?就为了这个„„”现在演员的表演带一种反问的口气,潜台词似乎是:“你们还不知道我的委屈,不了解我的痛苦”这样的理解,是和人物的朴实的性格不吻合的。正确的处理应该是她见到了亲人,有多少话要说啊!可是心里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惶急的心情,强烈的要求,一时又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表达时,才触发似地猛一下拉开衣襟,露出斑斑血污的鞭痕,不择言地说:“就为了这个!造反!报仇!”这样的处理和表演就会使人感到更真实更朴素,效果就会更强烈。
谢晋导演让当时正上大三的祝希娟担任了女主角,对于娘子军琼花的塑造使他获得了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虽然时过境迁,现在对于演员的培养与训练越来越专业化,但是老影片中的经典形象不仅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更是演员进行自我修炼的必修课,只有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造诣。
第五篇:电影影评《悲惨世界》多篇
(一)从前吧,有一本很厚的书,里面提到如何修建下水道,如何说黑话,如何越狱,如何养成萝莉等实用技能,然而最终要的是提供了成为一个好人的详细步骤。它叫les misérables,但是我读此书会觉得很欢乐。
后来我很难接受音乐剧版本,因为去掉各种欢乐的细枝末节,剩下的主干故事就跟它的名字一样苦逼了,我又非常讨厌看苦情戏……后来粉上音乐剧版是从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开始的,一听到就热血沸腾了,瞬间发现原来1832年的那帮法国小青年就是一群土摇啊,cool!
电影版的选角一出来我就各种凌乱了,几个主演跟我想象中的反差好大,更别说唱歌都不咋的……不过看了电影以后觉得演员们任务完成的基本都很不错,导演也是可以让人一眼就看出诚意来,尽管遗憾也不少。
以前我特别不看好狼叔,哪怕是在金刚狼时代,我也就当他是个秀肌肉的帅大叔而已。但是在LM里我彻底沦陷了,苦逼的时候好戳泪点啊!微笑的时候好治愈啊!成为企业家的时候好英俊啊!唱歌的时候……呃……除了声音略显年轻以外其实还不错啦,如果不算bring him home的话……
但是bring him home我真是无法理解啊!虽然我努力揣测狼叔和导演的意图为啥我就想不明白啊?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哪里??为啥我觉得狼叔在霸气地对上帝吼:你丫要是敢让我女婿挂了,我就率领麾下众狼挥舞着爪子砸你们家冰箱洗衣机旧电脑!
此时寇爷爷一定在幕后暗想“我单教会了你怎么做个好人,却忘了教你怎么唱bring him home……”所以结尾的时候,看吧,狼叔还是投入了寇爷爷温暖的怀抱,好好学吧年轻人~~~
Russell Crowe,看之前对他鬼斧神工的唱功早有耳闻,已决定忽略之。没想到他的声音一出来居然突然就吸引了我。后来我懂了,他在LM里演警察唱的确实好烂,但是人家其实有一副完美的暗黑嗓子啊!Russell叔您是一大把年纪还没找对自己的路子啊!您怎么能大晚上的跑到房顶上去嗥叫stars啊!这不是找挨削么……所以被狼叔揍了吧,然后又被小愤青们群殴,然后还要被观众无限黑TT 快去组个团唱死亡民谣啊,军工啊,自杀黑啊!白瞎了一副半死不活的暗黑嗓子……
狼叔跟Russell打架的时候,狼叔中气十足地对小警察咆哮,警察用他那闷骚的声音有气无力地招架,我瞬间对小警察充满了森森的同情……是不同情的早了点?唔……狼叔你表欺负可怜的警察咩!
Anne这姑娘太聪明了!其实她过于甜美的长相挺限制戏路的,但是这姑娘总是非常聪明地扬长避短,把所有各种不同的角色收服。之前她演猫女的时候我就特别不看好她,因为她完全没有神秘阴冷的气质,结果Anne姑娘完全抛弃了米歇尔的路子,演出了一个优雅版的猫女。
LM里她也非常聪明,所有演员里她最能理解电影与舞台的区别,最能发挥出电影的优势。特写镜头+泣不成声支离破碎的声音,甚至能听到她颤抖的呼吸,这时候谁不会为之感动呢?谁还管她唱功到底好不好。而且含笑而挂的时候Anne的眼睛特别明亮,这种原本只有文字才能表达出来的眼神竟然被她演出来了,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小雀斑基本很完美,外表美貌表演呆萌唱歌意外地好,就不多说啥了,好评!其实最惊喜的萌点是,他外公居然出来打酱油了。马吕斯的外公是我原著里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啊,改编电影总会把老爷子忽略掉。虽然只是出来打了个酱油,已经让我很激动了,给老爷子请安~
小C这个角色本来就只有在原著小说里有存在感,剧中完成花瓶的任务就可以了。萌点是狼叔衣冠不整地闯入小姑娘的闺房……然后我就邪恶了……当时特别希望打个雷把正在路上的马吕斯劈死,然后狼叔和萝莉……呃……[脸红]
在预告片里听Samantha的on my own感觉她唱的没有25周年好,比较弱。但是在电影里看的话会觉得这样唱是对的,电影比舞台更有真实感,气息弱一点比完美的演唱反而更加能表达感情。跟着小雀斑去寻找女神那一路上又难过又开心的样子演的真好。
大E太没存在感了,我不说啥了,ABC们还是有好多萌点的,革命这一段是电影的优势,比小说和舞台都更加动人心弦。ABC小哥们完美地表现出了法国小青年充满激情又很不靠谱。(以及英国小青年充满基情又欲说还休)。
小Gavroch好萌啊!这小孩其实长得一点都不好看,但就是好萌,痞痞的特别萌,跟原著很贴近。熊孩子你家住豪宅啊!是不是很多城市都有只囧囧有神的大象?好歹这只大象有屁股的。我就不吐槽尚贝里那四只没屁股的大象了。萌娃子挂掉的那段,我记得书里写的是冒着枪林弹雨去捡子弹吧,电影里貌似是小Gavroch想出去卖个萌,然后警察蜀黍们心一软就散了吧,结果明显卖萌失败中枪。开枪的那位蜀黍,这孩子是偷过你们家蛋糕么?不然你肿么忍心开枪的TT
小小C……小小年纪我就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反抗的怒火……特别是隔着木板给了眼睛的特写,看得我浑身发毛……
旅店老板夫妇跟原著反差好大!而且这两位唱歌都很灾难,好在两位演技都很了得,加上master of the house那段场面调度很精彩,所以还是相当欢乐的。
(二)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电影破了票房纪录,几乎场场爆满。而且几乎场场结束时观众都对着空无一人的银幕鼓掌,这在电影史上是少有的。当然,电影仅仅是进一步普及了这出音乐剧,原剧本身就非常受大众欢迎。从1985年问世以来,在伦敦已经连续演出了27年,至今仍旧不衰。在纽约百老汇也曾连续演出16年,停了三年后,又于2006年重新上演至2008年。音乐剧《悲惨世界》在英语世界的成功几乎让人们忘记它原本是法国人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作曲,布伯利(Alain Boublil)和纳泰勒(Jean-Marc Natel)作词的轻歌剧。可是在法国,这出剧于1980年问世,只演了三个月。在英美大获成功后,经过改编的作品于1991在巴黎再度上演,命运仍不见好,只演了很短一段时间就收场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让我想到原著作者雨果的命运。他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独裁而被迫流亡海外,从1851开始侨居法国旁边的英属岛屿长达19年之久。小说《悲惨世界》就是在此期间(1862年)完成的。当然,这出轻歌剧在法国受到冷遇的原因绝不是政治。甚至还不能说它受到冷遇,毕竟也演过一百多场,只不过它不像在英美这么成功罢了。这“墙外香”现象应该归功于英语大众的喜爱和英语本身的强势。
法国人在艺术上是比较挑剔的,尤其对改编法语名著特别敏感。《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经典中的经典,无论谁来改编,无论把它改编成什么,都遭到过严厉的批评和无情的讥讽。评论家们不仅对删繁就简十分厌恶,而且对破坏语言的优美尤其愤怒。但对读翻译的人来说,凡是与我交谈过的读者都一致认为,这部鸿篇巨制如果删掉一半,文学价值可能更高。小说里有太多游离于故事之外的议论和轶事。那些鞭挞时政的批评也好,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也好,惊动巴黎的绯闻也好,当年的读者看着热闹,就像我们今天在网上打架差不多,但与后世读者没多大关系。现在我们关心的只是小说人物的命运,除了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谁还关心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而且真正研究历史的学者要去史册典籍里钩沉,小说最多就是用来参考而已。至于语言美,《悲惨世界》毕竟是用法语写的。其中的美妙在翻译中难以完全再现出来。改编成音乐剧,也许会让法国文学评论家们非常不满。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反正以前也没有充分领略到原文的妙处,我们能感到的文字美的缺失肯定要少得多。我们欣赏的是小说对不公道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是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是主教的善良的感召力量,是冉阿让面临的矛盾和他的高尚行为,是雨果刻画的鲜明人物和他讲述的浪漫故事。而这一切都在剧中得到生动的再现并通过音乐得到感人的表现。
法国人在艺术上也格外求新好奇。“先锋派”这个词就来自法语avant-garde,他们厌烦艺术上的重复,甚至仅仅是有些近似都难以忍受。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作曲家和歌词作者早在1973年就合作出品过摇滚歌剧《法国大革命》(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比《悲惨世界》早七年。规模大得多,从攻占巴士底狱,推翻波旁王朝,一直演到罗伯斯庇尔的暴政。音乐新奇得多,虽然也有传统轻歌剧的段落,但主要歌曲都是非常上口的摇滚乐。票房在法国也好得多,不仅在70年代红极一时,而且这四十来年一直在不断发行各种版本的唱片,至今依然炙手可热。但是摇滚歌剧《法国大革命》涉及的法国历史事件和人物较多,缺乏个人的遭遇和命运起伏,感情上也不够动人,因而从来没有翻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很少有人知道。虽然音乐剧《悲惨世界》并不是关于法国大革命,最后的街垒战是1832年6月巴黎的起义,但其历史大背景还是很相似的,音乐又回归到比较传统且稍嫌过时的轻歌剧甚至大歌剧风格,加上法国人对改编他们古典文学精品的挑剔,这个作品在法国受到相对冷遇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广大英语观众没有这类挑剔和顾忌,也没有那似曾相识的感觉和印象。我们听到和看到的是牢狱里失去尊严者的愤怒,是受污辱的妇女的悲情和怨言,是无辜的孩子可怜的希望,是在那残暴的王朝受压迫者愤怒的吼声,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强烈渴求,是全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愿望。当芳汀失去工作,为了抚养女儿而不得不卖头发,卖牙齿,卖肉体,还因略微反抗而遭受惩罚,当她唱起那支忧伤的歌《我的梦想》,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流泪。当娇小的珂赛特吃力地拿起巨大的墩布和木桶,当她唱起那支希望的歌《云中的城堡》,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流泪。当那个捡子弹的男孩倒在镇压者的枪下,当他用稚嫩的童声唱起那支英勇的歌《小孩子》,有谁不会为之热血沸腾?当那些革命青年搭起路障,站在上面高唱那激昂的战歌《你听到人民的歌声吗》,有谁不会为之热血沸腾?这样一部优秀的音乐剧竟然在它的出生地受到冷遇,就算我能够理解,在感情上也难以接受,原先对法国的崇敬也减少了。
然而,我对雨果的崇敬并没有因为上述缺点而有所减少。那些缺点是针对小说的广大读者而言,但对于希望了解当时法国社会风土人情的学者则有巨大价值。另外,这部史诗般的小说同时又体现了古希腊的悲剧传统,而且是被黑格尔尊为典范的《安提戈涅》(Antigone)那种理念冲突的悲剧。剧中矛盾的双方并非简单的正义与邪恶的代表,他们代表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冉阿让本能地感到世道不公,他偷个面包,砸个橱窗不该受到那么残酷,那样剥夺人性的惩罚。沙威则坚信帝国的法律,他维护法律的威严是为了国家的稳定,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俩都不是歹徒。所以,当沙威以为自己认错人时,就坚持要求马德兰市长惩罚他。所以,当冉阿让有机会处死沙威时,却放了他。所以,当沙威意识到自己的信仰出了问题时,当他看到“上帝的正义和人的正义背道而驰”时,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冉阿让和沙威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而是像雨果另一部小说《九三年》中共和军司令官戈万、保皇党叛军首领朗特纳克和特派代表西穆尔丹那样各有不同信仰的正直的人。他们既因各自的原则水火不容,又具有超越其信仰的人道精神而能够自省并自我牺牲。基于此,音乐剧电影增加了沙威察看街垒战死者的镜头,增加了他看到那个英勇男孩尸体的特写。让没读过原著,不知道沙威心理矛盾的观众进一步理解他为什么会自杀。这种超越意识形态,为各自理念奋斗而产生的冲突和悲剧似乎还未曾在中文作品中出现过。中国文学以往总是把敌人都描绘成道德败坏的歹徒,总是把他们的作为都描绘成自私利己的行径。这种简单化的根源在于不能不带偏见地观察人世。雨果也不是没有偏见,他藐视并贬低的是德纳第夫妇那类小人。他们像吃死尸的乌鸦一样,在战场上掠夺阵亡将士的遗物。他们为了钱财对芳汀和珂塞特百般压榨,我认为雨果把他们描写得太过分,太单一了。对此,音乐剧作了适当的调整,让这对夫妇变得较为可笑,而不那么可恶。这显然是承袭英国音乐剧《雾都孤儿》(Oliver!)的传统,在那出剧中教唆犯费根(Fagin)受到的是笑话,而非丑化。
有些人指责《悲惨世界》里有太多巧合:德纳第在滑铁卢战场上扒死人财物正好扒到马吕斯的父亲;沙威正好来到冉阿让冒名马德兰开工厂的城市,正好看见他抬马车救人,因而产生怀疑;冉阿让跳进修道院里正好撞到他救的人;德纳第的女儿爱潘妮也碰到并爱上了马吕斯,还替他找到珂塞特;冉阿让背着马吕斯钻地下水道逃跑,正好在出口碰到德纳第,等等。这么多巧合,在五卷长篇中也许还不太明显,但在改编的三小时音乐剧中让情节显得很不真实。但我看《悲惨世界》并不是把它当作写实的小说,而是把它当作浪漫的故事来看。“浪漫”被很多人误以为仅仅是爱情。其实在西方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是与新古典主义相对,强调感情超过理性,描写平民百姓的文学运动。《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是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是善良的基督徒的典型代表,是受到感召后一心向善者的典型代表,是忠实执行王朝法律的典型代表,是被侮辱的万千妇女的典型代表,是纯洁的儿童经受命运折磨的典型代表,是贪婪无耻的人渣的典型代表,是血性青年革命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的碰撞、交往、矛盾与融合,他们的情感交织和理念冲突构成一张历史的巨幅画卷。这幅画卷反映的并不是一时一地的真实事件,而是整个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精神,是更高层次的艺术真实。而改编的音乐剧运用感人的乐曲和唱段进一步将此时代精神和艺术真实表现了出来。与我看过的十来种《悲惨世界》改编作品相比,我认为英语音乐剧的取舍最佳,不多不少,而音乐剧电影的结构和节奏更加紧凑,也充分发挥了细腻表演的电影特长。
让专家和学者研究雨果的原著《悲惨世界》吧。让大众享受删繁就简的改编作品吧。我读过两遍原著,中间相隔了30年,估计今生不会再读了。但我还会看无数遍改编的音乐剧和电影。在剧院里,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欣赏的更多是声乐艺术。电影的音响和一些唱段虽然比不上剧院的效果,但它充分发挥了特写镜头的优势,表演出在舞台上看不清的细腻感情;比如芳汀临死前演唱那段令人同悲共泣的哀歌,她嘴角的抽搐,眼睛里闪动的羞辱、幽怨、绝望和愤怒。可能是因为在电影上看得清楚,也有助于听明白唱词。不仅是我,我的几个朋友也都觉得在电影院里比在戏院里更容易听懂唱词。电影还发挥了场景转换方便的长处,展现出文字描写和舞台美术都无法再现的场景;比如一开始拉船的那个非常有创意的镜头。它不仅表现了那些囚犯的苦役,也是比喻王朝复辟的法国犹如那倾斜的破船一样不可修复。
音乐剧的成功也多亏蒯茨默(Herbert Kretzmer)把法文歌词自由意译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多亏英文是世界上最强势,最国际化的语言,才使得音乐剧《悲惨世界》不仅在英国和美国获得巨大成功,而且红遍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它许多英语国家,并且已经译作21种语言,以不同形式在42个国家上演。随着电影的成功,我相信,想看音乐剧的观众一定会更多。就像网络文学促进纸媒出版一样,电影和音乐剧的关系也会由先前担心的竞争变为相互促进。看过平面的影子以后,一些朋友的兴趣都被激发起来,他们还希望去看真人的表演。还有一些朋友以及我自己,虽然早已看过音乐剧,仍然想看电影是怎么表现的,也想看不同团队的演出。戏剧艺术就是有这种魅力;一出剧有人能看上百遍,但很少有人把一部小说读上十遍。
如果你关注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你会察觉到《悲惨世界》与大多数音乐剧不同:没有轻歌曼舞,音乐和唱段不是疾风暴雨般地强烈,就是凄楚得催人泪下;没有说话,歌曲之间是像大歌剧那样用宣叙调连接起来的,但又没有大歌剧那么高难的咏叹调;没有光彩夺目的场景和鲜艳的服装,每一场都是昏暗的,几乎人人都是破衣烂衫;没有插科打诨,即便德纳第夫妻出场时,也是滑稽和讽刺,不是玩笑或幽默。一句话,除了音乐以外,这部剧其它各方面都更接近大歌剧。但又不像曲高和寡的大歌剧那样,这部音乐剧非常受大众欢迎。说到底,还得感谢雨果。法国人错过了让自家文豪的经典在全球大放异彩的机会,其实怨不得他们,而是因为法语正江河日下,而英语却如日中天。
如果你特别关注音乐剧,你还会想到,在某种意义上,《悲惨世界》与美国第一部真正的音乐剧《演艺船家》(Showboat)异曲同工。Showboat直译就是“演出船”,我译作《演艺船家》是因为那部音乐剧实在是关于几个以船为家的艺人生涯。其相似之处在于,那部作品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苦难。一开幕,观众就在美国舞台上第一次看到一群黑人装卸工在码头上愤懑地唱道:“白人整日闲游荡,黑人整日工作忙。汗水落入密西西比,一直忙到末日降。”剧院老板和出品人西格弗里德(Florence Ziegfeld)在1927年首演之夜,在观众悄然无声的观看时以为自己高尚一把就会惨败。但《演艺船家》震撼人心的艺术赢得了观众的欣赏,接连演了一年半572场。这在当时算是极大的成功,并为这种艺术形式赢得了音乐剧(musical)的名称,把这个形容词变成了名词。时隔60年后,《悲惨世界》在百老汇首演。在美国的舞台上,音乐剧从欢快的歌舞回到了沉重的歌唱,从谐谑回到了庄严,从轻松回到了严肃。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成功表明了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和可能性。
作曲家勋伯格和作词者布伯利的后续作品《西贡小姐》就是证明。这也是一部严肃的作品,堪称是英语的《蝴蝶夫人》,是越南的乔乔桑的悲剧。音乐剧《悲惨世界》在英美的成功令歌词作者直接用英语创作《西贡小姐》,令出品人决定在英美上演。在伦敦从1989到1999十年间共演出4264场,打破了之前由《窈窕淑女》保持的特鲁里街皇家歌剧院公演最久音乐剧的记录。《西贡小姐》在纽约百老汇从1991到2001年也演出了4092场,而且也拍成电影了。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成功一定会促使音乐剧电影《西贡小姐》早日上演,进一步普及这部作品。英语在其它所有领域里都早已成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音乐剧《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的成功和“墙外香”现象更明确地标志着英语在文学艺术上也独占鳌头。
(三)终于去看了电影版音乐剧《悲惨世界》。还带爸妈一块去的。我妈好像还挺喜欢的,我爸感受一般般。
前半段讲冉阿让的救赎,加上沙威那说不出哪里不好但听起来就是很不好的嗓音,让节奏显得冗长,有点点让人瞌睡。边上一对小情侣一直在讨论情节,我真蛮想给他们先“科普”一下的,听得让人感觉好着急啊。
直到几个年轻人出现,情形终于扭转过来了。之前曾经说过,看《悲惨世界》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艾潘尼的死。有可能音乐剧的创作者也觉得这角色好让人心伤,出彩的唱段好几处。电影里开始那几段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对唱,可都夹杂着艾潘尼在边上默默难过。你说你的情绪放在谁身上好呢?一见倾心的爱情纵然甜蜜,哪比得上这边厢又恨又不忍。我觉得艾潘尼说珂赛特是bourgeois的时候再凶一点也能接受。又没文化又不漂亮,出身低微的人,也想谈恋爱。最后是通过牺牲生命才换来心上人的一吻。哗~再说下去我要打开文艺女青年属性了。
我之前并没有听过赫赫有名的音乐剧。这回看了电影版,印象最深的除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I Dreamed a Dream这类脍炙人口以至于怎么着都会让人印象很深的曲子之外,最感叹的就是Red and Black和One Day More了。Red and Black是马吕斯、安灼拉以及一众“ABC之友”革命前夕讨论形势的唱段。安灼拉说红与黑是讲革命的光明和现实的黑暗,他说,革命马上就要来了,现在有重要的问题要讨论。另一边马吕斯还在为只见了一眼的珂赛特神魂颠倒以至于神知糊知,红与黑是爱人是否在身边,是否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这曲子把革命与爱情唱到一起去,让人觉得这两件事情在荷尔蒙的基础上,是很有共通之处的。此外One Day More的处理也深得我心。从马吕斯和珂赛特互相留恋,到冉阿让的又一次逃离,到艾潘尼伤心欲绝,到沙威准备镇压革命,到所有革命的参与者对于新世界新生活的渴望。就这么一句句加上去。我心里蛮感慨的。其他表现手法都很难做到这点的吧,因为其他那些都太有“逻辑”了。
描写革命的片段并没有太多地方出彩。尤其是由始至终只有那么一个由各种破烂家具堆起来的路障。怎么说呢,虽然我也知道戏剧可能会需要这种突出某一个点的表现手法,但这部电影前面的大多数场景还是比较写实的,这突然弄出一堆烂桌子烂椅子,再告诉观众这帮人就是在这样的地方革命,而且革命就只有这么一堆烂桌子烂椅子可以守护了,多少有点令人出戏。安灼拉发现他们誓死要保卫的人民最后也没有站在他们一边,路障被攻陷之后,革命者们四散逃亡街边却没人开门,这都蛮虐心的。最后一群女人蹲在地上清理血迹,说这些人之前也都是父母珍爱的孩子。我心想,其实中国人很少看到有人这样描写革命的呀。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也是蛮感人的——问题在于。。嗯?马吕斯刚刚唱完珂赛特就出现了,然后就是他们俩的事了。那你看到bourgeois大美妞就突然不觉得痛苦了?你死去的同伴,你们曾经的理想,就都这么算了?你不准备再革命了,要和bourgeois大美妞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之前干什么要去革命呢,你直接就可以和她在一起过幸福安宁的生活的嘛。
我年幼的时候看这本书,并不觉得这里有对于革命理想的背叛,也丝毫不觉得这两件事情当中可能是有个“转”的。我当时只觉得珂赛特是个没什么意思的人,因为从头到位她只负责美丽着纯真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干。而马吕斯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波折,他应该“和心爱的人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是所有在小说中经历很多苦难的主角们在最后都能获得的credit。今天看了电影又忍不住想,谁知道呢,也许就需要珂赛特这样一个“什么事情都没有干”的纯洁的姑娘,那是革命者们的理想,幸福的结局也正是革命者们对于建立新世界的希望?而这希望又不能以革命战争本身的胜利来表现。打仗赢了反而不是希望?
哭我那干枯单薄又一根筋的艾潘尼呀,还有我那差点就去做了文青的中学时代。有些东西不常常念起也并非是淡忘了。它一直都在那里,你不用总是提罢了。
(四)之前看了一次现场的音乐剧,25周年的音乐会,还有一部分10周年的音乐会,然后是电影。
俺是音乐素养比较差的那种人,除了能听出来唱的象25周年的马吕斯和电影里克劳的沙威那种水平的确实不咋好听之外,其他人谁唱的好谁唱的不好听我是基本上听不出来。我以我层次不高的鉴赏水平看这几个版本,有这么几个感觉。
1.看预告片的时候知道25周年的爱潘尼要在电影里出现,特别期待,感觉25周年的音乐会上她唱的on my own太有感觉。各种细节处理的特别好。电影里感觉也不错,但是感觉她的脸更适合镜头拉远一点正面全景观看,片子里镜头老是拉那么近而且角度好像还挺刁钻,感觉把她那种挺有特点的好看给抹掉了不少。
2。安妮海瑟薇的芳汀演的很棒,而且我觉得唱的也不错。具体的那些指标就像嗓音是不是浑厚什么的我是根本听不出来,反正唱的都在调上,而且很有感染力,之前25周年的芳汀,应该是个公认的唱的好的吧,但是我确实是不喜欢看她的演唱,至少不喜欢她在那场音乐会上的演出,感觉不象是芳汀应该有的感觉。而十周年的音乐会,我就是听芳汀唱了一半dream the dream之后觉得看不下去给关了。那个歌声悠扬的我接受不了了,这哪是芳汀所在的那种饥寒交迫的绝望状态该唱出来的感觉啊,那简直就像是一个贵妇人在阳台上感叹远处的海景太美了。我感觉音乐剧只是一种能够更好表现剧情和人物的演出形式,演员首先应该是融入剧情充分表现人物,然后再谈其他。而十周年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是,演员们演着演着就要出来表现一下自己很会唱歌。可能是我确实是欣赏水平比较低下,以至于象十周年这样大家公认的经典我欣赏不了。
3.电影里切掉了很多内容,我个人觉得最可惜的是turnning那首歌被切了一点,我觉得那首歌的歌词写的特好。一年一年一年一年,没有什么会被真的改变。那个小小的街垒上徒劳的抵抗最后还是变成了历史的尘埃,但是……也许只要被人记住了,就不是徒劳的。
4.马吕斯演的确实不错,从看现场音乐剧开始就讨厌这个人物,25周年那家伙唱的太难听让俺对这个人物的讨厌又加深了一个层次,但是看过电影版的演出,反感少了很多。
5.小加伏罗什演的很好,有孩子的灵性,唱的也好听,相比之下25周年的那个小混混真让人想拉出去揍一顿。
6.沙威俺还是更喜欢25周年的那个黑人叔叔,可能是因为他长的比较帅,至少挺符合俺的审美。而且在原著里我也很喜欢沙威这个人,因为在任何时代,不管出于什么立场,一个永远坚持原则的人是值得敬佩的。而那个黑人叔叔演的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沙威的形象,威严但是并不可怕。10周年的沙威有点可怕……而拉塞尔克罗,俺总觉得不够威严……
7.主教出现的时候,我差点喊出来,虽然我十周年只看了一点点,但是俺却很喜欢Colm爷爷的感觉,而25周年末尾的那些合唱让俺对这位元祖冉阿让更加深了好感,我知道这部音乐剧也不过就一年的时间,但是看25周年的时候,当1985的演员阵容出现的时候,我却也跟着莫名其妙的激动,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也许看着一部优秀的作品经过一拨又一拨人的演绎慢慢成为经典,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幸运的事。
9.德纳第夫妇个人感觉没有25周年那一对出彩,25周年那对看着就很有夫妻相,配合也挺默契,而且在那个邪恶小市民的气质下还保存了一丝很萌的感觉。10周年的那个看起来有点狰狞,电影版这个天然呆气场太重,总是让人感觉睁不开眼,没有那个眼睛一直滴溜转的精神头。老板夫妇是在这种乱世中最容易生存下来的一类人,可恶,但是让人又没法对他们只简单的抱有“仇恨”这样的情绪。
8.最后一幕处理的特别棒,当你看到结尾的时候,其实应该能猜到他们会怎么处理,但是当那一幕出现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会受到震撼,就像看friends,你看过不知多少遍,你明明知道笑点在哪里,但是你到那里还是会笑个不停,而且,你好像在等着那个笑点到来。
就像这个音乐剧,你可能背下了所有的歌词,你甚至知道每个版本演员的演绎都有什么特点,但是你每一次去看的时候,感动都不会减少一点。
(五)不出所料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成为《悲惨世界》上映后微博上流行的一句暗语,映衬我们为“乳”和“房”焦虑时,一声悲愤的叹息。
近年来,在讨论海外电影引进的可能性时,看不见的“政治正确”成为我们挥刀自宫的一条潜规则,今年的奥斯卡系电影,以为过度解读会出在直接呼唤民主平等的《林肯传》上,不曾想一部音乐剧《悲惨世界》才是最明晃晃的讽刺。所谓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问题从来不出在草木风声上,出在听风者、踏草人。我们那么多电影被扣上隐喻的帽子,恐怕有错的不是无心插柳电影,而是这个慌腔走板的年月。
那些为草木风声而心惊肉跳的人,其实太低估经典文学作品的境界,雨果创作了《悲惨世界》150年后,各种版本的文艺作品依然能常演常新、打动人心,不在于它是战斗檄文,或宣传号角,在于它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人间万象,专权者看出风起云涌、多情者看出儿女情长、自省者看出人生救赎。
因此,比起慷慨激昂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我更喜欢决战前夜的“One Day More”,慷慨赴义者准备了牺牲的勇气,一见钟情的情侣期待相见的忐忑、有污点的圣人和洁癖的殉道者狭路相逢,蝇营狗苟的投机夫妇不谋而合,再加上孤苦相思的少女,冷眼旁观的庸众:这种经典的叙事多线糅杂、复调交织共鸣,宛若黎明前的黑暗沉闷而汹涌,为后来的情感宣泄,蓄积了排山倒海的情绪能量。
《悲惨世界》里丰富的人物关系,既有爱憎分明的黑白对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个维度又有深浅不一的灰度过度。它的壮丽之处,更在于它不是歌颂伟大的成功,反而咏叹伟大的失败。青年学生的慷慨就义没有换来市民的支持、血染长街,与此同时,意志坚定的沙威也无法面对人生信条,纵身殉道,这些伟大的失败,不就是悲惨世界里一直渲染的“One Day More”?他让理想主义远离功利主义的侵袭:希望是悲惨世界里奋斗的目标,而不是投机获利的筹码。
看完《悲惨世界》,是我少有的在电影院,听到普通观众自默默摸鼓掌。我相信人们是为胜利欢呼,也是为牺牲而感动,像恩佐拉那样不被呵护的青春热血、像爱波尼那样不被垂怜的爱情,像冉阿让和沙威那样纠结而委屈孤独的人生。我们的文化习惯为胜利者著书立传,将成王败寇的理论发扬到极致,成就了一堆鸡贼还沾沾自喜的文化产物。于是乎,《悲惨世界》这种宽容和慈悲,这种在现实主义里浸染的理想主义,才回显得如新鲜,和动人。
不是每个牺牲都有回报,因为牺牲本身就是价值。
爱护他人,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为明日而奋不顾身,就是今天的意义。
One Day More。
Ps: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的时候写完《悲惨世界》,他指出19世纪法国面临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如今看来,是那么的亲切。少时读书,我完全不相信指鹿为马、掩耳盗铃这样违背基本逻辑的故事,对晋惠帝说出“何不食肉粥”这样的话更觉得蠢到不可思议,现在我只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为何不食肉粥?或许只是他冷漠的幽默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