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利津是我的家乡,凤凰广场更是远近闻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春天,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美丽极了!
夏天,树木茂盛,走走树林里,可凉爽了。荷花池里荷花在微风里翩翩起舞。秋天,树叶红彤彤的,在树上往下飘落。叶子铺成小路,早上,在枫叶小路上散步,可休闲了。
冬天,小河被冰封了,我和小朋友在假山上打雪仗、堆雪人,快乐地度过美好的时光。
我爱黄河入海口利津,更爱凤凰广场。你们有空一定要来利津的凤凰广场哦!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在凤凰城,凤凰城风景优美,而且在这里一年四季都让人们觉得风景如画。其中最美的还是凤凰广场。
凤凰广场中我最爱音乐喷泉。夜幕降临,音乐喷泉开始了,音乐随着像许多小精灵一般的喷泉表演,小精灵快速地升天,当喷泉跑到九霄云外时被一只神手给劈开了,小精灵们飞快地跑到小朋友的脸上,身上,还有脚上去聚会。
过了一会儿,音乐喷泉喷了三十分钟以后,小精灵跳舞跳累了,回到家休息了。这就是凤凰城的美景之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凤凰城吗?要是你们喜欢的话,也来写一写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是风景美丽、物产丰富的凤凰城,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凤凰广场的“音乐喷泉”。那里有一个音乐喷泉,晚上7点整,凤凰广场的音乐喷泉就会喷出很多湿漉漉的水珠来,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出现在眼前。那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水珠上,美丽 极了!有时候水珠从矮到高,排起来,随着音乐此起彼伏。
7点半喷泉就停了下来,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
我喜欢音乐喷泉,我也爱凤凰广场。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今年,爸爸带我到乡下奶奶家玩,那是我们的家乡,一个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乡村的空气很湿润,村边有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走近岸边,还可以见到在水里畅游的鱼儿呢。岸边草地上的石头圆溜溜的,非常光滑,扔到水面上,现出了一圈圈的波纹。
“叽叽叽”蓝天上有几只小鸟让我抬起头来看它们,它们一会儿贴着水面飞了起来,一会飞到电线杆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歌唱。一会儿飞到大树上猛地啄起树枝来,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突然,山上有几个小孩子走下来,有些小孩子调皮地拿沙子偷偷的撒在别人的身上,有些孩子拿着子弹枪射其他的小朋友,有些调皮的小孩子嘴里含着树叶都能发出清脆的歌声。他们在山上尽情的游戏,欢笑。那笑声回荡在山村里,多么热闹啊!多么快乐的乡下儿童啊!多么美丽的家乡啊!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包,那里的风景如画、如诗、如歌,看上一眼,准让你心醉。春天,一片生机勃勃,小山包披上了一件新的衣裳,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尾巴像一把剪刀,也许是它为小山包裁剪出的衣裳吧!一阵春雨下过后,树林长出了朵朵小伞似的蘑菇。我最喜欢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树林里采蘑菇。小河边,柳树姑娘的辫子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漂在河边清洗。小河“叮咚叮咚”地唱着歌,欢快地弹着琴,可开心了。夏天,河水不再是“叮咚叮咚”而是“哗哗哗”,一朵朵荷花开了,一朵比一朵美丽,就像在参加“比美大赛”一样。
秋天,果园大丰收。苹果娃娃露出了红红的笑脸,梨宝宝像一个个黄灯笼似挂在枝头,葡萄小姐捧起一串串美丽的珍珠。冬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动物们都冬眠了,我们几个小孩子最喜欢去雪地里玩,打雪仗、堆雪人„„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上海那么华丽,也没有北京那么雄伟,但它在我心中地位永远是最高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在利津,那里景色迷人。有树木、有高楼、还有花草。
那里物产丰富,有冬枣、有棉花、还有大闸蟹。那里还有名吃水煎包、丸子„„
凤凰广场那儿还有音乐喷泉,音乐响起就像下起濛濛的细雨一般。
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 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日月潭》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文章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演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9、日月潭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二、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三、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借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交流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六、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七、练习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八、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 偏旁要与走之底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借机进行朗读指导。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反思:
10、葡萄沟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
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以谜语开场引入“葡萄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读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读议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第二自然段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运用多种方式把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换词比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想象思维。】
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笔把葡萄沟之行的感受以“签名留言”的形式写下来,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结: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再读这句话)
四、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枝叶
()的葡萄()的凉棚
()的老乡()的葡萄干()的沙果
五、作业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六、写字
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临摹仿写,使教师的相机指导有的放矢。评价交流,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配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二、读文
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深入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推销和表演中感受到新疆的风土人情。】
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
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四、实践
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写字
学写“坡、搭、摘、钉、沟、够”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同偏旁: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教学反思:
11、难忘的泼水节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三、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1、指导读——练习读——齐读。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五、练习
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六、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四、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五、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六、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课后反思:
12北京亮起来了
课前透视
课文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以生动地语言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灯光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金碧辉煌的天安门,焕然一新的商业街,绚丽多姿的故宫把古老的北京城点缀得如诗如画。文章文质兼美,层次清晰,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咀嚼优美词汇,积累语言。
以前学生在《北京》《我们成功了》中对北京有所了解,但对夜幕下的北京了解不多。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或录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辉煌、亮丽,激发他们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有关反映北京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激趣。播放北京风光的课件: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它不但白天美,到了夜里就更美了!(板书课题)
【观看CAI课件,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直观感受北京的美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文的欲望。】
二、感知
读(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画(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们)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三、生字
1、引导学生根据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记生字。
加偏旁、换偏旁、根据字形编儿歌、根据生字编写小短文。
2、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
【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和游戏活动复现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四、读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2、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
五、交流 长安街
1、指名汇报读文,大家进行评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改进?练读——听录音模仿读——齐读
2、结合重点词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3、学生做小导游,练习介绍长安街的景色。
【语文的性质之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处教师创设争当小导游的情境,调动学生以往的语言储备加以运用和创造,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环行路
1、为什么说“立交桥像道道彩虹”?相机理解“犹如”。
2、其他的灯是如何装饰北京城的?
说话训练: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挖掘课文潜在的学习资源进行句式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评选最佳“小导游”,颁发导游证。
六、背诵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结合插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提供的重点词背诵
七、练习
想一想,下面各组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将它们填在括号里。一幢 一幢幢 一道 一道道 一束 一束束()立交桥()彩虹()灯光()()()
八、写字
练习书写“辉煌、雄伟、烁、扮”。
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位置和结构,尤其是“辉”字“光”的写法变化。
2、在学生练习书写的基础上,根据写字实际教师重点指导:“烁”字右边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笔。“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写长些,单立人右边的四横宜适当向上。
3、学生再写,教师在写得好的字上贴星星标志。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词语,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2、背诵一至三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交流 商业街
1、以前的王府井、西单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课件简单介绍,体会“焕然一新”的意思。
2、“绚丽多彩”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生活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更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生动可感的画面极大激发了学生对北京夜景的喜爱,情不自禁地情感流露会让他们更主动地融入课文,品味语言。】
故宫
1、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结合插图理解。
2、教师或学生介绍故宫。
三、读文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满怀豪情,读出赞美的语气。
四、拓展
1、古老的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
2、仿照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的夜景,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激发对北京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走出文本,开发资源,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写字
学写其他几个字,教师重点指导:“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撑全字。“夺”撇捺要左右伸展,将下边的“寸”盖住。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
过程: 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会议—()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读读认认 过程: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 ;川流不息的汽车 我会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交际小组。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拼拼写写。
běn lǐng pá xínɡ zhènɡ qiǎo tuī mén jiǎ rú
()()()()()
xún zhǎo mì fēnɡ zì yóu wēi fēnɡ nán shu
()()()()()
二、在正确读音下面画“——”
狐(hú ɡuā)寻(xún qún)赤(chì cì)兽(shu shu)
三、选出正确的读音并画“√”
违背wéi()碰到pènɡ()推掉tuī()
wēi()pèn()duī()
四、形近字组词。
但()坑()玩()岗()膀()
胆()抗()完()冈()傍()
五、连一连。
美丽的 树梢 强烈的 打开
著名的 歌手 轻轻地 光线
嫩绿的 春天 认真地 听课
六、照样子,组词,再写一句话。
例:虎(老 虎)——老虎是兽中之王。
寻()——
坚()——
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迟到了,还能有理吗?
你迟到了,不能有理。
1、你怎么能折树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雨难道很可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1、“翅”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2、“借”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组词()。
九、把下面的词语合成一句话。
1、借着 狐狸 老虎 吓跑 威风 的 百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清洁工人 卫生 打扫 马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和鸡
有一次,鸡生病躺在床上。猫得知这个消息,就假装成医生,带了药箱跑到鸡那里,假惺惺地弯着腰问道:“鸡朋友,你身体怎么样?需要什么东西,我可以给你,我衷心祝愿你早日恢复健康!”
鸡回答说:“我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需要,告诉你,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
1、填空。
()生病了,()假装医生去探望。
2、鸡说:“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是什么意思?
3、猫和鸡是朋友吗?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之间不是朋友?
十一、写一写。
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选一篇你最喜欢的课文,写一写你学习的体会或收获。
第四篇:关于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推荐)
关于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
shēn zhǎn jiàn lì jié shěnɡ nénɡ ɡu ēn qínɡ
jìnɡ ài xiān hónɡ ɡōu huà xiónɡ wěi huīhuánɡ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9分)
水分(fēn fèn)钉着(dīnɡ dìnɡ)空(kōnɡ knɡ)地
应该(yīnɡ yìnɡ)答应(yīnɡ yìnɡ)好(hǎo hào)客
盛(shènɡ chénɡ)装 兴(xīnɡ xìnɡ)起 葡萄干(ɡān ɡàn)
三、我会选字填空(8分)
1、密 蜜
甜()()切 茂()()林
2、沙 纱
()发()土()巾 泥()
3、末 未
()来 周()()尾()必
4、结 洁
()白 清()()网()实
四、照样子,我也会写。(3分)
照相 照相机 火车
五、识字加减法。(9分)
1、宁(泞)(泥泞)急()()发()()
2、胜(生)(学生)省()()季()()
3、浇(烧)(烧火)兴()()搭()()
六、我会填。(15分)
1、一()灯光 一()葡萄 一()掌声
一()笑脸 一()彩虹 一()立交桥
2、群山()()树木()()点点()()
华灯()()光彩()()银光()()
3、明亮的()难忘的()川流不息的()
动人的()火红的()风光秀丽的()
七、词语接龙。(4分)
国家——()——()——()——()
保留——()——()——()——()
八、我会连。(8分)
1、碉 夜 繁 绚 清 朦 环 橱
华 晰 堡 胧 幕 窗 丽 绕
2、宽 穷 贵 恶 强 胜 内 加
贱 弱 窄 富 善 减 负 外
九、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1、四面八方()
2、笑容满面地()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叫日潭;南边像()()()()(),叫月潭。
2、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整个北京城变成了()()()(),()()()()。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 句。(1分)
2、葡萄种在。(1分)
3、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把 比作。(1分)
4、用“ ”划出写葡萄颜色的词。(3分)
5、“要是这时候”指的是。(1分)
十二、写话。(10分)
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请你写一写你的家乡,可以写家乡的丰富物产,也可以写家乡的变化,或者是迷人的风光,甚至写家乡的未来也可以。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号。(8分)
1.小冬的数(shǔ shù)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在全班倒数(shǔ shù)第八名。
2.这两个东西差(chā chà)别不大,我差(chā chà)不点儿弄错。
3.屋子里十分闷(mēn mèn)热,让人感觉心里闷(mēn mèn)得慌。
4.这条裤子太长(zhǎng cháng)了,等我长(zhǎng cháng)高一点再穿吧。
二、写出同音字,再组词。(16分)
三、给下面的字换个偏旁再组词。(12分)
例:钱(线)(丝线)
吵()()叹()()棵()()洋()()
四、照样子写词。(12分)
例:时刻——时时刻刻
()——()()——()()——()
例:又高又壮
又()又()又()又()又()又()
五、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栽()历()酒()拆()
裁()厉()洒()折()
六、模仿句子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9分)
1.我一边扫地一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牛和小羊一起吃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买了许多甜桃,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12分)
1.今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吗
3.这些花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啦
4.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15分)
小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小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小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
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4分)
扇(shān shàn)着 乘(chéng chèng)凉 捉(zhuō zuō)住 蜻(qīn qīng)蜓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漂亮()喜欢()
3.作者在描写小蜻蜓的外形时,具体地写了蜻蜓的()和()的特点。(4分)
4.“我”非常喜欢小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8分,每空1分。
shù、shǔ;chā、chà;mēn、mèn;cháng、zhǎng
二、共16分,每字1分,每词1分。
到(到处)玩(玩耍)丝(丝线)前(前后)
道(道路)完(完全)私(私人)钱(金钱)(其他字词也可以)
三、共12分,每字1分,每词2分。
沙(沙子)、仅(仅有)、课(上课)、鲜(新鲜)(其他字词也可以)
四、共12分,每词2分。
热闹——热热闹闹、开心——开开心心、快乐——快快乐乐
又大又红、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其他词也可以)
五、共16分,每词2分。
栽树 历史 喝酒 拆开
裁缝 严厉 洒水 折纸(其他词也可以)
六、共9分,每句3分。
1.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每天,我和明明一起上学。
3.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其他句子也可以)
七、共12分,每句2分,标点1分。
1.今天,我很开心。
2.我们一起玩好吗?
3.这些花真是太漂亮了!
4.校园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其他句子也可以)
八、共15分。第1题4分,每空1分;第2题4分,每词2分;第3题4分,每空2分;第4题3分。
1.shān、chéng、zhuō、qīng
2.美丽、喜爱(其他词也可以)
3.眼珠、翅膀
4.因为蜻蜓是益虫,所以“我”把它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