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的飘来
幸福的飘来
生活淡淡,似是流水,全因为你泛起生气,全因为你,泛起了涟漪……生活逝去了,似淡淡流水,幸福夹杂其中,如和煦的轻风。
生活是平淡的,可谁说平淡不是一种幸福呢?没有身患绝症,也没有强壮惊人;没有做恐怖份子,也没有当上反恐精英;没有名留千古,但也没有遗臭万年……平淡的幸福是庸常的,可谁又说它不是重要的?那些殊荣的幸福,不过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罢了,然而它背后常常带着那种庸常的丑与恶,谁又能说得清?虽然如此,可还是有太多的人舍本逐末的追求重金属摇滚般的幸福――在明白,接触到后,才发现,身心都早已疲惫……
其实,父母在你需要的时候,递上的一杯清茶中,淡然若失却清新的气息,何尝不是幸福的又一种注释?这种幸福宛如无意凝聚的白云,无心的淡香,给人坦然超脱的感觉……
可惜的是仍然有太多的人觉得幸福太飘渺,像黄碟飞坠菜花丛中般无处可寻。而事实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霍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苦苦追求幸福,耗费时间,精力,生命,殊不知它就在每个人身边,广义的幸福抽象,但广泛,像空气,洋溢着每个角落,却被人们遗忘;狭义的幸福细小,而精致,像小小的饰物,却被人们不屑……
热爱生活吧,当阳光下泻有了味道,花儿盛开有了声音,鱼儿哭泣有了泪水时,当你微笑时,当你歌唱时,幸福便已弥漫在风中,飘来……
第二篇:写景作文:飘来的雨
写景作文:飘来的雨
写景作文:飘来的雨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成都来临了雨的高潮。从前几天开始,雨不断地从天空中滑落,像雪花般柔弱,如风铃般动听,似鹅毛般轻飘飘,让人的心情也注入了一丝丝清爽、愉悦。春天的雨是恬静的杜甫曾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春雨;秋天的雨是凄凉的,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萧瑟,秋雨更断肠;冬天的雨是伤情的,是最不浪漫的雨,北风一起,雨水便没有方向的往伞里面钻,打在脸上凝起一丝冰凉的霜。惟有夏天的雨,是最张扬,最有魅力,个性的,它可以掀起暴雨狂风,它可以用雷声警告做了坏事的人,它可以用它独有的热和瞬间的雨,产生的反常,在一刹那就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雨过天晴,大地好像都回春了,格外的具有魅力。让旅游的人留恋忘返;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更加明白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雨过天晴,绿油油的草地上,长出了一朵朵颜色各异的蘑菇,有大的,有小的,有黄的,有白的,让人恨不得一把抓住一个,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蘑菇的生长是在雨的前提,所以蘑菇的形状也类似于一把伞的形状,这就是与大自然的吻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每次我都期待的,那就是彩虹,我从来没有真正的见到过因为雨过天晴而出现的彩虹,那是梦幻的,非常美妙,所以,每次夏天下了雨过后,我都会默默地期待在天空上出现七彩的彩虹。
飘来的雨,我喜欢。
第三篇:飘来的狗儿读后感
飘来的狗儿读后感(一)
前几日,我把着名作家黄蓓佳的小说《漂来的狗儿》读完了。这是一部讲述作者成长的小说,其中充满了她小时候快乐、幸福的记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梧桐院这个小天地里,一群中学教师和孩子们,还有邻家的“狗儿”结成玩伴。他们一起捞小鱼、去中学图书馆偷书看,再漂亮的芭蕾舞演员面前自愧不如,这种经历有喜怒、哀乐。还有家乡的秀丽景致,有趣的“豁嘴婶婶”……当时院子里的邻居是那么和谐、安逸。让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还是这样的:“狗儿”她不爱上学,常常被“豁嘴婶婶”用棍子赶着打,而她也时常去作者家“避风头”,作者的母亲给她临时布置作业吧,她还翘着腿不干,后来又被一位奇怪的老头称作是贵妃的命,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70年代的生活虽然很艰苦,却又那么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描写得令人时不时有怀旧的温暖,作者的文笔也深深吸引了我,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反映出一件件快乐的事。从狗儿的身世上,我又感到十分惋惜,是哪个狠心的母亲将这么一个水灵灵的女孩子抛弃呢?也让我感觉到豁嘴婶婶虽然爱骂街,又那么粗鲁,但还是充满爱心的一位婶婶。作者小时候也十分顽皮,爱偷书,但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作者爱学习,如《红楼梦》之类的,但最后总是什么也没弄懂。当地的名字更是有趣:“小妹”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小山”“小水”的顽皮好动,“小兔子”的高贵,总是深深吸引我,那么朴实,单纯,幸福。
飘来的狗儿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位初中生大姐姐写的读后感,书的名字叫做《飘来的狗儿》。
这本书的作者是黄蓓佳。他出生于江苏如崩,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是我国现代着名的亲情小说作家。
这也是一本文学小说。姐姐拿起书正要看的时候,心想:飘来的狗儿肯定是一只小狗。读完后姐姐才知道,狗儿是一个小女孩,她喜欢跳舞和演舞蹈剧。
狗儿还没满月的时候,就被她的亲生父母用一个木盆把狗儿装进去,让他顺着河流漂走。漂到了一个小村庄,也就是“我”住的地方,被豁嘴婶婶收养了。说起来狗儿还比“我”大呢!狗儿学会跳舞的时候,自己改名为鸽儿。鸽儿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演员。
鸽儿不想念书了,想当一名舞蹈剧的演员。可是,豁嘴婶婶就是不让她去,让她念书,鸽儿不念,她就打鸽儿。在鸽儿的努力下,她考上了剧团。那时鸽儿才14、15岁,就可以拿到工钱了。而“我”呢,还在念书。过后,爸爸说了一句话:“艺术是需要天分的。”
读完了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最让我受益的一句话是:“艺术是需要天分的。”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我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还要学好各门功课,争取更大的进步!
飘来的狗儿读后感(三)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由黄培佳写的倾情小说系列的《飘来的狗儿》。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的快乐童年,童年中的梧桐大院是作者小时候居住的地方。读着这本书,仿佛感到作者和朋友小妹、燕子姐姐、小兔子以及狗儿……都带着各自的体温、气味、笑声、眼泪,一步一步的来到你面前。你可以触碰他们,凝视他们,跟着他们一起撒欢,疯狂,呼喊,尖叫,打滚,流汗,释放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而后知道什么叫做“童年”。
他们是生活在70年代的一群孩子,有着和我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们虽然没有我现在的吃得好、穿得好,物质那么丰富,但却有着非常非常令我羡慕的快乐童年。他们可以去书摊用3分钱租小人书看,可以吃着一种奇怪的、像面筋似的糖,可以在水边捉小鱼、小虾和小螃蟹,还可以一起快乐的集体劳动……
和书中的小朋友比起来,我的童年少了许多快乐。除了上课下课,写作业,每个星期六、星期日都要上奥数、英语、语文补习班,还要每天挤时间练钢琴,根本没有玩的时间。我最开心的也只有到有时间去书店逛一逛,挑几本喜欢的书,或者到文具店买一两样喜欢的文具。读着这本书,我真想钻到书中和他们一起无忧无虑的玩耍、嬉戏。
第四篇:关于天上飘来一块布的故事
小浣(huàn)熊巴拉豆最喜欢晒太阳了,瞧,今天他又躺在了草地上。
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好舒服呀,巴拉豆舒服得都要睡着了。就在这时,“噗——”一个什么东西盖在了他的脸上。
巴拉豆急忙用手划拉一下,睁开眼睛一看,嗬,原来是一块看上去灰不拉几的布。
“谁的布?谁的布?”他站起身向四处看。
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他拿着布仔细看了看,忽然,巴拉豆发现这块布虽然看上去有点脏兮(xī)兮的,但是上面好像有光在闪耀着。
“把布洗干净能不能好点呢?”巴拉豆想。
来到河边,巴拉豆把布浸到水里,轻轻地揉几下,呀——灰布变成了白色;再洗洗,灰布变成淡淡的绿色;又搓了搓,布变成了淡淡的蓝色,而且在一点一点地加深……
“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布!”巴拉豆把布从水里捞出来,晾到了一片玫瑰花丛上。
“巴拉豆,你在干嘛?”这时,野猪大叔走了过来。
“我在晾一块神奇的布!”巴拉豆指着玫瑰花上的布说。
“神奇的布?我看看!”野猪大叔摸了摸那块布。
突然,他惊叫起来:“布怎么会一点点地变大呢?”
“是吗?”巴拉豆也瞪大了眼睛,可不是,布真的在一点点地变大!
瞧,布有毛巾那么大了;布有桌布那么大了;布有草坪那么大了……
“我们快点把布卷起来吧,不然会把整片森林盖住的!”野猪大叔有点担心了。
“不用,不用,我们把大家叫来,一人裁点布做衣服不错!”巴拉豆说。
“好,好!”野猪大叔点点头。
巴拉豆喊来了森林里的小伙伴们,你裁点儿,我裁点儿,最后布被剪到了原来的大小。
“我摸摸!”小刺猬是最后赶到的,虽然没裁到布,可好想摸一摸。
谁知道“噗——”的一下,那块布躲开了小刺猬的手,竟向天上飞去,而且越飞越高……
“我真想知道,这是块什么布?”小浣熊说。
“也许是一块蓝天吧?”小刺猬望着蓝色的天空说。
“对呀,对呀!一定是块蓝天,不然,它怎么会是蓝色的,还会变大,会闪光呢?”巴拉豆同意小刺猬的想法。
只是,不管是蓝天也好,白云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穿上用那块布剪裁的衣服后,走起路来都轻飘飘的,就像踩在云里一样哦!
第五篇:雪山上飘来的歌声散文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兴安岭地区日平均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国际形势也同这年的严冬一样,世界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和操纵下,和平指数降到了最低点。我国东北边境,也发生起了几起局部战争,全军进入到紧张的战备状态之中。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许多部队,开始了实战演练。
这天,团政委把我和作训股的肖参谋叫到他的办公室。他拉开墙上作战地图的紫绒布帘,指着地图说:“根据昨天团党委会议精神,命令你们,明天进入这一带进行部队拉练实地考察。你们要把考察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作为我们向师党委汇报的部分材料。”
我和肖参谋走近作战地图,仔细地查看。这一带几乎全是山林地貌,仅有的几条公路也是一些乡村土路。团政委又把这一带部队拉练情况,向我俩做了简单的介绍。他说:“部队一个营,已经进入这个地区十几天。据部队所带的电台报告,他们的拉练十分艰苦,有些战士的手脚已经出现了冻伤。”我和肖参谋拿出纸笔,认真地记录着团首长的指示。
吉普车沿着山路缓慢的前行。重重叠叠的山林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山路的积雪上遗留着几行马爬犁走过的痕迹,这可能是当地农民上山打柴时留下的。
上午九点多,我们遇到了第一支拉练的队伍。远远的我们就看到了路旁点着一堆堆篝火,战士们脱下棉衣,正在围着烤火。走近一看才知道,他们的棉衣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正在对着篝火烤干。这是一营二连的队伍,我们找到这个连的连长和指导员,他们也脱下棉衣正和几个战士一块烤火。我们凑近篝火,和连长指导员谈了起来。他们把连队拉练的情况,向我们做了详细的汇报,并告诉我们,前面不远就是一连。
提起一连,我回想起刚入伍时,在这个连队的朝朝暮暮。
一连,是我入伍后的第一个连队。这个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手下的部队,参加过许多著名战役。解放后,又参加过抗震救灾、防洪抢险、三支两军、边防保卫战等工作和战事。曾经荣获过“爱民模范连”的称号。
在“三支两军”中,这支连队随同大部队,对某市实行了“军事管制”。连队的主要任务是接管派出所,负责派出所的日常工作。
一天,一名战士,刚刚做完阑尾手术第三天,为了宣传党中央“7.3”“7.24 ”布告,他偷偷地跑出医院,走进街道居民委进行宣讲。
宣讲现场,坐着几十名大人和小孩。这时,远处一辆受惊的马车,向在坐的人群冲过来,情况万分危急,如不及时地拦住惊马,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紧急关头,这名战士毫不迟疑地冲上去,抱住惊马的脖子,奋力地改变马车奔驰的方向,在路边行人的协助下,把马车拦了下来。
第二天,当地报纸以头版头条用大字标题“活着的刘英俊”,报道了这名战士的先进事迹。
还有一名战士,在下居民委工作时,得知一位妇女难产,孩子出生后,就去世了,撇下了刚刚出生的婴儿。他同这位妇女的家属商量后,把孩子抱到正在坐月子的姐姐家,让姐姐帮助抚养。类似这样的事例,在这个连队,不胜枚举。
汽车在一座山脚下停下来,前面的路,已经不能再走汽车。下车后,我们发现路左边山坳里的雪地上,有许多行人脚印。不用问,这肯定是一连路过这里留下的。我和肖参谋顺着这些脚印朝山里走去。
没走多久,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歌声。我俩紧走了几步,歌声越来越清楚了。哦!是《长征组歌》里的“过雪山草地”。这还是我在这个连队时教唱的。随着我们的接近,歌声越来越大: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练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
这坚定雄壮的歌声,带着崇高理想,带着革命激情,飞出密林,飞出雪山,响彻祖国的大地!
拐过一个山脚,一连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炊事班正在一块背风处做午饭,其他各个班正围着一堆堆篝火,一边烤着棉衣边一边唱着歌。
一名班长向我们跑过来,他边跑边大声喊:“李干事!你怎么来啦?好久没见到你了。”
他跑到我们跟前,我指了指身旁的肖参谋,向他介绍说:“这是作训股肖参谋。”
他向肖参谋敬了个军礼,说道:“以前看见过,就是不知道姓啥。”
我笑了笑,问:“连长和指导员在哪?”
他回过头,他指了指做饭的地方,说:“你看!那不是!在和炊事班做饭呢!”
我俩向炊事班走去。连长正弯着腰,看着用几块石头架起的大锅,大声喊:“快撤火吧!再一会又糊啦!”
看到我们走过来,他直起身,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肖参谋握住连长的手,说:“团首长让我们来看看你们!”
这时,几个排长也围拢过来。一排长故意向我们敬了个军礼,高声说道:“感谢团首长对我们的关怀!”
我知道,他是在和我开玩笑。我说:“别逗我啦!说不定,哪天我还回来呢!”
我们了解了一些拉练情况之后,就开始吃午饭了。
这顿饭是米饭加咸菜疙瘩,这是拉练遇不到村庄时,常有的饭菜。我一只一手端着碗,两根手指夹着一个咸菜疙瘩,另一只手拿着筷子,就这样站着吃起来。饭刚刚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冻硬了。指导员告诉我说,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一要快,二不能多盛。多盛了,不等吃完就冻硬了。他把我的米饭倒掉,重新又给我盛上,不过,这次盛得很少。
吃过午饭,连队集合了。连长站队伍前面,大声地讲话:“同志们!前面就是‘石砬子山’,我们要在今天傍晚之前,翻过这座山,到达清河镇。我们要学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精神,做到:平时过得硬,用时拉得上,战时打得赢!大家有没有决心!”
“有!”全连官兵高声回答到。
连长挥了一下手臂,说:“好!出发!”
部队出发了,战士们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蜿蜒的山梁,一步步艰难地向山上走去。
连长回过头,握起我俩的手,坚定地说:“肖参谋,李干事,请你们转告团首长,请他们放心!我们坚决完成好这次拉练任务!一定把部队带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说完,他转过身,向我们挥挥手,紧跑了几步,跟在队伍的后面。
望着远处一座座白雪皑皑山岭,一面鲜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十分醒目。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雄伟的高山之巅。
我想,这!不就是当年的那支拖不垮打不烂的红军队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