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灯”话题作文写作指引与示例 2
“灯”话题作文写作指引与范文示例
【话题展示】
灯,是人类生活的实用品,也是点缀生活的装饰品。
在科学家眼里,灯是科技的产物,进步的象征;在诗人那里,灯是精神的航标,人生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与“灯”相伴;生命中,我们与“灯”同行!
请以“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题材自选,体裁不限。【思路指引】
话题作文之所以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给话题的“多义性”便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去构思、去表达。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总体思路可分为“实写”和“虚写”两大角度。
(一)“实写”--就是围绕真实意义上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描写或者说明对象,可以介绍灯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描绘灯会的美景。2.以“灯”为道具线索编故事、剧本等。
(二)“虚写”--就是围绕想象世界里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抒情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2.以“灯”为虚拟素材,编写童话、寓言等,通过富于情趣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当然,可供你构思的角度绝不止这些;你还可以以上面的示例为借鉴,构思出更加巧妙的有特点的思路呢。
【构思点拨】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你一定渴望获得这样一条游览路线--首先它是新鲜的,不是我们所走惯了的旧路,不会使人感觉厌倦;其次,它应该还是便捷的,尽管它曲折,或艰难,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艰难中有趣味。不论道长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气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这个例子其实和话题作文的构思是完全相同的。
话题作文的特点就在于其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它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体味题目和材料之后有许多的触发和感慨,激起我们的写作冲动。但,这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同学“举棋不定”,难以尽快决定立意的角度,似乎是花里挑花挑花了眼。这时候,就需要冷静下来,仔细整理思路,按照“新颖”“独特”的标准从中筛选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来确定写作的角度。
不客气地说吧,我们的很多同学在作文时老是对题目匆匆一瞥,在紊乱思维状态中,就信笔写去,结果常常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写一点;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根本就没有完成在动笔之前的构思。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需要我们在动笔前完成如下构思过程:
1.沙里淘金定中心: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关于“灯”的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借助联想和想像,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
2.选取角度定文体:要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和题材,结合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确定好体裁。尽管近年来中考作文在逐步淡化文体的限制,但在具体的一篇作文中,表达方式还是要相对集中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主题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
3.先来后到定提纲:现在要对全文的布局做点研究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做到有序、有旨、有特点,并力求新颖、精巧。
有了以上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动笔作文,胜算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牛刀小试】
(一)你,是黑夜的“眼睛”
当夜幕降临时,大街两旁的路灯一下子睁开明亮的眼睛,照得路上如同白昼。它给人们提供许多的方便:上夜班的叔叔、阿姨从它身旁走过,上夜自修的学生从它身旁走过,还有许多行人、汽车从它身旁走过,开过„„ 夜深人静,人们都睡熟了。一座座大桥上,一条条马路上,一盏盏路灯还在亮着,它们不知疲倦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它们不像华丽的大吊灯,也不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们其貌不扬,不引人注目,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夏天,人们都在灯下乘凉,聊天--要是没有路灯照亮大地,谁愿意在黑漆漆的外面乘凉,聊天呢?冬天,一到傍晚,天就黑了,有时还要下雪。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就提心吊胆的这时,路灯睁开了明亮的“眼睛”,司机在马路上开车轻松多了,路灯可真是司机们的好帮手啊!
路灯,我赞美你,赞美你的耐心!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夜守侯在马路上,等候着人们从你的灯光下走过,你不闭一下“眼睛”!我更赞美你的无私,你睁者“眼睛”,凝视着从灯光下走过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但你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就这么工作着,奉献着„„因为在你的眼里晚上照亮道路是你的本分,是你的天职!
是的,做人就要像你那样,决不做只讲求外表而对别人没用的人,要像你一样做一个不知疲倦、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台灯和蜡烛
一盏台灯,静静地站在一张书桌上。
你看,它头上戴着淡蓝色的“帽子”,非常漂亮。夜晚,它便会发出银白色的光照亮了整个房间。可是,它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挺直胸膛向一支放在墙角桌子上的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漂亮又有用!可你呢?哼,土里土气难看死了,真是个没用的家伙!”
蜡烛看了一眼骄傲的台灯,想劝说他谦虚一点,就说:“朋友„„”
可谁知蜡烛刚说了两个字,台灯就气得大喊:“谁是你的朋友!你这个讨厌的家伙!你以为你是谁?呀,你不配和我做朋友!”
但蜡烛实在不希望台灯一直这样骄傲下去啊。于是,他还是平静地劝说台灯:“我承认你很漂亮,也有用,可你也该想想你也跟我一样都有短处,你怎么能这样骄傲啊?”
台灯不耐烦了,眨巴眨巴眼睛,不屑地说:“你就别说了,我就是比你强。哼!”
话音刚落,只看见台灯闪了几下就不亮了。接着,房间一下子暗了下来。这时,主人来了。他将放在角落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了它。立刻,烛光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骄傲的台灯。
可是,蜡烛没有因此像台灯一样骄傲并炫耀自己。他看着在一旁垂头丧气的台灯,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确比不上你,我的光亮没有你那么强,但我也能给主人带来光明呀。”蜡烛说完,便默默燃烧着自己,照亮着他人--直到火熄灭了。
看到了这一切台灯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骄傲,心想一定要谦虚不能再这样了。
(三)点亮心灵的灯
轻轻的,走在马路上,路边的全亮了,如此的明亮,照射着我,我又想起了那件事。
那时我从“体育中心”回来的路上,我焦急的向四周张望,企盼能找到回家的公交车。但,终究与愿相违,迷失了方向。我如一只没头的战斗机,乱撞,不知所措,但认为只要有耐心,必然会找到出路的。一遍遍的寻找,一遍遍的失望,一遍遍的懊恼,我竟怪起父母让我独自回家。又怪起自己命不好,竟不知出路,却又无人搭助。心焦与怨天尤人交织在一起,汗水与疲惫溶成为一体,同时生出。真想大声的喊:“今生已无随愿事,如今又无人相助”的诗句。
天幕渐渐张开,如同大网将我困住,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父母在家,正焦急的守候吧!我想。抬头看天,一轮弯月挂在碧霄边,未圆,四周又是寥寥无几的星辰。不禁叹了口气,步伐也加重了。
路灯也全数亮着,但终究昏暗,似乎有一层隔膜罩着它们。我就在昏黄灯光中走动。别人倘若像我一样,自然会去问路。兴许有答案。虽然我是一个男孩,却不会也不愿意去问。我,终于无力走动了。但是,一件金黄色的衣服映入我的眼帘,我努力的走向前去,小心翼翼的,不敢正视的,用自己积蓄多年的声音,爆发了出来:“请问,哪里有回堤口路的车啊?”那人挠了一下头,手指前方,缓缓地说:“在那儿!二路车就是!路上小心点儿。于是要问,孩子!”我欣喜若狂,连声道谢。搭上了车,回到了家中,再看天,月亮全圆了。金黄色的!路似乎更宽敞了,灯似乎更亮了。
如今,回想起那个人,他的话引明了前进的路,这件事也点亮了我心中灯,告诉我:遇事皆可问。我感谢我的勇气,我的这张嘴与引路人。
抬头再看一看灯,仿佛如同那一夜明亮,心中十分清静,再看看马路,仿佛有那人的身影。我忘不了那引路人点亮我心中的灯的瞬间。
【素材卡片】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理想作者: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宋•晏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湿干(唐•李商隐)●八角楼的灯(散文诗)
你,装订在红色历史书的某一页,照亮了黑暗的长夜。
一个以八角天窗命名的楼宅,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深处;一根灯芯的故事,点燃了我们朴素而又崇高的信仰。
在八角楼上的竹筒铁盏清油灯下,常常映衬着一位巨人的影子到深夜。
从此,《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灯光下诞生了;《井冈山的斗争》在灯光下燎原了神州的星星之火。
于是,到处都在流传着一首这样的红色歌谣: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万里程。”
《灯》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二、以《灯》为题,训练学生“如何建立个性观点”
1.激活生活空间。
家里、学校、医院、码头、街道、商店、机场„„用过或者见过那些灯?有何特别之处?(填写 的 灯。例:破损的小路灯、教室的长明灯)2.整合知识空间。
在报刊、书本、电影、电视、网络„„知道哪些特别的灯?
(写三个以上。例:延安窑洞的煤油灯——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3.启迪想象空间。小结灯的特点(光明、指引)。根据特点联想,大千世界何为灯?
(三个以上,何为灯?为什么是灯?例:书本是灯——照亮智慧的天空)小结:确定作文写什么的过程就是个性思想启迪的过程。每次作文训练其实就是一次思想训练操,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历经“生活激活——知识整合——想象启迪”的系统训练,我们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三、如何形成个性表达方式
1.引导激趣:实验报告、路灯日记、体育解说、动物世界、周星驰、李咏、朱军、崔永元„„
2.选择个性表达方式(?)表达个性观点(?)
小结:作文怎样写?怎样表达个性观点?千人应有千个法。如同练书法,经过临摹,逐步建立自己的风格。风格成就未来的人格。每次作文训练其实就是一个人格形成的助推器。
第二篇: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灯”话题作文写作指引与示例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灯”话题作文写作指引与范文示例
【话题展示】
灯,是人类生活的实用品,也是点缀生活的装饰品。
在科学家眼里,灯是科技的产物,进步的象征;在诗人那里,灯是精神的航标,人生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与“灯”相伴;生命中,我们与“灯”同行!
请以“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题材自选,体裁不限。【思路指引】
话题作文之所以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给话题的“多义性”便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去构思、去表达。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总体思路可分为“实写”和“虚写”两大角度。
(一)“实写”--就是围绕真实意义上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描写或者说明对象,可以介绍灯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描绘灯会的美景。2.以“灯”为道具线索编故事、剧本等。
(二)“虚写”--就是围绕想象世界里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抒情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2.以“灯”为虚拟素材,编写童话、寓言等,通过富于情趣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当然,可供你构思的角度绝不止这些;你还可以以上面的示例为借鉴,构思出更加巧妙的有特点的思路呢。
【构思点拨】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你一定渴望获得这样一条游览路线--首先它是新鲜的,不是我们所走惯了的旧路,不会使人感觉厌倦;其次,它应该还是便捷的,尽管它曲折,或艰难,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艰难中有趣味。不论道长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气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这个例子其实和话题作文的构思是完全相同的。话题作文的特点就在于其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它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体味题目和材料之后有许多的触发和感慨,激起我们的写作冲动。但,这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同学“举棋不定”,难以尽快决定立意的角度,似乎是花里挑花挑花了眼。这时候,就需要冷静下来,仔细整理思路,按照“新颖”“独特”的标准从中筛选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来确定写作的角度。
不客气地说吧,我们的很多同学在作文时老是对题目匆匆一瞥,在紊乱思维状态中,就信笔写去,结果常常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写一点;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根本就没有完成在动笔之前的构思。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需要我们在动笔前完成如下构思过程:
1.沙里淘金定中心: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关于“灯”的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借助联想和想像,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
2.选取角度定文体:要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和题材,结合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确定好体裁。尽管近年来中考作文在逐步淡化文体的限制,但在具体的一篇作文中,表达方式还是要相对集中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主题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
3.先来后到定提纲:现在要对全文的布局做点研究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做到有序、有旨、有特点,并力求新颖、精巧。
有了以上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动笔作文,胜算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名家在线】
为了大家的思路得到更大的拓展,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篇与“灯”的话题相关的名家
第1/4页
www.xiexiebang.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之作--冰心《小橘灯》的节选。请大家仔细研读美文和文后的介绍,相信对大家的构思会有很大的启迪。
小橘灯(节选)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做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探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简评:一滴水珠,能透射出太阳的万丈光辉。从寻常事物中发掘其不寻常的意义--这是本文选材上的显著优点。文章写的是发生在抗战年代、重庆郊外的极为平常的一件生活小事:“我”去访友,偶然接触了一个贫苦的八九岁的小姑娘。“我”帮助小女孩打电话请大夫,并到她家探望。小女孩亲手制作了一个小橘灯送给“我”。事情确实不算惊心动魄,也曾被有些人视为不屑一顾的“小题材”,但是,作者正是通过这看似平凡的人、事,独具匠心地表现了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那就是:揭露旧中国的黑暗现实,歌颂新社会的美好生活。
【牛刀小试】
(一)你,是黑夜的“眼睛”
当夜幕降临时,大街两旁的路灯一下子睁开明亮的眼睛,照得路上如同白昼。它给人们提供许多的方便:上夜班的叔叔、阿姨从它身旁走过,上夜自修的学生从它身旁走过,还有许多行人、汽车从它身旁走过,开过„„
第2/4页
www.xiexiebang.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夜深人静,人们都睡熟了。一座座大桥上,一条条马路上,一盏盏路灯还在亮着,它们不知疲倦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它们不像华丽的大吊灯,也不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们其貌不扬,不引人注目,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夏天,人们都在灯下乘凉,聊天--要是没有路灯照亮大地,谁愿意在黑漆漆的外面乘凉,聊天呢?冬天,一到傍晚,天就黑了,有时还要下雪。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就提心吊胆的这时,路灯睁开了明亮的“眼睛”,司机在马路上开车轻松多了,路灯可真是司机们的好帮手啊!
路灯,我赞美你,赞美你的耐心!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夜守侯在马路上,等候着人们从你的灯光下走过,你不闭一下“眼睛”!我更赞美你的无私,你睁者“眼睛”,凝视着从灯光下走过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但你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就这么工作着,奉献着„„因为在你的眼里晚上照亮道路是你的本分,是你的天职!
是的,做人就要像你那样,决不做只讲求外表而对别人没用的人,要像你一样做一个不知疲倦、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台灯和蜡烛
一盏台灯,静静地站在一张书桌上。
你看,它头上戴着淡蓝色的“帽子”,非常漂亮。夜晚,它便会发出银白色的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可是,它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挺直胸膛向一支放在墙角桌子上的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漂亮又有用!可你呢?哼,土里土气难看死了,真是个没用的家伙!”
蜡烛看了一眼骄傲的台灯,想劝说他谦虚一点,就说:“朋友„„” 可谁知蜡烛刚说了两个字,台灯就气得大喊:“谁是你的朋友!你这个讨厌的家伙!你以为你是谁?呀,你不配和我做朋友!”
但蜡烛实在不希望台灯一直这样骄傲下去啊。于是,他还是平静地劝说台灯:“我承认你很漂亮,也有用,可你也该想想你也跟我一样都有短处,你怎么能这样骄傲啊?”
台灯不耐烦了,眨巴眨巴眼睛,不屑地说:“你就别说了,我就是比你强。哼!” 话音刚落,只看见台灯闪了几下就不亮了。接着,房间一下子暗了下来。这时,主人来了。他将放在角落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了它。立刻,烛光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骄傲的台灯。
可是,蜡烛没有因此像台灯一样骄傲并炫耀自己。他看着在一旁垂头丧气的台灯,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确比不上你,我的光亮没有你那么强,但我也能给主人带来光明呀。”蜡烛说完,便默默燃烧着自己,照亮着他人--直到火熄灭了。
看到了这一切台灯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骄傲,心想一定要谦虚不能再这样了。【素材卡片】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理想作者: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宋•晏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湿干(唐•李商隐)●八角楼的灯(散文诗)
你,装订在红色历史书的某一页,照亮了黑暗的长夜。
一个以八角天窗命名的楼宅,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深处;一根灯芯的故事,点燃了我第3/4页
www.xiexiebang.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们朴素而又崇高的信仰。
在八角楼上的竹筒铁盏清油灯下,常常映衬着一位巨人的影子到深夜。
从此,《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灯光下诞生了;《井冈山的斗争》在灯光下燎原了神州的星星之火。
于是,到处都在流传着一首这样的红色歌谣: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万里程。”
www.xiexiebang.com 第4/4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第三篇:话题写作指引
模拟题1:雨
雨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总是多愁善感的象征。雨也滋润了大地,给世界带来生机。请你以“雨”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精彩构思
《雨的绝唱》题材创新,从文学作品中取材来写雨。
雨是一个容易产生浪漫情感的字眼,雨的背后一个个美妙的故事从昨日的经典中向我们走来。它在巴山夜雨里唱过,在江南丝雨里哀过,在春夜喜雨中弹过,也在秋日绵雨里奏过;在多愁善感的女孩的窗前低吟,在报国无望的诗人的诗歌中哭泣,在久旱逢甘霖的人们心头高歌。《下雨了》用抒情散文的形式记叙雨中的感悟。
下雨了,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这讨厌的雨。当我像其他人一样戴着笠帽、穿着雨衣,站在树根下学着摇落荔枝沾的雨水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世界的一切因为这雨而变得宁静、万籁无声,我感到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满足和幸福在包围着我,滋润着我。《雨夜》多角度构思,借雨写同学之间的友情。
半夜醒来,听见外面雨声哗哗,雷声轰隆。室友们大都醒了,听着雨声雷声怎么也睡不着。几片朽木组成的窗户无力抵御被劲风挟持而来的雨点,正对着窗户的英子的床被弄湿了,大家一番手忙脚乱之后总算安顿了下来。窗外风雨雷电依旧,而室内却非常温暖。《雨季》同类联想,把雨与青春期的烦恼联系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心里也像下了毛毛细雨,湿湿的,阴阴的,冷冷的。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青春期也有着太多的烦恼和苦涩,用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给自己的心灵撑一把伞吧!雨季过后,必定是一个灿烂的艳阳天。模拟题2:山山历来是坚强敦厚的象征,因此每登一次山,人们总会抒发登高望远的感受。请你以“山”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爷爷爬山》从生活中取材,突出爷爷爱爬山的特点。
我的爷爷年过80,但他至今还每年要爬一座山,而且是高山。爷爷爬山,有一个特点:不要家人陪,一人游,为了这经常和家人发生矛盾。爷爷爬山还有一个特点: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要去,有时还偏要找一些没有路的地方攀登。爷爷说,90岁时,还要登一次泰山。《钟声》虚构故事,表现一个山区教师的美好心灵。
“当当……”钟声从山里一间简陋的小屋里传出,打钟的人是这所学校里唯一的教师。钟声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农忙时节,妻子忙得不可开交,他依然去打钟督促学生上学,让妻一人承担全家的劳作:儿子要填中考志愿,这决定着儿子的一生啊,他却走开了,要打钟上课。学生在县智能竞赛中获奖了,钟声笑了,大山也笑了。
《父爱如山》同类联想,突出父爱的深厚博大。
小镇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小时候曾抱怨过父亲的木讷、不近人情,长大了才明白父爱如山,没有言语、没有温存,一任你无知的伤害,却仍然那么巍巍然矗立在你生命的旅途中,为你朝朝暮暮地守望。请珍惜父爱。
模拟题3:潮
潮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但在社会生活中它也有别的含义,如下海潮、打工潮、人潮等。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精彩构思
《潮》描写自然界中的潮。
看过了温柔恬静的大海,我向往起涨潮的季节。潮是大海生命力的表现,时高时低的潮水伴着呐喊助威的“哗哗”声,仿佛是在擂响作战的战鼓;潮是大海生气的表情,调皮的大海就像一个孩子,时而发怒,时而温柔;潮是大海馈赠人们礼物的一种方式,你看每次潮走时都会留下美丽的贝壳、新鲜的鱼虾。
《歌如潮海》从描述社会中流行歌曲的泛滥入手,指出当代流行歌曲潮流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量通俗歌曲如潮水般涌向校门,莘莘学子吸收着它的滋养,也咀嚼着它的苦涩。在兴起的流行歌曲潮流中,不乏清新明快、大众化的作品,但众多的平庸之作也使中学生无所适从,尤其是其对爱情主题的过分渲染。在这样的潮流中,我们要增强自身的选择和鉴别力。《潮起潮落》同类联系,根据潮有起有落的特性,反思人的命运。
潮,总是时高时低、有起有落的,这就像我们人生的命运一样,也存在不少的起伏。在处于高峰时,我们要保持冷静,看清自己的立足点;而在处于人生的低谷时,不能灰心丧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模拟题4:垃 圾
垃圾是生活中的废弃物,它有时也代指无用的人或事物。请你以“垃圾”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精彩构思
《垃圾》深入挖掘话题含义,从介绍垃圾的一般定义入手,反思垃圾的多重含义。
垃圾即废弃物的代名词,人类社会中每天都在生产着大量的新产品,也伴随着垃圾的产生。对待垃圾我们的态度一是要睁大眼睛,防止把有用之物混入垃圾堆;另外,对待真正的垃圾我们也要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去,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垃圾,我们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扫街》虚构故事,表现环卫工人和红领巾的美好心灵。
每天早上还未天亮,这条马路上就会响起“刷刷”的扫地声,无论风吹雨打,她都坚持每天及时地清扫垃圾,方便出行的人们,人们都赞扬她的勤劳。一天,她生病了,误了平时扫地的时间,当她急急忙忙地赶到时,她看见一群红领巾正在把清扫的垃圾装在筐里。
《纸团“旅行”记》通过几个片断的组合,表现学生中存在的互相推诿责任的不良现象。
“嘶——,怎么搞的,这题这么难!”A君顺手撕下一张稿纸,揉成一团,向后一抛,滚落到B君脚下。“真缺德!”B君抬起脚,又让纸团滚到了C君的脚下。C君摇了摇头,极不情愿地弯下腰,捡起沾满灰尘的纸团,挥动臂膀。“不好,砸到人了!”大家一齐向门口望去,只见班主任怒气冲冲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的正是这个“旅行”的纸团。
模拟题5:地 球
人类是个生命,地球也是。人类踏在地球的皮肤上,跋涉在它的发际间,呼吸它呼吸时产生的能量,吮吸它身体里流动的血液。正如,人类的身体里有许多寄生的虫子,它们分享着人类的能量和血液。一片片绿色的森林倒下了,一栋栋高楼巍然挺立,当你穿梭于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的每一条街道上时,是否曾有过一个冲动,想努力寻找记忆中的那一片绿色的家园?那一分少有的清新和自然?那一分明净和亮丽?请以“地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精彩构思
《一纸诊断书》用诊断书的形式表现地球污染严重的主题。姓名:地球。
病状:周身疼痛难忍,绿色皮肤开始脱落,黄色皮肤出现并在不断蔓延。
病因:人类为获取耕地,乱砍滥伐树林;大批工厂不注意保护水源,向河流、海洋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渣。治疗:人类要提高环保意识、采取切实行动。《地球村》用杂文的形式展现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
真的,现在才发现,原来地球正在慢慢变小,几乎可以称之为“地球村”了。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快捷而简单。飞机、电话、电脑……尤其是互联网的推广,一下子把地球推进到了网络时代。地球很小,是个家庭,网络时代人与人的距离近了,心与心的交流也会更充满爱,不是吗?
《向你说说我》变换主体视角,以地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我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我还有一颗卫星——月亮,我的表面上海洋覆盖面积
占四分之三,陆地面积占四分之一,人类是我最能干的孩子,但我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孩子,比如老虎、兔子等等。模拟题6:资 源
资源是指在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存在的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请你以“资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精彩构思
《浩浩华夏》用抒情散文的形式,介绍祖国的资源。
古老的黄河,款款东流。黄河水哟,你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声震寰宇的四大发明。哦,祖国,涓涓流淌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背,翻腾澎湃的长江分明是你跳动着的脉搏。你有漫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蜿蜒伸展的“东方巨龙”——万里长城。《游龙门》采用游记的形式,写对祖国旅游资源的感受。
今天我终于乘上了一辆出租车去游览家乡的龙门石窟,石窟位于县城的东北面约5千米,是一个令我心仪已久的所在。我依次参观了各个石窟,古人手艺的精巧和高超的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善待资源》用杂文的形式,从介绍目前资源开发中的不良现象入手,对其进行抨击。市场经济社会中,有没有资源是衡量一个地区有没有发展潜力的标志之一,但目前在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开采过度的不良现象。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有长期的规划,不能危及子孙的利益;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应合理,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以牺牲文化传统为代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为人类服务。
第四篇:“灯”话题作文
以“灯”话题作文写作指引与范文示例
班级 姓名
【话题展示】
灯,是人类生活的实用品,也是点缀生活的装饰品。
在科学家眼里,灯是科技的产物,进步的象征;在诗人那里,灯是精神的航标,人生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与“灯”相伴;生命中,我们与“灯”同行!
请以“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题材自选,体裁不限。【思路指引】
话题作文之所以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给话题的“多义性”便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去构思、去表达。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总体思路可分为“实写”和“虚写”两大角度。
(一)“实写”——就是围绕真实意义上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描写或者说明对象,可以介绍灯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描绘灯会的美景。2.以“灯”为道具线索编故事、剧本等。
(二)“虚写”——就是围绕想象世界里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抒情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2.以“灯”为虚拟素材,编写童话、寓言等,通过富于情趣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当然,可供你构思的角度绝不止这些;你还可以以上面的示例为借鉴,构思出更加巧妙的有特点的思路呢。【构思点拨】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你一定渴望获得这样一条游览路线——首先它是新鲜的,不是我们所走惯了的旧路,不会使人感觉厌倦;其次,它应该还是便捷的,尽管它曲折,或艰难,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艰难中有趣味。不论道长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气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这个例子其实和话题作文的构思是完全相同的。
话题作文的特点就在于其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它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体味题目和材料之后有许多的触发和感慨,激起我们的写作冲动。但,这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同学“举棋不定”,难以尽快决定立意的角度,似乎是花里挑花挑花了眼。这时候,就需要冷静下来,仔细整理思路,按照“新颖”“独特”的标准从中筛选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来确定写作的角度。
不客气地说吧,我们的很多同学在作文时老是对题目匆匆一瞥,在紊乱思维状态中,就信笔写去,结果常常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写一点;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根本就没有完成在动笔之前的构思。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需要我们在动笔前完成如下构思过程:
1.沙里淘金定中心: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关于“灯”的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借助联想和想像,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
2.选取角度定文体:要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和题材,结合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确定好体裁。尽管近年来中考作文在逐步淡化文体的限制,但在具体的一篇作文中,表达方式还是要相对集中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主题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3.先来后到定提纲:现在要对全文的布局做点研究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做到有序、有旨、有特点,并力求新颖、精巧。
有了以上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动笔作文,胜算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名家在线】
为了大家的思路得到更大的拓展,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篇与“灯”的话题相关的名家之作——冰心《小橘灯》的节选。请大家仔细研读美文和文后的介绍,相信对大家的构思会有很大的启迪。
小橘灯(节选)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做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探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 “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原载1957年1月31日《中国少年报》)
简评:一滴水珠,能透射出太阳的万丈光辉。从寻常事物中发掘其不寻常的意义——这是本文选材上的显著优点。文章写的是发生在抗战年代、重庆郊外的极为平常的一件生活小事:“我”去访友,偶然接触了一个贫苦的八九岁的小姑娘。“我”帮助小女孩打电话请大夫,并到她家探望。小女孩亲手制作了一个小橘灯送给“我”。事情确实不算惊心动魄,也曾被有些人视为不屑一顾的“小题材”,但是,作者正是通过这看似平凡的人、事,独具 匠心地表现了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那就是:揭露旧中国的黑暗现实,歌颂新社会的美好生活。
【牛刀小试】
(一)你,是黑夜的“眼睛”
洪塘中学
毛 琦
每当夜幕降临时,大街两旁的路灯一下子睁开明亮的眼睛,照得路上如同白昼。它给人们提供许多的方便:上夜班的叔叔、阿姨从它身旁走过,上夜自修的学生从它身旁走过,还有许多行人、汽车从它身旁走过,开过……
夜深人静,人们都睡熟了。一座座大桥上,一条条马路上,一盏盏路灯还在亮着,它们不知疲倦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它们不像华丽的大吊灯,也不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们其貌不扬,不引人注目,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夏天,人们都在灯下乘凉,聊天——要是没有路灯照亮大地,谁愿意在黑漆漆的外面乘凉,聊天呢?冬天,一到傍晚,天就黑了,有时还要下雪。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就提心吊胆的这时,路灯睁开了明亮的“眼睛”,司机在马路上开车轻松多了,路灯可真是司机们的好帮手啊!
路灯,我赞美你,赞美你的耐心!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夜守侯在马路上,等候着人们从你的灯光下走过,你不闭一下“眼睛”!我更赞美你的无私,你睁者“眼睛”,凝视着从灯光下走过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但你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就这么工作着,奉献着……因为在你的眼里晚上照亮道路是你的本分,是你的天职!
是的,做人就要像你那样,决不做只讲求外表而对别人没用的人,要像你一样做一个不知疲倦、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台灯和蜡烛
洪塘中学
严璐瑶 一盏台灯,静静地站在一张书桌上。你看,它头上戴着淡蓝色的“帽子”,非常漂亮。夜晚,它便会发出银白色的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可是,它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挺直胸膛向一支放在墙角桌子上的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漂亮又有用!可你呢?哼,土里土气难看死了,真是个没用的家伙!”
蜡烛看了一眼骄傲的台灯,想劝说他谦虚一点,就说:“朋友……” 可谁知蜡烛刚说了两个字,台灯就气得大喊:“谁是你的朋友!你这个讨厌的家伙!你以为你是谁?呀,你不配和我做朋友!”
但蜡烛实在不希望台灯一直这样骄傲下去啊。于是,他还是平静地劝说台灯:“我承认你很漂亮,也有用,可你也该想想你也跟我一样都有短处,你怎么能这样骄傲啊?”
台灯不耐烦了,眨巴眨巴眼睛,不屑地说:“你就别说了,我就是比你强。哼!”
话音刚落,只看见台灯闪了几下就不亮了。接着,房间一下子暗了下来。这时,主人来了。他将放在角落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了它。立刻,烛光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骄傲的台灯。
可是,蜡烛没有因此像台灯一样骄傲并炫耀自己。他看着在一旁垂头丧气的台灯,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确比不上你,我的光亮没有你那么强,但我也能给主人带来光明呀。”蜡烛说完,便默默燃烧着自己,照亮着他人——直到火熄灭了。
看到了这一切台灯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骄傲,心想一定要谦虚不能再这样了。【素材卡片】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理想 作者: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宋·晏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湿干(唐·李商隐)●八角楼的灯(散文诗)
你,装订在红色历史书的某一页,照亮了黑暗的长夜。
一个以八角天窗命名的楼宅,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深处;一根灯芯的故事,点燃了我们朴素而又崇高的信仰。
在八角楼上的竹筒铁盏清油灯下,常常映衬着一位巨人的影子到深夜。从此,《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灯光下诞生了;《井冈山的斗争》在灯光下燎原了神州的星星之火。
于是,到处都在流传着一首这样的红色歌谣: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万里程。”
作
文
:
请你以“灯”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字迹工整,结构合理,首尾照应点题。
第五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比较及材料作文写作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比较及材料作文写作
而材料作文则要求考生反复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提炼出议论的中心论点,材料成了写作的出发点的归宿,写作的始终要紧紧围绕材料、引用材料,处理材料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种求同意识,否则就有偏题之嫌。例如有这样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
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偶见一棵树苗依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只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白鼠放入一个仿真空间,由于它没有压力基因,在攀越一座13米高的假山时漫不经心,跌落山下,摔死了。而另一只没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灰鼠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材料三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了一个洞,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的确,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没有了压力,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和希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如果我们按材料作文的思路去处理,那就要反复推敲材料,并从三则材料中提炼出共性的含义,其大意是“植物没有特殊的生长条件提供的压力就不能生存;动物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被淘汰;人同样也需要压力,没有了压力就会没有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依此类材料的深层含义来确定写作的中心论点,然后对材料进行评析,最后联系实际阐明中心论点。否则就会观点不集中,偏题,或者肤浅。
写话题作文就不是如此,只要考生接触了话题材料,能明确所写的内容只要与话题“压力”有关即可,可以涉及关于压力的人和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就压力问题谈自己独特的看法,写成议论文,行文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不引用材料;还可以由压力生发联想,进行新颖的构思和立意,从而抒发丰富的感情,写成散文、寓言等。这样处理材料,完全可以消除材料作文的求同意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多姿多彩,新颖活泼。
3、话题作文与供材作文的区别:
①审题上:话题作文强调的是“有关”,不故意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而供材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吻合。
②文体上:话题作文淡化文体意识,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都是允许的,而供材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结构上:供材作文中的“材”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材料还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的论点依据,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给你一个范围,用不用它无所谓。
④思维方式上:供材作文多为“线性思维”,考生的认知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而话题作文则是“发散思维”,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使考生充分发挥出创造力,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写作更多的尊重了创作主体,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第二部分、材料作文的写作
1、材料议论文的写法。
写材料议论文,一般思路是:“概述材料一一议论观点一一联想类比一一点题结尾”。(“叙议联结”的方式进行构思)其中前两个环节可以合并,既可以先概括引述概述材料,再提出从中挖掘、提炼的观点,也可以先提出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出来的观点,再概述材料进行佐证;第三个环节是运用联想选择
同类事例论证观点,这个过程就是从所给的材料中的个别现象扩展到其他同类现象,再由这一些个别推导、归纳出一般道理的论证过程;最后,要呼应引论,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希望。例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篇文章是根据下面的材料所写的一篇作文。
材料:蚕在蜕皮。“疼吗,姐姐?”“你说呢?这是皮开肉绽哪!”“那,咱们究
竟为了什么?”“等你蜕完皮才会明白。”„„
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了蚕宝宝的话,让我联想颇多。是的,它们那皮开肉绽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它们蜕皮就是为了结茧、化蛾。对!他们就是为了这个。人们看重真蚕,喜爱华美的丝绸。可是不要忘了,这华美丝绸的背后,是蚕宝宝们一次又一次皮开肉绽的蜕皮。没有艰辛,哪来甘甜?真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又何尝不是艰辛?
司马迁入狱之后,并不从此消沉下去,而是奋发图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流传千古。李时珍走遍名山,尝遍百草,向农民、樵夫请教,在初稿被毁时仍不放弃,历尽二十七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不也是他历尽生活艰辛、刻苦学习、虚心请教的产物吗?
世界上一切的美好都砌筑在艰辛之上。
神奇药物606,不也是在失败了605次之后才发明的吗?没有前605次的失败,没有605次的艰辛,又怎会有606的成功?没有生活的种种磨难,伟大的乐圣贝多芬又怎会谱出它那不朽的《英雄》交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精神在每一个伟人身上都得以体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温室里成长的花朵怎能耐住严寒的侵袭?愿我们争作棵棵傲然挺立的青松。
这篇作文不仅用标题点明论点,还开篇引用、分析材料,从中得出论点:“梅花香自苦寒来”,既是论点又是道理论据;本论部分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事例之间有过渡,议论较充分;结尾再次引用诗句,强调论点,提出希望。
不难看到,这篇文章还给我们提供了其他的借鉴:从论点看,考生的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都较高,因此立论的着眼点比较高,从论据看,考生阅读面很宽,积累的原始材料较丰富;从论证看,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掌握较娴熟,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本文论证方法还不够多样,提出论点部分语言还不够简练,这些都是还需历练的地方。
2、材料记叙文的写法。
写材料记叙文,就是另一种情况了:最好完全脱离材料,另选素材,而这新的事件、人物素材,必须与所供材料之间存在主题表达上的一致性(即包含同一个道理)。
例如,《你后悔了把》就是这样的一篇材料记叙文。
材料:
弹簧:“不管我有多大弹性,你就使劲抻我吧!”
“再抻就要断了!”
弹簧:“抻吧,抻吧,离我的极限还远着呢!”„„弹簧断了。
你后悔了吧
考试成绩下来了,你带着满脸沮丧的泪水走回了宿舍。你劝自己不要悲伤,不要流泪,因为虽然这次失败了,你却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过分高估自己。
“同学们,还有一周就要摸底考试了,大家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认真复习呀!” “复习?不用!那
些知识早就成了我的俘虏了,它们已经在我脑中安营扎寨,早盼着释放的这一天呢。”瞧,你是多么自信啊。
“A,你古诗文背过了吗?物理公式全记住了吗?化学„„”“哎呀!你烦不烦?我,你还不知道,那些都是我的强项,考试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你自己复习去吧,我还想再玩一会儿呢。”好朋友走了,你又自顾自地与篮球玩得天翻地覆。
“这道题的思路是这样的„„”“拜托,我亲爱的数学老师,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吗,以我这天才的数学头脑,不用你讲/我照样拿高分。对不起,我困了„„”头顶一本书,你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考语文,拿到卷子,看题:“后值倾覆,受命于败军之机,„„”是《出师表》中的。下一句是„„到底是什么呢,怎么想不起来了?考物理,“压强”公式怎么写?是“P=„„”不会吧!太糟糕了。化学„„政治„„彻底完了。考完后,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盼望奇迹的出现,但上天是公平的。
有付出,才有收获。人要谦虚,千万不可高估自己,否则,你会后悔的。好在还不晚。努力吧,还有机会!
命题所供材料的立意范围是:自我把握限度,正确评价自己;习作者根据材料提炼的主题思想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过分高估自己。这篇作文所写的事情和人物正鲜明地表达了这个中心意思,显然,这篇作文和命题所提供的材料在思想的表达上是完全一致的。
3、文字材料的扩写、续写、改写。
当自己的生活素材积累山穷水尽,构思一筹莫展、万般无奈的时候,文字材料作文也还可以使用扩写、续写、改写的方法。但是,即使这样,也仍然要以原“材料”的思想内容、中心意思、人物性格特征为依据进行构思,要进行合理的创造性想象,去创设环境,扩展情节,构思细节,塑造人物。这虽然为下策,也还可以拿到一些分数。但是,必须把自己对材料的理解通过扩写的内容明确地表达出来。
4、看图表材料作文的写法。
看图表材料作文的写法又有它的特殊性。看图表作文主要考查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联想力。因此,无论写哪种文体,都必须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如果写记叙文,要侧重观察画面的背景、人物肖像的表情、动作及画面变化,运用合理想象挖掘画外潜台词,将平面的画面变成立体的故事情节,要大胆地、创造性地揭示出画面主题。写议论文,则侧重观察被夸张的造型形象及相互关系,体会画面内容和标题的联系,揣摩画面寓意。而写说明文,则应该格外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客观地介绍画面内容
5、写材料作文的注意事项。
除了“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写议论文,要防止仅凭材料议材料和甩开材料另开张这两种错误倾向;而写记叙文,则不仅不能使用所供材料,而且,也不得对所供材料中的事例、现象进行“克隆”,照猫画虎,而要追求“神似”,追求立意上的一致。
⑵对材料的扩写、续写、改写绝对不能不点破主题,而仅仅按照试题材料就小葫芦画大瓢,顺流直下,一了了之。⑶比“话题”作文更要防止立意雷同,因为统一的“材料”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为立意、思路、内容方面的雷同提供了客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