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24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24 31.阅读下面材料作文写一篇文章。
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浩如辰星的文物宝藏: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这一件件文物,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炎黄子孙从何而来……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假如文物会说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有细节,有描写。【答案】 假如文物会说话
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说: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也趋向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领域,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资非常有限,城市发展资金主要靠各城市独立解决,所以不少城市都把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概括起来,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主要有如下方面: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以环境美提升城市资产价值;基础设施区域共用,节约投资并增加效益;规划先行,搞好城市发展性规划。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也是城市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假如文物会说话,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何在?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赵州桥、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有的甚至是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我国张掖市比日本的高山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得多、有价值得多,然而,我国张掖市的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值的比例却比日本的高山市低得多,张掖市不到10%,而日本的高山市在70%以上。
总之,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说: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遭受地震时,国际上给了相当数量的捐助。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经营的长远战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是“假如文物会说话”,“假如”意思是“假使,如果”;“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会说话”,指的是文物传达给我们的东西,可能是形态,可能是色彩,可能是其背后的故事,可能其传达的精神。然后分析材料,材料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列举文物宝藏,“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本次作文“说话”的主体;第二部分是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炎黄子孙从何而来”,这应是本次作文要借助故事传达出的东西;第三部分给出写作方向,“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可见本次作文应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考生可以从材料中选取文物,也可以选取其他的文物,然后借助文物讲述与之相关的事件,传达出精神和智慧。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细节描写。32.阅读下面材料作文写一篇文章。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重磅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该节目以国宝“前世”和“今生”为主线,介绍国宝故事,普及文物保护知识。除文物专家之外,节目还邀请了有影响力的名人共同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节目上线以来,收视率极高。有人说,流量明星、“老戏骨”、文物专家共同“护宝”的形式真吸引人;有人说,看完泪流满面,此生不悔入华夏。也有人说,国宝成“网红”,央视脑洞真大;有人说,文化速食化、快餐化的风气蔓延到文博界了么?……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一眼千年”,与文化长谈
去年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5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5分钟。而电视片《国家宝藏》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
还有那面源于战国、乱世流离而治世重光的乍原石鼓,重温司马光父子以生命研求石鼓文字、历史源流之“真”,还原“五代故宫人”的梁氏家族参与抗战文物南迁、与国宝生死相随,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魂魄所依、皇皇汉字就是国人信仰所系;还有围绕清代“各种釉彩大瓶”,乾隆的海纳百川心胸与“问不倒”的“海归”故宫志愿者,勾连起几许神奇的默契。随着一件件国宝的故事徐徐展开,观众纷纷留言:“忍不住泪目”“向文化传承者致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信、骄傲”。
今日之中国,已经鲜有为果腹、为物质欲望而排起长队的场景;人们能以坚忍的毅力守候数小时,常常只为片刻精神享受。从中国馆蜿蜒的“世博长龙”到争睹国宝的“故宫跑”,观者的热情令人感动。衣食足而知礼仪,该怎么填平公众文化需求旺盛与精神产品供给相对贫乏形成的鸿沟?文化领域的耕耘,又该如何对得住绵延五千年的先人遗泽,配得上纵横九万里创造经济奇迹的大国气象?
以现代的视角、用很“燃”的方式,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成为不少人的努力方向。比如湖南卫视出品的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邀请李亚鹏、李泉、孙楠等明星探访民间匠人,通过深度体验,实录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很好地揭示“匠心”传承的价值与意义。不久前,“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让京沪观众惊艳。而这一策展源头是英国广播公司的一档节目。现在,中国媒体人也在精心谋划打开历史、打开传统的独特方式,让沉默的国宝说话,给孤独的匠人点赞。事实上,唯有通过更多这样的努力,才能“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国家宝藏》的国之重宝、《百心百匠》的民间遗珍,“一眼千年”,让人们与文化长谈,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对文明的守候?
我们的先人顽强如石,坚韧如丝,绚烂如画,优雅如瓷,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就从我们眼前渐次“活”起来一石、一丝、一画、一瓷开始吧——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要明确任务,“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出事件,即《国家宝藏》这一节目,第二部分是大众对这一节目的评价。《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是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的过程,是让国宝级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走”出来,让人感知其澎湃生命力的过程。《国家宝藏》的热播将文化、综艺拓展到更为深邃和广袤的领域,它走向历史的纵深,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凝练于舞台的同一片时空之下,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庙堂与江湖互动,让古代与现代对话。在节目中,流量明星、实力派演员、非遗传承人、建筑大师、故宫志愿讲解员等人通过平易近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口味的节目形式,结合大众综艺平台和文博领域,让文物、文化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节目还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一句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有用当下的社会语言讲出来、用当下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才能赋予其时代魅力。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样能赢得公众的追捧。参考立意:
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结合 传播传统文化形式要多样 文化传承不能拒绝创新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谁更具风采呢?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 最具风采的人
个体生命之于广大的自然界是渺小的,然而,个体生命从不会因为体量的大小决定其意义之有无。我们无力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我们可以凭借努力掌握自身的命运。从事创新研究工作是有意义的,将自己的焊接工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是有意义的,用自己的镜头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样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从来不拘形式,人生的精彩始终来自坚持。
“人贵有恒”,古往今来,有多少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到达光辉顶点”的故事:苏武持节,牧羊北海19年归汉而不辱使命;甘地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终其一生无怨无悔;陈景润钻研数学,呕心沥血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当然,对于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普通人而言,也许注定要度过平凡的一生,但是,只要保持热情与专注,我们同样可以让平凡的生命显现光彩。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身处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辛苦育人而自得其乐;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井下作业的矿山工人,于黑暗中发掘光明而毫无怨言;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出海航行的水手,凭借礁石一般的意志面对与爱人的别离。是的,绚丽多彩的世界不正是来自于这些散在色彩的集合吗?
诚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从事创新研究工作,带领创新团队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要大于焊接工艺,但是我们知道,大自然的美丽绝不是仅仅由鲜花构成的,绿叶的作用同样重要。人类需要凭借灵魂交流获得精神愉悦,艺术产品的功用往往大过食粮,人们渴望通过艺术再现现实,从而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这也许正是艺术产品往往具有更高价值的原因。
一个阳光健康,心态向上的儿子,便是父亲眼中“最有风采的人”:一个独立聪慧,大方善良的女子,便是朋友眼中“最有风采的人”;一个刚强勇敢,无畏牺牲的战士,便是战友眼中“最有风采的人”。如果要问我,谁是“最有风采的人”答案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描述了大李、老王、小刘三种类型人物的风采。关键词:风采人物评选;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团队,学术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绝活,变普通为完美,“大国工匠”;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美景,赢得赞叹;更具风采,综合材料,思考权衡。综合材料内容来看,三人都具有志向远大、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服务人民和社会的精神品质。大李具有创新的进取精神;老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小刘追求艺术的个性,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美丽的人生品味。考生可任选一种构思立意即可。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这则材料作文依然沿用了前几年的社会生活类事实性材料,表现出了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重视,也凸显个性的张扬与发展的人本理念。这则材料思辨性差,考生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立意现象。立意时,最好要注意材料中关于一些细节的提示,如“谁更具风采”、“综合材料”、“思考权衡”等关键词,立意时,要注意新颖、独到。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他为了降低油条中铝残留量,一年时间试验50余次,主动把油条送有关部门检验,给顾客提供了新鲜健康的油条。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选择与权衡。【答案】 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
《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出发点和意旨。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么?
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业精神。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他不打扰,不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 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看待社会和生活,进而创造温暖。生活中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发现温暖的眼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我们也会看到主刀医生用动画片安抚小萝莉情绪的有爱故事,也会看到医生长时间手术后累倒在地上的画面,现在也看到了医生的父亲见儿子一面是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多点理解,多点体谅,矛盾和冲突便少了许多,医患关系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和谐,更温暖了吗?而一面之难暴露出来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提出建议,让老父亲见儿子不再难,让普天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温暖!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
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那么简单。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角度与立意:
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坚守良心,温暖他人。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面对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2、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 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3、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宽容12岁男孩。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35.请以“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答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人,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拓宽人生的宽度。于是大多数人都明智的选择后者,暗暗立定自己的鸿鹄之志。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就像你在荒原里百无聊赖时得了一张通往远方城市的地图,你决定往那儿走,但路需由你自己开辟,前途未知 ——那地方你可能一时半会儿到不了,也可能永远也不能到达。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所人都载而归,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人毕竟是环境的产物,因而总要受到某些制约——无论是环境条件,还是自身的因素。当你所处的环境不容许你实现你的理想,或是你的自身条件不足时,你的理想将暂时不能实现,甚至理想将成为空想。有了这些限制性因素,好比是让你戴着脚铐来跳舞。能不能跳好这支舞,关键在于你是否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你所处的不断变换的每个环境中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你应该了解客观的环境条件——要知道,给你的是木材,你永远也制不出金雕工艺品,但你可以把他雕琢成八面玲珑的木雕艺术。当然,你还应该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中向目标迈进一步。在这样的量力而行,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之后,再做到尽力而为。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一生换的职业很多,却因为他是力争上游,力争做最成本行业好的,结果鲜花和掌声就始终伴随着他。12岁时,他是一家纺织厂的工人。小小的他决心做全厂最出色的工人。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最后,他成为了全厂最出色的工人。后来,命运又安排他当邮递员,他想的是怎样做全美最杰出的邮递员,他又成功了。安德鲁.卡耐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依据环境和自身的地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争做最好、塑造最佳的一生。他的座右铭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最好的自己,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但可以保证的是,不这样做,你一定不能实现你的理想。
赵括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却不知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长平之战时,秦军将领白起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不顾实际环境,只会照搬照抄兵法的弱点,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的方法将赵军引入绝境。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我们也只有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争做到最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也只有做到最好,才会有机会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所以,是工人的就要先做好工,是农民的就要先种好地,是军人的先当好兵,是做生意的,就先当一个最好的商人。即使,实现不了最初的梦想,我们也可以拍着胸膛说:虽然我还不是所用人中最好的,但我是最好的自己!
正如道格拉·拉赫在他的是中写的:“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是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让我们做一个自己满意的自己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是“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首先分析命题的意思,“量力而行”,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多指在符合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事。要想量力而行需要先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然后才能再行动时尽力去做;量力而行才能循序渐进,才不会好高骛远。“尽力而为”,意思是竭尽全力去做,只有竭尽全力去做,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只有争取做到最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也只有做到最好,才会有机会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心境。“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并不矛盾,“量力而行”是“尽力而为”的前提,“尽力而为”是“量力而行”的继续。人是环境的产物,总要受到某些制约——无论是环境条件,还是自身的因素,所以在做事情前先要了解客观的环境条件,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中向目标迈进一步。这样的量力而行,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之后,再做到尽力而为。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最好的自己,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但可以保证的是,不这样做,你一定不能实现你的理想。再分析体裁的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既为议论文,要注意论据一定要充足,说理和叙事要巧妙结合,举出事例后一定要进行分析,一定要把材料和观点融为一体。3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苔花终日生活在阳光难以照到的地方,但它仍坚强地绽放;苔花如米粒般渺小,但它却要像花中之王——牡丹那样盛开。
请以“从苔花说开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答案】 从苔花说开去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第一次读到袁枚的这句诗,心中便涌出深深的感动。苔,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也会像其他的植物一样生长。它的花虽然小,也不好看,但它还是要向牡丹那样开放。同样拥有脚下的一寸土地,同样拥有头上的一片蓝天。我是个普通的学生,各方面都不突出,在学校里默默地存在着。每天上学到校放学回家重复着这样的日子。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学好,到了高中知识一下变得又多又难,所以学习起来很吃力,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如何努力成绩都不理想,学习兴趣和信心越来越小。就像一句名言说得那样:第一粒纽扣没扣准,整件衣服的纽扣就无法扣好。
于是整天和伙伴疯玩,时间久了,也渐渐感到空虚,浑浑噩噩,很茫然,家人是期盼又无奈。终于有一天,偶然间看到小时候的画作,儿时在纸上沙沙作画的画面,依稀又浮现在眼前,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动物画,我不禁笑了起来。
于是我走进了美术课堂。我拿出水粉,水粉笔,调色板,小桶等工具,画起我最钟爱的漫画和小动物们,一会儿就把不快乐的事情抛到了九宵云外。因为自己的底子薄,起初的时候画的一般了,但自己也是爱好画画,感觉也不比别人差在哪里,经过老师的点拨,自己的画大有进步。而且自己画画干净,不像别人总用橡皮擦啊擦的,反正自己画画很少用到橡皮,老师还总表扬自己。
在爹爹的生日那天,我兴趣来了想画张画,开始在纸上大胆发挥我的想象。爹爹属马,我就画匹带一对翅膀的马,在马蹄下面加了几朵云,马背上坐着一个小女孩,那就是我。我越看越觉得有趣,越看越完美,我喜滋滋地拿着我的作品去给我爹爹,爹爹看到后,笑得合不拢嘴,开心得不得了,夸我是个才女,我可高兴了!
一次,我和美术班的同学来到风景秀丽的八公山,这里是普通的豆子经过转化变成美味豆腐的地方。
我们聚在忘情谷溪水边,这里有一个世外桃源一般感觉的。我们就坐在那里,一个个拿着画架对着远处的美景细细描绘了起来:曲径小溪、古木参天、树生石中、奇花异草。有许多辛勤的蜜蜂和蝴蝶,她们在花中飞舞,好像一个个仙子跳着优美的舞蹈,好看极了。我仔细地观察着,认真地画着。我终于画成功了,老师和同学夸我画的好,真是画的惟妙惟肖,我心里感到甜滋滋的。当我感到有压力、心情烦躁、生气时,就坐下来画画。不一会当我画好后就会觉得情绪早已没那么浮躁和压抑了。并且在孤独时,画就像我的朋友一样,与我一起与心交流。我认为生活中的乐趣是靠自己打造出来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果你成不了大树,那就努力地成为一棵茁壮的小草;如果你不能像牡丹一样盛开,那就让自己成为如米一样努力开放自己的苔花!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是“从苔花说开去”,这一命题由材料而来。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袁枚的《苔》这首小诗,第二部分是对这首小诗的解读,即“苔花终日生活在阳光难以照到的地方,但它仍坚强地绽放;苔花如米粒般渺小,但它却要像花中之王——牡丹那样盛开”。这首诗写了苔藓不怕先天条件不足(环境不好),乐观自信地在春天来临之际,也和牡丹花儿一样,开出了米粒大小的花儿来,赞美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考生可以从苔花“学”的角度立意,也可以就“开”立意,也可以就“学开”二字上综合立意。一是苔花以牡丹为榜样学习开花。因为有了榜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做事时才会向他看齐。因为心中的榜样大多是成功的人,即使没有成功,也有英雄气概。二是青苔只有开花绽放自己,才能赢得赞美。倘若只学牡丹而未真正开花,青苔终究只是卑微的青苔。苔花“学”,我们能看到“学”的重要,可以写虚心向学的精神;从苔花“开”,我们能看到“干”的必要,可以写敢于行动的闯劲。不管哪种,都要突出思想上的提高,境界上的改善。写虚心向学,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立意方向,再从“必有”出发,确定善于学习的主旨。写敢于行动,可以从“勇于去做”或“努力去做”两方面入题,生发拓展,参考立意:
选择积极(乐观、自信)的生命(生活)态度,让人生别样的美丽。让乐观自信之花盛开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勇于行动。为梦想奋斗。
37.请以“说砥砺”或“说源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答案】说砥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练,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人生中,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肩而去,然而在这条无声无息的河流,在浩浩荡荡地义无反顾地向身后延伸之时,多少人浮沉史海,多少事淹没,多少事流传。纵观历史沧桑变幻,只有经受得住历练的洗礼才能在生命中绽放光彩。历练更是自然界的亘古不变的法则——优胜劣汰。在激烈的竞争中,自然选择便是一次历练。我听说农人在水稻的秧苗插入水中之前是要将它们放在地上晒上几天的,叫做“晒根”,等到晒得焉焉时,才把它们插入水里,这样根才会疯狂地向下扎,风吹不倒雨打不倒,才会成长为一棵坚韧的植株。经历了这样的磨练,人生还有什么不能面对,不能克服的呢? 巴尔扎克曾告诉我们:“不幸是强者的进身之阶,是弱者的无底深渊。”说的同样是历练,同样是面对历练,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结果。勾践面对不幸,选择了忍辱负重,十年卧薪尝胆,终换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然而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边却选择了自尽,面对不幸他被命运扼住了咽喉,终成不了一代霸主。
作为最受美国尊敬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征服世界的不仅是他辉煌的政绩,更是他受过的苦难。这苦难带来的芬芳又岂是寻常花儿所能比拟?历练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关键是看你怎样面对,退缩了便一无所获,崛起了则收获无穷。
是的,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则不是所有鲜花都会成为果实,要成为果实,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历练。学会面对历练,是要我们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在无房可居时亲手砌砖又叠瓦,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宫殿;是要我们为自己修枝打权,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桔柑笔直葱茏的树。生活像是一望无际的海,有风平浪静的恬静惬意,也有波涛汹涌的狂躁烦闷。而我就像大海中一叶扁舟,面对历练,迎难而上。在这磨练与挑战中,我才真正理解了人生的曲折与坎坷。我已做好准备迎接生活的历练,永不言颓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是“说砥砺”“说源泉”。“砥砺”意思是“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没有坚强的意志,何来成功?坚强的意志又从何而来?砥砺或磨砺。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磨练。磨练意志,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力得到开发,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考生可以谈论“砥砺”对于青春、人生的价值,可以谈论在青春的道路上该如何前行。考生可以讲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可以针对砥砺人生磨练意志,发表议论,可以借物抒情。“说源泉”,“源泉”是一个比喻型的话题,写好本题必须先弄清其比喻义。“源泉”可以比喻知识、力量、情感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弄清题意之后,围绕题意迅速过一下自己的“人生电影”,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有哪些“源泉”,熟悉的人中间有哪些“源泉”,这些“源泉”中有哪些最令我动感情,其中又是哪一个最令我心潮起伏。考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打开思路。如写记叙文,必须以情动人,要抓住细节来体现这种情感。
第二篇: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5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5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北省荆州中学第五次双周练)一生只做一件事?太无聊了!跟你有同样感慨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从“斜杠青年”近些年来的大行其道就可窥见一二。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与“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不同,斜杠青年代表着人们对可能性、对自由的向往。斜杠青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那么,你是愿意将来成为一名这样的斜杠青年,还是愿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斜杠青年是一个新生词,其含义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切入点,由此可以有如下角度:从其特点谈“多元思想与多元生活”“生活需要多样化”;从赞美的角度看,“斜杠青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从专家的角度看,可以分析“斜杠青年”的意义;从反对的角度看,“斜杠青年”对职业的专注度值得思考。相关链接: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斜杠青年”
“斜杠”意味着拒绝被单一身份定义,但这仍然不是斜杠的全部含义。更进一步地说,斜杠意味着你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和属性定义自己,而不再单一被社会、他人定义。我们的父辈身份相对固定,受到其社会阶层和社会角色的极大限制。我母亲唱歌唱得再好,也只能因职业身份被看做护士、教师或行政干部——这样身份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一抓一大把,实在有点无趣。她若晚生二十年,活跃于这个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不以歌唱为主业,她至少有机会通过各种平台——譬如 XX 好声音、XX 歌手大赛或视频自媒体——展现自己的歌唱水平,并因此收获粉丝、得到肯定。
作为我的同龄人,我那位新东方的同事就幸运得多。她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英语教师 / 滑雪教练 / 极限运动达人 / 户外自媒体写手„„等等;也许只有英语教师是她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上述每一条斜杠都是她身份的一部分,所有斜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难以被模仿或复制的个体。这就显得相对有趣,甚至很酷。如果我们只有一个被他人定义的身份,就只能和同属这个身份的人进行一元的比较,或者被比较。譬如身为学生,就只好比学习成绩。而第一名只有一个。余下的或许都被当做了失败者。但若身份不止一个,且可以自行定义呢?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他出路。例如不擅长学习,但喜欢写作,或许可以退学写书;书写得不够好,或许可以去开赛车;驾驶技术并非世界第一,或许可以去做导演„„如果上述一切活动都拿不到第一呢?至少我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可能,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了我的人生。这正是在多元化的时代重新确定自我价值的关键。
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斜杠青年”? “斜杠”身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多的路径去接近自由,然而它同时要求更多的付出与修炼。为”斜杠”而”斜杠”的肥皂泡很容易吹大,也很容易破碎。通过划定一个又一个斜杠,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获得的新身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它,也可以通过多元的渠道展示它并得到认可:你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普适的确定性逐步消解的年代,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斜杠”意味着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意味着充分发挥自我的力量。斜杠,就是「说走就走」的人间旅行。
当然,必须注意到,刻意练习的原理和「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仍然适用。能力的养成和精进仍然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金钱、时间和汗水。在完成足够的训练之前,我们仍然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折磨。
把浅尝辄止的所谓”斜杠”写进简历固然容易,但吹大的肥皂泡破碎得也很快。另外,也说不定会有人迷失自我,为了划斜杠而划斜杠,却忘掉了对一件事本来的热爱,忘掉自己为什么热爱它。我们因而要明白,斜杠并非包治百病的灵药。它只适用于一部分人:他们愿意自己构思人生可能的样子,并努力去实现它。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对于想成为斜杠、想定义自己、想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最不坏的时代。如果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人生划一道斜杠,那么最合适开始的时机,就是现在。末了顺便说一句,哪怕是上一代人,只要还活在这个时代,现在开始,也不算晚。1953 年出生的陆晓娅老师,不就骄傲地以「斜杠老年」自居么?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上面六句总书记在讲话、报告中引用过,你对这六句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坚持信念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已为我们说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信念在我心中,怎能因外界而受到影响,即使碰到破与立之间幽晦不明的时候,我们心里仍要清楚在做扎根的、长远的、有意义的事,在坚持着信念,因此心中有一种笃定和从容,不畏惧。
坚持信念,绽放祖国之花。在建国初期,有无数个建设者坚持自己的信念。“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在文革中处于维持自身安定都很难的时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为之所动。终于,经历了艰辛痛苦的日子后,为国家绽放了花朵——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使中国更加强盛。
坚持信念,方能得天下。昔日,刘皇叔刘备,自己一无所有,但仍坚持“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愿我服天下人”的信念,历尽艰辛,终于在武将关、张、赵等,谋士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在此过程中,他打了数次败仗,无数次差点死于非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兴复汉室。因此即使在敌军营垒中仍有一种笃定、从容。终于,他建立了蜀国,成为历史上一个仁义道德的君主。坚持信念,绽放和平之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他无论出于什么身份,处在什么地位,都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和平而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事了各种职业,受过无数次伤,忍受过无数次痛苦。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没有打败那个顽强的他,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在最后看到和平的曙光。
坚持信念,直至最后一刻绽放理想之花。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的信念,在高考中成功取得优异成绩,摆脱自己的宿命,在蓝天中翱翔。如今,到了最后的关头,难道我们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吗?再多的日子也熬过来了,再多的苦也收过来了,难道还惧怕几十天的痛苦吗?我们不敢信自己的命运,因此奋斗,拼搏。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吧,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他人的摆布,相信自己,绽放理想之花。
坚定信念,你将不惧一切,勇往直前;失去信念,你将一无所有。所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是你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言名句类材料作文的写作。(1)每句可以提炼出如下关键词: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守善难、从恶易,坚守、坚持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革新,与时俱进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重内在美,谦逊,清廉,人格的卓立与浩大,面对成就的理性、冷静和对初心的坚持。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自信,坚守,拒绝诱惑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当,爱国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奋斗,永不言老、永远年轻的心态,上下求索、追逐梦想,属于自己的风景最好
(2)选择其中的两三句可以做如下立意: ①④,可以谈坚守信念,远恶守善。②⑤,可以谈为国革新,无畏祸福。③④,可以谈坚守清廉(高洁),无惧诱惑。②⑥,可以为创新而奋斗,风景独好。
②④⑤,在创新的征程上,踏遍青山处处,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不骄不躁,清气永存。②③⑤,圆梦中国,需要与时俱进,有担当,即使成功,也要冷静、初心不改。③④,可以谈修身远恶,永葆高洁。
③⑤或③④⑤,可以谈成大事者,需要担当、坚守、谦逊。
点睛: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此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诗歌表达的主题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诗句中心意,找出三句组合成逻辑关系,确定立意角度。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孔子 苏轼 《中庸》 学习型社会 老龄化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以上六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词语,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活到老,学到老
多萝茜·比林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21世纪是一个开放,沟通,合作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危机,多变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并力求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求自己主动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古人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
当今各行各业想要成功的人士或已经成功的人士,他们总是不停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了解新资讯,把握新趋势,放长眼光,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比一般人多了许多。正如孙正义一样,孙正义,他是韩国人,在日本出生,在美国留学长大,在他年轻的学习生涯中,他十分用功,因此他精通韩文,日文和英文。在他25岁的时候,他患了肝病,在医院整整呆了2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4000本书籍,平均下来一年学习了2000本,平均每天5本。当孙正义学习完这4000本书后,他写了40个行业的计划书,他发现要成为世界首富,就得从事电脑行业。后来,他的公司,开始创立了,员工仅仅有两人。有一天,他突然站在公司装苹果的纸箱上,对他的两个员工讲:我叫孙正义,在25年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我公司的营业额将超过一百兆日币!。那两个员工一听,立即辞职不干了,他们认为老板疯了———这个年轻人夸下海口。
孙正义后来虽没有成为世界首富,但是他却成为了让人们非常羡慕的亚洲首富,达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也求不到的地位和荣誉。
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孙正义这样一群不断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的人,他们才能不断的放电,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不断。然而,许多未能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错误的认为,离开了学校后,对知识的学习停止了。其实,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为未来获得更有用的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做铺垫而已。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其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据美国人力资源协会统计:一个人工作后,如果每天对他自己的工作职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这样连续学习三年,这个人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五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国家级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八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世界级的专家。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吸收某一领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学习的机会,花时间去充电,才能放电。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不断学习,机会就会不断!【解析】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如本题可以根据“孔子、学习型社会、老龄化社会”三个词语,提取出“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立意。
点睛: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江西莲塘一中、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走进校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搏毅楼、行知楼、笃志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
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材料列举了校园里常见的12个楼名。这些楼名体现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从不同侧面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意志品质、理想抱负提出了要求。这是个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要求学生从所列楼名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本题立意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每个楼名的含义,如“兰蕙楼”取自“兰蕙居空谷,纤尘染不沾”,意即蕙质兰心,纯洁高雅;“博约楼”意取梅尧臣诗句“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意为博文约礼,就是广求学问,恪守礼法。明确了楼名的含义,然后合理选择有逻辑关联的楼名进行组合。其方法是把意义相关的楼名组合在一起,然后对这几个楼名的内涵进行概括提炼,从而确定立意。由于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立意的角度也灵活多变,便于学生根据自己己有的知识储备和特长尽情发挥。例如选择文质楼、兰蕙楼、博约楼为一组,可以从“自身修养”的角度立意:男生要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女生要做纯洁高雅的东方淑女,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如果选择明理楼、思齐楼、厚德楼为一组,可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立意:远离愚昧,做一个知书达理、积极进取、品德高尚的新时期青年;如果选择勤耕楼、行知楼、搏毅楼为一组,可以从“勤奋好学”的角度立意:既要勤学苦练,又要勇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养成乐学善学、毅力超群的良好品质;如果选择笃志楼、致远楼、凌云楼为一组,则可以从“志存高远”的角度立意:当代中学生应该胸怀鸿鹄之志,目光长远,大有作为。从命题设问上看,写作本题宜首选议论文体,结构形式以并列式为佳。在审题立意时,谨防罔顾驱动“任务”,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侧面大做文章,致使偏離题意;更不能全然不顾题目、中提供的关键词,另起炉灶,自行其是。明德以修身 笃志而行知
走进校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墨香,诗卷之气盈入心中。放眼望去,亭台,回廊,浮雕,园林,无不充满智慧。即使是那一个个小小的楼名,也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身为学子,不论出身、相貌、才情,都应以德为首。无德之人,难成大器。我国自古重品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把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因为品行之重,不但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江山社稷的安危存亡。魏征为国荐贤,敢言直谏;岳飞精忠报国,不畏奸邪,传为千古佳话。而李斯妒杀韩非,玷污一世英名;秦桧结纳私党,陷害忠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思及今人,自当心忧天下,胸存懿德,践行“仁义礼智信”,提高自身修养。待师以敬,待友以诚,孝亲尊长,三省吾身,以美德立于天地之间。看到“行知楼”,不禁让我想起了《礼记》中的“格物致知”。学习,不应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应从实践中探求真知。远古时期,人们认知能力低下,更没有如今这般丰富的知识资源。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资料,修先人之古籍,终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而那些文学巨擘也不是蜗居在小小斗室里完成鸿篇巨制的。只有体味生活,才会在文章中描摹人生百味。现代作家余秋雨,辞去北京工作,抛下政治、社会地位,去大漠中看古战场,去甘肃观莫高窟,渡赵州桥,游历三峡,只一身破衣,足迹遍及文化古迹,历尽艰辛,终于酿出了醇美的《文化苦旅》。阅万卷书,行千里路,才能获取真知,成就大业。然而,懂得了“厚德”与“知行合一”还不够,还需辅以坚定的志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大雪封山,而宋濂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只为求得老师的指点。看到老师不高兴,他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等到老师脸色好些,便屈身恭敬讨教,终于登堂入室,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受到万人敬仰。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像宋濂那样,不慕锦衣华服,一心向学,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名就功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像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
【点评】作者开篇由校园场景引出话题,扣题严谨,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文章重点从“厚德”“知行”“搏毅”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符合题目的要求。所选的素材包含官场、医学、文学,涵盖古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古诗文名句的引用,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增添了文采。举例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手法交错使用,灵动多变,显示出娴熟的论证技巧。拟题言简意赅,行文首尾照应,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白天看电视玩游戏、半夜依旧在微信网聊„„这是部分学生暑假生活的打开方式。而暑期还未开始,杭州就有一少年痴迷打《王者荣耀》,和父亲发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从四楼一跃而下。沉迷《王者荣耀》是谁之过? 有人认为开发商的逐利思维太浓;有人认为家庭监管缺失;有人认为政府欠缺行业规范化指导;也有人认为玩家缺少自律。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角度来表达你的观点,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题干中给出了四个角度,这四个角度都是在查找青少年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原因。第一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开发商,认为开发商唯利是图;第二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家庭教育,认为监管缺失;第三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政府,认为政府缺乏规范化指导;第四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玩家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玩家不够自律。考生从这四个角度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确定立意写作即可。如,根据角度一和角度三,可立意为“游戏开发应加强政府行业规范化指导”;根据角度二和角度三,可确定立意为“家庭和政府都不能缺失”;根据角度二和角度四,可立意为“家庭不能缺失,个人更要自律”等等。
点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目首先给出一则时事新闻,体现了传统材料作文的特点,然后给出四个角度,并要求考生从四个角度中选择两到三个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写成文章,这又模仿了2017年高考课标一和课标二卷的形式,体现了创新性。考生写作中既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所给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四个角度,确定每个角度的内涵,然后选择有内在联系的两个角度或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写成文章即可。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答案】 尊重人才不仅仅是一句话 我们不妨先讲一个关于人才的故事:1929 年,年仅 26 岁的冯•诺依曼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封客座教授聘书,并承诺如果他愿意留在美国定居,将增加薪金并一年以后聘为正式教授这意味着更加优厚的研究条件和待遇。此时的他,不过是汉堡大学的一个兼职讲师,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够。恰恰相反,此时的他在学术界已经声名鹊起。但当时德国大学的学术体系更在乎资历和行政官员的评价,毫无疑问,博士毕业仅仅三年的诺依曼很难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是诺依曼欣然接受邀请,远赴美国,并与爱因斯坦一同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的首批教授。在其后来的学术生涯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二进制”和“程序内存”思想,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诺依曼的故事,是美国人才战略的一个经典案例。而与他几乎同时,有一大批欧洲科学家因国籍、种族、血统、出生地、资历等原因,离开欧洲奔赴美国,这其中不乏爱因斯坦、“中子物理学之父”费米、“火箭之父”冯•卡门、“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等顶级科学家,这对于奠定美国世界头号强国地位,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诺依曼等一大批科学家的经历,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不拘一格,尊重人才,是美国得以吸引这些人才的重要原因。而尊重人才,不单单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体系,涵盖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方方面面。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服务人才工作,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到人尽其才,能够让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这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即“用事业聚才育才”。而要发挥才能,取得成就,就必须拥有一个充分发挥才干的空间和平台,即“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如果德国的大学能够不囿于传统的学术资历,给诺依曼一个更大的空间,那么也不会失去这样一个杰出的人才。
除此之外,对于人才还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杨振宁曾经这样评价“氢弹之父”泰勒:“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新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并不在乎,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对那半个正确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正是凭着每天半个正确想法的创新积累,泰勒博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之外,还应当在生活上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要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同样是服务于人才工作。上世纪初的美国科技创新实力远远落后于欧洲,然而正是因为其采用了 正确的人才战略,得以一举跃升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如今我国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唯有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发掘人才,才能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试题分析:参考立意:(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点睛:此题参照2017年全国卷Ⅱ的模式,选用与论述“才”相关的六个宋代名言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第三篇: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6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6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只是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而已。”小刘坦言,自从父母半年前加入自己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对父母无权限开放?你是否愿意父母从朋友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解析】
立意参考: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给出的任务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可以审出要讨论“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的问题。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
一、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朋友圈有私密性;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独立,避开父母,减少矛盾;只依靠朋友圈与父母交流,并不能使双方感情升温;部分屏蔽是最佳选择等;
2.从父母的角度可以立意:父母应尊重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监督管控孩子;关心适度;过度的关心说教,让子女反感;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会引发亲子误会,更不利于双方交流。
二、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试着换个方式交流,关心父母,搭建好与父母交流的桥梁; 2.从父母角度立意,父母想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建立家庭微信群,来加强沟通等。
三、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孩子们报喜不报忧的心理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3.朋友圈里内容参差不齐等 点睛: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沟通,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这种交流遇上了朋友圈,就会发生更多的无法预知、无法想象、相似但又不同的情况,现在的高中生新潮前卫、自尊敏感、个性张扬、兴趣广泛,对于这个话题一定有许多自己的看法。此次作文沿用任务驱动型作文模式,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让所有考生都有话说。
父母:只想多一条途径了解孩子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女儿不怎么发朋友圈了?”昨日,市民黄女士不时掏出手机刷刷朋友圈,试图了解一下女儿陈玲的日常生活,却发现朋友圈依然没女儿发的消息。
黄女士说,因为她和丈夫工作忙,女儿从小就很懂事独立。去年大学毕业后,女儿在工作单位附近买了一套小户型。此后,她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给她打电话,她也总在忙。为了更好地跟女儿沟通,黄女士和丈夫特意加了女儿的微信,希望通过女儿的朋友圈动向了解她的生活、工作情况。但她发现,春节过后,女儿的微信朋友圈就基本处于零更新状态。
“是不是节后上班太忙太累,或是心情不好,不愿发朋友圈?”黄女士打电话询问女儿。没想到,女儿在电话中向她“坦白”:“感觉你们总想管我,我就把你和爸爸屏蔽了。”听了女儿的话,黄女士说:“有点伤心,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难道我关注女儿的微信朋友圈错了吗?”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和黄女士一样,不少被子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父母,其实只是希望通过微信这个眼下热门的途径,去了解孩子生活,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好不容易才学会用微信,却被孩子拉黑了,这算是什么事?”市民李先生无奈地感叹。
孩子:不想让父母有不必要的担心
昨日,记者在长沙河西某大学随机采访了10位90后大学生,其中半数受访者反映有被父母微博、微信“监控”的感觉。
多位受访者称,他们一方面感激父母的关心,但又觉得“本能上不喜欢”,“就像多了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长辈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一样,不想他们有不必要的担心。”于是,他们在对待父母微信的方式上选择了“加好友”,但“会在朋友圈中拉黑、屏蔽”。
大二女生小胡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妈妈突然说要加她微信。她想拒绝,但又不好拒绝,于是就又开了一个微信账号,让妈妈加那个号,自己只用那个号发一些无关痛痒的图片和“心情”。
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看到年迈的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中点赞,会觉得特别温暖,有时还会专门转发一些父母感兴趣的信息给他们看。
专家建议:理解尊重对方改变沟通方式
“随着微信的普及,父母被子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长沙市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刘立京说,虽然并非所有的父母被子女隔绝在朋友圈外,但这一现象也逐渐凸显微信时代亲子关系应该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处理的新家庭问题。
刘立京说,应该看到,被子女屏蔽的父母,其一贯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当孩子只是简单地希望通过微信晒晒自己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时,因为对父母的不信任和缺乏共鸣,他们往往会选择不让父母看到这些。”
“被屏蔽的父母伤心之余,更应该自我反省反思,想想自己与子女沟通上是否一直存在信任危机?平时是否喜欢强加自己的意愿、喜好给孩子?”刘立京建议,为人父母,要能够理解,子女所发的朋友圈,一方面是有感所发,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孩子特有的一种释放自我、释放压力的方式。父母不要针对子女的一些临时所感大肆批评指正,要懂得从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用更科学、更合理以及孩子更能接纳的方式进行沟通。
刘立京同时建议,子女也要更多理解、尊重父母,日常可以多通过电话、回家探望等方式,和爸妈好好聊聊天,消弭隔阂,消解心结,为和睦的家庭关系作出自己的努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有一个顾客经常到一个早点铺买鸡蛋灌饼,有一天他看见早点铺主人把没有洗的整颗生菜掰碎作食材,从此再不光顾这个早点铺了。
②一些大型活动,常要请摄影师拍照,不同的摄影师抓取角度和呈现效果的功力往往有天壤之别。有很多摄影师不愿动脑子,抓拍的都是狰狞的表情和尴尬的角度,光线和姿态更是毫无美感,并且对所有的反馈和建议都准备了“技术不允许”或“空间有限制”的托词。的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精益求精才会有成就
做好每件小事,做到精益求精。正如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小事上做好来,你就会获得自己的成功,获得你自己的成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要在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即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精益求精,为自己,勇闯一分天地。在做一件事,都要把它做好来,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任。就像那位获得成功的苏姗女士一样,尽管她出身音乐世家,但她选择了现在的工作,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努力做好,显然她成功了。这是她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倘若现有的工作,不合自己心水然后贸然放弃了,这是一种悲哀。所以对自己现有的工作应把它做好来,并且精益求精,你将会获得成功,你将拥有自己的天地。精益求精。为别人,献上一份贡献。在自己拥有工艺专长的方面。体现“工匠精神”。一个人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出来,就像工匠要求自己对自己的产品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种“工匠精神”在当今社会上在慢慢消失,随着城业化的进程加快,人们越来越讲究一个快字,快节奏,快生活„„那些工艺上讲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逐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那些精益求精的作品逐渐被无良商家给利用,质量越来越假。这是一个混乱的,又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应当醒悟过来,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好它,精益求精,体现工匠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为祖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何培育这种精神,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不放弃,就算是小事也别敷衍了事,要做到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在学习方面也很要做到,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别那么快想着放弃,要坚持找出正确答案,然后再精益求精,这不仅是一种工匠精神吗?
不放弃,精益求精,体现“工匠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所讲述的内容可以看作是两个小故事,这两个小故事都有前因后果,考生在分析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材料中隐藏的因和果,然后可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这样写出的作文基本上符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材料一:一个顾客发现早点铺主人把没有洗的整颗生莱掰碎作食材,从此再不光顾这个早点铺了。材料二:一些摄影师不愿动脑子,抓拍的角度、光线和姿态毫无美感,并且对所有的反馈和建议都准备托词,从此再无人邀请他们了。两则材料要综合起来思考,早点铺的主人觉得不管洗不洗菜,灌饼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多余的劳动无法为他带来更多的收入,当然要轻松一些。偷懒的摄影师觉得,不管拍成什么样,最终都会得到报酬,当然是省点力气随便拍拍最划算了。但是,他们没想到后果,这样做顾客会不来光顾早点铺,摄影师会失去被请的机会,更不要说成就事业。于是,可这样立意:①一时的偷懒,会一生受害;②精益求精,干任何事都会有成就;③宽容自己的过失,会丧失自己的事业;④怀着改善和提升的信念孜孜以求的人,才会有成功的人生;等等。
第四篇: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3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3-18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3年《人民日报》以一篇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表达了对当代青年人“早衰”的担忧,批评年轻人“先是怀旧”,“再是叹老”,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这些亮相的代表中,接近半数的青春面孔尤其令人关注。有承载中国飞天梦想的景海鹏,有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家争得荣誉的吴敏霞,有被誉为“中国克隆技术的第一发明人”的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杜玉涛,有驾驶先进战机翱翔蓝天担负保家卫国重任的女飞行员刘文力,有扎根基层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做出贡献的祁剧演员肖笑波„„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大政治论断则让大家见到了新时代青年正在承载起的被寄予期望的重大担当。
是哪些因素让青年一代快速成长?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认识和感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当代青年的使命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为当代青年的使命。
伴随着东升的太阳;伴随着徐徐的微风;伴随着清脆的鸟语,我们又迎来了这历史性的一刻——“五四”青年节。
八十七年前,在中华民族的命运悬于一系危绳的时刻,一群有识有志的中国青年发出了救国图存的呐喊——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要民主,我们要科学。这一喊,触醒的不仅仅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其回响还久久激荡了这整一片土地。
为民族的解放,革命年代多少青年奔赴圣地延安;朝鲜战场上,多少“最可爱的人”却还曾带着一副稚气未脱的脸;戈壁滩上,托起那一朵蘑菇云的又是多少双年轻的手。在他们心中,荣与辱也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正是这种鲜明的导向和不息的精神,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家国家民族挥洒热血,为祖国未来奉献青春。
“五四”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她紧紧联系邦国兴衰的责任感,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以及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蓬勃朝气。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将个人奋斗时刻融进国家的发展建设,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愿景的达成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今天,我们拥有比我们的前辈更为宽广的天地去放飞我们的理想。奋斗,有相对扎实的物质基础;前进,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目标。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们这一代学生学成并开始走向社会,逐渐具备创造力的时期,我们将大有可为。这二十年,其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一使命的意义不亚于八十七年前那一刻或存或亡的抉择。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无法回避——退一步,碌碌此生,于国家无望;进一步,且不说辉煌壮烈,起码于此生无愧,为国家能尽己之一力。
且不论家国天下,若此,何来安身立命之本?
不劳作,我们何以生存?
要幸福,不奋斗何以达成?
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唯有更热烈地挥洒你的青春!在此基础上,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
将不会迷失方向。再进一步,我们时刻将国家兴衰挂记于心,并将自身命运融入其中,得到的将是一股源源不息的强大推动力!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阅读分析材料,结合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来审题立意。主要是论述对当前青年一代特征的认识和看法。新时代的新青年有着以下特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活力、敢拼搏、敢为先、能创造、能笃行„„而促使他们不断快速成长的不只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还有外界的关注和平台搭建,如国家民族的期望、社会的关注和包容、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的创业创新舞台等。考生应该写出这些因素与新青年特征的关系,不能单独写这些话题,不然容易流于套作。
点睛:驱动型作文便是找准任务吃准任务带着任务去写文章,开始审题,学会看清楚给你的任务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白作文中人和事的内涵,并根据任务来写作,一定不能脱离这些任务。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说出选择和你的观点。故而写作是,一定要明确目标,从一而终,文章内容明确是文章及格的基础,好写一篇好文章,自然要加上自己独到见解,以及出色的文笔,这就要求学生们平日的积累。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北省荆州中学第五次双周练)
一生只做一件事?太无聊了!跟你有同样感慨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从“斜杠青年”近些年来的大行其道就可窥见一二。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与“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不同,斜杠青年代表着人们对可能性、对自由的向往。斜杠青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那么,你是愿意将来成为一名这样的斜杠青年,还是愿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斜杠青年是一个新生词,其含义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切入点,由此可以有如下角度:从其特点谈“多元思想与多元生活”“生活需要多样化”;从赞美的角度看,“斜杠青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从专家的角度看,可以分析“斜杠青年”的意义;从反对的角度看,“斜杠青年”对职业的专注度值得思考。
相关链接: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斜杠青年”
“斜杠”意味着拒绝被单一身份定义,但这仍然不是斜杠的全部含义。更进一步地说,斜杠意味着你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和属性定义自己,而不再单一被社会、他人定义。我们的父辈身份相对固定,受到其社会阶层和社会角色的极大限制。我母亲唱歌唱得再好,也只能因职业身份被看做护士、教师或行政干部——这样身份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一抓一大把,实在有点无趣。她若晚生二十年,活跃于这个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不以歌唱为主业,她至少有机会通过各种平台——譬如 XX 好声音、XX 歌手大赛或视频自媒体——展现自己的歌唱水平,并因此收获粉丝、得到肯定。
作为我的同龄人,我那位新东方的同事就幸运得多。她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英语教师 / 滑雪教练 / 极限运动达人 / 户外自媒体写手„„等等;也许只有英语教师是她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上述每一条斜杠都是她身份的一部分,所有斜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难以被模仿或复制的个体。这就显得相对有趣,甚至很酷。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被他人定义的身份,就只能和同属这个身份的人进行一元的比较,或者被比较。譬如身为学生,就只好比学习成绩。而第一名只有一个。余下的或许都被当做了失败者。但若身份不止一个,且可以自行定义呢?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他出路。例如不擅长学习,但喜欢写作,或许可以退学写书;书写得不够好,或许可以去开赛车;驾驶技术并非世界第一,或许可以去做导演„„如果上述一切活动都拿不到第一呢?至少我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可能,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了我的人生。这正是在多元化的时代重新确定自我价值的关键。
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斜杠青年”? “斜杠”身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多的路径去接近自由,然而它同时要求更多的付出与修炼。为”斜杠”而”斜杠”的肥皂泡很容易吹大,也很容易破碎。
通过划定一个又一个斜杠,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获得的新身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它,也可以通过多元的渠道展示它并得到认可:你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普适的确定性逐步消解的年代,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斜杠”意味着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意味着充分发挥自我的力量。斜杠,就是「说走就走」的人间旅行。
当然,必须注意到,刻意练习的原理和「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仍然适用。能力的养成和精进仍然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金钱、时间和汗水。在完成足够的训练之前,我们仍然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折磨。
把浅尝辄止的所谓”斜杠”写进简历固然容易,但吹大的肥皂泡破碎得也很快。另外,也说不定会有人迷失自我,为了划斜杠而划斜杠,却忘掉了对一件事本来的热爱,忘掉自己为什么热爱它。我们因而要明白,斜杠并非包治百病的灵药。它只适用于一部分人:他们愿意自己构思人生可能的样子,并努力去实现它。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对于想成为斜杠、想定义自己、想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最不坏的时代。如果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人生划一道斜杠,那么最合适开始的时机,就是现在。末了顺便说一句,哪怕是上一代人,只要还活在这个时代,现在开始,也不算晚。1953 年出生的陆晓娅老师,不就骄傲地以「斜杠老年」自居么?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上面六句最高领导人在讲话、报告中引用过,你对这六句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坚持信念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已为我们说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信念在我心中,怎能因外界而受到影响,即使碰到破与立之间幽晦不明的时候,我们心里仍要清楚在做扎根的、长远的、有意义的事,在坚持着信念,因此心中有一种笃定和从容,不畏惧。
坚持信念,绽放祖国之花。在建国初期,有无数个建设者坚持自己的信念。“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在文革中处于维持自身安定都很难的时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为之所动。终于,经历了艰辛痛苦的日子后,为国家绽放了花朵——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使中国更加强盛。
坚持信念,方能得天下。昔日,刘皇叔刘备,自己一无所有,但仍坚持“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愿我服天下人”的信念,历尽艰辛,终于在武将关、张、赵等,谋士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在此过程中,他打了数次败仗,无数次差点死于非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兴复汉室。因此即使在敌军营垒中仍有一种笃定、从容。终于,他建立了蜀国,成为历史上一个仁义道德的君主。
坚持信念,绽放和平之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他无论出于什么身份,处在什么地位,都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和平而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事了各种职业,受过无数次伤,忍受过无数次痛苦。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没有打败那个顽强的他,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在最后看到和平的曙光。
坚持信念,直至最后一刻绽放理想之花。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的信念,在高考中成功取得优异成绩,摆脱自己的宿命,在蓝天中翱翔。如今,到了最后的关头,难道我们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吗?再多的日子也熬过来了,再多的苦也收过来了,难道还惧怕几十天的痛苦吗?我们不敢信自己的命运,因此奋斗,拼搏。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吧,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他人的摆布,相信自己,绽放理想之花。
坚定信念,你将不惧一切,勇往直前;失去信念,你将一无所有。所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是你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言名句类材料作文的写作。
(1)每句可以提炼出如下关键词: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守善难、从恶易,坚守、坚持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革新,与时俱进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重内在美,谦逊,清廉,人格的卓立与浩大,面对成就的理性、冷静和对初心的坚持。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自信,坚守,拒绝诱惑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当,爱国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奋斗,永不言老、永远年轻的心态,上下求索、追逐梦想,属于自己的风景最好
(2)选择其中的两三句可以做如下立意:
①④,可以谈坚守信念,远恶守善。
②⑤,可以谈为国革新,无畏祸福。
③④,可以谈坚守清廉(高洁),无惧诱惑。
②⑥,可以为创新而奋斗,风景独好。
②④⑤,在创新的征程上,踏遍青山处处,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不骄不躁,清气永存。
②③⑤,圆梦中国,需要与时俱进,有担当,即使成功,也要冷静、初心不改。
③④,可以谈修身远恶,永葆高洁。
③⑤或③④⑤,可以谈成大事者,需要担当、坚守、谦逊。
点睛: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此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诗歌表达的主题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诗句中心意,找出三句组合成逻辑关系,确定立意角度。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孔子 苏轼 《中庸》 学习型社会 老龄化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以上六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词语,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活到老,学到老
多萝茜·比林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21世纪是一个开放,沟通,合作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危机,多变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并力求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求自己主动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古人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
当今各行各业想要成功的人士或已经成功的人士,他们总是不停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了解新资讯,把握新趋势,放长眼光,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比一般人多了许多。
正如孙正义一样,孙正义,他是韩国人,在日本出生,在美国留学长大,在他年轻的学习生涯中,他十分用功,因此他精通韩文,日文和英文。在他25岁的时候,他患了肝病,在医院整整呆了2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4000本书籍,平均下来一年学习了2000本,平均每天5本。当孙正义学习完这4000本书后,他写了40个行业的计划书,他发现要成为世界首富,就得从事电脑行业。
后来,他的公司,开始创立了,员工仅仅有两人。有一天,他突然站在公司装苹果的纸箱上,对他的两个员工讲:我叫孙正义,在25年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我公司的营业额将超过一百兆日币!。那两个员工一听,立即辞职不干了,他们认为老板疯了———这个年轻人夸下海口。
孙正义后来虽没有成为世界首富,但是他却成为了让人们非常羡慕的亚洲首富,达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也求不到的地位和荣誉。
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孙正义这样一群不断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的人,他们才能不断的放电,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不断。
然而,许多未能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错误的认为,离开了学校后,对知识的学习停止了。其实,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为未来获得更有用的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做铺垫而已。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其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据美国人力资源协会统计:一个人工作后,如果每天对他自己的工作职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这样连续学习三年,这个人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五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国家级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八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世界级的专家。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吸收某一领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学习的机会,花时间去充电,才能放电。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不断学习,机会就会不断!
【解析】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如本题可以根据“孔子、学习型社会、老龄化社会”三个词语,提取出“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立意。
点睛: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江西莲塘一中、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走进校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搏毅楼、行知楼、笃志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
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材料列举了校园里常见的12个楼名。这些楼名体现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从不同侧面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意志品质、理想抱负提出了要求。这是个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要求学生从所列楼名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本题立意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每个楼名的含义,如“兰蕙楼”取自“兰蕙居空谷,纤尘染不沾”,意即蕙质兰心,纯洁高雅;“博约楼”意取梅尧臣诗句“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意为博文约礼,就是广求学问,恪守礼法。明确了楼名的含义,然后合理选择有逻辑关联的楼名进行组合。其方法是把意义相关的楼名组合在一起,然后对这几个楼名的内涵进行概括提炼,从而确定立意。由于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立意的角度也灵活多变,便于学生根据自己己有的知识储备和特长尽情发挥。例如选择文质楼、兰蕙楼、博约楼为一组,可以从“自身修养”的角度立意:男生要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女生要做纯洁高雅的东方淑女,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如果选择明理楼、思齐楼、厚德楼为一组,可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立意:远离愚昧,做一个知书达理、积极进取、品德高尚的新时期青年;如果选择勤耕楼、行知楼、搏毅楼为一组,可以从“勤奋好学”的角度立意:既要勤学苦练,又要勇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养成乐学善学、毅力超群的良好品质;如果选择笃志楼、致远楼、凌云楼为一组,则可以从“志存高远”的角度立意:当代中学生应该胸怀鸿鹄之志,目光长远,大有作为。从命题设问上看,写作本题宜首选议论文体,结构形式以并列式为佳。在审题立意时,谨防罔顾驱动“任务”,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侧面大做文章,致使偏離题意;更不能全然不顾题目、中提供的关键词,另起炉灶,自行其是。
明德以修身 笃志而行知
走进校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墨香,诗卷之气盈入心中。放眼望去,亭台,回廊,浮雕,园林,无不充满智慧。即使是那一个个小小的楼名,也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身为学子,不论出身、相貌、才情,都应以德为首。无德之人,难成大器。我国自古重品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把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因为品行之重,不但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江山社稷的安危存亡。魏征为国荐贤,敢言直谏;岳飞精忠报国,不畏奸邪,传为千古佳话。而李斯妒杀韩非,玷污一世英名;秦桧结纳私党,陷害忠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思及今人,自当心忧天下,胸存懿德,践行“仁义礼智信”,提高自身修养。待师以敬,待友以诚,孝亲尊长,三省吾身,以美德立于天地之间。
看到“行知楼”,不禁让我想起了《礼记》中的“格物致知”。学习,不应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应从实践中探求真知。远古时期,人们认知能力低下,更没有如今这般丰富的知识资源。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资料,修先人之古籍,终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而那些文学巨擘也不是蜗居在小小斗室里完成鸿篇巨制的。只有体味生活,才会在文章中描摹人生百味。现代作家余秋雨,辞去北京工作,抛下政治、社会地位,去大漠中看古战场,去甘肃观莫高窟,渡赵州桥,游历三峡,只一身破衣,足迹遍及文化古迹,历尽艰辛,终于酿出了醇美的《文化苦旅》。阅万卷书,行千里路,才能获取真知,成就大业。
然而,懂得了“厚德”与“知行合一”还不够,还需辅以坚定的志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大雪封山,而宋濂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只为求得老师的指点。看到老师不高兴,他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等到老师脸色好些,便屈身恭敬讨教,终于登堂入室,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受到万人敬仰。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像宋濂那样,不慕锦衣华服,一心向学,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名就功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像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
【点评】作者开篇由校园场景引出话题,扣题严谨,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文章重点从“厚德”“知行”“搏毅”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符合题目的要求。所选的素材包含官场、医学、文学,涵盖古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古诗文名句的引用,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增添了文采。举例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手法交错使用,灵动多变,显示出娴熟的论证技巧。拟题言简意赅,行文首尾照应,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
白天看电视玩游戏、半夜依旧在微信网聊„„这是部分学生暑假生活的打开方式。而暑期还未开始,杭州就有一少年痴迷打《王者荣耀》,和父亲发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从四楼一跃而下。沉迷《王者荣耀》是谁之过?
有人认为开发商的逐利思维太浓;有人认为家庭监管缺失;有人认为政府欠缺行业规范化指导;也有人认为玩家缺少自律。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角度来表达你的观点,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题干中给出了四个角度,这四个角度都是在查找青少年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原因。第一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开发商,认为开发商唯利是图;第二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家庭教育,认为监管缺失;第三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政府,认为政府缺乏规范化指导;第四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玩家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玩家不够自律。考生从这四个角度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确定立意写作即可。如,根据角度一和角度三,可立意为“游戏开发应加强政府行业规范化指导”;根据角度二和角度三,可确定立意为“家庭和政府都不能缺失”;根据角度二和角度四,可立意为“家庭不能缺失,个人更要自律”等等。
点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目首先给出一则时事新闻,体现了传统材料作文的特点,然后给出四个角度,并要求考生从四个角度中选择两到三个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写成文章,这又模仿了2017年高考课标一和课标二卷的形式,体现了创新性。考生写作中既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所给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四个角度,确定每个角度的内涵,然后选择有内在联系的两个角度或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写成文章即可。
第五篇: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
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了“2017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了上面的流行语,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流行语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当“共享”之风吹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应运而生,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共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当习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响起,世界各国都有了积极的回应。构建命运共同体,让充满纷争的世界发现了和谐发展的曙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共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共享雨伞,让我们在一场猝不及防的雨到来时免受淋漓之苦;共享单车,让我们从容地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共享充电宝,让我们手机相机在没有电的时候能及时续航。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在享受共享带来的便利时,不要忘了在心中给别人留出位置。因为从实质上看,共享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更是一种分享的精神,需要我们互帮互助。当你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汽车,出行的人群中就会有一个人享受到你的付出;当你愿意与别人共享你的房屋,旅行的人群中就会有一个人享受到你的温馨。留住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当前的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形成了严峻挑战。人们不论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鲁迅先生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人们的命运,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一样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就是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的伟大实践。如果这些倡议得到充分实践,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其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种“分享”和“共享”。既然这个世界让每一个国家“共享”了一片土地,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需要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来应对。命运共同体让我们团结起来,改变过去你输我赢的自私心理,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问题来了我们共同承担,解决问题我们分享经验,发展成果我们共同享有。这就是费孝通先生的理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愿共享之风吹开民族隔阂的坚冰,让世界不再纷争不断。
【解析】试题分析:
素材解读:又到一年盘点季,总有一种收获让我们喜不自禁,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回味隽永,总有一种憧憬让我们豪情满怀。“汉语盘点2017”重磅出炉,细细玩味,十大流行语是如此耳熟能详、如此亲切可感,又是如此振奋人心、如此令人鼓舞,无不在大家的内心激起强烈共识和回响,这不仅说明本媒体流行语盘点很精准、很给力,而且表明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付出的不懈努力可圈可点,取得的辉煌成就值得大书特书,领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的中国故事精彩纷呈。2017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铿锵叙述。党的十九大擂响了引领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铿锵战鼓,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撸起袖子加油干”,拿出新姿态、建设新气象、谋求新作为,书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更加精彩的新篇章。适用话题:1.新时代赋予流行语新意蕴。2.流行语是民间时代最强音。3.“流行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4.2017年十大流行语,中国故事的铿锵叙述。
5.通过语言变化的脉动,记录下时代、社会、文化的递变轨迹。
6.用语言文字记录生活与时代的机会,引导我们理性思考自身、社会、国家与世界。
7.这样的词语成为流行语不仅代表了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也显示出大家奔向新时代的决心和干劲。8.如果把生活比作迎面吹来的风,那么十大流行语就是叮当作响的风铃,每当风铃响起,我们不仅感受到风的温度,也能聆听到风的足音。
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本作文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立意时注意对流行语进行分类,然后不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即可:从“十九代”的角度立意:十九大开创了新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立意:当今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依靠科技发展,开拓美好生活,实现民族的复兴;从“金砖国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立意:和谐发展,合作共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9月,租住在杭州某小区的小晨,讲述了一件令她心头暖暖的事。那天凌晨一点,她被一个陌生姑娘的电话吵醒,对方说:“我是1901租客,单元门的密码锁坏了,你能帮忙开下门吗?”想到姑娘的惨境,小晨马上下楼去开了门。第二天早上,她的房门外出现了一袋水果和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感谢小晨的话。
这件事被许多媒体当作道德示范,告诫人们美好社会离不开善意的行动和真诚的感谢。但也有许多读者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危险太大,“深夜开门”并非完美的道德范本。读了上述材料中,你有什么感想和思考?请就此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合理引用原材料,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答案】呼唤道德不必拿“深夜开门”说事
自媒体时代,很多新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比如上面这条新闻,看完后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是陌生人,怎么会有联系方式,而且5个租客的电话都有,打电话的女孩又不是房东!单元门密码锁坏了,为什么不找物业或门卫呢?既然是使用密码锁的小区,档次也不应该太低,难道是急于进门,没有想其他办法,拿起电话就打?总之,面对有限的信息,人们的质疑会因为信息的缺失而强烈。尽管,这些细节好像无损核心事实,但是,人们会因为这些信息的缺失以及事件的反常,而怀疑到事情的真实性。
当然,事情可能就是真实的,这是生活中让人感到温暖的插曲。这样的插曲,在一个人与人陌生化严重的社会,似乎显得异常珍贵。因此,媒体把这样的插曲作为新闻来报道,告诉人们有这样的温暖人心的事件发生。或许,有人还会把这个个案当成是一种道德示范和提醒,告诫人们道德离不开善意的行动和真诚的感谢。的确,社会道德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有些人在看到困境时不愿意伸出援手,有些人在接受帮助后不懂得感恩。呼唤道德的动机没有错,但是没有必要拿深夜开门的个案来说事。首先,这样的个案并不恰当。试问,有多少人敢在深夜给陌生人开门呢?一个住户没有义务在深夜下楼为一个陌生人开单元门,而且,深夜开门是不安全的行为,哪怕要求开门的真是同单元的住户。因此,深夜开门就是一种愿望道德——希望别人做到的道德。面对陌生人深夜开门的要求,接到电话者当然可以拒绝——他们没有这个义务,而且面临风险。道德是可以分为愿望道德和义务道德的,我们能够要求的其实是义务道德,如果泛化地将愿望道德作为要求的一般对象,就容易引起新的矛盾。难道,深夜不给陌生人开门就是一种不道德?
其次,道德更多时候产生于常态。我们所呼吁的道德,其实并不抽象,也并不虚无。它不是要求人们一定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就、成全别人、社会;它也并没有排斥个人的利益和诉求,它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生物化、社会化、精神化统一的过程。在呼吁道德时,我们当然期待美德,它让人们看到了人的精神性,看到了人格的伟大与崇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呼唤的道德,其实更多的是日常的道德——能否恪守职业道德,能否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深夜开门似乎不是这样的情形。与这个案例不同,前几天有一条新闻,说一位母亲怕孩子打扰到别人,在飞机上给周围乘客发糖和耳塞的行为,就是一种日常道德,它既让人看到了用心,也让人感受到了道德的温暖。深夜开门的个案可以作为新闻来报道,只是在关注时最好能够有更多细节,在传播时最好不要有过高的道德层面的预期。否则,新闻就容易引起选择性解读和逆反效应,这一点,从网民的新闻跟帖中已经窥见。道德扎根于生活的常态中,我们需要的是更普遍、更具体的道德,哪怕它们不足以构成新闻,只要它们是真实的,鲜活的,我们就可以受益其中。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关于给陌生人开锁的事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立意行文,可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的角度看,要求一个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不是讲道德,而是苛责,小晨的做法令人敬佩,但我们不能因此拔高道德标准,可以立意为“不要道德绑架”。从人要提高警惕,学会自保的角度看,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我们要坚守善良,也要学会自保。不过,自保并不意味着冷漠,我们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助陌生人联系警察及专业人员,如要“坚守善良”等。从城市生活的冷漠和孤独的角度看,这个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如今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冷漠和孤独,人们太需要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了,而增加社会生活的温度,还需要许多人的努力,如“弘扬正能量”。行文时注意从材料切入,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文章有针对性,然后结合现实的事件进行分析,是文章有普遍意义和深度。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