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教案(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5:2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景抒情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景抒情教案》。

第一篇:借景抒情教案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作文教学设计》

[导写过程]:

一、说事情,引出写法。

1、激趣导入:教师板书“情”字,问: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谁来组个词?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的心情的词语?高兴、激动、平静、烦躁、失望、伤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释放一下,抒抒情,愿意吗?

2、读下面句子,你知道作者抒发什么情感吗?

(高兴、激动、平静、烦躁、失望、伤心„„)

①啊!终于到星期六了,太阳从窗外照进室内,像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我也怀着无比快乐、幸福的心情打开了大门。

②又是一天好时光,清早的阳光温暖又明媚,空气清新而舒适,通往学校的林荫小道上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引得枝上的鸟儿们也随声附和,唱着悦耳的歌。路边的小草努力的吮吸着晶莹的露珠,向着阳光漫布的地方伸展着。

③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④满天的乌云遮住了阳光。刹时,瑟瑟(sè)的寒风夹带着密密的雨丝,发出阵阵呜呜的悲鸣.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呆滞(zhì)地望着窗外。

板书:心情————————景物

开心

太阳、花儿、小鸟、清风„„

(鲜明的景物)

总结:借景抒情-----------借助景物表达心情

2、过渡:同学们,小学我们已经毕业了,你们知道有哪些抒情的方法吗?

3、点名说。(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③借古抒情④情景交融)

4、小结:正如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一样,抒情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借景抒情有什么妙处,又该怎样恰当地运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起来领悟,一起来实践。

二、说图画,感悟写法。

(一)说第一幅漫画,感悟借景抒情之妙。

1、出示第一幅漫画(一女学生考了48分,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路上的情景)。

2、问:从画面上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吗? ①今天我考了第一个不及格,心里难过极了。

②拿着这第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太阳是那样的刺眼,空气是那样的污浊,路边的鲜花是那样的无精打采,连小鸟也来凑热闹,总是不停在耳边聒噪

3、点名说话。

4、你是怎样感受到他内心的难过?

5、过渡:的确,有时从人物的表情能非常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物的内心情感,谁能不直点明她的难过的心情,通过周围的景物,让她的心情清楚可感呢。

(预设:生甲——今天XX考了第一个不及格,心里难过极了;生乙——拿着这第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XX觉得太阳是那样的刺眼,空气是那样的污浊,连小鸟也来凑热闹,总是不停在耳边吵闹。)

6、出示上面两个句子,问:你们认为那种表达好,为什么?

7、小结:如果我们能在日常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景物描写来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我们的习作就会变得加生动形象,更加具体可感,更加引人入胜。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妙处所在

8、小结:难怪大国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精辟地说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说第二幅漫画,领悟借景抒情之法。

1、过渡:借景抒情有如此之妙处,我想很多同学都想试一试,请看第二幅漫画。(一女生拿着考了100分的试卷走在路上)

2、如果漫画的主人公就是你们自己,同学们,谁能用一段景物描写来准确、具体地表达这时你的心情呢?

3、点名说。

4、师点拨,归纳出借景抒情的要求:(1)事、情、景和谐统一;(2)恰当运用修辞、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写活。

5、听着同学们妙语连珠,老师也想就这一幅画的内容来一段借景抒情,你们看老师写得怎么样?

6、出示文段:“我拿着这第一张满分试卷,蹦蹦跳跳的向家里走去。一路上,我觉得太阳是那样的炽热,柳条儿在微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连路边的鲜花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似乎在为我的精彩热烈鼓掌。”

7、欣赏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8、引导评改,再次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跳出画,激活体验。

1、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描的是画中之景,抒的是他人之情。其实,我们的生活都曾经给我们制造过喜怒哀乐,我们生活的环境都给我们提供了雪月风花,情由事生,景为情动!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2、点名说。(可适当引导:端午节,家人在一起吃粽子,其乐也融融,仰望天空,你会觉得——学生说;)

四、巧练笔,活用写法。

1、过渡:人们都说童年是一首动人的歌,歌声中有欣喜,有快乐,有悲伤,也有难过!同学们,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中学阶段,我们的童年即将结束,但我想,童年的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请同学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最高兴

或者是最难过的一件事写下来,但要求用上“借景抒情”的方法,把事情写得更具体,更感人!

五、精修改,巩固写法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进行独立修改。(1)是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2)景物描写是否生动具体;

(3)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是否和谐统一,是否仅是为写景而写景;

2、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如何修改的过程和理由。A、赏美文,锦上添花

首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学生毛遂自荐,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并就本次写作重点说出自认为写得较为得意之笔;其次,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指出其不足,也可以赏析精妙这处,更可以挑战,来个锦上添花。最后小结巩固“借景抒情”的要求。B、评不足,共同提高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学生展示一篇自己有较多不满意的习作,提出自己的困惑,集共同之智慧,完善习作。[板书设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1)、事、情、景和谐统一;(2)、恰当运用修辞、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写活; 范文欣赏: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激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第二篇:借景抒情教案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泽林中学 余晓燕 联系电话***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理解;

四、教法:教授法

五、学法:仿写法

六、教学时数:一教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写景的文字就不能是为写景而写景,应该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二)如何处理“景”与“情”

1、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事物,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客观事物之中,所写之景都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生命中总有这么些时光,为春天百花争艳而迷恋,为夏天炫丽多姿而热诚,为秋天红叶洒疆而痴情,为冬天冰封万里而狂舞;踏着朝阳向青春问好,寻着微风向现在奋斗,伴着霞光向未来致敬;我们走过的流年,错过的风景,虚度的光阴,而时只剩下残缺的记忆,每一段都播放着喜与悲、苦与乐、泪水与欢笑。此时流年过半,我,你们都坚强。每一份辛酸都承载一段故事,我和你就书写在那春、那夏、那秋、那冬、那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因为那有你我完美的邂逅及微光的红晕。”

2、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物,心中乎有所感,思绪万千,进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吧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情随景生,触景生情。”如“静静地走在这条长街,心生不由的颤抖些许,熟悉且又充斥着陌生。仰头看着阳光普照出的疲倦,带满了颓废的色素感,这应是秋天,永不变却的颜色和忧伤。悲凉经风划过指尖,记忆犹新忆出昨天。然、最后的回不去,只是所有的曾经来过。如同、那些记忆中的人儿,那些记忆中的事儿,还有那个旧时光中,孤傲轻狂的年少,都将填满在回忆的脑海中翻阅出无数过去。”

3、以景衬人,以人带景

俗话说“马上看将军,花间观美人。”以景衬人就是让景物为烘托人物服务,为把景物写活,常常采用以人带景的方式,由人物把景物带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来了解作者的心境。如“眼前的世界被封锁在密如珠网的雨丝中。往远处看去,街道、楼房、行人,都只剩下了一个有些模糊的轮廊。天上又是几阵雷响过,雨水好像被催促似的,心情也变得有点郁。慢慢的在想这场雨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想到了这里,心情越发的变差,黑色的天空.散发着诡异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感觉.那感觉.让人窒息.”

(三)如何调动“景”为“情”生

1、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景物。

2、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3、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

例:《与朱元思书》

(正面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侧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视觉描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听觉描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四)写作练笔

自由选取景物,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200字左右)

(五)教师范文示例

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深深被这暮色迷醉。夕阳静静的挂在西方的天空中,是那样的殷红浑圆,映照得天边的云霞像金缕银线织就的最美丽灿烂的锦缎。夕阳的余晖落在湖面上,像一支画笔给单调的湖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感觉湖水本就是彩色的。那暖色的光照在熙来攘往的行人身上,在光影里了,老人的脸上是历经了岁月沧桑的宁静,青年人的脸上是努力生活的奋发昂扬,小孩的脸上是对这多彩世界的好奇。

(六)学生习作点评

色的阳光透过那碧绿的樟树叶射下来,暖暖地洒在每一个花坛里,瞧,树儿!那些是我们曾经挖坑,浇水种植的树儿长得多高啊!一簇簇一丛丛的吐着嫩绿嫩绿的叶,你挨着我,我贴着你,连成一片,成为一片绿海,绿得那么清新,绿得那么醉人。啊,夏青,又长高了一大截,像个卫士,挺直了腰杆绕这个长方形的花坛站成一圈。圈儿里,月季花露出粉红的面颊,蝴蝶轻拍着五彩的翅膀,过去把它亲吻。花儿缀着绿叶,绿叶衬着花儿,红艳如流,翠绿欲滴。啊,有多少个春日,我与同学背着书包走过这里;有多少个春日,我和好朋友在这里玩耍;有多少个春日,我与小伙伴在花坛除草;有多少个春日,我与你们在一起,那时,我们多么的快活,我们无忧无虑,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

点评:这个练笔片断写的较好,写景抓住里事物的突出特点,从高到低的写作顺序使语言也很有条理;抒情也亲切自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校园的喜爱眷恋之情。

(七)教学反思

上好一堂作文课确实不容易,既要老师克服难教难改的心理,又要学生克服难学怕写的心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老师多下功夫。首先,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堂课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老师亲自写下水作文。自己写,才能了解写作的难点在哪,有了切身的体会,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写。

第三篇: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理解

四、教学时数:一教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结合《雪》理解“触景生情”

师:景物能让我们产生某种感情,那么,这也给了我们启示,假如我们有了某种感情,反过来就可以通过景物来抒发。高考基础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感情真挚”,借助景物将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是达到“感情真挚”要求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研究“借景抒情”文章的写法。

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分发资料(附后)

我给大家发下了几篇文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借景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点击),抒发了真挚的感情,请大家研究研究这几篇文章各抒发了怎样真挚感情?

(三)方法指导:

1.张开联想、想像翅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

突兀地来了一座山,郁郁的,似乎一个不很快活地村姑,没头没脑地在等什么人。接着,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络绎迎接上来,且相互之间绝不关联绝非约好了来的;来的很突兀,似乎不是远远迎上来,而是兀地从地下拱上来;迎风一晃便化作一个个风姿绰约、飘飘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发型,穿了时髦的长裙;满面春风挽了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走来争相招徕买主,推销货色,使人生出兴奋,想去亲近一番。(《看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想象成美丽的姑娘,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喜爱。

(2)

看!太阳像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正在炫耀自己的彩衣,它把彩衣搭在天边,惹得周围一片红彤彤、金灿灿。太阳又像一个很强壮、顽皮的少年,只是探了探自己红红而朝

气蓬勃的圆脸。

将太阳拟人化,日出景象被描写得形象丰富,立体感很强。

2.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一致,直接写;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不一致,改造写。反衬的手法是改造景物的最好方法。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B

——《诗.小雅.采薇》

(注):A往:指出征时。依依: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B来思:指归来时。思:动词词尾。雨(旧读(уù):下雪。雨:动词。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讲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中都写到了枫叶,但它所代表的感情却大相径庭。杜牧看了一路风景,陶醉在美好景物中产生了愉快的感情,而经霜的枫叶,层林尽染,如火如霞,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作者愉快的感情相一致。

但是,这一派美景在莺莺的眼里就不那么可爱了。《西厢记》里有一折戏叫“长亭送别”,讲的是相国夫人找藉口要张生赴京赶考,想以此来拆散张生与莺莺小姐的美满姻缘,莺莺送张生上路,在莺莺的唱词中有这么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打枫叶,红得那么醉人,这是可喜的景物,而莺莺只有悲情,哪有喜悦;也就是说,可喜的景物反而引起人的哀情,情景不一致,怎么办?改造一下,把枫叶说成是“点滴离人泪”,这样情与景就一致了。

怎么改造景物呢?告诉大家一个秘诀,运用反衬的手法(点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请同学们对这首诗作简要的分析。

兵士出征时,心里是愁苦的,诗人写道:“昔我往昔,杨柳依依”,杨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反衬了兵士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兵士却在这时被迫出征,所以显得加倍愁苦。兵士回来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诗人写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风雪交加的冬天赶路是艰苦的,用苦来反衬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兵士急于回家,而不顾雨雪忙着赶路,加倍显出心情的愉快。可见,反衬在表达感情上很有力量,可收到加倍的效果。顺便提一下,这首诗也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典型事例。3.

酝酿真挚感情,做到情景交融

结合《与朱元思书》进一步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四)注意

1、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

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抒情三要求

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紧张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内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弛缓的抒情,则把内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那么,对抒情有哪些要求呢?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五)写作

一、以“阳光下”或“月光下”为话题,写一个或几个片段景色,题目可自拟 导思: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抓住阳光下或月光下的最典型景色特征来写。

2、写作时可变换立足点,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另外动景、静景可结合写,也可移步换景。

3、写景和写人要结合,写景和抒情要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夜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情、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夜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注意情、景、理的结合。②600字左右。③不用诗歌形式。

导思: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不过在题目以外,加了一些启发性的文字,借以引发考生的思路罢了。

1、从命题要求看,写作这道文题,应该在文章的内容上包含情、景、理这三项要素。既要描写出夏夜的景色,要触景而生情,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进一步因景因情而发出议论,作一些理性上的思考与探讨。而情、景、理这三者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写好这样题目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

2、这类文章的写作,景是基础,因景才能生情,所以要有简洁的写景文字;情是引线,因情才能明理,所以抒情既要充分,但又要落到理性的思索,不能有情无理。

(六)互评

我 喜 欢 秋 天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

我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天生机勃勃之貌,没有夏天姹紫嫣红之景,也没有冬天银妆素裹之纯,但我仍对它情有独钟。

如果说绿是春天的使者,红是夏天的色彩,白是冬天的打扮,那么黄便属于秋天。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时,秋婆婆迈着她那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使万物脱下了旧衣,换上新装。树儿们都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秋婆婆精心缝制的新衣。花儿都收敛起绽开的笑容,鸟儿也都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另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似乎一切都显出几分无奈,几分孤独,几分凄美。过往行人也来去匆匆,无暇观赏两旁风景。这也许是秋天不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吧。

但让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令人倍感哀伤的景色中移开,移向那金灿灿的田野。田里的庄稼经过几个月的培养,现在已经成熟了,这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喜悦。辛勤工作许久的农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走向金色的田野,收获他们劳动的果实。他们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热火朝天,一时间,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活泼热情,秋天的丰收喜悦全来到了这广阔的田间。一阵秋风吹过,“大海”泛起层层浪,夹杂着人们清脆欣慰的笑声。看着此情此景,还有多少人会不喜欢上秋天呢? 有时会有一场小雨,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扑打在人们的脸上,凉凉的。这时,人们忘记了一切不幸,尽情接受秋雨的洗礼。

我喜欢秋天,喜欢那萧条的美,喜欢那丰收的喜悦,喜欢那绵绵的小雨……喜欢它的所有所有。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尽管它并不很出众。

〖点评〗 面对秋天,作者有独特的眼光:纵然有几分肃杀,有几分萧条,但从秋的成熟中,从丰收的喜悦里,作者读出了美。作者巧妙地把对秋的赞美之情,融进了对秋景的描绘之中。

飘落心灵的秋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到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虽将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

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们那颗还是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步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们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作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得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简评]:第二段:枯黄的树叶,扬扬洒洒,飘落在地,与作者失落、彷徨的情绪多么一致啊。第四段:梧桐叶与自己的命运十分相似;而那顽强生长的另一片小树叶,却启示我“应该振作起来”。这种启示使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明白了: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给你生存的暗示。

第四篇: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借景抒情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写景文章更优美。

2、学会积累并创造出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个性语句,比如用一些新鲜准确的动词??

3、学会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而且两者要做到转接自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以背诵的方式回顾第二单元所学诗歌,引出共同点:借景抒情。

二、升格引导归纳写景方法

1、用“月亮、树影、池塘、蛙声”写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

2、师选3~5个学生代表读所写片段,评选出最好的。

3、引导学生归纳写景好在什么地方

4、师总结归纳方法:

A 顺序 B 修辞 C 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5、师引导生当场修改

修改前:晚上,天空星星很少,月亮像只烧饼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看得我都有点饥饿了。条条树影飘飘扬扬,倒映到鱼塘里。周围蛙声叫个不断。

修改后:天空星星很少,只见一轮月亮像玉盘一样镶嵌在夜空。不远处,千条万条树影飘飘扬扬,飘到鱼塘里。小青蛙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亲人一样,叫个不停,蛙声几乎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里。

6、生再读,师生点评。

三、学习情景交融:

1、师结合第二单元所学诗歌引导生总结借景抒情的方法

2、是总结归纳:

注意用一些能体现心情的词语在景物身上,但要注意要用得恰当。

3、生再次修改作文片断

4、生读作品,师生评价。

5、师读例文,生谈体会。

在一个静谧的夏夜,我独自走在乡村小道上,抬头仰望,银河闪闪发光,一轮皎洁的明月像玉盘镶嵌在星空中,月光泻在树林中,一团团树影躺在地上,无力摆动。青蛙们似乎想吓散地上的树影,扯长了肚皮地叫,蛙声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啊。

前:天空星星很少,只见一轮月亮像玉盘一样镶嵌在夜空。不远处,千条万条树影飘飘扬扬,飘到鱼塘里。小青蛙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亲人一样,叫个不停,蛙声几乎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里。

第五篇:作文六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作文六:通过景物表达情感-----借景抒情写作训练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理解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师:景物能让我们产生某种感情,那么,这也给了我们启示,假如我们有了某种感情,反过来就可以通过景物来抒发。借助景物将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是达到“感情真挚”要求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研究“借景抒情”文章的写法。

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我给大家发下了几篇文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借景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抒发了真挚的感情,请大家研究研究这几篇文章各抒发了怎样真挚感情?

(二)方法指导:

1.张开联想、想像翅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突兀地来了一座山,郁郁的,似乎一个不很快活地村姑,没头没脑地在等什么人。接着,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络绎迎接上来,且相互之间绝不关联绝非约好了来的;来的很突兀,似乎不是远远迎上来,而是兀地从地下拱上来;迎风一晃便化作一个个风姿绰约、飘飘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发型,穿了时髦的长裙;满面春风挽了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走来争相招徕买主,推销货色,使人生出兴奋,想去亲近一番。(《看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想象成美丽的姑娘,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喜爱。(2)看!太阳像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正在炫耀自己的彩衣,它把彩衣搭在天边,惹得周围一片红彤彤、金灿灿。太阳又像一个很强壮、顽皮的少年,只是探了探自己红红而朝气蓬勃的圆脸。

将太阳拟人化,日出景象被描写得形象丰富,立体感很强。

2.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一致,直接写;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不一致,改造写。反衬的手法是改造景物的最好方法。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讲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中都写到了枫叶,但它所代表的感情却大相径庭。杜牧看了一路风景,陶醉在美好景物中产生了愉快的感情,而经霜的枫叶,层林尽染,如火如霞,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作者愉快的感情相一致。

但是,这一派美景在莺莺的眼里就不那么可爱了。《西厢记》里有一折戏叫“长亭送别”,讲的是相国夫人找藉口要张生赴京赶考,想以此来拆散张生与莺莺小姐的美满姻缘,莺莺送张生上路,在莺莺的唱词中有这么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打枫叶,红得那么醉人,这是可喜的景物,而莺莺只有悲情,哪有喜悦;也就是说,可喜的景物反而引起人的哀情,情景不一致,怎么办?改造一下,把枫叶说成是“点滴离人泪”,这样情与景就一致了。

怎么改造景物呢?告诉大家一个秘诀,运用反衬的手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请同学们对这首诗作简要的分析。

兵士出征时,心里是愁苦的,诗人写道:“昔我往昔,杨柳依依”,杨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反衬了兵士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兵士却在这时被迫出征,所以显得加倍愁苦。兵士回来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诗人写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风雪交加的冬天赶路是艰苦的,用苦来反衬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兵士急于回家,而不顾雨雪忙着赶路,加倍显出心情的愉快。可见,反衬在表达感情上很有力量,可收到加倍的效果。顺便提一下,这首诗也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典型事例。

3.酝酿真挚感情,做到情景交融

(三)注意

1、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抒情三要求

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

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紧张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内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弛缓的抒情,则把内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那么,对抒情有哪些要求呢?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四)赏析

飘落心灵的秋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到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虽将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父亲那

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

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们那颗还是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步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们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作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得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简评]:第二段:枯黄的树叶,扬扬洒洒,飘落在地,与作者失落、彷徨的情绪多么一致啊。第四段:梧桐叶与自己的命运十分相似;而那顽强生长的另一片小树叶,却启示我“应该振作起来”。这种启示使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明白了: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给你生存的暗示。

(五)写作

一、以《那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导思: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抓住阳光下的最典型景色特征来写。

2、写作时可变换立足点,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另外动景、静景可结合写,也可移步换景。

3、写景和写人要结合,写景和抒情要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要求:①注意情、景、理的结合。

②600字左右。③不用诗歌形式。

导思: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不过在题目以外,加了一些启发性的文字,借以引发考生的思路罢了。

这类文章的写作,景是基础,因景才能生情,所以要有简洁的写景文字;情是引线,因情才能明理,所以抒情既要充分,但又要落到理性的思索,不能有情无理。

下载借景抒情教案(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景抒情教案(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借景抒情一段话

    (杜骏盈)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考得很不好。走在放学的路上,天色灰蒙蒙阴森森的,太阳早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空气中夹杂着尘土的气息,让人感觉有些透不过气来。书包似乎越来越重,像一......

    借景抒情诗范文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作文如何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人物、为文章主题服务,要与情感融为一体,正是“以自我观物,物着心色;以本我观物,物......

    借景抒情诗

    一、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春天,诗人是时客居洛阳。 (2)、汉代横吹曲中有《折杨......

    作文如何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人物、为文章主题服务,要与情感融为一体,正是“以自我观物,物着心色;以本我观物,物......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800字一:岁寒三友 世人独爱那坚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宁折不屈的竹,爱它们与众不同的风姿,更爱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我也喜欢“岁寒三友”,喜欢它们的形态......

    借景抒情写作技法学生教案

    一花一叶皆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 ——借景抒情写作技法指导 一、景物描写的作用:二、 名作欣赏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只 是深深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