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十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1)
【故事一】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故事二】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三】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故事四】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
【故事五】
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 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 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 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 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当流着泪听完这个故事,又反反复复的听着这首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在默默的为儿 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儿女,能够感恩于亲人这样一颗爱心!而做为一个人,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来自于亲人的爱,那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太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乐和亲情!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关爱!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信任!当我们感受一缕晨风,听见一声鸟鸣,触摸一滴露珠,那是来自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愉悦!当我们迎来新一 轮朝阳,目送夕阳西下,那是时光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甚至,当我们承受了一次风雨,走过了一段泥泞,那是生活给了我们战胜的勇气„„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对!学会了感恩,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我们才不会在生活中轻言放弃,勇往直前!【故事六】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故事七】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故事八】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故事九】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故事十】
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救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婴儿,躲在他身下,熟睡着。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当她一听自己的孩子安全了,没有危险了,心情一松,晕倒了。医护人员赶快把她送往医院抢救。
这位母亲之所以能撑到现在,是她要救孩子出去这个强烈的念头支撑着她,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她自己也不能坚持下来。
第二篇:十个经典的小故事
十个经典小故事
给您发送这十个经典小故事(可能您早已经阅读过,就重温一下吧),并附送《中国销售力》电子期刊和《大客户销售与谈判》与《心灵动力》课程资料各一份,请注意查收。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1、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4、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效率低下,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5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10,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 因 破坏者5座城邑。第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
锭。于是,国王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
5、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6、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7、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8、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9、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 *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
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
。相信很多人 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
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0、奥卡姆剃刀定律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第三篇:十个小故事3)范文
1、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爸爸,谢谢你。”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2、分苹果的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这样写到: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说:“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3、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4、错误也有价值
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教室里的严肃气氛顿时化为乌有。怎么办呢?但见这位教师神态自若,她从容不迫地问:“同学们,你们在笑什么?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经她这么一说,教师里静了下来。她接着说:“还有后来人的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的意思还有人接班。”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又亲切地说:“当然,意思不变,并不等于说这位同学读对了。他所以念错,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的缘故。如果仔细看,认真读,就不会出这种不应该的错误了。我们请他在为大家朗读一遍,好吗?”学生们听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那位站着的学生情绪更加激昂地读了起来。
5、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象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的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馒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6、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评价: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7、记住,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有一天,他正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
大卫回头发现发生的事之后,他开始失控了。大卫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才侍弄出那些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大约有2尺宽已被夷为平地!当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之后,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请记住——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的妻子也提醒我们,为人父母必须明了孰轻孰重。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上的东西还要重要。被球砸碎的窗户、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灯及掉在厨房里的碟子都已经破了,花也已经死了,再责备孩子又有何用?我必须记得不要打破一个孩子的心灵,不要让他们充满活力的感受变得麻木,不要再增添更大的损失。
……
有一对夫妇以及7岁的女儿外出到朋友家晚餐时,女儿打翻了水杯。他们在水渍擦干净后并没有责备女儿。朋友抬头看看他们说:“你们知道,我真的很感谢你们不像别的父母一样。我大部分朋友的父母会对孩子的无意小错咆哮,并且教训他们要更小心一点。谢谢你们没有那样做!”
有一次,我和一些朋友共进晚餐,相似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儿子弄翻了桌子上的牛奶杯。当他们责备他时,我也故意弄翻我的杯子。当我开始解释说我在40多岁还会弄翻东西时,男孩开始微笑了,而她的双亲似乎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再生气。我们多么容易忘记我们仍然在学习啊!
……
最近我听到一个有关史蒂芬·葛雷的故事。他是个曾经取得过重要的医学成就的科学家。有个报社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班人更有创造力,是什么因素让他超乎凡人?
他回答,在他看来,这都与他小时候他母亲给他的经验有关。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样!
他的母亲来到厨房,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他或者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几乎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水坑。反正损害已经造成了,在我们清理它之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他的确这么做了。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你还是得把它清理干净,让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择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有效地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试验。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小男孩学到了,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这个知名的科学家说,那一课使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除此以外,他还学到,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实验失败,我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每个人的父母都跟他母亲的反应一样,那不是很好吗?
……
几年前,保罗·罗威曾经在收音机上说过一个在成人关系上也使用的故事。
有个年轻女人下班后开车回家发生了碰撞,撞坏了挡泥板。她在说明那辆车是出厂才几天的新车时便说边掉泪。她回家怎么向丈夫解释呢?
另一辆车的驾驶员充满同情心,但他也表示他们必须记下彼此的驾驶执照和车牌号码。当这个年轻女人从大大的棕色信封中取出文件时,有张纸条掉了出来。上面,男人的笔记写着:“如果出了事……记住,亲爱的,我爱的是你,不是车!”
……
且让我们记住,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还要重要。当我们这么记住,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开得比花圃中的任何花更美丽!
(美)杰克。坎菲尔
评:什么样的物质损失可以同给你所爱的人造成的伤害相提并论呢?
8、利 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再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这位老师:一是有一颗真切的爱生之心,他不想让学生挨打;二是他充分相信学生;三是他善于利用契机激励学生。那个借分的学生由于获得了老师的“资助”,得到了老师的关爱,鼓起了奋斗的信心,从考试不及格到考试满分,实现了他自己的许诺。
——一般说,老师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不会很重视,不会很信任,有的甚至会挖苦讽刺,巴不得借家长之手“好好整治”一下学生。老师心里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炼成钢”。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9、逼学生提问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我说:“这篇课文是我学还是你们学?”学生们答道:“我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才需要学,不懂才需要问,既然你们没有问题,我就没必要讲了。”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
课文学习的进步并不是老师“讲”, 而是自“问”。
经过这样一“逼”,学生们都能提出一些问题。我教《故乡》时,学生们共提了八十二个问题。我还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样写的?三是为什么这样写?四是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了,但怎样解答问题,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老师。我不急于立即给予解答,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研究、切磋,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享受思想的成果。
例如,我讲《孔乙己》一课:
师:(介绍完课文背景)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B:我想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环境描写吧。
师: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生C: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师:好,谁来帮他解答?
生E: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生F: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
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
师:最后孔乙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地走去了。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已的读后感。
生: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生:我想用鲁迅的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穷人的凉薄”。
生:“一个无望的人和一个无望的社会”。
10、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飞飞是个典型的厌学孩子,他从厌学到“厌学校”,发展到后来动辄与同学“打成一片”,结果成了学校里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回到家里,一塌糊涂的学习更招来父亲的饱打,飞飞已麻木到哭也哭不出来的地步。
寻常的钥匙打不开不寻常的锁。对飞飞这样的孩子,在人格上要平等对待,必须用教婴儿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来感化他。
有一次,他狂风暴雨般地把桌子、凳子和柜子全移了位,尽管同学们也活泼有余,还是被飞飞惊呆了。飞飞高高地站在桌子上,一副谁也不怕的表情。老师却用柔和的声音对有些愤怒的同学们说:“飞飞发脾气肯定有他的理由,我们相信他会把桌椅归位的。现在我们出去玩一下,让飞飞同学冷静一下。”
当老师半小时回来后,发现一切都归复原位了。三天后,飞飞旧“病”复发,老师却表扬了他,说:“飞飞有进步,上次移动了桌椅、书架,这次却只推倒了桌子,大家是不是该给他鼓掌呢?”同学们热烈鼓掌。飞飞很不好意思,立即把桌子扶好了。飞飞第三次发脾气,恰好在阳台上,老师又一次表扬了他:“飞飞怕影响大家学习,而跑到阳台上发脾气,这是一大进步。”
在老师一次次给面子、给台阶中,飞飞渐渐地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找回了自尊和自信。飞飞完全变了,在一次晚会上他表演节目:“我要上学校,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我喜欢背书包。”
第四篇:“十个一”军垦小故事
前 言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后,八师石河子市为提高学习效果,弘扬兵团精神,师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徐志新同志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的资料,在众多的军垦经典故事中,整理出珍贵的军垦“十个一”的故事,用来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教材。2014年2月20日上午,徐志新同志率领师市四大班子以及副师级以上干部和其他相关人员,来到军垦博物馆,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献身兵团”为主题,亲自讲述了这十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堂党课。
“十个一”的故事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广大干部党员对照兵团精神找差距的具体标准,对目前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八师石河子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十个一”的故事编印成册,以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军垦经典故事】
1、一群老兵的故事
这群老兵是原二军五师15团的进疆老兵,他的前身是三五九旅七一九团。
1949年11月底,和田发生反革命**,需要解放军紧急去平叛。于是,驻守在阿克苏的五师15团就承担了这个光荣任务。那里到和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公路,是大路也是土路,但走起来很遥远,恐怕需要1个月时间;第二条路是小路,要穿越中国第一大沙漠,十分危险。为了早日完成任务,15团的指挥员果断地选择了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他们历时18个昼夜,行军790多公里,及时进驻和田,平息了**。
进驻和田之后这些老兵就地转业,建立起十四师47团,从此他们就像一棵棵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挺立守望,驻守边疆。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大部分已经去世,将2 自己的尸骨也撒在这片荒漠,把子孙后代也留在了这里,目前健在的人已经不多。
建国50周年前夕,兵团领导去看望他们,问他们有啥愿望。这些老兵有的说没坐过火车,有的说没到过乌鲁木齐,还有的说离开王震将军几十年了想见见王震将军。
其中有一个老年痴呆的老军垦,在大家交流的时候他不说一句话,也没有任何表情,当问到当年这些战士的部队番号和名字时候,他马上站起敬礼,准确地报出二军五师15团。这个军礼让兵团领导热泪盈眶,因为这个老兵已经把这个番号、这份忠诚融进了血液里,刻在了骨骼中。
后来,兵团领导把这些老兵带到乌鲁木齐,安排在最好的宾馆。晚上这些老兵看着雪白平整的床单,竟然舍不得在床上睡觉,不认识翻盖的冲水马桶,一拧就来的淋浴喷头不知道怎么用,他们衣服也没脱就在地毯上躺了一夜。第二天服务员进房间打扫卫生,看到没一点褶皱的床铺和躺在地毯上睡觉的老兵们,一下子泪流满面,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他们到达了八师石河子市。面对广场上矗立的王震将军雕像,没有任何人组织,没有任何人命令,步履蹒跚的老军人自动列队,颤抖着双手向将军行了庄严的军礼,喊出他们驻守和田完成任务发自肺腑的声音:“报告司令员,我们是原五师15团的战士,你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 “老兵精神”永存!
2、一份党费证的故事
1982年9月28日,90岁的陶峙岳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风雨人生,沧海桑田。90岁的陶峙岳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年龄最长的新党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他的党费证现已被兵团博物馆珍藏。
在新疆解放不久,鉴于陈云、毛泽民、陈潭秋、邓发、林基路等同志曾先后在新疆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者,根据毛主席指示,新疆分局决定分期分批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包尔汉、赛福鼎等干部就是这时入党而又参加新疆党组织的领导机构的。
此时,二十二兵团刚刚成立,担任司令员的陶峙岳,积极投入到改造部队的运动之中。一天,王震找到陶峙岳,和他谈到入党的事。
“陶司令员,你早该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了。”王震单刀直入地说。
“我与共产党人一起共事感到很踏实,很放心,能学到许多我以前所不能学到的东西。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也非常向往,只是不敢冒昧启齿。”陶峙岳回答道。“但是,”陶峙岳态度很坚决地说:“我虽然不敢轻易启齿要求加入共产党,但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人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共产党对我如此之信任,我岂能有负所望。”
1949年,陶峙岳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回来后,他对王震说:“看到主席台上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党的领袖,我实在太高兴了。我把他们的讲话一字一句地记下来了,决心认真传达执行。”
1952年8月,王震和陶峙岳共赴石河子进行勘察。在途中,王震又向陶峙岳问道:“陶司令,你对共产党有些什么看法?有些什么要求?愿意不愿意入党?”陶峙岳回答道:“是所愿也,不敢请也。”从石河子回来之后,陶峙岳想了很多,决定抽空向王震同志作一次思想汇报。
几天后,王震来找陶峙岳谈把石河子建成新兴城市的想法时,陶峙岳向他袒露了自己对入党问题的心迹和思想转变过程:“我出生在湖南宁乡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从小受的封建教育很正统,加上家庭的熏陶,使我养成了一种非常守旧规矩的性格。孔夫子说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我长期以此为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洁身自爱、不结党营私的正直的人。后来,涉足社会,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并由于工作的需要,先后加入了同盟会和国民党,但党务活动我仍不去参加。
“加入到国民党之初,我对共产党的性质毫无认识,后来,蒋介石叛变革命,我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参加了军阀混战,有一段时期甚至成为反共反人民的工具。然而,我对共产党在感情上并无成见,所以,长期内战,使我深感彷徨和痛苦。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长期在胡宗南篱下,亲眼看到胡拥兵数十万,名为担任河防,实则阴谋反共。对此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行为,我深感悲愤。当我以军队代表身份参加重庆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目睹国民党要员们在大会中争权夺利,使我对国民党完全丧失了信心,对国家的前途也深感忧虑和失望。抗战胜利后,张治中将军出主西北军政,他力主和平解决新疆问题,也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和平。对于他的远见卓识,我深表敬佩。”
陶峙岳继续说:“我两度到新疆任职,是受张治中将军爱国情操的影响。新疆和平解放之前,我与赵锡光将军相约,尽力保境安民,等待解放军接管以后,我们就解甲归田,这种洁身而退的思想,说明我对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认识的。
“我对中国共产党产生良好的印象,是从与共产党人共事时开始的。首先,是在酒泉见到你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北京,见到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平易近人,说话推心置腹,不仅关心我的工作,而且极其关心我的思想改造。使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跟着共产党干是一条光明的路,也是我唯一正确的选择……” 1965年夏季的一天,陶峙岳写了入党申请,郑重地交给了新任兵团政治委员张仲瀚。张仲瀚接到陶峙岳的入党申请后,他反复地阅读思考,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是陶将军长期努力和不断改造之后,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评价。张仲瀚立即向兵团党委作了汇报,党委意见十分统一,决定报告给党中央,让陶峙岳早一天了却心愿。
然而,事与愿违。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陶峙岳的入党申请自然被搁置下来。直至1970年,已逾八旬的陶峙岳仍未得到公正的待遇。目睹着工厂停工,土地荒废,生产倒退,陶峙岳忧心如焚。可是自己年事已高,再不能像十几年前那样跑北疆奔南疆,便毅然辞去了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的职务,回长沙养老了。
1982年5月,陶峙岳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个月后,党中央批准他为正式党员。陶峙岳从第一次写申请到正式入党共用了17年时间。
90岁的新党员陶峙岳,在入党申请书上,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人类社会事业的实践。”
2012年7月,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华豫之门》走进新疆,在众多的宝贝和文物里,陶峙岳的党费证显得格外光彩夺目,国内多家艺术品经营机构首席顾问黄鼎激动地说:“对这份党费证 我不能估价,也不敢估价,但我送它8个字:无尚珍品、绝无仅有!”
3、一盒药的故事
肖绍武同志是一位普通的炊事员,退休后住在石河子,他曾在二十二兵团司令部当过警卫员,认识张仲瀚政委。1978年,60多岁的肖绍武心脏病十分严重,情况危急,万般无奈之下,他贸然向张仲瀚政委写信求助。
当时,遭受林彪“四人帮”监禁8年之久的张仲瀚刚获得自由,身体十分虚弱,正在北京301医院治病。张仲瀚政委接到信后立刻给肖绍武寄了一大盒治疗心脏病的药并回信安慰。
这封信就是1978年4月11日张仲瀚写给肖绍武的回信,信全文如下:
“肖绍武同志,接来电知你心脏病重甚以为念,望安心静养,千万不要急躁,不要忧虑,不要用力转动……(药品共5种26小盒)病能治好,要有信心。给你寄的药最好注意保存,寄去买药的发票可以向公家报销,所有报销的药费不要寄给我,留给你零用,如还需要什么药,请发电报或写信来,我将尽力采买寄去。
“我病仍重,住在医院里不能动,但最后可以恢复,勿念。
“感谢你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朱总司令、董副主席、贺龙元帅、陈毅元帅来疆时所进行的精心劳动!祝你早日康复。” 写这封信时,张仲瀚政委患有严重心脏病,自己的生命也危在旦夕,两年后他因心肌梗死,在医院与世长辞。
这封信中殷切关怀的话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面对疾病的非凡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他对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属真心关怀和无私资助。体现出革命军队官兵一致,官爱兵、兵爱官,官兵真挚的感情。这和国民党军队里当官的作威作福、欺压士兵、喝兵血的恶习有天壤之别。革命队伍靠什么打胜仗?那就是干群一心。干群之间、同志之间、官兵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能团结一致、亲如一家,才能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
4、一壶水的故事
1949年9月底,新疆和平解放后,解放军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对残存在新疆境内的土匪进行了大规模围剿。起初,由于我军不熟悉地形,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原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就牺牲在剿匪战斗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牺牲的一位最高级别的将领。但后来解放军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很快取得了一次次胜利。绝大部分匪徒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但一小撮不甘心失败的反动分子密谋从阿尔金山的青海方向外窜,企图逃避打击。我部某团奉命追击这股土匪,绝不允许他们外逃。
1950年12月5日上午,全团官兵每人肩负步枪或机枪,再加上弹药、铁锹和背包,负重数十斤,高唱着战歌从铁干里克出发,9 向沙漠开进。由于任务急、时间紧,官兵们每天都是一路小跑着前进,不走100多公里不能宿营。部队行军走到第7天的时候,缺水已经很严重。队伍中没有了前几天行军时的歌声、笑声和欢呼声,一些战士嘴干得裂开了许多小口子,稍一用力就血流满嘴。大家连这点血也要用舌头舔回去,咽下去润润嗓子。
在沙漠里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水,水是最宝贵的东西,水在那时候比什么都值钱,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沙漠里所有的战士渴的嘴唇全裂了,流血了。加之沙漠白天温度极高,晚上很凉,温差特别大。这时候战士的战斗力大大减弱。因为太渴了,饭也难以下咽。
这时候,团长刘克明拿出了自己的那壶水。这些天,他和他的警卫员一直都在喝一壶水,现在还剩下一壶水了,那怎么办呢?刘团长决定选上一个连的战士,先行到达阿尔金山,后面的战士再随继跟上。他把先锋连召集起来进行了战前动员,并拿出自己的一壶水,请大家传着喝,一个喝上一口,润润嗓子。
大家想象,像当时渴的那种程度,一个战士咕咚咕咚就能把一壶水喝干也不会解渴,但是这一壶水传到第一个战士手里喝了一下,第一个战士又传到第二个、第三个……这个连有100多个战士,最后传到连长手里面,连长一看,那壶水根本就没有动,还是满满的。然后团长命令再次传,又传了一遍还是那壶水,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如此坚强的战士?有没有如此伟大的精神?
此时,连长站起来了,“报告刘团长,我们没有水,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会走到目的地,请你把这壶宝贵的水留下来吧!”
刘团长是位老红军,身经百战,枪林弹雨都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但面对这壶水他却热泪盈眶。多可爱的战士啊,他们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天大的困难留给自己!
我们可爱的战士,可敬的战士,确实是钢铁意志打造出来的部队。我们有这种精神就可以打败任何强敌,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5、一只碗的故事
21团最早是老部队,当年开荒造田,早起晚归,非常的辛苦,有一个新战士吃不了那个苦,他说:“我是来当兵的,不是来受苦的,在我的印象中当兵很威风,可谁知跑到兵团来当兵,天天干这么累的活。说实话我在老家都没有干这么累的活,受这么大的罪,我不安心。”他想开小差,想回家去。
他的思想被一个叫李发彦的排长知道了,李排长就给他做思想工作,然后这个战士说:“你给我做思想工作也没用,我在老家可以吃饱饭,到兵团来当兵饭都吃不饱,干活还那么累,我图个啥,我要回老家。”
排长为了教育他,一方面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知道这个新战士饭量大,当时每天中午饭要送到地里吃,排长就把他的饭倒到这个小战士的碗里说:“你来吃。”小战士说:“我把你的饭吃了,你吃啥?”排长说:“哎呀,我是排长,我还有。”然后排长就拿了个碗在旁边吃,那个战士看了他确实有饭吃,他就吃了。此后第二天排长又把饭倒过来,小战士说:“你还有饭么?”排长说:“有,有,有。”第三天是这样,第四天、第五天……还是这样。
这个战士想:“不对呀,每天带的饭都是定量的。”这个战士就产生了怀疑。他看到排长在旁边一棵树下端了个碗吃的很香,就悄悄的从树后面迂回过去,头伸过去一看,新战士哭了,排长碗里哪有饭,碗里面盛了一碗凉水,他假装在吃饭!
这个战士深深地感动了,哭着说:“排长,你放心,我再也不开小差了,我绝对扎根边疆,我绝对不当逃兵,以后你的饭你自己吃吧。排长啊,我对不起你。”
很多内地人听到这个故事后,都含着热泪说,“兵团精神太感人了,兵团精神太伟大了。”“用兵团精神武装的兵团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或许有人要问,这些人究竟图了个啥,他们当时就是有一个崇高的信念,献身边疆,保卫边疆,屯垦戍边,无私奉献。刚才讲到的李发彦排长,积劳成疾,没几年就去世了,一辈子都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但是他为了兵团事业,甘于奉献,关爱同志胜过12 爱自己!他的精神永存,灵魂永存!他给我们兵团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就是我们无数个兵团人生动的、感人的事迹的一个缩影。
6、一双眼的故事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军、六军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和平解放了新疆。按理这支部队可以回去了,但王震将军说,这支部队应该留在新疆搞建设。为什么,因为新疆这个地方革命基础比较薄弱,这个地方没有一支部队是不行的。最后,这支部队遵照毛主席的命令,在1954年就地转业,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从那时起就开始开荒造田。为了不和老百姓争水、争地,兵团都是去最艰苦、最边远的地方开荒造田。当时开荒造田的主要目的就是养活部队,部队不能让人民来供养,粮食多了还要给老百姓。
“一双眼”的故事就发生在兵团成立初期的那一年。兵团成立之初十分艰苦,大家缺衣少吃,工作的条件也十分恶劣,一天到晚劳动强度十分大。平均每天开荒都在12个小时以上,但是吃的都是白菜、萝卜、咸菜,后来连这些蔬菜也断了,就只能吃咸菜,咸菜断了以后就吃馍馍沾盐水。吃了几个月之后,这些开荒造田的战士们因极度缺乏营养,好多都得了夜盲症。
得了夜盲症后晚上回来看不见路,为什么晚上才回来呢?因为当时军垦战士早上早早的起床干活,晚上很晚才能回来。紧张的时候一天三顿饭全都在地里面吃,为了节约时间,吃完以后接着干,一直干到天黑。
战士得了夜盲症后,看不见,回不了家,晚上到处找人都找不到,这个团的领导就以班为单位召开会议解决夜盲症回不来的问题。
那时一个地窝子里住了一个班,开会时提到,我们一个班必须要保住一双眼睛,把我们班里所有的菜给一个人吃,让这一双眼睛不得夜盲症,晚上回来的时候领着我们,手牵手一块回来。
班里通过了这个决议,那么保住谁的眼睛呢?谁又能荣幸得到保住这双眼睛的机会呢?按照常理,人人都会抢着说自己,但是他们却刚好相反,人人都互相推脱,都说我不行我不行,他好他好,保他的。
班长一看解决不了,就说:“这样吧,谁岁数小就保住谁的眼睛,现在开始报岁数。”可是一些战士明明25岁,他却报30岁,明明30岁他却报35岁。兵团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里大放光芒,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班长没办法就从团部拿上花名册,点到了一个最小的,就给他传达命令:“从今天开始这些菜我们都不吃了,只给你吃。” 作家蒋巍2012年来到兵团,当他听到这个故事后,当时就热泪盈眶,哽咽地说:“伟大的战士、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兵团!”他写了一篇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刊登在5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的开篇就选用了这个故事。
7、一件军衣的故事
20年前军垦博物馆文物征集人员走进了八师122团一位普通的军垦战士王德明老人的家中,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大家心情沉重,泪眼模糊。在老人家杂物棚子里,架子上整整齐齐堆放着一摞摞旧衣服,有大衣、有衬衣、有手套、有袜子,甚至短裤。虽然这些衣服布满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材质不一的补丁,但仍然依稀分辨出它们最初是一件件军装啊!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当时部队是供给制,军装全是配发的,怎么会穿得这么破旧呢?
解放初期,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开展对奸商的经济斗争,于1949年12月10日,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合作社,主要任务是开办工厂。这个合作社当时没有任何资金,全靠指战员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去创办。王震司令员指示,军区直属部队每人每天节约口粮250克(为供给标准的26%),菜金9分6厘(为供给标准的60%),节约津贴费50%。军服的双层衣领改为单层,四个口袋减为两个,这件军衣就是单层衣领,只有两个口袋。一 15 年节省一顶军帽,两套单衣节省一套,每月3元津贴费拿出2元,平均每人每年节约91.2元奉献给国家。
就这样,铢积寸累,聚沙成塔,军垦战士把节约的大笔军费投入军人合作社,作为工业建设的投资。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织厂、乌拉泊水电站、六道湾煤矿等自治区最早的工业企业,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军垦人的奉献,终结了新疆没有现代化工业的历史。
王德明老人一辈子没舍得将这些破旧的衣物扔掉,这是他对一个峥嵘岁月的纪念。他把一件军大衣捐献给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上面缝满了各种颜色的补丁296块!旁边这件军衣补丁也多达146块!不知老人穿了多少年,浸了多少汗,流过多少血,片片补丁都述说着军垦人辉煌的故事,述说着军垦人不求索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片片补丁就是一枚枚军功章!
8、一首诗的故事
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中国诗坛泰斗艾青被错划成右派。当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出面保护艾青,先是安排艾青去北大荒完达山农场。那里的生活条件差,王震担心他的健康,便决定让艾青来条件相对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艾青和夫人高瑛来到兵团。时任兵团副政委的张仲瀚遵照指示,热情欢迎和接待了艾青夫妇,并在生活上做了妥善安排。1960年夏天,王震部长来新疆视察,让艾青陪同下农场、走工厂,尤其是到了石河子,艾青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根据艾青的要求,王震将军特地找到当时八师政委鱼正东,直接把艾青安置在了石河子,住在八师大院里,生活上享受师级待遇,主要还是体验生活,搞文学创作。
艾青在石河子一住就是16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从南泥湾到莫索湾》、《年轻的城》、《烧荒》、《垦荒者之歌》、《帐篷》等20多首诗作,以及长篇报告文学《沙漠在退却》,以后结集成《绿洲笔记》出版。
艾青一生写过许多首城市题材的诗歌,比如描写外国的《巴黎》、《马赛》、《维也纳》,中国的《张家口》、《上海》等,但《年轻的城》这首诗是写给我们绿洲新城石河子的。比较而言,这首诗更显得清新优美,自然明快。热情歌颂了建设之初的石河子“令人一见倾心”的美,那种田园城市的美丽风光,那种军垦人积极创造新生活的青春燃烧般的激情;他还赞颂了军垦人用自己的血汗努力创造胜似“瀚海蜃楼、蓬莱仙境”的美好家园。
《年轻的城》片段: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今天我们重温这首诗,那就是我们要通过跨越式的大发展,通过实现我们宏伟的建设蓝图,把大诗人艾青如此赞美歌颂过的石河子建设得更美好。
艾青对石河子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那些伟大现实主义的诗篇,直接鼓舞和激励了我们石河子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创造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文艺辉煌,石河子曾一度被誉为“诗城”。
艾青的这首诗,激励我们后人要不断地确立新目标,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奋斗,把石河子建成绿色石城、文化石城、开放石城、活力石城,在伟大的中国梦中实现我们的梦想。
9、一面旗的故事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国境线旁牧羊牛。”185团,这个中哈边境的一线团场,和兵团其他一线团场一样,团部在边防驻军的前面,连队在边防哨所的前面,条田路在巡逻线的前面,职工就在国界铁丝网边种地放牧。眼睛山在阿黑吐拜克边防站前面几公里,这里是一连的驻地。一连紧挨着界河,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边境小镇阿列克谢耶夫卡,所以被称为西北第一连。
升国旗唱国歌,对每个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但大多是在正式场合集体进行。然而却有这样一个庄稼人,15年如一日,每天18 日出而作时,在庄稼地头举行升国旗仪式。这个人就是沈桂寿,一个载入185团团志的名字。
沈桂寿1964年从江苏支边来到185团,论工作,也就是一名普通的农工。但他耕种的土地就在中苏边境的铁丝网边,每天老沈在地里耕作,抬眼就可看见哈方小镇,可以看见对方哨兵的了望塔。
1979年春天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老沈刚下到地里,就远远看见对方的士兵在郑重其事地升国旗,看上去格外神气。老沈环顾身后四周,除了茂密的庄稼外什么都没有。生性好强的老沈这天心里闷闷不乐:“为什么我不能也升国旗呢?”
第二天,沈桂寿步行一整天,来到35公里之外的185团团部。他要买一面国旗,和国境线那边的士兵一样,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然而,让老沈失望的是,他跑遍了团部附近所有的商店也没有买到。
这没有难倒老沈。回家后,老沈索性找出家中的红布,和老伴一起连夜缝制了一面国旗。然后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庄稼地边用石头垒起一个台基,竖上了桦木旗杆。
又一次太阳升起的时候,国境线那边士兵升旗时,这面略显简陋的国旗同时在老沈的庄稼地旁冉冉升起。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在异国军人的高倍望远镜中,一定可以看见老沈那双粗糙的大 19 手,拉着五星红旗的尼龙绳——如果这双手属于他们的国民,他们也必定会自豪不已。
15年之后,老沈要退休回老家去了,但仍念念不忘升旗。他嘱咐接替自己工作的年轻人:照顾好庄稼,每天一定要升国旗,要让外国人知道,这是中国的领土。
如今,升国旗已成为一连和全团各单位的必修功课。每天清晨,一连和全团职工都会聚集在标准的旗杆下迎着冉冉上升的朝阳升起五星红旗。
10、一座水坝的故事
抗洪筑堤,在内地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工程,在兵团边境团场却是捍卫国家领土的战斗。在阿尔泰山西南角的十师185团,有一条叫“阿拉克别克”的小河,哈萨克语的意思是“少女的耳环”。历史上边界尚未划定时,中苏一直以这条自然河为分界线。1988年春天,这条小河突发百年不遇洪水,洪流冲垮了中方一侧的龙口,向地势低洼的185团境内奔涌而来,形成了一条新河道,把好几个连队圈成了孤岛。如果滔滔洪水不能重回界河故道,就意味着这几个连队所在的55.5平方公里国土将自然并入苏联境内。在大量房屋被冲垮的危难时刻,185团战士想的不是自身和财产的安危,而是我们的国土一寸也不能丢失!全团上千人奋不顾身扑上去,大量农用车开进河中,百多名男女青年跳入洪水,只有一个念头——拦水筑坝!他们用胸膛阻拦汹涌的洪水,用生命捍卫神圣的国土!这次堵坝,共牺牲3名军垦战士。5月8日,防洪大坝胜利合龙,阿拉克别克河乖乖地回到了故道。
为绝后患,185团在龙口设立了一个民兵哨所——一间土屋,把“军垦二代”马军武夫妇派到那儿负责巡边和看守水坝分水闸。那里气候严寒又是著名的蚊区,冬天白毛大雪能盖住房门;入夏铺天盖地的蚊虫叮死过树上的乌鸦,咬死过马军武家养的狗。但夫妻俩在水坝一守就是24年,一直陪伴那幢孤零零的土屋守在界河边、哨所旁,守着那清苦孤寂的岁月。穿烂了50多套军便服,磨破了100多双鞋。在马军武夫妇的心中,守卫疆土就是最大的责任,他们每天必须做的,是升国旗、搞巡逻。
2010年、2011年,马军武分别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咱们军垦战士就是永不换岗的边防哨兵,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很多人不止一遍地说:兵团人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
第五篇:5、十个景点小故事
1.【泸沽湖】
走进泸沽湖,也就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它犹如一块明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碧波荡漾,风光迷人,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漂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和宁静。
泸沽湖畔的摩梭族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大家庭。每个家庭人口少则10多人,多则数十人,他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这个大家庭里,女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女儿国”。摩梭婚姻是“走婚”制,实行男不婚,女不嫁,以感情为转移的自由恋爱,金钱和权力在这里是敲不开门儿的。她们以生女为贵,但是,重女不轻男。成年男子晚上出门走婚,找他的“阿夏”(摩梭男人对情人的称呼)度良宵,天亮前必须赶回家;成年女子们都打开自己闺房的小木窗,在窗楼上插上一朵白杜鹃,或把自己关在黑房里,凝神倾听着石子落在房顶瓦片上的声音,捕捉着门外的脚步声,心情紧张而又充满了甜蜜。她们在等待自己“阿柱”(摩梭女人对情人的称呼)的到来。
沪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的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儿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纯朴的本色;在摩梭人最隆重、最热烈、最欢乐的格母女神的庆典——转山节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甘甜。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泸沽湖。
2.【碧塔海“杜鹃醉鱼”和“老熊捞鱼”】
“碧塔”,藏语的意思是栎树成毡的地方,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敝日。湖水清澈明亮,能见度极高,高山临湖,湖映山影,山光水色,融为一体。于是便有“半湖青山半湖水”的绝句来赞美这种独具神韵的自然美。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奇秀悦目。
碧波荡漾的湖水,随时光四时不同:清晨,湖水幽黑如墨,群峰尽映其中;中午,水蓝如碧玉,云影波光间,透出无限的清丽;傍晚则水天一色,金黄耀眼。在风清日丽的时候,荡舟于湖中,静观能看到十多米以下的水底,成群结队的“重唇鱼”在水中嬉戏畅游,甚至连鱼身上的花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微风阵阵徐来,湖面似有千万条银蛇在参加仰泳比赛,又若成群结队的银鱼在水面嬉戏畅游,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5月春回碧塔,山花烂漫,湖畔各色杜鹃竞放,当含有微毒的杜鹃花飘落湖面令游鱼争食。瞬时,鱼儿翻起,一条条银肚昏迷在湖边。一到月夜,老熊就来捞鱼吃,成为碧塔海最富神秘色彩的“杜鹃醉鱼”与“老熊捞鱼”奇观。
3.【梅里雪山】
如果你没到过“仙境”,那么一定要去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既有雪域高原的壮丽,又有江南的秀美。蓝天之下,洁白雄壮的雪山和湛蓝柔美的湖泊,莽莽苍苍的林海和广袤无垠的草原。卡格博格峰南侧,有著名的雨崩瀑布自千米悬崖倾泻而下。若逢阳光返照,云雾蒸腾,便有彩虹出现,美如天上仙境。
在梅里雪山脚下,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小村落叫“爱情村”,“爱情村”的故事感动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在那里居住的是各国来此旅游的一对一对的情侣,他们被这里美丽而神圣的风光所震慑,自愿的不惜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居留下来,只是靠出卖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来维持生活,可他们宁愿贫穷却过得很快乐,也不想再回家乡,这是一个脱离了物质欲望的世界,是一个没有爱情就活不下去的地方,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爱情村
如若你相信有“神灵”的存在,那么也一定要去梅里雪山。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人类还没有登顶的山,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每年秋末冬初,一批批虔诚的朝圣者千里迢迢牵牛扶仗徒步赶来朝拜这座心灵中的自然丰碑。他们围着神山顶礼膜拜,祈福平安,少则七天,多则半月,这在当地被称为“转经”。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到百十倍”,匍伏登山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山脚下,藏族居民房前悬挂了许多祈福的经幡,朝圣者、色彩鲜艳的经幡和梅里雪山共同形成了一道美丽风景。
4.【西双版纳“野象谷”】
野象谷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境内,勐养自然保护区南部,距州府景洪城区约50公里,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
野象谷所处之地,原来有个野象经常出没和饮水的“象塘”。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从1988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定期投放食盐,种植野象喜欢吃的食物,长期对野象进行引诱,因此这里的野象越来越多。
步行道旁的森林中,处处可见野象出没和活动的痕迹,幸运的游客或许还在傍晚之际或黎明之时看到林间漫游的野象群。在野象谷,游人可观看大象表演节目,这里现有驯养的大象16头,这是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这些训练有素的庞然大物,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跳舞、能过独木桥、会用象鼻作“踢”球表演,游客可骑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与象合影,甚至可躺在地上,让大象用脚给你按摩,它们的灵性乖巧,令你不得不拍案叫绝。
野象谷充满神秘、奇异,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惊心动魂的探险活动,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终生难忘,让你了却回归自然的夙愿。
5.【丽江古城】
当你漫步古城,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恍若迷宫。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晶亮闪光的各式铜器及花样翻新,款式新颖的各色皮革时装,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擅长经营买卖的纳西妇女们沉着地讨价还价,一桩桩生意就在她们自信的笑容中作成了。在幽静的深巷里,不时看到身披七星披肩的纳西老人,或三五成群,玩着一种古老的纸牌游戏,或神态悠闲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独坐在屋檐下,若有所思。在古城幽雅的环境里,人的心境顿时变得舒适而欢愉了。在敞开的院门中,你可以看到纳西人家的庭院里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卉给你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受。
6.【九乡风景名胜区】
九乡溶洞群堪称世界奇观,其形成的机理就是由于强烈的喀斯特作用。在这里,巨大的洞室、洞穴系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解碳酸盐岩的结果,而洞穴中堆积的色彩斑斓的钙化石,则是地下水中碳酸钙沉淀堆积的结晶。
麦田河两岸不同海拔高度上发现有溶洞近百个,这些庞大神奇的溶岩地貌使九乡成为“溶洞之乡”,各种溶洞景象在这里都有代表。由于九乡地区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洞穴系统有差别.致使九乡溶洞群景观特色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巨大的震撼力。
九乡溶洞群落散着无穷的美感和魅力、从一个洞逶迤至另一个洞,从一个洞盘旋至另一个洞,展露着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地质构造特点和让人瞠目的奇异景观。从碳酸钙矿物沉淀而成的帷幕、神田、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坝、穴珠卷曲石、钙板到强大水流冲刷形成的峡谷、旋穴、角石,有的宛若游龙摆动于洞穹之上,有的在光线照射下折射出璀璨的色彩。
九乡的地底下是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有奇形怪状的岩石、错综复杂的迷宫、深邃黑暗的峡谷、轰鸣直落的瀑布、从地面潜下伏流和暗河、一落千尺地狱般的竖井……还有更多的神奇等待人们去探寻。
7.【广南坝美】
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坝美村前是一个不足10平方公里的坝子,四周群山环抱,其中东北面的山崖拔地而起,八座山峰一字排开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喀斯特地质使坝美村周围的群山峰奇而洞多。从汤拿村进入坝美村或从落水洞进入坝美村均须穿过幽长的溶洞方可入村。
乘船穿过约1公里的水洞,映入眼帘的是别有洞天的幽静秀美环境,一条河流由南向北顺山谷曲曲折折流过,一座座古老的水车缓缓转动,山脚下朵朵桃花竞相开放,其间穿过笔直的猴爬岩,一片良田展现在眼前,向西面望去,山坡下,古榕翠竹间坐落着一个壮乡小村寨。那里桃花盛开,“男人河”、“女人河”低唱浅吟,各自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那里与世隔绝,保持了千年不变的纯朴民风,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桃花源;那里,可以在漆黑的山腹中行船,感受穿越时光隧道的梦幻;船到洞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壮乡风情的田园风光展现眼前;那里,清澈的小河绕村而过,水车在河边静静的转动了百年,“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如一首安静的田园诗。
8.【彩色沙林】
彩色沙林位于云南省陆良县境内。景区面积约180公顷,景点分布在“Y”字型的彩色峡谷中,色彩以红、黄、白为主色调,间以青、蓝、黑、灰、水红等颜色相杂,并可随着早晚雨晴和四季光照与投射角度的变化产生出不同色调的观赏效果,酷似一幅幅绝妙的丹青国画。据专家考证,彩色沙林大约形成于3亿多年以前,是由地震冲击、地壳运动、岩浆喷射、风雨侵蚀等因素逐步影响形成,堪称世界自然奇观,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理研究价值。
走进彩色沙林,犹如走进一片五色斑斓变幻莫测的彩色世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展现出一道道如火、如雪、如墨、如玉的沙峰、沙柱、沙屏、沙带等等。造型别致的100多个景点如树、如人、如云、如兽,自然天成,妙趣横生!诸如“八戒背唐僧”、“仙女望月”、“骆驼远眺”等等。沙林最高峰约达80余米,最低峰仅约几厘米。置身彩色沙林,游人或徒步,或骑马,忽而沿着山径盘旋而上,眺望新盘江的粼粼波光,心旷神怡;忽而躬身拾级而下,曲径通幽,意外领略“洞穴迷宫”的无穷乐趣;“灵泉凉亭”的优美传说;“烽火台”上的三国故事;“盘蛇谷”中的飞石击火;“惊马石”峡谷的古战场之声……让人无不尽尝探索秘境的刺激冲动与满足感!
9.【玉水寨】
玉水寨景区位于玉龙雪山南麓、丽江城北十余公里,是丽江坝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整个景区东、西、北三面,是常年郁郁葱葱的青松山林,南面朝丽江坝子倾斜,景区北端一道山崖下,两株被列入云南古树名录的千年古树,枝叶繁茂,双树成林。古树下一股流量为每秒0.5立方米的清泉喷涌而出,带着水花向南流,注满一个又一个玉水潭,形成三叠水瀑布群。
玉水寨位于云南滇西北美丽神奇的丽江县城北部十五公里,地处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龙头脚下,山寨自然纯朴,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风水宝地,有众多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景观,如神龙三叠水瀑布群、三文鱼养殖生态观光、古树和玉龙山最大的神泉、东巴壁画廊、东巴始祖庙、白沙细乐展示、纳西族古建筑和传统生活展示、东巴祭祀活动、传统祭祀场、东巴舞展示、纳西族传统水车、水碓、水磨房、高山草甸风光等。
玉水寨将你带回土著纳西人原生的生产生活和古文明时代,唤起你对自然的情感和古文明的爱;古老的乐曲和歌舞向你敞开古老民族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你忘记原来的你,真正做有一回纳西人。
10.【元谋土林】
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陆良彩色沙林并称为云南地质公园三大奇林,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极高的景观特点,又是一处最典型的红沙黏土地带流水地貌的大自然科普学堂。云南路南石林以喀斯特地貌闻名,云南元谋县以元谋猿人著名,而元谋土林名气没有路南石林大,但形态诡异,其规模和特色却是另一番奇异。元谋土林距今有150万年历史,号称世界土林奇观之首。
土林——大自然风雨侵袭的杰作,是大自然中的山丘经雨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的沟壑台柱等地貌现象。而能形成土林的地质构成又被称为“湖相沉积层”,也就是说能形成土林的地理环境在很久以前应是海底或湖底,大量的泥沙在强大的水压下被积压得非常紧密,当地壳发生变化,湖底露出水面形成陆地后,又被风雨侵蚀千万年后方形成各种奇特的形态。元谋土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艺术博物馆”,也有人称它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元谋土林俊俏、挺拔、粗犷、博大而又雄浑的气韵,让你一饱眼福,神绪驰越。元谋土林各具特色,雄奇伟岸,千姿百态。有神秘玄乎的“天方夜谭城堡”,有沉睡多年大梦初醒的“昂首雄狮”,更有高大、魁伟的“从远古走来的元谋战士”„„这些不同造型的土林雕像伫立旷野,正在做着一个个远古的梦,等待着您去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