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长大了》教学案例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妈妈,我长大了》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的
若干年前,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们,才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因而,我们要懂得感谢父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时光总是过得太快,我们长大了,而父母却变老了。我们总是忘了跟父母说一声谢谢,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只希望时间慢点走,在给我们一点时间去拥抱你,对你说: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到老!
二、教学目标
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快乐。
3、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4、学会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学会感恩。
三、教学重难点
1、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自己成长中的快乐。
2、主动为父母分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3、理解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父母,常怀感恩的心。
四、教学准备
1、提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妈妈,我长大了“
2、让学生回家搜集自己从小到现在的各个阶段的照片并按年份排序粘贴在本子上,搜集以前的衣服以及玩过的玩具。
3、让学生整理自己以及和那小伙伴一起取得的成绩,包括成绩单,奖状等,收集整理放入成长记录袋。
4、提前组织学生准备小节目,形式不限,内容关于成长和感恩。
5、提前通知家长准备好给孩子的一封信。
6、提前告知家长准备与孩子的默契游戏,提前准备好。
五、教学过程(5处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我们长大了》
2、教师用一些成长的瞬间导入,提问学生在哪一个瞬间觉得自己长大了。
3、教师总结并揭示课题。
(评析:以儿童歌曲《我们长大了》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学生主动发言带动课堂活跃氛围)
二、教材解读
内容一:我读懂了妈妈的爱
1、翻开书本P5,阅读一段文字。教师展示关于妈妈怀胎十月以及辛苦抚养孩子长大的图片及视频,请孩子们观看自己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样的,(1).在妈妈的肚子里(2).刚出生的婴儿(3).妈妈抱着(4).学会坐、学会爬(5).学走路(6).背书包上学,孩子们感受在自己慢慢长大时候,是谁把所以的爱给了自己,感受爱、并学会感激。引出做妈妈的不容易,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哪些小事儿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
2、让同学们发言,交流自己感受到的妈妈的爱,并用事例说明是如何发现妈妈的爱的。(举例说明)
3、老师总结:这些瞬间都是来自妈妈浓浓的爱,当我们个子长高,模样变大,我们确实长大的时候,妈妈的爱却一刻都没有减少。(评析:通过对孩子成长的教育,引出妈妈的艰辛。通过勾起孩子们对以往瞬间的回忆,进一步体会妈妈对孩子深切的爱。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穿插,营造氛围)
内容二:给妈妈汇报我的进步(书本第6页)
1、展示自己的进步。
①出示成长记录袋、作业、奖状、报告册。②个人上台展示,并张贴在黑板上。
③老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2、说说集体的成绩。
①班级是我们另一个温暖的“家”,展示班级活动中的照片以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包括运动会、文艺表演等的获奖证书及照片。②上台展示,说说自己和身边小伙伴和睦相处的故事,和伙伴一起表演准备好的小节目(提前准备好)。
③老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评析:比比说说我进步了,展示成长的收获。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并骄傲地展示给大家,还有结合班集体的荣誉,让他们品味成功感和自豪感。最后通过才艺展示,既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自豪,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为他们更好地生活树立信心。)
3、妈妈,我长大了
①拿出带来的东西:衣服(试一试)、照片(比一比)、玩具(说一说)……
②全班汇报交流。③老师总结: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个子长高,模样变大,我们确实长大了。我们长大了,可是妈妈却一天比一天老了,母爱也需要感激,妈妈对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妈妈对我们的恩情。
(评析:比比看看我长大了,以课前准备的物品,形象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学生在看一看,穿一穿,比一比的愉悦氛围中,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留给孩子的是惊喜和欢笑;还有播放孩子课间活动课件,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朋友多,快乐多”。)
内容三:妈妈的信
1、也许有些孩子觉得妈妈太唠叨,觉得爸爸不够关心自己,可是无论是妈妈的唠叨还是爸爸无言的爱,都是对孩子们最大的关心。下面就要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爸爸妈妈的声音。
2、请2到3位家长上前分享一下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3、动笔写一写,并说一说。提前准备卡片,要求每个学生给妈妈写几句话,并挑选5名上台分享。
(评析:通过读家长的来信,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父母,无论是妈妈的唠叨还是爸爸的沉默寡言,都是为了孩子的一切)
三、亲子游戏
邀请父母跟孩子结对完成游戏“你比我猜”,限时2分钟内猜对个数的前三名会获得丰厚的奖品,所有参与的组合都会获得纪念品。
四、总结
1、教师总结。
2、播放歌曲《当你老了》。(评析:最后以家长的身份和自己的孩子说心里话,营造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引发和教育孩子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想想今后的打算。)
3、安排拓展任务,母亲节将至,要求所有学生给妈妈准备贺卡,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六、教学反思
“我长大了” 这个主题是很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的。小时候我们渴望长大,渴望父母不要过多的管着自己,渴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当我们真的长大了,面对生活的压力,却又不想长大,还是想被爸爸妈妈捧在手心上,可是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而那个时候,父母也都老了,需要我们去照顾他们,所以我觉得对孩子们的感恩教育至关重要,让孩子从小就培养家的观念,去爱爸爸妈妈和所有当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长辈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孩子在转,祖父母辈的老人更是溺爱有加,无疑养成了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而这个主题活动的展开,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裨益,让孩子们在通过自己观察、发现、讲述、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中来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做许多事情了。
在这节课中,我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希望能够立足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教育素材。例如通过学生回忆讲述家人为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从中感悟到家人对他们的爱,从而激起他们回报家人的爱的强烈愿望。据了解,现在很多孩子与家长缺乏沟通,很多家长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却并没有问问孩子是不是喜欢,孩子是不是感兴趣,很多同学提到过这一点,我想这一点也值得我和所有家长反思,有时候在我们关心孩子飞的高不高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关心孩子飞的累不累。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回家多帮家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陪父母聊聊天,可是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太忙根本无暇顾及,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我想这对孩子的成长不会太好。所以我设计亲子游戏环节,考验家长与孩子的默契程度,虽然是要求让孩子回家跟爸爸妈妈提前练习的,可能有些家长也没时间跟孩子玩这些游戏。所以通过这种游戏的开展,希望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能尽量抽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在课程中,我设计了让孩子搜集从小到大的照片并分享的环节,可是也有部分孩子没有找到很多照片,感觉也是蛮遗憾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于家长来说应该是有着相当深刻的含义的,可是很多孩子从小到大也没拍过几次照片,对孩子来说应该也会很遗憾的。我在设计本课时的时候力图让品德教育于无形中。在“给妈妈汇报我的成绩“的部分,让孩子主动给家长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身边爱自己的人,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这比家长从老师口中得到的答案更直接,更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已经长大的证据,让学生说说现在自己会做的事,一起聊聊自己会帮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在周末来临之际,我顺势提出打算给妈妈、奶奶、阿姨做什么。在孩子们懂事的交谈中,孩子们知道了要关心家人,并印象深刻。“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以品德而言,人的某种品德形成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完全把主动权交给到孩子的手中,让孩子多想、多说,邀请家长参加活动,与他们一起动手表演,参加比赛,与他们一起鼓掌欢呼,从而和孩子拉近了关系,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第二篇:《我长大了》教学案例
回归生活,健康成长
——《我们长大了》教学案例分析
后林小学
林桂光
教材分析:
《我们长大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成长大看台,二是我懂事了。通过主题活动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同时对升入中年级将要面对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设计理念: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还指出: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将儿童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家庭、学校融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在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能够健康、愉快、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设计特色:
回归生活,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快乐。
3、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
1、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自己成长中的快乐。
2、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我们长大了》
2、全班交流观看后想说的话。
3、教师总结并揭示课题。
(评析:以儿童歌曲《我们长大了》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二、新授课
活动一:比比看看:我长大了
1、翻开书本P48,看看小朋友是怎样发现自己长大的?
2、汇报交流。
3、同学们又是怎样发现自己长大的?
①拿出带来的东西:衣服(试一试)、照片(比一比)、玩具(说一说)…… ②全班汇报交流。
③老师总结: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个子长高,模样变大,我们确实长大了。
4、看屏幕:图上小朋友开心吗?为什么?那你们呢?自从入校以来结识了哪些新朋友,玩过哪些游戏?给大家介绍介绍。
(评析:比比看看我长大了,以课前准备的物品,形象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学生在看一看,穿一穿,比一比的愉悦氛围中,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留给孩子的是惊喜和欢笑;还有播放孩子课间活动课件,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朋友多,快乐多”。)
活动二:比比说说:我进步了
1、展示自己的进步。
①出示成长记录袋、作业、奖状、报告册。②个人上台展示,并张贴在黑板上。
③老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2、说说集体的成绩。
(评析:比比说说我进步了,展示成长的收获。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并骄傲地展示给大家,还有结合班集体的荣誉,让他们品味成功感和自豪感。最后通过才艺展示,既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自豪,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为他们更好地生活树立信心。)
活动三:说说做做:我懂事了
1、师:同学们,通过回顾,我们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自己进步了,也学会了很多本领。
2、看课件(儿歌),看看儿歌中的小朋友会做些什么?
3、个人自由说一说会做哪些事。
4、从哪些方面看出自己更懂事了。(看书本P51)
5、动笔写一写,并说一说。
6、读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评析:说说做做我懂事了,首先读儿歌,学习儿歌中小朋友会做的事,然后说说自己会做的事,然后将体现自己更为懂事的事情写在“爱心卡”上。读家长的来信,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三、才艺展示
四、总结
1、教师总结。
2、播放歌曲《我们长大了》。
(评析:最后执教者以家长的身份和自己的孩子说心里话,营造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引发和教育孩子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想想今后的打算。)
第三篇:《我长大了》教学案例
回归生活,健康成长
——《我们长大了》教学案例
白银市白银区第九小学
张建莉
教学目标:
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快乐。
3、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
1、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自己成长中的快乐。
2、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我们长大了》
2、全班交流观看后想说的话。
3、教师总结并揭示课题。
(评析:以儿童歌曲《我们长大了》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二、新授课
活动一:比比看看:我长大了
1、翻开书本P48,看看小朋友是怎样发现自己长大的?
2、汇报交流。
3、同学们又是怎样发现自己长大的?
①拿出带来的东西:衣服(试一试)、照片(比一比)、玩具(说一说)…… ②全班汇报交流。
③老师总结: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个子长高,模样变大,我们确实长大了。
4、看屏幕:图上小朋友开心吗?为什么?那你们呢?自从入校以来结识了哪些新朋友,玩过哪些游戏?给大家介绍介绍。
(评析:比比看看我长大了,以课前准备的物品,形象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学生在看一看,穿一穿,比一比的愉悦氛围中,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留给孩子的是惊喜和欢笑;还有播放孩子课间活动课件,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朋友多,快乐多”。)
活动二:比比说说:我进步了
1、展示自己的进步。
①出示成长记录袋、作业、奖状、报告册。②个人上台展示,并张贴在黑板上。
③老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2、说说集体的成绩。
(评析:比比说说我进步了,展示成长的收获。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并骄傲地展示给大家,还有结合班集体的荣誉,让他们品味成功感和自豪感。最后通过才艺展示,既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感受成长的快乐和自豪,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为他们更好地生活树立信心。)
活动三:说说做做:我懂事了
1、师:同学们,通过回顾,我们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自己进步了,也学会了很多本领。
2、看课件(儿歌),看看儿歌中的小朋友会做些什么?
3、个人自由说一说会做哪些事。
4、从哪些方面看出自己更懂事了。(看书本P51)
5、动笔写一写,并说一说。
6、读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评析:说说做做我懂事了,首先读儿歌,学习儿歌中小朋友会做的事,然后说说自己会做的事,然后将体现自己更为懂事的事情写在“爱心卡”上。读家长的来信,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三、才艺展示
四、总结
1、教师总结。
2、播放歌曲《我们长大了》。
(评析:最后以家长的身份和自己的孩子说心里话,营造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引发和教育孩子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想想今后的打算。)
第四篇:我长大了
我长大了
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扇门,那扇门在悄悄地打开,悄悄地为我们迎来,不知不觉中才发现自己长大了。
初升的阳光总是那么的温暖。
这一天早晨,我和妈妈一起乘公交车大超市买菜,跨出家门的脚步“啪啪”的。到了公交车站,人山人海,连一只蚂蚁都挤不进去,“上班族”的上班,“上学族”的上学„„随着拥挤,我们被挤上了车。
到了第二站时,人稀少许多,妈妈看到一个坐位,便推着我到了座位上。这时,一位老公公在好心人的搀扶下上了车,司机刚好转弯,老爷爷的身体被倾斜到妈妈的的座位旁边。
这时,我心里想:老爷爷老了,没有阻力,那以走动,但我还有,并且我还年轻,不如我把座位让给他吧!说着起身让座,老爷爷的脸顿时像爆开的爆米花,高兴的说:“好,好,现在的小孩子就是懂事。”到站了,我们下了车。“干得不错,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妈妈真高兴”下车的妈妈直夸我呢!是吗?我真的长大了吗?
哦!我长大了,那扇沉睡已久的大门终于为我打开了!
海南省海口市第三小学五年级:金色时代
第五篇:我长大了(推荐)
我长大了
十二三个春秋,无数的烦恼,无数的欢乐;夹杂着悲伤,填充着喜悦。问,你学到了什么——并不是没什么好说,而是要说的太多太多··
第一次在口头话语中听说“背景”一词,那时什么也不懂;又一次,在别人嘴里说出“背景”一词,我想大概是背面、风光、颜色之类的吧。终于经过多层的铺垫,有一次大胆的去问:“老师,背景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真好,成长中不知有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像水滴一样滴进水里,起先总会荡起涟漪,但慢慢地就会融入溶解在水里。
人生的经历就像爬山一样。爬山磨练着人的意志力,路途中能吸收不少经验。山顶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与动力,随着路途的前进,我也在不断的成长、积累。
一次爬山,烈日当头,汗流浃背,树林里蝉的鸣叫震断了皮肤的神经——受不住了!可是爸爸仍在后面催促着:“快爬,快爬,不爬到山顶决不罢休!”那卡真是什么也不想干了。只适应着头皮:“爬!”现在想想,可真是记不清怎么到的山顶——只是凭着毅力爬,爬到山顶,面对的是凉爽的清风和可供人休息的大岩石。仰天望去,无边无际;低头下望,一览众山小。那时,我学会了豪迈、奔放和宽广的胸襟。
回望,小时做的事现在尝尝真是幼稚可笑。但面对成熟稳重的大人,其实也是这么过来的。自己现在也迈向成熟了——几次夏天去海边的游泳,必不可少的是游泳圈——很是怕水!慢慢的,自己喜欢上
了游泳,接着去学游泳,练游泳,去接近海洋。这个夏天去海边,游泳圈倒成了“障碍”。游泳,我懂得了自由的意义。
长大了,学到了什么?可以说学到了“背景”,学会了坚持不懈,懂得了豪迈奔放,还有宽广的胸襟··其实并不是们什么好说的,而是学到的太多太多。例如:背景是什么?以现在的我说,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