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苍穹之下》观后感
《苍穹之下》柴静视屏观后感
假如我不曾看过柴静的这个视屏,我不会意识到我们国家、地区甚至是自己家园的雾霾是何等的严重。即便我们天天生活在一个很少看见蓝天白云,经常有白雾或是厚厚的白灰云压顶,原本没有气味的空气中却常常闻到难闻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等的环境中,我,还是没有发觉雾霾污染的严重。因为我以为这是正常的,尤其是春天,我更是以为正常不过。
我是一个非常非常粗心的人,如果我不粗心,怎么会意识不到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生病并且一天天的严重?看完视频后,我特地去查了一下东莞的雾霾情况,因为我记得视频中有几张图表示各个地区的雾霾严重情况,而珠三角有几个小红点,因为图很模糊,看不清红点具体的位置,所以我开始以为那些小红点一定是在广州深圳这些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可是等我查了之后,我又一次惊讶了,全广东省21个城市,东莞居然排名倒数第一,一年365天中东莞有108天都处于空气污染天气,即全年每三天就有一天是空气污染的天气。可想而知我们东莞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多么的严重。东莞以三来一补发家致富,很多工业污染,如废气,废水等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小车也多起来,汽车尾气自然也少不了,尤其是很多大货车的尾气没有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其有害物质就更多。
我在周末时特地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家加油站,想去看看有没有安装石油气处理装置,若没有可以打12369投诉,无奈,去到那里我发现自己不知道哪个是石油气处理装置,这让我意识到很多东西需要自己真正了解查过后才可以为日常环保出一份力,例如我需要上网查查什么是石油气处理装置,安装在哪里。另外,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平时不是很热就不要开空调;外出近路程的就走路,稍微远一点的坐公交车,少开汽车等等。
第二篇:中学生苍穹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苍穹之下》观后感,欢迎查阅。
《苍穹之下》观后感1
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感触颇多,刚看后还觉得这个人真有勇气,很敏锐,能够击中时弊。但是后来想想里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总的来说就是她也许讲了99%的真话,可是在其中1%最核心的部分却讲了100%的假话。如下:她讲了中国的油品等级为什么那么的低,原因是中国只有3家石油公司为了自己的垄断利益,自己指定的标准过低,大家都知道的她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同时,她又说美国却有上千家。暗示和引导人们以为,只要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就万事大吉了,石油问题就解决了,排放就更清洁了,雾霾就可以治理好了。事实果真如此么?
地球人谁不知道,美国早就在石油行业完成了自由竞争阶段,早就形成了以洛克菲勒为首的寡头垄断时代!所谓的美国有上千家,其他的那么多公司占有市场份额有多少?这个她在罗列了一大笔数据后却选择性掩盖起来。让人感觉证据不充分。要是按照她的逻辑,中国也有不止几十上百家,去各个大油田的附近看看,也有很多私营的炼油厂啊。那么倒回来讲,既然美国的可以垄断,为什么中国的不可以垄断,难道就是因为美国是垄断在私人手里,而中国的垄断在政府或国家手里就不行了?
话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全面放开石油行业,交给市场竞争然后形成私人寡头。问当今世界,有哪个所谓的民族资产阶级有这个实力搞得赢西方的大财团大寡头?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西方的大资本家垄断。也许放开初期老百姓会有点甜头,但是长远来看,一旦西方大资本垄断了中国的能源市场,那才是苦日子的开始。如果真的像她说的一样放开油气开采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看看前几年放开的煤炭行业就知道了,是那些黑心的私人老板更关心环保呢还是国有企业更加负责任?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可是她为什么要误导民众呢?而且有选择在两会前的敏感时期搞出这个题目?估计背后是有推手的,以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编99%的真话和1%的绝对谎言的,而且在极短的时间被所有媒体发布,形成轰动效应。固然,国有企业是有问题,而且很大,但是解决的手段绝不是所谓全面放开,那样的结果就是全面被国际大资本给控制,给吃掉。没有了能源命脉,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就丢了。我们只有想办法让国企真正地为人民所监督,完善其管理职能,真正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将其摧毁。现在中国28个关键行业,据说有23个都被外资完全控制了,要是将来再全面放开铁路、军工、电信、石油等等命脉,将所有命脉行业私有化,那我们的立国基础还在哪里?我们还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么?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核心的政治问题,立国的基础动摇了,性质改变了GCD离最后的倒台恐怕也就不远了。到那时就是胡汉三又回来了。
所以,想来想去觉得,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国企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加强国企在整个经济成分里的比例问题,以及如何让这些国企真正地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让他们的的权力得到监督和制衡的问题。国企不是哪个官僚的,不是哪个利益集团的,它应当是真正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并且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只有做到了这点,整个国家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人民才能真正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苍穹之下》观后感2
20--年2月8日,从央视辞职的著名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关于雾霾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成为全国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
在父母的陪伴下看完了这部时长一小时四十三分钟的纪录片,我感触颇多:
一、国人的环保意识。我曾在街上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伙子在喝完饮料后,明明垃圾桶就在他的不远处,可是他就是随手往地上一扔就走了。路过的行人也没有一个把那饮料瓶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里。我这里举例的只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极小的却极其真实的例子。在这部片子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企业为了省钱乱排污,而环保部门置之不理或有心无力的举措-----再和美国对比一下,美国虽然用了100年的时间才改善了生活,而我们中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美国用100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虽然发展了,国人的环保意识却没有一起跟上来。大部分国人的环保意识远远不及美国人甚至日本人。
二、国人对雾霾的意识。片子中指出在北京一年的雾霾天数达到了175天。在我们居住的被形容为人间天堂的杭州,这样一个所有人印象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丽城市一年中的雾霾天数居然达到了200天以上——这意味着杭州居民也就是我们一年当中有一半以上的天数是生活在雾霾天中,呼吸着混合这各种毒素的复杂的空气。看到这里时,我非常吃惊。再以英国为例:英国曾被称为雾都。在1950年的大烟雾事件中,英国伦敦死了很多人。之后英国人逐渐开始用石油和天然气来代替煤炭。一定要使用的煤炭,则开始洗煤等等。这些措施让英国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有很多措施需要国家、需要政府去实施。但作为一名小小的公民,我希望柴静的这部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环保,关注雾霾。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苍穹之下》观后感3
仿佛一夜之间,新闻网络媒体的头条统统被前央视记者柴静复出新作《穹顶之下》所占领,尽管柴静说,视频爆出的一夜之后,传来了各方褒贬不一的评论,我想当我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完全不在乎听到的任何反驳言论,于我,只有冲击和震撼,既因为它的题材,更因为它的内容。
内容说来,《穹顶之下》是柴静配合PPT进行的104分的剧场演讲,以大量数据、现场采访及国外经验的对照,通过“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的探讨和解答,让我们既在她的叙述和画面中感觉到惊心,又让我们在十面霾伏中,看到隐约的曙光。
雾霾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雾霾在中国已经成为27个城市,6亿多人口已经面临到的问题,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雾霾的范围还在不断的扩散。在这场跟人类的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父母。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的道路,煤炭、石油在这场中国式的工业史革命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拉动作用,而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仿佛走上了英国雾都的老路。正如柴静说:“城市给了我们个人的自由,也给了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繁荣,他们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不可思议的文明和财富,但是假如用投资拉动工业和拉动城市发展的模式不改变的话,结果会是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将在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到时候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尴尬的不止环保部门,受害的不止是我们,还包括我们还没有出生的生命和希望。
如此严肃的现状下,我们不能再犹豫和等待。治理在更多悲剧没有发生之前。治理好污染,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它要依靠的就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作为身处穹顶之下的每个人,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在这场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中,做得哪怕只是一些小事,哪怕你明明知道说它对于改善大气污染的作用都是非常微乎其微的,但雾霾就会少一分。如柴静所说: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退位,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其实,不只是雾霾,面对种种肮脏的社会现象,倘若能够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都抱着“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的想法,我们的社会,也必定要干净许多,美好许多,温暖许多。最后愿我们都行动起来,对抗雾霾这个可怕的敌人,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命负责。
《苍穹之下》观后感4
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昨天上午,沉寂一年的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又回到了公众视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部时长103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成为当天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与其他雾霾报道相比,《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问题上,纪录片以翔实的数据与权威的演示,不回避,不演绎,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即我国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及产业结构。
从历史、他国的治理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在治污前20--年污染物下降了80%”的现实,不仅带给人们希望的曙色,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别是面对管理与执法的困境,应该有所突破。
蔚蓝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语文课本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一代代的血脉关联。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波澜壮阔而又委婉细致的公民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都有责任将紧迫感化为切实的行动力。
走过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尽管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但在穹顶之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无可逃避。因此,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固然意见有分化、表达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时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义行动起来。从完善立法到调整公共政策再到调适公民个人作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心底有爱惜”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让全球每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消失,让雾霾成为历史,这是宿命,也是责任。
《苍穹之下》观后感5
这几天,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视频,是“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我看过整段视频,讲的是柴静为了说明现在城市pm2.5的严重性,用了一年的时间,去各地明查暗访,做各种实验调查,亲身参与并经历实验场景,查找法律法规,并采访专业人员,用大量的事实、图像、数字、视频来还原我们生活的真实空间。事实是中国的pm2.5比世界上其它国家pm2.5的总数还要多,中国的很多城市一年中有175天到200天都在雾霾中度过。原来的天空,湛蓝湛蓝,像透明的镜子那样明净,厚厚的白云,一团团的如棉花,一阵阵的如波涛,挂在天这边,缀在天那边,把天空装饰得如画一般。而现在的大部分城市是铅灰色的天空,掠过了一片黑云,大地像是被扣上了一个大大的锅盖。雾霾中含有很多的有毒有害的致癌颗粒,人们在这样的空气质量中呼吸着,生活着,工作着,任凭这些有害的物质吞噬着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健康,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毙了。
我爱生我养我的这片黄土,我爱我们美丽的家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解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共建美好家园!
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在身边发现过破坏环境的人呢?如果有,你阻止过吗?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这些破坏环境的人污染了我们生活的家园,会让家园变得肮脏,所以我们一旦遇见这种场景,决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走上前去提醒和制止他,告诉他我们要保护区环境,才有可能守住我们美好的家园。
第二个问题:你对环保都了解多少?是一无所知,还是了若指掌?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只有自己明白了环保的重要,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恶劣,才能有开始保护的念头,才能守住洁净、安全的家园。所以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五公里以内近距离出门骑车或步行可以减少汽车排放的污染,还要叮嘱爸爸不要在任意场合随便抽烟,多做一些环保工作。
一阵风吹过,飞来的塑料袋,我们将它拾起;看到别人吐痰,加快你的步伐,对他进行礼劝;看到一张纸屑,只需弯一弯腰,伸伸手;这就是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很喜欢柴静调查最后所说的话:我们有责任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也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不停旋转的地球,让我们有着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它是我们的家园,我凝视着它,就像凝视着你;我守护着它,就像守护着你。
中学生苍穹之下观后感
第三篇:《苍穹之下》观后感:环保保护时不我待
《苍穹之下》观后感:环保保护时不我待
2月28日,一部名为《《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出现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在短短的时间内,其播放量及下载量早已破亿。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一年之久的柴静,以“私人恩怨”介入公众话题。
3月1日,刚刚上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与媒体见面,这是刚刚上任48小时的环保部部长的首次对外活动,他表示,已经完整看过《穹顶之下》,并发短信对柴静表示了感谢。并对讲述了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方向。
此时,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在《苍穹之下》中,柴静不再是以一个记者,而是以一个母亲、普通市民的身份来看我们天空的中的雾霾。运用大量的数据、事件及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三个问题。在片子中我们看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看到环境保护的现实性、无奈性„„无论出发点如何,柴静的举动值得点赞。
在记者见面会上,陈吉宁将该纪录片和环保史上有名书籍《寂静的春天》相比,该书由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在1962年出版,唤起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一切,提出了“向大自然宣战”、“发展压倒一切”等口号,在那个时候,几乎没人去质疑它的正确性。而环境保护被经济发展有意识的忘记掉。如今,环境污染却成了绕不过去的话题。环境保护成了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我国早已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法》在1989年12月就已颁布。但环境保护年年提,环境污染仍存在。“我现在不敢笑,怕别人看到我没有牙齿”在面对柴静的提问,环保部一位官员如此说道,道出了无奈,也道出了环保执法的尴尬。
《苍穹之下》道出了中国环境污染的现实,也道出了环境保护的无奈。有法难执行,正如某些媒体报道中国法律就像TXT文本文件一样,只能打开浏览,却无法像EXE可执行文件一样,可以在实践中运行。
执法为何“过松过软”?其还是执法手段单一,主要是靠现场检查、责令停产、进行罚款,没有强制执法权,不能直接强制关停污染企业,也不能扣押、查封排污设备;甚至开出的罚单,也因为环保部门自身没有强制执法权,还得申请法院等机构执行。另一方面,过去很多地方唯GDP论,重发展清环保,甚至放纵污染。这又进一步使得环保部门成为“弱势衙门”。
党的十八会议已经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体系之中,并制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战略举措。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它赋予了环保部门多件执法利器。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扣押排污设备的权力,环保执法有了质的飞跃,让环保执法“长了牙齿”。
古人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如今,我中国环保执法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现在就需要中国的环保执法者就要顶上去,守住环境的阵地、法律的底线,不能重复之前的“过松过软” 只有坚定不移地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只有这样,才能让让生产经营者敬畏自己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敬畏各项环境保护法规的权威与尊严,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第四篇:《苍穹之下》观后感:环境于我
《苍穹之下》观后感:环境于我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生活环境:从小时记事起我就生活在山东省微山县的一个普通乡下村落。直到去年考上大学,自己才算真正的走出眼下的这一亩三分地。作为1993年出生,一个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幸运儿。20年间,自己有幸亲眼见证啦自己家乡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追求温饱,到享受生活;从拼命的盖房,到安家县城;从以农为生,到集体务工;从真实的落后农村,到彻底的小康社会),当然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也亲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切的变化与进步都与当时国家的经济体制,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前的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幸运,幸运在我的家乡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尤其是自己所在的乡镇,大大小小的煤矿更是遍布在自己村子的周围。说是被煤矿包围,其实一点也不会夸张。正是由于煤矿数量的增加和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因而有啦前几年大批煤场和一些洗选厂的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局面。企业的发展直接带来的就是人们就业机会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面貌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时也伴随着公路上汽车的拥挤,空气中大量煤尘的弥漫,大片耕地的塌陷,地下水的污染和渐渐枯竭。更有一些人因为煤炭而一夜暴富,造成地方的消费力和购买力不断提升,房地产业的不正常扩张以及官员腐败加剧。而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在经济新常态的转变中,煤炭产业逐渐没落,一些以前的暴发户更负债累累,更有甚者家破人王。直接造成的便是房地产业泡沫和政府的几十亿的负债。
诚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牺牲给我带来啦可观的经济效益确实。但现在我们是不是是时候应该想想在自远及近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作为政府,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是忽视?抑或行动?
最后说一下令人闻之恐惧,头皮发麻的癌症。放在以前我们应该无法想象小小的一个村庄,总计大约几千的人口,每年却又不下五六位的人死于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疾病,这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癌症。看看村里一些熟悉的人死去,其中不乏一些正值壮年,上有老人,下有儿女的年轻不幸者。因为奇怪,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还迷信的认为是不是我们村的风水出啦问题。庆幸由于现在电视上一些新闻对于环境问题的大量报道,我明白真正的原因在于那每天空气中弥漫的煤尘,那公路上每天飞驰的拉煤车,那每天轰鸣的机器,那路边路边水沟里随意排放的洗煤剩下的废水。从五年前我庆幸自己家乡有着丰富的煤炭的资源,也确信我们的生活将因为煤炭而彻底改变。五年过去啦,生活也确实地发生啦改变,但现在大量的事实,让我开始怀疑,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我们,并且以后若干年也将继续地生活下去,对于煤炭,到底是机遇,还是灾难?
不可否认一部纪录片能够在一夜间引爆网络,更是两天间破记录的播放过亿。这背后除啦选择啦雾霾这一大众敏感的话题,柴静略带煽动性的演讲以及大量的科学和事实依据之外,肯定也和发布者的精心的策划注定分不开。这其中包括啦选择啦在新环保法刚刚实施,两会召开在即的恰当时机,人民网和众多传播平台的大力推动和视频内容的精心选择等等。但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部人们期待已久的纪录片,关注环保,关注雾霾。从而真正的能够唤醒我们的民众,倒逼我们政府,去改变,去行动。作为一位媒体人一些观点一些解释可能在一些专业的学者看来确实不是那么的准确,存在一些的偏移和个人误解,但这应该是在我们所能包容理解的范围之内。对于一些人的谩骂甚至诋毁自己也真的不能理解。
最后作为一名生长在新世纪的普通学生,真心认为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更多的柴静,去呼吁,去行动。
第五篇:柴静《苍穹之下》观后感(小编推荐)
柴静《苍穹之下》观后感
有一个与影片同名的科幻电视剧《苍穹之下》 讲的是一个小镇 突然被一般无形的力量像苍穹一样盖住,里面的居民也陷入了媒体的炒作中。
说起来也可笑,我们现在有多数时候正也被笼罩在可怕的雾霾中,而且各种环境问题也陷入了炒作之中。媒体的目的是将环境问题公布于大众,得到公众的广泛呼吁,从而引起政府的关注,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
影片中柴静不再是以一个记者,而是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来带我们看天空中的雾霾,讲述雾霾对我们的危害。片中运用大量数据,以科学的角度,深入实际调查,其实事求是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以实际经历,浅显易懂的向观众展示了雾霾对我们的危害,让我们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展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缺乏,某些部门执法又不到位,能源方面国企垄断严重
我想问一个问题难道雾霾问题多年前没有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十年前普通民众完全没有雾霾的概念,小学的时候住在成都,时常有大雾预警,能见度通常只有几米,也没见谁戴过口罩,现在到奇了怪,大雾预警 变成了雾霾预警,满大街戴口罩的反而成了流行。
现在当人们温饱解决了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了,能不能过得好过得舒适了。所以“雾霾”一词便出现在了我们生活中
影片中柴静自述,自己的女儿患有肿瘤,一出世就要接受手术,因此决定辞职,给自己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和找到雾霾的真相。当她意识到自己女儿以后将要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时,她调查环境污染的决心更大了。
在柴静的影片中,一次次的采访和一次次数据的对比,让听众陷入深思。并为我们拨开了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劣质,企业工厂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相关部门又缺少实际措施来解决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还重点指出了 焦化 唐山 等地煤的开采不当,缺少环境保护措施,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再说到我自己,老家有一条河,以前我小的时候河水是绿的,断流的时候还去去水里面捞鱼,可是现在的这条河已经被上游的工厂污染了,鱼虾绝迹,水的颜色更是让人恶心。当然这样的污染情况无处可在,企业以为环保部门很好糊弄,暗地里的乱排乱放不容易被发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片 中某主任说 就算是被发现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多次警告惩罚没有用,我们根本不敢去关停,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时期,谁敢把经济落下。
难道治理好环境问题,就意味着会把经济落下吗?
我的理解是现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为了经济,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中国舍掉了不少东西,环保也是其中之一。我不知道环保搞好了,经济会不会落下。但我知道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要有环保法就应该遵守法律规定。现在对环境的破坏,破坏地球环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疑会给人类的未来留下许多灾祸。说近一点,水源污染,大气的污染,雾霾的反复出现会直接影响到现在小孩的身体健康,伤害了祖国的花朵。
现在党的十八会议已经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体系之一。庆幸的是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它赋予了环保部门多件执法利器。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扣押排污设备的权力。
也许明天雾霾还是老样子,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在一步一步得到解决,相信以后中国在经济腾飞的日子里,环境会被治理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