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科思修作业——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想这种感觉跟现在犹太人回望二战集中营毒气室的感觉还不一样,除了悲愤,更多的是屈辱,毕竟这是一国之都,没有经过像样的抵抗就轻言放弃,任自己的子民变成魔鬼刀俎下的鱼肉,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不可原谅的。
《南京!南京!》从一开篇就真实地让我体会到了那个裸露在狼群的末日危城里弥漫着的恐惧和绝望,被炮弹蹂躏的千年古城墙,弃守的军队踩踏着同胞的尸体溃败,这种恐惧和绝望自始至终地攫取着我,从放弃抵抗到寻求庇护到任人宰割,我看到的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面对豺狼的正面全裸。那轰然倒地的中山像与后来日军占领南京仪式上的祭祀舞蹈形成锋利的对比,失去了民主民生民权信仰恩泽的南京,在她裸露的躯体上只有一群野兽在蛇行,这个场面带给人强烈的视听震撼,前面剧情中有几次日军练习跳舞的情节,到这里才知道那并非闲笔,所有的摧毁都是预谋和准备好的,而且,可能一直到今天,他们一直在准备。
《南京!南京!》很大胆的一点是,陆川没有按惯例用一条贯穿的个人命运情节线来组织全片,而且用的是一个参战的日本兵角川的视角来审视和判断所发生的一切。我徒劳地等待着男女主角命运的交集,但刘烨扮演的演员表上的男一号,中国军官陆剑雄在影片三分之一处就死了,而这时高圆圆和范伟所扮演人物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展开,所以这部影片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主角,这里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座沦陷的城市。这样做的结果是影片的纪实色彩大大增强,但却部分剥夺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因为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节高潮,节奏缺乏变化,两个小时郁结在观众心中的压抑和绝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以至于到后来因感官疲惫而产生了一丝麻木,从而削弱了影片本应具有的感染力。不过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据说现在的故事格局是经过几番修改最后形成的,如果能接受这种叙事模式,虽然看下来有点累,但也很过瘾。
而影片中有几处人为设置的败笔不得不说,一个是在中国被俘军队在接受屠杀时爆发出的口号,这一点我在任何史料中都没看到过有这样的记载,这应该是导演借人物之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情绪了,但在这里让人一下子就跳出影片的情境了,让我觉得很别扭。还有就是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剧中出现人物的生卒年,我们都知道这些剧中人是虚构的,就算是有原型也不是原名了,而这样的罗列太莫名其妙了,也许只为了最后出现的那行字:“小豆子,一直到现在还活着。”这个小豆子是最后被角川释放的两名幸存者之一,也许导演是想借这样的设计来表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但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刻意了,即使要传达这样的意义也应该用更电影化的手法来表现,很多人都还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那一缕烛光和那个小女孩在黑白影像中的那一抹红色吧?
其实这样沉重叙事力求真实还原历史的电影很忌讳的一点就是导演替观众去思考,很直白地把导演意图强加在观众身上,还有一点就是人为地拔高人物。范伟扮演的唐先生是这部影片中塑造最丰满的一个角色,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委曲求全,只为保护家人性命,甚至不惜与魔鬼交易,但我实在是看不出他有什么理由和动机最后主动放弃生存的机会,至少影片中没有给出充分的理由,也正由于此,他与妻子生离死别的一场戏尽管范伟和秦岚的表演都很落力,但依旧感染不了我。还有就是角川这个轴心人物,我可以理解导演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一些人性的光辉,其实这个人物前面的举动都符合逻辑,包括他与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的交往,对高圆圆扮演的姜淑云的敬仰和成全,甚至到他放走了两名战俘,都可以视为是给为了救这两人而死的姜淑云一个交代,但让他以自杀来为自己亲历的这场屠杀谢罪有点过了,据我所知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但电影本身并没有给我充分的说服力,我觉得这都是创作者在揠苗助长地拔高人物。
因此我觉得由于上述缺陷,《南京!南京!》很难被称为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说它是一
部优秀的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商业电影,则一点不为过,尤其是在技术层面上,陆川已经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做到最好了。
首先在置景服装道具上,基本上无懈可击。我看到了事先被反复炒作的剧组在天津和长春复原的南京城,残垣断壁,遍地瓦砾,极具质感,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已经成为真正的人间地狱。陆川曾反复强调这是一部战争电影,但这部电影中真正的战争场面也就那么十几分钟,但就是这十几分钟的巷战也已经全面超越中国以前战争电影的拍摄水准了,凌厉的剪辑、逼真的声效、一丝不苟的场面调度、灵活走位的斯坦尼康,将人物的反应、动机、战术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最终呈现效果异常的惨烈。
为了追求忠实记录的真实效果,片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其中最典型的一场应该是唐先生被处决一场,从点烟、交谈、枪杀、补枪一气呵成,到最后两名日本人在前景说话,后景一直是半吊着的已经死亡的唐先生,绝佳的构图,而且我们知道后景中一直低垂着的是范伟而不是替身,因为镜头没有换过。后面姜淑云之死也是同样效果。在那个命贱如蝼蚁的时期,影片中所有的死亡表现得都很干脆,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一条生命被剥夺,就是这么轻易,轻易得让人心惊。
群众演员的表现是考量一部大场面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即使是《投名状》、《赤壁》这样的超级制作,群众演员穿帮的场面也比比皆是,有的还很严重(尤其是《投名状》)。在《南京!南京!》中,人海场面有多处,我只发现了一个群众演员笑场的穿帮镜头。小股日军误入小教堂一场戏,是将观众彻底拉入影片设置的绝望深渊的开始。数千中国人面对几个惊慌失措的日本军人举起双手,其实这几千人一拥而上这几个日本兵都能给活活踩死,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屈服,这是一个丧失的反抗意识等待宰割的城市,这里的群众演员表现出来的木然很到位,配合影片情境,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心里的恐惧和茫然(典型的库里肖夫实验效应),可以说陆川对大场面的掌控能力还是很令人赞叹的。
应该说看这样的电影人人都应该是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看过之后依旧会有难以释怀的压抑。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贵的地方不是在于一味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和兽性,它在试图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我们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一场劫难。
影片真正让我动容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拉贝离开南京时面对难民们的下跪,尽管影片已经弱化了拉贝在这场屠杀中对中国人的救世主色彩,但他使得20万人幸免于难毕竟是事实,对于一个已经完全丧失自保能力,仅靠求生本能苟延着寻找救命稻草的群体来说,值得反思的东西更多。所以最后日本人的祭祀之舞才会给我那么大的冲击力,那种阳刚、那种秩序、那种虔诚,都是当时的中国人所不具备的。这里就说到另一个让我感动的场面,这名为了换取过冬物资带头去充当慰安妇、并最后被日本人蹂躏至死的妓女,至少她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自己的城市和人民。
也许会有人看完《南京!南京!》后会谴责这电影如何美化了日本人,但现在单纯地用民族主义情绪去解读那一场屠杀应该是远远不够的,屠城的事不止日本人干过,真正的国耻不仅仅是别人强加于自己身上的伤害,还有这个民族无法保护自己、面对屠刀只能丧失血性地正面全裸的羸弱。
第二篇:(思修)南京理工大学调查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2级
学生姓名及学号:
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式和具体情况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内容
六、调查结果
七、调查结果分析
八、总结
九、各自工作报告和个人感悟
十、附录:本次调查问卷
目录
一、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南京理工大学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通过此次调查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调查对象
南京理工大学在校生
三、调查方式和具体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调查问卷”,问卷采取在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内随机选择同学发放问卷填写,然后回收问卷,发放问卷115份,回收100份。
四、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15号至2012年12月30日
五、调查内容
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等方面,问卷一共提出九个问题(见附录)
六、调查结果
1、A45 B552、A94 B18 C22 D293、A43 B46 C114、A17 B22 C615、A95 B15 C42 D29 E28 F9 G23 H22 I146、A56 B447、A4 B61 C358、A77 B11 C5 D79、A16 B25 C20 D33 E6
七、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习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来源都是直接来自父母,依靠家里,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勤工俭学、通过奖学金或者其他方式支付自己的日常消费。这些表现一方面是自己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或者个人消费习惯的影响。
(2)消费方式多样化,现在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对象已经不仅仅只是日常生活、学习方面的花销,更趋向于娱乐,电子数码以及网络购物方面,时尚购物已经成为潮流,另外女生服装以及化妆品等的消费比例日益上升。
(3)消费没有计划,无目的。大部分学生没有适当的消费计划,大都是月光族,需要什
么买什么。还有一部分同学不到月底就花光了所有的生活费,只好向周围的同学借钱。
(4)消费趋向时尚,超前消费现象日益显现。由于网络购物的流行,很多学生喜欢上了
网购,导致经常买了一些不必要的商品。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生活费不足或者超支的原因之一。
(5)从众和攀比的消费心理普遍。很多大学生自主意识不足,缺乏主见,没有判断力,喜欢跟随大众,看到大家都在买的东西,即使自己不需要也会消费。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自尊心的影响,买一些不适用又高档的商品,借此来炫耀或是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八、总结
被调查大学生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2000以内,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提供,除了月基本消费,其他主要用于各种娱乐活动和聚会请客等方面;有理性消费的意识,但由于本身心智还不成熟,加之家庭教育有差异和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如“寅吃卯粮”透支消费的影响,大学生实际消费时仍缺乏自主判断力,容易随大流或相互攀比,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被非理性的潮流所带动走进消费误区。因为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并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促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付诸实践。大学生要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九、各自工作报告和个人感悟
王诗颖:
参与此次调查活动的设计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整理,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完成了调查结果分析和整理。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依靠家里的父母,而且不懂得理财和消费,导致了白白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所以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起合理消费的习惯,有必要时还应该多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虽然现在社会在进步,大家的消费观念和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勤俭节约仍然时我们不应该抛弃的优秀品格,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做到勤俭,不乱花钱,树立节约、合理的消费观念。在网购日益盛行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应该保持理智的头脑,我们网购的目的不止是因为方便,还有它比实际商场里面的商品要便宜很多,所以我们不应该沉迷与网购,合理的利用网购带给我们的利益,合理消费,不买不适用和不需要的商品。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每个月按照计划合理消费,不超前消费也不做月光族,适时的积攒一些生活费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张帅: 参与活动的设计,参与问卷设计,制作发放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的消费观念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大学生已经属于成人了,应该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应当学会自主安排、合理消费,要有自己的看法,有主见,做到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消费,尽量减轻家庭负担。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兼职,既锻炼自己,又得到报酬,一举两得。大学生消费要认清自我,不追随他人,不盲目消费,做到合理消费,合法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朱茜:
参与此次调查活动的设计,完成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制作,并分析结果做出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觉得大学生消费观念上还是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现在网购和信用卡消费的流行,网购让同学平日买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既是对金钱的浪费,也是对物资的浪费;而信用卡的悄然盛行,是同学花钱不心疼,于是没有节制导致透支,便有了所谓的月光族。另外,许多父母对孩子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原因,父母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这虽然是爱孩子,但这样对孩子一味的迁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尤其是我们这些刚离开家的大学生,有父母宠着,自己也宠着自己放纵自己,却忘记了这些都是父母辛苦工作的来的钱。我们大学生目前基本上还都属于纯消费阶层,不是花的自己挣得钱,我们更要精打细算合理的使用我们的生活费,用到实处,不浪费,不做享乐主义。
十、附录:
关于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
1、您的家庭所在地是:
A、城镇
B、农村
2、生活费来源为:(多选)
A、爸妈给的B、勤工俭学
C、校外兼职
D、其他
3、您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为:
A、1000以下
B、1000——2000
C、2000以上
4、您的消费观念为:
A、及时行乐,想花就花
B、能省钱的地方就要省钱
C、制定消费计划,花在应该花的地方
5、您的日常开支主要用于:(多选)
A、饮食
B、旅游
C、娱乐活动
D、日常逛街
E、网上消费
F、话费
G、用于学习
H、网游
I、用于谈恋爱
6、您平时的消费方式更倾向于:
A、现金消费
B、信用卡消费
7、您是否可以接受现在的物价:
A、不能
B、刚好可以
C、能
8、对于下列社会消费倾向,您比较赞同哪一种:
A、以经济实惠为主
B、兼顾实惠和高标
C、尽量追求高标准
D、不清楚
9、您是否有在校外打工的经历,如果有,请问您的目的是什么:
A、补贴日用
B、追求独立
C、随大众
D、接触社会E、其他
第三篇:思修作业观后感
《山楂树之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静秋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她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老三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一直等着。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在生活中,我们要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的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老三在与静秋恋爱中很尊重静秋。也对静秋很理解。默默的为静秋承担着责任。他知道每个人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老三是很值得学习的。
大学时代是人生美好的时光,对爱情的艳丽花朵,要精心的照料才会绽放的更加绚烂。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面临谈恋爱的问题。我们都需要正确的恋爱观。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对待爱情需要正确的眼观,不然就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他人。不可把爱情当做游戏。恋爱过程中也需要遵守道德。真正的爱情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的需要,并通过生活而获得充实的意义。
爱情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生在具体的社会和环境中展开,理解和把握爱情的真谛或本质,要考虑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考虑到一定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第四篇:华科思修作业—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地方,以至于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些迷茫,那么多的博物馆,我到底要写哪一个,想了很久,本来想写首都博物馆的,但是,实在是没有时间去那里好好看看,所以,只好换了一个———北京自然博物馆。这也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以前从没有动过要去这里的冲动,但是现在我想我的选择应该是对的吧!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500万元兴建的标本楼——“田家炳楼”,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是国内同类馆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功能最全、使用价值最高的标本馆,92年落成并启用
不知道介绍点什么好,只能对于我所掌握的资料做一些介绍和评价了。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展厅
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个展厅,看名字就知道很深奥,很具有人类奥秘,不过,我只能说,很棒,很值得来看一看。在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展厅中,蓝色的装饰暗示着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本展厅复原了当时海洋的繁荣景象,讲述了生命起源的理论,并以丰富的化石供观众欣赏和分辨,介绍了生物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发展的复杂演化历程。展览详尽记述了世界上著名的澄江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凯里动物群、瓮安动物群,还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所面临的理论挑战以及生物进化历史上的动物绝灭事件。不知道怎样形容这个展厅,应该说很具有科学性,单纯属个人爱好,我不是很喜欢,可能这个展厅有些让人伤感吧,因为他们都灭绝了,不过还是让人挺好奇的,人类的智慧真的很让人佩服!
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很棒很温馨的名字,我很喜欢。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喜欢动物,喜欢昆虫。他们是友善的,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善待动物。下面来介绍一下他们吧!
动物基本陈列包括:序(生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保护动物、昆虫世界等6个主题单元。
昆虫世界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庞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已知昆虫100多万种,它们的分布极为广泛,种群数量十分惊人。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它们是生物多样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昆虫世界》从“什么是昆虫”、“昆虫与环境”、“昆虫的特化”、“昆虫的一生”、“昆虫的行为”、“昆虫与人类”几个方面展现了多彩多姿的昆虫世界。这应该是我比较喜欢的吧!各种各样奇特的动物,很好看也很新奇,尤其是昆虫,一直很喜欢。他们小小的,却那么团结,又有那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表情和行为。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种昆虫,但是,每一种都很漂亮。因为他们有很多都是色彩缤纷的,而且昆虫的很多习性都是很有趣也很值得人类探讨的,但是团结,就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吧!
动物之美展厅
动物之美,一直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诗意有很形象,这里介绍了很多动物的美,那是一种自然的美,所以没的纯真,美得让人动容。“动物之美——贝林捐赠世界动物标本展”以美国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世界各地的珍贵动物标本为基础,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北美洲、欧亚大陆等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动物之美。展示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狂野奔放的非洲原野、深邃迷离的北美洲丛林以及自然野性的欧亚大陆北部冰雪世界。展览采用了超薄渐变式和卷动式展箱,在文字上也首次采用了完整的中英文双语说明。该展览通过把握空间、色彩和造型等设计要素,利用自然还原、艺术概括、互动启发等现代展示手法,充分展示了纷繁多样的具地域特点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展示思路。展览在10余种互动式展示项目中增加了许多新奇的展示手法,特别是各种声、光、电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加强了展览的科技含量,丰富了展示手段并增加了观众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如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在空中飞舞的蝴蝶、用三维技术制作的动物声音世界、动物脚印的认知、动物毛皮的触摸……这些都能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动物王国,在欢乐中亲近动物世界。肯尼斯·贝林(Kenneth E.Behring),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1928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幼年家境贫寒,但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从汽车行业白手起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和投资家。贝林先生是一位有爱心的慈善家,他于2000年成立了世界轮椅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全世界弱势群体的生活,为其慈善事业翻开了新篇章。贝林先生在世界各地收集和制作了很多动物标本,并在年事已高之时决定将众多动物标本无偿捐赠给北京自然博物馆进行收藏和展示,这些制作工艺先进、形象逼真的野生动物标本,在逼真的生境背景的衬托下必将带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产生深深的共鸣。一直比较喜欢蝴蝶,很漂亮,又很积极的珍惜生活,他们只有一天的生命,可是却用永恒的美丽来诠释自己。很喜欢上面的故事,很感人,我想配着个展厅应该是再好不过了吧!
植物世界厅
植物世界,很实在的名字,我想所有喜欢植物的朋友一定爱死了这里,以为这里的植物真的很全,也真的形态各异,而且这个展厅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大型植物专题展览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展览运用了声、光、电和多媒体等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仪器,将植物学知识巧妙融合在景观、动画、科学实验和游戏中。实现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完全统一,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欣赏植物、认识植物的精彩世界。植物演化部分是以早期陆地植物起源为起点,以陆地植物演化过程为主线,整体复原已经灭绝的多种植物类型,展示了早期陆地植物刚刚开始登上陆地的景观,繁盛的蕨类植物景观,裸子植物景观和早期的被子植物景观,展示着史前植物的神奇之美。植物景观部分是以现代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背景画与前景植物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展现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六种典型植物景观:荒漠、典型草原、典型湿地、山地、热带雨林以及红树林植物景观,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的现代植物世界。植物功能部分是一个充满动感、充满活力、充满趣味性的展示空间。分别针对植物的生长运动,运输系统,光合作用,开花传粉,种子散播和生存策略等内容,通过模型、标本、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描述,巧妙地回答了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如何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转,如何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一致,如何适应其周围的环境,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等等有趣的科学问题。植物,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的东西吧!他们种类很多,有的可以治病,有的用来观赏,最好的,是可以净化空气。妈妈一直很喜欢植物,花花草草的家里养了很多。我也很喜欢,真的很漂亮。
从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不是一篇适合用华丽的词藻来堆积的文章,所以,在这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我很不后悔当初选择写北京植物博物馆,真的很美。里面有各种展厅,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我想你一定会找到你所喜欢的东西的。
第五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