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一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首先,它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从实践论中,可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两者不可分割。如果理论离开了实践,那理论的正确性便无法知道。当然实践也不能没有了理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理论的支持,没有了理论的实践,只会浪费人力物力。
联系当今时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实践论》让我懂得对待事情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在大学里学到很多知识,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但实际却不是,一但毕业了,出去找工作才发现学校的知识大多数不适用,所以现阶段在大学,我不单单只是学知识,还要会尽可能找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实践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最好手段。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需应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落实行动,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注重理论实践创新,激发自己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的激情,不断拓展自己的新视野。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素质的能力,争取做有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篇: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维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的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在读完《实践论》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这将知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行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实际情形是,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是“认识——实践——再认识”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的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战斗中,才能触到那种活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亲身参加变革实现的实践战斗中,才能暴露那种活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去辨别某种或某些人或事物的本质,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同时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如果想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认识就必须自己亲身去接触、经历,才可能了解他们的本质,获得接近事实的认知。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第三篇:读《实践论》后有感
读《实践论》后有感 摘要:正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与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与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
关键词:生产活动规律性社会实践革命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认识和实践的来源
社会进步,文明发展。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向现代、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发达。一切的进步,却与认识和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反映,主体从客体的角度去接触客体,反映客体所表现出的现象。从而主体能动地认识之中,马克思的认识论不仅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当中,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室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活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任何人的一定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际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邦联系。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二、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运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革命、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办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自然方面,对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才被证实了。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学习属于认识范畴,即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推移、不断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好的学习方法正如指挥棒,不仅有助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而且会改变一个人思维和生活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改善产生影响。认识的第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是感觉与印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觉,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人们将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人们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制作造成概念理论的系统,感性认识便发展为理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认识第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一方面,拓宽了知识面提供尽量全面的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减少了错识产生的几率,获取得理性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指导行动,接受实践的检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实践哲学,在希腊哲学中理解世界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使人们更中好地进行社会政治活动,所以就哲学思考触及对人的行为进行认识并将此作为人们行动的哲学理念来说,哲学遵循着一种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则到生活的直观主义思维方式表现为人际交往和行为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但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科学主义的感行、理性、真理、经验、知识成为哲学的核心,使得希腊实践哲学传统“沦为现代的科学概念压力之下的牺牲品”。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则源自于亚里士多德,是他首先在理论哲学,技术哲学与实践哲学基础上,将实践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
三、关于实践的解析
“实践”一词原指一切有生命体的活动,后来亚里士多德以此来专指人的实践行为,但又不是专指人的具体的形事,而是将实践是关于人类实际活动与生活的反思行为。由于科学极端发展的结果时忽视了人类科学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而从根本上丢弃了理性反思的作用与力量,失落了古已有之的“实践哲学”。但康德力图通过对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建立起真正的道德实践哲学,也力图加固以此来重新恢复与接续在近代哲学之中迅速失落的希腊实践哲学传统。康德在上帝、世界与灵魂三大理念基础上,通过意志的自由性建立起对人类实践行为加以实践理性反思的理论,即道德实践哲学。这从根本上就扭转了近代哲学的偏颇与极端性。重新恢复了实践哲学传统,为人类的真正生存与发展确立了根据与至善的目标,费希特将自我的设定与创造视为实践。“行动”成为其先验哲学设想的核心。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的意志的自我演化与回归历程看作具有实践精神的意志的自我展开与实现,其实是对理念成为一种实践的理念行为。马克思则十分突出地强调了实践在人类存在中的地位。他把人类的基本存在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归结为实践,在马克思这里实践成为了“物质的实践”、“革命的实践”。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是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学习对我们来说才会更加有意义。我们博览群书,这是掌握本质规律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同时要重视实践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两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就叫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样各种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伦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四、认识和实践的作用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发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伦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征,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伦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样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活,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上,那么还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被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既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0 [2]宋文新,毛泽东与《实践论》[M],河北,中央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55 [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部。学习毛泽东思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58 论述题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3)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对马克思主会主义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基础,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2)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b 马克思主义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第四篇:读《实践论》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一个课外作业——阅读一本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读后感。在老师列举的书目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实践论》,因为我们刚刚学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节,对实践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于是,我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了《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这部著作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根据《实践论》的论述,我们似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认识规律即“求是”的规律。
(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及其实现条件。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两个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前者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后者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而且,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很难找到纯粹的感性认识,也很难找到纯粹的理性认识,它们总是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应当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实践论》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对于长期搞实际工作而较少接触理论的同志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轻视感性认识。事实上,感性认识贫乏的人,理解问题的深度要受限制。这对于长期搞理论工作而较少接触实际的人又是值得注意的。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里包括: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感性材料残缺不全或不合实际,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迎合某种需要或屈服于某种压力搞上来的材料,你信以为真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所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首要条件。现代信息手段应当充分利用,但是,无论多么现代化的手段都不能代替领导者深入实践,直接去感知事物。有了丰富而实际的感性材料,还要加工制
作。毛泽东讲了十六个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方法。加工制作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恐怕主要是后者,一个人的脑子总是有限的。决策的科学化有赖于决策的民主化。
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因为,理论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检验;即使正确的理论,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主观条件包括,制定同本国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实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需的计划、方案、措施,即把理论理性变为可操作的实践理性,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等等。
(二)对一个事物(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实践论》讲了两个飞跃之后,有这样一段话:“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为什么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
能够完成?这是由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状况所决定的。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不但受到自身“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而且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方面和本质有一个逐步显现和暴露的过程。由于客体表现程度的限制,即使主体十分努力,也常有始料不及的情形发生。
由于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常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那么,在完成之前,部分错了,大部错了,甚至完全错了,都是可能的。正因为如此,人犯错误,党犯错误,难以完全避免,这是认识规律所使然。当然,我们希望错误犯得少一些,代价花得少一点。办法就是尊重实践的检验,按照实践检验的结果矫正和完善原有的认识。在认识见之行动之后,认真调查研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尊重实践检验,自觉修正错误,这是认识主体顺应认识规律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功力。聪明的人,高明的党,总是从自己的、别人的,本国的、他国的,正面的、特别是反面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增长才干。
(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历史的。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个飞跃,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如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个认识是合乎客观规律的,那么,也就有了对此一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了。但是,物质世界极其广大,其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进行。即使这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取得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也只是获得了关于物质世界一定过程、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客观真理。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发展,人们的认识也要跟着推移发展;客观过程的发展没有到头的一天,人们的认识也没有到顶的一日。这个层次认识了,还有更深的层次等待我们去发掘。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真理(也就是客观真理)都有两重属性,它们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其正确地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来说,真理有绝对性的一面;就其所反映的只是物质世界一定的过程、范围和层次来说,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恩格斯在讲到辩证发展观的时候深刻地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毛泽东也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解放思想无止境,探索规律无穷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中国共产党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郑重地写进党的思想路线之中,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认识规律的尊重,其意义是深远的。
《实践论》对认识的总规律作了这样的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读完《实践论》,我感受颇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五篇:读《实践论》有感(推荐)
读《实践论》有感
在马哲原理课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的《实践论》,便找来读了一下,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指出实践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点。
2.他指出真理是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全面具体阐明了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即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为理论认识,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飞跃为实践。
4.指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深刻地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5.明确了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又包括改造主观世界。
6.《实践论》的中心思想是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着重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知行统一观,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实践的“左”、“右”的错误思想。
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 : “《实践论》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即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在通过实践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万不可采取经验主义的方法策略。“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
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认识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凡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那就是正确的,必须坚持下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而19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因为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
“实践要注意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即感性认识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感觉是对现象问题的解决,理论是对本质问题的解决,两者都离不开实践。简言之,感性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是认识的深入阶段。感性有其不可替代的前提性作用,是理性思辨的基础。没有感性的直接观念,就没有进一步思维的可能。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初级的感性阶段,没有感性向理性的那一次飞跃,思维的深度只能限于直观的浅层次阶段,从而断绝了思想深刻以至于深刻的可能,乃至于关闭通达真理的大门。
“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又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实践论》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与理解,我对实践论的知行统一的辩证观点也延伸到了平时生活学习当中。对此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平时生活学习中不论是思考问题下结论时,还是对任何一件事情进行自我论断时,都要进行详细调查,以实际发生为依据,实事求是,切不可仅仅依靠主观臆想下结论,否则会对之后认识—实践—再认识产生错误指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阻碍自我发展。
实践出真知。以自我实践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做任何决定时都不可犹豫再三,瞻前顾后。在形成理论认识后要大胆实践,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后会发现认识的正确性与否,从而形成新的更正确的认识。认识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也形成了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特点。被检验正确了的认识会形成真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一开始形成好的正确的认识会对日后实践起推动作用,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比我们平时日常学习,老师总强调我们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必须深入了解其内涵,不可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形成对其的错误理解。这也是为了让我们在以后运用知识点时不会产生错误效果,事倍功半,多做无用功。
把握实践与认识的规律,总结实践经验。整如事物之间都是普遍相互联系一般,实践于认识的上升过程也有其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平时做事学习中多注意总结经验,提炼精华,把握其发展规律,利用规律可以更好地有助于我们改造自己,改造社会。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支持实践与认识。我们要在平时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升华认识时不可钻牛角尖,犯教条主义和经验注意的错误。不可有成绩就急于求成,也不可遇挫折就怠慢消极。学习中要多关心身边发生的新鲜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现有的被检验正确的经验要平衡自己,总结出
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并且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践道路上的前进与挫折。对自己充满信心,遇事不怕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心得,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