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
《三袋麦子》教案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⑵不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烙饼 发霉 麦囤
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2)理解词语(课件出示):烙饼 发霉 麦囤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
A、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B、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 迫不及待 捧起 慢慢吃 全种 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A、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B、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C、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D、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三、总结全文:
⒈指名学生口述全文。
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⒊教师小结:
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四、作业:
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 存---节约 小猴--全种地---聪明能干 3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对土地爷爷的评价应该如何来解读?在教学中,如何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又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获得科学的认识?这些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教学本文时,我精心预设,真心引领,使课堂教学多处出彩。
一、激活体验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片断赏析]
师:每到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收到许多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后,小朋友们是怎样处理的呢?老师最喜欢实话实说的小朋友!
生:拿到压岁钱后,都交给了我妈妈,让她替我保管。下学期用来交学费。
生:我用来买玩具。去年我就买了一架遥控飞机!
生:我会去新华书店买书。多余的钱也请我妈妈保管。
生:我的压岁钱都存到了银行里。
生:我的压岁钱随我怎么用,我爸爸妈妈从不过问。买学习用品,买吃的,还用来打游戏机。
……
师:小朋友们处理压岁钱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谁的办法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读完课文后,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想法!
[一线反思]
虽然我们早已熟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但长期以来,我们还仅仅当作口号而已。语文教学的相对封闭,使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多彩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语文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善于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从课堂小社会走向社会大课堂,激励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才能真正携起语文与生活之手。针对这样一篇内涵丰富,价值取向多元的童话故事,我借助农村小孩对感兴趣的“压岁钱”的这一生活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运用阅读期待,既易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更易于学生走进文本,实现情感共鸣,为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变序学习引导学生外显体验
[片断赏析]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点头;见到聪明能干的小猴,土地爷爷异常兴奋。如何让学生来解读土地爷爷丰富的肢体语言呢?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变序学习,将各个动物得到礼物后的表现与土地爷爷来访的表现结合起来研读感悟,然后再引导学生外显体验)
师:土地爷爷哈哈大笑,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说些会什么呢?
生:小猪呀,你真是个贪吃鬼!
生:小猪呀,你这么喜欢吃,我再送一袋小麦给你!
生:小猪真能干,会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呢!
生:小猪真会享受生活!
……
师:面对小牛的做法,土地爷爷点点头。它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生:小牛呀,小牛,你真会过日子!
生:小牛呀,小牛,你真节俭呀!
生:小牛呀,你可是一个“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呀!
生:你勤劳,做事有计划,值得我学习!
……
[一线反思]
长期以来,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局限了学生和教师多维的交往和互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教师不恰当的主导所决定,被教材所决定,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在互动交流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思想的启迪,提高认识水平,完善自我价值取向。学生的丰富体验说明他们达到了“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文我合一”理想状态。
三、多元认同引导学生提升认识
[片断赏析]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假如,你就是一个动物,面对这样一份礼物,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也会像小猴一样把麦子种下地,第二年我还要送给土地爷爷许多麦子 呢!
生:我不会像小猴那样,它那样过年没好的吃,太苦了!我留下一半过年吃,一半种下地!
生:我会送一些麦子给没收到礼物的动物。
生:我也会做成各式各样的食品,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品尝!
……
[一线反思]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也“视而不见”,一味地“尊重”,语文课堂上,“棒杀”的硝烟未尽,“捧杀”的烽火又起。作为教师,如何把握“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做“收”“放”自如,“放手”而不“撒手”?我的理解是,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真理”“规律”的成份,甚至“达成一致”。学生对土地爷爷多元评价的丰富解读中肯定存在值得商洽的体验,通过这一环节来引导学生多元认同,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拢主流价值观,作出科学的抉择。课堂上,学生没有简单地效法小猴,也没有一味地排斥小猪。学生精辟的发言,已经清楚地表明,他们已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压岁钱”的处臵也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课后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二篇: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了解学情。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7)、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看课件录象)(8)、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9)、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品读来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4、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学生自己点击课件自学)汇报:(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4)、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
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就是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我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1、让学生口述故事的内容。(课件展示全篇课文动画)
2、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整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让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解放。)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吃光
慢慢吃
种下地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学生一目了然。)
五、教学反思:
《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
对于三年级孩子,他们刚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怎样把握好这个年段教学特点,帮助孩子们顺利过度,是我备课时不断思考着的一个问题。于是我的教学定位有两个依托:一是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是文本的语言特点。整个课堂教学我努力突出一个“趣”字——童话语言浓浓之趣,教学情境创设之趣,学生参与学习乐此不疲之趣。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三个小动物的理解。在教学小猪时,我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演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表演的兴趣很浓厚,他们把小猪的憨厚可爱的一面表演了出来,并喜欢上了小猪;在教学小牛时,我主要通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采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小牛的勤俭;在教学小猴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片明白小猴的做法是聪明的,土地公公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了。最后以“你会怎样处理这袋麦子” 结束课文,在谈到如何处理麦子时,有的同学说要把麦子作成各式各样的饼子,有的说要把麦子保存起来,还有的要把麦子全种下地,来年吃一点,种一点,并将多余的麦子送给其他没有的粮食的人。多么可爱,多么善良的学生啊!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做法都是可取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学生能提出自己的不同做法时,教学任务也就成功完成了。
第三篇:《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
9、《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解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本文主要人物都是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及土地爷爷。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每个人物因为处理一袋麦子方式不同而出现不同结果,这其中蕴含的道理要引导学生去理解。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干”“种”,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自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故事。
难点: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比较、讨论、朗读和圈点勾画,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麦、份、迫、食、保、防、止、访、仍”9个生字,会认“棒、馒、霉、搬、厚、诉、秘、获、干”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干”“种”,能正确读写“麦子、保存、防止”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课时重难点:
1、掌握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
谁能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童话故事?(《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2、今天老师给大家新带来一个童话故事《三袋麦子》
出示课题,齐读,指导“麦”字读音及写法(读音:“mai”,第四声,写时注意下半边要与“表”区分开)
3、引导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问的?(生1:三袋麦子是从哪里来的?师:是别人送的。
生2:麦子是谁送的?他都送给了谁?
生3:为什么是三袋麦子?是不是要送给三个人?
生4:送礼物的人为什么要送麦子?他有什么用意?……)
过渡:同学们真爱问问题,问得非常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要求:身体坐端正,一边看一边听,并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听后反馈:
课文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做成各种个样的()吃了;小牛把麦子()慢慢吃;而小猴则把麦子(),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2、自读课文
要求:(1)边读边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或句子可以交流学习,多读几遍。
3、反馈自读效果:
(1)出示带有一类字的词语,指导学习。
(2)出示带有二类字的词语,指导学习。
(3)出示文中长句,指导学习。(指名读、正音、齐读)
4、生字教学:
(1)重点指导“防”“止”,注意笔顺、间架结构、布局。(2)视频观看,师范写,生描红。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
2、合作交流:
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并试着按“土地爷爷送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如何处理麦子” 和“处理麦子的结果” 给课文分为三部分。
3、反馈:
第一部分(1)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
第二部分(2-4)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于同一袋麦子的不同想法和处理方式。
第三部分(5-9)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结果以及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麦子的不同处置
过渡:
小猪、小牛和小猴收到土地爷爷送的麦子后各自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他们又是如何处理这些麦子的?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交流思考
2、反馈:
小猪:做成食品
吃光
小牛:保存起来
慢慢吃
晒
小猴:全种下了地
3、齐读2—4自然段
五、课时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土地爷爷送给他们的麦子做了不同的处理,那么一年以后对于他们这样的处理,结果会怎样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2、抄写课后生字、词语。
七、板书
9、《三袋麦子》
小猪——全吃完了
小牛——吃了一半
小猴——全种下地了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学生都喜欢的一种课文类型。要让孩子在掌握本课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够当成故事一样说给别人听,再者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童话故事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读书甚至是写作的兴趣。
这节课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字词、理清脉络、初步感知。第二课时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评价三个动物的做法,说说自己的启发。
第一课时的课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时间没有把握好,没有探讨预设的2至4段内容就已经下课,导致板书不完整。在识字读词以及课堂互动这方面掌握的不好,时间比较久、互动缺少方法。还是由于时间原因,没有给学生自己写字的时间,没能在课堂上让孩子练习,也需要深思。
其次是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缺少方法,没有及时给学生机会反馈讨论结果。
再者就是教师语言积累不多,评价语不够恰当,有时候显得啰嗦,不够简练。
最后,第一课时重点内容“朗读”没有抓好,朗读的形式缺乏,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去品悟。
第四篇:关于《三袋麦子》教案
关于《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袋麦子》教案 篇1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
能投入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贴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
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搬家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
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开火车(手势)!大家一起来!
2、读得好!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幻灯出示),大家来连一连?并说一说在人们印象中小猪、小牛、小猴各是什么样的动物?
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光了
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还经常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猴: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3、学生连线,并在交流中显现小猪的憨厚,小牛的诚实,小猴的聪明(相机贴图: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
(此环节不仅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把三种动物对这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更加清晰化,同时也把几种动物的性格特征跃于纸上,以便于为下文探讨不同的动物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埋下一个伏笔。)
4、过渡: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再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的时候他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自己读一读课文的5—9自然段。
三、讲读5—9自然段:
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5一9自然段,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谁家看到的结果?可将你最喜欢的这一段故事多读几遍。
(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选择,更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四人合作小组中读给大家听听,交流“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要求:小组长组织组员有秩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理解小组分角色朗读)
教师随机参与,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和读书情况
(阅读活动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面对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老师不必强求统一,应鼓励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立见解。通过设计可以“一题多解”的思考题。“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一反过去“答案标准化”的旧模式。这个题目的答案不止一个,只要说出道理,是允许见仁见智的。学生的答案一定是各种各样,理由各有侧重的。)
3、小组间互相品读,并练习分角色朗读,把书读好。
师引导学生互评:这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怎样?为什么这样读?你如何读?
4、各小组汇报各自交流结果,学生就问题各抒己见。
(这里实际上反映了几种观点:一种是及时消费,一种是慢慢消费,还有一种是投资,投资就有风险,也可能收获最大。你说这三种,哪种对?课堂上关键在老师如何引导。课堂上有的学生会说,小猴把麦子都种了,一点不留,万一收不着呢。有的学生会说,小猪把麦子吃了,小猪对。老师可引导说:“对。如果大家都不消费,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去买怎么办?如果买了东西不吃,留到明天再吃,结果放坏了,还是马上吃了好。”也有孩子会说小牛对,因为小牛最节约。老师说很好,对不对呢?也对。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大量浪费的行为是现代社会所不相容的。也有孩子会说,小猴的做法最好。这个孩子非常有现代人的投资意识。他不怕风险,他不怕麦子种到地里后遇到灾害会颗粒无收,他就拼搏一下,说不定能收获很多,也就发了。小猴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现代人的理念。)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从表象上来看,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争辩,甚至争辩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但是,从长远看,换来的是学生心态的开放、自主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解放,这还是值得的。)
5、集体交流:如果你也收到了一口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现代化就是通过许多的课文,通过教材的结构体例来体现的。《三袋麦子》渗透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代人的理念?竞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我们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要有一种积极地参与社会的意识,包括环境意识,也包括投资意识,纳税意识。小猪把麦子吃了,消费了;小牛节俭,从农业文明带来的优良品格,丰收不忘歉收,一点一点地享受;小猴把麦子种了、投资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无形中就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
四、师总结学习情况。
五、作业:
四人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排演课本剧(可根据表演的需要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改编)。
《三袋麦子》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
(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7)、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看课件录象)
(8)、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
(9)、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品读来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4、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学生自己点击课件自学)
汇报:
(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
(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
(4)、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
(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
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就是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我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1、让学生口述故事的内容。(课件展示全篇课文动画)
2、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整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让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解放。)
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吃光 慢慢吃 种下地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学生一目了然。)
《三袋麦子》教案 篇3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第五篇:三袋麦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三个小动物不同的性格。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初步学习了29课《三袋麦子》,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听写几个词语。
饱满 收获 保存 防止 馒头
迫不及待
{白板出示词语}师:写好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互检查一下,全对的奖画个笑脸作为奖励。(同桌互检查)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很好,老师相信这节课你们的表现会更棒!
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指名读学习目标)师: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地方向,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学习任务。
三·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1至4自然段,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用“——”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讨论:你喜欢哪个小动物的做法?为什么?(指名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至4自然段,小组讨论后,老师找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看到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后的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关的句子词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三个小动物性格不同,所以做法也不相同。师: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结果如何?
四·自学指导二
朗读课文5— 9自然段:、想一想一年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每个角色不同的语气。(5分钟后,比一比谁是朗读小能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理解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我给学生做了一个招贤榜。
五·招贤榜
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小牛)
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小猪)
3、你是天宫长远发展部门领导,想选个规划师,你选:(小猴)
六·拓展延伸:
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学生动手写一写,在班内读给同学听)
师:听了同学们的想法·做法,老师高兴极了,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有很多处理这袋麦子的想法,而且各不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的不对,只是谁的做法最好。七·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土地爷爷又给小猪、小牛、小猴送来三袋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