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小故事一等奖
静待花开
——从容面对“慢生”
每每看到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已竞相开放的花朵,总会顿足观看,流连忘返。也许那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共鸣。花开从来不是易事,需要除草、除虫、施肥、阳光、雨露,还要用恰当科学的方法来不断培育,才能育出好花来。而我们的一个个学生不正如一盆盆的花吗?花需要阳光、雨露、土壤、肥料,少一样都不行,有的喜酸,有的喜碱,有的喜阴,有的喜阳,不了解他们,很难会为你绽放那娇美无比的花蕾,学生也一样,性格各异,有的开朗,有的文静,有的睿智,有的笨拙,不了解他们,同一而教。花期过了,没开花的只能静静的舒展着几片叶子,或许,永远没有了绽放的日子。
教书十余载,脑海中总会闪现那么几个曾让人揪心的学生,或者说是影响我们教师生活质量的“慢生”,可能平时我们教师更习惯于称之谓“差生”。美国教育学家卡罗尔早就提出:“学生没有好生、差生之分,只有快生、慢生之分,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某一学习程度,只不过每个学生所花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在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里,一位小邱同学在将近两年时间里的变化让我深深认识到自己原先的教学观念的确有待转变。刚入学时的小邱各方面明显落后他人(包括识字量、计算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记忆力等方面),曾一度被我们两位语数教师列为动员留一级的对象。学前及平时学习中的识字量少,导致读懂题意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对其而言,课堂更多是在煎熬与玩耍中度过,因此每天的“开小灶”就成了一项常规工作。记得第一册教“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别的学生由于学前教育的拔苗助长早已能熟练正确计算,但他硬是花了好几天的课余时间反复的说算理才勉强能计算正确,相比之下,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其在一年级时的开心指数明显低于他人。记得有一次刚放学,咦,小邱同学怎么不见了?一问同学才知道其背起书包已经走了,我赶紧跑到教室门口,只见他已走到离教室10米开外的地方,我就大声叫他的名字,没想到他回头望了我一下,嘟囔着仍然往前走,当时我甚是气愤,明知每天的作业须订正完才能回家,今天竟敢不打招呼就逃跑,于是我就提高音贝:“如果你现在不回来订正作业,那明天真的就不用来上学了。”本以为这一句恐吓的话会奏效,没想到他还是倔强的走了。随后为了防止事态扩大,我又马上与家长进行了沟通,道明事情的原委,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了此事。
虽然这只是一次“倔强”的小行为,但对我的触动还是蛮大的,自己以一颗高度的责任心不厌其烦的来“挽救”他的学习,但他并不领情,也许自己在学习上的要求太一视同仁了。回想我们身边幼儿时期的学习,有些孩子七八个月就会叫妈妈,周岁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了,而有些孩子则迟迟不开口叫妈妈,说话比较迟,快慢显然不同,但是最终,只要是没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都学会说话了。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没有称这些说话慢的幼儿就是差的,我们只是说他慢了一点而已。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差异的,有快有慢,这是必然。基础的教育,只要是正常的孩子都能完成,这一点也毋庸置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改变了对其的教学策略:约定每天只要把当天的作业都能订正完毕,放学就不必开小灶;鼓励其正视自己,不懂乃正常现象,但老师可以帮你呀,现在的他成了班级里最会问“怎么做”的一个人;还小心翼翼的去寻找和呵护他的优点,甚至哪天没有让老师开小灶也成了对其表扬的一个理由;为了重塑其学习的自信,课堂上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单元达标前事先透露内容,提高考试分数,改变 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慢慢地,现在的他渐渐脱离了学困生的“铁三角”,其计算能力由一年级时的倒数第一转变为现在可以与一些快生相媲美,解决问题的能力虽不强,但至少能应付一些基本的类型,在本学期连续三次达标中都在90分以上,期中考试是98分(当然现在的考试已不必事先开小灶)。
教师如同花匠,在教书育人的这条路上,需要守着一份宁静、一份淡泊,静心再静心,微笑再微笑。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巧妙培植,教师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静待花开”。请相信,最终迎接我们的将是无比灿烂的花开之季。
耐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我的一个教育小故事
在《读者》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某人有一个庭院,庭院中常常扫得干干净净。有一次,他出远门,托朋友照看庭院。朋友很懒散,任由庭院中的植物自由生长。结果,石凳旁边冒出了一些绿绿的芽尖,后来开出了花。花很香,像兰花。朋友就采了一朵花和几片叶子去请教专家。专家说:“这是兰花中的一个稀有品种,叫腊兰,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卖,能卖上万元。”
朋友将此事告诉了庭院的主人。主人听后愣了一会儿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都要破土而出,只是我以为它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年春天,它的芽儿刚出土就被我拔掉了,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耐心聆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几年前我就发现它了。”
是的,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耐心,没有给予一些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常常会发生错把“腊兰”当成“小草”的事情。同样,教育教学过程中,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几个人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呢?
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为了保密起见,我就叫他小昊吧,他天资聪颖,就是特别好动,学习上、行为习惯上都“与众不同”。清楚记得,今天我才批评教育了他,明天老毛病依旧;刚刚纠正过的错误,又仍然明显地出现在他的作业本上;屡次交待过老师不在的时候要遵守纪律,走进教室迎接你的依然是他“张牙舞爪”的身影和与同学闹哄哄的“交响曲”……常常让这反复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扰乱了心情,情急之下,我不禁一次又一次朝他发起了火,有时还伴有一些惩罚,既生气又无奈。
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却使我对他改变了看法。
一天语文课上,我们上到了《日记两篇》,我先教学生写日记的基本格式,然后举了一些可以选取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那段时间刚好可以养水仙花,我说:“谁家有水仙花,请拿一盆来,既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又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它,成为我们写日记的主要题材。”我本以为第二天有许多学生带花来,还在为没处放而发愁,想不到第二天只有小昊带来了一个盆、两个水仙球,我立即表扬了他,还随口说了一句:“要是有鹅卵石会更美!”第三天他拿来了一大堆鹅卵石,小心地放在盆里。他每天细心地给水仙花换水,天气好时捧出水仙花让它晒太阳,乐此不疲。后来我碰到他爸爸后才知道,这是他与爸爸一起去花木市场买来的,鹅卵石也是与他爸爸一起跑了老远去海滩边捡来的。在他与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水仙花长得很快,没几天抽出了许多新叶,同学们一下课就围在那边,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的认真观察下,一篇篇生动、鲜活的观察日记就诞生了。随着水仙花的 长高、开花,学生的日记写得越来越好了,小昊也变了,变得自信,变得越来越有约束力。看着这一篇篇日记,望着这鲜花怒放的水仙花,闻着这芬芳扑鼻的水仙花,我不由得感动了!我为自己先前对他的批评而内疚、自责,这么可爱的孩子我为什么总是批评他呢?以前我为什么没看到他的长处,为什么眼睛只盯着他的短处呢?
是啊,每一种花开都有适合自己的条件与时间,花儿不开,说明是条件不成熟或时间不合适。每一个孩子的成才也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让我们的孩子受伤。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独特的宝贝,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那些学习好、成绩好、安分听话的“乖孩子”优点明显,固然讨人喜欢,我们鼓励他们、赞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那些暂时还不爱学习、调皮捣蛋、脑子反应慢的学生,我们绝对不能给他们戴上“差生”的帽子,也绝对不能有半点的疏远与歧视。因为他们与“乖孩子”比起来,也许仅仅是开花的时间迟了一点。花苞的盛开尚且需要空气、养分和足够的时间,更别提学生的转变了。但要相信,只要耐心等待,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开出的花儿也一定是独特的、芬芳的。
有时付出不一定能马上得到回报,这收获也许会来得慢一些,久一些。这时,作为老师,可以耐心一点,等等看,再等等看,也许,这迟来的惊喜更让人感叹:耐心,才能等得花儿开,才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让每一片叶子在阳光下翠绿
大自然壮阔无比。孩子们就像森林中的每一片叶子,他们都在能在阳光下翠绿。
爱是教育的生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的确,教育人的前提是了解人。教师要从性格、爱好、喜怒哀乐、吃穿住行等方面全面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从健康学生到病残学生;从优等生到学困生。
曾记得班上有个特殊的学生A,患有先天性心脏四裂症。我通过细心观察,多次家访,又从原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和学生座谈等到途径了解到:他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懂事、老练、持重,知识面广。自从十岁那年去上海治病,从医生那儿得知自己的病治愈无望,只有等待将来医学发达再说后,就变得更加敏感、脆弱、任性了,甚至有点骄蛮无理,动不动就说别人欺负他身体有毛病,且花钱如流水,专拣没用过、没吃过、高档的东西买,父母也拿他没办法,同学们不敢碰他,他更孤僻了。但他很爱学习。由于他心脏造血功能差,供血不足,他的嘴唇、双手、全身皮肤常年发紫。天还没冷,他就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衣。到了冬天,常冻得手脚冰凉,尽管做作业比别人费劲费时,尽管常要挨冻,但他坚持每天上学,从不赖学。我被他那种顽强学习、坚持不懈的毅力感动了。于是我利用这一点,在班内大力表扬了他。天冷时经常用我的手去揉搓他的手,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热水袋,供他取暖。慢慢地,我发现下课时,上学、放学,他的身边总围着一群人,常有同学替他背书包。有时,他们用自己暖和的小手捂着那双发紫的手;有时,解下自己围暖的围巾裹着那双冰凉的手;有时,他 们拉着他跳绳、跳皮筋、跳方格取暖……我又趁热打铁,找他谈话,谈父母养鸡卖蛋钱的苦,讲父母、同学、老师对他们爱。他没说一句话,眼里却充满了泪水。那年教师节,他选了二十个最大最鲜的鸡蛋送给我,我破例收下了。我想,以后的冬天,他将过得格外暖和。
爱学生,光有热情还不够,更要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用千万份的耐心去期待他们的新生。
爱是教育的生命。教师的融融爱心不仅能绿化孩子心灵的荒漠,还能领受到一份淡淡真情的回报。只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严是教育的准则
爱不是纵容,真正的爱就要从严要求学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言而有信行的,而严是转化的手段。差生并不都是天生呆笨,智力低下,绝大多数是由于学习态度随便,散漫,没有刻苦钻研精神,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严要严而有格,严而有理。
首先,是以身作则。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要求学生严,首先对自己要严,为学生做榜样,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早自修、上课不迟到,我自己做到每天早自修、每堂课提前在教室里等待学生。凡是在学生面前许下的诺言,定下的“班规”,我决不食言。而且,我要求班干部紧跟老师,先其他同学而做到。每个星期一早晨的队日活动时,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穿校服,佩戴标志。可是班内总有个别同学丢三落四,班级常因此而扣分。我和班委商量决定:除加强同学间的提醒、督促外,今后若发现谁忘穿校服、忘戴标志,立即回家去取。班规颁布后,学生果然有所进步。但有一次,班上的学习委员却忘了挂标志,着急得快哭了,想向同学借钱再去大队部买一个。这时,学生们四十多双眼睛紧盯着我,仿佛在说:“老师,她可是学习委员呀!”我望着那一双双纯净的眼睛,镇静地宣布:“回家去取!”我安慰她别着急,还用自行车捎她回家去取。无声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了严中有情,情中有严。
其次,是持之以恒。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犯错误,挨批评;也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成绩比别人差,各方面不如人。他们也有优点,也希望被老师表扬,也向往成为同学的榜样。他们只是难以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罢了。因此,我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注意从实际出发,不信口开河,并且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朝令夕改,半途而废。这样慢慢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上有个学生B,人很可爱,却有个拖拉作业的坏毛病,且屡教不改。平时做作业,随心所欲,聊一会写一会字,写的字大大小小,高低不一。家庭作业更是全免了——一片空白。于是,我跟他谈话,他向我表示要改正这个缺点。从此,我每天留他在校内完成作业。他做作业时,我总陪着他。字写得不好,重写,我也陪着他饿肚子,作业中有困难,我指导他。慢慢地,他能自觉地留下来做作业了,重写次数也少了。有时,我故意留他一个人做作业,他也能完成了。于是,我就让他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后,稍留一点作业让他回家去做。刚开始,回家的作业原封未动,只字未写。我要求他诚实地说明原因,并告诉他老师这样做的目的。他也知道总让老师陪着做作业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于是,他又鼓起了勇气……
我以为,对屡犯错误的孩子,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以最大的限度去呵护那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心。在宽容中,留给他们反省的余地,消除他们恐惧不安的心理,萌发他们的自爱和自重之心,等待他们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情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只因为:教育大计,百年树人。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如果说爱是肥沃的土壤,严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那么,当每一片叶子都在阳光下尽情展示他们那一份生命的绿色时,在炎炎酷暑中,我将拥有一片浓浓的绿荫!
有一种教育叫感动
高亭中心小学 黄海娜
总有一种力量,在震撼着我的心灵,这份心灵的震撼就是感动!
总有人说“我和感动距离太远”,其实,感动并不遥远,感动就如一朵彩云飘浮在你的头顶,感动就如一条围巾垂在你的胸前,感动就如一杯绿茶放在你的桌上。在平平凡凡的生活里,感动如花,悄悄绽放。
因为相信这个世界有着感动,相信我们活在令人感动的世界里,我付出了我的心灵,希望我的心灵一如冬日的围巾,温暖我的每一个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千万种,而有一种是永恒的,是沁人心脾的,那便是“感动”。
刚参加工作那一年,我怀着踌躇满志的热情,带着建设美好班集体的憧憬,也带着忐忑不安又略微谨慎的心情走进了教室,接手这个六年级毕业班。一直知道这个班级难带,因为30个学生中只有10个女生,尤其是30个学生中居然有8人来自特殊家庭,有4人父母离异,其中一个父亲还是聋哑人,1人父亡,3人父母外出打工,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站在了这个班级的讲台上,成了这个班级的孩子王。看着孩子们挑衅的眼神,不屑一顾的表情,对我这个新班主任的示威性的笑,都如一把把利剑刺在心头。这一刻,我想到了自己将要面临的困难,更想着如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这些坐在我面前的孩子们。我决心用我的真诚和我的热忱,感动我的学生。
从这第一次见面起,在每一个细节里,我都不忘用心对待我的学生。或许正因为如此,那些小小的细节果真成了学生最大的感动,并且,这种种感动感染了每一个学生。
“来,拿去试试!”
爱是教育的一种精神元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责任。班上有一个女生,父母离异了,母亲再婚后就很少管孩子,孩子随外公外婆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家庭是残缺的,是孤单和寂寞的。我想,她的精神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我知道,我替代不了她的父母,但我可以和她寻找共同的语言,让她在与我的心智交流中寻找心灵的寄托。于是,我细细揣摩交流的话题,经过多次交谈,我们之间有了一种亲切感。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衣服总是两件换着穿,想到女孩子是爱美的,便把自己刚买的运动服送了给她:“来,拿去试试,是否合身?”她惊喜但有腼腆地接过衣服说:“老师,谢谢你!”在周记里,这位学生说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老师会送她衣服,这时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母爱”,但我们年龄差距不大,她开始在心里把我看成她的姐姐。周记的末尾,她这样问:“老师,你可以做我心灵上的姐姐吗?”
那一刻,我泪光闪动。
“别急,有我陪着你!”
冬日的某个大课间操,同学们都下去活动了,只见一位女生独自一人捂着肚子,靠在桌子上,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说:“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不问还好,一问倒使学生放声哭了起来。她一哭,我更急了,继续追问。她这才哭着告诉我,原来第一次来例假,肚子痛得厉害,再加上什么准备都没有,导致裤子和凳子上都沾上了血迹。她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告诉老师非常难为情,我摸着她的头说:“咳,老师还以为什么事呢!每个女生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别怕,老师在呢!”我请家住学校附近的一个女生拿来了一条裤子给她换上,又告诉她一些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见她肚子痛得厉害,就边和家长联系,边送就近的医院。谁知家长刚巧外出办事,一时赶不回来。在医院里,我坐在孩子身边,双手握着她的手,一边看着点滴,一边安慰她说:“爸爸妈妈有事不能马上赶到,别急,有我陪着你。”学生虚弱地点头:“老师,谢谢你!”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暂时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内容可以自定,但必须是真实的内容。我想通过周记尽早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家庭生活、校外情况、青春期思想等。为了激发学生写周记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周记里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细读每一篇周记,批阅每一篇周记的时候都写下我的心声。周记本,成了我和孩子们沟通心灵的桥梁。因此,孩子们写周记的兴趣越来越浓,表达心声的语言能力日趋提高。其中,有位女生曾在周记里这样写道:“我总以为人与人之间是残酷的,是没有真正的情感的,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我一时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六年级学生的周记。经侧面了解,才知道孩子的父母刚离异不久,她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终日以哀怨的态度对待生活。我给她写了一封题为《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暂时的》的回信,她也慢慢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逐渐开朗起来。又一次,她在周记里写道:“曾经我感觉自己是一只遭人遗弃的小猫,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里。然而,自从认识了老师您,我渐渐地从您那感受到了温暖,体会到人间的真爱,真情。老师,现在的我在看到你微笑的时候,也会跟着快乐起来。”
那一刻,我终于感动得一塌糊涂。那一刻,教师成了爱的磁场,感动的海洋。因为有爱,所以我不知疲倦地歌唱,因为有爱,所以我不计回报地耕耘。
我想,这些例子都只是教育生涯中的几朵微乎其微的浪花,但这些浪花却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也净化着我的灵魂。毕业联欢会上,我和孩子们相拥而泣。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孩子们的贺卡,欣慰在这一刻涌上心头。我又一次感悟到这一种情感的传递是终生的教育。
有感动就会有一切,无论什么时候,《规范》再怎么变,我都可以无愧地说:“教育因感动而更美好!”
走进孩子心灵的“桥”
高亭中心小学 罗爱萍
参加工作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辛酸,有喜悦,有诸多说不完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个观点;一个故事就是一段经历;我的日常教学 工作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故事……捡拾、整理、传播这些故事,虽不会都是完美的,但却能给我以鞭策和启迪。
故事一:说话要算数
这是发生在我教六年级时的一个故事。记得那天,刚上完数学课,一个后进生(弱智生)神神秘秘地递给我一封信。她要告诉我什么呢?当时我怀着好奇心耐心地往下看,信的内容是这样的:“罗老师,您好。你是一个好老师我很敬佩你。但是,您说话不算数,记得您说过把《数学同步练习》给我的,但是,您到现在还没给我。我是您的学生,没有资格批评您,但是我希望你听我这个学生说几句。一个好老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要说话算数。”看着看着,我觉得我的耳朵开始发热,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对于自尊自重的我来说是一心来个不小的打击。静下心来反思,她说的全是事实。前些天发书时的时候,正好少发给她一本《数学同步练习》,我说好明天补给她。可是第二天,我偏偏忘了,就这样一直拖了好几天,知道她的这封信才提醒了我。我疏忽了一件事,在她的心目中老师变成了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立即到办公室里拿来一本《数学同步练习》,并在书里夹了这样一封信:“对不起,夏勤勤同学,我把《数学同步练习》这本书忘在了办公桌里。谢谢你及时提醒了我,我会努力做好一个教学好,说话算数的好老师。”
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我才真正懂得了“教师无小节,事事作楷模”这句话的含义;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我悟到了要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说话要算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的话我们都会说,但是我们能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底呢?承诺学生的事情没有兑现,乍看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它会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更会改变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人说:“学生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得感谢我的学生,是她及时提醒了我,是她指正了我该如何去做一个好老师。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音容笑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往往从教师的威信中完善其人格。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教师更要“说话算数”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
故事二:多一份赏识与爱
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的更加需要。”作为小学生更是如此。在教育他们时,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有时候我们被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蒙蔽了双眼,看到的都是缺点,对他们左也是挑剔,右也是挑剔,少了关心和呵护。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件小事。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他叫郑涵允.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任课老师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英语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郑涵允,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英语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 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他的变化让我认真地反思了我自己,班级像他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一味的简单粗暴,只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使他对自己,对老师,甚至对社会产生负面的观点,认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从而自暴自弃。回想过去,我们在“严是爱,松是害”的高标准下,自觉不自觉地伤害了多少学生,我不禁很惶恐。今天我很感谢他,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学生,也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做教师要学会用心、用爱去浇灌自己的学生,充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去尊重和热爱学生。作为一个老师,应用自己的和颜悦色,用亲切的目光,用慈爱的双手给每一个学生以自尊、自信、关爱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没有爱心不配做老师,正如苏霍姆利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能化尴尬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
做麦田里的幸福守望者
高亭中心小学 金 燕
写在前言:源于教师情结
从小,对教师就有那样一个情结。于是,极其自然地选择了这份职业。记得99年的8月,我带着一份欣喜与自信以及对讲台的一往情深的向往走上了这三尺讲台,从那一刻起,我就无悔地坚守着教书育人这方沃土,我告诫自己:要有安苦的信心和耐心,才能见证暗香盈盈的莲花次第开放。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走上这一方小小的三尺讲台,豁然发现,这儿是一个浩瀚温馨的世界。我常常因为学生那一声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美而快乐着。学生哪怕是道一声“老师好”,或者留下一个微笑,我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一缕眷恋的柔情,一股燃烧的热情萦绕着、激荡着我的心!我突然明白,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我崇拜讲台的高尚圣洁,在这里,会生出一 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我景慕讲台的淡泊宁静,在这里,会有一种摆脱了世俗喧闹的踏实与坦然;我感谢讲台的养育与磨炼,在这里,会有一种自我升华的愉悦。
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再次重拾起往昔的故事,与大家一起感动着记忆中的感动,幸福着品味中的幸福,追求着理想中的追求。
做一个有童心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曾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怎样变小孩子呢?其实就是要我们教师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声音,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自然。但是试问自己,我真的有一颗童心吗?真的有一颗可以理解孩子的童心吗?
记得那个下午,我在QQ里和一个家长在聊天,聊着聊着,那个家长对我说:金老师,你知道吗?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得了,他们有很多想法,对老师会品头论足一番。我儿子对我说,妈妈,金老师为什么不生小孩啊?要是她有小孩了,就能走进我们的心里,真正理解我们了。我立即心里一颤,一直以来自认为还比较理解学生的自己竟然是一个不懂他们的老师。第二天刚好有一节班队课,我就索性在课上让他们尽情诉说平时我对他们不理解的地方,我倒想听听他们平时到底有多少心事以及我对他们的不理解。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控诉”便开始了,小邬第一个站起来,只见他小声地说:“金老师,那天,我们去春游,我带了悠悠球去,在回来的路上我拿出玩,结果被你没收了。金老师,你知道吗?本来春游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开心事,那天我不知道有多高兴。”呵呵,显然,他忽略了我没收悠悠球的初衷,因为在下山的路上玩,这是多么危险的事,而且再三提醒,依然充耳不闻。但是想想,他说的理由,也确实够充分的,从孩子的世界考虑,他说的似乎一点都没错,可能当时处理的方式真的有些不妥,没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有些学生甚至对于一年前被我因为种种原因占用的一节电脑课而耿耿于怀。“控诉”还在继续,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是的,也许我们老师常常会说这个是为了学生好,那个是不能那样做的,我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以成人的思考去处理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多走进他们的心理,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的时候,也许教育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就说上星期的春游吧,我知道孩子们是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大海的怀抱,但是根据活动安排,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我看出了孩子们的心思,当他们问我:“金老师,我们拿到冠军,你给我们什么奖励啊?”我就告诉他们,让你们投入大海的怀抱,尽情地与大海最亲密地接触。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耶”地齐声欢呼,拔河比赛连闯三关,最终获得第一。比赛一结束,孩子们顾不上品尝带来的美味,立即扔掉鞋子,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奔向大海。我自己呢,也完全被孩子们感染了,也没能抵御大海的召唤,甩掉高跟鞋,与孩子们进行地玩耍,欢笑声传遍每个角落。回来时,我还专门给家长发了一条短信,请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衣裤湿透或鞋子里全是沙子而责骂他们。教育有时可能真的在你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时就完成了。
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他还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我们任教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成长困难生,有些不光学习成绩差,而且组织纪律性差,下课时还经常调皮捣蛋,有意无意地去破坏其他同学开展正常的游戏和活动,因此,这些孩子总是引起 老师的嫌弃厌恶,在班级中不受同学的欢迎,经常遭到歧视和冷遇。久而久之,他们就渐渐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逆反心理和自卑感逐渐形成并加深。面对这些孩子,更多的时候,我总是放下架子,主动而自然地接近他们,像朋友一样地跟他们聊天话家常,比如跟他们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谈谈他们爱看的动画片,谈谈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谈谈他们最近感兴趣的新闻消息……在这样无拘无束的谈天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慢慢地,他们就会很愿意跟老师交流,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说很多在家里发生的事,说刚刚买的一件小玩具,说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有时去喝喜酒回来后还会偷偷地给老师塞上一包糖。比如我以前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他学习成绩极差,每天不完成作业,每天因为无所事事,就变得特别爱打扰其他同学,平时总是有事没事的跟其他同学去吵吵闹闹,常常惹是生非,别说把老师们弄得哭笑不得,就连他父母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他自己更是完全丧失了自信,破罐子破摔。于是,我开始仔细分析这个学生的问题所在,发现,其实这个学生智力还是可以的,只是基础很差,我决定从学习入手,课余时间把他留在身边,耐耐心心地教他,可以想象,他的进步是很小的,但是我特别珍惜,为了保持他的那份对学习,对自己的希望,我很小心地呵护着,自己掏钱买一些他喜欢的小礼品奖励他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更多的还是会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往日的不足,这时我从不当众简单粗暴的横加指责他,都是微笑着包容着他的反复,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的自尊心,尊重和维护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意愿和情感。经过半年的真诚付出,这个孩子终于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进步了,考上了60多分,思想品德也好了,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树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在一次周记中他写道:“金老师,谢谢你,你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爱我。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对我那么好过,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也有老师是喜欢我的。”这时,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是欣慰的,终于用一颗真心换来了孩子对我的信任。
写在后续:继续守望幸福
十余年的教坛磨砺,让我拥有了一颗更为平和、坚定而充实的心!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热闹喧嚣,我依然淡定地坚守着自己的那一块麦田,精雕细琢每一位学生,精雕细琢每一节课,精雕细琢自己的教育人生。这一路走来,撒下了我辛勤的汗水,烙下了我深深的脚印,一路播撒一路收获。回望十余年的教书生涯,有欢乐,也有忧愁,虽然辛苦,但却又很充实。无论前行的路会如何让,但我会继续坚守那儿时的梦想,守望这属于我的幸福教育麦田。
只 为 那 一 枝 桃 花
邱 艳 珺
记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深情地对同事们说过:“如果人的生命有一百次,而且每次都可以让自己选择职业,那么我将一百次选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说得精彩极了。因为师爱,吞吐着遥远的过去,呼吸着灿烂的未来;师魂在爱心和敬业这一神圣的洗礼中升腾呼啸,那是对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咏叹。所以我也要高声地说:“如果有来生,我还干这一行!”
曾读过一个美丽的寓言故事:大致说的是欧洲有个国王举行了一次最隆重的授奖典礼,全国所有的能工巧匠、英雄豪杰、诗人学者都云集到京城等待国王的授奖。好 些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人走上领奖台,可又都空手而回。人们开始议论,今天的奖赏究竟发给谁呢?最后,在一片金色的霞光里,一个小女孩挽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教师来到了国王的跟前,说:“陛下,祖国遍地桃花都开了……”国王走下宝座,满面春风地来到老教师跟前,满怀敬意地向他鞠了一个躬,然后把一枝从阿尔卑斯山采下的艳红的桃花别在老教师的胸前说:“没有你的辛勤劳动,既没有诗人学者、也不会有画师和园艺家……”广场上,顿时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读这个寓言的时候,我还在小学读书。从那时起,我的心中便有了一个美丽的梦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我想和那个老教师一样,育得满园桃李,然后,也能收获一枝艳红的桃花。
一路走来,我终于梦想成真,跨入了教师的行列。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我觉得自己离梦想中的那枝桃花近了许多。
时光的悄然流逝中,我踏上讲台已然18个寒暑。这期间,我所共事的每一位同行,都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告诉着我,怎样做,才无愧于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付出,不求回报。他们的每一天,都在全心全意地工作着;快快乐乐地生活着。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在向他们学习与靠拢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离梦中的那枝桃花又近了一点。
细想从教的这18年,我的收获真的很多。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在我给予他们一点爱的时候,他们却回报了我一个爱的海洋。
记忆中最美的初秋,既是教师节又恰巧是我的生日,早晨刚到教室门口,一个学生来找我,跟我说:“老师,你晚点进来行吗?”我在办公室里等着。一个学生拉我去教室,门开了,全班学生起立。班长的手里捧着一个生日蛋糕,跟我说:“老师,明年我们就毕业了,在我们毕业之前,我们想一起给你过一个生日。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直到他们一起唱完生日歌,我才从呆愣中回过神来。还没等我说什么,他们又递上了第二个礼物,一个红红的枫叶形的音乐盒,一个学生说:“老师,东西不贵,你放心。”另一个说:“老师,你不是最喜欢枫叶吗?我们就冲它的外形才买的。”接着又有一个学生递过来一张卡片,说:“这是我们全体签名的祝福卡。”我打开一看,果然,那么多有个性的签名布满了卡片,也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幸福。生平第一次,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非凡的意义,我觉得自己离梦中的那枝桃花又近了一些。
还是记忆中最美的初秋,意外的接到王平的电话,他祝我节日快乐。还固执的要问出我新家的地址,说要来我家给我送花。我笑了,很欣慰,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得意。
孩子,已经上高中了,而我也又带过了一个大循环了。六年的时光过去,可那份感情我们都放在心里,怎么也忘不了。上四年级时他已经成为出了名问题学生。老师控诉的他的“罪状”五花八门,有故意不戴红领巾,对老师态度十分不友好,有上课时不肯听讲,不是没精打采就是干脆睡觉;有不做作业不回家,去游戏厅、网吧玩半夜的;还有……还有……
等老师控诉完走了后,我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故意不戴红领巾?他先是不予理睬,而后理直气壮地说:“没红领巾,不想戴,戴在脖子里难受。”听了他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我没有动怒,也未讲任何大道理。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条新红领巾,我很轻柔地帮他整理好衣领,将红领巾放到领子里戴好。整个过程中王平一动也不动,头一直低着,脸蛋红红的,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也许是平时得到的关爱太少,也许是 他不好意思再让我给他戴领巾。总之,王平之后再没有故意犯类似的错误。
问他为什么 和 老师说话不友好,不回答老师?他不耐烦而且固执的说:“不愿意,不想说。”我没有因为他傲慢的态度而跟他生气。问他“难道你不想 和 老师沟通吗?不希望老师喜欢你吗?”他倔强的说他不喜欢 那个 老师,上学期老师说他太坏了,全校出名,不可救药了。我心里酸酸的,于是摸摸他的头,安慰道:“我会对你好的,也会 和 老师谈。但你上课要听讲,不要总逃避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是办法,要 相信 老师相信我。以前的你以前的老师以前的是是非非都已成为过去,现在要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你,知道吗?”他点点头,走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名老教师讲述的故事:小时候,喜欢在夏夜的傍晚捉蝉蛹,本以为刚刚变出的蝉飞不到哪儿去的,所以就放心地摆弄着。没想到留给他们很深记忆的那一幕出现了。当朝阳从晨雾中透射出第一缕光线时,那光似乎带来了神秘的力量,几只向阳处的蝉的周身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已渐渐舒展起来的蝉翼也更加坚硬透明。这时,他们猛地振翅一飞,吱的一声,飞向了远处的大树。我被打动了,这会对王平有用吗?点
不管怎样,我应该试一试。我把他叫到了身边,把那个故事讲了一遍,我说:“其实,经过一夜的蜕变,它们已经具备了飞行的能力,只是它们柔弱的翅膀,还需要一束让它们变得坚硬起来的阳光。否则,它们会一直等待下去。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有困难你一定要说出来,这样老师才能帮助你,你说是吗?”他似乎明白地走了,留下的是我的深深的期待:孩子,记住,沉默不是“金”,你一定要飞起来,老师愿为你传递那一缕阳光!
他上六年级了,我在教师节收到了他的礼物,小小的一幅画,是他自己画的。画面很简单,浅绿的底子上横着一枝桃花,粉色的花瓣,淡黄的画蕊,有两只蜜蜂在飞。虽然简单,却看的出是下了功夫画的。旁边写了两行字:送给最爱我和我最爱的 邱 老师。王平2004年9月10日。看了这份并不出众却满含情意的礼物,我竟一时无语,感慨良多。《圣经》中说:新婚夫妻应该不因贫贱而背弃,不因灾难而逃避。其实我们教育者也有自己心中的“圣经”:对待每一个孩子,应该不以智愚而不同,不以优劣而相异。那些在苦难中,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老师,那些不因他们贫穷、不幸而歧视他们的老师,那些不因他们是“差生”而看不起他们的老师,那些有宽容心、爱心、坚韧、豁达、幽默、善良等美德的老师,孩子们会永生难忘。
一直没换电话号码。因为不知哪天,电话那头就会传出不再稚嫩的声音,亲亲的叫我一声“ 邱 老师……”
梦中的那枝桃花啊,那是我一直追寻的方向。我知道,在走近那枝桃花的路途中依然会有磨难,会有艰难,可我依然愿意,努力追寻。我本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因为了做了一名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我甘愿在平常的生活中,快乐地做事,快乐的生活,快乐的追寻,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手捧桃花,笑容灿烂!
最后就用青年诗人汪国真的一首诗,结束我的讲述吧: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 把握瞬间的辉煌,—— 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 装点生活的风景。
感谢
----有感教学工作中的滴水瞬间
徐佩锋
前记:
孙瑞雪在《完整的成长》一书中诠释教育的任务:发现生命的秘密,帮助生命,让生命自己创造自己。完成一个完整成长的完整人的历程。
静下来思忖,躬身自问:当我在课堂上为教学任务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当我在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这个,默写那个;当我因学生达不到我的要求而心生不满和抱怨的时候,我心里充斥了多少功利,偏执和不公平?我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生命吗?然而,许多时候,学生却“以德报怨”。即使你对她或他因学习上有多少的不满和可恨,他们依然亲切的叫你一声:“老师”。所以,有时候我想:是我在教育他们?还是他们促使我反省,在帮我清理人性中诸多不良不善的东西?是我在帮助他们成长?还是他们在完善我的成长?
惭愧
五6班早自修。进入班级时约30分左右,孩子们大约到了一半,收作业的,读书的都有。我一走进教室,有的孩子开始拿英语书。因没有带自己的教本,我暂时借了刘灏娴的书,让她和李京鸿拼一本读。略等一会,开始领读。孩子们也陆续进教室。我领读,课代表继续收作业。读书声夹杂着窃窃的交谈声,听上去很不舒服。心里想:再等一会吧,过一会可能就能整齐读书了。谁知,老师不制止,学生的窃窃声就不停。忍不住怒从心起,把书啪的一声甩在讲台桌上,大吼一声:“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停止,在干什么?”甩一下还不解气,拿起书,又啪一下甩在讲台上,说:“好好的心情都被你们搞坏了。”书皮被我甩开。孩子们静下来,巴登巴登地望着我,有的干脆低下头。自己也觉失控。调整一下呼吸和情绪,继续领读。边领着孩子们读书,边想:干嘛非要爆发,好好说不就得了。这个好情绪是被孩子们破坏孩子被我自己破坏?
下课,我把书还给刘灏娴,略带歉意的说:“不好意思,书皮被老师甩破了。”她微笑着,笑容都溢满眼睛,回答:“没事的,Miss
Xu.这个书皮早就破了。”好一个安慰人心的回答,好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做老师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任性发泄,不如学生通情达理。我如此粗糙对待,她仍还你温馨善意。惭愧!
Hello!徐朝科
四5班的徐朝科是一个长的很帅,蛮聪明的男孩。唯一的缺点是上课不时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走神不说,偶尔还和别人在课堂上讲话,咬指甲。上节课,分析试卷。分析试卷最无聊,于我也很痛苦。孩子们往往关注的不是试卷上错题为什么错。他们关注:我错哪里,你错哪里。老师没有没把别人批错。最好是老师把别人批错了。那样他们就能幸灾乐祸地报告说:“老师,你把某某某批错了,你把某某某的分数算错了。她/他要减去积分。”所以,分析试卷前,我就事先声明:1,今天分析试卷,你们每一个人必须认真听。如果发现谁在开小差,我就把你的试卷撕了。2,如果老师批错了,等老师把整张试卷分析好后,再提出来。不许在老师分析的时候说。命令归命令,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哪会想计算机那样设定好程序,就能按程序设定的工作。稍微听话的,是坐直了身子听讲。徐朝科可不管什么命令不命令。他想开小差了谁控制得了?正让孩子们读试卷中的单词,他开始一会东张西望,一会与旁边窃窃私语,偷偷窃笑。“徐朝科”我开始警告。他看了我一眼,看试卷。没两分钟了,他又开始窃窃私语,偷偷窃笑。真是岂有此理,竟把我当成不存在。从讲台边呼的窜过去,一把抓起他的试卷,我把他试卷残忍的撕成两半。孩子们沉默,教室里一片安静。徐朝科开始哭,眼泪吧嗒吧嗒流。我心中正充着怒气,不理他,让他哭。虽然要开小差,但归底,他还是一个内向的男孩。他心中再怎么委屈和愤怒也不敢对老师反抗。想想于心不忍。于是,乘着让孩子们自己读试卷中已订正好的题目档儿,过去擦干他的眼泪,给他讲明老师生气的原因。最后,说了一句什么笑话,大概是你再哭,要泪流成河啦!我们都被你的眼泪冲走了。他才破涕为笑。我自己的心也才舒服些。其实,与其说安慰他,不如说是安慰我自己!
今天英语课,正让孩子们读词汇表。一抬头,徐朝科正陶醉地咬指甲。单词正读到“hello,hi“我领读:Hello,徐朝科!孩子们一怔后,马上会意,整齐的跟读:“Hello!徐朝科。”我望着他,没有怒气,微带笑容。他也读懂了我脸上的表情,开始不好意思的笑。”Hi,徐朝科!”孩子们接着跟读。徐朝科开始笑着坐直身子,双手拿书,随大家一起读。其他孩子也发出会意,善意的笑声。这种善意的提醒,效果好的令人难以相信。徐朝科同学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了竟非同寻常的兴奋和专注。这脸上的笑容没有隐去过。其他孩子也如此。这一节课就这么快乐舒心的感觉中结束。
欢喜和善意是可以传递并复制的。当老师心拥欢喜,会挡也挡不住地把善意和欢喜传递给学生。而他们无条件地回报你成倍的快乐和善意。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来!拥抱一个!
从五5班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有说不出的浮躁。那个张琦宇实在让人不省心。管他吧,总是被他惹的自己的心里毛躁,极不舒服。不管他吧,我也实在不忍心把他放弃!几乎每次在五5班生气,都与张琦宇有关。比如今天,孩子做作业时,给他们放一段西域男孩的音乐。张琦宇喊:“难听死了。”忍住,不理他。布置作业,还没说完呢,他开始插话:“做不完怎么办?”我狠狠瞪他一眼,大吼一声:“你给我嘴巴闭上!你什么时候做完过了?”其他学生开始发笑。孩子毕竟是孩子。老师不发火,他嬉皮笑脸。真发火了,加上同学的嘲笑,他焉了。看了,又让人觉得自己太残忍!
第二节社团活动课。我坐在办公室里。张琦宇的社团的五1班,办公室旁边。他从楼梯上下来,向办公室里张望。我刚好抬头。他竟然笑着,招着手,眼神中透露着纯净和朴素,对我喊:“Hello!窃
Miss Xu!”
那语气神情如同许久不见的熟人,在异地意外重逢一样亲切。笑着回应:“Hello!张琦宇!”他一笑,闪进旁边的五1班。曾老师紧跟其后,笑着问我:“他在跟你打招呼啊?”言外之意:真是难以置信。我笑道:“是呀。”,心底那愧疚的感觉又泛起。坐不住了,起身到五1班,我摸着张琦宇的头,说:“老 师很感动!谢谢!”第二节课下休息,张琦宇和同学在教室门外,我刚好路过。心底暖暖的感动之意又升起。(也许是春天时节,人最易为小事感动)我说:“来。老师拥抱一下。老师很感动!谢谢你!”伸出双臂,我给了我这个之前总让我头痛的小男孩一个真诚的,大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旁边的男孩们没有喧哗,只是微笑。也许此中真意,他们也懂!
第三节课下,所有在五1班上社团活动课的五5班孩子们,都透过窗口纷纷向我招手。心底又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感动。
心里时常念着宽容待人,我怎么就容不下张琦宇小小捣乱。也许,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只想让我待他如同其他孩子一样,只想让我喜欢他。“相由心生”当我自私地给他贴上标签。于是,无论是眼神,言谈,语气还是举止,都有形无形的透露着一种信息:你是一个不好的学生。你真令我头疼!我是一个多么可恶的,没有耐心的,粗糙的老师!还如此小人之心!幸好!童心单纯干净。孩子没有记恨的心。他没有因我不喜欢他也把我贴上一个可恶的老师的标签。
张琦宇一句“Hello!Miss Xu!” 令我心生感动,唤醒我心中最珍贵最善良的角落。我庆幸:我还没有把自己太迷失!
也许,能感动,也是一种运气!
后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静下来,退回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灵最纯朴,干净处。向内看,反观自性。
感谢孩子们给我小小感动!这小小感动如同涟漪,层层传递,扩大我心灵深处良善和纯净部分的直径。
谢谢!
2011年4月16日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
——会跳舞的小蘑菇
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音乐表演的氛围中不肯下课。我连弹三遍师生道别曲,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和我说再见。其实,自从实施课改以来,我上音乐课的心情也有很大的改观,常常被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逗得乐不可支。
低段的音乐课中有一次我安排了“星星闪烁”小组评比活动。孩子们刚学唱完歌曲《大鹿》,就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他们连比带划地讲完一个个动听的大鹿故事后,我宣布:“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鹿故事情节表演。每个小朋友都必须参与,创编时间只有三分钟。”孩子们立即投入有趣的角色动作创编中,一些舞蹈基础好的同学主动担任了骨干力量,可第六组小朋友却闷闷不乐。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你们不喜欢表演?”所有的孩子用手指着一个泪汪汪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跳。”我用询问的眼我看着这位小朋友,他用蚊子哼鸣般的声音嘟噜着,我不得不用我的耳朵对着他的嘴,才听清楚他在说:“我不会跳舞。”“你不需要跳舞,你只是和小朋友到森林里玩。森林里除了大鹿、猎人、小兔子,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东西。你用动作表现出来,让林老师猜一猜,好吗?”我笑着边说边拉拉他的小手替他鼓劲。
很快,表演的时间到了,一组接着一组都表演得很棒。我每给他们贴一颗幸运星,孩子们都用“V”的手势来表示成功的喜悦。轮到第六组了,孩子们自发地给他们掌声 鼓励。在《大鹿》的音乐声中,我看到了他们搭的小房子、长着角的大鹿、一蹦一跳的小兔子和端着猎枪的猎人。那个胆怯的小朋友正蹲在房子的脚下,看样子他表演的是一个小蘑菇。他用双手在头上围了个蘑菇伞,只是一动也不动。音乐越来越欢快了,孩子们都进入了角色。我看到了这只“小蘑菇”开始一摇一摆地动起来了,弯弯腰,撅撅屁股,还长高了一些,无疑他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了。表演一结束,班上的小朋友都被“小蘑菇”滑稽、可爱的表演给乐坏了,同学们拼命鼓掌。我给这组也贴上了一颗幸运星,问:“这组表演中最受欢迎的角色是什么?”孩子们不约而同高兴地叫着:“小蘑菇,小蘑菇。”我拉着“小蘑菇”问:“能不能说一说你表演时的感受呀?”他满脸通红地说:“我觉得小蘑菇被风吹起来的时候、长高的时候也会跳舞。”
下课了,孩子们却恋恋不舍,要求再表演一遍。我感慨万千。以前像这样的课,我可能会请一些表演好的同学上台做示范,其他的同学模仿。因为领会了新课改新理念,转变了评价方式,我开始注重孩子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等。这样,原先许许多多像“小蘑菇”一样不敢表演的小朋友,逐渐也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体,开始有了自信心,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的例子,只是课改浪潮中一朵很不起眼的小浪花,是我在教书育人和课改实践中的一点小光彩,一次小体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兢兢业业的精神,勤勤恳恳的作风,更需要一点纯真浪漫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真挚的理解和关爱,让我们为每一位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在未来展翅翱翔!
教师朋友们,让我们化作一棵树吧,插撒绿荫的同时也壮大着自己;让我们做一条河,灌溉田地的同时也丰富着自我;如果生活是多彩色,我们就是那充满生机的绿色,小草是我们的衣衫,大树是我们的躯干,蓝天是我们的笑脸,我们不断延伸、伸展,插撒无尽的绿色,带给您一个美丽的春天!
二0一一年四月 林 涵
第二篇:教育小故事
教育小故事
实验小学:李四兰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我觉得有些疲倦,便早早上床休息了。大概刚进入梦乡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我拿过手机一看,是王苹同学的婆婆打过来的,我接通了电话,只听见一个略带哭泣的老人的声音,“李老师,我家王苹还没有回家,这可怎么办?”我心里一紧,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没回家呢?我赶紧起床,边穿衣服边问道:“老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放学时,我接到王苹一起往家走,由于我腿脚不便,走得慢,她便和其他同学一起先回了家,但是当我到家时,家里只有书包,没有人。我认为她做好作业出去玩了,便没在意,可是到现在都没有看见她回家,我们都已经找了一个多小时了,实在找不着,这才给你打的电话,请你帮我们问一问她平时耍得好的几个同学家里有没有?”我一看时间,晚上九点多了,离天黑已经快两个小时了。我在电话中安慰她道:“你先不要急,再找一找,我问一问其他同学再说。”说完我挂断了电话。我一连打了几个电话,放学与王苹一起回家的和她平时耍得好的几个同学都说她回家后没有再见到她。我有些纳闷了,在老师的心目中这是一个聪明、文静、学习努力的小姑娘,只是平时有些少言寡语,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今天怎么会这么贪玩呢?我决定到她家中去看看。就在我刚出门时,我又接到王苹婆婆打来的电话,我以为是王苹已经回家了,那知她告诉了我一个更让我震惊的消息,她说:“王苹的哥哥在语文书中发现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这次我考差了,我不回来了!”我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我一边敦促她家人发动亲属再找找,一边骑上摩托赶往她家。就在快到她家的一个超市门口,我发现了王苹正蹲在那儿,我立即停好摩托走上前去。这时,她也发现了我,她含着眼泪胆怯地对我说:“李老师,我错了。”我抚摸着她的头说:“乖孩子,我们回家吧!”原来她一直躲在超市里,超市快关门时,她才出来。难怪她家人找了这么久也没找到她。来到她家,我了解到她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家中仅有一个婆婆和一个大她十几岁的哥哥。哥哥对王苹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稍不如意,便会惩罚她,因此王苹从小都很怕她哥哥,所以这次考差了便不敢回家。我先是安慰了王苹,告诉她一次考差了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没考好的原因,找到弥补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勇于面对,不能逃避。后来我又和王苹哥哥一起分析了这次事情出现的原因,就如何辅导妹妹学习和如何教育她妹妹进行了交流,同时也对他的一些教育方式进行了批评。她哥哥也认识到他的教育方式有些简单,甚至粗暴,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多与老师交流,注意教育方式,让小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回到家里,我失眠了,这是我从教近二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让我为学生担心的事情。我在反思,这次事情的出现难道只是王苹哥哥的教育方式不妥造成的吗?我们老师的教育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呢?虽然我也常常对学生进行过挫折教育,创设挫折情境,在困难中锻炼学生,教育他们在困难出现时,不能选择逃避,要勇于面对并克服困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勇敢地挑战自我,提高学生对付挫折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塑造人生强者的坚强性格。但在日常工作中还没有做到对学生体贴入微,特别是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得不够详尽,对学生个体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育较少。没有发现王苹同学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也是导致这次事情发生的重要因素。
第二天,当我看见王苹同学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早早来到校园时,我的心释然了。我明白,她已经完全从昨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正是我最想看到的一幕。
第三篇:教育小故事
爱,在这里延伸
后柳中学 梅可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情感的美好体现。为了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幸福成长和美好的明天,我们呼吁,让我们爱在心中,爱在行动,与爱同行!
“爱心老师”的最大幸福
13岁的俞强兵是后柳中学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他5岁的时侯,因为爸爸和妈妈感情不和,妈妈一气之下,丢下了他一去不回,为了生计,爸爸就外出打工了,第二年,他就被爷爷带到姑姑家。俞强兵跟着姑姑、姑父生活。性格孤僻的他,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成绩让老师很担心。
2011年9月10日教师节,俞强兵找到了自己的“爱心老师”。从此,他的人生彻底改变。
缺少父母爱的俞强兵,渴望有个真正的“家”。为尽快走进孩子心里,每周,老师都要把俞强兵请到自己家,亲切的和他聊天;每月,和俞强兵的爸爸通话,让他多给予俞强兵关爱;俞强兵生日,两人一起吹蜡烛,吃蛋糕。逢年过节,老师还带着俞强兵上石泉,领略城的繁华,参观青少年文化宫、图书馆、游乐园,感受现代文明的气息;在革命教育基地听革命先烈的故事,让俞强兵明白自己是幸福的。资助俞强兵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生活费,也都成了老师的份内事……
这点点滴滴的爱,融化了俞强兵冰封的心。他们成了“知心人”。为了报答老师的好,俞强兵学习更勤奋了,成绩一期胜过一期;变得开朗乐观了,帮助同学,服务集体,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当得知老师生病住院了,俞强兵很着急,硬是缠着姑父带他去镇中心医院看“爱心老师”。今年4月6日,当俞强兵递上用零花钱买的水果时,老师幸福地一把将他搂在怀里:“我的好学生!”……
“代理家长”的忙碌
罗欢今年16岁,是后柳中学初三的学生。2009年9月,她从石泉县第一小学转到后柳中学。罗欢的父亲和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她上学。在后柳没什么亲戚朋友的罗欢,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现年30出头的杨先红是后柳中学一名老师。2010年10月,一次偶然机会,杨老师认识了罗欢。听到罗欢的经历后,杨老师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一定要为罗欢补上缺失的父爱、母爱,让她健康成长。”于是杨老师找到罗欢的爷爷奶奶,主动要求当罗欢的“代理家长”。
代理家长不好当,既要做孩子的思想领路人,又要做孩子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为了做好称职的“家长”,杨老师经常与罗欢谈心沟通,弥补她在亲情上的缺失;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还常常到她家里走访,了解她在家里的表现,使她能够充分的感受“家长”的爱。每逢寒暑假,杨老师却成了最忙的人,把罗欢接到家里吃 2 住,细心辅导她做功课,动情讲述革命故事,教给罗欢做人的道理,教导她要从小热爱劳动……
“知心妹妹”安炀炀的蛋糕
安炀炀是后柳中学七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别看她是七年级的学生,今年10月她获了“乐于助人班级之星”称号。
在她们班,有一个名叫李倩的同学。,李倩成绩优异,还天生一副好嗓子,是班上有名的“白灵鸟”。可李倩家离学校太远,10多里的路一个人走着太孤单。最为恼人的,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那漫长而孤独的夜,最让李倩害怕。
安炀炀知道后,郑重其事地告诉父母:每周五接李倩到家里住。最初到安炀炀家,李倩很拘束,安炀炀总想方设法地陪李倩玩、做游戏、看书,让李倩快乐起来。“李姐姐,走,我们到外面跳皮筋。”“姐姐,这个香,你吃。”……听着这亲切而真诚的呼喊,李倩慢慢地融入到了这个“新家”里,有时,还主动亮一亮动听的歌喉。
今年6月5日是李倩13岁生日。中午,桌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豆花,那盒生日蛋糕,是安炀炀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冒着大雨去买的。当生日的蜡烛点燃,当欢乐的歌声响起,李倩再也忍不住,幸福的泪水,激动的拥抱,真诚的谢谢,感染着家里每一个人。
关于爱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爱,还在后柳中学这个大家庭中继续延伸着,并将永远延续下去。
第四篇:教育小故事
润物细无声
——我的爱生小故事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转眼间已近十年,十年来,学校变换了几所,学生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可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却无处不在。不管是当初刚刚毕业从教时,面对初中生,那种大姐姐对弟妹的爱,还是现在,面对一年级的孩子,那种妈妈对孩子的爱,虽然感觉不一样,但是爱学生的心都是一样的。如今让我真的让我写,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回忆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霎时间,一张张熟悉的脸都在脑海中闪过,一件件往事又回到心头,而最先跳进脑海里恐怕就是这几张脸了。
那是毕业第3年带的一个班级,八年级一班。第一天开学报道,当我走进班级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班里三分之二的是男生,有的男生的个子比我还高一头还多。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他们,我的心里开始胆怯。因为之前已经有老师告诉我,这个班里有两个孩子是学校的“大哥大”,让我留心点。我拿起点名册点名,下面是一声声懒洋洋的应答。我的心里有开始暗暗揣测:这样下去,班主任的工作我怎么做?我的语文课该怎么上?他们要是故意捣乱,我再管不住他们,我„„一节课下来,我的心乱糟糟的。
晚上我躺在床上,开始思考我的对策,怎么办,才能降服这一群“小野马”。我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李桂芳老师,还有一直影响我的一件事。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所在的这个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初中阶段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6个班。我们的学习时间也与众不同,是连上11天半,然后休息2天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少年,家里没有人照看,所以就寄宿在学校,即使周末休息的那两天半,这些孩子也是暂时寄住在亲戚家。长时间的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加早熟,也更加的叛逆。
第一个被我选中的就是学校里传说的“大哥大”——何辉。他是88年出生的,和我弟弟同岁,当时我弟弟已经上大学一年级了,而这个孩子还在初二。我很想知道他的故事,只有这样我才能走进他的内心。我有意的选择了一个课间活动的时候,约他帮我搬书,我有意无意的提起,他和我弟弟同岁,我更愿意把他当弟弟,可是他不屑的一笑:“老班,别拿我开涮了!”说完就跑开了。第一次失败。接着我尝试了第二次,可是还是失败。正当我琢磨着怎么才能让他敞开心扉的时候。转机就在一件小事上。
开学的第2周,我去查寝,走进他们宿舍,一眼就看见他的脚上一双棉拖鞋。当时是9月份,正是秋老虎横行的时候,平时光着脚都嫌热,他怎么穿着一双棉拖鞋。我开玩笑的问他:“何辉,你凉拖呢?穿这鞋捂痱子啊?”宿舍的其他男生一起笑起来。“我的脚怕冻坏啦!”虽然他也在和大家一起调侃,但是我在他的眼中看见一闪而过的尴尬。我没有再问什么,拎起他的鞋子,默默的记下他的鞋码。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我就骑单车去市场上给他买了一双款式很时尚的凉拖。当时的中午异常的热,学校距市场起自行车来回要1个小时。等我回到学校,脸都晒得生疼,我顾得上休息,就直接跑到教室,午自习才刚刚开始,我从后门把他叫出来,“给!试试大小合适不合适,不合适我再去换。”当我把鞋子放在他脚边的时候,他愣在了那里。盯着我只看,我被这个半大小伙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干嘛啊?快点啊!不合适我还去换,下午我还有课,抓紧时间啊!”他什么没有说,拎起鞋子就跑进了教室。“这是怎么了?”我疑惑了。那天下午,我发现他上课的时候异常的认真,以前都是趴在桌子上的他坐的很笔直,甚至那几个天天围着他的“兄弟”,上课都非常的认真。
接下来的日子,他像换了个人一样,上课的时候非常认真,就连自习课,他也是认真的学习,并且还管着他那一帮兄弟。我干脆就让他当班长,班里的大小事务,他都料理的紧紧有条。就在我感慨他变化很大的时候,一件意外出现了。7班的老师告诉我,何辉早上早饭时间和他们班的一个孩子在厕所里打架。事情没有报到学校,我们自己处理下。“这个家伙!”我一口气跑到教室,把他叫出来,就直接在教室的门口大声的质问他:“你怎么回事啊?还是班长,做事怎么不经大脑啊?多大的事情,要动手解决啊?„„”我一长串的质问后,他抬起头看着我,很冷静的说:“他活该!我没错!但是以后我不会这么做了,我不会让你为难!”说完,又自顾自的回到了教室。我看着教室里,几个孩子在窃窃私语,我猜他们一定知道怎么回事。我叫出来他最好的朋友,还没有等我问,他就开口了:“老班,你不用问,我知道怎么回事。7班的那家伙在背后给你起外号,骂你胖。就是何辉不打他,我们其他人也会找他事的。你不知道,你对我们好,我们都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现在就是我们的大姐姐。我们背后都叫你玉姐。我们是不允许别人骂你的。”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连他什么时候进去的都不知道。后来,我开了一节班会,在班会上我告诉他们,在这个班里,我就是大姐大,我们彼此照顾,但是遇到事情,还是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不能冲动,尤其是武力解决不了问题的。
后来,班里的孩子开始叫我一个字:班!我在知道,这一个字的称呼中,有他们对我的爱,当然,也包含着我们彼此的爱。
“教育是爱的艺术,只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懂得爱的艺术的老师,才能体验到一种快乐的教育生活”。
如今,我面对的孩子要比当初的那帮孩子幸福的多,是一群长在蜜罐里的孩子,但是他们同样是孩子,依然需要用爱来呵护。不管是学习上的严格要求,还是生活上的关心,都是在爱着这群孩子,也是和他们的相处中,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
老师的爱如春雨,无声的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我也收获着我的快乐。这条路,我将快乐的走下去。
第五篇:教育小故事
转变
还记得那是2008年9月1日,开学的头一天,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三(5)班教室。此时班级中的喧闹声渐渐的平静下来,同学们都纷纷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坐好。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我,那时他们一定在心里猜测:这位老师是谁?她就是传说中的新班主任吗?我面带微笑地走上讲台,此时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很自然第地进行了自我介绍,记得当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郭”,并告诉同学们:“我姓郭,从今天开始由我来担任三(5)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同学们静静地听过我的一番自我介绍后,就积极地向我介绍了他们自己,我们师生之间算是相互认识了,很快就成了熟人。孩子们都很热情活泼,积极主动的向我介绍了班级基本情。有的同学给我介绍了班中的现状,有的同学对班中干部进行了介绍,还有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着班规。其中坐在最后一排靠窗户旁边的那位男生发言最积极,他抢着说话,一口气能把班级所有情况介绍清楚,他那流畅的表达,一点也不拘束,那双大大的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以后的课堂上,他总是能积极踊跃地发言,他也时常受到表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孩子们也越来越多地了解着彼此,慢慢地我观察到,只要在课堂上我没有叫他发言,他就会做小动作,或者影响周围的同学学习。于是我开始多方面的了解他的情况,据同学们反映,就是因为他平时比较调皮,所以老师才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们谁都不愿理他。上课时他想听就会积极发言,不想听
就在后面捣乱,非常影响课堂纪律。我虽然接班不久但已经有许多老师反映了类似的情况,而且老师们都表示没办法、很无奈。开学两个月过去了,他成了我在班里最关注的人物。为了保证正常教学的课堂纪律,我与他进行了多次谈话,并且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到对他多提问,多表扬。可是这并不是长久之策,只要我一不提问他或是疏忽了对他的表扬,他就开始捣乱,整个课堂仿佛就是围绕着他在进行。我感觉到他在利用我的关注牵制着课堂的进度,我必须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对策。他并不是个冥顽不灵的孩子,他只是更加需要关注,更加需要被肯定。于是我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与他交朋友,他这样的孩子是希望被关注的,因此一定会很重感情。一旦他在情感上接受了我的帮助,一定能改正缺点的!于是他就成了我在班上唯一的朋友,无论在任何场所,我都会亲切地称他为——“我的朋友”。例如上课时我就会说:“我的朋友请你来回答。”果然如我所料,这一称呼的改变,他改变了许多。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其中考试后,为了让他更好的听课,并且更进一步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我把他的作为从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尤其是通过一年来点点滴滴的日常接触,再加上我利用下午课余时间给他补课,让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喜爱之情。在他身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他从一个调皮生、捣蛋生成为了老师们夸奖的进步生。不仅他更加自信了,就连我的心中也是充满了安慰。
我想教育是需要使用一定的技巧和智慧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而这样的爱又有着难以言喻的形态,它的博大、无私、和深远,正如诗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次电话的效应
刚接三(5)班一周时间,我就发现在第二排有一个长相十分俊秀的男男孩子,他的眼睫毛长长地,看上去两只眼睛毛茸茸的,十分可爱,但是他说起话来的声音特别小,十分腼腆。后来经过两周左右的观察,我发现他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我想或许就是这个原因,造成他胆小,不敢主动发言,说话声音还很小。针对他的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给他发言的机会,以鼓励的方式,激起他的学习兴趣,虽然小有成效,但起色缓慢。从听课来看,看得出他在课堂上学得很用心,从作业来看,每次也完成得十分认真。但是从每天的听写效果来看,却十分不理想。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与家长进行了第一次电话沟通。记得那天晚上,我拨通了该生的家庭电话,是他妈妈接的
“喂!你是XXX妈妈么?” “是的。”
“您好,我是XXX的班主任,郭老师。”
“您好!老师。”紧接着家长就说:“是不是孩子学习又跟不上了?”
“不是,XXX妈妈,孩子开学以来,进步比较大。
1、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
2、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3、能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了。他是爱学习的好学生。”
“真的是这样吗?”语气中带着因为喜悦而不敢相信的疑问,接着,家长十分激动的说,“从孩子上学以来,我还是第一次接到老师表扬我家孩子的电话。您说,我还要从哪些方面去做?”
我说:“孩子现在长大了,想学。但是学习基础略差些,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帮助孩子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就要求家长每天做到听写、检查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另外希望家长能够每周与我进行一次沟通。”
“好的,我会努力做到的。”
果然,一周后这位学生的妈妈开始主动与我沟通了,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孩子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在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下,脸上露出了自信而又快乐的笑容,学习成绩也明显有所进步!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夸奖,成为了后进生学习的榜样。
一个学期过去了,巧合的是,偶然一次与朋友聊天,却得知朋友与这位学生的爸爸是同事。于是我在不经意中听到了这位学生的爸爸在同事面前对我的夸赞。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不是我的努力被他人认可后的愉悦,最让我感慨的是,仅仅是一次电话沟通,却产生了这么大的效应,看来,不仅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连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人都渴望被他人肯定,因此,这样的转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对教师而言,赏识教育也许不是万能之策,但适度的肯定和表扬却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无论你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抑或你是一个多么普通的人,都请你不要吝惜对他人的赞赏,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认可也许会在他人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