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市沙河口区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材料()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1月9日在沙河口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卢 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发展、民生、创新三条主线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围绕中心,加快发展,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财政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8.6亿元,同比增长47.5%;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出口创汇1.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2005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星海湾为龙头的金融、保险、会计 审计、法律服务、广告设计等各类生产型服务业快速发展;以西安路为中心的消费型服务业不断壮大,其作为大连西部商业中心的地位已经确定;春柳、黑石礁、马栏、南沙、锦绣五个区级商业副中心已经形成;星海湾地区商务餐饮、同泰街地区健康美食、泉涌地区婚庆文化主题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已成规模。现代服务业对区财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引办百万元以上的企业353家,其中千万元以上的企业63家,注册资金累计16.1亿元;新发展各类民营企业1900余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097户。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税基税源进一步夯实和扩大。制定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了君安大厦、天兴·罗斯福国际中心等总部大厦,正在吸引各类企业总部入驻,总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经济效益,均创我区历史最好水平。
二、心系百姓,促进和谐,民生工程得到全面推进 我们把就业再就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号工程。全年出资1740万元用于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创建了巧媳妇就业服务广场,各街道均建立了再就业工作协调委员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创新扩大就业渠道,区政府购买公益岗位1500个,建立了三条再就业一条街和一个再就业市场;发放了231万元无偿创业资金,用以扶持新生劳动力、享受低保待遇的失业人员和 失业的复转军人自主创业,在黑石礁街道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首批扶持8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有60多名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确保全区已认定的298户无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扶持扩大再就业基地,目前每个街道都有两个以上创业品牌和多个创业带头人。全年共安臵失业人员就业36507人,完成市下达就业指标的165.9%。被评为省就业再就业“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我们把扩大保障面、提高救助标准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全年共投入2392万元,为8464户、18164人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人均月保障额达到101元;为138户接近低保的困难家庭全年提供每户2000元的救助;为56户无暖气的特困家庭免费安装塑钢窗;为全区132户特困无彩电家庭免费赠送彩电;为全区165名“三无”老人和无子女遗属老人办理慈善医疗卡;免费为全区1026名大龄失业下岗妇女体检;为669户、96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占有需求服务资源的40%左右;区慈善总会资助366名特困学生;区教育助学联合会资助2880名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免收8000余名农民工子女借读费。
我们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提高民生质量的重要基础。全年完成了182条市政道路维修改造,新建了25万平方米的环卫公园,修建了62处、9.6万平方米的市民健身广场,居民出家门平均不超过200米就有健身场所。各街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对楼院实施硬覆盖和绿化,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历时40天圆满完成了石门山棚户区1347户、占地24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在拆迁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文明拆迁,受到群众 好评,先后收到26 面锦旗和多封表扬信。在物业管理薄弱的桃山等5个社区进行了“标准化社区”建设,全面提升了社区的硬件建设、服务功能和文化建设水平。
我们把快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中小学全部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班班通”;骨干教师交流率达到20%,教师全面交流率达到18%,每所学校的每个学科都有一名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05年中考,我区全科及格率87%,考入重点学校人数占全市重点招生数的42.9%。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关心。境外培训教师70名,给每位教师每月300元的区政府津贴,出资300万元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发放住房补贴。荣获省“依法治教示范区”、“艺术教育示范区”等称号,为“双高普九”打下了良好基础。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广泛开展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负0.99‰,连续10年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繁荣社区文化生活,开展了百天百场系列文化活动,每个街道都配备了一台电影放映机,放映电影200多场。获大连市第十届体育运动大会总成绩、金牌数等四项第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招聘90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为网吧协管员,监督网吧守法经营。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军嫂进社区工作经验被军委总政治部在全国推广。圆满完成了全区经济普查工作任务,并获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区慈善总会 全年募集社会善款188万元,用于慈善救助支出128万元。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我区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入社区取得实效,荣获“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称号。圆满完成了征兵工作任务。
三、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政府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行政管理能力在改革中提高。实施了综合行政执法属地化改革。在9个街道和西安路商业街各成立一支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为各中队配备了车辆,招录了160名协勤人员充实到各执法中队,综合行政执法属地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实施了城市环卫管理属地化改革。充分调动了街道和环卫部门两方面的积极性,区街两级投资新建环卫工人休息点28处、面积1543平方米,改善了环卫职工的休息条件,进一步激发了环卫职工的工作责任心,辖区环境卫生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推进了劳动保障监察进社区工作,较好地维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强化了安全生产属地化管理,有效防止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全市率先实施了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实施了“选聘结合”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在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各街道、政府各部门、市局各驻区分局,密切配合,团结奋战,创新工作,为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
公共服务能力在创新中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新建了2个社区预防保健所。各街道办事处平均办公用房面积达到1255.6平方米,93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平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我区街道和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政策法规文件查询中心。投入1000万元实施了西安路交通改造工程,改善了西安路商业街的交通环境,有效缓解了西安路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学习辅导站全年为3万多居民提供各类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图书流动体系建设,在93个社区建立了图书流通站,35万册图书在社区流动,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实战中提高。科学制定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施方案。台风“麦莎”袭击我市,我们及时启动了防台防汛预案,面对石门山、八一水库、星海街挡土墙等多处地段发生险情,我们果断采取措施, 驻区官兵及时增援,短时间内转移了2400多人,无一人伤亡和财产损失,取得了防台防汛的胜利。面对我省个别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我们紧急启动了防控“禽流感”预案,各部门职责到位,全民行动,有效做好了对“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除雪属地化后,面对入冬的第一场特大降雪,我们全民动员,昼夜除雪,保证了居民的出行安全和交通畅通。通过实战的检验,我们组织、指挥、协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在发展中提高。坚持民主政治。在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前,我们都召开专家座谈会、群众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定期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 通报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政府工作,虚心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年共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68件,办复率均为100%,满意率96%。坚持政务公开。我们通过区政府网站、区政府通告和新闻发言人等渠道把区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决策的事项及时向市民公开,促进了公务员的勤政廉政。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广泛开展 “四五”普法教育,积极推进法律服务“五进”社区活动。在“平安创建”中,不断“壮大人防、巩固物防、发展技防”,进一步加强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妥善处臵了群体性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畅通市民诉求渠道。进一步完善了矛盾排查调处机制,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年无一人进京上访。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发展思路超前、发展措施得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结果,更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社会各届人士、离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指战员和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域失业人口较多,特 别是新生劳动力增多,就业岗位还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二是社会保障能力还需要提高,我区困难户较多,扶贫帮困的投入还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三是对辖区内旧“插花楼”改造的推进力度不够,目前还有55处“插花楼”亟待改造。四是对弃管楼的管理不到位,弃管楼的生活基础设施亟待维修。五是文明城区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对无证商贩、马路劳务市场等管理还不到位,一些不文明行为还没有实现根本好转。六是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力度不大,一些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七是部分公务员爱岗敬业、创新进取的精神不够,影响了政府的行政质量。八是年初列入计划的个别工作没有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计划建设5个社区预防保健所只完成了2个;9个标准化社区建设只完成了5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任务虽然完成,但服务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存在问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从主观上讲,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圆满完成。回顾“十五”:地区生产总值是“九五”期间的2.5倍;财政收入是“九五”期间的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九五”期间的14.6倍;实际利用外资额是“九五”期间的2.6倍;出口创汇是“九五”期间的2.8倍。“十五”期间,投入7.9亿元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化建设;投入4040万元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共安臵就 业141593人次;投入1.23亿元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基础设施明显加强;投入1.19亿元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投入1.17亿元用于扶贫帮困,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荣获省双拥共建“五连冠”。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充满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是社会事业进步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五年;是城区建设规模最大、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是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我区快步进入全市发展前列、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五年。“十五”的跨越式发展,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我们的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落实民生工程为主线,扎实推进惠及百姓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加快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行政管理新机制,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全面推进“和谐沙河口”建设。
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同比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4亿元,同比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出口创汇2.14 亿美元,均同比增长15%。
2006年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以“十一五”规划为指导,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把现代服务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臵。按照“十一五”规划把我区建成“现代服务业强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星海湾金融商务区为龙头,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期货、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高端生产型服务业,提高为东北腹地和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的能力;以西安路商贸服务区为中心,以南部沿海旅游服务区和五个区级商业副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消费型服务业。要通过启动西安路二期改造,调整业态,提升功能,引进名家名店,进一步激发西安路的商业活力。充分发挥区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多的优势,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配套产业。通过不断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拉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突出发展总部经济是主城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区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前沿,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以星海湾和西安路为重点,整合区域楼宇资源,引导房地产业重点开发公建和写字楼,为总部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不断完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各类企业总部落户我区。要通过发展 总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方向转变,提高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扩大经济总量。
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发展开放型经济由主要依靠政策优惠向主要依靠提升服务功能和优化市场环境的方向转变,通过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快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大力扶持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助推企业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法律援助,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通过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形成招商、亲商、护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外商和项目落户我区。年内计划引进百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0个,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2个。
二、以发展民生为根本,全面推进“和谐沙河口”建设 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投入1800万元用于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就业岗位18000个以上。对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凡符合“订单式”培训条件的提供免费培训。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扶持扩大就业品牌,充分发挥其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扶持和鼓励创业式就业,扩大创业资金发放面,做大黑石礁大学生创业园,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新生劳动力创业创造条件。积极引办劳动 密集型企业,鼓励企业吸纳大龄失业人员就业。
加大扶贫帮困工作力度。以扩大低保面和帮困面、提高救助标准为重点,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区政府投入200万元设立医疗救助资金,对辖区内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群众进行救助。对特困老人实施“慈善医疗卡”救助。分类实施“货币化养老”。为全区“三无”老人和百岁以上老人免费配备家庭医生,实行登门跟踪服务。在各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义诊点,免费提供健康咨询和基本医疗服务。对接近低保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每学期分别给予400元和300元的教育助学金。新建50个社区教师志愿者辅导站,利用假期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学习指导。壮大义工、志愿者队伍,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关爱。
创新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爱心工作站”,面向社会和家长解答学生心理问题,并提供家庭教育、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区中小学每季度向家长开放一周课堂教学,听取家长的意见。鼓励和支持各类民办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每个街道要建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预防保健所,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的预防保健服务。依托区医院建设老年病康复中心,每个街道至少设一处社区托老所,关爱老年人健康生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区90%以上的街道和社区要达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标准,大力倡导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例趋向正常。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全区9个图书分馆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居民读书学习创 造条件。全面开展建设“平安沙河口”工作,为无主管、无防盗门的楼门洞免费安装防盗门,为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和西安路等繁华地区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全区组织2000人以上的“义工巡防员”队伍,招聘200名交通安全协勤员,维护居家和交通安全,努力创造平安的城区环境。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投资1800万元,再建9个标准化社区,全面营造诚信守法、和睦友爱的社区生活环境。积极推进西安路“以人为本、文明守信、健康有序、环境优美”的绿色商业大街建设。深入开展健康城区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城区爱国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创新发展双拥工作,争创辽宁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
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积极配合市政府旧城区改造,加快推进我区55处“插花楼”改造。全面实施旧楼院改造工程,对全区无主管旧区楼院202块、23.7万平方米的裸露地面实施硬覆盖,对7万多平方米的楼院绿地花坛进行升级改造,对辖区内82座弃管楼院的生活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方便居民生活。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对影响居民出行的66条、19万平方米的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更换疏港路等迎宾路线10万平方米老化草坪及喷灌系统。
建立文明城区管理长效机制。巩固和提高文明城区的创建成果。积极推进道德、科教、文体、卫生、计生、法律“六进社区”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院”、“和谐邻里”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市民的文明意识和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 内容的“三德”教育,夯实市民思想道德基础。深化城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城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强对无证商贩、路边烧烤、自发马路劳务市场等重点问题的治理,不断提高城区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充分发挥区投诉受理中心的作用,全面落实《信访条例》,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定、祥和、文明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加强文明城区建设中,要努力形成“部门联合、综合治理、属地负责”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加强创新型政府建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步伐,将综合行政执法管理职能彻底下放给街道,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属地化管理。深入探索环卫保洁、劳动监察、文化市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等属地化管理的新路子,将责权利更多地下放给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大整改隐患力度,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养护、楼院绿化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提高绿化成活率和养护水平。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委托专业中介组织帮助政府完成普查、统计等有关工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科学整合行政管理权利,真正建立起“管理手段 法制化、管理服务高效化、管理方式属地化”的新模式,使行政管理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政府机关建设。以全面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创新型机关建设。认真组织公务员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公务员的法律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工作中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又能以创新的措施,提高工作效果。全面加强制度创新,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公务员队伍的创造活力。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增强公务员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自觉性。加快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要抓紧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办公自动化培训,利用机关新办公楼的良好条件,全面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大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力度,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主动征求人大、政协的意见,积极推行公示、听证等制度,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每个街道在社区建立两个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室,畅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不断创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提高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努力创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环境。各位代表,“十一五”已经开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激情满怀。回首“十五”,我们感到光荣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开好局、起好步,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协力,为开创沙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大连市沙河口区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区十五届人大一次 会 议 材 料(1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2年12月21日在大连市沙河口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 长 卢 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从1997年12月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现在,本届政府已历时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两个文明建设跨上新的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的五年,全区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速度不断加快,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发展跨入我区历史最好时期
——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跃升。五年来,我区主要经济指标每年跨上一个新台阶,增长率位居我市各区、市、县前列。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分别为18.8%和15.5%。特别是近三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2002年,预计实现财政收入3.5亿元(老口径4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亿元,同比增长25.6%,均比1997年翻了一番。
——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区域内总投资204.5亿元,共发展大项目85个。特别是西安路的开发改造,对提升沙区地位,扩大沙区影响,振奋沙区人的精神,营造沙区的商业氛围,发挥了有力的牵动作用。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长兴购物中心、18万平方米的和平广场、7万平方米的五一广场家居大世界等一批经营规模在全市领先的商业设施已开始营业;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的大连商业城正在兴建中;新希望花园、星海国宝等一批纳税额超千万元的项目已见成效;圣亚海洋世界的上市、奥丽安娜号游轮的引进,不仅推动了我区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大连市的旅游功能。2002年,我区确定大项目39个,总投资117亿元,总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目前,全区年纳税额超千万元的企业有9个,大项目实现税收对全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五年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以年均增长18.9%和15%的速度迅速发展,个体工商户已达22627户,私营企业已达1565家。新型、绿波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和股份公司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2002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455户、私营企业267家、股份制有限公司800家,分别比上年增长18.4%、18.7%、220%。最近,我们成功地举办了非公有制企业推介会,成立了沙河口区企业联合总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各项改革成果丰硕。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区972家区街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接近尾声。2002年,完成企业改制77家,民勇集团整体改制正在顺利进行。通过精简机构和改革用人制度,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街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街道财政收入五年增长了2.16倍,街道在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实行政府采购、成立结算中心、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用油和维修统一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每年节约财政资金100多万元。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出口创汇额2.96亿美元,协议外资3.4亿美元,新办外商投资项目153个,引进内资3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6600个,各项外经指标在全市居领先地位。2002年,预计完成合同外资7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20万美元,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是我区五年中招商引资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过去的五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共开发房地产面积38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增加4.17平方米,分别是1997年的13.82倍和1.2倍。一批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相继落成,一批居民辞别了棚户区喜迁新居。2002年,房地产开发势头仍然强劲,新开发面积43.2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净增0.7平方米,极大地满足了辖区居民的居住需求。
——生活环境全面优化。五年来,累计投资1.4亿元用于环境绿化,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6.2%和增加了1.63平方米。累计投资22.83亿元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共修建道路572条,新建改造公园、游园和广场36处。2002年,投入4875万元,加大了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整治了70多条路街、80多个小区。特别是中山公园改造,思路新、手笔大、品位高,在全市公园建设上首创人与自然更加融洽的人文风格,得到居民的称赞。
——城市管理力度加大。五年来,城区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治安、交通秩序持续好转。环卫改革、爱国卫生、争创“十佳”街道活动等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果,先后有8个街道获“十佳”称号。2002年,成立了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执法大队,加大了依法管理力度,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环卫扫保、爱国卫生、区街委三级管理网络及社区联防等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城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过去的五年,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以激励发展为核心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评价和督导体系。成功地创办了格致等“公办民助”、“民办公助”中学各1所。先后投入1.2亿元,新建、扩建了8所学校,整修了16所学校操场,为全区中小学配备了4000多台电脑,教学设施得到全面加强,学生发展的各项可测指标在全市居领先地位。我区教育的发展已成为环境建设的一大优势。2002年,成功创办了软件园双语学校,实施了七十九中学文教学园区整合,新建和创办了3所学校。开展了“三名”工程,培育出了全省唯一的全国十佳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董大方,提高了区域教育影响力。实行了首席教师交流制,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国家课改试验区工作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
——社区建设态势良好。五年来,区街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新建了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13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改善了137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形成了区、街、委三级服务网络,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室由原来的平均29平方米增至119平方米,总面积净增9886平方米。在全市率先注册了“胖嫂”服务品牌,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社区服务品牌。在全国率先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和双拥共建进社区,首开外勤民警在社区居委会任职的先河。圆满完成了两 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居委会干部人数精简了50%多,平均年龄降低了17.5岁,平均文化程度由初中提高到高中水平,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02年,有3个街道办事处乔迁“新居”;全面实施“星光计划”,为老年人建立福利活动中心和室外健身场所234个,设臵健身器材600余件;在全国率先实行“居家养老”,开辟了为老年人服务的新途径;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街道一级地区慈善总会,创建了扶贫帮困新机制。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扎实有效。五年来,共安臵下岗失业人员就业78000多人次,共接受72000多名退休职工,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工作目标;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570多万元,保障面由1997年的0.19%增长至3.47%;共发放临时救济款3659万元,救济弱势群体95万人次;安臵残疾人就业近500人。2002年,新成立了职业介绍中心和劳动社会保障事务所,安臵33562人次就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308万元,临时救济款887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其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五年来,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200万元,扶持了4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项目;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级少儿图书馆;投资2925万元,新建了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市九运会获得金牌总数第二、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成功地举办了区体育运动大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计划生育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连续七年实现人口负增长。过去的五年,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坚持依法行政,民主与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五年来,自觉实行政务公开,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评议政府工作,认真采纳人大、政协的建议。共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99件,办复率为100%;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797件(人)次,结案率为98%。2002年,共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25件,办复率为100%;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634件(人)次,结案率为96%。
——依法治区不断加强。五年来,普法活动广泛开展,“三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从快从严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严厉打击“法轮功”非法活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2002年,我区“四五”普法全面展开,整顿市场秩序力度加大,“打防控”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
——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行政效能和服务效率。加大了廉政建设力度,坚持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公开述廉,坚持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狠抓了制度建设,认真实行目标考核,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交通、消防、劳动安全、征兵、预备役、档案工作得到全面加强。2002年,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先后四次在媒体 上发布政府公告和通告,将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19条规定、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启用及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向社会推介闲臵公建房屋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时公布于众;构建了电子政务基本框架,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载体;新建了区委党校、预备役办公楼和区人才市场。特别是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集社会事务、经济服务、市民求助、监督投诉和信息网络服务于一体,以其先进的功能、完善的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五年,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我区城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的五年,是我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区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我区对外影响明显扩大、全区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先后荣获省双拥共建模范区“四连冠”、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区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界人士聪明才智的结晶,凝聚了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界人士,各位离退休老干部;向驻区部队指战员和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谋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五年来,我们知难而进,经过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发展是硬道理的共识。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立足于区情,探索出了具有沙区特色的发展新思路,确定了符合我区区情的发展新目标。我们着眼大目标,抓住大机遇,谋求大发展,紧紧围绕我市城建重点西移、星海湾和西安路开发、驻区大中型企业搬迁,举全区之力重点抓好大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我区经济发展新格局。我们克服困难,主动出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五年的大发展,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抢抓机遇谋发展,不甘人后敢争先的精气神。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敢于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抢抓机遇,才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二,必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人气,上下一心,形成政通人和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五年来,我们摆正位臵,积极协调,在事关沙区发展的一些重大事项上主动赢得上级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使我区的很多重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我们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和重要政策出台前主动向区委汇报、向区人大报告和向区政协通报,不但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而且在全区领导层形成了全区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我们狠抓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全 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发展观、大局观,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事业心。我们变“区街经济”为“区域经济”,采取有力措施,调动辖区一切积极因素,聚集一切力量,用活一切资源,全力以赴发展我们自己。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经济建设注重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士气高昂,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实践证明,只有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共同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实现沙河口区经济的腾飞和事业的振兴。
第三,必须强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严厉打击违法经营,全力保护纳税人的利益;着力加强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建设,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更加实际有效,引导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手段更加符合市场化要求;着力加强适宜各种经济成份发展壮大的人文环境建设,注重在“留住人、拴住心”上作文章,为投资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治安环境。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软环境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为各类业主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 经济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四大支柱产业还未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差距,领导干部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部分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三是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还有薄弱环节,我区的市场化程度、城区建设水平与其它中心区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区向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及各项事业全面大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区人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社会文明快速进步的五年。
展望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走势趋强,尤其是我国“入世”后,外商投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为我们扩大经贸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国内发展看,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全国经济必将开始新一轮大发展,为我们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从大连建设看,建设“大大连”战略构想和城市建设“西移北进”的重大举措,使人口西移、资金西移、项目西移的走势明显增强,为我区加快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都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我区区情看,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积累了可贵的发展经验,造就了一批开拓型干 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这些都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五年,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职能转变与形势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就业要求与就业安臵能力的不相适应,可开发资源储备与经济增长需求的不相适应,税收增量空间与财政支出压力的不相适应等不利因素,都会影响我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困难和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的沙河口。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大连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我区发展的功能定位要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快发展、增加区级财力和增强综合实力为核心,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为目的,全面提升城区功能,建设安居乐业环境,提高城区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发达的经济强区、基础教育超前发展的教育特色区、宜商宜居的现代居住区,使沙河口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过五年的奋斗,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要再翻一番,增长率要高于全市城区平均水平,并争取有更快更大 的发展;外向型经济各项指标保持年均增长15%,实现协议外资总额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亿美元,出口创汇总额5亿美元,发展外向型企业260家;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发展数量保持年均增长15%以上,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注册资本、发展规模和经济总量实现大幅度跃升。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保证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的,加大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城建、劳动、民政、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举全区之力,全面加强惠及全区人民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使全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生活更加殷实。
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为此,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大主要任务,实现沙区的全面振兴。
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沙区的经济发展是政府第一位的任务,第一位的责任。我们要以建设经济强区为目标,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和“两个管好,一个建设”(即管好税收,管好资产。加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下功夫,在增强辖区吸引力上作文章,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使实劲,在做大做强企业上求实效,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我们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全民参与经济建设,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都市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总部经济、民本经济等新兴经济的发展,认真搞好“三个中心、四个商业副中心和五条商业街”建设,努力完成西安路商业街建设任务,既要成规模,又要出效益,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努力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营造一流的发展氛围,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也是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和职责。沙区担负着全市四分之一的就业安臵任务,因此,实现下岗失业人员的充分就业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实现下岗失业人员的及时就业为目标,在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上加大力度,在改善创业环境上加大投入,在增加就业岗位上加强组织,在扩大就业领域上加强引导,使区域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及时就业。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积极鼓励灵活多样的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就业渠道,努力使我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不仅有岗位、有活干,而且有所得、有作为。
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着眼长远,大手笔构思,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把城区做强、做富、做美,打造新世纪国际化城区的新形象。全面加强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设,文明奋进的人文环境建设,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使沙区成为最适 合创业、最适合居住的现代化城区。
2003年的主要任务:
2003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财政收入按新口径达到3.9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税收达到3.72亿元,同比增长12.73%);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协议外资总额792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49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出口创汇8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36.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0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抓好八项重要工作。
第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一是以都市工业和高新技术为重点,实现第二产业新发展。要紧紧抓住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的机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借助它们的闲臵设备和技术力量,构建为大中型企业配套服务的产业链,重点发展为大中型企业配套服务的工业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年内,各街道都要建立创业中心,形成覆盖全区的孵化网络,充分发挥科技创业中心的作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进程,扩大孵化数量,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用好科技三项经费,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支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二是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第三产业上水平。借助星海湾旅游中心的优势,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创办新的旅游项目,增设新的旅游景 观,建设新的旅游设施。年内,将新开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新办3家旅游公司,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以“三个中心、四个商业副中心、五条商业街”建设为重点,实现西安路商业中心、星海湾旅游中心和五一广场物流中心“三大中心”互动发展,黑石礁、南沙、马栏和春柳“四个副中心”联手发展,华北路、长江路、黄河路、西南路和成仁街“五条商业街”补充发展,以此上下拓展,左右辐射,吸引人流,积聚人气,带动金融、信息、中介、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态共同发展。引导房地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适时向其它行业转化,少建住宅,多建公建,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三是以发展新兴经济为重点,形成经济增长的新优势。要掀起总部经济、楼寓经济发展高潮,加强内引外联,吸引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商贸公司进驻我区。要积极发展以“民有、民营、民享”为主要特征的民本经济,努力形成“千家万户在创业、千家万户在生产、千家万户在经营”的民本经济发展格局。
第二,在大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本着“快推进,早见效,成气候”的原则,年内全力推进70个大项目建设,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5个。抓好在建大项目建设。对上年结转的项目,要继续加强服务,加强协调,全力推进。抓好新项目的引进。广布信息点,广开信息源,及时掌握全区乃至全市的大项目发展态势,及时发现、积极运筹、努力引进,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下大气力引进一批规模特别大、档次特别高、效益特别好、影响特别大的项目,带动结构升级,牵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三,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实现新突破。要借建设“大大连”和城市建设“西移北进”的发展之势,以现代化气息浓、亲和力强、贴近百姓生活为目标,努力搞好城区建设。2003年,要重点搞好“两点、两线、一院”建设。“两点”:一是高标准实施中山公园二期改造,使中山公园以人为本的特征更加突出;二是高标准建设兴工广场,尽快改善此处交通秩序乱、环境景观差的现状。“两线”:即在黄河路沿线和西安路沿线,实施创意独特、景观优美的绿化美化,把两大主干道建设做美、做靓。“一院”: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薄弱的居民居住小区楼院加强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居民区中新增一批绿地、新铺一批方砖步道。高起点规划改造旧城区,高质量完成17个地块、45万平方米的旧城区改造任务,使城区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抓好6处广场和游园、1处山林公园和全区主次干道广告牌整治亮化工作。继续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争创“十佳街道”活动,全面加强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国防设施管理,确保城区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年内,要进一步扩大环卫扫保范围,开放50所学校的操场,增加居民早晚活动的场所,使居民充分享受到环境建设成果。
第四,在劳动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上实现新突破。要动真情,办实事,积极采取大力扶持一批,努力安臵一批,积极输送一批,认真培训一批等办法,年内确保安臵下岗失业人 员就业25000人次以上。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贴息贷款政策,年内财政拨出400万元专款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创业。要在街道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劳动保障机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实现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充分就业。积极探索出国出市劳务输出途径,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再就业工作,广泛开展“无待业社区”活动,在全区新建10所职介所,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大龄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加强指导和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信心,重点开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
实现上述四个突破,是区政府200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我们要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使四个突破成为全年工作的四大亮点。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着力抓好八项重要工作,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开创全年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抓好税收,科学理财。要管好税收。认真贯彻《税收征收管理法》,不断加大依法治税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保证应收尽收。认真搞好税源普查和核定征收,为税收属地化管理做好准备。进一步完善护税组织,充分发挥街道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护税协税作用,加强征管稽查,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要全力抓好税源建设。努力做大税基,增加税源总量;深入挖掘税源,加快存量优势向经济增量优势转化进程;积极开辟税源,进一步扩大税收总量。要科学理财。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科学安排用于生活和 建设的开支,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坚持“两提高、一压缩”的原则,即适度提高用于建设发展的开支,适当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压缩行政开支。通过有效压缩和提高,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感觉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使全区经济增强发展后劲。
第二,扩大区域内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运行质量。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000户、私营企业320户以上,使个体私营企业总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要下力气解决制约企业扩大规模的薄弱环节,在企业融资、引进人才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大力扶持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先发展,培育一批骨干企业。要全力推进企业集团建设,协助企业集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要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加强行业协作,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第三,抓好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开拓招商引资领域,充分利用我国“入世”后政策调整的机遇,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医疗、电讯、商贸和中介服务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局面,进一步提高辖区吸纳外资的能力。用好用活招商政策,充分利用赴境外参展、招商、产品认证和出口贴息的政策规定,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调动各类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扩大招商引资内涵,充分利用国 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区外一切资金都是外资,都要积极引进”的原则,狠抓外资实际到位率;坚持引进资金和引进人才、引进智力齐抓并举,积极引进区外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外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
第四,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快区域性素质教育发展进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逐步缩小校际间的差别,实现各学校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同步提升。全面整合教育资源,突出区域性基础教育特色。继续坚持教育创新,不断优化教育结构,突出外语、计算机、艺术和体育,加快七十九中学文教学园区的建设进程,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积极尝试教育机制改革,为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全面推进教师选用、培训、考评新机制和副校级干部聘任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和首席教师交流制;认真总结格致、双语两校办学经验,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不同模式新建或改建现有学校,年内再建1所“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新建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学1所,扩建小学1所,创建标准化学校10所,努力创建省教学信息化示范区。
第五,强化社区服务。一是硬件建设力争全部达标。要充分发挥区、街、委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市政府的 优惠政策,广泛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二是社区服务要上新水平。要全面推广“胖嫂”、“巧媳妇”、“帮妮”等社区服务品牌,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业,力争每个街道都创建有特色的社区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社区服务业。要全面推广“居家养老”和成立地区慈善会的经验和做法,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三是进一步提升社区整体功能。要大力开展居委会升级达标活动,全面提高居委会建设水平,使70%的居委会达市级优秀水平。要全面建设社区求助呼叫网,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第六,抓好稳定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努力改进政府工作。全面实施“四五”普法,深入开展全民法制教育,广大干部要成为遵法守法的模范。进一步加强低保、扶贫帮困、临时救济和支残助残工作,全面实施“星光计划”,做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强化社会治安,加快“打防控”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积极防范和惩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坚决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全面强化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推进科技、文体、卫生、民政等事业的发展,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爱国卫生、优抚安臵、双拥共建等工作,不断提高全区文明水平。
第七,抓好软环境建设。完善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功 能,进一步降低门槛,减少前臵审批,缩短审批周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规范服务。全面开通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规范行政体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各行政执法部门及审计、统计、物价、档案等部门,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立足本职,摆正位臵,找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切入点,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创造一流软环境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第八,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新的一年,要成为学习年、培训年,在建设学习型政府上有新发展。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才干,不断提高善于思维、科学判断的能力,善抓机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畏困难、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创新工作、依法行政的能力,善于协调、总揽全局的能力。新的一年,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有新提高。要通过建立完善缜密、权威有力的规章制度,有效约束、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有效克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的一年,要全面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在建设诚信政府上有新进步。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在位谋政,当好公仆,为民勤政。要重视人才使用,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奖勤罚懒,优升劣下,激活用人机制。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坚持标本兼治,把反腐败寓于各项教育之中,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对腐败分子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各位代表,展望新的一年,将是我区大发展的一年。良好的发展基础推人奋进,大好的发展机遇催人奋进,人民的期望激人奋进。乘势而上,与时俱进,保持和发展这种大好形势,是新一届政府的神圣使命。我们将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干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把沙河口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三篇:大连市沙河口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连市沙河口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区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科学发展,倡导创新发展,致力率先发展,凝神聚力,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城区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增长15.5%;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6.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4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 同比增长46.5%。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位居中心城区首位,尤其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净增4.9亿元,是我区历史上增幅最高的一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经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围绕“一个龙头、一个中心、五个园区、五个节点”布局,建项目、搭载体、引产业。出资24亿元整体购置诺德大厦,引进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期货大厦、环球金融中心A座正式投入运营,中石油大厦、保险大厦、证券大厦、北方金融担保大厦、喜来登酒店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自主投资2.6亿元建设了现代服务业总部大厦,服装创意产业园二期已竣工,IT产业大厦和大连电子IT产品交易中心已开工建设,益嘉广场红星美凯龙已正式营业。高端服务业迅速兴起。以大商所为引领的期货、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入驻大通证券等金融服务企业60多家;以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新入驻大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现代物流企业40多家;以天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入驻低碳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5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2.3亿元,同比增长31.2%。新经济企业加快聚集。随着新经济发展平台和载体的加快建设,我区吸纳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迅速涌入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目前,全区商务楼宇已达50栋,入驻总部性质的企业51家;共引入世界500强、跨国集团分支机构34家。服务业税收贡献率已达78%,二三产业比重为27:73。
大开发、大建设开创发展新局面。以旧区开发和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动迁改造顺利推进。坚持依法、文明和惠民动迁原则,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研究方案,深入调查摸底,稳妥有序地实施动迁。全年先后实施了地铁出入口、总部经济园、设计产业园等项目的动迁,动迁总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涉及居民和企业2179户。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年重点推进大项目35个,总建筑面积344.7万平方米,预计投资总额220.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6.7亿元。其中,沿海国际中心、城品城等10个项目已竣工,深蓝中心、尚品天城等25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园、电影综合体等14个重点前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引办注册资本金百万元以上企业708家,注册资本金达84.4亿元,同比增长63.2%,其中注册资本金超亿元企业14家;新发展私营企业2778家、个体工商户6456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21%。
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新活力。我们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不断整合优化招商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了招商引资新模式。采取“领导带动、政企联动、全员推动”的招商模式,周密筹划,精心组织,主动出击,先后赴“长三角”、呼和浩特等地举办现代服务业招商主题推介会,尤其是在呼和浩特招商会上,一次性签约项目222个、合同金额405.7亿元,无论是招商规模还是招商成果都实现了历史之最,创造了“沙河口模式”,得到了市领导充分肯定。推出了招商引资新举措。出台了《沙河口区招商引资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确定了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总部大厦、IT产业大厦为重点招商资源,分别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共签约入驻企业213家。拓展了招商引资新领域。广联博引,选优引强,多次随省市政府赴外地招商,主动登门拜访广东原创动力、华策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积极邀请深圳益田、日本住友、韩国SK集团、新加坡忠源等中外知名企业来区考察,共开展中外交流活动100余次。全年引办外资项目52个,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引进内资50.3亿元,同比增长17%。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民生事业优先发展、民生工程优先推进、民生项目优先投入,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辖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53元,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举措。在全市率先实施培训就业“一体联动”模式和就业经理人服务机制,帮助31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分别设立1000万元和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共扶持创业项目66个,带动就业500余人。与在连高校合作建立了14 个“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评为辽宁省唯一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激情创业沙河口”被省民心网评为“最温暖民心”的惠民举措。出资1500万元,购买区级公益岗位安置160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30312人,稳定就业14892人,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出台了《沙河口区困难居民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临时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为7648户、1486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090万元。投入1602万元,为低保、低收入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发放一次性和节日临时救助金,为“三无”老人和低保家庭免费安装煤气报警器,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免费维修改造无障碍设施,为5494户困难家庭减免和补贴取暖费;区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348万元,接收物品折合人民币771万元,投入款物1700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体3.1万人次,辖区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打造便民服务新载体。在全区9个街道分别组建一支“帮万家”服务队,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生活设施维修服务,创造了社区便民服务新模式,全年累计上门服务6587次,被百姓誉为“便民服务110”,国家、省、市新闻媒体连续报道140余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评为“大连市精神文明十佳服务品牌”。采取社会化融资方式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星辰街集贸市场,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南沙街道文体活动分中心,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处、便民菜店23个,在每个街道建立了早教指导站,“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功能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投入5500万元,建设石门山中小学,重建世纪中学教学楼,完成了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光纤、宽带接入等信息化建设工程;投入2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教师和未成年人阳光心理辅导中心;加强干部教师业务培训和骨干教师交流,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校际间差异系数逐步缩小,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初升高全科及格率和优秀率位居全市前茅,被评为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区”。着力发展学前教育和社区教育,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4602名孕妇免费提供优生“四项病毒”筛查。投入862万元,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计划生育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获省“人口信访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区”称号。广泛开展“星海之恋”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全民健身等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了沙河口区体育运动大会,在中国第五届特奥会上,我区启智学校代表队获11金9银8铜,奖牌数名列同类学校全国第一。武装、人防、预备役、民族宗教、档案、双拥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城区功能显著提升。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城区建设管理。维修改造市政道路56条、面积4.9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25个,为7栋、398户无暖气居民楼安装暖气,在辖区摸黑弃管楼院、社区公园等处安装太阳能照明灯185盏,新建了3座移动式小型垃圾中转站,完成了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新居工程主体施工,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东联路、中山路西段、疏港路、西北路等主要路街景观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北甸教育公园,升级改造了中山公园,完成了秋冬季造林绿化整地501亩,全年累计植树3.4万棵,栽植花卉38万株,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天网”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加大了建筑工地和散流体运输撒漏等突出问题的执法力度,累计拆除违章临建1.1万平方米,占道经营、违章户外广告牌匾得到有效治理,城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市城区管理工作考核中,我区位居主城区第一名。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预防和化解不安定因素为着力点,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查处治安案件和侦破一般刑事案件4.8万余起,确保了啤酒节、服装节等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的安全稳定。扎实开展“信访效率年”活动,妥善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群体案件,集中清理积案工作效果明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预警和采集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排查隐患1311项,隐患整改率达98.5%。巩固深化安全社区创建成果,我区率先通过“国际安全社区”认定。全力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治食品加工“黑窝点”47个,查处非法经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案件76起,收缴各类盗版和非法出版物10万余件,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投入5300万元,对22所学校的教学楼进行抗震加固,全区中小学全部达到“二级安全学校”标准。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应急救援大队和应急抢险专业分队,组织各类大型应急演练7次,圆满完成了大连新港“7.16”爆炸事故后续海上清污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以建设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政府重点工作,主动听取和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办结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18件, 政协提案100件,满意率分别为90%和96%。新建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的监察、审计和财政监督。在“沙河口区民众之声”网站新增网上评议、网上投诉等专栏,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开展了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试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了对行政执法的监察监督和法制监督,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能。建立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84万余件,满意率达100%。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完成了电子政务升级改造,信息查阅网点已达98个,确保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政风行风建设全面加强。全面启动公务员在线培训工程,实施了第五轮科级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回首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解放思想为不竭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永恒主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拚搏进取,胜利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谱写了新篇章,铸就了新辉煌。
这五年,是城区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大势,科学确立发展思路,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及时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全力推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基本实现了老工业区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转变。“十一五”时期,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0.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6.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6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96.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
这五年,是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的五年。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自觉践行执政为民宗旨,全力发展民生事业。以政策扶持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公益岗位援助就业,全力夯实民生之本,基本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被评为“省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和再就业先进单位”。积极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全覆盖、互补性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辖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帮扶,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和“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努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教育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均衡教育、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成效明显,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区”。全力推进以安全稳定为重点的和谐沙河口建设,获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称号,全区整建制跨入国际安全社区行列。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了全市首家区卫生信息中心,以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深入开展富有沙区特色的大型广场系列文化展演、全民健身等活动,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精彩纷呈,被评为“全国健步走先进区”。扎实推进“健康家庭促进计划”一街一品特色工程,获省“人口信访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区”称号。监察、审计、人防、档案、武装、预备役等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百姓幸福感指数明显提高。
这五年,是城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累计投入6亿元,全面加强城区建设管理,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新建各类公园16个,维修改造市政道路53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4万余个,城区功能更趋完善。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新增绿地45.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3.2%,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实施老旧楼院、下水管网维修改造、弃管楼院“两气”安装、新居工程和标准化社区建设等系列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城区管理视频监控“天网”系统,率先实现社区警务用车配备和弃管楼院防盗门免费安装。完善了城市生活垃圾除运体系,深入持久地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城区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这五年,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的五年。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全市率先实施行政执法、环卫扫保和劳动监察属地化改革,率先进行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实施科级干部竞聘上岗,率先实施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外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服务、产品产权技术交易、投融资服务等创新平台体系。我区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鼎力相助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指战员和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十二五”规划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区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还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与公共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2011年政府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沙河口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加速期,也是实现跨越发展、全力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关键期。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正在加快复苏,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大连实现率先全面振兴和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支持和保障。我区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产业基础、城区功能、综合经济实力蓄积的巨大能量,将会在“十二五”期间持续释放。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阔步前进。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突出核心城区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经济,重点实施“十百千工程”,大力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打造八大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建设九大系列公共产品,广泛开展十大系列公共活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先进要素的集聚规模明显壮大,核心功能的吸纳效能显著增强,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努力实现由老工业区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转变,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由人口大区向人才富区转变,使我区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创新型城区的典范、民生和谐城区的表率,基本建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国内招商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达到78%以上;新经济发展布局更加完善,重点区域集聚作用更加明显,重点园区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节点地区带动作用更加显现,实现城区功能再造。
民生质量明显提高。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5%以上;城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加快旧城区改造,辖区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产品更加丰富,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充分优化和利用;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逐步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国际化特色明显,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生态环境更加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区管理更加科学,城区环境更加宜居;大规模植树造林成效明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4平方米以上;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生态水平明显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坚持经济与民生事业并重,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产业布局建设,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确保“十二五”高起点开局、高质量起步。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全面完成各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速优势产业集聚,必须提高先进要素承载能力,必须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迅速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
第一,加快产业布局建设,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一个龙头、一个中心、五个园区、五个节点”是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重要载体,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加快推进。一是提升“一个龙头”的功能。依托期货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大力发展期货、证券、保险、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业;依托诺德大厦,大力发展煤炭交易、农产品交易等现代物流业。着力推进中石油大厦、证券大厦等11个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星海街、南太原街区域开发改造,大力发展金融服务配套产业,不断完善、丰富、拓展金融商务区功能。二是扩大“一个中心”的辐射。西安路二期开发建设,南部要推进电影综合体、西安路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丰富文化休闲功能;中部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总部大厦、钢铁交易大厦、大连电子IT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丰富现代商务和特色商业功能;北部要推进海产品交易中心和兴工街北侧旧区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现代商业功能。充分发挥西安路商务商业中心的影响力,加强周边地区规划,向华北路沿线发展现代商贸业,向黄河路沿线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扩大商务商贸区的辐射范围。三是增强“五个园区”的吸引力。启动总部经济园、设计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面向东北亚的科技服务中心,推动创意产业园、中小企业产业园、软件信息产业园提升档次、提高入驻率,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四是加快“五个节点”建设。进一步完善“节点”发展规划,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提升“节点”功能,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点”经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加快发展空间拓展,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举全区之力继续推进大开发、大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奠定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全力推进旧区开发改造。坚持依法、文明和惠民的动迁原则,扎实做好各地块动迁工作。年内,重点实施10个地块、总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的旧区开发改造,电影综合体、西安路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二是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和项目储备。按照“滚动发展、良性循环”原则,对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开发利用计划,编制项目发展规划,科学有序地利用土地资源。年内,争取有432万平方米开发改造地块纳入市土地开发储备及中长期整理计划。三是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全年确定经济大项目37个,总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拟建筑面积37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40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80亿元,力争尚品天城等15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第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先进要素快速集聚。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引进符合我区发展定位的优势产业和先进要素,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确定招商新载体。在继续扶持现有载体招商的同时,要重点推介大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部经济园、设计产业园,加强包装和宣传,形成新的招商优势资源。二是研究招商新招数。根据产业发展定位确定招商引资新策略,根据招商资源具体情况制定优惠扶持新政策,根据招商对象发展前景研究引入新举措,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拓展招商新领域。在做好港澳、日韩、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腹地等地招商的同时,把视野扩大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把视角瞄准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地区总部、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引进那些投资大、产值高、产业链长,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拉动力强的大项目(企业)。认真组织广州大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招商说明会,积极组织其他特色鲜明的主题推介活动,在招商规模和引资额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进辖区百姓福祉
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力度,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辖区百姓生活水平。
着力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开展创业型城区创建活动,力争全区所有社区都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不断提升和拓展大学生创业工作,面向全国重点大学开展“创业苗圃”行动,面向高层次人才推进博士?中国(大连)创业基地建设,面向已有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将我区的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打造成为全国品牌。发挥创业带头人协会和互助式创业资金会作用,扶持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和失业军转干部自主创业。设立300万元培训资金,深化培训就业“一体联动”模式,实行普惠制培训,免费为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为辖区新生劳动力免费提供2—3年中等技能定向培训。坚持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提高下岗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率。进一步健全就业经理人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拓展服务职能。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提高稳定就业率。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帮困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以低保救助为主、临时救助为辅、慈善救助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根据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适度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扎实做好各项临时救助资金、物资发放,确保辖区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有困必助。关心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新建20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服务,适度提高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补贴标准,鼓励和支持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大力发展以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空巢老人公益性家政服务;投入640万元,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1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免费维修改造无障碍设施。加强社区建设。组织好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开展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拓展社区服务、共建和谐社区中的积极作用,投入200万元,深入推进“帮万家”便民服务,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者队伍,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改造5家标准化市场、10处社区便民菜店和20家早餐经营网点,加快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600万元,新建启智学校,改造刘家桥小学,加固9所学校教学楼;配套教育教学设备,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实现标准化;加强干部教师培训和交流,深化“一校一品”发展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发展学前教育。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蓓蕾关爱行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原则,投入550万元,新建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2个,鼓励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对低保家庭子女入公办幼儿园免入托费、入民办幼儿园给予每月300元补贴;充分发挥早教指导中心和街道早教指导站作用,扩大普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根据居民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开设教育课程,推动社区教育向“内涵加特色”方向发展。
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启动区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化妆品监督检验所建设,新建1所预防保健所,对现有预防保健所进行改造扩建。设立专项资金,为贫困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提供补贴。免费为辖区“三无”和百岁老人配备家庭医生、为户籍在辖区的新婚夫妇提供婚前体检、为孕妇提供“四项病毒”筛查服务。探索建立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和私人医生服务模式,开展“百名医生进社区”活动,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启动第三周期“健康家庭促进计划”活动,争创全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星海讲坛”、“星海之恋”大型广场展演、“高雅艺术进社区”、“百天百场”演出等富有沙区特色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居民爱党爱国热情。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新建1—2个街道文体活动分中心,配套完善市民健身公园、广场和室外健身设施,实施区图书馆和9个街道图书分馆联网工程,实现一卡通用,资源共享,加快构建“10分钟文体活动圈”。
进一步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扎实推进以“五个一”工程为重点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8万平方米破损严重的市政道路,提升中山路等主要路街景观,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实施弃管楼院环境综合改造,安装太阳能照明路灯200盏,完成新居工程一期建设,确保回迁居民按时入住。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投资3.2亿元,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活动,新建西山公园和锦云山林公园,继续推进绿谷公园、东语社区公园、富民公园和石门山公园建设,实施道路、小区、校园、游园广场等绿化工程栽植树木6万棵、花卉80万株。加大城区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违章临建、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为夏季达沃斯会议和文明城复检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区环境。
三、以维护安全稳定为第一责任,扎实推进平安沙河口建设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预防和化解不安定因素。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的社会稳定。建立健全联合接访工作机制,建设信访接待大厅,转变信访观念,变等待上访为主动下访,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全面启动“六五”普法。
不断巩固安全社区建设成果。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辖区居民工作、学习、生活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针对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单位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整治,促进安全生产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建设。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安全学校”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面加强市场管理。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食品批发市场、学生午餐配送、工地食堂、“四小食品行业”、药械经营的专项整治,开展文化市场、网吧集中整治行动,不断净化市场环境。设立200万元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资金,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检查检测体系,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1条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商业街、3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道、100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点。
四、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努力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法制监督,实施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促进各项决策落实,提高行政执行力。
切实改进机关作风。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理念,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加强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艰巨光荣。新的机遇千载难逢,新的形势时不我待,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务实进取,全面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四篇:大连市沙河口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区十六届人大二次 会 议 材 料(16)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2月22日在沙河口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 区 长 刘维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新局面。
一、以新经济为引领,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攀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经济为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的基本思路,成立了沙河口区新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沙河口区关于扶持新经济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和《沙河口区关于扶持总部、楼宇、新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试行)》,切实加强对新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20.6%,首次突破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 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3.71亿美元,同比增长79.1%,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及增速均位于全市区市县前列,创我区历史最好水平。
税基税源日益壮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8家,预计实现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9%。资质内建筑业企业达207家,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50%。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160家,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15%。房地产开发企业达151家,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68%。新创办注册资本金千万元以上企业47家,注册资本金达11.2亿元。新发展民营企业2137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036户。确定经济大项目59个,竣工13个,在建29个,已摘牌未动工6个,完成投资52.7亿元。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步伐加快。金融、保险、证券、信托和石油5个大厦正在加快建设,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促进旅游、信息、中介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西安路二期改造拉开帷幕。确立西安路由商业中心向商务商贸中心升级改造的总体 设想,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西安路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完成了二期建设用地资源普查并开始规划设计。总部、楼宇经济稳步发展。整合辖区资源,新建、改建商务楼宇6栋,盘活闲臵公建15万平方米,全区商务楼宇已达45栋、51万平方米,共入驻企业2000余家,总部、楼宇规模不断扩大,承载和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创意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星海创意岛已入驻创意企业35家,先后接待50余批、1200多人次参观考察,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参加了中国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受到了好评。五一广场服装创意产业园建设基本完工。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新增科技企业41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50家,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84.8亿元,同比增长30%。天河创业中心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壳寡糖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船舶导航系统、海水热能等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街道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街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引办企业,积极涵养税源,全力以赴推动街域经济发展。街道预计实现区级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中山公园、星海湾、春柳3个街道实现区级财政收入超亿元。共引办注册资本金百万元以上企业465家,同比增长26%,均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指标。实际利用外资3984万美元。
二、以民生工程为主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投入1.1亿元用于就业再就业。其中,投入1.05亿元用于就业补助;投入200万元在各街道 建立了“互助式创业资金会”,筹集资金838万元,扶持企业131个;建立了区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和3处创业园,发放无偿创业资金269万元,扶持高校毕业生、低保人员和失业军转干部自主创业项目72个;实施了“新生劳动力技工培训工程”,免费为215名低保、低收入和其他困难家庭独生子女提供中等技术专业培训。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38000人、稳定就业21500人、创业就业4500人,培训各类失业人员6600人,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投入2.4亿元用于社会救助和保障。其中,投入1.05亿元,用于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投入3800万元,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全区低保家庭人均月保障额提高了30.3元;投入1140万元,对全区低保、低收入和特殊困难家庭给予了有效救助;投入500万元,新建了一处4500平方米的老年人公寓;投入400万元,提高了老年人养老“双补”、货币化养老和居家养老补贴标准,设立了老年人社区“小饭桌”20处、洗浴中心10处,为辖区6500名低保和低收入家庭60-80岁的健康老人免费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投入70万元建设了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启智日间托养院,社区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到70%以上。全年共募集善款1717万元,支援四川灾区1317万元和价值40万元的物品,救助辖区各类困难群体567万元。
教育文体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了城区免费义务教育,对1300名困难家庭学生实行教育零收费,安臵农民工子女入学6000余人,教育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加大了教师培训、研修和交流力度,选派了100名教师赴境外培训,交流了100名首席教师。构建了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开展了微格教学等“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初升高全科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位于全市前列,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投入1.4亿元增加教师津贴,新建1300平方米的单身教师公寓,为全区中小学校配备投影设备383套和远红外线过滤饮水机70台,师生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了黑石礁文体活动分中心、刘长春纪念馆、奥运主题公园、足球博物馆等一批文体和旅游设施;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室)万人拥有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开展了“牵手迎奥运,情满沙河口”等系列活动;组织了市杂技团、歌舞团、京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进社区系列演出,群众文体生活进一步丰富。
卫生计生服务创新发展。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19所,有11所达到国家新颁标准。投资532万元,在全市率先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建立动态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医疗信息共享、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与辖区5所公立医院合作,实现双向转诊24500人次;为1200名低保大龄失业妇女免费提供健康体检,为1300名在籍新婚夫妇免费提供婚检,为4400名孕妇免费提供“四项病毒”筛查;为1300名60岁以上低保老人免费配备家庭小药箱,为全区低保老人提供各类医疗救助42.4万元,为低收入家庭减免医药费21.2万元;降低公办卫生服务中心药价,让利百姓180万元,辖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真正得到了实惠。投入1800万元,确保各项计划生育奖励补助及时发放到位;出台了《沙河口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多措并举 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到99.82%。
城区建管水平不断提高。投资2113万元,维修、改造道路130条、17.1万平方米;积极协调社会力量,政企共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12个各具特色的社区主题公园;市、区两级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西北路等4条迎宾路两侧96栋、27.5万平方米的楼体外立面改造,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资2700万元,实施了绿色沙河口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0.9万平方米;为弃管楼院免费安装防盗门1800樘,三年累计安装6383樘,直接惠及35.8万人;为7栋无暖气、11栋无煤气的居民楼安装“两气”,受益群众900余户、3000余人;维修、更换弃管楼院地下管网3300延长米,安装地埋式垃圾柜2200个;各街道实施了居民楼院小修小补工程,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制定了《沙河口区市容环境检查评比考核方案》,实施了城区“网格化”管理和弃管楼院管理社会化试点,城区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在中宣部组织召开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座谈会上我区作了经验介绍。
市局驻区各分局紧紧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区属各部门、各街道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圆满完成了征兵工作。武装、人防、预备役、民族宗教、档案、双拥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以平安建设为基础,社会稳定工作卓有成效 维稳工作力度加大。2008年,国家大事要事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稳定工作压力较大。区政府高度重视,设立了维稳专项资金,配备了信访工作专用车辆,建立了街道信访接待 中心,为维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展了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87批、191人次,当场答复51件,结案息访46件,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强化了稳控工作责任制,对重点上访群体和重点人员,由所在单位、街道和社区共同负责,多渠道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切实做到了把重点人员稳控在当地,确保进京遣返人员无一例回流;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对改制遗留、城区改造等10大类社会矛盾进行了重点排查,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蚁力神、九重天、东华集资等案件的清算返款和稳控工作;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强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隐患调处稳控率达到了98%,确保了奥运会、残奥会、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开展了流动人口、危爆物品、行业场所等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7.9%。完成了“天网”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建设,新增视频探头300个,重点监控部位达到777个,实现了对全区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场所、交通繁华地段和城区出入口监控全覆盖;配发了第三批社区警务车32台,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有一台警务车;组建了5600余人的维稳志愿者队伍,技防、物防、人防水平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态势平稳。以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了省政府挂牌督办的4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李家、兴工、中山公园和星海湾4 7 个街道荣获“全国安全社区”称号,目前全市仅有5个街道获此殊荣。
市场监管全面加强。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整治年”活动,设立了200万元专项资金,完善了监督管理网络,配备了卫生监督检测车,开展了幼儿园和学生配餐、工地食堂、节日市场以及问题奶粉等专项整治,全年共捣毁食品黑加工点318处,收缴各类伪劣食品3000多公斤,百姓饮食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实施了“扫黄打非”和网吧整治专项行动,共查处违规经营业户10余家,收缴淫秽和盗版音像制品4万余件,文化市场得到有效净化。
应急管理不断加强。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了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和物资储备,对区属学校、医院、图书馆等73个公共场所建筑物进行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评估,妥善处臵了“家乐福”、“星云街煤气爆炸”、“东北路扩桥”等引发的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四、以提高公信力为根本,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接受监督更加自觉。强化法律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评议政府工作,认真采纳意见、建议,共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190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5.3%。强化内部监督。加强了重点单位、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的监察审计,加强了机关服务质量、工作效能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强化社会监督。编制了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目录,新设了2处政府信息查阅 点,充分发挥区投诉中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工作室、“民情日记”、“民愿接待室”等利益诉求渠道的作用,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建立和完善了34项行政制度,统一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清理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加大了法律宣传教育力度,市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设立了区、街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服务窗口,加强了以弱势群体为重点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加大了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了区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实现内部公文传输网络化;开展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总体行政审批时限缩短了31%,公共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区87个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了社区工作者业务技能培训,制定了《社区工作者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明显提高。加强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MPA等内容的培训,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援建工作中,全区干部群众踊跃捐款,积极缴纳特殊党团费,高质高效地完成了1334套过渡安臵房建设任务。
各位代表,2008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一年、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的一年、城区面貌明显改善的一年。这 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和开拓进取。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届人士,向驻区部队指战员和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2008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任务依然艰巨;部分民生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压力依然较大;在当前的形势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9年政府重点工作
做好明年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由局部发展到全球,由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由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有所抑制,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困难与挑战同在,机遇与压力并存。对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估计这次金融危机可能蕴含的风险,充分预见国民经济增速下滑可能带来的冲击,充分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积极从思想上、政策上、措施上做好应对准备。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宏观调控力度空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应当看到大连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拉动作用明显,南资北进步伐不断加快,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应当看到近几年我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框架初具规模,我们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还面临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宏观调控政策拉动、生产要素成本降低等重大机遇。因此,面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转危为机,不失时机,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推进区“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宏观调控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坚持“创新、创业、创优”的工作理念和竭诚为企事业、居民、基层服务的思想,大力发展新经济,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城区建设。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预计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增长10%。完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任务。
围绕上述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发展新经济为重点,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我们要着力构筑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经济体系,实现由传统工业向都市工业转变、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传统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变,推动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升级、产能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
着力推进两个重点区域建设,打造新经济发展集聚区。全面启动西安路二期建设。西安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举全区之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将西安路建设成为大连市新的商务商贸中心,打造我区新经济发展高地。二期建设按照“南进北拓、南连北引”的总体思路,南进到星海湾,北拓到沙河口火车站,总规划面积260公顷,形成南、中、北三大功能区。南部重点承接星海湾产业辐射,集中发展高端商务,建设金融商务配套服务区;北部重点引进 高品质服务业资源,建设商贸集聚区;中部主要对原有商业区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核心商业区。明年要完成西安路二期改造总体规划,启动一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着力抓好对星海湾地区的服务、配套和拓展,继续加强定期沟通、协调,跟踪做好金融商务区各大厦的企业引进、注册和服务工作,不断拓展金融商务区的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和会展旅游等配套产业。
全面完成四大园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新经济发展板块。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是引导新经济集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完成星海创意产业园二期建设。重点发展影视、广告、传媒、设计、建筑艺术和工艺品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展示、交易和信息平台。二是完成大连服装创意产业园建设。建成功能完善、体系配套的服装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搭建起服装企业合作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完成解放广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建设。将八一大厦、大良商厦、人才大厦和大连军人俱乐部建成信息产业、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和中小企业集聚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四是完成五一广场科技产业园建设。以轩煌大厦和周边楼宇资源为依托,积极吸引科技、软件企业入驻,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和都市工业,筹划建设区软件园区和都市工业园区。
积极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夯实新经济发展基础。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继续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大力扶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商品房销售,推进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开发建 设,全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区教育信息大厦,重点发展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服务产业。启动长兴市场北侧改造项目,建设轻工电子产品批发中心和高档商务住宅,丰富西安路的商业业态,为西安路商务商贸业的发展增加新的载体。积极推进西林街、春柳街和机车医院北侧等旧区改造,重点建设商务写字楼、高档住宅、高档次酒店和商业配套设施。加大对金盛国际家居、南沙大商新玛特及阳光月秀商业城项目的服务力度,争取尽快开业运营。加快推进长兴市场、熟食品交易市场、幸福家居市场、春柳五金机电市场的升级改造,提高规模和档次。大力推进特色街建设,扩大锦绣路空港物流一条街规模,完成半岛听涛高级酒吧、如意街地方特色餐饮等特色街建设,启动会展路、星海广场四号路等金融服务特色街建设。各街道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特色街建设,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新经济发展活力。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南资北进的重要机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区上下招商引资积极性,保障各项招商引资活动顺利进行。明确招商重点,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园区化、产业化招商的路子,继续加强对日韩、港台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招商工作,积极开辟欧美招商市场,加大对国内外500强企业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推行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紧紧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自主组织大型招商活动,加强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大力引进规模大、效益好、附加值高、符合规划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不断强化保障措施,促进新经济较快发展。坚持规划先导、项目牵动、政策保证和责任落实的原则,全力推进新经济发展。一是规划先导。按照我区“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完成西安路二期改造规划和星海湾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制定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确定区域内可开发地块的建设规划,确保区域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政策保证。对已经出台的新经济发展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继续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强化内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等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应对市场的能力。三是责任落实。各经济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具体推进计划、责任落实人和阶段性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入我区;加快编制《沙河口区新经济发展规划》和《沙河口区特色楼宇、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强化新经济的主导地位,全力提升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速度;强化激励机制,在全区形成抢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辖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建立区校、区所互动机制,促进辖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对接。各街道要积极推进辖区内重点楼宇、重点项目、重点地块的开发建设;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增加新引办企业的数量;确保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项目建设早落实、早建设、早见效。各街道、各部门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以超常规的思维和方法,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下大气力、下真功夫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推进和谐沙河口建设 针对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导致企业减薪裁员造成的失业人员增加、困难群体增多的实际,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对事关民计民生的工作优先摆布、优先投入、优先落实,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突出重点,千方百计抓好劳动就业。面对明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投入1.4亿元用于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就业再就业30000人以上,开发就业岗位32000个,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高度关注大学生等新生劳动力群体就业,高度关注企业裁员新增失业人员群体就业,高度关注大龄失业等困难群体就业,把握就业新动向,探索就业新途径。一是政策扶持创业就业。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积极筹建大学生科技创业大厦,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无偿创业资金,鼓励大学生到沙河口区创业发展;建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典型推广、项目对接等整体联动扶持机制,充分发挥“互助式创业资金会”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实施创业援助,支持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自主创业。二是挖掘岗位安臵就业。通过开发和收集就业岗位、多渠道开展职业介绍、加强就业培训、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等措施,重点帮扶大龄失业人员和失业大学生就业,做到只要不挑不拣就能随时就业。三是购买岗位保障就业。通过购买公益岗位,重点安臵零就业家庭、低保低收入家庭人员和企业失业军转干部优先就业。
加大投入,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投入2.6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一是加大低保工作力度。下放低保审批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适度提高人均月保障额。二是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制定扶贫帮困救助预案,重点加强对因下岗失业、重大疾病致贫家庭的救助,重点加强对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的救助;成立街道救助中心,加强对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和流浪乞讨等弱势群体的救助服务;充分发挥慈善机构作用,拓宽善款筹集渠道,加强对低保和低收入群体的临时救助。三是加大养老保障力度。成立区老年协会,维护老年人权益,推进老年人事业发展;依托南沙老年之家,将辖区“三无”老人和遗孤老人集中供养,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辖区养老机构和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补贴标准,调动社会参与养老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加强对“空巢”老人和军烈属家庭老人的服务。四是加大残疾人保障力度。加快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改造生活设施,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康复和权益保障工作。
标本兼治,不断提高城区建管水平。把2009年确定为“城市建设管理年”,以“夏季达沃斯”重回大连为契机,全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全面提高城区建设管理水平,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迎宾路景观升级改造。通过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提高迎宾线路景观档次和品位。二是不断加强城区生态绿化建设。对54条路街和马栏山东坡实施生态景观绿化建设,在街道广泛开展“生态园林楼院”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区生态绿化建设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公园广场建设。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融资方式,建设绿谷山林公园、顶山社区公 园、石门山山体公园,推进西山公园建设,改造马栏广场,新建富国南三角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健身休闲场所。四是努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新居工程建设,启动黄河路南侧、香沙街南侧和沙能街东侧三个地块的改造;建设一处停车场,对160条三、四级马路和弃管路段进行维修改造,在42条摸黑路安装太阳能照明设施;继续为辖区无暖气、无煤气的居民楼安装“两气”;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中型垃圾中转站和移动式小型垃圾压缩站。五是推进全区商业网点建设,改建一处集贸市场,建设一批居民卖菜点,进一步规范早夜市管理,方便居民生活。六是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开展以拆除违章临建、清理占道经营、清除张贴和散发野广告、规范广告牌匾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探索并推广对公共设施、弃管楼院实施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管理新模式,充分利用“天网”城管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把科技中心、劳技中心、学农基地和早教中心打造成国家级素质教育训练基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全区教育质量和学生可测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完成21中改建、东方圣荷西和石门山配套学校建设,完成9所学校的体育活动场馆及塑胶操场设施建设,初步实现我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以迎接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建设区文体活动中心,改造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各类公园、广场,增设文体活动设施,进一步完善“15分钟文体活动圈”,不断满 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加快发展医疗卫生和计生事业。积极筹建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医疗卫生管理现代化和药品集中统一采购,进一步降低药价让利于民,不断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健康家庭促进计划”,不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新型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好武装工作,巩固“双拥模范城区”建设成果。
三、以预防和化解矛盾为重点,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深刻认识金融危机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加强重点案件的及时有效处理;加强信访工作基础建设,实行街道、社区信访代理制,推广“民情日记”、“民愿接待室”和市民投诉中心的有效做法,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舆情分析,高度关注因企业拖欠工资、城市建设 改造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妥善处臵因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全面加强城区监控、信息预警、专业防范、义工协管等多层次防控网络建设,不断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充实基层治安防控力量,强化维稳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热情;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及时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进一步降低命案率,坚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和文化市场监管。保证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在食品、农贸等市场增设快速检测站,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严厉打击缺斤短两、虚假宣传等市场欺诈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制售假药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餐饮消费环节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确保辖区居民饮食安全。开展演出市场、网吧、娱乐场所和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无证演出、违法违规经营和盗版行为,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设立3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研究出台《沙河口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营销、消防安全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国家级和国际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面对明年的复杂严峻形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和辖区居民生活需求,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服务的规范性。自觉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认真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坚持重大决策事先向人大报告和政协协商制度,坚持重大事项进行专家论证、律师咨询、市民听证和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不断完善各项行政制度;不断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援助和劳动争议快速仲裁机制,高度关注辖区内企业拖欠工资等方面的问题,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做好应对处臵预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引导群众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加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拓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领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投诉中心,畅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主要领导与企业对口联系制度,继续实行引办企业“全代理、零费用”制度,全力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确保企业能引进来,更要留得住。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继续做好“一口式”服务,编印《沙河口区便民服务指南》,不断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和领 域,为全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强化服务基层意识,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切实做到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检查,多解忧、少干扰,努力形成上下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服务的时效性。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和创新发展之风,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坚持公务员培训制度,着力开展业务培训、法律培训和技能培训,增强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复杂事务的本领。推广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试点经验,实现与市政府政务外网的对接,丰富网上办事功能,实施街道、部门子网站的统一管理,畅通区、街、社区三级办公网络,依托网络召开视频会议,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加强监察、审计和法制监督,建立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严格控制公共财政支出,厉行节约,压缩行政经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切实加强督查督办,确保政府工作任务和重要决策按时、高标准完成。
各位代表,展望新的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思维、饱满的激情、百倍的干劲,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城区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新经济: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臵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餐饮企业。
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是指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建筑业法人,经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获得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
“五个一”工程:是指开发改造一片旧城区、新建一座停车场、新建一处市民健身场所、改造一处集贸市场、改造提升一条路街环境。
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第五篇:大连市沙河口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区十五届人大三次 会 议 材 料(1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5年1月12日在沙河口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 长 卢 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区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建设“大大连”统揽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励精图治,奋力进取,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区经济繁荣、事业兴旺、社会稳定。
2004年,是我区经济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8亿元,同比增长 20.8%;完成财政收入45986 万元,同比增长15.03%,比2000年翻了一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53.3 亿元,同比增长47.6%;实际利用外资8221万美元,同比增长25.9%;出口创汇 14058万美元,同比增长 39%。
2004年,是全区人民获益最多的一年。全年用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5508万元,同比增长76%;用于救助弱势群体投入 2225万元,同比增长36.3%。
2004年,是我区对外影响力迅速提升的一年。一年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以万科房地产和东洋置业株式会社为代表的一批中外知名企业先后投资和入驻我区;扎实有效的劳动就业工作,获得了大连市唯一的省劳动保障和再就业先进区称号;以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而著称的区老干部报告团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一年来,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调整经济结构为手段,以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区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适应税收属地化的要求,协调经济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2004年,是全面实施税收属地化新体制的第一年。区政府针对税收属地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保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全面实施经济普查,摸清了税源底数,增强了经济工作的针对性。通过税收属地化,我区二、三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发生较大变化,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认真研究新的财政政策,相继出台了《沙河口区区街财政暂行办法》、《沙河口区新增税源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激发了街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强了区街齐抓经济的合力。树立大服务观,投资700万元对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周边脏乱差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改善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由以往只为在区内纳税企业服务扩展到为辖区所有企业服务。抓住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全年开工建设的大项目58个,竣工项目34个,完成投资73.57亿元,建成面积200余万平方米。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增多。全年新办100万元以上企业222 家,注册资本金 15.98亿元,实际利用区外资金33.3亿元。“三圈两带”建设稳步推进,专业化市场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大连(中国)五金机电城、大连国际工控产品技术交易中心、大连毛皮交易中心等专业化市场坐落沙河口,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建设现代服务业发达的经济强区初见成效。全市规模较大的大连电子城、功能完备的罗斯福〃天兴国际中心、福佳〃新天地广场的相继竣工并开始营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名家、名店,西安路商业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星海湾广场以“台北1+1”为代表的星海商务餐饮特色街经过两年的培植,已成为颇具规模的餐饮业发展旺地。通过引入新玛特等大型商家在春柳、锦绣、马栏、黑石礁等地陆续开业,有利地推动了各商业副中心的建设。中介、信息、传媒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发展促调整、以调整求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提高我区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能力和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引导开发商少建住宅,多建公建,协调投资商多建可持续发展项目。在全年开建的58个大项目中,房地产项目有35个,商业、服务业项目有17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有1个,工业项目1个,公益项目4个,房地产项目明显减少。通过一年的调整,在产业结构上,二、三产业比重由过去的26.9:73.1调整为27.5:72.5,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科技工作效果明显。积极帮助辖区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基金,全年取得无偿资助1075万元,低息、无息贷款11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 科技产业发展。
二、心系民生,加大投入,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一年来,区政府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第一目标,以解除群众疾苦为第一责任,以实现群众意愿为第一标准,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民生之本日益加固。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坚持以发展促进就业、以政策鼓励就业、以投入扶持就业、以典型带动就业、以品牌扩大就业、以就业促进稳定的方针,向社会发布了《沙河口区政府一号通告》,出台了新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区街共出资1600万元用于购买社会公益岗位、提供免费培训、扶持创业等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全年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担保6095万元,发放贷款3334万元,在全市首创了“员工股东式”再就业模式,为创业式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加强技能培训,免费培训11525人次,有7491人实现重新就业;以区政府转移支付的形式新建了全市第一家无税费市场,为200多名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全年共安置就业40906人,是市政府下达就业指标的194%。扶贫帮困力度加大。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年共投入1885万元,为7875户、16815人及时足额发放了低保金;为150名“三无老人”和遗属老人发放了医疗服务卡;出资119万元,为8852户双失业独生子女发放了奖励金。全年共募集慈善基金210万元,救助各类贫困群体4628人次,使用救助资金110万元。我区被评为大连市2001—2003扶贫帮困先进单位。
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为改造黑石礁沿海脏乱差的区域现状,投资1800万元新建了黑石礁公园,建成了8000平方米大连市唯一的海洋科普广场、1800米大连市最长的沿海观光木质栈道、6万平方米的人造沙滩、5000平方米的游园和2600平方米的绿地迷宫,为市民提供了亲海、近海和休闲的自然空间;吸引社会资金800万元,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富民公园,为周边近20万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结束了马栏地区无公园的历史;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投资400万元新建了南台山富国公园,建设了8条7500米长的健身观景路径,为广大市民强身健体搭建了平台;新建了以30000平方米的安东路游园为代表的游园8个,新增绿地15.8万平方米;加大对热点区域的整治力度,街道、工商、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对西林街等地占道经营、严重扰民问题进行了有效治理。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取缔黑食品加工点25个;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被评为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成功举办了“百天百场”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了富国公园开园登山大会等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积极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新办法,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4‰,计划生育率为99.89%,我区被评为大连市唯一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教育特色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了以教育信息化、外语教学、艺体等为重点,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为内涵的教育特色。“三名工程”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化步伐加快,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全区中小学校均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化三期工程建设。教师培训力度加大。新建了6860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教师进修学校,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培训条件。全年共选派57名教师赴境外培训、120名英语教师接受外教境内培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了9300平方米的华才中学、13000平方米的79中实验楼,配套建设了一座5500平方米的小学,维修改造了20所学校的操场及设施。社会教育形成网络。区成立了社区学院,各街道成立了社区学校,并设置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指导学习培训,为辖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2004年,我区获得“辽宁省中小学 图书示范区”称号和“大连市信息化应用基础教育一等奖”。
三、强化管理,主动服务,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一年来,区政府自觉坚持依法行政,以建设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为突破口,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力推进社会安全环境、投资环境、法制环境建设。
社会安全监管有力。成立了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构建了区、街、委三级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区社管办和区综合执法大队进行了机构整合,提高了执法效率。集中开展了网吧专项治理整顿活动,依法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30家,吊销网吧文化经营许可证3家,取缔无证网吧7家,进一步规范了辖区网吧经营秩序。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发动社会力量监督生产、经营、流通领域的违规违法行为,根据举报先后惩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100余起。加强对高危人群聚集场所的消防检查,有效地防止了恶性事故发生。强化交通管理,保持了良好的城市交通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1847起,查处治安案件1982起,挽回经济损失2246万元;破获命案件27起,破案率93%。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区社会稳定。
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公务员培训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培训制度,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素质。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新招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全年共有43名大学生到辖区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培训。在全市率先开展科级干部重新竞聘上岗,其中有21名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破格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公务员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为95个社区各选配一名大学毕业生,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工商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主动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服务,为企业和业户分忧,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有效维护了 市场经济秩序。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力,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80余件,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政务中介代理制,投诉中心处理和解决投诉案件责任心强,督办力度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制定了《沙河口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十不准”规定》,重新确定了30家企业为软环境特邀监督单位,有力地促进了软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政府工作,全年共办理代表建议102件,政协提案68件,办复率均为100%,办理质量又有新提高。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年初,举办了全区科以上干部《行政许可法》讲座,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四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市民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3581人次,办结率98%以上。投资180万元建设了预备役训练基地,进一步改善了武装部办公条件,人民武装和预备役建设得到加强。
街道整合效果显著。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各街道资源进一步增多,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人员素质明显增强,协调能力显著提高。在经济发展上力度加大,质量提高,财政收是历史上增幅最大的一年;在社区建设上,以提高便民服务功能为重点,深入调研,注重实效,充分挖掘辖区资源,主动加大财力投入,按时完成区政府下达的500平方米以上“居民之家”建设和其它各项工作任务;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工作扎实,在推进就业上措施得力,在扶贫帮困上工作到位,在应对突发事件上组织有力,为全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高兴地看到,全区综合经济 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做强沙河口、建设“大大连”的士气更加高昂。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创新工作,努力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指战员和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可开发资源的相对减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区域可开发空间的日趋缩小,如何抓好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土地附加值,创新资源利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区政府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二是劳动力资源增多与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企业改制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引发的诸多矛盾,导致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失业人员和新生劳动力迅速增长的需要,成为我区非常突出的难点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好的重点工作。三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还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西拓北进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市民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适应这些要求,城市管理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对3万多个占道经营、无证商贩的治理工作还不彻底,城市的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四是公务员的素质、能力、事业心、责任感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形势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公务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他们的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5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一年。
展望新的一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全面实施,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全面启动,“大大连”建设的全面推进,使我们处于重要的“黄金”发展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我们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物流牵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逐步到位和全市产业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调动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005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发展功能定位和目标,坚持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全力推进“三圈两带”建设,着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5年我区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财政收入达到5.06 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其中税收达到 4.7亿元,同比增长 11.5 %);实现协议外资总额14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43万美元,出口创汇 1540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 亿元,同比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2005年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我区的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房地产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抢抓机遇,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牵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是中心城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必然带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发挥优势,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围绕西安路商业中心,大力扶持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形成商贸业聚集效应,增强辐射能力。二是围绕星海湾商务中心,紧紧抓住金融商务区建设,积极发展为金融、会展、旅游、餐饮、文化服务的配套产业,拉长金融商务区的产业链。三是围绕企业发展和区域居民生活需要,大力培植和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产权交易、文化娱乐、医疗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第二,科学布局,着力发展规模经济。2005年,我区共确定58个大项目,预计总投资162亿元。年内,要重点实施“四点一线”开发建设工程。“四点”:一是东部的西安路二期改造。在西安路一期改造的基础上实施南拓和北进,南拓到太原街,与和平广场、星海湾连成一线,形成沙河口区商业的“黄金走廊”;北进到沙河口火车站,搬迁改造搪瓷厂、小商品城等,完善西安路商业功能,使西安路成为大连西部商业中心。二是北部的华北路改造。以春柳地区20余万平方米的旧城区改造和耐火材料厂、低压开关厂等企业搬迁改造为重点,全线摆开6个项目,总开发面积33万平方米,激活我区北部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三是南部的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根据大连市对星海湾地区的功能定位,星海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要充分利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和规模项目建设,带动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提高,使之成为我区 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四是西部大力推进石门山旧城区改造,年内改造面积16万平方米。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旧城区改造任务,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一线”即在马栏河沿岸,为美化城市环境,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旅游功能,建设以异国风情酒吧、餐饮、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海鲜风情一条街”,使马栏河沿岸更加美丽。
第三,搭建平台,着力发展总部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已成为一种趋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分类集中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吸引企业总部的软环境水平,创新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紧紧抓住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产业转移点投向东北的大好机遇,建立发展总部经济的工作机构,全面了解将进入我市的各类大型公司情况,掌握信息,提前介入,根据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充分利用区域有效资源,努力打造为企业总部服务的一流平台,不失时机地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的总部和销售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金融机构等落户我区。年内,要在锦绣建安大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大型闲置公建,再建传媒大厦等2—3家不同类型的总部大厦。
第四,强化服务,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要强化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切实转变职能,营造更有利的舆论环境,形成招商、亲商、护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要以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创新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软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实和加强大项目办公室、西安路管理办公室等机构的力量,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协调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要继续坚持区外一切 资金都是外资的原则,研究制定招商引资的新政策和新办法,吸引更多外商和项目落户我区。年内,计划引进1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项目5 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项目2个;引办1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250家。
二、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2005年,我们要继续把维护和保证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认真落实《沙河口区政府一号通告》,在事关民生需要的就业、低保、救助、卫生、城建、教育、文体、安全等方面要加大财力投入,固民生之本,解民生之难,应民生之盼。
第一,以解民忧为己任,大力扶持弱势群体。加大投入,出资1740万元用于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5900个。实施免费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大龄失业人员就业。全面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年安置失业人员28000人次以上,确保当年登记失业人员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要以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加大对自主创业和领办企业的扶持力度,创新开展“创业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实现市、区、街、委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化管理,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有效推进小额贷款发放工作,扶强做大社区就业品牌,带动更多的失业人员就业和创业。扎实做好社救低保工作。进一步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慈善总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机制和救助标准,增加救助项目。继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对 “三无老人”、遗属、重大疾病患者和低保家庭子女就学等实施救助。
第二,以谋民利为根本,积极改善人居环境。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彻底消灭严重影响辖区居民出行的泥土路和裸露地面,将区域内仅存的17条、3.5万平方米的人车混行泥土路建设成为标准沥青路;在55条、5.8万平方米无覆盖人行步道上铺设方砖;对 18条、7.2 万平方米破损严重的柏油路进行修复。高标准做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为感谢环卫工人对城市保洁做出的重大贡献,丰富市民休闲健身场地,在莲花山新建一处20万平方米的环卫公园。完成黑石礁公园景观工程建设,富国、富民公园二期建设,西部快速路绿化带工程建设,梭鱼湾7万平方米苗木基地建设。加加广场游园建设。新建62处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公众健身场地,使辖区居民在200米范围内就有健身场所。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对环卫保洁、垃圾除运、绿化养护等工作实施市场化运作、公司式经营、区街共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实现广告牌匾规范化,城区管理标准化,加大对热点地区无证商贩、占道经营的治理力度,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春柳游园、五四广场等商用地下人防工程建设。进一步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努力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建设。以“居民之家”为载体,不断完善便民利民功能,促进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规范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兴建标准化社区。在全区9个街道分别建设一个居住安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标准化社区。新建扩建39个、400平方米以上的居民活动用房,精心组织指导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认真做好社区居委会第六届换届选举工作,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与驻区部队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加强预备役和武装部建设,为争取双拥“六连冠”打好基础。
第三,以顺民心为标准,努力满足群众需求。要加快教育均衡化步伐。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设立亲情关爱电话,解答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全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普遍家访和重点家访;关爱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保证在我区居住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免收借读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全年要有100名首席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要加强师德建 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年内再选派60名英语和双语教师赴境外培训,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的社会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全民读书健身活动。为市民提供20万册图书,在9个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分别建立图书分馆,在每个居委会设立图书流通站和阅报栏,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欢乐社区”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积极改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条件,努力创建国家卫生示范区。新建5所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预防保健所,为市民提供方便、安全、卫生的预防保健服务。严厉打击食品黑加工点,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加强计划生育基础网络建设,认真做好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确保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3‰以内。加强对物价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四,以保民安为目标,全力营造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和预防措施,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增加综合执法力量,加大对市容环境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执法和文化稽查,及时疏导和大力整治无照商贩和占道经营。加大对社会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对网吧违规经营等行为要坚决处理。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维护政治稳定的能力、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有效抓好四五普法最后一年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普法用法环境。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研究社会转型期信访工作的 新特点,加强信访、投诉体系建设,提高信访案件办结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提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努力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提高全民素质,创造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
三、坚持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2005年,我们要进一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原则,努力塑造亲民为民、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第一,着力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思想。要常怀为民之心,常谋为民之策,常行为民之举,在制定计划、摆布工作、落实政策时都要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切实转变作风。各级领导要从一般性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探索创新性工作的新思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健全问责、督办等制度,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建立高效快捷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切实落实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二,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要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执政能力首先是领导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问题的风气,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二是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不断探索和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 15 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接受监督制度,使各级领导班子的决策逐步走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着力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公务员的行政水平是政府行政效能的根本保障。一是要提高公务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平台,既要为有才华的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又要充分调动其他年龄段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全体公务员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二是要提高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继续发挥公务员培训学院的作用,抓好公务员的分类培训和在岗学习。继续抓好年轻干部到企业、社区挂职锻炼等工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提高公务员的岗位执行能力。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是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和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完成任务的能力。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成就;展望新的征程,事业艰辛,任重道远。新的一年,我们将心系沙河口区73万人民的期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扬帆催舸,奋力争先,努力开创沙河口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