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足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大足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及市食安委统一安排部署,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为中心,切实转变观念,落实责任,强化举措,突出重点,加强全区食品安全监管,为建设“健康大足、平安大足”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进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05家(其中生产企业78家,小作坊130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3319家;餐饮消费单位949家,集体食堂53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5个,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1个。有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1家、较大超市31家、农贸市场18个,机械化标准生猪屠宰厂3个,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469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切实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历年来,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始终把保障群众食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一是组织健全,根据国务院及市食安委食品安全工作要求,我区及时调整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任主任,卫生、药监、农业、工商、质监、畜牧等部门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于区卫生局,负责日常工作。二是责任明确,按照国务院及重庆市食 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大足县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区政府与全区27个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初目标考核。三是执行有序,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并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印发了《大足区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和《大足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打击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等食品安全工作文件,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操作性地开展工作。
(二)、广泛宣传,强化培训,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和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开展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结合“健康大足”、“平安大足”建设,采取设置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160次,接受群众咨询5268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11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240幅,制作宣传展板167块。组织开展食品种植、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人员专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46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及食品安全从业人员14500人次。
三、分工负责,突出重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成效
以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为基础,从各环节监管入手,着重抓好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消费等环节专项整治;着力实施了“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食品安全大检查,“香会节”、“航空旅游节”、“全国荷花展 ”等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维护群众食品安全。
(一)食品种养殖环节。
全面实施了主要农产品、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开展了蔬菜产品、“三品”标志、农资打假、镇街及生产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857人次,监督检查1759户,开展畜牧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市场582个次,屠场630个次,冻库458个次,检查规模养殖场664 户,饲料兽药经营户626户,检查运载工具3500车次,检查动物28540头只次,无害化处理病害牲畜1360头、家禽5560只、畜产品3610公斤,铲除收购、加工病死畜禽产品窝点10个。查获假冒伪劣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3000余公斤,假冒伪劣兽药产600公斤,粉针片剂5000余盒瓶支,并进行了集中销毁。取缔无证经营8户,接受举报投诉9件,调解纠纷5件,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0元。查处种子、肥料、农药违法案件19件。加强对主要蔬菜基地、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抽样检查,共抽检样品1800件。抽检育肥猪饲料样品230个,牲畜尿样580份,待宰生猪尿样2740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积极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及“地沟油”等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918人次,车辆248台次,检查生产单位1436户次,组织定期抽检食品750批次;风险监测抽样296个批次,不定期抽查152个批次。
(三)食品经营流通环节
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乳制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专项行动、食用油执法专项 执法检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百日专项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8706人次,监督检查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384个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4730户次,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定向检测260组,共开展快速检测455组。
(四)餐饮消费环节
开展了餐饮服务环节废弃食用油脂、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药品综合整治、小餐饮整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季行动、火锅类专项整治、建筑工地食堂、校园周边地区餐饮服务场所等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高(中)考、重大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辖区39个重点餐饮服务单位的厕所督促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改造,使餐饮服务单位的厕所得到了提档升级;实施推进了全区餐饮服务”百千万示范工程“,在宝顶仿宋街创建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一条,并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33个。继续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辖区餐饮服务单位949户,量化分级评定率达到了100%,其中为A级6户、B级56户、C级887户。全年出动监督人员762人次,监督检查餐饮单位1551户次。
(五)生猪屠宰环节
开展生猪屠宰的监管和专项整治,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对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黑山羊生产基地进行重点检查和检测,定期对投入品进行产品质量和瘦肉精抽样检测,通过检测,全年瘦肉精检出率为0。共出动检查人员294人次,检查257户经营户,对16户经营户进行警告和责令改正。
四、强化监督,密切协作,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为保证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我区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制度。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安全事故督查督办制度、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13项制度。二是加强督促。区政府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基层现场办公,推进工作落实;区人大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汇报、实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广泛听取意见,提升工作水平。三是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采取联合行动,综合执法,提高效力。通过开联席会、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信息,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0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第二篇:区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区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区政协各位领导:好范文
根据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提案办理情况调研的要求,下面,我代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区政协调研组的各位领导汇报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一、上阶段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简要总结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大源头管理力度,食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2003年以来,我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区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实施方案》(黄政办发〔2003〕108号)要求,从消除食品源头污染和建立农产品种养安全屏障入手,多措并举,密切配合,扎实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开展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和“绿剑”系列行动,实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农产品无公害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区已有9个农产品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面积达2.94万亩的12个农产品种植基地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绿色食品、7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正在申报之中。创建了院桥等1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在富山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已在面上推广。查获各类不合格农资产品2589箱,整顿农资市场165个,立案16件。
(二)实施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以创建“食品安全无忧”市场为主线,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货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百货公司、新世纪广场有限公司两家商场进入了全市首批大型商场商品准入工程行列,今年吉华超市有限公司有望进入这个行列。目前,全区共有3家大型超市、3家市场和588家食品小商店实行了商品准入制度。
(三)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流通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区组织人员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抗击非典、阻击禽流感期间,“海塘”“麦莎”台风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餐饮安全大检查。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112家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销毁各类假劣食品2000余公斤,查处案件36起。今年5月份,针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毒奶瓶”事件,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食品用包装容器专项整治。通过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屡禁不绝的生产经营假劣食品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四)探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理顺。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涉及农业、发展计划、经贸、质监、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2003年,我区成立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通过两年来的运作,初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强化沟通联系,整合执法力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今年6月份,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区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推进高效运行、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我区的建立。
(五)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形式,在节庆日、纪念日、宣传周(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努力提高群众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2004年以来,共举办各类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84期、受培训群众达14512人次,发放资料6万余份。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我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好。但是,与其他地区一样,食品安全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现象仍有发生,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种养殖生产过程源头污染依然严重。目前,我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有限,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尚未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而且受经济利益驱使,一部分农户还暗中使用违禁农药或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农产品上市;少数饲料厂、养殖场、养殖户在饲料中违规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导致农作物中农业投入品残留量超高,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整体水平不高。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体呈“低、小、散、多”状态,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
第三篇:*区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区政协各位领导:
根据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提案办理情况调研的要求,下面,我代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区政协调研组的各位领导汇报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一、上阶段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简要总结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
本,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大源头管理力度,食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2003年以来,我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区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实施方案》(黄政办发〔2003〕108号)要求,从消除食品源头污染和建立农产品种养安全屏障入手,多措并举,密切配合,扎实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开展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和“绿剑”系列行动,实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农产品无公害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区已有9个农产品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面积达2.94万亩的12个农产品种植基地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绿色食品、7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正在申报之中。创建了院桥等1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在富山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已在面上推广。查获各类不合格农资产品2589箱,整顿农资市场165个,立案16件。
(二)实施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以创建“食品安全无忧”市场为主线,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货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百货公司、新世纪广场有限公司两家商场进入了全市首批大型商场商品准入工程行列,今年吉华超市有限公司有望进入这个行列。目前,全区共有3家大型超市、3家市场和588家食品小商店实行了商品准入制度。
(三)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流通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区组织人员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抗击非典、阻击禽流感期间,“海塘”“麦莎”台风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餐饮安全大检查。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112家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销毁各类假劣食品2000余公斤,查处案件36起。今年5月份,针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毒奶瓶”事件,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食品用包装容器专项整治。通过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屡禁不绝的生产经营假劣食品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四)探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理顺。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涉及农业、发展计划、经贸、质监、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2003年,我区成立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通过两年来的运作,初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强化沟通联系,整合执法力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今年6月份,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区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推进高效运行、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我区的建立。
(五)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形式,在节庆日、纪念日、宣传周(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努力提高群众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2004年以来,共举办各类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84期、受培训群众达14512人次,发放资料6万余份。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我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好。但是,与其他地区一样,食品安全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现象仍有发生,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种养殖生产过程源头污染依然严重。目前,我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有限,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尚未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而且受经济利益驱使,一部分农户还暗中使用违禁农药或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农产品上市;少数饲料厂、养殖场、养殖户在饲料中违规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导致农作物中农业投入品残留量超高,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整体水平不高。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体呈“低、小、散、多”状态,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稳定性较弱;有些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生产加工过程中还存在超范围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三)食品流通环节农村消费安全问题突出。我区现有各类农副市场34家,经营模式基本依靠摊位批发,交易方式较为落后,一批食品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尚未形成,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发展缓慢。目前占食品流通市场主体的主要是一些集贸市场和小型商店,特别是由于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监管相对薄弱,容易成为假劣食品的侵害对象,农村地区食品消费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四)餐饮业等食品消费环节卫生状况较差。我区现有饮食服务业1078家,集体食堂99家,总体卫生水平不高,很多餐饮业加工场所不符合《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基本条件,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使得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以施行。
三、下阶段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打算
根据全省、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我区实际,今年以及今后几年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把好源头关。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农兽药等残留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358绿色行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建设。
(二)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把好生产关。突出抓好食品行业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区域,强化日常监管。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年内基本完成肉制品等10类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启动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的责任意识。
(三)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监管,把好流通关。深入实施“三绿工程”,加强农贸市场的整治与改造,积极创建绿色市场。对全区20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配备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施,完善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和监测制度。
(四)加强餐饮业消费环节监管,把好入口关。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全面实施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城郊结合部饮食店的监督检查力度,清理街头流动饮食摊点、摊贩。强化对餐饮业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食品卫生监测制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突出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把好农村关。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重心下移,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保证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切实维护农民、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的身体健康。
(六)严厉查处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把好惩处关。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要加大对地下生产加工黑窝点和假劣食品的打击力度,保持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中。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加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增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四、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工作不仅重要,而且艰巨复杂,它具有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长产业链,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超出了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一)加强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为了顺应形势需要,更好地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统一协调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部门,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形成统一、和谐、权威、高效的食品监管机制。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各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目标责任制考核,在综合考核中设定食品安全指标,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加快食品监管机构改革进程,充实食品安全基层执法人员力量,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保证办公、办案和监督抽验经费,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三)整合现有部门检测资源,强化食品监管技术支撑。我区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散,开展项目不多,要通过整合现有力量,对各检验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依托各自优势开展相关项目检测,减少检测资源重复建设,加快技术设备的升级;克服部门检测同化的倾向,实现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减少多头重复抽检;同时重视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为食品监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积极推进“三网”建设,构建食品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全面构筑“现代流通网”。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为抓手,逐步形成覆盖农村的“现代流通网”。二是加快构筑“监管责任网”。进一步健全监管责任制,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严禁以罚代刑、以罚代管。三是有效构筑“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监管网络和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完善基层食品安全信息监督网络;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现场咨询、发放传单、实物展出等形式,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提高群众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舆论环境。
最后,请区政协食品安全工作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对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第四篇:*区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区政协各位领导: [本文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根据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提案办理情况调研的要求,下面,我代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区政协调研组的各位领导汇报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一、上阶段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简要总结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大源头管理力度,食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2003年以来,我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区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实施方案》(黄政办发〔2003〕108号)要求,从消除食品源头污染和建立农产品种养安全屏障入手,多措并举,密切配合,扎实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开展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和“绿剑”系列行动,实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农产品无公害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区已有9个农产品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面积达2.94万亩的12个农产品种植基地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绿色食品、7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正在申报之中。创建了院桥等1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在富山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已在面上推广。查获各类不合格农资产品2589箱,整顿农资市场165个,立案16件。
(二)实施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以创建“食品安全无忧”市场为主线,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货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百货公司、新世纪广场有限公司两家商场进入了全市首批大型商场商品准入工程行列,今年吉华超市有限公司有望进入这个行列。目前,全区共有3家大型超市、3家市场和588家食品小商店实行了商品准入制度。
(三)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流通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区组织人员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抗击非典、阻击禽流感期间,“海塘”“麦莎”台风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餐饮安全大检查。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112家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销毁各类假劣食品2000余公斤,查处案件36起。今年5月份,针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毒奶瓶”事件,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食品用包装容器专项整治。通过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屡禁不绝的生产经营假劣食品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四)探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理顺。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涉及农业、发展计划、经贸、质监、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2003年,我区成立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通过两年来的运作,初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强化沟通联系,整合执法力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今年6月份,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区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推进高效运行、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我区的建立。
(五)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形式,在节庆日、纪念日、宣传周(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努力提高群众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2004年以来,共举办各类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84期、受培训群众达14512人次,发放资料6万余份。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我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好。但是,与其他地区一样,食品安全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现象仍有发生,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种养殖生产过程源头污染依然严重。目前,我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有限,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尚未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而且受经济利益驱使,一部分农户还暗中使用违禁农药或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农产品上市;少数饲料厂、养殖场、养殖户在饲料中违规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导致农作物中农业投入品残留量超高,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整体水平不高。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体呈“低、小、散、多”状态,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稳定性较弱;有些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生产加工过程中还存在超范围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三)食品流通环节农村消费安全问题突出。我区现有各类农副市场34家,经营模式基本依靠摊位批发,交易方式较为落后,一批食品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尚未形成,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发展缓慢。目前占食品流通市场主体的主要是一些集贸市场和小型商店,特别
是由于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监管相对薄弱,容易成为假劣食品的侵害对象,农村地区食品消费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四)餐饮业等食品消费环节卫生状况较差。我区现有饮食服务业1078家,集体食堂99家,总体卫生水平不高,很多餐饮业加工场所不符合《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基本条件,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使得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以施行。
三、下阶段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打算
根据全省、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我区实际,今年以及今后几年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把好源头关。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农兽药等残留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358绿色行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建设。
(二)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把好生产关。突出抓好食品行业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区域,强化日常监管。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年内基本完成肉制品等10类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启动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的责任意识。
(三)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监管,把好流通关。深入实施“三绿工程”,加强农贸市场的整治与改造,积极创建绿色市场。对全区20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配备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施,完善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和监测制度。
(四)加强餐饮业消费环节监管,把好入口关。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全面实施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城郊结合部饮食店的监督检查力度,清理街头流动饮食摊点、摊贩。强化对餐饮业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食品卫生监测制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突出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把好农村关。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重心下移,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保证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切实维护农民、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的身体健康。
(六)严厉查处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把好惩处关。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要加大对地下生产加工黑窝点和假劣食品的打击力度,保持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中。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加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增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本文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四、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工作不仅重要,而且艰巨复杂,它具有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长产业链,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超出了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一)加强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为了顺应形势需要,更好地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统一协调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部门,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形成统一、和谐、权威、高效的食品监管机制。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各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目标责任制考核,在综合考核中设定食品安全指标,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加快食品监管机构改革进程,充实食品安全基层执法人员力量,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保证办公、办案和监督抽验经费,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三)整合现有部门检测资源,强化食品监管技术支撑。我区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散,开展项目不多,要通过整合现有力量,对各检验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依托各自优势开展相关项目检测,减少检测资源重复建设,加快技术设备的升级;克服部门检测同化的倾向,实现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减少多头重复抽检;同时重视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为食品监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四)积极推进“三网”建设,构建食品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全面构筑“现代流通网”。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为抓手,逐步形成覆盖农村的“现代流通网”。二是加快构筑“监管责任网”。进一步健全监管责任制,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严禁以罚代刑、以罚代管。三是有效构筑“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监管网络和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完善基层食品安全信息监督网络;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现场咨询、
第五篇:XX区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XX区关于贯彻《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的
汇 报
食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几年来,我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有效地保证了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就我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近几年来,我区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综合监管,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促进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统一指挥、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工作新格局,全区食品安全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满意度逐年提升。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及时传达贯彻国家、省、市食品安全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总结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并对各个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我区始终把食品安
全制度建设作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制度举措,相继制定和印发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食品安全信息报送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会议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工作制度,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明确监管责任。出台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主要监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与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凸显了政府的责任意识,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四是健全监管网络。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监管职责,做到了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无缝对接。各乡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组建了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形成了“城乡联动、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全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五是加强经费保障。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区财政每年都安排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并列入区财政预算,为食品安全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六是完善应急机制。出台了潘集区重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应急网络体系,应急队伍不断充实,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预判安全形势、严控问题产品、检查事件原因、及时通报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的应急机制日趋完善。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我区始终把宣传做为搞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开展《食品安
全法》学习宣传及贯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力度。一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监管服务对象,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发放培训手册、以会代训、答卷测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对全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广大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提升了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各种集中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各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先后开展了“3.15” 消费者权益日、“4.20”农民文化节、“食品安全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咨询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信息网、宣传牌、宣传橱窗等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曝光不法经营,宣传企业典范。三是积极开展“六进”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贴进企业,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单位、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等“六进”活动,扩大了宣教覆盖面。《食品安全法》实施两年来,全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举办培训班86期,开展咨询活动90余次,培训和宣传对象达12万余人次,发放食品安全常识手册、挂图、宣传单等各类宣传材料10万余份。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监管,确保安全。按照“抓基础、促规范、求提高”的工作要求,我区以“六抓、六确保”为抓手,不断加强对
各涉食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抓农业投入品监管,确保食品源头安全。区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初级农牧产品的源头治理,着力强化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坚决查禁使用禁用药品种植养殖行为。组织开展了种植业、畜禽产品、兽药及兽药残留、水产品、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农药、种子、化肥、兽药和饲料等市场执法检查。全力推进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了质量认证力度,强化品牌培育,组织开展无公害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种养水平和科技素质。近年来,累计抽检重点投入品品种120余批次,产品标识以及标签90个,检疫畜禽肉4.8万吨、禽蛋3.5万吨、检疫活畜禽近400万头(只),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组织农药、饲料、兽药、疫苗等农业投入品经营市场检查12次,取缔无证经营户10户,查获伪劣农资2300余公斤。全区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二是抓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安全。区质监部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食品生产许可,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企业的市场准入。建立了全区食品加工企业档案,并严格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实施动态监管,狠抓巡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严历打击生产假冒伪劣食品、非食品原料加工、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生产行动。同时,对潘集豆制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严防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积极组织开展了食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完成豆制品省级抽检任务255组。近年来,累计巡查食品生产企业385家次,查获违法食品添加剂200公斤,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4份,对辖区内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巡查率达200%以上,确保获证企业和获证
产品不出安全问题,企业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三是抓规范经营,确保食品流通安全。工商部门强化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狠抓“一票通”工作,严格落实食品经营单位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质量承诺等制度,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监管,集中开展了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以“元旦”、“春节”、“五一”为重点时段的奶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儿童食品、一次性筷子、地沟油为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行动,并开展了以干货、食用油、小麦粉、水发产品、蔬菜和调味品为主的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检测品种达100多个、240多个批次,全区食品流通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四是抓卫生监管,确保饮食消费安全。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认真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不断加强食品质量和餐具消毒监测。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时段,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开展了地沟油、食品添加剂、一次性塑料餐盒、乳粉、乳制品、餐饮器具消毒、餐厨废弃物、酒饮料等高风险品种和“中高考”、“中秋国庆”、“两会”、“年夜饭”等特殊时段及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及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专项检查行动。近年来,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600余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85份,立案查处4起,查扣不符合规定食品400余公斤,对186家餐饮服务单位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抽检食品、餐具达60批次,合格率达96%。全区餐饮业卫生水平和安全状况得到了提高。五是抓生猪屠宰监管,确保市场猪肉卫生质量。区商务部门严格生猪屠宰和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非法交易及生
产加工、销售注水肉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组织开展了屠宰场清理整顿工作,对区内6个屠宰场和18个农贸市场跟班作业,查处注水肉4起700公斤,查处销售病死猪肉6起1800公斤,杜绝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证了公众吃上“放心肉”。六是抓农村集体聚餐监管,严防农村居民饮食安全。针对农村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监管力量薄弱、食品安全隐患较大等因素,我区制定出台了《潘集区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办法(试行)》,不断强化农村“流动餐馆”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农村家庭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厨师登记培训体检制度、宴席督查指导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有效地防范了农村突发群众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突出重点,加强整治。围绕问题奶粉、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油、校园食品安全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我区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有力改善了食品安全环境。一是扎实开展问题乳粉清查专项行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区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开展了全区奶粉市场的专项检查行动,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所有销售乳制品的商场、超市、食杂店等经营户进行了逐户清查,全力保障大众奶粉消费安全。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向公众发布消费警示,为消费者答疑解惑,消除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整治期间,各部门共检查各类经营单位及餐饮单位2590家次,集贸市场16个,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通过全面清查,我区乳品市场情况总体良好,未发现问题奶粉在我区市场销售、使用和存储现象。二是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
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确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省、市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我区高度重视,区政府及时下发了《潘集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各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开展了摸底清查工作。同时,狠抓农业投入品、畜牧水产品养殖加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服务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整顿和规范。对违法违规企业严肃查处,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单位、种植养殖户认真进行整改规范,确保了我区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物质添加规范、产品合格安全。截止目前,全区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000余家,备案登记500余家,张贴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公告1万余份,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4000余份,查扣并销毁违法食品添加剂200余公斤。目前此项工作仍在深入开展。三是大力开展食用油专项整治。2011年2月,我区组织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全区开展了以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集贸市场、粮油经营企业、宾馆、酒店、食堂为重点对象,以采购渠道是否合法、索证索票是否规范、原料及产品购销台帐是否建立为重点内容的食用油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食用油生产经营户、大型超市、学校食堂、餐饮服务等单位854家,查获餐饮业可疑餐饮用油脂200余公斤。并先后组织开展食用油专项联合执法检查2次,捣毁油脂非法加工点2处,查获非法油脂15桶,计800公斤。四是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2010年9月份,区工商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的清理整顿行动。截止目前,已取缔无证生产加工企业、作坊32家,无照经营户185家,无证小餐馆、饭店76家,非法养殖户14家。
通过加强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综合治理,构建了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市场环境。五是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关系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两年来,我区多次组织城管、教育、工商、卫生、食药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并坚决取缔流动摊贩和无证照食品经营者。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检查学校食堂68家次,检查学校周边餐饮单位156家次,学校周边食品商店超市289家,食品加工作坊125家,取缔无证加工作坊12家、无证经营户26家,没收假劣过期食品及原料265件(包)。通过加强整治与规范,全区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确保了广大师生在校日常以及中考、高考期间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力保障了我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薄弱。XX区是一农业大区,人口45万,面积600平方公里,下辖6镇4乡一个街道,人口多,面积大,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区卫生局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目前仅有工作人员5名,并多为兼职,造成人少事多,食品安全监管难以及时有效的开展。建议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设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作为局属二级机构,并按照辖区人口确定人员编制,以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监管职能。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设施设备、人员、经费、技术等方面与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市出台相关政策,并按照人均费用计算纳
入财政预算予以安排,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作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设在一个部门,其综合协调难度大,效率不高。建议在政府部门设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公室,作为政府二级机构,以加强食品安全协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四是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区食品行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突出表现为食品产业主体多、规模小、水平低,特别是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大多底子薄,基础设施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五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宴席属于非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监管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尚无一部法律法规对农村家宴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农村家宴管理也未有明确规定,我区虽然实行申报备案制度,但仅靠行政手段,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
三、下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依法监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手段,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加强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技术监督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基层监管网络。
二是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完善信息互享机制,严格监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安全隐患源头下移,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强化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要场所、重要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体系建设与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高企业素质、提升食品监管水平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管理制度、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是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各种宣传教育载体,增强宣传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普及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不断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生产经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努力把食品安全这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为推动我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