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9:4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内受到了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这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蓬勃发展的上升期。

近年来,大足区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不过从文化产业的标准来看,当前大足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下面我就结合大足的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一、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足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围绕“建设文化发展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的文化大区”工作重心,倾力打造世界级具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精品,顺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全区以精品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以五金、民俗、工艺文化为支撑,加快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产业强区转变,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石刻旅游文化产业。大足石刻是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大足有着自唐朝末年以来集“佛、道、儒”于一体的石刻造像75处共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199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足石刻实现了“佛、道、儒”三教文化共生共融的和谐文化形态,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命名为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2010年,来足观光游客达到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相伴而生的大足石雕开发大足石雕仿古和现代雕刻两大类别10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在全国有120多家网点销售石雕产品,产值超过1亿元,形成石雕、木雕、竹雕、根雕等产品上千种、从业人员逾万人,现有市级民间艺术大师6人,形成了雕刻文化艺术产业。为此,大足获“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基地和“石雕之乡”的称号。

(二)五金文化产业。龙水五金已基本形成了以龙水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6个乡镇、30多个专业村、从业人员逾12万人的五金产业集群。其产品体系12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样花色、105亿年交易额的产业集群。推出一批“金忠”、“永红”、“邓家刀”、“神针”远洋船锚铸件等知名五金品牌,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全县五金生产型企业达到612家,规模以上五金企业达到64家,五金产业实现总产值63亿元。

(三)民俗文化产业。大足宝顶香会、“万古鲤鱼灯”、2 “中敖火龙”、“西山神歌”、“三驱面人”等为代表的大足乡土民间民俗文化,会集成县域文化精华,有12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大足宝顶香会是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宗教民俗文化活动产物,集中敖火烧龙、万古鲤鱼灯、秧歌腰鼓、万人祈福法会、圣地踏足等多种形式的大型特色民俗文化活动。2002年市文化局正式命名万古镇为“鲤鱼灯特色文化之乡”,2003年成立“重庆市鲤鱼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集鲤鱼灯制作、销售、表演等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以鲤鱼灯舞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

(四)荷莲文化产业。大足荷莲产业以宝顶荷花山庄大型立体观光农业园为中心,园内种植有珍贵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526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2005年至今,山庄已经将常规荷花种子搭乘神舟6号、“实践八号”号育种卫星和第2l、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遨游太空,进行了4次太空育种试验,实现了培植“太空荷花”的梦想。现在,已有4630户农户加入到荷莲产业的行列,种植面积达1.5万亩。

(五)编织文化产业。以三驱竹编、金山藤编、龙岗棕编为代表的大足编织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世纪末,三驱竹编年生产量达到110万张的历史最好水平。目前,仅三驱镇从事竹编产业的就有2000余人,年交易额 1000多万元。

二、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大足坚持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出发,编制文化产业发展 3 整体规划,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四大工程”,不断拓展文化发展的新平台,努力培育文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努力形成文化产业链式大发展。

(一)精品培育工程。大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培育打造三大特色文化品牌。一是打造大足石刻文化活动精品。举办大足石刻艺术节、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航空旅游节和荷花旅游文化节,倾力打造世界级具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精品;第二届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成功签订7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第五届五金博览会暨首届航空旅游节实现签约 67.8亿元、采购金额达50亿元。二是做靓宝顶香会文化品牌。宝顶香会是大足宗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按照“政府引导、民间组织”的思路,加大对宝顶香会的对外宣传和扶持力度,塑造“香焚宝顶.福满人间”的宗教文化品牌,力争打造出类似麦加、耶路撒冷那样的宗教文化圣地。三是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足民间文化艺术节”,把大足石雕、万古鲤鱼灯、中敖火烧龙、手工竹编等塑造成“大足民间特色文化”品牌。

(二)保护开发工程。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完善了大足石刻和民间艺术保护规划,出台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重庆大足石刻文物区保护总体规划》等文件,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开展了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用于石刻本体保护,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推进顺利,有效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 4 用。二是实施创意文化产业。总投资50亿元的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被市政府命名的首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投资20亿元的海棠香国旅游文化风情街已完成规划设计,旅游商贸城、石雕创意园建设进展顺利。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丰富其应用于文化活动的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

(三)阵地打造工程。一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日臻成熟。建成文化艺术中心、22个综合文化站、242个文化室、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系列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去年文化建设投入5300余万元。二是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整体推进。在大足县组团城市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努力打造以宝邮路为特色经济文化纽带,积极推进龙水湖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刻艺术总馆、文化遗产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广电大厦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三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宝顶、龙水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综合管理整治,营造文明、健康、规范的旅游文化市场环境。

(四)交流拓展工程。一是以学术研究垫底气。近年来,完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出版了《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大足石刻铭文录》、《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10余部500多万字的专著、图录。成功召开“世界遗产监测工作会”、“世界遗产研究会年会”、“大足石刻研究会”等学术会议,先后成功举办2005、2009 5 年“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大足石刻的学术研究。二是以重大活动添名气。举行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国际古迹遗产日”中国区活动和宝顶香会文化活动周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突出“佛都大足”和“石刻王国”主题。坚持“大足的遗产 世界的财富”的理念,大足石刻参加了2008年春节在德国举行“中国春节品牌”活动,大足石刻世界巡展在首站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圆满成功。三是以艺术创作聚灵气。近年来,先后推出《大千大足》、《祝福吉祥》等大批的文艺精品,文学创作1300余篇,出书120多部。以宝顶石窟开凿者赵智凤为题材创作的京剧《大足》在庆直辖十周年等不同场合演出,赢得好评。全国首部石窟类环幕电影《千年佛足》完成全部外景拍摄工作。鲤鱼灯舞还参加国庆60周年游行展演。特色舞蹈《鲤鱼闹春》、《石刻乐舞》参加上海世博会重庆周演展,民歌《望郎》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涵,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文化产业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相应的经济、教育、科技实力作支撑。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花钱与赚钱、先进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教育、科技实力作支撑。目前,大足区的经济、教育、科技实在在渝西地区乃至整个重庆都是偏弱的,所拥有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与经济规模不相符合,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的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还较低。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文化产业的规划方面,大足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尚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如何定位以及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长期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至今尚未形成。

大足区目前的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文化产业长期一枝独秀、独占鳌头,空白、劣势的行业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产品服务市场供给相对不足,适合市民消费的文化项目还有待增加和完善。各文化产业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完整有序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和开发,投资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

大足区由于长期困于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还比较落后。广大群众除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外,文化娱乐消费投入较少,全区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还很低。再加上旅游产业一业独大的影响,外来游客的消费占据文化消费的主体,本地居民的文化消费潜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

四、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而在此之前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安排部署。因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是大趋势。随着新大足区的建立和双桥经开区的强力起步,大足区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顺应时代需求,紧抓发展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区十分重要的发展课题。

(一)强化文化产业意识,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壮大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和地区和谐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之际,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同时转变现有观念,促进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接轨。

加强宣传,强化意识,使全区上下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从思想上明确和提高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目前,大足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初有起色、很有特色,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和结构合理的发展规划。为此,要抓紧出台《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了 8 解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我区文化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尽快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关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产业的建设,推动大足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要应充分整合大足区和双桥经开区现有的产业资源、产业政策和文化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及配套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基地,形成结构合理、分工完备的文化产业市场。要扶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组织起来,改进工艺、提高技术,带动整个产业水平提高,最终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牌。同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

(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消费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大足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进,居民精神需求和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今后一段时间,一方面要继续改善居民的经济条件,为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供物质保障;第二,要科学培育和合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提高文化消费意识,不断宣传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第三,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石刻博物馆的改造升级,筹建区域性的科技馆,加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建设,为居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文化平台。

第二篇: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

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

一、公共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社团培养以及提供文化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基础设施覆盖面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农村文化广场覆盖面达100%,农家书屋覆盖面100%,基本文化设施投放面90%以上。

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扶持机制,面向广大群众,开展一系列培训、引导和扶持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化领头人和社团组织,这些文化领头人和社团组织在群众文化方面起着引领和组织的作用。

每年利用节庆日、传统节日和消夏及周末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实、主题突出的各类由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实了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并促进了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一是处于城市中心的区级公共设施接近空白。文化馆没有独立的场所,与写字楼、商住楼一体建设,且布局受诸多制约,不利于最大程度的向群众开放,不能形成地标性的文化场所面向居民开放。美术馆和图书馆作为城市的又一文化象征,尚属于空白。二是街办均没有能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商业建筑群相协调的公共文化站或集镇文化中心,居民无法就近享受文化服务。三是乡镇文化机构不健全,专职文化工作者,文化服务人员尚属空白。

以上情况是我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强的重点工作。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加以改善。

二、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文化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茶秀、酒吧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到目前为止,我区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已达512家,其中印刷装订复制场所26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86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80家,文化娱乐场所31家,旅游景点21个,文化相关经营单位15家,文物博览馆10家,民俗文化村1个。从业人员总计6000多人,注册资本共计2亿余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20家,50

万元以上的80家,10万元以上的30家,10万元以下的268家。按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占总户数的90%以上,占注册总资本的80%。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全区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和竞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管理政出多门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战略性规划和统一指导

就全市而言,目前没有明确的城市定位,倾力打造文化古都名城的思路和规划还未清晰。文化产业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是主导产业,因而也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指导。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我区未将文化产业纳入重点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聚集区的规划,我区打造文化一条街还只是一个蓝图。要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和项目还需要深入研究,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全市统一的规划与指导。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社会引导,市场结构不完善

文化产业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属性,正因为如此,它需要社会的引导,市场结构需要通过引导实现优化。目前我区市场中,传统产业中,如网吧、图书音像、打字复印、KTV占较大比重,仅仅是满足和适合了部分群体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新兴高端的和文化科技含量高、经营方式新颖的高品质产业项目尚属于空白。文化市场的投资及发展基本属于投资主体的自发行为,缺乏社会关注和政策的扶持引导,对一些能够传承和弘扬地方光辉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及能够引导人们传统的正确价值观和寻求精神归属的产业项目,因没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在投资方面尚属空白,仅有的几个民办博物馆,也都存在个人投资不足、规模太小、地理位置偏僻等实际问题、并缺乏较高层次的策划和现代化的展示、多媒体演示手段而几乎无法运营,甚至长期关闭,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文化旅游产业未做强做大

一般地域性文化产品及演艺很多是借助旅游发展,而我区由于旅游景点少,没有大型景点,限制着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地域性文化产品包括文化纪念品、民间工艺品和美食以及演艺项目,这些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项目,缺乏向社会推介的平台。

(四)文化招商难

由于我区城区内用地规划权受限,致使外来的文化投资很难在城区内成功引进,因这个原因我区已放弃了许多投资意向,同时也使文化部门策划包装和推介文化项目的积极性受挫。

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战略性规划

我市具有悠久的古都历史和丰厚的人文资源,具有打造文化名城的先天条件和优势。建议全市进行文化资源和特色的摸底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全市整体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打破条块分割,按照“行业和区域互动,统一规划和统一指导,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整合各县区文化、文物、旅游等相关部门资源,确立龙头主导产业及辅助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各市县区在全市的统一部署下,结合各自的文人历史和地域资源,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业平台。

(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要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必须要政策跟进。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税收及金融、融资等方面的文化经济优惠政策。我市文化产业几乎都是一些小微企业,国家在政策上已明确提出支持小微性文化企业;二是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政策,确立优势主导产业,扶持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项目,扶持新兴的文化科技、附加值高和具有先进经营手段的新兴高端产业,扶持自主研发的地域特色产品项目,扶持文化历史、文物、民俗展览和文化旅游等项目,在强大的政策支持下,营造良好地文化产业投资环境,引导鼓励投资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民间文化的基因,以产业的方式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按照文化发展的要求,成立相应的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人员,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探索、管理和指导。其次是加强对文化行政管理层面和投资运营层面人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选派学习的方式,学习领先地区的经验,同时利用市内大专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研修办或轮训班,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眼光,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掌握一定现代科技的文化和经济两栖人才,来引导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按照全国、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经营,制定实施“国退民进”的文化产业民营化战略。特别是在文化产品集散地建设、文体用品制造业项目引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与省、市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按照“三个有利于”和“特事特办”的原则,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的方式,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兴盛。

第三篇: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研究报告

题目: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课程名称: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 学 生:

院(系): 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 业: 工业设计(艺术类)指导教师:

前言:

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

中新网拉萨11月12日电(白少波)中共西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12日上午在拉萨开幕。官方决定将提升特色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其成为支柱产业。

陈全国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通过五年的发展,西藏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到生产总值的3%以上,并逐步成为西藏新的特色支柱产业。

报告提出,一方面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抓好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整理,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在报告规划的发展蓝图中,未来五年西藏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手工业、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并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产业相结合。

报告还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自治区、地(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陈全国说,经过2-3年的努力,西藏将实现地(市)全部有图书馆、群艺馆、数字电影院,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民间艺术团,乡镇(农林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在每个寺庙建设一个文化书屋,尽快实现报刊、广播、影视寺寺通。

“文化史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陈全国指出,西藏将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

报告内容:

一、有关于西藏文化: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与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全长近4000公里的边境线。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

西藏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西藏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宗教、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其美丽雄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可以说西藏的藏文化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

二、西藏文化的发展

7月3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由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居委会农民自编自演的话剧《农奴泪》,真实再现了西藏民主改革前生活在克松庄园的农奴们遭受农奴主残酷迫害的情景,受到全国观众高度关注。

“就像剧中讲述的一样,旧西藏大部分藏族同胞都生活在贫苦与压迫之中,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提什么文化生活了。”,类似这样自编自导艺术作品,并亲自走上舞台演出的农牧民们,如今在西藏比比皆是,500多个业余基层文艺演出队和藏戏演出队活跃在广大农村乡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藏文化的空前繁盛。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由此衍生了一大批带有浓烈藏族风情的艺术作品。

60年来,1000多篇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30多部民族文艺研究专著先后面世,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西藏歌谣》、《西藏民间音乐囊玛》、《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民间器乐集成·西藏卷》等一批文艺书籍陆续整理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9个“西藏自治区民间艺术之乡”、2个“西藏自治区特色艺术之乡”和5个国家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及“特色艺术之乡”。共有非遗项目406个,传统戏剧演出机构83个,传承人1177名,其中,包括2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藏戏和格萨尔)、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5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艺术节、山南雅砻艺术节、林芝大峡谷旅游文化节、昌都康巴艺术节、阿里象雄文化艺术节、那曲恰青赛马节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传统节庆得到恢复和创新,成为地域性民族文化品牌。

三、西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成果

2010年8月,西藏自治区成功举办了首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作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唐卡艺术涵盖了宗教文化、民族审美及藏民族生活诸多内容,深受人们喜爱。这是60年来西藏首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唐卡博览会,应观众的强烈要求,本来为期3天的博览会延期到5天,每天参观者逾万人。据西藏文化厅原副厅长、文化部援藏干部杨守民介绍,举办唐卡博览会意在发现唐卡人才,保护古老技艺,规范唐卡市场,进一步挖掘唐卡艺术深藏的产业价值链,使之成为西藏独特的优秀文化产品。这次博览会上不仅达成了大批对外展览和合作的意向,还评选出了20位一、二、三级唐卡大师,这是西藏有史以来首次由官方正式授予唐卡画师以称号。借博览会之机,唐卡这项西藏传统文化和非遗代表项目被成功地推向市场,会后,当地唐卡价格翻了两至三番。

唐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只是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60年来,西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繁荣,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体系、多层次的发展格局。特别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旅游干线周边的县、乡、村,积极创办旅游度假村、文化大院、农家乐、藏家乐、休闲林卡等,将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有效拓宽了农牧民群众增收和脱贫致富渠道。几年来,已涌现出了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唐古拉风演艺中心等一大批龙头文化企业和娘热乡民间艺术团等一批文化产业先进集体。

与此同时,西藏各级文化部门为适应市场需要,创作推出大型原生态歌舞《幸福在路上》,民族歌舞《喜玛朗雅》、《五彩西藏》、《雪域放歌》、《珠峰彩虹》、《雅鲁藏布情》、《西藏韵》等演艺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全区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单位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门类达到近20种。

近年来,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西藏对外文化交流在规模、广度、深度、精度和频度等各方面也呈现出逐步加大的趋势。60年来,先后派出团360个近4000人(次),访问了美国、奥地利、智利、印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10多个城市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观众达900多万人次,在弘扬西藏民族优秀文化,回击**集团“西藏文化灭绝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到西藏进行演出、讲学和举办展览。

四、西藏文化成功实现产业化的因素

1、基础设施的完善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全区没有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一项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巩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保障各族群众的文化权益,着力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送书下乡工程”“送戏下乡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设施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截至“十一五”末,西藏共建有群众艺术馆6座、图书馆4座、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9个、村文化室300余个;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中心1个,县支分中心73个,乡村卫星三级站62个,流动舞台车13部。同时自治区还建有藏戏艺术中心、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儿童文化园等设施,初步形成了以各地(市)群艺馆为龙头,以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纽带,以乡(镇)、村文化站(室)为基础的基层文化网络格局。

2、西藏文物的修缮和保护显著成效

60年来,国家先后投资3亿多元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及时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投资3.8亿余元,实施布达拉宫(第二期)、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该工程从2002年开工,历时7年,于2009年竣工验收。“十一五”期间,国家又投入5.7亿元,对西藏22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维修保护。目前,西藏共有各类文物点4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列入其扩展项目。

3、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通过创办艺术学校、选送文艺骨干到内地艺术学院深造和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快文艺人才培养步伐,培养出一大批民族文艺骨干。目前,西藏已拥有各类文化艺术工作者4000余人,其中藏族占90%以上。以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为代表的藏民族艺术家蜚声海内外,话剧表演艺术家扎西顿珠,歌唱家德西美朵、旦增,藏戏表演艺术家班典旺久等一大批艺术新秀脱颖而出。文化艺术机构也在不断健全。目前,全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藏戏表演队500多个,县级民间艺术团19个。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的文化艺术队伍全面形成。

五、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审视、去培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乘势而上,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第四,不断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结束语:

当今世界的竞争不单单是军事竞争,而是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认可之下,经济文化等的综合竞争格外激烈。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文化建设显得格外的重要。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化成为潮流的名词,在物质文化极为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国对文化发展作了很大的努力。

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

“各国经验表明,政策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并形成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欧阳坚

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一个国家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文化在改善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系上起着关键作用。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导致各国的文化思维也不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又影响各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创新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所谓的文化强国战略,从大的层面讲,就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小的层面讲,就是看我们是否有叫得响的文化作品、我们的创意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我们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能否输出海外;中共十八大也做出了关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在当前中国和世界经济潮流的影响下,打造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甘肃为实现经济腾飞而下的重要一步棋,它不仅能够引领甘肃的经济快速发展,还可以转变甘肃的经济发展模式,助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我国实现文化强国传略中的重要一步。

一、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优劣势抗衡的必然选择

打造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虽然发展势头很猛,但仍然落后于东部,而且差距不断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肃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受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影响,甘肃经济发展的劣势依旧突出。

甘肃经济发展的劣势和不利因素相对较多,同时,甘肃又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

1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甘肃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富度中位列全国第五。

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伏羲、女娲、神农、轩辕黄帝、西王母等始祖“祖籍甘肃”,距今8000年的秦安大地湾文化是农业文明的源头,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临潭陈旗磨沟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期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重点中心性聚落之一。

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东来”和道教文化“西去”的通道,全省共有各类石窟寺337座,有著名的道教圣地崆峒山,省内有回、东乡、撒拉、保安、哈萨克5个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甘肃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戎、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吐蕃、党项、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曾一度或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多民族文化在甘肃延续至今,可谓“少数民族文化遗存的博物馆”。这里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庆阳香包、河州花儿、甘南藏文化等特色鲜明。

甘肃是文明遐迩的文物大省,甘肃全省共有远古时代以来的遗址遗迹170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重大革命文物遗址300多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26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稀古籍名录》,馆藏文物近43万件。

甘肃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7000余种,有甘肃陇剧、曲子戏、甘南藏剧、高山戏、陇南花灯戏、搬山戏、喊牛腔等地方曲艺。

甘肃现代文化闪耀光芒,《读者》杂志被誉为心灵读本,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被称为民族舞剧里程碑。

因此,打造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在甘肃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相抗衡后的必然选择,是在全面翔实的资源盘点、省情论证、经验总结、机遇分析后做出的科学决断。

二、文化产业助推多重影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相关的许多重大项目已启动实施,如甘肃省博物馆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获得批准,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申报工作有序开展等等。

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打造文化产业助推器,实现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本文以为,其战略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将加快甘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

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提升甘肃的传统产业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它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有利于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打破现有的行政界线,大大地提升甘肃对内整合资源和对外扩大开放的水平,为甘肃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是甘肃处于西北‘座中联六’的重要地位,甘肃将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确实取得了好的效果,将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做强做大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文化品牌;二是注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三是抢占文化创新先机;四是坚持开放与融合;五是坚持文化强企信念;六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体,文化产业也需要有数量众多的文化企业支撑。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为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具有个性化强的特点。鉴于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尊重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创作生产规律,兼顾集约化与个性化、社会化生产与分散化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适应力强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配套协作的分工协作体系,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把中小企业比作文化产业的“乐队”,那么,骨干企业就是“乐队”的指挥。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来自中小文化企业,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整体实力则取决于骨干文化企业。有鉴于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应当坚持“两点论”,既要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又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篇: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定稿]

2010年是中国文化产业未来10年黄金发展期的开篇之年,也是各地政府和城市有关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年份。基于陈少峰教授多年来参与制定各项规划和策划的经验,北大三方文化咨询网近日就“如何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采访了陈少峰教授,现谨就其中关键事项和重点要素整理如下,以供各界参考。

1,文化产业规划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重点项目和细化方法。

2,结合我国发展文化产业重视产业园建设的特点,规划中应当对如何定位、发展文化产业园,乃至如何提升已有的产业园的集聚效益做充分的思考、反思与对策提案。

3,规划中的每个文化产业园区应当重视企业集聚,重视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出1-2个今后的上市公司,以促进产业集聚度的提升。

4,在文化产业的具体产业选择上应当突出(或者大中城市至少应当包括)“数字文化产业”、“3D技术与3G技术”、新媒体发展、本地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文化旅游与活动经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塑造若干个文化品牌等。

5,建设若干个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项目,如中国文化出口基地、中国艺术产业基地、3D技术与影视动漫基地、网络文化产业基地、茶道文化产业基地、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品牌文化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

6,规划中应当注重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本地其它相关产品销售和城市营销等的项目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7,注重具有专业化水平和产业高集聚度的产业链建设,如创意、策划、企业集聚、产品研发、产业配套、营销、出口、广告、品牌授权、对外连锁经营、文化旅游、夜间娱乐、人才培训和本地产业升级等产业链的打造。

8,避免硬件式思维、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占用过多土地资源、缺少财政收入从而需要财政长期补贴、个人艺术家为主、重点不突出、企业发展无力等的做法和项目,实现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

下载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福建土楼 在当今时代,只是经济初露端倪,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

    加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案

    加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丰南区倾力打造文化强区,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了税收增长奖励机制、融资机制、用人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多渠道招商机制等多项......

    关于奈曼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奈曼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____旗委常委 宣传部长 王宇 内容摘要 针对金融危机给奈曼旗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市经济发展格局因优势资源开发布局的调整而发生必然......

    临沧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

    临沧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刘云山人类文明的演进,已经使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着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适应全球经济......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扫清......

    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于盐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根据省、市党委政府......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倪文才 中共十七大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服务业办公室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正成为当前发展快、潜力大的新型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县文化产业由于基础薄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