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软件工程问答总结

时间:2019-05-13 16:3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考软件工程问答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考软件工程问答总结》。

第一篇:自考软件工程问答总结

一.什么是软件

1.满足功能要求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2.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3.描述程序功能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二.软件危机以及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迅速普及的趋势.软件产品“供不应求”.2.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3.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很不充分,用户对“已完成的”的软件系统不满足的现象经常发生.4.软件产品的质量不容易保证.5.软件产品常常是不可维护的.6.软件产品的重用性差,同样的软件多次重复开发.7.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重要的方面: 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的复杂性;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三.有哪些软件工程方法学及其要素

1.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是结构化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2.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四.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有哪些活动

4.1软件生存周期

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到软件废弃不用的整个过程.4.2 开发活动

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先后细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 4.3 各活动阶段主要文档

4.3.1可行行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 可性行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计划

4.3.2需求分析中的文档 需求规格说明书 初步用户使用手册 确认测试计划

修改完善的软件开发计划 4.3.3 概要设计阶段文档 概要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说明书 用户手册

修订的测试计划(测试的策略,方法,步骤)4.4.4 详细设计阶段 详细设计说明书 4.4.5 系统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计划文档

五.有哪些主要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原型开发模型(快速原型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基于知识的模型和变化模型.5.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传统的软件周期模型)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固定顺序:计划,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维护,上一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整个模型就像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 优点: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严格规定了各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要求每一阶段结束后,都要进行严格的评审.与它最相适应的开发方法是结构化方法.缺点:不适应用户需求的改动.5.2 原型模型

5.2.1 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的用途是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一旦需求确定了,原型即被抛弃.主要用于需求分析阶段.不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的严格定义,而是采用了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所以不能定义完善的文档.特征:简化项目管理,尽快建立初步需求,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具有广泛技能水平的原型化人员是原型实施的重要保证.原型化人员应该是具有经验与才干,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衡量原型化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他是否能够从用户的模糊描述中快速获取需求.5.2.2 演化模型

在快速原型模型中,原型的用途是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一旦需求确定了,原型即被抛弃.而演化模型应用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从初始模型逐步演化为最终软件产品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快速原型模型是一种“抛弃式”的原型化方法,而演化模型则是一种“渐进式”的原型化方法.5.2.3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主要用于设计阶段,把软件产品划分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分别进行设计,编程,集成和测试.新的增量构件不得破坏已经开发出来的产品 5.2.4 原型模型小结

从下面的有关原型化方法的叙述中,选择出正确的叙述:(1)快速原型方法是一种企图克服传统软件周期模型缺点的开发方法.(2)在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应该使用原型化方法.(3)在用户没有明确地肯定其需求的时候,应该使用原型化方法.(4)在用户不希望把自己的时间花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时候,应该使用原型化方法.(5)使用原型化方法时应该使用第三代编程语言.(6)原型化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和决策.(7)原型化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抛弃式,演化式和递增式.(8)原型化方法大致可分为演化式和递增式.(9)采用原型化方法时,软件的开发成本较高.(10)采用原型化方法时,关键的因素是建立原形的速度,而不是原形运行的效率.5.3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综合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中的演化模型的优点,还增加了风险分析.螺旋线第一圈的开始点可能是一个概念项目.从第二圈开始,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开始了,新产品的演化沿着螺旋线进行若干次迭代,一直转到软件生命期结束.5.4 喷泉模型

喷泉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喷泉一词体现了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迭代和无间隙特征.六.软件过程基础知识 6.1 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指人们用于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相关产品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6.2 评估工具

软件过程的评估,通常采用软件能力成熟度 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CMM1.1的5个等级(由低级到高级): 初始级

软件过程是无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管理是反应式(消防式)的.可重复级

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能重复早先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已定义级

已将软件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该组织的标准化软件过程.所有项目均使用经标准,裁减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已管理级

收集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与控制.优化级

加强了定量分析,通过来自过程质量反馈和来自新观念,新技术的反馈使过程能持续不断地改进.七.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

软件项目管理开始于任何技术活动之前,并且贯穿于整个的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一般分为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7.1时间管理 7.1.1 Gantt图

是一种简单的水平条形图,它以水平线段表示子任务的工作阶段,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着子任务的起始时间,线段长度指示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甘特图的优点:直观简明,易学易绘,可从图上清楚地标出子任务间的时间对比,但它也有 缺点:

(a)不能显示地描绘各项彼此间的依赖关系;(b)进度计划的关键部分不明显,难以判断哪些部分应当是主攻和主控的对象;(c)计划中有潜力的部分以及潜力的大小不明确,往往造成潜力的浪费.7.1.2 PERT网图与关键路径

PERT网图是一个由箭头(标识任务)和结点(标识事件)组成的有向图.将网络方法用于工作计划安排的评审和检查.开发模块A,B,C模块的任务网络图 PERT图不仅给出了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还给出了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一些任务,以及如期完成整个工程的“关键路径”.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是由一连串的任务所组成的链,距离最大的一条路径.软件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密切注视关键任务的进展情况.如果希望缩短工期,只有往关键任务中增加资源才会有效果.7.2成本管理

一种常用的成本估算方法是先估计完成软件项目所需的工作量(人月数),然后根据每个人月的代价(金额)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费用: 开发费用 = 人月数×每个人月的代价

另一种方法是估计软件的规模(通常指源代码行数),然后根据每行源代码的平均开发费用(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所花的费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费用: 开发费用=源代码行数×每行平均费用

估算源代码行数时,可以请n为有经验的专家,每位专家对软件给出3各估计值: ai---最少源代码行数(该软件可能的最小规模)bi---最大源代码行数(该软件可能的最大规模)mi---最可能的代码行数(该软件最可能的规模)然后计算出每位专家的估算期,n位专家的估算期望值的平均值就是代码行数的估算值.7.3 其他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主要活动有风险识别,风险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八.模块化基本知识

模块是指执行某一特定任务的数据和可执行语句程序元素的集合,通常是指可通过名字来访问的过程,函数,子程序或宏调用等.模块化就是将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划分成若干个可完成某一子功能的模块,每个模块可独立地开发,测试,最后组装成完整的程序.8.1模块特性 8.1.1 可分解性

如果一种设计方法提供了将问题分解成子问题的系统化机制,它就能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从而实现一种有效的模块化解决方案.8.1.2 可组装性

如果一种设计方法使现存的(可复用的)设计构件能被组装成新系统,它就能提供一种不需要一切从头开始的模块化解决方案.8.1.3 可理解性

如果一个模块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不用参考其他模块)被理解,那么它就易于构造和修改.8.1.4 连续性

如果对系统需求的微小修改只导致对单个模块,而不是整个系统的修改,则修改引起副作用就会被最小化.8.1.5 保护性

如果模块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并且它的影响限制在模块内部,不会影响其他模块,则错误引起的副作用就会被最小化.8.2 模块与模块的耦合性

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序的度量.耦合可以分成下列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8.2.1 内容耦合

直接操作或修改另一模块的数据,或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入另一个模块.软件设计时应坚决禁止内容耦合,应设计成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避免病态连接.8.2.2 公共耦合

多个模块引用同一全局数据区.例如,C语言中的external数据类型,磁盘文件等都是全局数据区.8.2.3 外部耦合

模块与软件以外的环境有关联.例如,输入输出把一个模块与特定的设备,格式,通信协议耦合在一起.8.2.4 控制耦合

一模块明显把开关量,名字等信息送入另一模块,控制另一模块的功能.8.2.5 标记耦合

两个模块之间通过传递公共指针或地址相互作用的耦合.8.2.6 数据耦合

模块间通过传递数据交换信息.8.2.7 非直接耦合(无耦合)模块间无任何关系,独立工作

原则上讲,模块化设计总是希望模块之间的耦合表现为非直接耦合方式.在以上耦合中,耦合度从高到低,内容耦合度最高,非直接耦合度最低.8.3 模块的内聚性

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序,它是信息隐蔽和局部的概念的自然扩展.设计时应该力求高内聚,理想内聚的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情.1).偶然内聚:一个模块的各成分之间毫无关系.比如:一组语句在程序的多处出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这些语句放在一个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是偶然内聚的.2)逻辑内聚:把几种逻辑上相关的功能组放在同一模块中.3)瞬时内聚(时间内聚):一个模块所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间隔内执行,例如初始化模块.4)过程内聚:一个模块的处理元素是相关的,而且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5)通信内聚:一个模块的所有成分都结合再同一个数据结构上.6)顺序内聚:模块的成分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且输出,作为另外一个成分的输入.7)功能内聚:模块内的所有成分属于一个整体,完成单一的功能.在以上的内聚中,内聚度从低到高,偶然内聚度最低,功能内聚度最高.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称为模块独立原则,也称为模块设计的原则.8.4 模块的深度,宽度,扇出与扇入 深度:表示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数.宽度是软件结构中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一个模块的扇入是指直接调用该模块的上级模块的个数.一个模块的扇出是指该模块直接调用的下级模块的个数.设计原则:低扇出 高扇入 8.5 模块作用域和控制域

软件设计时,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8.6 模块化基础知识小结

通过模块的合并和分解,降低模块的耦合度.模块的扇入应尽量大,扇出应尽量小.一个模

块的扇入是指直接调用该模块的上级模块的个数.一个模块的扇出是指该模块直接调用的下级模块的个数.扇入大表示模块的重用性高,利用率高.扇出大表示模块的复杂度高.所以要高扇入低扇出.要将模块的作用范围限制在模块的控制范围之内.降低模块之间的复杂性,避免“病态连接”.九.什么是软件开发方法 有哪些主要方法

软件开发方法:使用已定义好的技术集及符号表示习惯组织软件生产的过程.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JACKSON方法,维也纳开发方法(VDM).9.1 结构化方法学

结构化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瀑布模型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为了在需求改变时对软件的影响较小,结构化分析时应该使程序结构与问题结构相对应.常用工具: 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实例—关系图(E—R图)及描述加工处理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9.1.1数据流图(DFD图)DFD的基本成分

数据流图主要由4种成分组成

数据流(data flow):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示数据的流向.它可以从源,文件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向文件和宿,还可以从一个加工流向另一个加工.通常每个数据流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一方面是为了区别,另一方面也给人一个直观的印象,使人容易理解这个数据流的含义.但流向文件或从文件流出的数据流不必命名,因为这种数据流的组成部分就是相应文件的组成部分.加工(process):描述了输入数据流到输出数据流之间的变换,也就是输入数据流做了什么处理后变成了输出数据流.每个加工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编号.编号反映了该加工位于分层DFD的哪个层次和哪张图中以及它是哪个加工分解出来的子加工.文件(file):可以表示数据文件,也可以表示一个数据记录.流向文件的数据流表示写文件,流出文件的数据流表示读文件,双向箭头表示对文件既读又写.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源/宿(source/sink):源是指系统所需数据的发源地,宿(也称数据池)是指系统所产生的数据的归宿地.无论源或宿,均对应于外部实体,在框内应加注实体的名字,在一个软件各级软件系统中,有些源和宿可以是一个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指存在于软件系统之外的人员或组织,它指出系统所需数据的发源地和系统所产生数据的归宿地.分层数据流图

一套分层的的数据流图由顶层,底层,和中间层组成.画分层数据流图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a.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 求精.b.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也就是说,父

图中某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与它的子图的输入数据流在数量和名字上相同.c.保持数据守恒.也就是说,一个加工所 有输出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能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直接获得,或者是通过该加工能产生的数据.c.加工细节隐藏.根据抽象原则,在画父

图时,只需画出加工和加工之间的关系,而不必画出各个加工内部的细节.d.简化加工间关系.在数据流图中,加工

间的数据流越少,各加工就越相对独立,所以应尽量减少加工间输入输出数据流的数目.e.均匀分解.应该使一个数据流中的各个 加工分解层次大致相同.f.适当地为数据流,加工,文件,源/宿命

名,名字应反映该成分的实际意义,避免空洞的名字.g.忽略枝节.应集中精力于主要的数据流, 而暂不考虑一些例外情况,出错处理等枝节性问题.h.表现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i.每个加工必须既有输入数据流,又有输

出数据流.在整套数据流图中,每个文件必须既有读文件的数据流又有写文件的数据流,但在某一张子图中可能只有读没有写或者只有写没有读.小结:一个软件系统,其数据流图往往有多层.如果父图有N个加工(Process),则父图允许有0~N张子图,但是每张子图只能对应一张父图.在一张DFD图中,任意两个加工之间可以有0条或多条名字互不相同的数据流;在画数据流图时,应该注意父图和子图的平衡,即父图中某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与其输入输出流在数量和名字上相同.DFD信息流大致可分为两类:交换流和事务流.9.1.2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 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组成部分: a.数据项条目 b.数据流条目 c.文件条目 d.加工条目

加工条目是对数据流图中每一个不能再分 解的基本加工的精确说明.对于加工的描述是数据字典的组成内容之一,常用的加工描述方法有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和判定表.9.1.3 结构化语言

结构化语言实际上是一种半形式化语言, 它的结构通常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接近于形式化语言,而内层近似于自然语言的描述.9.1.4 实体——关系图(E—R图)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bionship Diagram),简称E-R图,包含实体,关系和属性等3种基本成分.通常用矩形框代表实体,并用直线把实体(或关系)与其属性连接起来.E-R图通常用于数据库应用系统.9.2 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通常可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但是主要用于概要设计阶段.概要设计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结构,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接口以及模块间的调用关系.详细设计的任务是为每个模块设计实现的细节.9.2.1 概要设计

经过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系统必须“做什么”已经清楚了,概要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实现 ”这个问题.概要设计的重要任务:

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化分为模块,确

定每个模块的功能,确定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评价模块的结构质量.1.软件结构图形工具

结构化设计方法(SD)方法采用结构图(Structure Chart),层次图和HIPO图描述软件结构.结构图的主要成分有模块,调用和数据,结构图中的模块用矩形表示,在矩形框内可标上模块的名字.模块间如有箭头或直线相连,表明它们之间有调用关系.层次图用来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层次图中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间的连线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HIPO图实际上就是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HIPO图是美国IBM公司发明的“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是在层次图里出了最顶层的方框之外,每个方框都加了编号.编号规则和数据流图的编号规则一样.2.概要设计中的信息流

变换流:信息沿着输入通道进入系统,然后通过变换中心(也称主加工)处理,再沿着输出通道离开系统.具有这一特性的信息流称为变换流.具有变换流型的数据流图可明显地分成输入,变换(主加工),输出三大部分.事务流:信息流沿着输入通道到达一个事务中心,事务中心根据输入信息(即事务)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称为活动流)中选择一个来执行,这种信息流称为事务流.事务流有明显的事务中心,各活动以事务中心为起点呈辐射状流出.9.2.2 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已经确定了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详细设计的任务就是为每个模块设计其实现的细节.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目标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1.详细设计阶段的内容

为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为模块内部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其他

详细设计工具主要包括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盒图(N-S图),PAD图和伪码(PDL).2.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用户对软件产品的评价.界面的美观,灵活和风格都很重要,但人机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是软件的易操作性.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响应时间,用户帮助设计,出错信息处理和命令交互设计等几个方面.9.3 Jackson方法

上面讲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另外还有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Jackson方法是最著名的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而不是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Jackson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建立系统的数据结构;以数据结构为基础,对应地建立程序结构;列出程序中要用到的各种基本操作,再将这些操作分配到程序结构适当的模块中.9.4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00A)OTM方法的三个模型,分别从三个不同侧面描述了所要开发的系统:功能模型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动态模型明确了什么时候做;对象模型则定义了做事情的实体.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及对象间的联系,用对象模型图来表示.动态模型描述了与时间和操作次序有关的系统属性.动态模型由多张状态图组成.各个类的状态图通过共享事件组成系统的动态模型.功能模型描述系统内数据值的变化,它由数据流图组成.数据流图说明数据流是如何从外部输入,经过操作和内部存储而得到输出的.十.软件工具

软件工具是指用于辅助软件开发,运行,维护,管理,支持等过程中的活动的软件.通常也称为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按软件过程的活动分为软件开发工具,软件维护工具和软件管理工具等.十一.软件开发环境

集成型开发环境通常可由工具集和环境集成机制两部分组成.这种环境应具有开放性和可裁减性.环境集成机制主要有数据集成机制,控制集成机制和界面集成机制.十二.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2.1 软件质量

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可从软件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6个方面来衡量.(1).功能性

与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的一组软件属性.(2)可靠性

软件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性能水平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也可以称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软件实现其规定功能的概率.(3)可用性

与使用的难易程序及规定或隐含用户对使用 方式所做的评价有关的软件属性.(4)效率

与在规定条件的性能水平与所用资源量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5)可维护性

与软件维护的难易程序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6)可移植性

软件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即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转换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运行的难易程度是指软件的可移植性.为了提高可移植性,应注意提高软件的设备独立性.采用表格驱动程序有助于提高设备独立性.为了提高可移植性,还应有完备的文档资料.使用C语言开发的系统软件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12.2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往往关心项目开发的成本与进度.因为成本和进度是显而易见的,而软件质量则难以度量.如果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对交付的软件含有多少隐患并不必负什么责任,他们必定没有太高的热情去控制开发的质量,更不必说保证质量并不容易且代价昂贵.开发人员的习惯一旦形成难以改变,他们的形为也难于控制,而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又主要取决于参与开发的人员.复杂的软件项目需要许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和误解如不能及时消除必然影响软件质量.软件开发人员的频繁流动,特别是骨干开发人员的流失,也会使软件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软件质量的保证手段: 开发初期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并在开发中坚持实行.开发前选定或制定开发标准或开发规范,并遵照实施.从开始就选择分析设计方法和工具,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严格执行阶段评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各个开发阶段的测试.对软件的每次“变动”都要经过申请,评估,批准,实施等步骤.软件质量特性的度量化.软件生存期的各阶段都要完整的文档.12.3 代码评审技术

常用方法有代码走查和代码审查技术.代码走查

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审查小组,通过逻辑运行程序.第一步:小组成员提前阅读设计规格书,程序文本等相关文档;第二步:利用测试用例,使程序逻辑运行,记录程序的踪迹,发现,讨论,解决问题 代码审查

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审查小组.第一步:小组成员提前阅读设计规格书,程 序文本等相关文档;第二步:召开程序审查会,开发人员读程序,审查小组讨论,发现,解决问题.两者的区别

代码审查是一种正式的评审活动,而代码走 查的讨论过程是非正式的.十三.成本-效益分析可用哪些指标进行度量

投资回收率:通常把建立系统若干年后所取得的收益折算成现在的价值和开发系统所需的费用进行比较得出投资回收率.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纯收入: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之内的累计经济效益(折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十四.第四代语言(4GL)的主要特征

友好的用户界面

兼有过程性和非过程性两种特性 高校的程序代码 完备的数据库 应用程序生成器

十五.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的费用已经超过软件开发费用的30%左右.“高产”测试是指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试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15.1 软件测试经过的步骤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15.2 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

单元测试对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争取实现规定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该阶段涉及编码和详细设计文档.集成测试是为了检查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有关问题,也就是检查概要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确认测试主要是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确定了的各种需求.系统测试是把已确认的软件与其他系统元素(如硬件,其他支持软件,数据,人工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确定软件是否可以支付使用.15.3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可以把程序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盒子里,测试者(一般为编程者)完全知道程序的结构和处理算法.按照程序内部逻辑设计测试用例,检测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通路是否能按预定要求正常工作.白盒测试多用于单元测试阶段.逻辑覆盖是主要的白盒测试技术.白盒测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和指定的覆盖方式.采用一下几种逻辑覆盖标准: 语句覆盖 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 路径覆盖

满足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也一定满足判定条件覆盖.因此,条件组合覆盖是上述五种覆盖标准中最强的一种.15.4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把软件看做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子,完全不考虑(或不了解)软件内部结构和处理算法,它只检测软件功能是否能按照软件需求说明书的要求正常使用,软件是否能适当的接受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软件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外部信息(例如文件和数据库)的完整性等.常用的黑盒测试技术包括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错误推测和因果图等.其中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法方法最常用.如果两者结合使用,更有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15.4灰盒测试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之间,它把软件看做是一个半透明的灰盒子,结合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设计测试用例 15.5 回归测试

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选择部分或全部原先已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程序重新测试以验证对软件修改后有没有引出新的错误,称为回归测试.15.6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也称为模块测试或结构测试,通常可放在编程阶段(实现阶段),主要采用逻辑覆盖技术,由程序员对自己编写的模块自行测试,检查模块是否能实现了详细设计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算法.单元测试主要发现编程和详细设计中产生的错误.测试一个模块时需要为该模块编写一个驱动模块和若干个桩(stub)模块.顶层模块测试时不需要驱动模块,底层模块测试时不需要桩模块.在进行单元测试时,常用的方法是白盒测试(采用逻辑覆盖的测试技术),辅之以黑盒测试.15.7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也称为组装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之上,把所有的模块组装成一个系统进行测试.主要测试设计阶段产生的错误,集成测试计划应该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非渐增式集成测试

首先将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再把所有的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目前在进行集成测试时已普遍采用渐增式集成.渐增式集成测试

又可以分为自顶向下集成和自底向上集成.自顶向下集成先测试上层模块,再测试下层模块,由于测试下层模块时上层模块已经测试过,所以不必要另外编写驱动模块.自底向上集成,先测试下层模块,再测试上层模块.顶层模块测试时不需要驱动模块,底层模块测试时不需要桩模块.软件的集成测试最好由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承担,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三明治测试

从系统的三个角往中间包围测试的方法.15.8 确认测试

在系统验收测试中,验证测试是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强度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依据软件需求说明书检测软件的功能,性能及其他特征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而确认测试是在一个实际环境中使用真实数据运行系统.确认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制定.α测试

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开发者负责纪录发现的错误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α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β测试是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现场由该软件的最终用户实施的,开发者通常不在现场,用户负责记录发现的错误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报告给开发者.也就是说,β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经过确认测试之后的软件通常就可以交付使用了.15.9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和网络等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其目的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发现所开发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不符或矛盾的地方.包括以下的测试: 恢复测试:监测系统的容错能力

安全性测试:监测系统的安全机制,保密措施是否完善等防范能力.强度测试:测试软件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性能测试:监测系统是否满足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对性能的要求.可靠性测试:从平均失效间隔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因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在一年中不应超过的时间来进行检测.安装测试:监测软件在安装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是否容易操作等.系统测试计划在系统测试阶段初期制定.十六.软件工程标准和软件文档

GB/T8566-2001,GB/T12504-1990,GB/T12505-1990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三个软件开发规范标准.国家标准局1988年1月批准并发布的《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规定在一项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产生14中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计划 软件需求说明书 数据要求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用户手册 操作手册 模块开发卷宗 测试计划 测试分析报告 开发进度月报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软件运行和维护基础知识

管理人员主要使用:项目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模块开发卷宗,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开发人员:项目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维护人员: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测试分析报告,维护报告.用户:用户手册,操作手册.十七.软件维护

用于软件维护的花费约为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花费的75%(或60%~80%之间)而且还在逐年上升.17.1 软件维护类型

根据引起软件维护的原因,软件维护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改正性维护

使用过程中发现了隐蔽的错误后,为了诊断和改正这些隐蔽错误而修改软件的活动(2)适应性维护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活动(3)完善性维护

为了扩充或完善原有软件的功能或性能而修改软件的活动.(4)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为未来的进一步改进打下基础而修改软件的活动.17.2 软件的可维护性 通常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有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1)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维护人员理解软件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采用良好的编程风格有助于提高软件的易理解性.(2)可测试性

可测试性是指测试和诊断软件错误的难易程度.(3)可修改性

可修改性是指修改软件的难易程度.怎样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充分考虑维护问题.结构化设计的几条主要原则,如模块化,信息隐藏,高内聚,低耦合等,对于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也都有重要的作用.书写详细正确的文档,书写源文件的内部注解,使用良好的编程语言,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也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使用先进的测试工具,保存以前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用例,则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十八.软件的可靠性

在给定的时间内,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工作的概率.衡量的标准是:平均失效等待时间MTTF 和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

第二篇:自考软件工程总结

何谓科学,何谓工程?(第一章)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追求真理,认识世界,回答“为什么”,体现非物质形态财富。

工程是与生产、建设相关,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得以实现的活动(狭)。以构建、运行与集成为核心的人类活动,遵循社会需求,追求一定条件下的集成与综合优化。

2什么是可移植性(方法)?P347

把一个程序从一个硬件或软件系统环境移植到另一个环境所需的工作量。

3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p7

软件生存周期是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至最后退役的全过程。大致分为如下6个阶段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

4.什么是可维护性p347

定位和修复程序中一个错误所需的工作量。

5文档功能是记录软件­____开发___活动和阶段成果,能供人和机器阅读,是有永久保存属性。

6.计算机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程序、规则、规程有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和数据。包括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及有关数据;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和培训有关的文档。P1 程序: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计算机能够处理的语言序列。

文档:一种数据媒体及其上所记录的数据。文档(功能/作用)记录软件开发活动和阶段成果,能供人和机器阅读,具有永久保存属性。

7软件开发包括哪些阶段,主要解决什么问题?P19

概念定义,具体包括计划和需求分析阶段,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开发,具体包括设计,编码,测试阶段,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使用维护,即运行维护阶段,包括些交付、安装、运行、维护和退役等。

8.软件概念定义包括那三部分,主要解 决什么问题。P4P1

(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9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 期望P48

10.什么是模块?

模块指具有一定功能的可以用名字调用的程序语句集合。

模块化是指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划分成若干小的简单部件,每个部件称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个子功能,所有这些模块集成起来就可以完成软件系统的指定功能,满足问题的要求。P66 模块化的目的是使程序的结构清晰,易阅读、易测试和修改。采用模块化方法,可以控制复杂问题的求解规模,减低问题复杂度和减少求解成本。

11什么 模块耦合度,什么是模块内聚度?P68

耦合是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彼此之间互相连接(依赖)的紧密程度。

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耦合度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相互依赖的紧密程度。

内聚是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好内聚的模块只做一件事情。内聚度衡量同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模块的独立性可以由两项指标来衡量:内聚度与耦合度。.结构图最主要的质量指标是模块的 内聚度和 偶合度。(第五章)

13在设计用户界面(也称人机界面)的过程中,几乎总会遇到系统响应时间,用户求助机制,出错­­信息处理和命令交互方式四个方面的问题。P242

14.什么是系统响应时间?P242

系统响应时间指从用户执行某个控制动作(如按回车键或单击鼠标)到软件做出响应(期望的输出或动作)的时间。

15简答有哪三类人机界面设计指南(黄金原则)?p243

让用户拥有控制权;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一致

16.简述什么是编码?第十章P251

编码就是把软件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17何谓程序设计风格或编码风格?P255

程序设计风格指一个人编制程序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习惯逻辑思路等.在程序设计中要使程序结构合理、清晰,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对程序的要求不仅是可以在机器上执行,给出正确的结果,而且要便于程序的调试和维护,这就要求编写的程序不仅自己看得懂,而且也要让别人能看懂。

包括4个方面: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语句结构、和输入输出。256

编写规则:文档化、结构化、模块化、节简化、简单化、格式化。

18.为一个开发项目选择程序设计语言时,通常会考虑 项目所属的领域 ;算法和计算复杂性;软件运行环境;用户需求中关于性能方面的要求;数据结构的复杂性,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水平因素。P255 19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什么?P263PPT 第11章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的过程。发现和改正错误越多,交付的软件就质量越高,后期纠错性维护就越少。测试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也是一项“建设性”活动

测试目标1.期望用最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2.证明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规格说明的吻合程度3.为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4.通常测试每一种可能情况是不现实的5.没有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不能证明软件没有错误

20.基本路径测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P273程序环路复杂性有什么意义?PPT 第11章

基本思想:根据软件详细设计或代码中的控制结构流程确定复杂度,然后以该复杂度定义执行路径的基本集合,并由此导出一组测试用。

程序的环路复杂性确定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独立路径条数。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用流图术语描述,一条独立路径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从没有过的边的路径。21简析等价类划分法?P277PPT 第11章

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入数据集合按输入条件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每一个等价类相对于输入条件表示为一组有效或无效的输入,然后据此为每一个等价类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22.简述驱动模块和桩模块的作用? PPT 第11章

驱动模块调用被测模块,接收测试输入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传送给被测试的模块,被测模块调用后,驱动模块接受被测模块的返回数据。

桩模块也叫存根模块,它代替被测试的模块所调用的模块。桩模块使用被它代替的模块的接口,但内部只做少量的数据操作,并且把控制和模拟结果归还给调用它的模块。

23为何要引入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PPT 第11章

驱动模块和桩模块是测试使用的软件,它们不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但需要一定的开发费用。简单的驱动模块和桩模块不能完成某些模块的测试任务,只能在集成测试过程中同时完成对这些模块的详尽测试。

引用驱动模块和桩模块原则有:单元测试通常与编码工作结合起来,通常,模块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因此在测试模块中必须为每一个被测模块开发一个(引用)驱动模块和若干个桩模块。

24.何谓调试? PPT 第11章

调试,又名排错,它是根据测试出问题的外部现象(又名错误或外错),分析找出问题的内在原因(又名故障或内错)并加以改正的代码执行与人工活动。调试的任务就是确定错误的准确位置(定位错误)、分析引发错误的原因,最终排除错误。

黑盒测试(行为测试)检查程序功能是否符合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测试只在程序界面上进行。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比较测试、错误猜测何因果图方法。

白盒测试(结构测试)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逻辑通路能否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测试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进行。包括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数据流测试和循环测试。

25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如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旅行时间、目的地等输入预定机票系统,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打印出取票通知单(附有应交的账款)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交付票款,系统检查无误后,输出机票给旅客。

试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字典,要求数据字典中至少包括一个数据流、一个数据文件、一个加工的详细的定义。

26.为方便储户,某银行拟开发计算机储蓄管理系统,储户填写的存款单或取款单由银行柜台业务员键入系统,如果是存款,系统记录存款人姓名,住址,存款日期,利率等信息,并印出存款单给储户;如果是取款,系统进行取款处理并印出结算单给储户,请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字典,要求数据字典中至少包括一个数据流,一个文件和一个加工的详细定义。

第三篇:自考软件工程笔记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1 软件工程的产生

1.1.1 软件的特点

软件的定义: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 软件的特性:

(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

(2)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软件产品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上,软件开发研制完成后,通过复制就产生了大量软件产品

(3)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

(4)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还未完全摆脱手工开发方式,大部分产品是“定做”的

(5)软件费用不断增加,软件成本相当昂贵

1.1.2 软件生产的发展

1)程序设计时代(1946年~1956年)

这个阶段的生产方式是个体手工劳动,使用的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开发方法是追求编程技巧,追求程序运行效率 程序难读、难懂、难修改

硬件特征是价格贵、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

软件特征是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 2)程序系统时代(1956年~1968年)

这个阶段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的小集团合作生产,生产工具是高级语言

开发方式仍旧靠个人技巧,但开始提出结构化方法

硬件特征是速度、容量、工作可靠性有明显提高,价格降低,销售有爆炸性增长

软件特征是程序员数量猛增,大量其他行业人员进入这个行业,因为缺乏训练,因而开发人员素质差

这时已意识到软件开发的重要性,但开发技术没有新的突破,大量软件开发的需求已提出,但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落后的开发技术不适应规模大、结构复杂的软件开发,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的产生

3)软件工程时代(1968年至现在)

这阶段的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的生产,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

硬件特征是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软件特征是开发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是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软件价格不断上升,没有完全摆脱软件危机

1.1.3 软件危机

1.软件危机的产生

软件发展到第二阶段末期,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跟不上硬件发展的速度

2.软件危机的表现 1.1.4(1)经费预算经常突破,完成时间一再拖延(2)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3)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4)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差 3.软件危机的原因

(1)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2)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3)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4)软件开发技术落后(5)生产方式落后(6)开发工具落后 软件工程

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要用工程化的思想来开发软件 1.软件工程定义

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科学 2.软件工程的性质

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等领域

计算机科学中的研究成果均可用于软件工程,但计算机科学着重于原理和理论,而软件工程着重于如何建造一个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要用工程科学中的观点来进行费用估算、制定进度、制定计划和方案

软件工程要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软件的生产和管理 软禁工程要用数学的方法建立软件开发中各个种模型和各种算法 3.软件工程目标

目的是成功的建造一个大型软件系统 所谓成功,是要达到

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

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

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

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

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

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及时交付使用

开发的软件可靠性高 4.软件工程内容

主要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

软件开发技术中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

软件开发管理中主要研究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软件心理学 5.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

a)软件费用 b)软件可靠性 c)软件维护 d)软件生产率 e)软件重用

1.2 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

1.2.1 软件工程过程

目的是为各种人员提供一个公共的框架,以便用相同的语言进行交流

(1)获取过程(2)供应过程(3)开发过程(4)操作过程(5)维护过程(6)管理过程(7)支持过程 1.2.2 软件生存周期

指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

(1)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

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可行的解决办法吗,如果有需要多少费用多少资源时间 明确项目性质 明确项目目标 明确项目规模

确定该问题有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指定项目开发计划(2)需求分析

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

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3)概要设计

把确定的各项功能需求转换成需要的体系结构 设计软件的结构,明确该结构的模块组成(4)详细设计

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描述,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地、结构化的过程描述(5)编码

把每个模块的控制结构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即写成以某种特定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原程序清单”(6)测试

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7)维护

1.3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方法和工具

1.3.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1.瀑布模型

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 包括所有的软件生存周期环节,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 1.3.2 缺点:

理想的线性开发模式,缺乏灵活性

开发过程中用户看不到软件是什么样子,造成开发方向错误 2.增量模型

一种非整体开发的模型,软件在该模型中是“逐渐”开发出来的,开发一部分展示一部分,可以及早发现问题。或者开发一个“原型”软件,完成部分主要功能再逐步完善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于软件需求不明确、设计方案有一定风险的软件项目 缺点:

对于复杂的大型软件,开发一个原型往往达不到要求 3.螺旋模型

将瀑布模型与增量模型结合起来,加入了两种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

开发过程分为几个螺旋周期,每个螺旋周期大致和瀑布模型相符合 每个周期内分四个工作不: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开发实施、用户评估

适合于大型软件的开发 缺点:

需要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使得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喷泉模型

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想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 是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 5.基于知识的模型

又称只能模型,它把瀑布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在一起 还处于研究实验阶段,还未达到实用阶段 6.变换模型

适合于形式化开发的模型 软件开发方法

使用早已定义好的技术集和符号表示习惯来组织软件生产的过程 1.结构化方法

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简单实用,应用较广,技术成熟 2.Jackson方法

面向数据结构的开发方法 3.维也纳开发方法(VDM)

一种形式化的开发方法,软件需求用严格的形式语言描述,然后把描述模型逐步变换成目标系统 4.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90年代主流

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包括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实现

1997年推出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向对象的标准建模语言

1.3.3 软件开发工具

1. 软件工具的重要性

为了支持软件人员开发和维护活动而使用的软件

项目估算工具、需求分析工具、编码工具、测试工具、维护工具等 2. 工具箱

将各种软件工具简单组合起来就构成工具箱

工具箱的工具界面不同意,工具内部无联系,工具切换由人工操作 3. 软件开发环境

工具系统的整体化及集成化,使之形成完整的软件开发环境 使软件工具支持整个生存周期 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新的软件工具目的是实现软件生存周期各个环节的自动化,主要用于软件的分析和设计,使用这些工具开发人员可以以对话的方式建立各种软件系统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可以简单的定义为软件开发的自动化,CASE 结构化方法可以用于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进行开发 Jackson方法可以用于瀑布模型、增量模型 维也纳方法只能用于变换模型进行开发

第二章 软件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开发计划

2.1 可行性研究

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确定该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开发

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 2.1.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进行概要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目标,确定项目的约束和限制,列举出来。然后进行简要的需求分析,抽象出项目的逻辑结构,建立逻辑模型,从逻辑模型出发经过压缩的设计,探索出若干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对每种解决方法都要研究它的可行性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研究每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一般要考虑的情况包括(1)开发的风险(2)资源的有效性(3)技术

(4)开发人员在评估技术可行性时,一旦估计错误,将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2.经济可行性

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 3.社会可行性

要开发的项目时候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2.1.2 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

1.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

2.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

3.建立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使用建立逻辑模型的工具——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不是需求分析阶段,不是完整详细的描述,只是概括的描述高层的数据处理和流动

4.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

5.推荐可行的方案

6.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引言

2.可行性研究前提

3.对象有系统的分析

4.所建议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5.所建议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7.其他可供选择方案

8.结论意见 2.2 系统流程图

1.系统流程图的作用

用图形符号来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心理流动的情况

2.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3.系统流程图的例子

2.3

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开发成本,与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和权衡 效益分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 有形效益的分析 1. 货币的时间价值 2. 投资回收期 3. 纯收入 2.4 项目开发计划

1.项目概述

2.实施计划

3.人员组织及分工

4.交付期限

第三章 软件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3.1.1 需求分析的概念

开发人员要准确的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装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难点:(1)问题的复杂性(2)交流障碍

(3)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4)需求易变性

软件需求分析与说明的方法适用的基本原则:(1)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

(2)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可逐层细化(3)建模

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都遵循以上原则

3.1.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

要准确的定义新系统的目标,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可行性研究和软件计划阶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概括的、粗略的 本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问题识别

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这些需求包括:

(1)功能需求:所开发的系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这是最重要的(2)性能需求: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存储容量,运行时间(3)环境需求: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

(4)用户界面需求: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等等

另外还有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 2.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对获取的需求,进行分析检查,逐步细化软件的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以确定系统的构成及主要成分,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编写文档

(1)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2)编写初步用户使用手册(3)编写确认测试计划(4)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

3.1.3 需求规格说明书主要内容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简称SA,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3.2.1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对一个复杂问题分析人员不可能一开始就考虑到问题的所有方面及全部细节,对此采取的策略是分解,把一个复杂问题划分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将问题的复杂性降低到人可以掌握的程度

分解可分层进行,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方面,忽略细节形成问题的高层概念,然后逐层添加细节。顶层抽象的概括整个系统,底层具体画出系统的每个细节,中间层是逐步过渡

这种层次分解使分析人员分析问题时不至于一下子陷入细节,而是逐步的去了解更多细节

依照这个策略,对于任何复杂的系统,分析工作都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

3.2.2 描述工具

SA方法的描述工具是:

(1)数据流图(2)数据字典

(3)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数据流图描述系统的分解,及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等等 数据字典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 结构化语言、判定便或判定树详细描述数据流图中不能被再分解的每一个加工

3.2.3 SA分析步骤

(1)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4)做进一步补充和优化

3.3 数据流图(DFD)

简称DFD,是SA方法中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只反应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是一种功能模型

3.3.1 基本图形符号

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

(1)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项组成,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其他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2)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加工用动词短语命名

(3)数据存储(又称为文件)。指暂时保存的数据,它可以是数据库文件或任何形式的数据组织。流向数据存储的数据流可以理解为写入文件或查询文件,流出的数据可以理解为从文件读取数据或得到查询结果

(4)数据源点或终点: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统称为外部实体

在一张图上可重复画同名的源/终点,在方框的右下角加斜线则表示是一个实体。有时数据存储也需重复标识

3.3.2 画数据流图的步骤

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反应这种结构关系

(1)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流图。

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顶层图的作用在于表明被开发的系统范围以及它与周围化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2)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一般将层号从0开始编号,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向内的原则。一般沿着输入流的方向,凡数据流的组成或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则设置一个加工,这样一直进行到输出数据流。知道每一个加工足够简单,不能再分解为止,不能再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3)注意事项

a)命名

b)画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

图中不反应加工的执行顺序 c)一般不画物质流

d)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反映出此加工数据的来源与加工的结果 e)编号

子图的编号就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编号,加工的编号由子图号,小数点和局部号组成 f)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 保证了数据流图的一致性 g)局部数据存储

h)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

注意合理分解

为了使数据流图便于在计算机上输入与输出,以下给出了描述数据流图的另一套基本符号

3.3.3 实例——售票管理系统

3.4 数据字典(DD)

简称DD,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它以一种准确的、无二义性的说明方式为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维护提供了有关元素的一致的定义和详细的描述 它和数据流图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3.4.1 数据字典的内容及格式

数据字典是为分析人员查找数据流图中有关名字的详细定义而服务的,因此也像普通字典一样,要把所有条目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以便查阅 数据字典有以下四类条目: 数据流 数据项 数据存数 基本加工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最小元素。源点终点一般不在字典中说明 1.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条目给出了DFD中数据流的定义,通常列出数据流的各组成数据项

在定义数据流或数据存储组成时,使用下表给出的符号:

2.数据存储条目

数据存储条目是对数据存储的定义,主要内容举例如下:

3.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条目是不可再分解的数据单位,其定义格式及举例如下:

4.加工条目

加工条目是用来说明DFD中基本加工的处理逻辑的,由于上层的加工是由下层的基本加工分解而来,只要有了基本加工的说明,就可理解其他加工

加工条目的内容及举例如下:

数据字典中的加工逻辑主要描述该加工“做什么”,即实现加工的策略,而不是实现加工的细节,它描述如何把输入数据流变换为输出数据流的加工规则。加工逻辑有几种常用的描述方法,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3.4.2 数据字典的实现

建立数据字典一般有两种形式:

1.手工建立:数据字典的内容用卡片形式存放

(1)按四类条目规范的格式印制卡片(2)在卡片上分别填写各类条目的内容

(3)先按图号顺序排列,同一图号的所有条目按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和数据加工的顺序排列(4)同一图号中的同一类条目(如数据流卡片)可按名字的字典顺序存放,加工一般按编号顺序存放

(5)统一成分在父图和子图都出现时,则只在父图上定义(6)建立索引目录

2.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立并维护(1)编制一个“字典生成与管理程序”,可以按规定的格式输入各类条目,能对字典条目增、删、改,能打印查询报告和清单,能进行完整性一致性检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的PSL/PSA就是这样一个系统(2)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开发工具,针对数据字典建立一个数据库文件,可将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和加工分别以矩阵表的形式来描述各个表项的内容,如数据流的矩阵表为:

有的DBMS本身包含一个数据字典子系统,建库时能自动生成数据字典

计算机辅助开发数据字典比手工建立数据字典有更多的优点,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使用也方便,但增加了技术难度与积极开销

3.5 加工逻辑的描述

加工逻辑也称为“小说明”,描述加工逻辑一般用一下三种工具:

结构化语言

判定表

判定树

3.5.1 结构化语言

介于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之间的一种半形式语言

结构可分为外层和内层两层:

1.外层:用来描述控制结构,采用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是一组祈使语句、选择语句、重复语句的顺序排列(2)选择结构:一般用IF——THEN——ELSE——ENDIF、CASE——OF——ENDCASE等关键词(3)重复结构:一般用DO——WHILE——ENDDO、REPEAT——UNTIL等关键字

2.内层:一般是采用祈使语句的自然语言短语,使用数据字典中的名词和有限的自定义词,其动词含义要具体,尽量不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还可使用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符号

3.5.2 判定表

在有些情况下,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的一组动作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这时用判定表就能够清楚地表示复杂的条件组合与应作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判定表由四部分组成,用双线分隔开四个区域:

构造一张判定表,可采取以下步骤: 1.提取问题中的条件 2.标出条件的取值

3.计算所有条件的组合数N 4.提取可能采取的动作或措施 5.制作判定表 6.完善判定表

初始的判定表可能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判定列中应采取的动作

(2)有冗余的判定列:两个或多个规则中,具有相同的动作,而与它所对应的各个条件组合中有取值无关的条件

判定表能够把在什么条件下系统应做什么动作准确无误的表示出来,但不能描述循环的处理特性,循环处理还需结构化语言 例子:

3.5.3 判定树

判定树是判定表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它比判定表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使用

这三种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各有优缺点

对于顺序执行和循环执行的动作,用结构化语言描述

对于存在多个条件复杂组合的判断问题,用判定表和判定树 判定树较判定表直观易读,判定表进行逻辑验证较严格,能把所有的可能性全部都考虑到,可将两种工具结合起来,先用判定表做底稿,在此基础上产生判定树

经过需求分析,开发人员已经基本上理解了用户的要求,确定了目标系统的功能,定义了系统的数据,描述了处理这些数据的基本策略。将这些共同的理解进行整理,最后形成文档——需求说明书

3.6 IDEF方法

IDEF方法是美国空军在1981年针对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项目中用于进行复杂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IDEF方法分为三部分:

IDEF0:用来描述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联系,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 IDEF1:用来描述系统的信息及其联系,建立系统的信息模型 IDEF2:用来进行系统模拟,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

3.6.1 IDEF0的图形表示

该方法中,将系统功能称为活动,将表示系统功能的图形称为活动图形

一个活动可以没有输入,但一定要有控制

3.6.2 建立功能模型的基本方法

1.确定建模的范围、观点及目的 2.建立系统的内外关系图——A-0图 3.建立顶层图——A0图 4.建立低层次的图形

分解时,应遵循两条原则:

首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分解(宽度优先),如A1,A2,A3等图,而不是A1,A11,A111(深度优先),可避免较高层次的变化影响较低层次,造成可能的重复工作,同时可较早的查出错误及遗漏

其次,对于同一水平层次上的各个方框,选择难度最大的部分往下分解,其后分解较容易的部分

在IDEF0图中几个活动之间无明确的顺序和时间,要注意分解时箭头表示的上下层之间的平衡关系。

3.6.3 IDEF0方法的特点

1.采用方框和箭头等简单的图形符号描述系统的活动和数据流,描述活动所受到的约束条件及实现机制 IDEF0图宜作为正式文档

2.采用严格的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建立系统功能模型

因此,IDEF0是建立系统功能模型的有效方法。在开发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过程中,大都采用此方法建立软件需求分析的功能模型

3.7 结构化分析方法小结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软件需求分析中公认的、有成效的、技术成熟、使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较适合于开发数据处理型软件的需求分析 SA方法的弱点主要表现在:(1)不适合描述实时控制系统(2)

(3)

(4)

(5)为了解决实时软件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控制流图(CFD)的定义,也有用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状态转换图(STD)代替CFD SA方法使用DFD在分析与描述“数据要求”方面是有局限的

数据库技术使许多大型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都组织成数据库的形式,DFD应与数据库技术中的实体联系图(ER图)结合起来 DFD不适合描述人机界面系统的需求

对于一些频繁的人机交互的软件系统,SA方法往往对这一部分用自然语言做补充,对这类系统可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如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不便于实现自动化

SA方法可与形式化方法结合起来,形式化是软件自动化发展的基础 形式化方法典型的有基于模型的Z语言及VDM开发方法 需求分析的质量及效率不够高 可以借助需求分析工具提高

第四篇:军自考问答

军自考简介:

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为军自考,是国民教育体系之一,是经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解放军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由各军事院校为主考院校的国家级考试,其学历教育符合国家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积满规定的学分,思想品德符合要求,发给国家承认的学历的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监制,教育部电子注册,可网上查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可以申请学士学位,具有国民教育同等学历资格。

军自考优点:

1.取证速度快,高升专、专升本1年半毕业;高升本只2年毕业!!同等效力的学历取证速度是最快的!2.证书国家承认,教育部备案,百分百可以用作岗位晋升、研究生、公务员等考试!学历比函授学历更有效!3.考试简单,我们能够保证百分百保过!

军自考问答: 1.什么是军校自考?

答:全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级学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积满规定的学分,思想品德符合要求,发给国家承认的学历的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可网上查询(www.xiexiebang.com).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可以申请学士学位,享有国民教育同等学历资格。

2.军校自考和地方自考的区别?

答:(1)地方自考的主考学校是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由地方教育部门来组织。社会都承认,军队自考比地方考试宽松一些。军队自考的主考学校是部队院校,考试也是由部队来组织;

(2)军校自考一年只能考试2次(4月和10月考试),地方自考有些省份可以考试4次(1月4月7月10月);(3)军校自考不能自由转考,地方自考可以自由转考;

(4)军校自考考试报名每门200元,从2008年10月开始,报考费在第一次报考时一次交清,而社会自考报名费用15-30元不等。

3.军校自考国家承认吗?

答:经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积满规定的学分,思想品德符合要求,发给国家承认的学历的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可网上查询(www.xiexiebang.com)。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4.不是军校生,但是想报考军校自考,听说这只适用于军人,但我不是,可以报考吗?如果出来以后学历承认吗?还是只是地方承认? 答:完全可以报考。可以以军校干部家属或外聘文职人员的身份报考,考试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承认、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毕业证书。

5.军校自考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吗?和研究生考试吗?

答:自学考试学历证书和普通高考学历证书一样受到承认,都是在教育部电子注册过的。因此,可以报考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报考军校研究生具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权。

6.报名条件是什么?

答:(1)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可报考本专业专科段;(2)具有专科文化程度的可以报考本科段;

(3)在读的高中、大专在校学生,可以报考专科和本科,全部课程合格,领取毕业证书时,校验高中或大专毕业证书。(4)具备初、高中、中专、技校、大专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免试入学,轻松取证。

7.报名程序是什么?

答:报名时间是5月份报考当年10月份开考的课程;9月份报考次年4月份开考的课程。考生报名登记时要填写《考试课程申报表》,并交纳考务管理及辅导费、教材费;首次报名的新考生需填写《考生报名登记表》、《考籍管理卡片》、《准考证》等,同时需交6张1寸,2张2寸,近期免

冠蓝底彩照,经考区、大单位考办审验、汇总后统一报专业考委办公室注册,发给准考证。

8.报考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考生根据每半年公布的考试科目,自愿选报考试课程,每人每次报考的课程不超过4门。原则上每次都报考四门,节省考试时间。

9.全军自考免考管理办法是什么?

答: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第二专业的,均可按规定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部分课程,最多可免考三门课程。凡按规定准予免考的课程,免考的同时获得该学分。

10.学历证书颁发:各门课程均实行学分制,考生必须修满应考课程的学分,均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教育部电子注册的自考学历证书,可以在www.xiexiebang.com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也叫做学信网)查询,证书国际认可,出国留学深造、考研、工作均有效。

第五篇:秘书实务自考问答总结(完整精华版)

1.何谓秘书实务?其学科对象是什么?

秘书实务是秘书或秘书机构所实际从事的业务活动。秘书实务的对象是秘书业务活动,就是秘书或秘书机构为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的实施所采取的专业辅助行为。

2.秘书实务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研究范围:①秘书业务工作的一般理论;②秘书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③秘书业务工作的工作规范;④秘书业务工作的运作程序;⑤秘书业务工作的具体方法。主要内容:文字工作、文书工作、信息工作、调研工作、会议工作、建议(提案)工作、信访工作、接待工作、谈判工作、随从工作、通讯工作、档案工作、保密工作以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3.秘书实务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秘书实务的性质是专业性,它是秘书实务的本质属性。它表现在秘书职业的专门化、秘书业务的常规化、秘书职能的具体化三个方面。秘书实务的特点是:实用性、规范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等。

4.秘书实务与秘书学概论、文书学、应用写作等学科有何关系?

秘书学概论与秘书实务之间是纲与目、总与分、虚与实的关系,也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秘书实务与文书学、秘书实务与应用写作之间都具有交叉关系。5.学习秘书实务的目的是什么?

直接目的是:熟悉秘书业务知识,掌握秘书工作的内容、规范、程序和操作方法,提高从事秘书工作的实际能力。根本目的是:

增加知识总量,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及秘书职业的实际需要。

第二章 秘书的一天

1.秘书修饰个人仪表有何意义?如何进行修饰?

秘书的个人形象,直接关系到组织形象和领导者的形象。为了给人以美好的印象,秘书应在上班之前对自己的仪表略加修饰。

修饰个人仪表主要是检查头发是否梳理,面部是否修整,指甲是否剪过;着装是否得体,领带(结)是否清洁,鞋子是否干净;化妆是否适中,首饰是否必要等。2.秘书请求领导工作指示应把握哪些要点?

①秘书请示的内容一般为:事关大局而又无权处理的问题,难度较大而又无力解决的问题,以及超出秘书职责范围的问题。对于在常规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秘书则不必事事请示。②要做到主旨明确,要言不繁,态度谦和。切忌面面俱到,语言冗长,恃才不恭。③要注意请示方法的选择,并把握好请示的时机和分寸。

④领导者在口头指示时,秘书要凝神聆听,必要时可做记录,然后予以复述。3.秘书日常事务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别处理?

秘书应按轻重缓急将日常事务分成三类:急办、必办和缓办。

优先处理急办事项,抓紧处理必办事项,抽空处理缓办事项,做到有主有次,有条不紊。4.秘书下班之前如何“突击未了事宜”?

秘书应本着急事先办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5.秘书下班后继续工作应防止哪些不良情绪? 主要是烦躁、敷衍、抱怨等情绪。6.如何正确认识“秘书无休息日”?

秘书的职责就是为领导工作服务,具有“无定时”的特点。虽然一般情况下应由秘书自行支配双休日和节假日,但是,如果领导工作需要,秘书在休息日也要继续工作,直至完成任务为止。领导如在节假日加班,秘书要有“奉陪到底”的精神。秘书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秘书有健康的身体和奉献精神。

7.秘书的一天:上班之前:回顾昨日工作 构思当日工作 修饰个人仪表 先于他人上班 上班之后:整理办公场所 报告当日工作安排 请求工作指示 处理日常事务 下班之前:突击未了事宜 浏览当日文件 整理文件资料 记录大事记 下班之后:继续处理紧急事务 随领导人应酬 陪同领导人上班 双休日与节假日

第三章 文字工作

1.何谓文字与文字工作?秘书工作中所说的“文字”指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即文书或文章。所谓文字工作,就是秘书运用书面语言代领导者和领导机关记载及表达某种思想的专门业务活动。

2.秘书文字工作的意义是什么?①秘书的文字功底,是秘书的基本素质;②秘书的文字表达能力,是秘书的首要能力;③秘书的文字工作,是对领导工作的重要补偿。3.秘书文字工作有何职业特点?它们对秘书的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l)写作活动的受动性。秘书的写作活动,一般受制于领导者或领导机关,而非秘书的自主行为,不是“有感而发”,而是“奉命写作”,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秘书写作活动的受动性,要求秘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另一方面要随时准备接受领导者的交给的拟稿任务。(2)思维形式的抽象性。秘书在撰拟文书时,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即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论证,并以规范的书面语言加以表述。秘书写作活动的抽象性,要求秘书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现代汉语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形式逻辑的知识。(3)表达方式的综合性。秘书的写作主要是撰拟文书。其表达方式是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至于抒情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则不为文书写作所采用。这是因为,机关制发的公文,是用于记载和处理各种事务的书面材料,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表达方式的综合性,要求秘书要熟悉记叙、说明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一般知识和操作要领,以及不同表达方式的语言风格。(4)成文过程的程序性。秘书的写作活动,有着严格的先后次序。其中间环节既不可疏漏,又不可跳越,必须环环相扣。一般地说,一份正式文件的撰写,要经过交拟、拟稿、审核、签发等环节。如果是联合行文,还要经过会商、会稿、会签等环节。若是撰写法规性文件,还必须经过上级机关或权力机关的审议、通过、发布等环节。成文过程的程序性,要求秘书要懂得行文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行文。不能像一般文章的写作那样,强调“作者中心论”、“我手写我心”,也不能搞什么“文责自负”。

4.简述文字记录的一般过程。文字记录一般过程为:备好笔和纸,随时准备记录;用心倾听和判断,快速做出记录;及时补充和修改,认真整理记录;需领导者阅示的记录材料应及时将整理后的文字材料上报。

5.文字记录的方法有哪些?要点记录法;详细记录法;常用的速记法;特殊的标识法;笔记与录音并用法等。

6.简析文稿撰拟的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文稿撰拟的宏观过程,是就秘书成长的一般规律而言,它包括朦胧阶段、模仿阶段和自如阶段。文稿撰拟的微观过程,是就一篇文稿的成文程序而言,它包括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和审定阶段。

7.文稿撰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①符合必须行文的原则;②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③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④符合实际情况;⑤符合领导意图;⑥提出的政策和措施要切实可行;⑦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的问题要协调一致;⑧文字表达要合乎语法、修辞、逻辑; ⑨格式、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要符合现行标准。8.文稿审核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文稿审核主要有以下六项:法律审核;政策审核;事实审核;文字审核;格式审核;程序审核。9.简述文稿审核的三审制度。①初审,即由秘书机构的专(兼)职核稿人员对初稿进行的审核;②复审,即由秘书机构的负责人对修改稿进行的审核;③终审,即核稿人员对领导者签发的定稿进行最后的审核。

10.文稿审核的方法有哪些?(1)个人审核,即由一位专(兼)职核稿人员或秘书机构负责人独自审核;(2)集体审核,即由拟稿人、核稿人、秘书机构负责人或机关领导人共同参与的审核;(3)会商(审),即由联合行文单位的拟稿人和领导人以会议或传阅的形式对文稿进行审核;(4)专家审核,即聘请专家、学者对文稿进行咨询性审核。

第四章 文书工作

1.文书工作的含义、作用和原则是什么?

含义:文书工作,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环节,完成文书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的全过程,亦称文书管理。作用:提高文书的质量;控制文书的总量;加快文书的运转;确保文书的安全;促进档案管理。基本原则:(1)准确无误——这是对文书工作的质量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求。准确无误包括:文书撰制中内容上的准确和形式上的准确;文书传递、分发、投送各个环节要准确;文书办理过程尤其是“拟办意见”要准确(2)及时迅速——这是对文书工作的时效要求(3)安全保密——这是对文书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安全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政治上的安全,即保守文件内容的机密;二是指文书物质上的安全,即保证文件完好无损(4)力求精简——这是对文书工作的数量要求,主要指控制发文数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5)集中统一——这是对文书工作的组织要求。(6)党政分开——这是对文书工作的政治要求。

2.简述行文关系和行文制度。

行文关系是指根据组织关系和职权范围而确定的公文的授受关系。行文关系的类型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的行文(上行文和下行文);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平行文,仅“函”一种)。

行文制度即机关行文必须共同遵守的办文规程或准则。行文制度主要有:相互行文制度;联合行文制度;逐级行文制度;文稿代拟制度;一文一事制度;公开行文制度等。3.发文处理主要有哪些环节?

①交拟与拟稿 ②审核与签发 ③印制与校对 ④封发与传递

4.交拟、草拟、签发、印制、校对和传递公文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求? 交拟时拟稿人必须弄清撰文背景、撰文依据、撰文意图、撰文要求。草拟公务文书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签发文书的要求:签发人对已签发的公文负有完全的责任;签发人必须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签署时应使用符合存档要求的书写工具和材料。

印制公文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准确;格式规范;页面整洁;字迹清楚;美观大方,便于阅读和保管。

校对的要求是:既要忠实于原稿,又要善于发现和纠正原稿中的差错;校对要达到一定的次数要求;校对要全面;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校对人员要在校样上签字。传递的要求是:迅速及时;安全保密;手续完备。5.收文处理主要有哪些环节?

①收文(含签收、分类、登记)与阅文;②筛选与传阅;③拟办与批办;④承办和催办;⑤立卷、归档与销毁。

6、阅文、筛选、传阅、拟办、批办、承办、催办各有哪些方法和要求?

①阅文的方法有泛读法、跳读法和精读法等。阅文的基本要求是:弄清文件的性质和大体内容;弄清文件的制发机关和主送机关;弄清文件的急缓程度和时限要求;弄清文件的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②筛选的方法有:按文件性质和内容筛选,可分为必阅性、批办件和参阅件三类。筛选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减轻领导者的阅文负担,又要保证领导者能看到应看的文件。③传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送传;专人送传;集中传阅等。传阅文件的要求有:掌握传阅范围;严禁文件核传;及时检查传阅情况。④对阅知文件、阅示文件、阅办文件、建议文件等不同性质的文件,拟办意见的签署形式应有区别。拟办的要求是:要认真阅读文件,根据文件内容和性质提出拟办意见,拟办意见应力求简明扼要,并具有可选择性。⑤批办意见的要求是明确、具体、简要,并写明批办人姓名和日期。⑥对上级机关来文的承办一般采用传达、转发、翻印等三种办文办法。对所有文件的承办均应要求及时、高效、保密。⑦催办的方法主要有:电话催办;发函催办;登门催办;会议催办。秘书部门催办工作的要求是:制度化,经常化,讲究说话的态度和方法,并及时将催办情况向领导汇报。

第五章 信息工作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何特点?什么是信息工作?秘书部门的信息工作有何特点?

广义的信息,是指对各种事物运动特征和变化的客观描述。狭义的信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的新的有用知识。特点:信息具有客观性、无限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传输性、可加工性和可扩散性等特征。信息工作,特指秘书获取、加工、传递、储存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它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特点:服务性;综合性;针对性;适时性。2.信息工作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是什么?信息工作有哪些制度?

意义:辅助领导者正确决策;协助领导者科学管理;开阔领导者与秘书的思路;提高秘书工作效率。基本要求;敏锐;准确;及时;全面;适用;经济。制度:信息专报制度;信息报送数量定额制度;紧急信息报送制度;信息稿件送审制度;信息采用通报制度;信息专题分析制度;业务培训制度;信息工作奖惩制度。3.秘书获取信息的主要范围、渠道和方法有哪些?

主要范围:上级信息;内部信息;社会信息;同业信息;历史信息;国际信息。主要渠道有:信息网络;文书;书刊;调查;会议;信访;科研;档案;新闻宣传;通讯。主要方法有:网络查询法;文字阅读法;收看收听法;会议记录法;相互交流法;专题调查法;随时观察法;索取求购法。

4.信息加工有哪些主要方法?归纳法;浓缩法;纵深法;扩充法;对比法;转换法;图表法;剪接法。

5.信息简报编写的要求是什么?要求:标题醒目;主题集中;内容新鲜;结构简单;篇幅简短;语言简洁,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大的信息。

6.信息深加工的要求是什么?有高度;抓重点;找规律;提对策。

7.怎样理解秘书部门提供信息的对象的多元性?信息提供的要求和方式是什么?(1)秘书机构信息提供的对象具有多元性。

首先是为本级领导机关提供信息,这是秘书信息服务的首要对象。秘书信息工作如同其他秘书工作一样,首先是为本级领导工作服务,为本级领导了解情况、正确决策、指导工作提供信息。

其次,是为上级领导机关提供信息,上级领导机关要了解情况、进行决策、指导工作,必须依靠下级机关为其提供充足、准确、真实、有用的信息,因此,秘书部门应把为上级领导机关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信息作为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再次,是为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提供信息,本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负有指导工作的责任,因此,秘书部门也负有为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提供信息的责任,通过提供信息指导基层工作。

在“三个提供”中,最直接、最主要的是为本级领导和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三个提供”也是秘书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三个提供”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一定要排出顺序,那么首先本级领导机关;其次是为上级领导机关;再次是为下级机关和单位提供信息。(2)秘书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针对性、多样性、适时性、保密性。(3)秘书机构提供信息的方式主要有:简报;电报;传真;网络;电话;音像制品。

8.信息存储的意义、要求和方式是什么?意义是: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有利于开发深层次的信息;有利于提高秘书工作效率。要求:认真筛选;科学分类;系统完整;坚持不懈;便于检索。方式:计算机存储;信息简报存储;多媒体存储;信息资料存储。9.高层次信息包括哪三个要素?高层次信息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要素:①有情况(情况要有明晰性、典型性);②有分析(分析应有深刻性、明确性);③有建议(建议要有创见性、可行性)。

特点:①宏观性;②完整性;③典型性;④深刻性;⑤预测性。

作用:有助于领导者作出全面性、严密性、导向性、准确性和预测性较强的决策。

(4)高层次信息应当符合四点要求:①要有高度;②要抓重点;③要找规律;④要提对策。10.高层次信息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途径:对初级信息进行重点调研;对零散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对积累资料进行升华突破。方法:中心跟踪法;热点扫描法;难点突破法;光点放大法;超前预测法;拓展延伸法。

第六章 调研工作

1.什么是调查?什么是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①调查研究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自觉活动。

②调查和研究是两个内涵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调查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获取客观实际情况;研究是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思维加工,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③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两者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协调运动的有机整体。

2.秘书调查研究有何重要意义①调研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基础;②调研是发挥秘书参谋作用的基本途径;③调研是锻炼秘书能力的重要方法。

3.秘书调研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特点:奉命性;非常规性;补缺性。秘书调研除了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点上调研与面上调研相结合;(2)定性调研与定量调研相结合;(3)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相结合;(4)信息与调研相结合。

4.秘书如何进行调研准备?①选择调研课题。选择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调研能否取得相应绩效。调研选题的原则是:针对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②占有相关资料。围绕课题做好知识和材料上的准备,如掌握与课题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等。③制定调研计划。拟定计划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调研的目的和要求;调查的对象和范围;调查的时间和步骤;调查的方式和方法;调查的组织和分工;等等。5.简述调查方式和方法的种类和要求。

调查的方式包括全面调查(普查)和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又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方法包括个别交谈、开调查会、现场观察、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统计调查和专家调查等。

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必须根据本次调查的具体目的。6.秘书常用调查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调查方式: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有关范围内的全部对象逐一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缺点是花费较大,而且反映情况不够深刻、具体。重点调查是在一定范围内,在所要了解的全部对象中选取重点对象进行调查。其优点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调查较少的对象即可得到调查对象总体的基本情况;缺点是用重点调查的结果去认识总体,很难得到总体的精确资料。

典型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从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优点是既可节省人力、时间、经费,又可作深人细致的调查,掌握大量具体材料,发现问题,概括规律;缺点是因无法对典型的代表性作科学预测,不能对客观事物的总体情况作出定量分析。

抽样调查是从全体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并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况。其优点是:与典型调查相比,因抽取足够数量的单位,所得数据可以从数量上推断全体;与全面调查相比,调查的单位少,时效高,费用省,故被广泛使用。

7.简述研究方法的种类。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比较方法;类比方法;分析方法;综合方法等。这些方法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8.调研报告有哪些种类?如何写好调研报告?五种类型:反映社会情况;介绍新生事物;总结典型经验;揭露主要问题;考察历史事实。如何(3点):(1)内容要真。内容真实是写好调研报告的最起码要求,也是写作技巧运用的基本条件。这种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材料要真实。其基本要求是“去伪存真”。秘书人员要将到手的材料过滤几遍后奠定素材基础。②情况要真实。秘书在调研报告中要通过事实说话。③针对性要强。④思想方法要对头,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调研资料。⑤写作意图要清楚。(2)立意要新。调研报告的立意包括主题立意和用材立意两个方面。①主题要新,这样才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物发展的新思想、新问题,才能对现实生活和工作具有指导意义。②运用主题材料的手法要新,要把主题和主题材料统一起来,学会用主题材料阐明主题观点,用明确的主题观点统帅主题材料。(3)写作要精。①结构安排要精巧。总的要求是紧紧围绕主题架子,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有点有面,具体生动。切忌繁琐、空洞、笼统和现象罗列。②语言运用要精练。最基本的就是提炼好比喻性语言和群众语言。此外,调研报告还可恰到好处地引用诗句、典故、名言等语言,对揭示事物的本质,阐明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是很有意义的。

9.调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以文转化;以会转化;以信息转化;以宣传转化

第七章 会议工作

1.会议有哪些类型和功能?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会议类型:按会议的规模划分,有小型会议、中型会议和大型会议;按会议的性质划分,有规定性会议、日常性会议、专业性会议、纪念性会议和座谈性会议;按会议的形式划分,有集中型会议和分散型会议;按会议的时间划分,有定期性会议和不定期性会议。会议具有以下功能:决策功能;指挥功能;沟通功能;协调功能;动员功能;控制功能。

2.会议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原则是什么?任务:会议筹备;会议接待;会议组织联络;会场管理;撰制会议文书;组织会议选举;实施会议保密。原则:充分准备;严密组织;周到服务;勤俭节约;安全保密;提高效率。

3.会议准备阶段有哪些秘书工作?(1)制定会议预案(2)组建会议机构(3)发送会议通知(4)准备会议文件(5)布置会场(6)人员编组(7)制作会议证件(8)安排食宿和车辆(9)会前检查(10)接站与报到

4.如何制定一次正式会议的预案(会议预案的构成)? 会议预案,就是会议的筹备方案。

会议预案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一般说来,应包括下列内容:

(1)会议名称。会议名称应根据会议的内容、主题和与会人员的范围等因素来考虑,切忌名不副实。(2)会议主题。会议主题就是会议的主要任务或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也可叫议题。一般说来,一次会议最好有一个主题,尽量避免多主题。(3)会议时间和地点。包括会期、会议召开和结束的具体时间,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4)会议规模。主要根据领导意图和参加会议的人数多少来确定。预案中应准确写明会议人数。(5)参加人员。主要指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即哪些人参加会议。(6)会议议程和日程。议程是对已确定的议题列出的先后顺序。日程是对会议活动逐日做出的安排,是会议程序的具体化。(7)会议的组织领导。主要指会议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组成和职责分工。(8)会议的日程安排。指对会议各项活动按先后次序做出的具体安排。(9)与会人员的食宿安排,包括规格和标准。(10)会议经费预算和开支办法。

5.会场布置包括哪些内容?会场布置主要包括主席台设置、座次排列、会标、会徽、旗帜、花卉、灯光、音响布置等。

6.会议召开阶段有哪些秘书工作?(1)会场签到(2)会间调度(3)会议记录(4)会议简报(5)会议选举(6)会议总结(7)后勤保障

7.如何组织会议选举?选举的一般程序是:宣布参加选举的人数和选举的内容;通过选举办法;通过监计票人、总监票人名单;检查票箱;分发选票;填写选票;宣布投票顺序和进行投票;开箱清点选票,报告收回选票数,宣布是否有效;进行计票;宣布选举结果。

8.会议结束后有哪些秘书工作?(1)会议纪要(2)清理会议文件(3)组织代表离会(4)搞好宣传报道(5)会议工作总结(6)会后催办工作

第八章 建议(提案)工作

1.什么是建议(提案)工作?建议(提案)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议(提案)工作,就是建议(提案)的征集、审查、交办和办理工作;狭义的建议(提案)工作,即建议(提案)交办后的办理工作,它是一项重要的秘书工作。

2.什么是代表建议?什么是政协提案?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的总称。政协提案是由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3.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有何区别?(1)性质不同,前者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后者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2)内容不同,前者的内容必须是属于人代会职权范围,而后者的内容不受限制;(3)产生过程和处理方式不同,前者由法定机关和代表提出,经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确定,后者由政协参加单位和委员提出,经政协的提案委员会审查立项;(4)时限要求不同,前者不得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而后者不受时间限制。4.建议(提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1)它是尊重人民群众民主权力的重要体现;(2)它是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渠道;(3)它是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4)它是推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5.建议(提案)工作的原则是什么?(1)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2)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原则;(3)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原则。

6.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必须符合哪些条件?代表建议:(1)必须由代表个人或联名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提出;(2)建议内容应是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或意见;(3)建议应以规范的书面形式提出;(4)建议应依照法定程序处理。政协提案:(1)提案由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个人或联名提出;(2)提案的内容应是国家机关各方面的工作或政协工作;(3)提案的承接单位是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4)提案应以规范的书面形式提出;(5)提案须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并交付有关单位办理。

7.建议(提案)办理的程序是什么?(1)交办(2)承办(3)催办(4)答复(5)审查(6)复查(7)总结(8)报告(9)立卷(10)归档 8.如何撰写对建议(提案)答复的复文?

撰写复文是答复的重要环节。对于复文的撰写应区分以四种情况:(1)对建议(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的,复文应将有关情况作详细介绍和说明;(2)对建议(提案)所提问题正在解决的,复文应将进展情况和措施加以介绍和说明;(3)对建议(提案)所提问题已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复文应将具体计划和方案予以介绍和说明;(4)对于建议(提案)所提问题仅能留作参考或不可行的,复文应将有关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如实加以介绍和解释。

第九章 信访工作

1.什么是信访与信访工作?信访是社会成员通过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领导机关反映个人或集体意愿的一种社会政治交往活动。信访工作是各级领导机关依照政策法规,受理信访事项、调整信访关系的活动。信访工作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信访人、信访受理者、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方式、信访工作效果。

2.信访工作的特点、作用和原则是什么?特点:群众性;经常性;政策性;思想性。作用:联系群众;民主监督;调解矛盾;反馈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原则: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教育疏导相结合。3.信访工作有哪些主要制度?主要制度:领导阅信接访制度;机关分工协作制度;回音制度;回避制度;答复制度;奖惩制度。

4.如何处理匿名信、联名信、涉外信?处理匿名信应注意:要积极受理,对匿名信不另眼相看;要认真研究,对匿名信反映的线索不放过;要精心筛选,对匿名信中的信息不漏报。处理联名信应注意:处理要及时;工作要细致;预测要超前。处理涉外信应注意:高度重视;平等相待;内外有别。

5.何为集体上方访?如何正确处理集体上访?

集体上访,是指5人或 5人以上为反映同一问题而串联在一起,到上级机关提出共同要求的信访活动。它是信访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处理集体上访,首先,应坚持预测预防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其次,应坚持归口办理与就地消化相结合;再次,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集体上访一旦发生,秘书部门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1)稳定情绪,控制局面。(2)摸清情况,研究措施。(3)领导出面,协调处理。(4)区别情况,恰当处理。6.如何做好上访老户的工作?对上访老户的处理方法是: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做好信访老户的工作;认真解决好上访老户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加强纵横协调,集中力量联合办案;做好基础工作,在治本上狠下功夫。

7.信访案件查办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是什么?基本要求:手续完备;案情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善后工作落实。程序:初步核实;立案;转交;催办;回报;结案。

8.如何搞好综合反映?定期整理来信来访情况;注意积累动态反映资料;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关注群众情绪和思想倾向。

第十章 接待工作

1.什么是接待与接待工作?接待,就是对来访宾客的接洽与招待。接待活动由来访者、接待者、来访意图、接待方式等要素组成。接待工作,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在交往和联络中所进行的迎送招待、联系洽谈等服务性活动,它是秘书机构的一项经常性的事务工作。

2.接待工作有何作用?接待工作的作用是: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牵线搭桥的主要形式;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

3.接待有哪些类型?(1)按接待对象的国别划分,接待可分为内宾接待和外宾接待。(2)按接待的组织关系划分,可分为上级来访接待、平级来访接待、下级来访接待和群众来访接待。(3)按事先是否有约划分,可分为有约接待和无约接待。

4.接待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原则:热情大方;细致周到;确保安全;俭省节约;内外有别。5.秘书如何做好接待准备工作?(1)心理准备:要做到诚恳;尊重;合作;公平。(2)信息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予以了解来宾的人数、单位、姓名、职务、来意等。(3)方案准备:拟定出相应的接待方案,方案应包括接待方针、接待规格、接待组织、活动方式、接待日程、接待经费和生活安排等内容。(4)布置与检查:较大规模的接待,应召开接待会议,布置接待任务,明确各自职责;还应对有关单位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

6.什么是有约接待和无约接待?接待按事先是否有约定划分,可分为有约接待和无约接待。有约接待,即事先与单位领导或秘书部门有约定的接待工作。有约接待根据来客的身份和重要程度,分为高规格接待和日常的一般性接待。无约接待,即来访者没有与单位领导或秘书部门事先约定,而是临时来访的接待工作。对于临时来访客人,秘书也要有礼貌地询问客人的来意,再根据当时情况,凭借自己以往的接待经验,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或婉言挡驾,或引介到有关部门,或报告领导者决定是否接见。

7.试述接待实施的一般程序。迎接及安排来宾生活;看望及商定活动日程;礼仪性会见与宴请;按日程开展活动;送别;小结。8.接待实施有哪些具体要求?

对上级领导机关来宾、平级机关来宾、本系统来宾、无约临时来宾等不同类型的接待,各有一些不同的具体要求。

9.外宾接待有哪些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弄清来宾的情况;拟定接待方案;成立接待组织;准备有关资料;预订住房、车辆及有关事务;确定接待规格;安排会见、会谈、宴请、馈赠等实质性活动;提供事务性服务和迎来送往等。具体要求:(1)严守外事纪律。(2)坚持平等互利。(3)尊重来宾习惯。(4)讲究礼节礼貌。(5)注意仪容服饰。(6)树立时间观念。

第十一章 谈判工作

1.什么是谈判?什么是商务谈判?谈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谈判,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各自需要,在一切场合下妥善解决某些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活动。狭义的谈判,仅指在正式场合下,人们为实现各自的需要而进行的协商活动。商务谈判就是买卖双方为了促成买卖成交或解决双方争议、争端,以取得各自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磋商活动。2.谈判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谈判客体的含义是什么?

谈判活动的四大基本要素是:谈判主体,谈判客体,谈判目的,谈判环境。

谈判客体,简言之就是谈什么,是一个谈判的内容问题,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谈判内容;第二是谈判议题,即条理化了的谈判内容;第三是谈判议程,即根据谈判目标所确定的谈判次序。(谈判客体不是指谈判对方的当事人,因为谈判对方当事人实际上也是谈判主体之一。这是一个容易搞混的问题。)3.谈判的特点是什么?参加谈判的自愿性;构成谈判的平衡性;谈判方法的灵活性;谈判工具的言语性。

4.谈判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信息准备,就是对与谈判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或综合。(2)人员准备谈判人员的良好素质和谈判班子的整体化是谈判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谈判人员的选择,谈判班子的组合,便成为谈判前的重要准备之一。人员准备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 谈判班子的规模。② 谈判人员的素质。③ 谈判人员的构成。谈判班子的人员构成,是根据谈判的类型和内容而定。对参加谈判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训练。(3)其他准备,主要包括拟定谈判方案、选择谈判时间和确定谈判地点等准备工作。(4)模拟谈判。所谓模拟谈判,是指在重要谈判前提出各种假设和预测,并进行臆想性演练,旨在检验实施既定谈判方案产生的效果。

5.简述谈判的信息准备的内容、要求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信息准备:就是对与谈判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综合,这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基础。信息准备包括三个因素:对方因素、己方因素和环境因素。信息准备的要求是:准确、全面、适用、及时。

信息准备的方法有文献查询法、媒体收集法和直接观察法等。

6.什么是模拟谈判?其意义是什么?模拟谈判是指在谈判前提出各种假设和预测,并进行臆想性演练。谈判模拟的意义在于检查实施既定方案可能产生的效果。

7.简述谈判进行过程的三个阶段。(1)谈判的开局:建立洽谈气氛;协商谈判议程;主动开场陈述。(2)谈判的磋商:是谈判的关键性阶段,商务谈判的磋商阶段,就是讨价还价阶段,其主要内容有:提出开盘价;讨价;还价。(3)谈判的签约:是谈判的最后阶段,对于商务谈判来说,就是成交阶段,其主要内容有:最后的总结;最后的成交价;签定书面协议。8.秘书在受权谈判中如何把握自身的双重角色?秘书人员作为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有时要接受领导者的授权授意而独立负责某项谈判活动。在受权谈判中,秘书人员既是本次谈判的组织者、责任者,又是领导者授权授意的体现者、执行者,应具有双重角色意识。9.什么是谈判策略?秘书在受权谈判中如何制定和运用谈判策略? 所谓谈判策略,是指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形势所采取的行动方针和方式。秘书在受权谈判中制定谈判策略的主要步骤是:(1)现象分析。(2)寻找关键问题。(3)确定目标。(4)形成假设性解决方法。(5)对解决方法进行深度分析,即对各种假设性方法依据“可能”和“有效”的原则进行选择。(6)形成具体策略。

秘书在受权谈判中,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力求理解、融会贯通、灵活机动。因此在选择策略时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对象。(2)内容。(3)地位。(4)阶段

第十二章 随从工作

1.随从与随从工作的含义是什么?随从就是跟随领导者外出活动。随从工作,是指秘书在跟随领导者外出活动期间,为保证领导者顺利开展工作所从事的一切流动服务活动。

2.随从工作有哪些类型和特点?按领导者出差的任务可分为调查研究型、检查考核型、处理问题型、看望慰问型、商务谈判型、参加会议型。

随从工作的特点是:流动性大;时限性强;环境复杂;情况多变;工作要求高。

3.随从工作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随从工作的意义是:有利于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有利于树立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形象;有利于锻炼秘书的才干。

随从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工作要主动;办事要细心,说话要谨慎;不要帮倒忙。

4.秘书在出差途中应做哪些工作?(1)周密安排领导活动;(2)热情接待来访人员;(3)认真做好各种记录;(4)及时上传下达;(5)起草文字材料;(6)做好通联工作。

5.秘书在出差结束后应做哪些工作?(1)安排返程交通;(2)处理出差资料;(3)抓紧有关问题的落实;(4)清理经济账目。

6.秘书的商务随从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1)确定旅行日程和任务;(2)制定旅行计划;(3)订票和准备旅行物品;(4)周密安排旅行活动;(5)返回后的工作。

7.为领导安排商务旅行计划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日程表应尽量详尽、有条理,按时间顺序排列;(2)应考虑领导的健康状况,时间安排要留有余地;(3)应准备充分的旅游资料便于领导者利用闲暇游览;(4)如是国际旅行应考虑“时差”问题;(5)旅行计划应一式三份,领导者、秘书、领导者家属各一份。第十三章 通讯工作

1.什么是通讯工作?其作用是什么?通讯工作就是对通讯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它是秘书工作尤其是秘书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用:通讯工作能够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办事效率、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功能先进的电话有哪些?录音电话、无绳电话、磁卡电话、移动电话和可视电话等。3.简述通话的程序和原则。打出电话包括发话准备、通话、结束通话等程序;接收电话包括拿起话筒、通话、结束通话等程序。无论是打出电话或接收电话,都要遵循清楚、简短、礼貌、保密的原则。

4.意外电话有哪些?如何处置意外电话?(1)灾害电话。秘书凡接到灾害电话,一是要如实记录;二是要即刻向领导者报告;三是要迅速传达领导者的指示,并要求对方及时反馈有关信息。(2)纠缠电话。秘书接到纠缠电话,一是要明确谢绝;二是要佯称领导者不在单位;三是可请对方留言,并表示可以转达。(3)匿名电话。秘书接到匿名电话,一是要以礼相待;二是要记录对方通话的内容;三是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姓名和身份,包括向领导者打听。(4)推销电话。秘书接收推销电话,一是要问清对方有何事情;二是要婉言谢绝,或直接表示“不需要××产品”。(5)恐吓电话。秘书接到恐吓电话,一是要处之泰然,平静地与之周旋,但要保持高度警惕;二是要利用现有的录音设备立即录音,以作为事后报案的证据;三是要及时向领导者报告,或请警方协助侦察。(6)性骚扰电话。秘书接到性骚扰电话,一是要即刻挂上话机,或严厉斥责,给予警告;二是要利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以便见机报警。(7)错打电话。错打电话是难免之事,秘书要以礼相待,不可出言不逊,也不可简单处置。5.秘书应掌握哪些邮政业务?国内函件寄递、国内包裹寄递、邮政特快专递、国际邮件寄递、电子信函等。

6.简述邮政函件的处理程序。(1)邮件的发送程序:查对;登记;封装;交寄;结算。(2)邮件的接收程序:点收;分拣;拆封;登记;分发。

第十四章 保密工作

1.秘密与国家秘密的含义是什么?秘密,泛指不能公开的事项。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2.保密工作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保密工作,是为达到保密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措施。保密工作具有封闭性、排他性、利益性、相对性和技术性等特点。

3.保密工作的意义和方针是什么?保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

保密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4.秘书工作与保密有何联系?秘书工作对秘书人员保密有何特殊要求?

秘书工作与保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知密时间早;知密内容多;涉密程度深。

秘书工作对秘书人员的保密要求是:增强保密意识;遵守保密法规;讲究保密艺术。这是因为秘书人员知密时间早,知密内容多,涉密程度深。

5.秘书应遵守哪些保密纪律?(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普通信息网上传达机密事项;(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6.秘书的文书保密工作要注意哪些环节? 文书是秘密的主要载体,文书保密是秘书部门保密的重点之一。文书保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涉密文件的撰制。(2)涉密文件的传递。(3)涉密文件的承办。(4)涉密文件的移交。(5)档案资料的保密。

7.秘书如何做好会议保密工作?

秘书在涉密会议的会前、召开期间和涉密会议精神的传达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1)涉密会议的会前保密准备。首先,对会议的秘密程度要进行恰当的评估。其次,制定好会议保密计划和措施。第三,对会场进行安全检查。第四,要加强会前印制各种文件资料的保密管理。(2)涉密会议召开期间的保密管理。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对与会者进行保密教育。二是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三是运用先进的保密技术,如反窃听技术,反偷拍(摄影、摄像)技术等等。(3)涉密会议精神的传达要求。会议结束后传达涉密会议精神,应根据会议的密级和规定的传达范围,在有保密条件的地方进行,不得擅自扩大传达范围。

8.商业秘密的含义和法律特征是什么?商业保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是:秘密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

9.商务保密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内容:商业秘密文件和资料的保密;科研技术的保密;经营策略的保密;生产工艺的保密等。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技术方法等。10.秘书如何做好通讯保密工作?增强通讯保密意识;严格执行通讯保密有关制度;尽量采用先进的保密手段和技术。

11.秘书如何做好涉外保密工作?一:加强对涉外秘书的保密教育 二:出国参观访问中的保密(1)秘书人员凡出国访问或贸易洽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接收保密教育(2)出国人员不得擅自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内部刊物(3)秘书人员出国期间应当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守我国保密法规(4)出席各类国际会议,不得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内部刊物(5)秘书人员未经领导比准不得私自与外国人接触。三外事接待中格的保密:(1)外国人道我涉密单位参观访问,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2)外国人参观游览,应避开我军事设施、国防工程和其他重要目标(3)外国人以参观考察、旅行旅游、洽谈贸易、学术交流、讲学等名义,进行与工作和专业无关的社会调查,一经发现,均应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公安、外事和保密部门(4)在涉外活动中,秘书要防止因物质或色情引诱而泄密(5)陪同境外人员参观、考察、旅游、参加宴会等,不得携带秘密文件和涉外资料四:涉外企业秘书的保密:应该了解为祖国建设服务、内外有别、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的我国涉外秘书保密原则,了解关于秘密文件、资料携带、科技和科技资料交流、涉外经济洽谈、谈判、与外方人员交往、对外宣传及通讯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严格照办,争取维护我方的利益,此外涉外秘书还必须保守本企业的秘密,维护企业的利益。

12.秘书如何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应注意:计算机使用前一定要经过技术安全检查;机房选址应安全隐蔽;涉密软盘由保密室统一管理;建立计算机互联网络须将保密措施列入设计方案;淘汰或报废的涉密计算机必须彻底消除机内涉密信息;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第十五章 其他工作

1.值班工作有何重要作用?秘书值班工作主要有:联络作用;过滤作用;应急作用;窗口作用

2.秘书如何做好值班工作?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并做到认真负责;待人热情;细心耐烦;保持警惕。

3.印章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印章是印和章的合称,主要指各级各类机关的公章和领导人的名章,它是领导机关和领导职权的象征。作用:权威作用;代表作用;凭信作用。

4.秘书如何做好印章管理工作?秘书部门在印章的刻制、印章的颁发使用、印章的保管等环节上都要严格遵守印章管理制度。

5.秘书如何做好领导日程安排工作?(1)统筹兼顾,有急有缓;(2)围绕中心,突出重点;(3)力戒排场,求真务实。秘书要为领导合理编制活动日程计划表。

6.秘书如何完成领导交办事项?(1)积极主动,千方百计;(2)既要符合政策,又要灵活变通;(3)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办理领导交办事项应注意:(1)要态度和蔼,协商办事,不要居高临下;(2)要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不要违法乱纪;(3)要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不看人办事。

7.危急事件有何特点?秘书处理危急事件有何意义?特点:突发性;偶然性;意外性;危害性。重要意义:保护组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

8.处理危急事件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基本程序:现场保护和报告;调查和判断;预测和监控;处理和重建。基本方法:查明情况;报告领导;通知有关部门抢救;随时掌握动态;写出《要事急报》;重建组织形象

第十六章 秘书礼仪

1.什么是礼仪和秘书礼仪?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为目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秘书礼仪是秘书人员在履行公务、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或准则,它是秘书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2.礼仪有何特性和功能?礼仪与道德规范有何关系?特性:社会历史性;交往规范性;继承发展性;复杂多样性。功能:规范社交行为;塑造良好形象;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工作绩效。关系:礼仪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是道德规范中最浅层次的东西。

3.秘书在施礼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平等的原则;真诚的原则;尊重的原则;灵活的原则。4.秘书在仪表方面应注意哪些事项?秘书服饰基本要求是:整洁大方;整体和谐;展示个性。秘书美容主要是脸部的工作妆和发与手的保洁、修饰。

5.秘书在谈吐方面应注意哪些事项?秘书谈吐要遵循以下原则:晓之以礼,动之以情;适合语境,运用得体;机动灵活,注重实效。秘书还要注意礼貌用语,在与人交谈时应注意礼仪。6.秘书在体态方面应注意哪些事项?秘书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体姿规范,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注意运用手势、目光等来帮助传递信息,避免不雅的仪态。

7.秘书常用的礼节有哪些?在介绍人物、交换名片、握手、致意、鞠躬、送礼等行为中均有具体的礼节要求。

8.秘书服饰如何作到整体和谐?不能孤立地以衣物的质量来评价人着装后的美丑,而应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体现和谐一致。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服饰做到适体、入时、从俗。

下载自考软件工程问答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考软件工程问答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软件工程自考课后习题4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软件维护有哪些内容? 答:(1)校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一些隐含的错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会暴露出来。为了识别和纠正错误,修改软件性能上的缺陷,应进......

    湖北自考网自考问答大全

    湖北自考网自考问答大全1. 武汉大学自考考生考前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武汉大学自考考生考前应注意的事项:确定这次报考所要考的课程,打印以及准备 好考试条、准备准考证、身份证、......

    自考招生问答5篇

    这个版本是比较官方的版本,不要给学生去直接转发。你们可以自己看一下。以便对自考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地方有些不合适的,你们也别纠结。参考一下。过段时间出了通俗版本的 我......

    自考大专热点问答

    自考大专热点问答 1、 什么是自考大专? 【学 而 好解答】自考大专就是自考专科学历,通常意义上的大专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大专学历,而自考大专是一种面向社会成人的继续教育形......

    软件工程总结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摘要: 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技巧成就之一,使当代社会的经济、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念和技巧上发生了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

    软件工程总结

    1. Software is a product and can b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technologies used for other engineering artifacts Answer: b 2. WebApps are a mixture of print pu......

    软件工程总结

    第一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软件的概念: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

    软件工程总结

    一、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特点 软件:计算机程序(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而编制的一组指令集),软件文档,以及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成分,具有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