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评报告-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2016年9月)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36号的要求,学院于2016年7月已完成评估数据表的填写和上报工作。为了做好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工作,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评估组织机构,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3号)文件,并根据其评估指标内容,对照已完成的评估数据报表,结合学院实际,主要从学院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等五方面组织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学基础能力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是一所实行省市共建、以市管理为主、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国家骨干高职学院。
葫芦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在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同期投资新建了渤海船院新校园,该校园占地606亩,建筑面积20万平米,生均23.7平米。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先进,交通便利,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通过国家骨干校校项目等16个国家、省财政拨款项目的建设,学院的基础办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学院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通过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水平。
总之,学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采取强化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等一系列得力举措,使得办学条件更上一层楼,基础办学条件更加深厚,实现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目前,学院正向着把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院努力奋进。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
2013年、2014年、2015年我院每年生均财政拨款分别是3.07万元、3.85万元、1.70万元。2013年和2014年生均财政拨款比2015年高的原因是2013年和2014年都有新校区建设的基本建设拨款和骨干校建设专项拨款,而2015 年无基本建设拨款和骨干校建设专项拨款。
(二)教学仪器设备
全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实训设备8281台(套),设备总值9284.3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1万元。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总数已达4974个,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0.59个。实验实训场地面积达65000 m2。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三)校舍情况
学院规划用地728亩,实际使用面积606亩,分为教学区、实训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四大部分,共25座单体楼。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7.7万平方米,实训区3.5万平方米,生活区8.1万平方米,体育馆0.8万平方米。
(四)信息化教学
学院完成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按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完善了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了数字教学资源,加强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管理、教学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化。
1.信息化硬件建设现状
(1)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采用综合布线,有线网络采用三层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采用两台RJS12010-ISeriesg组成双链路,汇聚层采用三台RJS8606-Bseries,三个汇聚中心通过单模光纤以万兆速率接入到核心交换机并通过环网结构将3个汇聚的交换机光纤互联,接入层根据情况采用RJS2928G和RJS2952G。校园网络主干带宽10000Mbps,网络出口带宽1000Mbps,网络信息点数超过4000个。
建成了遍布学院室内外的无线网络,宿舍区、图书馆、教学楼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学校园区和操场等室外场所采用室外基站式AP覆盖方式。校园无线网络部署了用户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认证和管理。
(2)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为校内小额结算交易和具有身份认证需求的系统提供认证支持,主要功能包括:餐饮、超市、洗浴等消费结算以及门禁、考勤、图书借阅等管理。
(3)数字化视频监控 学院建成了360个监控点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
(4)数字化广播 学院建成了覆盖全院的数字化广播系统。(5)信息发布 学院建成了依赖校园网的LED信息发布系统。
(6)虚拟仿真环境和多媒体教室 学院建有42个计算机实验室,11个虚拟仿真实训室和234个多媒体教室,教学用计算机数量2309台。
2.信息化软件建设现状
(1)管理软件 建设了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统一信息标准、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交换,基本消除“信息孤岛”。形成了业务信息化、资源网络化、数据共享化的数字校园环境,创新了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在管理应用服务方面,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技网络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网络管理系统、资产设备网络管理系统、招生工作网络管理系统、数字迎新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团委工作网络管理系统、就业指导网络管理系统、校友联络网络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公共应用服务方面,建设了数字图书馆,提供查询、浏览、借阅等流通功能以及图书订购计划管理和读者信息管理等功能。
(2)应用软件 学院建成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学院数字化学习中心将学院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应用统一的入口,方便学生和教师的使用。中心由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视频点播系统、英语在线视听说系统、专业信息平台、电子图书馆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七个部分组成。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为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备课工具和施教环境,及充分的师生互动功能,极大的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网络课程目前涵盖11个系部的26个专业,共计90门。
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仅涵盖教学资源,还包括专业扩展及专业群数字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涵盖37个学科,总量为5000GB。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院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包括普通机加工车间、机电设备维修车间、焊接车间等;另一部分是购买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包括船舶CAD/CAM仿真实训软件、船舶管系放样仿真实训软件、船舶电气仿真实训软件、数控技术仿真实训软件等。
3.信息化建设不足之处
(1)虚拟仿真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学院现有教室301个,已建 3 成多媒体教室234个,还需要建设67个多媒体教室。学院现在仿真实训室11个,还需建设18个才能满足教学需要。
(2)数字教学资源不足。目前教学资源库数据总量为5TB,还有大量资源需要整理入库,教学平台中网络课程和微课程只有90门,未来需要把所有课程建设成网络课程和微课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不足,未来需要建设所有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
(3)校园一卡通使用范围需进一步扩大,覆盖宿舍、实训等场所。
二、“双师”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6人(生师比17:1),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61人,副高级职称205人,高级职称在我院教师队伍所占比例超过50%,具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1人,5个专业教学团队获辽宁省教学优秀团队。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针对学院教师的实际情况,学院启动了《专任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工程》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专任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工程的实施,6个系155名专任教师通过半年的刻苦练习全部通过考核。《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经过严格选拔,产生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8名,青年实验实训教师培养人选3名,青年辅导员培养人选6名,现在已进入实施培养阶段。
学院现有279名专业教师具备了双师素质,全院专业课教师双师比例超过92%,同时,建立了由304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库,由24名企业专家组成的特聘教授队伍,由专业教师和外聘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兼结合双师团队。一支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已经形成。
三、专业人才培养
(一)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院“三结合、六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引领,依托学院骨干校建设成果,实行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了弹性、灵活的顶岗实习教学组织模式。
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并实施了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紧跟船舶行业企业的发展和造船模式的演变,以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技能考核体系,把 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形成并实施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动力装置技术专业与合作企业与合作院校技术人员及专家共同研究,创新了“校企互动、能力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船舶电气技术专业探索并实施“以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产学交叉、校企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专业创新实施了“引产入教、双证融通、四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焊接技术专业以典型焊接结构装焊等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形成“三方联动、引产入教、四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依托“三结合、六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质量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国家骨干校建设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引领,以校企深度融合为途径,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与论证工作,出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度规范》等文件。各专业都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建立了54门行业特色为主的优质核心课程(含课程标准),开发了与岗位核心能力配套的54个教学学习软件包(课件、课程仿真软件、网络课程、习题系统、考试考核系统、课程评价系统);带动支撑课程建设34门,出版项目导向教材55部,开发了网络课程82门。构建并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加快推进省级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日臻完善。学院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深度合作,建成了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船舶电气技术等重点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至2015年,全院现有各类实训室141个,实践教学工位总数已达4974个。实验实训场地面积达65000 m2。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1.为了进一步拓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我院成功申报辽宁省“2014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投入专项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信息工程系、管理科学系、师范教育系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图书资料配置建设等方面。该项目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我院现有校内生产性实 训基地8个。
2.充分发挥教学性校外实训基地作用,提升了专业生产实习质量和效果。继续巩固现有的11个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不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内容及合作深度,校企多次共同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长期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了学生校内实训、校外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将企业文化理念和最新生产工艺和产品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相融合,切实增强了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学生“统保示范项目”,切实保障实习学生权益。学院建立长期稳定顶岗实习基地总数已达到205家,并与合作企业均签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化解学生实习的责任风险,切实保障学生实习安全和合法权益,消除学校、企业、家长的后顾之忧,学院出资,从2013级学生开始统一参加“统保示范项目”。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我院弹性安排顶岗实习时间,为有创新创业意愿及能力的学生提供有利条件。
(四)校企合作 1.基本情况
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葫芦岛市职业教育集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校企合作董事会、葫芦岛区域政校企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环渤海船舶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形成了我院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同时,为保障平台的顺利运行,制定并下发了《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环渤海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葫芦岛区域政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产学研基地管理办法》等19项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推动我院校企合作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2.主要成效
(1)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又添新会员
学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企业,为各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2015年3月23日,我院与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平等自愿、共赢发展”的原则,双方 在人才培养、特别是订单班的建立、校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设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基本达成了共识,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务实高效合作,构建和探索校企之间长期稳定、深度融合的新合作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2015年6月9日,我院与葫芦岛神鹰通用航空公司就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特别是开展订单培养等方面合作进行了深入、务实洽谈,并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开启了我院为民用航空公司开展联合培养民用航空驾驶、维修和地勤服务等高技能人才的合作模式。同时,依据校企合作协议书要求,该葫芦岛神鹰通用航空公司于2015年10月入住学院管理信息楼,设立了教学培训工作站,为在校学生提供民用航空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目前,与该公司签订就业协议的32名不同专业的学生正在校内严格按照公司教程要求参加系统培训。校企双方将在校内共建民用航空驾驶、维修和地勤服务等实习实训基地,筹备设立“神鹰航空订单班”,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合作,开创校企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2)校企合作共商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诚挚邀请部分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于2014年10月24日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会上,学院与天津新港重工、武昌重工集团、广船国际、青岛武船重工、天津航天、大连中远川崎、山东魏桥铝电、沈阳有色泵业、青岛海西重工、南通太平洋、武汉重工铸锻、烟台华健检测等12家企业代表共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企业代表逐一发言,对学院多年来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与学院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多数企业提出下一步将针对顶岗实习、专业设置、就业、培训、订单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与研讨,使校企合作工作走向更广阔的合作领域,以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互惠共赢。
(3)产教深度融合结硕果
学院在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指导下,2015年学期初,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洽谈在我院共办培训班。培训班共设两个班,共计32人,分别 为“中海油机械班”14人和“中海油电气班”18人,学员均来自公司旗下10余个分公司班组长和业务骨干。经双方多次协商,共同确定总计11门课603课时的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均由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担任,学习理论的同时,企业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形成教师与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此次培训,不仅为公司员工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我院师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进了校企间融合,提高了学院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
(4)提升服务行业企业能力
在环渤海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在辽宁省船舶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为充分发挥“辽宁省船舶建造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基地”的作用,学院组织相关部门与委员会内企业对接开展人才需求、岗位能力分析、顶岗实习落实、毕业生跟踪调查、职工培训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2015年11月19日,在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的会议上明确提出2016年八大任务之一,即“结合德国职业教育考察,调研“大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师桌作互动式培训等工作提供依据。这对我院未来五年人才培养预测分析、专业调整和优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全方位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学院已经与渤船集团就船舶设计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达成了共识。
四、学生发展
(一)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率100% 三年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规定要求,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组织相关专业实施了双证书制度,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鉴定的专业毕业生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100%。其中,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中、高级)2103年,毕业生获证数为1700人;2014年,毕业生获证数为2099人;2015年,毕业生获证数为2227人。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2014年,毕业生获证数为,266人;2015年,毕业生获证数为248人。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有完善的就业机制,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船舶行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2015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7.07%,专业对口率达到87.34%,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3.52%。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08%。
五、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非常注重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近三年来,特别是在国家骨干高职院项目建设中,学院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完善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平台,打造学院科研团队,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学院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升级,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全力打造特色专业。目前,建成了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专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重点支持专业5个;辽宁省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6个,院级重点支持专业12个,业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和院校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学院紧紧围绕葫芦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趋势,积极争办新专业。根据葫芦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和状况适时调整专业布局,学院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艺术设计》等5个专业定为停招专业,同时学院在2015年申报了《船舶检验》、《工业机器人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市场开发与营销(汽车销售)》等四个新专业及方向。
目前学院现共设置专业及专业方向共计53个,2015年学院实际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为43个。
(二)学校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情况
为了加强与船舶行业对接,更好服务社会,学院依托船海工程技术应用研发中心、船舶工程技术中心、船舶动力技术中心、船舶电气技术中心,从事面向船舶行业和海洋工程的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对外承揽项目的技术服务,发挥船海 中心的引领作用和三个工程中心的支撑作用,变部门协作关系为团队合作关系,激发了内部活力,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企业的团队优势。
学院积极打造科技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服务支撑,投入专项资金引进相关专业博士3人,硕士2人,外聘博士1人,聘请校外专家3人,负责研究方向、项目方案确定以及研究进度的指导工作。
学院积极组织30名教师参加了科研项目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船舶轴系校中设计、海底管线防腐、海洋工程现场施工监理、船舶节能装置设计等能力。
学院以“四个中心”为支撑,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开展再就业和在岗人员提升素质、更新知识提供培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依托央财支持的国家级“电工电子自动化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培训基地、辽宁海事局辽西船员培训中心、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基地以及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三)技术服务到款
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近三年共实现各类技术服务到款2050.4万元。
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尚需突破、技术交易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2016年9月
第二篇:渤海镇中心小学教学自评报告
渤海镇中心小学教学自评报告
————精细管理,经营质量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区教研室和学校工作重点,结合市视导、区督导、校教研组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为重点,以校本教科研活动和岗位练兵为途径,以服务指导和质量监控为保障,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富有活力的渤海教学文化。为了能更好的促进渤海教学工作的开展,总结经验,依据《怀柔区普通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实施细则》指标体系,对教学工作做如下评价:
一、教学管理系统
(一)建立高效稳定的教学管理系统,指挥畅通,职责明确。
一个系统能否高效率运转,在于能否有一个稳定的管理系统,我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了教学管理的主要管理系统和辅助管理系统。
1.主要管理系统由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研室、学科教研组组成。其中校长主抓全面工作,树立本学期的工作愿景,发展目标;教学副校长负责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发展规划、教学工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教学处负责具体实施各项教学活动、教学常规检查、教学指导;教科研室负责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指导、教科研活动组织;学科教研组负责本学科的教研研讨、日常检测、学科活动等活动。做到了层层深入,职责明确。
2.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两套辅助管理系统。
教学辅助管理系统。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区级骨干教师)、镇级骨干教师组、完小骨干教师组三级体系。设立组长分层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使得教学工作层次更鲜明体系更加健全。
职责辅助管理系统。建立四三二一一工程。既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承诺意识、自律意识、发展意识,干部教师普遍建立四种意识促使管理更协调。三个网络:编织自己的教学活动网络、明确与自己相关的纪律约束网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网络,三种网络使得教学管理更全面。两种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两种机制使得教学管理更人性化;一种思维模式和服务一个中心,是的教学管理更明确。
通过这样的一个主管理系统和两个辅助管理系统使得我校的教学管理系统指挥畅通,职责明确。
(二)严格常规管理,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本学年我校继续严格执行两个要求教学常规工作进行管理和督促检查。教师教学上,我们严格执行《渤海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检查、辅导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学校严格要求教师提前5分钟到教室侯课,准备教具、了解学生动态。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学年初建立学困生档案,制定本学期的学困生帮扶计划,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1
既要有常规性的问题,同时要结合学困生的现状设计符合他们的问题。要求教师的备课要经过和主任或骨干教师的交流才能够进入课堂,并要记入教师工作纪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管理。在学生的学习上我们严格执行《渤海小学学生学习常规管理要求》。包括对学生的预习、上课、听讲、作业、复习等多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使学生有章可循,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学校不仅从教师和学生的常规对学校进行管理。同时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宏观上,学校结合上一学年的具体教学工作发现不足之处,制定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处结合学校的计划制定了教学处的计划。具体实行过程中,教科研室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方案,各学科的教研室、各教研组、个骨干工作组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做到了按计划教学,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学工作。
(三)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多方面的搭建平台,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学校将教研组分为年级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两个层次,分层次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包括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研讨培训、研究课、学习指导等项目,由各组的组长具体负责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心校每学期以学科教研组为中心开展一次落实两个标准研究课。年级教研组定期开展年级教学研究课和年级学科活动,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备课、研究等活动。同时学校的骨干教师组在学科活动中负责提供资料和辐射引领作用,保障各级教研活动的活动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理论得到了增强,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在各级的教学视导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上学期区教研室的全面视导中,我校消灭了C级课,A级课的数量达到了将近50%。在区级的基本功竞赛中共有8各学科的教师获得一等奖。可以说我校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以骨干教师为引领,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共有15名区级骨干教师,共涉及到8各学科,可以说是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我们以这支队伍为核心,积极开展研究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骨干教师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工作计划中,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为自己所在学校上研究课一节并作讲座;各个分校可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困惑向学校名师工作室提出,由名师工作室根据学校的需求指定区级骨干教师去有针对性的上研究课和讲座,以解决教师在实际上课中的困难。名师工作室还在学期末,由各个学科的负责人针对本学期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放在工作室的网页中,集中时间和全镇教师进行研讨,解决问题,以便下学期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学校领导深抓教学,多种形式带动课堂教学。
1.领导带头,促进学校课堂教学。
我校积极推行干部兼课制度,推进分科教学。要求45岁以下干部必须兼课,45岁以上人员自愿申报。本学期实行集中上课和定时上课两种形式。干部每学期兼课不少于72课时,可集中在一个时间上,既正单元上课,也可固定每周按时上课,既全册书教学。继续实行互帮互学制度,干部上课,任课教师听课,教室上课,干部听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种形式,既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促进了干部听课的知道能力,深受广大教师的喜欢。为了更好的给全镇教师示范,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我校还实行了干部研究课活动,定期到各个分校上课,和分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
2.干部指导教研,深化课堂改革。
我校的教研组活动,均是在学期初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由中心校教学处统一安排活动时间。学校主要干部和中层干部按所包学科分配到各个教研组进行活动指导,教学处在各种活动中负责统筹安排,理论指导。努力使我校的教科研活动做到,活动有安排、活动有实效。本学期不仅要求干部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体现带头作用,同时要求干部听课不少于80节。
3.专家引领,转变教学中的问题。
校领导在听课过程中,注重对教师理论的指导,注重及时总结在听课中所发现的具有共性的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或请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我校进行指导。同时还鼓励教师向本区的学科精英学习。本学年我们将怀柔区三小的李海燕老师请到了学校。李老师现场做课,并做了讲座,最后和我镇的教师进行了互动,解答教师们心中的疑问。
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1.本学期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其中包括发展学生艺术水平的音体美等学科,发展学生操作能力的实践、劳技、科学等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1小时。开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专题教育等专题课程。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具有我校地方特色的书画艺术类、科技类、儿童剧社类、电脑信息类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类等课程,保证学生的学习。
2.严格按照市区等有关规定选用教科书级教辅资料。认真执行北京市教委京基教【2008】16号文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教代会的意见和众多教师的广泛建议,合理利用教辅资料,课上留给学生至少5分钟的作业时间,保证学生的作业时间,减轻作业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好学、乐学。
3.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均一普通话为基本用语。并大力宣传普通话。重视学生规范字的书写,课堂上、作业中均关注学生的书写情况。学校严格执行《渤
海小学学生书写规范要求》和《渤海小学修改符号使用规范》。《渤海小学学生书写规范要求》从坐姿规范(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头正、臂开、身直、脚平)、执笔规范(“五指握笔法”)和字迹要求(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三个方面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渤海小学修改符号使用规范》详细规范了师生常用的7种修改符号和教师常用的5种批阅符号,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并结合书法课的时间训练学生的书写。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课程改革已进行一轮,我校一直本着从小处着手,从基本做起,逐步形成自身特色的理念,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从读懂课标到钻研教材,从做好教学设计到细化课堂实施。力争逐步解决问题,每学期有重点,每学年有进步,每个人有突破。期初各学科确定一个教学内容,学期中教师个人汇报课(磨课故事)、教研组活动、完小指导、支教教师公开课、中心校学科建设意见研究课共同研究此内容。这样,各年级各学科研究的点是一个,就会有深度,有效果,起作用就能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同时,加大听课后的说课力度。将说课的深度作为常态课评价项目之一进行强化。
2.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延伸拓展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努力做到符合学生的口味,适合学生进行探索,提出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需要合作交流的环境,提供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可想,有的可说,乐于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最大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校是信息技术强校,从开始发展信息技术我校就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为了使这一教学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我校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办法。包括电教员管理制度,微机教室使用办法,教室内多媒体使用手册等。鼓励教师上好学科整合课,由任课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和微机教师共同上课。促进教师高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课件的制作、使用等,并进行课件评优。上好示范研究课,本学期我校新进了先进的电子白板,为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其功能我们组织了一次研究课活动,有刘红老师执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挖掘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围绕渤海特色,以生定课程,充分利用我校的信息技术、科技教育、书画等特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实行分层管理区别对待,竹马、高跷、科技、书画课程的校本教材已有一定的水平,《栗花飘香》校本教材已出版,对这些特色课程规范管理。对刚起步的课程重在扶持,实施动态管理,有发展的鼓励,否则就自然取消。
五、依托课程特色,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对学生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检验。我校结合自身特点,依托课程特色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依托英语课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
我镇慕田峪旅游景区的特点,我们组织学生到景区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实践活动。根据我镇板栗之乡的特色,结合科学、数学等学科的特点,到我镇的板栗实验园开展综合实践大课堂活动。根据我镇是革命老区,结合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等课程,开展走进革命老战士,清明节扫墓等实践活动。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竹马、高跷等地方艺术特色,开展文化艺术展示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六、科学评价,定期检测,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开展。
1.以《渤海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为日常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以两个标准中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水平标准为尺度对日常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学校加大教学监控力度,实行了教学常规监控和月质量监测制度,每月一次召开教学工作会,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学校还制定了学生层级动态管理表。每月对学生的各种检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通过优秀、合格、待合格、特殊生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分析评价。
2.中心校每月组织各完小进行月考,并对个别学科进行监控分析。月考后教师作详细的试卷分析,同时中心校组织检测年级的教师召开教学分析会,各完小和教研组针对各组的检测成绩进行本组的教学分析会,做到逐层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弥补,提出改进措施。
3.建立教师工作纪要制度。在纪要中记录了教师的日常工作,包括参加的会议、教研活动、教学活动、教案交流情况和平时检测的情况。既是整个学期工作的记录同时也是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提示。
七、科研兴校,利用科研促进学校发展。
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1.从管理上,在教学处下设科研室。并订立相关制度。包括:表彰奖励制度、科研室主任职责、科研员职责、和课题管理办法。本学期,将课题组的日常研究纳入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教研组长要全面关注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进展。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
2.每位课题组老师树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以研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并收集、整理成丰富的文本资料。
3.扎实做好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
4.建立多层次科研课题体系,培训科学的课题科研能力。我校目前共有科研课题21个。其中国家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7个,校级课题7个。课题组长均由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担任,提高了课题组研究的能力。同时我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正规化、科学化,先后邀请市区两级教科所的专家来我校指导。包括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指导等方面,使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
八、注重学生质量,创设学习乐园。
学生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根本。我校坚持让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最大发展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适合自身特点发展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乐于学习成长的沃土。
1.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常规进行规范,包括预习、听讲、作业、考试、检查等相关项目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说明。要求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严格按照要求中的项目去做。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有章可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关注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经历、思维都有着各自的不同。我们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在每个学期进行的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上,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发挥个体能力的舞台。
3.关注学生特长的发展。我们建立校本课程和兴趣小组相结合的活动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途径。像书画、竹马、高跷、少年拉丁、电子小报、小电视台等,只要符合学生的项目,就能够成立,学生不喜欢的逐步消失,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
4.在我校干部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为学生营造了人文化的校园,学习化的校园、科技化的校园。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发挥,学生爱学、乐学。在历次的市区两级视导中,我校的师生均受到好评。在市区两级的抽测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次的六年级全区抽测中,我校取得了英语全区第四名、数学第九名语文第十名的成绩。
第三篇: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代表产生办法
(2008年3月5日院党委会审议通过)
为开好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的规定,制定渤海船院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
一、代表名额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为145名。
二、代表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良的学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普及和科技管理工作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4、在教学改革、学术交流、学科发展、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等工作中成绩突出。
5、热爱科协工作,勤奋敬业,开拓进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代表名额分配原则、构成及产生办法
1、各单位的代表名额分配,主要根据各单位科协会员的数量统筹安排。
2、代表的构成兼顾专业、职业、年龄、性别、民族、党派等,1结构尽量合理。
3、船院科协“一大”代表,由各单位根据分配的名额,结合本部门情况,民主选举产生。
四、代表名额分配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名额分配如下:
1、院领导:8名
2.院办:2名
3.党办:2名
4、组织部:2名
5.宣传部:2名
6、纪监审:1名
7、工会:1名
8、团委:3名
9、人事处:3名
10、财务处:3名
11、学生处:4名
12、招生就业处:3名
13、保卫处:2名
14、基建处:1名
15、后勤管理处:4名
16、维修中心:1名
17、教务处:5名
18、发展中心:2名
19、科技处:5名
20、船舶工程系:6名
21、动力工程系:6名
22、电气工程系:6名
23、机电工程系:6名
24、材料工程系:6名
25、信息工程系:6名
26、管理工程系:6名
27、师范教育系:8名
28、基础部:6名
29、体育部:4名
30、电大部:7名
31、成教部:2名
32、莲花校区:6名
33、教技中心:4名
34、图书馆:5名
35、舍管:4名
36、餐饮:3名
第四篇:自评报告
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自评报告
排头乡中心小学
排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涓水河畔,韶回公路和潭花公路交汇处。建校于一九六九年,是一所年轻的农村中心小学,九三年被评为湘潭市合格中心小学。撤区并乡后,被定为排头乡窗口中心小学。目前学校占地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平方米。拥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电脑室等11间功能室。其中图书室藏书一万四千多册,电脑室装机三十台,其他功能室设施齐备。此外,学校还拥有4×80M直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及水泥篮球场。学校美化和绿化已具规模。配备齐全的设施和优美宜人的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教学班6个,学生300人,教职工16人,这些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有党员5人;中青年教师占40%;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有 人,本科学历有 人;有小学高级(中学一级)职称12人,小学一级职称3人。良好的师资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全体教师坚持以育人为立校之本,视创新为办学之魂,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一直居全乡前列,从二000年至今,有近十位教师的三十多堂次课在市县各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近百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评优活动中获奖,有八十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学校曾连续多次被乡评为“明星学校”,二000年被评为县“文明卫生单位”,二00三年被评为县“示范性完全小学”,二00五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技术实验学校”,二00九年创建省级合格学校。
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是今年全省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之一,我校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学校的科学发展,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自评,现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在市政府召开“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布置、动员会”后,我校迅速行动,全面规划“创建工作”,在教育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1、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湘潭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湘潭市教育局廖贻仲局长在全市“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动员布置”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成立了“排头乡中心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制定了《排头乡中心小学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工作方案》。
5、召开了全校“合格学校建设动员大会”。
第二章 校园规划建设
第四条:我校服务半径7km以内的入学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第五条:我校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整体协调。校园内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交往,能确保师生安全。
第六条:我校占地面积能满足教学及附属设施、体育场地、绿化用地的需要。
1、我校占地面积为 m2,生均占地面积 m2,超过了合格标准。
2、我校学生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是 m2,生均面积为 m2;有200 m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面积为 m2,含标准篮球场1个;有水泥操坪4块,面积为3417.8m2;有风雨活动室1间,面积为 m2。
3、我校绿化总面积为1100 m2,生均面积约为4 m2。
第七条:我校校舍建筑总面积为 m2,生均面积为 m2,有功能室11间。
第八条:我校校舍设计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校舍安全,无D级危房。
第三章 装备条件
第九条:我校公共教学用房齐全。
1、有音乐室,有美术室、劳动技术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具室、仪器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
3、有卫生室1间,并有兼职校医保健教师1人。
4、有综合档案室1间。
5、学校有行政办公室1间,教师办公室宽敞。第十条:我校实验、仪器设备齐全。
1、有科学实验室,内部设施齐全,学生按课程要求做各种实验。
2、我校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符合《湖南省中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目录》。第十一条:我校教学仪器、设施齐全,信息技术设备优良。
1、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和本校实际,按《湖南省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湖南省中小学生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及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配备了音体美卫艺和劳动技能器材。
2、我校有计算机教室1间,学生用机为30台;有多媒体教室一间,面积为65 m2,都能正常使用。
3、我校建立了教师电子备课室,有远程教育收视设备。
第十二条:我校图书室藏书量为14000册,超过生均标准;报刊杂志共 种;学科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能满足教学需要。每年新增图书比例达到了藏书量标准的1%。
第四章 生均公用经费
第十三条:我校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并每年有较大比例的增加。2008年下拨公用经费为 元,生均为 元;2009年下拨公用经费为 元,生均为 元。公用经费基本能满足办学需要。
第十四条: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与管理。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和《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按财务要求编制预决算。严格审批公用经费开支,没有在公用经费列支人员经费和基建投资。
第五章 队伍建设
第十五条:我校有一支以校长为首的优秀领导班子。
1、校长胡建平,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3年参加工作。校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10余年从教工作经历,对教育工作熟悉,具有履行职责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市县获奖。参加过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2、我校有校级领导3人,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3人,平均年龄33岁。领导班子按选拔程序任用,精干贤能,结构合理。
第十六条:我校教师队伍优良,结构合理。
1、我校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全部持证上岗,编制数合理。
2、有语文、教学、外语、科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保健教师。
3、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合理。
☆ 职称结构:有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 学历结构:本科 人,大专 人,中师 人。
☆ 年龄结构:50岁以上6人,36~49岁5人,35岁以下5人;中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0%。
第十七条:我校有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规律,遵守师德规范,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师队伍。
1、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各种观摩学习;学校通过校本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业务理论培训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走进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我校每年举办1-2期师德师风培训班,并有针对性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全体教职工能自觉遵守师德要求,规范教育行为。
3、我校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100%,信息技术达标率100%。
第六章 学校管理
第十八条:我校管理机构齐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管理有序。
1、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了行政负责人竞聘产生,校长聘任制度;学校各岗位教职工实行聘任制。
2、我校设置了教导处、总务处、少队三个二级机构,具体分管教学、学生、后勤等工作;有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我校制定了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有检查、考核、奖励制度。
第十九条:我校管理能实行民主集中制,群团组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1、我校制定了校长行政办公会议制度,一般每两周召开一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校长行政办公会议主要研究学校发展规划,议定学校重大事项,反映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安排学校阶段日常中心工作。行政会议定的事情或决定,由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组织实施,通过校例会布置落实。
2、我校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以上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审议、表决学校重大事项。
3、我校有党支部、工会、少先队组织。党组织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体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能按规定及时拨交工会经费;工会组织在关心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学校党支部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会、少先队工作。
第二十条:我校制定了较全面岗位职责,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教研组,图书、仪器、档案管理员等均有相应职责。每年进行考核,对评为优秀的部门和管理员进行奖励。
第二十一条:我校制定了《教职工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教职工人事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制度》、《奖罚方案》、《教师考核方案》、《小学高级教师职评方案》。实行教师聘任制,做到了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第二十二条:我校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经费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有专职财务人员;经费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财务行为规范。
第二十三条:我校制定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全体师生能较好地遵照执行。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效率高。
第二十四条:学校安全机构健全,管理到位。
1、我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每年与部门和各年级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协管学校安全工作。
2、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校内红领巾广播开辟了安全知识专栏,组织学生开展了防地震、防火灾等逃生演练,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强,多年来学校未出安全责任事故。
3、我校坚持对校园和校内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4、学校坚持24小时值守和夜间巡逻制度;节假日每天有一位学校行政值班护校。第二十五条:我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工作机构及以工会主席为组长的监督协调机构;在学校设置了校务公开栏,并及时、全面进行校务公开。
第二十六条: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1、制定了《2007—2010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了:“一三五名师工程”计划和“有本事就推,有能力就上,有贡献就奖”激励原则,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多出教研成果,争做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2、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励人,管理鞭策人,岗位造就人,培训提高人,环境催促人”的工作思路,切实关心教职工利益,为教职工办实事,2008年兴建了教师宿舍楼,为全校教职工购买了平安保险,为全校女职工购买了安康保险;工会组织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护贫帮困。
3、学校评优评先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
4、学校每学期均开展了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5、我校已通过了“模范职工之家”验收。
第七章 教育教学
第二十七条:
1、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素质教育领导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让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2、我校每期的工作计划,均把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每期的工作总结,以总结素质教育成果为主,保证了素质教育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正落实。
3、我校每期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有安排和总结,每期召开有全校教职工参加的德育工作会议,布置、检查德育工作。
4、我校通过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其它学科渗透,各科教师立足于课本,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教学各个环节之中,使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把学科渗透德育作为教学评优和教案评优重要内容之一。并发动教师撰写德育工作论文和经验总结。
5、着力推进绿色德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黑板报、班队会和重大节日实施传统形式德育渗透,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德育活动。2006年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题;2007年开展了“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2008年开展了“心系灾区”献爱心活动和“传播奥运理念,弘扬奥运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系列活动,2009年开展了庆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
第二十八条:
1、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开设重点班、实验班,学生成绩不排队公布,只通知学生本人。
2、我校转化后进生有具体的措施,每学期向教师收集部分转化学困生的典型材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十九条:
1、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德育工作,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德育工作骨干力量;学校强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全校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2、我校建立了“三结合”教育网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委会章程,与学生家长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3、彭总故居是我校德育基地,曾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我校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了《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周有一节班会活动课。
5、我校建立了家访制度,每学期期中为集中家访时间,平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每学期家访率在30%以。
7、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张贴了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熟记并落实于行动之中,每年推选区市级三好学生,评选“校园十佳”、优秀少先队员和校内三好学生。
第三十条:
1、我校严格按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学严格按课表执行。学生使用的教材除校本教材外全部是由教育局在新华书店统一订购的经国家或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通过的教材。
2、我校制定了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做到与时俱进,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建立了行政值班制度,并严格监督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第三十一条:
1、我校非常重视体卫艺工作,有分管副校长。
2、我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基本达标。
3、我校按要求开足了各年级体育课,长期坚持“两课、两操”,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每年都在98%以上。
4、学校坚持抓好防病、防疫、防食物中毒等工作,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近视眼,学校坚持卫生清扫、检查制度。
5、我校注重加强艺术培训和特长教育,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培养了学生艺术素养,近几年我校有多名学生荣获湘潭县“艺术百佳”称号。
第三十二条:
1、我校注重在科学等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能结合教材实际开出规定要做的实验。
2、我校是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各班都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全校教师都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技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3、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第三十三条:
1、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方面,建有文化墙、黑板报长廊、宣传标语和警示牌;新建和改造了花坛,利用优美的环境育。
2、我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年组织了一次以上的文体活动。第三十四条:
1、学校有课外活动的整体安排,有体育、文艺、科技、电脑、英语等各种兴趣小组。
2、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清除白色污染和养护花草树木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第三十五条:
1、制定《排头乡中心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的“方案”,我校每学期对全校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几年来,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均为100%。
第三十六条:
1、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发了校本培训教材,实施校本培训。
2、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等3个教研组,坚持相互听课、评课,组织开展业务学习。
3、在教学课题研究方面,几年来我校参与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和2个县级课题研究参与了2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有部分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八章 办学水平
第三十七条:
1、我校根据教育局规定,招收服务区内年满6周岁的健康儿童免试入学。
2、我校每年对服务区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详细摸底,做好了学生读书信息记录。第三十八条:
1、制订了《扶困助学制度》,每年我校多方面筹集资金,对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100元至200元资助,并有相关记录。
2、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心理咨询室,每学期进行了1-2次心理教育讲座。
3、制订了《保学留生制度》,多年来我校未出现过辍学情况;有学生异动情况记录,学生异动手续齐全;有毕业生去向表和去向证明。
4、有完整齐全的学生学籍申报资料。第三十九条:
1、我校以国家教育方针为依据,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手段,每学期开展了促进学生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列活动。
2、在推行国家新的课程标准中,我校特别重视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发展,有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典型材料。
3、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学生各科平均成绩全部合格,有学生成绩表和统计表。
4、我校学生品德优良,多年来无犯罪学生和受处分的学生.5、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每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及格率均在98%以上。
第四十条:
1、划分了卫生清扫责任区,学校对清扫情况每天进行检查登记,并纳入班文明竞赛评比当中。
2、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我们了解到,我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服务区群众高度评价。
第五篇:自评报告(定稿)
举行了“水之德——教师师德论坛”活动。在主题论坛会中,教师们学习了《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魅力源于创造》来探讨学习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大家济济一堂,热切探讨了自己从教经历中最幸福的一刻;诠释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理解;在深入学习之际,还进行了经验交流:《我这样塑造自己的职业魅力》。论坛中,教师们神采飞扬,激情澎湃,将新时期教师的魅力彰显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此活动重新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很好的消除了悄然萌生的职业倦怠感。
举行了“水之韵——教师心理辅导”活动。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领下,我校还进行了“做心态阳光的教师”即心理健康送辅导活动,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心理健康讲座,在教师与学生中征集案例进行专项辅导,使老师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与工作。
举行了“水之雅——教师生活指导”学校还提出了“四雅”的要求,即:雅言、雅行、雅量和雅趣,开展了“三行”活动,即:生日赠书卡的“温馨行”,水之雅服饰文化的“美丽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活力行”;学校由工会牵头,组织了教职工羽毛球赛,抽签配对,自主选择空余时间进行练习与比赛,工会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教师自发组成的“水小羽毛球协会”,每周利用双休日定期开展活动,引导教师形成雅趣。
(2)过好“班主任日”,让教师精神和物质双丰收。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庞大的教师队伍,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柱。我们非常重视班主任教师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坚持开展好一年一度的班主任日活动。我们把每年教师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作为班主任的节日,力争做到“三关心”即关心班主任工作,关心班主任生活,关心班主任身体。并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次班主任主题论坛,一个自助聚餐,一份养身足疗,一张购物卡。这个活动已在我校形成传统,并深受班主任老师的拥护和期待。
2、关爱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悦纳自我,增强信心
让特殊学生在校级团体辅导中健康成长
“水育文化”是我校的主流文化,其中“海纳百川,恶浊不分”是“水育文化”精髓之一。学校领导班子发现,对于相当数量的学习困难、行为偏常学生,还未找到促使他们扬帆远航的秘笈良方。于是,我们在关注培养更多优生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让学习困难、行为偏常的学生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倡导教师发扬“水育文化”精神,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此我们策划并启动了“自我超越训练营”系列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从心理辅导入手,聚焦学困生。
训练营由校长书记任营长,学校领导班子和心理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成立爱心小组,建立爱心档案,开通爱心电话,开展爱心走访,策划爱心活动,评选优秀营员,落实学困生、行为偏常生转化工作,帮助学困生、行为偏常生树立积极自强的生活、学习信心,用爱心和赏识帮他们鼓起学习、生活的风帆。如:开展“我自信、我第一”的特色体育游戏——培养学困生、行为偏常生坚韧、自信等品质;开展“让我帮帮你”爱心辅导——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互动游戏,明理导行;召开“敞开心扉”座谈会——交流学习、生活的问题和收获,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开展“我自信,我歌唱”音乐主题活动——学唱励志歌曲,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成效显著:(1)优秀营员不断涌现。训练营共计48名学生,每月都有优秀营员产生。本学期训练营已进行三期主题活动,除第一期启动仪式外,第二期已评选优秀营员19人,占总人数的40%;第三期已评选优秀营员20人,占总人数的41%。每月活动通过发奖状、宣读颁奖词、发表获奖感言、贴喜报、经验交流等形式极大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形成了勇争先进的良性循环。(2)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从上学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到这学期期中考试,全校语数学困生总量由48人锐减至27人,全校转困率达48%。(3)师生、家长一致认可。该活动受到学生、家长、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四(3)班王长龙同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自从进入自我超越训练营后,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都要感谢陈校长对我的精心栽培,更离不开我的班主任胡老师。她抽出休息时间给我补习,巩固我的生字基础。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谢谢大家。”六(4)班刘涛同学虽然这次期中考试没有及格,但老师觉得他的进步还是很大,仍然推荐他为4月份优秀营员。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信心满满地说:“我成绩掉队主要因为过去有点小病小痛就请假缺课,这个月我已经改掉了这个毛病,我相信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六(3)班宋磊同学的妈妈黄静女士说:“自从孩子进了自我超越训练营后,孩子的学习劲头足了,每天都高兴的把自己的进步跟校长汇报。我以前由于工作又累又忙,对孩子疏于关心和管理,现在看到老师、校长都密切关注孩子,也促使我天天过问孩子的情况,非常感谢学校。”老师们都说:“训练营中的孩子近几个月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这给老师们的转化工作也增添了信心。”(4)上级、媒体高度重视。该活动受到硚口区教育局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教育局网站对训练营两期主题活动均进行报道;《武汉晚报》3月4日对训练营开营仪式进行专题报道。
二是注重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童心
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我们结合水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有益身心的活动。
1、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育文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发扬“水滴石穿”的精神,对学生的队列、广播操、自编韵律操、校园集体舞等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最后是分班的活动,如跳竹竿舞、踩高跷、跳长绳、板羽毽、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等。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自信心也在频繁的获奖和展示活动中逐步建立。在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A组第一;在湖北省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获一等奖,踢毽子比赛获区第四名;自编韵律操踏浪获得区特色队比赛第一名;所创编的各种特色操:火炬操、踏板操、器械操等等均在市、区各级各类大型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表演,均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赏;
2、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宝宝书市大集”活动相结合 我们以“好书作伴,水滴石穿”为主题,开展了“水宝宝书市大集”活动。老师发动学生将自己闲置的书籍带到学校,26个班同时在操场上开设了小书摊,并起了好听的名字。学生可自由选择、交易。此活动不仅让学生花较少的钱,读到更多、更好的书,更培养了学生乐于交往,善于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3、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宝宝”电视台活动相结合
学校开办了“水宝宝电视台”,有“校园点击”、“水宝宝剧场”、“点歌台”,“佳片欣赏”等栏目,制作了一期又一期优秀的电视节目,让学生在电视台的活动中感受亲情,友情,生情,师情,为构建师生精神家园创设了良好的空间。
4、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宝宝大型游园会”活动相结合每学年末,学校都开展“水宝宝大型游园”活动。在操场上,有多个活动区域,如“民俗村”、“开心吧”、“交换空间”等等,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游园活动。大家在民俗村里开心的写对联、猜谜语、印版画、剪窗花;在开心吧里包饺子、汤圆,在交换空间里,交换不用的书籍、文具。大家感到在水厂路小学这个大家庭生活的开心与快乐。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打算
1、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有待不断强大。作为硚口区名校,我校的专职教师队伍还略显单薄,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还有待加强,我想只有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软硬件投入,才能更好解决这一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有待不断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其实都有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印记,特别是德育工作更是与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水乳交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加大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有待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光有热情和态度是仅仅不够的,必须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才能走人正轨。只有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才能使学校工作更上台阶。
4、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渗透有待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日常渗透,如何有机渗透,怎样渗透的更合理,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静心的探索。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