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16:2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

第一篇: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

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

摘要:历时两年的艰苦谈判,大连万达集团昨日终于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了并购协议,预示着万达集团的国际化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万达负责人同时透露,目前旗下万达院线已经预披露信息,上市已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上市审核目前正在进行中。

对于AMC公司未来安排,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内外消费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差异较大,以及境内外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和境内外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的不同,万达集团目前暂无整合两地院线公司的计划。万达集团正在认真评估、研究万达院线和AMC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并不排除待万达院线上市后,在万达院线具备资金实力及相应管理水平、符合国内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择机将AMC公司股权资产注入万达院线;当然,也不排除双方继续保持既有经营区域和管理体系不变,各自独立经营。

据悉,此次并购总交易金额26亿美元,包括购买AMC公司100%股权和承担债务两部分。万达同时承诺,并购后投入运营资金不超过5亿美元,万达集团总共为此次交易支付31亿美元。

关键词: 商业地产 外套 大连万达 并购形式 后期整合 并购动因

正文

企业发展的历史: 创立于1988年的万达集团,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截至2011年,企业资产2200亿元,年收入1051亿元,年纳税163亿元,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万达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投资文化产业,已进入中央文化区、大型舞台演艺、电影制作放映、连锁文化娱乐、中国字画收藏五个行业。万达文化产业投资已超过100亿元,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额最大的企业。企业成立之初,万达启动了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旧城改造,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城市旧区改造开发的企业,在全国首创城市旧区改造的发展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万达年房屋销售量占大连市房地产售总量的两成以上,在大连房地产企业中脱颖而出。

1993年: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万达赴广州番禺开发侨宫苑小区,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获得跨区域开发的宝贵经验。1998年:万达到成都、长春等多个城市开发,迈出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步伐。2000年:开始建立第一个万达广场企业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召开万达召开企业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历经三天讨论,统一了思想,决定企业战略转型,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两条腿走路,并将全国各地公司合并调整为商业、住宅两大建设公司。2004年:万达开发建设首个第三代万达广场——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并建有五星级酒店和超高层写字楼,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全国首家提出“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

2005年:万达进行二次机构改革,将商业、住宅两大公司合为一家公司——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确立商业地产为万达核心支柱产业。万达先后成立商业规划院、商业管理公司、酒店建设公司,形成商业地产的完整产业链。

2006年: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北京CBD万达广场开业,万达打赢“三大战役”,奠定万达商业地产龙头地位

2007年万:达集团成立万达连锁百货,正式进军零售业。

2008年:万达集团总部由大连迁往北京CBD万达广场,标志着万达事业迈上新台阶。2009年: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企业新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寻找新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万达集团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企业新的重点发展方向。当年1月,万达集团投资200亿元建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是世界上最好的冰雪度假项目。2010年:广州白云万达广场开业,这是万达商业地产进军广东的首个作品。万达集团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机构调整。一是集团和商业地产总部机构彻底分设。二是商管和院线机构调整,变成为总部、区域公司和单店三级管理模式,真正实现连锁经营。三是项目管理分成南、北区。这次调整,为万达实现实业、资本两条腿走路,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2011年:万达和美国弗兰克•德贡公司成立合资演艺公司,由万达控股,在全国投资100亿元打造5台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秀。

2012年:万达集团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万达投资5亿元,正式成立万达影视制作公司,形成电影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并购全球第二大影院公司——美国AMC。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开工建设。制定十年战略目标。万达集团制定十年战略发展目标,决定实施跨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为中国民营企业争光。2013年: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签约 投资240亿成广西最大文旅项目。万达电商“万汇网”上线试运行 定位O2O模式。美国AMC院线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万达宣布成立英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工 成华东最大文旅投资项目。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签约 万达文旅产业全国布局初成。青岛东方影都举行启动仪式。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正式动工。万达集团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首个万达文化旅游城破土动工。

企业现状:据万达集团官方1月11日消息,其于当日在京进行了2013年度工作总结。去年全年,万达集团资产达到3800亿元,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31%,连续8年保持30%以上的发展增速。

其中万达商业地产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32%;新开业万达广场18座,全国累计开业万达广场85座,持有物业面积1704万平方米,排名全球第二;新开业16家万达酒店,累计开业54家酒店。

文化产业方面,集团2013年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美国AMC影院公司完成收入16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增长53%。万达院线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33%;2013年新开业影城28家,新增屏幕267块,累计拥有1247块屏幕。

万达集团同时发布了2014年目标:万达集团资产达到4500亿元,收入达到2400亿元,经营净利润150亿元;计划开业武汉汉秀、武汉电影科技乐园两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新开业24个万达广场、18家五星级酒店。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收入达到1830亿元,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达到317.5亿元,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虽然同比增长达22%,但在同行大多超额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情况下,雅居乐去年全年403亿的销售额,显然逊色许多。

企业成功之处: 万达企业文化的鲜明特色

诚信是万达的核心价值观。万达创业伊始,开发商建房偷工减料、房屋销售面积短缺的现象很普遍。万达首先把诚信经营和工程质量作为立足点。1991年建设的大连市民政街小区成为东北第一个住宅工程质量全优小区,被首届“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授予当年全国唯一“优质住宅工程”奖牌。1995年,万达开发建设的项目中曾有三个获得“鲁班奖”。1996年初,在全国率先提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三项承诺”对当时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影响极大,带动相当一部分房地产企业掀起销售放心房活动。2000年6月,建设部、中消协等六部门召开千人大会,推介万达销售放心房经验,时任建设部部长俞正声称赞万达集团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部首次推介的房地产企业典型经验,也是全国房地产企业中仅有的殊荣。

自2004年起,集团连续三年投入几百万支持中国信誉论坛,并发起成立中国信誉联盟;积极支持中消协、中房协组织的“房地产业诚信企业”评选工作,该评选活动在房地产行业反响巨大。作为搏击市场的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也是万达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全国最早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的企业,万达1993年就承担了一次性动迁居民4800多户,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大连市新开路旧城改造项目,创造了当时全国旧城改造规模之最。同时,它也是最早实施跨区域发展的企业,1992年就南下广州开发房地产,目前已发展成为跨区域城市最多(30余个城市)、年开发规模最大(年开发量4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企业,为全国房地产企业跨区域经营、做大做强提供了经验。2001年,万达开始进军商业地产领域,从传统房地产开发向现代不动产企业成功转型,为国内房地产企业建设百年老店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全国首创“订单地产”商业模式,即通过与世界及国内领先零售企业签订联合发展协议,采用先租后建的方式,为零售企业量身订建商场,一举成为国内商业地产开发的典范模式。

创新、诚信的企业还需要严格的制度来保证。万达为此提出了“靠制度管人,不靠人管人”的口号,倡导和推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反对家族式管理,迄今为止,包括王健林在内的万达高管没有一个亲属在万达工作。万达建立了近200万字且操作性极强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汇编,其中绝大部分是万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制度。万达在每年的第一季度都要对制度进行专门研讨、修订,推行新版制度。2006年,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现状,万达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全国首个房地产企业ERP系统,将企业制度流程信息化。

万达集团独创了“订单商业”的模式,从而一跃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只租不售 独创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作为一心想在规模上有所突破的房地产开发商,万达也受到了新土地政策的影响。今年,大连市有一块5平方公里的土地挂牌拍卖。如此体量的地块,拿地成本很可能接近百亿元,任何一家单枪匹马都很难操作。但大连万达不愿意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超大地块。“自己拿不下就联合其他企业,” 于是王健林决定合纵联横,依靠其在大连乃至东北地产界的影响力策地产商搞联盟。在他的联合下,大连排名前10位的房地产企业每家出资4亿元,成立一家股权平等的联合公司。

无疑,王健林已经领悟到REITS形式的房地产信托基金是救活商业地产的最佳融资方式。因为,他在此前的开发实践中发现,两年期左右的银行贷款根本无法支撑有长期经营需要的商业地产开发。而国外发展较好的购物中心,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作为资金支持的。

未来发展方向及展望:从收购世界排名第二的院线集团美国AMC到高调宣布成立文化产业集团,万达集团近期一系列大动作抢尽风头。7月25日,消息传来,万达旗下运营百货业务品牌万千百货更名为万达百货,与此同时,万达百货还提出了庞大的开店计划。根据规划,截至今年年底,万达百货将开业57家店。一时间,万达又成为坊间热议的主角。

万千百货成立于2007年5月8日,是中国商业地产龙头企业万达集团下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与万达商业地产无人可憾的霸主地位相比相比,作为配套的万千百货却一直不温不火,在过去5年间,万达百货多数门店尚处于亏损投入阶段。

“2011年,万千百货新开14家店,新增营业面积41.9万平方米。40家店年收入69亿元,而它的竞争对手百盛则凭借60余家店取得了14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从这份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万千百货在万达集团里尚处于“被培养状态”。

无独有偶,广州高德置地集团也传出将其自家百货品牌“西蒙百货”,改名为“高德西蒙”,且一次推出三家商场的消息。而永旺集团也将在今年筹划统一更名事宜,拟将全国范围内的“吉之岛”和“佳世客”统一名称为AEON超市。

万达的此次更名之举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其背后的文章却值得大书特书。

地产与产业结合的趋势日益清晰

万达近年来以地产为核心,多方跨界,广泛涉足文化产业、零售百货、高级酒店、旅游地产、电子商务等领域,在旗下商业地产运行的风生水起之时,万达越来越重视自身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收购世界排名第二的院线集团美国AMC还是此次更名之举,都凸显了万达集团战略中心的转移,万达无疑希望以自身的品牌号召力助力万达百货快速崛起,实现地产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近几年,万达依靠地产升值快速扩张,以纯房东的身份积累了大量财富,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招商率都在当地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中名列前茅,但是由于目前商业地产在全国开始呈现泛滥成灾的趋势,如果仍是一味的满足于地产升值为自身带来高额收益,绝非长久之计,招商难题将逐渐成为笼罩在商业地产商头顶的阴云。前日,有传言海底捞即将涉足商业地产,据知情人士透露,海底捞在大本营四川简阳获得了一块商业用地,规划建设一家体量2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联想起此前梅州东坡酒楼进军商业地产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实体产业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商业地产商的约束,尝试自给自足,这对于商业地产商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事实上,当初万达决定发力百货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受制于人。在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初期,其曾靠“傍大款”以提高物业对商家的吸引力,但在与“大款”沃尔玛的合作中,万达的谈判筹码很低,处处受制于人。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的驱动,万达开始主动求变,进行战略转型,这一方面暗合了房地产行业“去地产化”的发展趋势,将重心由地产开发逐步转向物业的持有和经营,另一方面实现了地产和产业的互相促进,可以最大限度的找到自己在城市发展的地位和价值。

明确单一品牌战略

“万千”到“万达”,一字之差象征着万达单一品牌战略的形成。单一品牌就是一个企业把所有产品都使用同一品牌的情形。分为两种情况:

一牌一品,指一个品牌下只有一种产品的品牌战略,实施一牌一品战略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树立产品的专业化形象,例如星河湾就是这样一种品牌战略。

一牌多品,即一个品牌下有多种产品的品牌战略,如海尔,其冰箱、彩电、空调、电脑、手机、医药等均使用同一品牌,万达目前也是在走这样一个路线。5年前万达之所以选择“万千百货”这个品牌,不能回避的一个原因就是万达对这一品牌的发展前景有所顾虑,如果实行统一品牌冠名,一旦这个产品出现问题,就会殃及池鱼,产生恶性连锁反应,而且出现危机的产品影响力越大,企业的危险也越大,如光明牛奶的回收事件,直接导致其包括酸奶、奶粉在内的全线产品销售受阻。如今万达将“万千百货”回收,无疑是对百货零售这一产业充满信心的表现,万达的目的显然是强化品牌,希望通过单一品牌模式进一步聚焦品牌资产、提升品牌价值,同时这也可以大大节省传播费用,对一个品牌的宣传同时可以惠泽所有产品。

我们有理由相信万达正在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上。

名企案例分析大型作业

学生姓名:周康丽

班级 :英语1201

学号:1207100112

第二篇:案例分析:万达并购旅行社

案例分析:万达并购旅行社

自2013年10月起,万达集团宣布正式涉猎旅行社业务,在2013年10-12月,共收购四家旅行社,范围遍及全国。万达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并购旅行社,另一方面也在旅行社行业内大规模的高薪挖取人才,企图迅速建立完善其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一 万达投资旅行社案例

表1 万达对旅行社的并购案例汇总

投资标的 投资日期

控股情况

投资动机

(1)为万达旅行社的运作提供一个实际体;(2)配合万达在湖北当地的大规模文化产业投资;(3)以武汉为基地,拓展华中和全国市场。

(1)首选建有

(1)建立北京地区旅行社集客及服务平台 万达旅游文化

城地区;

(1)江西省政府关于打造旅游经济区的政策支持,(2)次选主要

以及省内丰富旅游资源,吸引万达集团关注;

客源地;

(2)江西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3)江西亚细亚国旅是江西旅游企业的领头羊。

(3)投资标的须为当地前五。

(1)安徽环球国旅经营规范,市场份额排名靠前;(2)配合万达集团在合肥的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3)未来将加强地接与组团双向发展,打造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相辅相成。

投资标准

湖北新航线国际旅2013-10-10 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70% 北京环行五洲 旅行社 2013-10-18 100% 江西亚细亚 国际旅行社 2013-11-12 55% 安徽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3-12-26 55%

(一)案例一

投资时间:2013年10月10日

投资标的:湖北新航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共同成立:万达新航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结构:万达控股70%,新航线占股30% 投资理念:

(1)新航线能够很好地为万达旅行社的运作提供一个实际体。

(2)万达集团在湖北有比较大的投资,目前已经开业的有中央文化区,这已经成为湖北旅游的新地标,楚河汉界也已经成为很多旅游者非常向往的圣地。明年年底,世界上最好的“汉秀”、“电影乐园”也将开业。旅行社可以为这些投资项目提供宣传、技术和服务平台。

(3)万达新航线以武汉为基地,有利于拓展华中和全国市场。

(二)案例二

投资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投资标的:北京环行五洲旅行社 投资结构:万达全资收购

投资理念:万达建立北京地区旅行社集客及服务平台

(三)案例三

投资时间:2013年11月12日 投资标的:江西亚细亚国际旅行社

共同成立:江西万达亚细亚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理念:

(1)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江西省政府关于打造“一核三片五城十县百区”旅游目的地体系、“将南昌打造为江西旅游的核心集散地和旅游名城”、“将环鄱阳湖、赣中南、赣西三大旅游板块打造成重要旅游经济区”等政策,以及江西省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引起了万达集团的高度关注。

(2)江西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2012年,江西省旅游总人次为2.05亿,旅游总收入为1402.59亿元,增幅比例均超过20%。

(3)江西亚细亚国旅经营规范,品牌优良。亚细亚国旅现拥有二十多个门市部、六个驻外分公司及办事处、三家省内分公司、两家自主经营的酒店、一家航空服务公司、一家会展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40人,已成为江西旅游企业的领头羊,是一家很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型旅行社。

(四)案例四

投资时间:2013年12月26日

投资标的:安徽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共同成立:安徽万达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结构:万达控股55% 投资理念:

(1)安徽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环球国旅经营规范,品质优良。

(2)万达集团在合肥投资建设万达文化旅游城,需要寻找适合的旅行社共同打造万达品牌:安徽环球国际旅行社以其排名靠前的市场份额占有量,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资质成为此次并购的最佳选择。

(3)目前环球国旅以组团游为主,今后将加强地接与组团双向发展,同时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做到线上线下的相辅相成。二 万达投资标的选择标准

(一)首选建有万达旅游文化城地区

万达旅业新增和并购旅行社,会首先选择已建有万达旅游文化城的地区,比如长白山、西双版纳、大连、哈尔滨、南昌、青岛、合肥等地。

(二)次选主要客源地

即便没有万达旅游文化城,但只要是主要客源地,万达旅业也会考虑在当地新增或并购旅行社,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旅行社总体规模20家左右,此外,还将在5个主要客源地新增或并购旅行社。

(三)投资标的须为当地前五

在旅行社的选择上,需要符合以下条件:在当地排名前五名;资质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既有送团能力,也看地接服务,地接能力、服务标准、服务体系要比较好。上海、北京、广州没有万达文化城,因而,在这些城市主要考核旅行社的组团能力以及网络是否健全。万达旅业的目标除了传统旅行社业务以外,还要看企业的综合效益,不仅看这家旅行社能带来多少盈利,还要考量他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力度,万达旅业更看中后一点。总之,万达旅业是计成本的,也是考虑回报的。

三 投资理念分析

(一)旅行社:万达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核心营销渠道

万达集团目前正在从事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都是世界级大手笔,带动了中国文化旅游模式的发展和创新,颠覆了世界旅游规划常规,而旅行社作为串起万达集团各文化旅游项目的金丝银线,将成为各文化旅游项目的核心营销渠道之一,这正是万达集团所看重的并购价值所在。

万达提出:未来2-3年内,万达旅行社要完成在全国的布局,投资10亿元、并购约十家旅行社,给正在布局的万达城或是其它文化旅游项目运营,提供各方面支持。

(二)发展全产业链

2013年以来,万达在全国范围内投资了数个万达城项目。其中,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的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总投资为300亿元,青岛东方影都总投资为500亿元。除了上述万达城项目之外,旅游地产项目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目前已经开业,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也在今年正式开工。

万达现在投巨资开发自己的度假区,开发万达自己的文化旅游城。万达自己的旅行社首先要给自己的度假区、文化旅游城输送客源,成为联系度假区、文化旅游城的纽带。旅游地产与旅行社可以形成联动效应,旅行社有稳定的客源,能保证终端消费。这意味着,旅行社可以不赚钱,但是温泉、酒店、航空公司等关联业务可能赚钱。万达表示,未来不排除进入航空领域,希望发展全产业链。

对于今后在旅行社行业的投资,万达表示投资旅行社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投入。遇到理想的收购对象,只要符合条件,我们都会通过并购方式,迅速发展万达旅行社业务。

第三篇:海尔集团并购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并购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1994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107位,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1996年销售收人达62亿元,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13个门类,500余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1996年出口创汇达5700万美元。集团内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个,员工13000人。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9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19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19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在这16家中,海尔认为对红星电器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次兼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在短时间内就使红星扭亏为赢并且成为海尔洗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德海尔则是海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操作较为规范的一次并购,虽然其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不小,但不像红星是由青岛市政府直接划归海尔的。海尔大多数的并购都没有跨行业(白色家电业),但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海尔并购的脚步越迈越大,这次并购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鉴于以上三次并购的重要性,在这次调研中较多地关注了这三次并购,在下面的报告中将主要介绍这三个案例。整体兼并一一一红星电器公 司

一、背景

1991年由青岛电冰箱总厂、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组建而成的琴岛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9月更名为海尔集团,产品以制冷设备为主。1993年7月集团与意大利梅洛尼设计股份育限公司合资创办琴岛海尔梅洛尼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滚筒洗衣机。199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5.65亿元,利润2.1亿元,生产洗衣机71.3万台,1995年5月海尔洗衣机“玛格丽特”被评为1995年中国市场十大畅销洗衣机。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拥有3500多名员工,年产洗衣机达70万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但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而且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6亿元,前景堪忧。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和3500多名职工的生计,19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这是一次引人注目的旨在盘活国有资产而在政府牵线搭桥下进行的产权交易,其成败扣人心弦。

二、并购目的中国家用洗衣机行业快速发展始于70年代未,1995年总产量达到约950万台。一般而言,家用洗衣机可分为单桶、双桶半自动洗衣机及全自动洗衣机,而全自动又可分为波轮、滚筒及搅拌式。单桶洗衣机为原始类型,1995年时大多数厂商已不再生产。双桶半自动较全自动便宜,是当时中国市场的主流,而滚筒在欧洲较为普遍,但在亚洲以波轮更为常见。对于当时总容量达900多万台的洗衣机市场,海尔70多万台显然只是一个不大数目。而且海尔洗衣机当时以滚筒为主,产品系列比较单一,要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它必须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线的长度。红星作为一个老牌的洗衣机生产厂,其设备、技术以及工人的熟练程度在当时都应是相当好的,它所缺乏的主要是科学的管理和市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而海尔正是以管理和出色的市场观念而著称,因此它们的结合有着极大的合理性。市政府的出面使得这一并购进行的十分的顺利,而且由于是由市政府将红星整体划归海尔,不需海尔出资,这大大降低了并购成本,这恐怕也是海尔认为红星并购案例是它所进行的最成功的并购的原因之一。通过这一并购,新成立的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不仅将原有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产生了规模经济,并且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大大增强了自己在洗衣机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并购经过

(一)组织结构的变化

1995年7月4日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后,更名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从而使它成为海尔梅洛尼洗衣机有限公司之后海尔集团下属的第二个洗衣机子公司。

(二)接管过程

1.文化先行

1995年7月4日,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永森奉命来到由红星电器公司更名的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就任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划归之初,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便确定一个思路,海尔的最大优势是无形资产,注入海尔的企业文化,以此来统一企业思想,重铸企业灵魂,以无形资产去盘活有形资产,是最重要的一着。

海尔集团副总裁杨绵绵首先率海尔企业文化、资产管理、规划发展、资金调度和咨询认证五大中心的人员,在划归的第二天便来到红星电器公司,开始贯彻和实施“企业文化先行的战略。“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开始植人并同化着“红星”的员工们。随后,张瑞敏又亲自到“红星”,向中层干部们讲述他的经营心得,解释“80/20管理原则”,灌输“关键的少数决定非关键的多数”这个“人和责任”的理念。

“企业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而在人的因素中,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虽是少数,却在企业发展中负有80%的责任。”

令“红星”中层干部们耳目一新的“80/20原则”,关于解决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要用不同方法的“法约尔跳板原则”,以及引用的中华民族的古训:“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唤起了‘红星”广大中层干部的进取心,鼓起了他们奋发向上争一流的风帆。张瑞敏进而从分析企业亏损引申出海尔oec管理,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出成果,从今天出成果,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他提出,当前要群策群力,从三方面做起:

一、以市场为中心,卖信誉,不是卖产品,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顾客需要和市场满意来做;

二、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能力,用最小投入得到最大产出;

三、从现在起,每天作出计划,目标量化分解到人,抓紧抓死,要在2至3年内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名牌,最终在国标上创名牌。

2.“范萍事件”

应该说3500多名红星电器公司员工,对企业划归“海尔”表示了欢迎和拥护的态度,但由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海尔的管理方法,在理念上存在着认识偏差。海尔的管理指导思想立足“以人为本”。对此,以柴永森为首的新领导班子,没有简单地采用单纯说教的方式,而是抓住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典型事例来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观念上的转变。

一天,洗衣机生产车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质检员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这本是一件小事,因为过去企业发生质量问题从来都是罚一线工人,但若是用海尔的管理观念来看这件事,则不应该如此简单处理,当事者周围的干部们更应当逐级承担责任,针对这件事,他们利用集团主办的《海尔报》,开展了《范萍的上级负什么责任》的大讨论,并配发了评论《动真格的,从干部开始》。以此为出发点,柴永森督促下级部门迅速处理企业数年来的洗衣机存库返修问题,但拖拉惯了的下级部门认为此事无关紧要,并没有按期照办,柴永森据此引咎自罚了300元。

全新的海尔管理,使原红星人受到震撼,尤其是广大干部,开始认识到管理的差距与不足了。

干部红黄榜迅速设立,先后有10位干部对自己工作的失误进行了自罚,许多长期难以根除的质量、供货、干部作风等问题由此得到解决。抓住员工观念已有所转变的时机,柴永森组织全体员工分批参观海尔电冰箱等企业,使他们亲眼目睹海尔科学有序的管理现场,集团oec管理,寻找自身差距。海尔现场管理的精髓是“责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除去生产环节,哪怕是车间里一扇窗户的玻璃,其卫生清洁也有指定员工负责。而该公司现场管理最大的弊病就是责任不清,出了问题谁也不负责

任。

参观回来后,该公司各分厂都把严抓现场管理,落实每人、每事、每天的责任,作为开展工作、上水平的突破口,各分厂领导每天至少有6小时靠在现场,抓薄弱环节,解决实质问题,促使现场管理水平每天都有提高。过去现场管理较差,各种物品乱堆乱放的总装分厂,现场面貌从此变得整洁而有条理,崭新的《现场管理区域图》挂在车间大门处;最优、最差车间主任、员工及评比缘由,提醒大家注意的当日工作重点,工整地书写在黑板报上;日清栏内质量、生产、物耗管理、设备、文明生产、工艺、劳动纪律等条目标注清晰,一目了然;车间地面上新画的区域黄线,将各种物品的设置,界定了归位明确的界限。现在,该公司各分厂均改变了过去那种从投入到产出的无序状态,形成了系统管理。3.市场理念的导入“我们一切工作的效果,最终是通过市场来反映的。”海尔集团这个经营理念,在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得到再次印证。在新理念的导向下,该公司一切工作都围绕市场展开:

棗建立健全了质保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使产品走向市场有了可靠保证。

棗建立高效运作机制,全面调整内部机构。撤销34个处室,成立销售部、财务部、制造部、技术质量部、综合部和科研所,实行5部1所管理。按照“公开竞争、择优上岗”原则,中层干部105人减至45人。

棗改革干部制度,变“相马”式的干部提拔制度为“赛马”式的竞争制度。公开招聘、选拔一流人才,充实各部门干部岗位,仅销售部门即招聘了5o多位大专学历以上的营销人员。崭新的用人观念,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给企业人才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使洗衣机营销系统寻找到新的启动点。棗调整销售战略,重塑市场信誉。根据国内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克服种种困难,加大产量,将过去单纯面向国际市场的全自动洗衣机,在出口的同时投放国内市场,并冠以朗朗上口的“小神童”新品牌;新开发了一种适销对路、大容量的气泡双桶洗衣机,起名为“小神泡”。两种新品牌产品投放全国各地市场后,一炮打响,供不应求,使失去的洗衣机市场重回“怀抱”。海尔集团还有条营销理念是:“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越是淡季越应该做工作,越是淡季做工作越能收到效果”。过去,该公司营销人员在夏季前后的洗衣机销售淡季,常常是呆在企业里轧帐囤积。为改变营销人员的旧观念、旧习惯,该公司临时筹措出差资金,发动营销人员在淡季走向全国各地市场,强大的“淡季攻势”,果然使沉寂的洗衣机市场红火起来了。1995年底,该公司又根据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名牌这个目标要求,进行了力度较大的产品结构调整,下马了一批商场滞销产品,同时确立了加速开发市场畅销的“小神童”、“小神泡”系列洗衣机目标,保证每月开发一种新产品。

(三)整合的成效

企业却在划归后不久,通过引进海尔竞价模式,使每台海尔5公斤洗衣机的配套成本降低15.3元,按每年60万台产量计算,1年可降低成本近1000万元。在划归后的第三个月里,公司实现扭亏为盈;9月盈利2万元,10月盈利7.6万元,11月盈利10多万元,12月一个月盈利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据国家权威部门最近统计,该公司洗衣机销量,已从1995年7月份的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截止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1996年海尔洗衣机发展势头更猛,一次性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并囊括了洗衣机行业几乎所有的最高荣誉:荣获中国洗衣机“十佳品牌”第一名;出口量全国第一,仅一个品种出口日本就占日本进出总量的61%,占中国出口日本的91%中国每出口两台全自动洗衣机就有一台是海尔出口的;国家质量抽检连续两年荣登榜首,其中全自动洗衣机无故突破了7000次大关,达到国际新水准;荣获全国消费者欢迎产品第一名、九七购物首选品牌第一名,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率调查活动中,海尔洗衣机成为唯一一家投诉率为零的企业。目前,海尔洗衣机已拥有8大系列50多种规格洗衣机产品,成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唯一一家可同时规模生产欧、亚、美三种风格洗衣机的企业。

投资控股――顺德爱德集团

一、背景介绍

顺德,是创造了中国家电工业奇迹的城市。只要看看下面这些产品的名字,你就不会怀疑顺德为什么

会被誉为“家电王国”了。科龙华宝和美的空调,容声冰箱,爱德电饭锅,格兰仕微波炉,希贵抽油烟机这些人人皆知的名牌家电产品,都诞生在顺德。其中,爱德集团生产的爱德牌电饭锅的产量规模和市场覆盖率在同行中多年一直占据第一。1996年市场占有率高达26.2%。1993年1月,李鹏总理和乔石委员长曾先后到爱德集团视察。1991年,爱德集团开始实施“小家电”向“大家电”转移的结构调整战略,当年便投资上了年产20万台的广东第一家,中国第一代大容量全自动洗衣机,借助爱德这块名牌,产品曾风行一时。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是“洋名牌”的冲击,爱德洗衣机日益力不从心,两年来一直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债务缠身,于1996年7月正式宣布停产。公司高层决定寻求一家有实力的家电厂商合作重振山河。此时的海尔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1995年海尔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3亿元,利润2.4亿元,1996年销售收入61.6亿元,利润3.1亿元,整个企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上升势头。1996年海尔洗衣机的产量达到了103.81万台,“海尔”商标被评为最有价值的家电品牌。

二、并购目的在顺德周边,早已有威力、万宝、高路华和风凰等5家全国名牌洗衣机企业“盯”上了爱德,但爱德又为何“舍近求远”地寻求与海尔合作呢?

关键还是海尔的品牌、质量、发展打动了爱德。

爱德集团总经理李文坚说,爱德早就注意到,这几年,由于家电产品需求过剩,所有家电同行都被迫降价,引起效益下滑,惟独海尔不但不降价,反而供不应求,多年一直处于超常规增长态势,商标价值评估达77亿多元,高居家电同行榜首。尤其是海尔洗衣机的发展更令人凉讶,推向市场不致两年,便一举夺得同类产品质量、产品占有率、消费者购物品牌等8项全部第一,能和中国家电的“领头羊”合作,爱德未来的发展也一定能呈现“超常规”。这就是爱德加盟海尔的初衷。从全国来看1996年中国城镇家庭洗衣机拥有率达到了90.06%,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许多家庭拥有的洗衣机使在八十年代中期购买的,现已需要更换,加之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他们对洗衣机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尤其是全自动洗衣机。而人口数2.5倍于城镇的农村家庭在1996年洗衣机的拥有率仅20.54%,洗衣机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正是鉴于这些原因,享有中国家电第一集团之称的海尔自然想在洗衣机市场上更有作为。爱德集团本身有着较强的实力,而且地处临近港澳、东南亚市场的广东顺德,对于想通过并购快速扩张的海尔有着较大吸引力。而且,顺德作为中国改革的前沿地区,其优越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另外,顺德地方政府在这次并购中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把这一点作为此次并购的特点加以介绍。

三、并购过程

19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跨过长江,南下挺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广东顺德市,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赫赫有名的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总结接管红星等企业的经验,这次海尔依然是以文化导人为主要手段,派出了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苏芳雯和海尔洗衣机公司总经理柴永森一行前往顺德。他们的使命有两项,一是向爱德集团员工传播海尔企业文化,实施”观念先投入”;二是切身感受、交流并吸收南国重镇改革开放的新信息,新观念,进行南北企业观念上的优势互补,使海尔企业文化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厚。海尔人常常自豪地说,海尔最大的优势,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的报国精神。在此之前,海尔就以观念和企业文化等作为最大的投入,在不注入资金的情况下将红星电器公司从负债累累的破产边缘救活过来,一年半时间便创出了中国洗衣机第一名牌的奇迹。用企业文化盘活存量资产,已成为海尔规模扩张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模式。在爱德洗衣机公司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苏芳受详细讲述了海尔怎样从12年前的一家亏损小厂跃变为年销售额超过60亿、利润超5亿元的中国第一名牌家电企业的辉煌历程,讲述了海尔为什么能用10年时间便走完国际同行需用50年才能走完的路,讲述了什么叫“星级服务”,什么叫“真诚到永远”,讲述了海尔人与爱德人将怎样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明天。爱德大多数干部听了海尔的文化介绍后,都从内心感受到鼓舞,感受到踏实、充实,打消了许多顾虑,坚定了与海尔合作的信心,都一致认为“加盟”海尔的选择是正确的、超前的,并说,跟着海尔干,顺德海尔也一定能创出名牌,企业也一定大有前途。

海尔洗衣机公司派出赵振中任顺德海尔公司总经理后,他不住爱德集团安排好的“贵宾楼”,而住进企业设施简陋的招待所里,他每天和职工们一同下车间,一同加班,一同在职工食堂就餐。这位海尔老板无私奉献、敬业报国的行为,就是海尔文化价值的体现,深深打动了爱德员工的心。赵振中却说,因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代表着海尔形象,也代表着青岛企业形象。在公司上下一心奋战10多天后,原已停产半年之久的洗衣机总装线已全面恢复运转,在家待业的爱德员工已全部回厂上班,原定5月中旬正式出产品,提前到4月中旬,以海尔命名的新一代电脑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从顺德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四、并购特点

与红星案例不同,这一次并购是跨地区进行的,当地政府的态度对于并购能否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务实精明的顺德人此时展现出了他们的远见,顺德市以及爱德集团所在的桂洲镇对此次并购都表示了支持,桂洲镇是顺德家电工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小家电,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霸主地位”,镇政府支持爱德选择海尔这个中国大家电第一名牌合作,他们认为得益的不仅仅是爱德,对全镇所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服务水平等,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和促进。镇政府官员甚至认为,海尔的到来,可使桂洲的小家电继续保持全国的“霸主地位”。顺德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从1992年撤县建市后开始的。有人说顺德的崛起90%以上是靠政策,顺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锦秋曾说,这是因为顺德抓住了90%以上的发展机遇,体现在4个字上:务实,快速。务实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企业采取“让利发展”政策上。为此,提倡政府利益向企业分配,每年都要从市政收入中拿出20%来支持企业发展,水、电、用地、用工和税收上都实行减兔。正是宽松的政策环境,使企业获得高速发展,然后又以丰厚的效益回报政府和社会。目前,顺德基本上已消灭了城乡差别,家家户户都已提前10年进入了“小康”阶段。从经济发展程度看,顺德已完成了“资本积累”,正进入以投资为主的第二次创业阶段。顺德第二次创业的总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达到发达国家中等工业水平。其思路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尽快淘汰劳动力密集型、污染型产业,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业。具体做法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将国内外大集团、大财团和名企业都吸引到顺德来。此次爱德集团与国内最有名,实力最强的海尔集团合作,就是顺德实施第二次创业的突破口,在全市震动和反响都很大,为顺德企业如何吸引名牌大企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经验,市委市府对此非常重视和支持。对于顺德海尔公司,市委市政府和桂洲镇都已决定,要在两级政府的权力范围内全力支持,首先是在信贷方面倾斜,其次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政府税收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企业,增值税也将返还一部分,再就是水、电、土地、用工等都将实行最优惠的政策。由此可见,在这次并购中,顺德地方政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至少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他们的支持直接促成了爱德与海尔的合作;其次,地方的支持使得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整合与重组得以顺利进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走上了生产经营的正轨。从这一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并购中地方政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如能取得他们的支持并购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强强联手一一一西湖电子

一、背景及井购目的有关数字显示,我国彩电生产能力已达3000万台,而市场年需求只有2000万台。彩电生产行业被称为“黑色家电”,商标品牌价值被评估为77.36亿元的“海尔”选在此时“下海”棗进入黑色家电业,多少有些令人惊讶。1997年9月海尔与浙江省最大的电视机定点生产企业西湖电子集团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大屏幕彩电。

海尔为什么要在彩电市场竞争异常残酷时“自投落网”呢? 海尔总裁张瑞敏十分肯定的认为:中国彩电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他说,海尔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观察与调查,认为中国彩电企业最大的弱点之一是技术开发能力低且雷同,而以电脑、电视、电信一一体化为标志的数字技术时代正悄然来临。用数字技术代替以模拟技术为主的电子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市场。因此,拥有雄厚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海尔有能力在未来的彩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集团副总裁杨绵绵认为,上彩电也是海尔事业发展的要求。海尔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而她认为要脐身500强就必须实行“多元化”,海尔从白色家电转向黑色家电就十分自然了。而作为拥有资产近17亿元的国家一级企业西湖电子集团,主导产品为彩电、彩色显示器、vcd、电子琴及电子元器件等。公司建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电视设

计、综合电子电器产品设计、数字技术应用、工艺技术、专用集成电路等五个研究所和一个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中心,具有年生产120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公司连续8年进入全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前列,并进人全国科技开发实力百强企业行列。近年来在满足自己品牌生产的基础上,为日本的三菱、韩国的大字、国内的牡丹公司进行定牌生产,但几年的合作并没有给“西湖”自己带来太多的的实惠,而西湖在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弱点却一天天暴露出来,由于西湖拥有一支近200人的科研队伍,具备多项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成熟技术,在这几年彩电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西湖仍能站住脚,但已经缺乏后劲。西湖是一家有雄心的企业,因此寻求一家有实力和强大市场开拓的企业与之合作成为它明智的选择。

二、并购经过

1997年9月海尔推出了其自有品名的中国数字丽音彩电“探路者”和vcd、电话及电脑等信息产品。调研中据海尔员工介绍,根据西单商场销售额统计估计海尔彩电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对此数据加以证实。对此次并购的具体操作过程由于无法深入了解,因此不知道双方各自的出资比例。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也不尽一致,有的说海尔不曾投入一分钱只是利用其自身的无形资产入股,但有的媒体却称是双方共同出资。

三、并购特点

毫无疑问本次并购是海尔若干次并购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次,它标志着海尔集团向着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迈进了重要的一大步。就兼并方式而言,海尔也认为这是其品牌运作的一种高级形式,超过了其所谓“吃休克鱼”的模式,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新造了一条活鱼。

第四篇: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2009年TCL品牌价值达417.38亿元人民币(61.1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汤姆逊公司

汤姆逊是法国最大的国家企业集团,位居全球第四大的消费类电子生产商。汤姆逊的业务范围集中在视讯产品系列和数码处理等领域,是一家工业和科技并重的世界级集团。在媒体内容的制作与传输领域,汤姆逊占有整个欧洲解码设备60%~70%的市场份额,并垄断了好莱坞几乎所有主要的内容传输与后期制作设备及其服务。在欧美的DVD碟片软件市场,汤姆逊下属的碟片公司更有市场份额高达85%的垄断性占有率。

并购情况简介

2004年7月29日,TCL与法国汤姆逊共同出资4.7亿欧元,其中TCL出资3.149亿欧元占67%的股份,Thomson出资1.551亿欧元持有另外33%的股份,合资组建的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 CORPORATION(简称TTE)在深圳隆重开业。然而,并购背后却显出了资本隐患。当时的Thomson彩电业务一年亏损1.3亿欧元。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一年亏损0.8亿欧元,而2003年TCL一年的净利润才约为0.57亿欧元。并购的前期是要用现金填补并购窟窿的,这就容易把资金链拉长,造成现金流风险。“造血”能力的不足,“输血”过量,便会引发资本黑洞——资金连断裂,导致企业“休克”或“死亡”。

由于TTE欧洲的销售渠道是以销售CRT显示器见长的欧洲业务模式。落后的产品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转变,以及新产品研发上市缓慢,TTE欧洲的市场就成了“闭路”。而这时,TCL在国内所擅长的促销战,因资金链吃紧及业务模式不同,在欧洲市场也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直到2005年7月,TCL以1亿港元接手Thomson在欧美400多人的销售团队。本打算从生产、研发到销售整个环节都可以更有效的驾驭这个“巨无霸”企业。但是接手后,却发现文化不相容、供应链整合缓慢,研发落后、新品上市缓慢、产品售价没有竞争力,到最后不得不对TTE欧洲进行业务重组。

欧美市场是一个成熟而又高端的大容量市场,任何一家中国的电子企业都梦寐以求的进入来分一杯羹。可在欧美市场也形成了垄断格局,接受一个新品牌也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欧美市场还对中国企业还设置了重重壁垒。截至2007年8月,TCL多媒体在欧洲业务上的累计投资损失约为3亿欧元,成为TCL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

并购的总结

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两者在组织文化方面融合的困难;(2)高估收购带来的经济效益;(3)收购代价太大;(4)企业没有认真考察收购对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者没有在收购前谨慎的选择收购对象。TCL对Thomson整合的不力,主要体现在,高估了Thomson的专利技术,还有就是忽视了专利技术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过时的技术所支持的产品终会被市场淘汰;还有在供应链管理上,也因技术落后,产品研法缓慢,新品上市缓慢,售价没有竞争力,更因为缺少国际化的运营人才而雪上加霜。这一切最终归结到对跨国并购的不够审慎造成的,重组瘦身就是必然了。

当然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来看一下商业环境,我国还是不完全市场经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企业家积累的经验,能不能照搬到国外市场。国外已经有几十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在海外,不是你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而是消费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企业要生产什么。这样,消费者才接受你。在中国成功的企业中,在海外成功的还很少。其次,就是公司的国际化人的缺少。TCL并购后前期做的不太理想,后期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第五篇:万达集团转型发展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研究

2014年第 期(总第 期)

首钢发展研究院 2014年 月 日

万达集团文化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一、万达集团基本概况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已经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大核心产业。2013年,万达集团资产3800亿元,年收入1866亿元,净利润125亿元。2014年上半年,万达集团资产达到4600亿元,同比增长21%;收入920.7亿元,同比增长24%。近期,万达集团在电商公司发展、主要公司上市、金融集团成立、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加快步伐。到2020年,万达集团将形成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电商五大业务板块。

万达商业地产是国内商业地产的龙头企业,且是世界第二大商业地产业主及运营商。万达商业地产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订单式管理”,通过与品牌商合作进行全方面的资源整合,以及一年20家店的迅速扩张,这种模式很快让万达吸引到了很多“廉价”的资源。截止2014年8月29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在全国开业95个万达广场。今年上半年,万达商业地产收入668.5亿元,同比增长18%。

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管理运营公司,拥有五星级酒店品牌万达嘉华、超五星级酒店品牌万达文华和顶级酒店品牌万达瑞华,在全国开业运营60家五星级和超五星级酒店。万达百货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等地开业80多家百货店。今年上半年,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04%;万达百货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62%。

万达集团从2005年开始投资文化产业,2012年11月在北京注册成立文化产业集团,注册资金50亿。成立当年文化产业收入超百亿元,2013年收入255亿元,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文化产业30强第一名。今年上半年文化集团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29%。

目前,万达集团拥有两家上市公司,2012年9月,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并购全球第二大影院公司——美国AMC,是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海外并购。2013年12月,美国AMC院线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13年5月,万达并购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后改名“万达酒店”。不过万达真正图谋上市已久的两块核心资产分别是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电影院线。值得玩味的是,这两家原本准备在A股上市的公司,却先后折戟。2014年9月16日,香港联交所披露,万达商业地产提交上市申请版本的招股书,筹资规模在50亿至60亿美元之间。万达商业地产是在多年谋求A股上市未果的情况下转投港股怀抱的,有可能成为香港历史上集资规模最大的地产企业。

2014年8月,万达宣布与百度、腾讯联手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万达集团成立电商公司,旨在利用自己庞大的线下资源,与百度、腾讯的线上资源强强联合,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对于商业模式,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电商模式所不同,万达很巧妙地以O2O的方式切入,试图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广场。

成立金融集团,构造金融板块,实现新的转型发展,打造的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万达计划今年三季度注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负责万达所有的控股、参股以及财务投资。万达已经注册成立了一家百亿级别的投资公司,正在申报成立一家注册资本300亿的财务公司,并在多个金融行业进行投资。

二、万达集团四次转型

万达在大连成立时主业是做房地产,成立26年来,经历了四次转型。1993年,万达第一次转型,从大连跨区域到广州开发,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2000年5月,万达历经三天讨论,统一了思想,决定企业战略转型,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两条腿走路,并将全国各地公司合并调整为商业、住宅两大建设公司。2005年,万达先后成立商业规划院、商业管理公司、酒店建设公司,形成商业地产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商业、住宅两大公司合为一家公司——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确立商业地产为万达核心支柱产业。2005年,万达开始涉足文化产业,进行第三次转型。2005年,万达集团成立院线公司。捆绑于万达商业地产的万达院线迅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以8.33亿元的成绩问鼎2009年全国票房冠军。2012年12月,万达集团在北京注册成立文化产业集团。2012年万达集团开始实行跨国发展,进行第四次转型发展。2012年9月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2013年5月万达商业地产借壳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登陆香港资本市场,2013年6月万达集团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投资近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

三、万达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旗下共有11家公司,涉及文化旅游城、电影产业、舞台演艺、电影娱乐科技、主题公园、连锁儿童娱乐、连锁量贩KTV、报刊杂志、艺术收藏等9个领域。万达文化产业突出游乐、娱乐性行业,并做成连锁,形成规模效应。文化旅游城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大成者,是万达集团凭借多年在商业、文化、旅游产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创新的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万达拥有电影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从影视基地、制片、发行、放映到电影节的全部内容。万达的舞台演艺不是传统的舞台戏剧,集舞台节目、水中节目、舞台变化、高科技于一体。万达电影娱乐科技集合全球最顶尖的电影科技娱乐项目。连锁儿童娱乐内容以儿童体验式互动游乐为主,结合儿童教育、零售、美食等。

万达能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龙头,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创新文化产业模式。在产业要素、科技含量和经营模式上都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用新的产业模式引领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思维,万达做文化产业,绝不简单就文化研究文化,就旅游研究旅游,万达打的是组合拳。万达文旅项目把科技、文化、旅游、商业要素集成,做文旅商综合体。不同产业相互依托、互为支持,产生综合效应。如武汉中央文化区,这是中国城市中第一个叫中央文化区的项目,里面搞了10个文化项目,包括全球首个电影科技乐园和汉秀两个重大文化项目。

万达文化产业走的是高科技文化产业的道路,没有采用传统的演舞台剧、办歌舞晚会的产业模式,特别注重在文化产品中注入世界最新科技,打造高科技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如武汉汉秀、电影娱乐科技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科技型文化产业。万达只有走高科技文化产业道路,搞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文化产业,企业才有定价权,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利润。

二是大投入,大产出,产业规模经营。万达做文化产业坚持一个原则,坚决把规模做大,做连锁化。借鉴跨国商业企业的连锁经营理念,所有文化企业都采取连锁经营模式,做到3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制度、统一运营。万达要做的文化产业,不是一台戏、一部电影,而是结合文化与科技快速做大带来更高收益的项目。截至目前,万达在全国共签约12个文化旅游城项目或旅游度假区项目,其中9个项目已经全部开工,且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入运行,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三是人就是一切,人就是事业。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创意和人才。万达做商业地产是从住宅地产转型过来,刚开始就是找人,人找到了,事情才能做好;转型做文化旅游,最重要的还是找人,不光找到人,还要找到合适的人。万达不仅注重引进国内一流人才,更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顶尖人才。万达文化旅游规划院有300多人,一半是外籍,其中不乏全球行业顶尖高手,特别是首席主题公园包装师、首席剧场设计师、首席电影特效师等六位首席都是世界行业大腕。这些顶尖人才,很难自己培养,万达就用高薪把他们挖过来;如果实在不愿意进入公司,万达就与他们公司签订排他合作协议或者买断他们的知识产权。

四是突出中国元素。万达把文化旅游作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既然作为主业发展,就必须体现中国文化,绝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东西。万达在全国建很多主题公园,各地主题公园的设计都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万达还要求所有主题公园都要有几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大件游乐设备。万达文化项目突出中国元素、体现地方特色、设备独家定制的优势在运营中逐渐体现出来。

多元所:刘志勇、郑扬

下载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集团并购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并购汇源案例分析 一、可口可乐公司并购汇源集团的动机 1、由目前我国饮料市场所呈现的态势决定: 目前,我国饮料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饮......

    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分析 主讲:郜卓 第一部分 并购重组的理论 一、并购重组:合与分 (一)合:并购 1、并 兼并,也称吸收合并,通常是......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联想牵手IBM打造世界PC巨头案例简介: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和IBM历经13个月的谈判之后,双方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根据此项协议,联想集团通过现金、股......

    跨国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企业并购案例分析1***024摘要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讨论了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因素,以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TCL并购阿尔卡特为例,说明业务整合与......

    并购成功失败案例分析

    中国有一次国际化并购发生在非洲。因为利比亚政府反对,中国石油(601857)不得不放弃以4.6亿美元收购以利比亚业务为主的加拿大Verenex能源公司。 然而,这只是中国海外并购失......

    大连万达 集团管控案例

    大连万达 集团管控案例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企业在实现规模化扩张、跨区域发展时,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和优化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能力,以适......

    万达集团的六要素分析

    万达集团的六要素分析 一、产品定位 万达商业广场从 2000 年后开始呈现市场,2001 年第一个项目长春万达商业广场开业。万达商业广场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其发展模式共经......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一、背景知识 (一) 并购动机与方式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兼并又称为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