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改革让“学生忙起来 老师导起来
教学改革让“学生忙起来 老师导起来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积极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深化了实施“最适教育”、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认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开展“最适教育”。“最适教育”就是从学校自身定位出发,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努力培养社会欢迎的各类人才;就是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提升;就是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校地共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协同式师资培养模式,通过拜师学教、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4年一贯的实践教学设计,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地方高校开展“最适教育”其实困难不少。与老牌大学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生源、办学条件上处于劣势,而且短时期内很难有较大改变。但地方院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校地共育”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最大的切合度,为“个性化人
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资源。
“今年全班47名同学,有34名考上了公办教师和研究生。校地共育的培养方案改革和学院强化师范技能训练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理学院2011年毕业班班主任交流会上,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届毕业班班主任刘东老师高兴地介绍着该班的就业情况。教师教育学院和理学院采用“校地共育”的协同式师资培养模式,通过拜师学教、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4年一贯的实践教学设计,构建“角色体验提前化”、“技能训练全程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www.xiexiebang.com
校地共育是湖州师院的优良传统。医学院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医疗卫生单位的紧密合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管理,共同参与招生就业,建立起“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省政府的规划下,学校成为浙江省定向农村社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促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商学院加大国际经贸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通过嵌入式、订单式、分段式、校地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学校与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企业在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新生中选拔成立“香飘飘”营销班,资助班级学生完成学业,与学生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全程参与大学4年的培养和管理,为学生提供大量见习、实习机会,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等。
“你们学院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到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优势和发展潜力就显示出来了,前几届好几个毕业生在本公司表现出色!希望以后贵学院多推荐毕业生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湖州爱慕公司来学院招聘实习生时说。
制定“成才路线图” 细化人才培养途径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成才向导,细化人才培养途径,制定各个专业成才路线图,让学生找准坐标、明确定位,选择合理路径,实现自身的成长成才。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进行分阶段个性化合理安排,教师指导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学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www.xiexiebang.com
大学生成才路线图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用目标导向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素质提高在大学4年个性化合理安排,在培养内容个性化与成才途径多样化之间架起一个个引导的坐
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成才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一名学生从入学开始,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的学习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自己大学4年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知道自己在这条路线中每一阶段学什么及怎么学。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成才路线图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坐标,知道自己在专业学习路线中当前所处的位置,要怎样学习。最后从出口出来时,就知道能将自己打造成什么样的人才,走向社会后能适应什么样的工作。
于德志,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竞赛成绩都是年级中的佼佼者。“一开始看到大学生成才路线图,自己也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现在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口’,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我的指导老师。”在计算机系王智群老师的指导下,他两次参加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并和队友获得铜牌。课余,他爱好做网页,自己开发了一个选课系统,喜欢学习不同的软件,喜欢帮助同学维修电脑,“碰到难题我都是自己上网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的学习习惯同样得益于他的专业优势。如今的他正奋斗在通往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深造之路上。
www.xiexiebang.com
服务学生成才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完善对教师的三个维度评价,强调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政治工
作三方面职责
实施“最适教育”,实现学生的最佳发展,必须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学校继续完善对教师的3个维度评价,强调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3个方面,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职责。
“在复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郭玉华老师。她帮我分析知识点,为我解不会做的题。至今我还无法忘记那个下雨天,跟她约好课后见面。在31幢楼下等到她的时候,她刚从去接女儿的途中半路折回,因为她突然想到我还在等她。看着被大雨淋湿的她,心里非常感动。这是对我莫大的鼓舞。”今年考取浙江师范大学的材料化学专业,徐静怡同学激动地回忆起考研期间的感人场面。
www.xiexiebang.com
教学改革要让“学生忙起来,老师导起来”。2004年,学校取消了延用多年的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打分排名的做法,建立在学生成绩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记实、申报与评审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激励新机制,把成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设了突出学生个性化成才的如学习特别奖、技能奖、科技奖、创新奖、文体活动奖等的单项奖学金,把学生奖励经费的85%集中在对学生的专业成才和个性发展的奖励上。2010年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完善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体系,多元
化的评估指标引导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科学的评学制度保障学生个性化成长。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推进自主型、探究型学习,改革教学内容,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采用自主和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最适教育”,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教风学风进一步优化,学校成为省高校首批全国文明单位。随着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深入,学校中涌现出了一批个性色彩鲜明的学生。如“4年学习获得两个本科文凭、取得高级程序员资格、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的学习标兵范筱洁”,《湖州日报》专题报道“23岁小伙创业半年赚回数十万”的创业标兵郑友赞,浙江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高可清,2009年“浙江骄傲”年度人物、优秀校友陈芬芳,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韩扬文,浙江省“两项计划”优秀志愿者王超、金旺盛、蒋兴波、金青青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专业发展、潜能激发、兴趣培养、特长发挥、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升学深造、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或崭露头角或大显身手,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当代大学面向社会实现个性发展与自主发展的良好风貌。
通过“素质育成综合化,培养内容个性化,实践实训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湖州师院让以不同的成绩起点进入学校的学生,在校园中经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辛勤付出,能在毕业时与一本高校的毕业生同台竞技。
第二篇: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摘要]:素质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个教育,是追求人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关键字]:主体、个性差异、关怀。
一、搞好角色转换,突出学生个体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总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课堂教学活动简化为灌输知识,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是观众。这种形式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抑制了学生间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哟啊转化角色,变教师为主的独奏,为以学生为主的伴奏,为乐学教育插上双翅。
要真正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学习养成了自我思考问题,自我分析问题的习惯。这将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形式上可以将学生改为多种组合的小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有差异的个体实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巡视学生的学习,发现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或发现学生普遍感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处于学生中间,便于多向交流,教师掌握情况能及时,了解问题更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教师或略作指导,或故意不作任何指导,而让学生独立地提问题、分析问题,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解决。这样就会唤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个性和创造性。这样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依学习伙伴。
传统教学在教师的脑海中留下了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和定势,其中有很多是与新课程相抵触的,因而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定位,尽快从传道授业感惑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教育教学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披露个性色彩
传统教学方法明显的不足是对学生信任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不足。因此,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的多,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的自学尝试实践的机会和
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大半是“半扶”或“半放”。改革教法,就是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探究,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干预。出现问题了,那正是教师可以进行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自学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则作为学生活动的反馈和服务,避免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个实践的过程,决定其组织形式可以是松散的个体学习,各自为中心,不相互联系。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同学间的谈论,围绕一个主题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群言堂”可以说,小组学习是很重要的形式。
以前,由于教师对学生实际缺乏正确把握,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的备课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设计成双轨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或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争论或师生间共同探讨,教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才敢互相交流、争论,才敢于披露其带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观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设法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并因人施教,鼓励大胆发言,不要怕说错。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意见,即使言语有些偏激,不全面甚至不完善,但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不要断然地简单地给予否定,而应当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质疑争论,勇于发现自我,敢于发表与权威不同的见解,敢于超过教师、名家。因此,教师千万不要让学生富于幻想和充满好奇的天性消磨殆尽,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应肯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他们的个性才会得到最自由、最大限度的发挥。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这是能够先放后扶的前提,只有“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容的学,有课堂思考的余地,有凭自己的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只有“放”,才能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而教师的“扶”,要扶在方法上,扶在重点上难点上。“扶”只在对少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上,只有在缩短少数后进生与一般学生的差距后进行的集体教学才是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重视正确导向,呼唤人文关怀
语文教材与数理化教材相比,莫过于它丰富的思想性,再加上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每一次解读,必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教师必须辨证地把握
教材的思想内容,跳出“非错即对”的思维定势,不可用认识的怪圈来束缚学生丰富的思想,不可用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去熄灭学生多彩的思想火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讲究“师道尊严”,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尊重教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尤其是差生,更是漠不关心,单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讽刺和挖苦,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心理上严重地出现了隔阂,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怎会主动参与呢?因此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题,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有更多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因此教育学生,鼓励为先。其一,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当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富有个性地提出有悖于传统理论的观点和见解时,教师不应该一棒子打死,而应对这种富于探索性的求知态度予以肯定。其
二、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疑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位学生内在潜能。为此,教师应放手让主动权给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打量,用装满智慧与爱心的语言去点化,让学生每一次都能获得赞赏与鼓励,这样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断实践中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师生在尊重、关心、鼓励、支持中展开心灵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虽然考试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但新课程下的考试理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要使评价由只重视静态的学习结果而变为更注重学习动态的发展过程,在现行的考试中要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考核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恰当的等第,要符合学生实际。关注他们的不同感受,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分析失败原因,找到成功秘诀,指明前进方向,这样有利于成功感,求知欲、好奇心的形成,让他们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师还要善于把批评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让小伙伴们激烈地“争吵”,热烈地讨论、真诚地赞美,在小组的交流中能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而且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而总结经验教训,因而说学会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总之,大千世界,学生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资源,但
利用差异并非为了消除这种差异,而要对其提供机会和指导,扬长避短,使每个个体在自己可达性目标上可得到最优化发展,发掘个性,发挥个性,成为有个性的出色的一个。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2002年3月北京大兴讲座辅导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9.让每个学生都有好感觉[N].中国教育报,2002-06-02(03).
第三篇:让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起来
让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起来
五丰学校 张明然
长期以来,极大多数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有点忽视。只有身体健康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一个星期五下午,我决定到我班学生廖佳乐家进行家访。廖佳乐他活泼开朗又特别贪玩,成绩一般,是名留守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了只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外公监护他。他在校时,每次犯错总发誓改,可过后又忘了。他经常不做家庭作业,搞卫生故意扔掉工具,真让我伤脑筋。怎样让他改掉这些坏毛病,我想借这次家访到他家实地了解一下,以便配合他外公对他进行教育。
我用摩托车载着他,向他家驶去。路上,我从后视镜上看到他郁郁寡欢,一副沮丧的样子,笑着问:“怎么了?”
廖佳乐眼泪立刻流了出来:“老师,您千万别说我在学校犯错的事,我外公会打我的,他下手很重……”我听了,暗暗好笑,这个顽皮、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倒还怕外公打呀!我不动声色地说:“放心吧!你外公不会打你的。”他听我这样说,恐惧的心情才慢慢放松下来,但仍放不下担忧。
来到他家。他外公正坐在门前,看样子是在等廖佳乐放学回家,看到我,乍一惊,当听我说明来意,马上请我到屋里坐,倒茶,然后就开始数落廖佳乐在家里的这个不是,那个不对,还经常打骂,罚跪。
我和老人坐在一起,拉家常,道收入,慢慢谈到廖佳乐的学习上。当然廖佳乐在学校做的坏事我只字不提。还说了好多夸奖的话。临别时,老人感激地说:“您真是辛苦了,我活到六十岁,见老师上门家访的还是第一次,原来孩子犯了错都是老师传话,让我到学校去。我知道我外孙子在校不但学习成绩差,还经常惹事,而您却这么远到家里来。你们没有歧视我外孙子,我把孙子交给您们学校很放心!
告别老人,一路上我心情很沉重,父母教育的缺位,使很多天赋好的孩子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地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多次家访让我深深地意识到: 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疾病,他们过着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近年来,学生病态心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国家、家庭、社会。因此对学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成为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增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善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心理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其次就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正处在思想、身心发展时期,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发育,竞争压力增大,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和心理障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促进他们成才。
再就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目前中学生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老师就要利用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使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懂得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情绪反复,行为多变的特殊阶段,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
总之,走进家庭让我了解了我的学生及家长;走进家庭让我走近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灵;走进家庭让我深深体会爱与被爱,生活和梦想,责任和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要注重家校的密切联系,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同时提高学生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也是重要的。让我们共同努力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心理健康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本领,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起来吧!
2012年3月14日
第四篇: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乐”起来
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乐”起来
【摘要】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与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要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一致。本文就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中年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角度出发,对当前素质教育及语文新课程改革个实施给予实践性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音乐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音乐课标要求教学的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我们要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解决当前音乐教学中教育内容的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做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实施新课标的理念和陶行知的教育生活论呢?本人觉得应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聆听、表演、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有聆听、表演(歌曲)、创造三个方面,下面我就具体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聆听”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1、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
(1)用讲故事、猜迷语等方法激趣:如在欣赏《在阿维翁大桥上》 时,我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喜欢猜谜语、听故事的心理,通过猜谜语和讲述歌曲创作背景,大大激发了学生聆听的兴趣。
(2)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趣:如在欣赏歌曲《劳动歌》时,我一上课便出示小矮人的头饰问:他们是谁?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带进课堂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有的说“他们是白雪公主的好朋友,”有的说:“他们每天都去劳动是勤劳的小矮人”„„,看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我便巧妙的转入聆听环节:“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矮人们一边劳动一边演唱歌曲的快乐情景吧,”就这样孩子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这一课的学习。
2、用为乐曲起名字、编故事的方法,抒发独特感受与见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像,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为乐曲起名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展开与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联想。
二、“表演”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1、用游戏导入,在游戏过程中解决歌曲难点。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玩的活动之一。用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唱新歌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如歌曲《嘎达梅林》的教学,重点解决节奏,我先带领学生玩骑木马的游戏,接着让学生感受骑马时的动作,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
2、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歌曲《森林狂想曲》中的节奏教学,我就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让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读节奏,在快乐的小动物叫声中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教学,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创造”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1、为歌曲创编动作。如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像,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如在教唱《小蜻蜓》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想像,创编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创编出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唱“飞到西来飞到东”时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或前后飞、或左右飞、或旋转飞;唱“不吃粮食不吃菜”时有的同学双手晃动,有的同学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蜓不吃粮食也不吃菜;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练习起来也很认真。
2、为歌曲改编歌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唱《粉刷匠》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曲调创编歌词。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将歌名改为《我是一个值日生》:我是一个值日生,工作很负责。我要把那大教室,擦得很干净。擦了桌子又擦窗,抹布飞舞忙。哎呀我的两只手,酸呀酸死了。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再例如:我让三年级学生自编《放牛放到小河边》歌词,大家歌词编得很幼稚好玩,有一个学生这样编的:“蓝呀蓝格格天呀、蓝是蓝格格天呀,草儿青青,太阳公公笑。妈妈欢笑、爸点头。我呀我格格心呀,心情真格格愉快。我们大家,一起来!又吃蛋糕又喝水。”我采取表扬为主的方式,这样一来,能保护大家创编的积极性。放学后,就有几个同学自编了其他的歌词让我点评。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是从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既是一种教学观念,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考察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尺度。为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2、徐春霞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微 教育探索2004(10)
3、王本余 简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课程思想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2)
4、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5、杨春芳 新课改下重提生活教育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4(11)
6、徐春霞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微 教育探索2004(10)
7、徐春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3)
第五篇:忙起来多好,因为闲下来更累美文
一
我去过东北的一个地方看朋友,很久没有去那么偏僻的小山村,两个半小时的飞机后,又坐了两三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那里马路上没有什么车,路的两边不是东北菜就是足疗店。
我打开所有的打车软件,都无一例外地写着:本地区没有开放。跟出租车师傅说我能跟你支付宝转账吗,师傅冷冷地说,别整这些没用的,现金!
这个地方,偏僻且安静着,安稳且清闲着。
大众点评上零零星星写着几个评价,就跟街道上的人一样,零零散散,没有上班下班高峰期。
那年毕业,朋友分配到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安逸,早上8点上班报到,中午回宿舍午休,下午5点多就回宿舍了。
他的母亲告诉他,平平淡淡才是生活。朋友告诉他,那么拼命干什么,混混日子,舒舒服服,一天天也就过去了,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小城市安逸,生活气息浓,甚至看不到匆匆的步伐。曾经听说过他的工作清闲,真正见到,才知道是真的。
单位几乎所有人上班的状态不是打游戏,就是看报纸,要不就是无聊地刷着手机,无所事事地混完一天接一天。
单位里有餐馆、小卖部、移动营业厅、篮球场、幼儿园,要什么有什么,也什么都不缺,人不用出大院,因为什么都有。可是,日子一天天地就这么过了。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个地方了。
同行的朋友羡慕他的生活,说,你看你工作多爽,成天啥也不用做,工作如此清闲,上班放松,下班回家,这么闲的工作去哪里找啊。再看看我们在北京,今天见客户,明天忙项目,后天还要跟各种老板一起吃饭,忙死了。
没想到的是,朋友的脸上露出尴尬的微笑,他说,忙多好啊,闲才是真的累啊。
二
我有点生气,我们一天到晚忙死,闲怎么还累起来了,你在逗我?
可是,两天后,我再也不怀疑他跟我说的话。
那天,我陪他去上班,他在看报纸,我在一旁无所事事地玩着手机,他偶尔给我端来一杯茶,我也跟他寒暄两句,一上午过得很快,就到了中午。
中午午休后,我陪着他去公司打卡,坐在办公室实在没事,就去了楼下的台球厅打到4点,台球打累了,我们继续没事干,于是回到办公室。我拿出本书看,可是来来往往的人,总是吵得我看不进去。他在一边,偶尔接几个电话,偶尔打开电脑,无奈地刷着网页。到了5点下班,我也就看了三页书。
我们浑浑噩噩地走在去饭馆的路上,一天过去了,可谁也不知道今天做了什么。
晚上吃完饭,才发现这个城市的商店都早早地关了门,忽然想去酒吧喝一杯,可11点左右,酒吧就打烊了。
我们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聊着天南海北,扯着古今中外,无聊地等待着第二天。
我问他,你这样的日子,一年能有几天。他告诉我,除了检查,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
第二天,我陪着他,又过了一模一样的日子。
晚上吃饭时,我点了一瓶酒,酒后,我说,我想回北京了。
朋友问,为啥啊。
我说,因為这两天,过得好累。
他笑着说,你这才两天,我几乎是天天。
三
我去过很多小城市,逐渐明白,为什么小城市的年轻人宁愿选择在大城市忙死,也不愿意在小城市安逸地生活了。在北上广,哪怕他们累到半死,成天加班辛劳,也要豁出去闯一闯。
因为宁可忙死,也不想被闲死,只有一次青春,不拼了命,也就不能尽了兴。
有一句话叫忙里偷闲最可贵,闲只有在忙碌后,才是有意义的,一直闲着的人,反倒不会那么开心。
就像一个刚跑过五公里的人,忽然让他躺一会儿,会觉得很舒服。可一整天都躺着的人,让他一直这么躺着,他只会更难受而已。
生活,最重要的是劳逸结合,何况我们这么年轻,别总是抱怨自己忙自己累,累点有什么怕的;要知道,闲下来反倒更累。
有事情忙碌,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要别让这种忙碌变成无意义的重复就好。
忙碌中,人至少在进步,而那些总是躺着睡觉浪费时间的人,永远不知道世界是动着的。他们以为有了一个大环境的庇护,自己就可以过得稳定,却不知道,那些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着生命。当有一天不得不离开这个稳定的环境时,才知道这世上根本不存在一成不变不用进步的日子。
每天进步的生活,才是稳定的,动起来的日子,才充满着活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如此,就躁动起来,别怕忙,反正你只有一次青春,不大汗淋漓,不拼尽全力,要它何用呢。
四
每次来到这些小城市,看着早上的阳光、没有雾霾的天空和安静的街道,都会想起金庸笔下的两个人:郭靖和黄蓉。年轻的时候,他们走南闯北,改变着世界;年老的时候,他们隐居桃花岛,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
可是,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在桃花岛呢?如果他们之后的日子,都在安逸地下棋散步喝酒,一过就是几十年呢?如果他们一辈子没出桃花岛呢?
那么,降龙十八掌就失传了吧,打狗棍法也就消失了吧,更重要的是,也就不会有《射雕英雄传》这段故事了。
长辈总是告诉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稳稳才是福,却忘了现在这个世界变动得太快。那些成天无所事事整日求安稳的人,终究会被时代淘汰,看似安稳的日子,在变化飞快的世界里,才是最不安稳的。
何况,父母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才说出“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段话,若连世界都没看完,就想谈平淡,这样的平淡,或许只是平庸罢了。
这次白城之行,我越来越明白:那些清闲的日子,其实才是最累的生活。
所以,忙起来,世界才是你的。
五
我的微博里,有很多人在跟我抱怨说自己有多忙,我都会安慰他们: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对比忙,闲着度过青春,更累。青春是拿来摔打的。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有人陪,有事情做,有所期待。这样的生活,忙碌,并幸福着。
两天后,我决定离开这座小城,朋友跟我吃饭时的最后一句话是:两年内,我一定会辞职,趁现在还来得及。
我点点头。
回北京的飞机上,我想,所有人都一样,都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
不过,总要经历过大风大浪,才知道海阔天空的美好;总要经历过狂风暴雨,才明白春暖花开的意义。
既然年轻,就总要忙起来,才懂得闲暇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