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州学院图书馆(xiexiebang推荐)
滨州学院图书馆
滨州学院滨州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现用图书馆大楼建于2003年,2004年9月启用,馆舍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馆
高十层。图书馆下设综合部、采编部、流通部、信息咨询部、技术服务部、期刊部,有工作人员60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0%以上,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6人。滨州学院图书馆有读者1.6万余人,每天接待读者数千人。采用收藏、外借、阅览合一的服务模式。以读者为本,以服务育人为职责,全方位为读者服务,力求创造一个和谐优雅的读书环境。图书馆阅览室每周开放近80小时,图书借阅处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自修室每周开放近100小时,寒暑假期间照常开放。图书馆开设外借、阅览、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电话咨询、文献复印等服务项目,以后还将陆续开展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
滨州学院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采、编、典、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均实现了全流程计算机管理。2002年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的荣誉。新馆开馆以来,按照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办馆理念“以读者为本,以服务育人为职责,以学科建设需求为动力”的宗旨,寻求高校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战略基石,提高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的活力和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已转向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为手段,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储存和流通,从而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在这种条件下,图书馆工作必须强调实现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向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或信息产品。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本着真情对待、爱护读者、尊重读者、维护读者的尊严的原则,滨州学院图书馆做了以下要求:一是馆员要自尊自重,只有自己充分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二是尊重读者的人格。工作人员上岗时要衣着整齐,举止得体,言语文明,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烦。三是操作规范,态度和蔼。四是耐心解释,坚持原则。五是禁止对读者搜身、体罚以及嘲讽。并建立了馆长热线、馆长信箱,以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提升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操作的电脑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对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等基本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馆员的素质就是提高图书馆工作的社会效益。馆员的积极性越高,图书馆发展的气氛就越好。为了切实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滨州学院图书馆每周二下午定为馆员业务学习研究时间,馆员每学期必须学习一门关于图书馆的专业课程,并于期末由人事处组织考试。改变服务模式与树立整体形象
滨州学院图书馆新馆建成以来,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在书库增设阅览座位,改善照明,营造良好的阅览环境;实施服务公示栏、馆员挂牌上岗,教师学生监督制度;使用文明语言,实行“百问不厌,百答不倦”的承诺。树立了图书馆员的良好形象。馆内装修以营造和谐优雅的学习环境。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滨州学院图书馆于2005年11月对馆内大厅和墙壁进行了装修。在大厅树立起一面电子显示牌,向教师和同学们传送新的信息和情报;征集了教师的字画近200幅,并在醒目处悬挂古今伟人读书的名言警句、各大学校训和有关规则。整个图书馆环境整洁、安静、幽雅、舒适,为读者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成为教师和学生科研学习的良好去处。
滨州学院图书馆应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图书馆各服务窗口全面延长开放时间,办公室、期刊阅览室、流通书库、电子阅览室每周全天开放,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晚上也正常开放。
现用图书馆大楼建于2003年,2004年9月启用。大楼位于校园中心地带,雄伟壮观。馆舍面积2.1万平方米,高十层,设有基本书库、报纸文献库、自然科学书库、社会科学书库、文学书库、艺术书库、工具书库、特藏文献书库、黄河三角洲文献室等;设有期刊阅览室、过刊室、电子文献阅览室、飞行技术专业模拟试验室、自修室等,共有阅览座位2300个;还设有展览厅、报告厅、检索厅等。整座大楼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充满现代化气息。
现有读者约15000人,每天接待读者数千人。现采用收藏、外借、阅览合一的服务模式。本馆以读者为本,以服务育人为职责,全方位为读者服务,力求创造一个和谐优雅的读书环境。图书馆阅览室每周开放近80小时,图书借阅处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自修室每周开放近100小时,寒暑假期间照常开放。图书馆现开设外借、阅览、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电话咨询、文献复印等服务项目,以后还将陆续开展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
滨州学院大学生读者协会是滨州学院图书馆下设的社团,协会徽标是由顾召营设计完成,同时顾召营捐书达到200多册。
滨州学院大学生读者协会会徽
第二篇: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文件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文件 滨医护教科字„ 2009 ‟4号
关于做好2009届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工作的通知
各教研室、实验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做好2009届毕业生毕业考试工作的通知》(滨医行发„2009‟27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2009届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实施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五月三十日
滨州医学院2009届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对2009届毕业生毕业考试工作要求和现代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需要,特制定我院本科毕业生护理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实施方案。
护理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是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毕业综合护理能力的考评与评价,采用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多站考试的方式,评价护理毕业生综合掌握和运用护理技术的能力,包括操作技能、人际沟通、职业素质、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
一、考试对象
2004级全部护理本科毕业生,包括2004级本科135名,2004级对口护理本科186名,共321名。
二、考试方式与内容
采用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法,学生在开考后进入考站抽签, 在规定时间内按顺序进行轮转,完成各项考核内容。主考老师根据评分标准, 评定学生的得分,各站分数相加为学生的总得分。考试分3站进行,各站内容如下: 第一考站:问诊与评估考站(时间20分钟,分值40分)本站共设4个小站,分别为内、外、妇、儿科护理站,学生抽签选考其中1个小站,考试内容:①根据抽到的病例进行问诊和评估(相当于住院评估),问诊对象为模拟病人(由主考老师扮演);②根据病例回答以下问题: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问题),主要护理措施等;③主考教师根据病例提出1-2个能体现职业态度或人际沟通或应急处理能力的考题。
第二考站:操作技能考站(时间20分钟,分值40分)选择时间、难易度相差不大,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技能操作6项(静脉输液、鼻塞式给氧、肌内注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采用抽签制,每人抽取一项。
第三考站:健康教育考站(时间5-10分钟,分值20分)根据所抽取的病例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三、考试时间
2009年6月23日—26日。每位考生完成所有站点考试时间约40-50分钟。
四、考试组织与管理
(一)教学科研办公室全面负责2009届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1.负责组织考试命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的制定等,并于考试前统一印刷后密封。
2.负责组织考试相关人员并进行考试工作培训。3.负责安排考试过程的督查、巡查,全面了解考试工作情况。
4.负责成绩汇总、分析与总结,确定补考人员名单、补考安排、成绩复查等工作。
5.协助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完成考试各环节的准备工作。
(二)护理学基础教研室按照学院要求具体负责考试工作的实施。
1.负责制定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与考试流程表,统一部署安排。
2.考点设总监考1人,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设巡考教师1-2人,由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办公室管理人员担任;设监考教师20人,由中级及以上职称,作风正派,工作认真,教学水平高的人员担任。设考试协调工作教师2名,负责学生的组织安排。
3.考前进行集体备考,以利各站教师了解整体情况及全程要求,统一评分标准,把握打分幅度。
五、成绩管理
(一)成绩录入。由教学科研办公室与护理学基础教研室负责成绩录入,于考试结束后三日内将考试成绩登记表及成绩分析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部),考生试卷及评分表由学院按学校统一要求整理存档,连续保存不少于3年。
(二)成绩公布。考生综合能力多站式考试的总成绩由教务处学籍管理科负责公布。
(三)及格标准。考试总分在60分及以上,3站均合格者为及格;总分低于60分或总分高于60分但有2站不合格者视为不及格。考试不及格的考生于8月中旬参加学院组织的补考。
(四)成绩复查。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于考试结束三日内向教务处提出“成绩复查申请”,教务处在接到学生申请后三日内给予复查答复。
六、考生要求
1.每位考生开考后进入考站抽签, 在规定时间内按顺序进行轮转, 完成各项考核内容。
2.考生需携带学生证、身份证应考,自备工作服、帽子、口罩等。
3.按照考点要求准时应考,凡在规定时间内无特殊原因未参加考试者,以考试不及格论处。
4.考生不得将书本、纸条等带进考站,考试过程中关闭通讯工具。
5.考生需在各站的试卷上正确、清楚填写学号、姓名及所在班级。
6.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如有疑问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请及时报告监考教师。违反考场纪律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二○○九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护理
综合能力
多站式
考试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2009年5月30日
第三篇:滨州学院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滨州学院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倾向于大学生高消费或情绪性、先锋性消费的定性论述较多。但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伴随社会科技的进步,各类洋品牌、新产品、新消费观念将不断涌入。大学生,时尚的追随者、将来中高层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
一、处于半踏入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支配他们手中的货币的呢?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对象是本校在校生,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本次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00人。
正文
调查情况
1、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除了开学要交的学费之外,学生还需要买书、参考资料,参加各种等级考试,以及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些费用都是必须的。大部分同学在这部分的花费还是比较合理的。
2、民以食为天,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概总结了一下,在大学生的生活费中,伙食费支出有32%的同学300元以下,48%的同学300—500元,15%的同学600—800元,5%的同学800元以上。在伙食费部分在我调查的人当中,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有些女生生活费挺高,但伙食费却较少,这或许与有的女同学“减肥”思想有关。
3、衣服等穿着类也占着不小的比例。大学生是新奇的一族,对自己的形象外在表现十分注重,在平均每学期购买衣物的花费方面,有19%的同学占5%以下,37%的同学占5%—15%,29%的同学占15%-30%,还有15%的同学占30%以上,从调查问卷上看,购买衣服的费用基本上跟学生的生活费的费用成正比,生活费高一点的,买衣服占的比重就大一些。
4、在对手机费用的调查方面,基本上所有调查的同学都有手机,在调查的同学当中手机费用超过50元以上的占了41%,从调查的数据看,似乎大一的同学手机费用较高,大二大三的同学手机费用明显减少。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拥有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中有44%的大学生拥有电脑。从对拥有电脑的同学调查得到购买电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其次为休闲娱乐,再者为查资料。当问及对电脑的要求时约20%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实惠型,80%同学选择了笔记本电脑。总的看来,大学生购买电脑与专业和年级有关,其电脑消费并不是盲目的,主要为满足其发展需要,更与经济实力有关。在现今最想购买的物品的调研中,电脑也以超过50%的绝对优势胜出,其次是手机,接下来有电子字典、MP4系列、照相机等等。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和现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及校园网的开通不无关系,便捷的网络环境是导致同学购买电脑的最主要原因。
5、在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活比高中生活丰富多彩,每个班级和社团都会定期组织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交班费和社团费。每逢节日及生日,也总是会有同学聚会及集体旅游等。
6、恋爱消费。75%的大学生都承认有恋爱经历,每逢情人节圣诞节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在调查的学生中,有53%的同学认为恋爱会增加开支,但不会有特别开支,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男生的恋爱开支多一些,事实上我们的一般的感觉也是这样。但我们也有新的发现,传统的男方出钱局面已经打破,出现了男女共同承担甚至女方主动承担全部费用的情况,有的女生恋爱支出甚至超过男生。在当今大学校园这样付出到底值不值,尤其当今就业压力如此之大,我们认为还是应以学习为重。
情况分析
1、大学生的消费的层次性
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在问及“每个月生活费数额”时,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有11%的同学300元以下,48%的同学300—500元,28%的同学600—1000元,13%的同学1000元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其中消费最高的达到1.85万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本上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的消费要高一些,东南沿海地区学生比中西部地区消费要高一些。
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塔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塔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塔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塔的上端到塔的下端依次降低,这
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2、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调查的每位学生都拥有手机。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调查的人当中,有35%的人的周围有攀比现象,有15%的人周围无攀比现象,而还有50%的同学不清楚。总体看来,周围有攀比现象的同学生活费相对较高些。在消费时53%的同学注重质量,11%的同学、消费建议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从调查过程交谈得知,当今许多大学生追求的是潮流,消费也是
随着潮流走的。消费有种盲目性,根本没有考虑实用效果和可行性,这样就有许多不必要的资金被消费。其实这些没有必要用的资金完全可以存起来,买一些好的学习工具、急用等。再次,消费没有自控力,经常超出自己消费能力范围,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苦恼。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3、消费关联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
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
面对当今社会,学做一名理性的大学生,也是一项任务!
第四篇:(新稿)滨州学院办学情况汇报
滨州学院办学情况
滨州学院是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北镇师专。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按照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发展战略,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服务活校、合力治校“五大工程”,发扬“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秉承“明德、砺学、日新、致远”的校训和“求实、严谨、团结、奋进”的校风,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实干,积极作为,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单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学校现占地2436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1亿;设有20个实验中心(室),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00万元,图书馆藏书160万册。学校面向山东及全国22个省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5000余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000人。设有21个系(院),71个本专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拥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学科、6门省级精品课程,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山东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服务业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1
一、坚持质量立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强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平台”,健全了决策目标、运行管理、人才培养、日常教学支持、监督考核、教学保障等“六大体系”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实践教学、英语教学、政治理论课教学“五项改革”,坚持每学年开展本科教学自评活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考研工作喜获丰收,2004级首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4.6%;2005级录取率高达37.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13个系中8个系在全省高校同系同专业中名列第一,生命科学系录取率达到81.66%,位居全省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首位,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英语教学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狠抓英语系教师和全校450名研究生老师“两支英语教学队伍”,广泛开展“英语寝室”等活动,主考年级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通过率分别达64%、25%,大大高于全国全省高校平均水平。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电子电工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107名教师考取九大类职业资格证书117个,2722名学生取得了3大类117种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参加学科竞赛和师生基本功、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获国家一等奖1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45项、二等奖67项、三等奖86项,获2009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组机器人足球赛”亚军。毕业生就业工作扎 2 实推进,连续两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坚持对外开放的办学方针,与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有在校生500余人;接收外籍学生60余人,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先后有3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外国文教专家40余人次来校任教。
二、坚持特色兴校,精心打造七大品牌
学校围绕滨州人文环境资源、高新技术和自身优势,精心打造飞行技术、孙子研究、安全系列、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三角洲文化、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航空信息技术研发七大特色品牌。一是抢抓历史机遇,努力打造新兴专业品牌。按照“强基固本、以奇制胜”的思路,2006年以来,经教育部批准、民航总局同意,组建了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填补了省内专业设置的空白。现有飞行技术(飞行驾驶方向、飞行安全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养成生445人;与深航、山航、海航、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和扬子江航空公司分别签订了飞行学员训练和就业合同,与山航签订了航空安全员就业合同,与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签订了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协议,2006级首届飞行学员已被航空公司派送到美国泛亚(Transpac)和加拿大卡盖尔(Cargair Ltee)航校进行飞行训练;2008年开始先后与山东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联合培养“大改驾”飞行员285人。依托山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发基地,积极开展航空信息技术研发,推进成果转化。二是发挥故里优势,努力打造传统文化品牌。依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孙子研究院,拥有“山东孙子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孙子兵学研修基地”。积极开展《孙子兵法》应用研究,3 学报专刊发表论文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编著出版了《孙子兵法概论》教材和《图说孙子》知识普及读本;在全校开设了“孙子兵法概论”选修课;与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山东孙子研究会、惠民县孙子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成功举办或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交流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与市直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3期高级研修班,培训800多人。三是瞄准社会需求,努力打造安全系列品牌。设置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建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山东省安全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工业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查中心,争取国家安监总局立项和合作研究课题2项,举办了首次全国安全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安全文化与安全发展》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普及读本,为全省企业和教育系统开展安全培训2000余人次,获得山东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50万元。四是结合地方实际,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发挥地缘优势,先后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建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生态环境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和优秀科研成果奖24项;文化研究承担课题50余项,《光明日报》以专栏形式连续10次刊发我校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成果,两次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五是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优势专业品牌。组建了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所,注重以科研促教学,成功报批了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被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4
三、坚持人才强校,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坚持 “六管齐下”(聘请两院院士,提高学校声誉;聘任客座教授,拓展教学视野;引进名校名师,巧借他山之石;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进人关口;制定激励政策,激活内部骨干;鼓励在职学习,提升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员教职工继续教育工程”、“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工程”、“新进教师培训工程”、“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四大工程。聘有飞机发动机、数学、化学等领域8名院士和40多名知名学者、厅级以上行政领导担任学校的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拓展了教学视野;聘请北大、人大等名校名师30余名作我校兼职教授,讲授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带动了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办学理念的更新,带动了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现有现有教职工1254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高级职称人员2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58人,占专任教师的62.5%,比2004年增长40个百分点,博士由2004年的不足10人增长到60余人;有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4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校教师奖,3人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4人为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2个省级教学团队。
四、坚持服务活校,实现校地互利双赢
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关心、以作为求地位”,制定实施了《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2006—2010)》,努力把学校建成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决策咨询、技术研发、公务员培训、资格认证中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印发了文件,召开了落实“服务滨州行动计划” 5 座谈会、合作框架协议签定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每名党委成员负责1个县(区),先后三轮20余次与8个县区及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对接。针对滨州市特色产业、区域特点、人才需求和传统文化,联合实施了服务滨州“十大工程”、“18个标志性项目”、230多个子项目,一大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与市旅游局等单位合作完成了滨州市及阳信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滨州市及经济开发区2009-202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4个项目;工业废弃酵母利用、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函数信号发生器研发等30多个项目已进行了成果鉴定,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由邹平齐星集团提供20万元经费研发的锂电池,现已开始批量生产;冬枣转基因、盐碱地改良等多个项目正在攻关阶段;与滨南采油厂签订了3个合作项目协议书,20万元研究经费已经到帐;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在校生18000余人,是2004年的近8倍,已为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培训各类人才15000余人。科研工作有了新起色,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7项;出版专著、教材等160多部,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20多篇;获国家专利6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1项;争取科研经费800多万元。
五、坚持合力治校,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始终坚持文明校园不动摇,集政府、社会与学校三方合力,创建和谐校园。一抓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每年寒暑假两次对科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落实校系两级“五联系”制度,大力实施党风带动工程。二抓教育载体创新。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 6 育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顺利通过全省高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取得优秀的好成绩;全校16幢学生公寓全部通过省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我校被荣获“全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示范单位”。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和“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创建了80余处德育基地。三抓为师生办实事。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的过程中,努力构建以校内资助“5+1”(“奖、贷、助、补、减”加新生绿色通道)为主体、社会资助为必要补充的全方位资助体系,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为师生办实事350余件,办理助学贷款2480余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00余个,争取到社会资金350余万元。四抓文化素质教育。把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优秀大学文化的切入点,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改进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名师讲坛等融知识性、创新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高雅的艺术情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五抓长效机制健全。坚持“五不出台”的原则,建立健全了320多项规章制度。前段时间,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升本以来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整理、修订和完善,修订86项、废止22项、新建20项,初步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落实机制、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工作落实督导检查机制、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校军地警共建”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发展资金科 7 学运筹机制、后勤服务保障机制等八项长效机制,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制度落实的督查,聘请30名特邀监督员,持证上岗,对学年工作要点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全校通报,限期整改,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8
第五篇:学院图书馆管理制度
学院图书馆管理制度
一、入馆须知
(一)凭借书证或工作证等有关证件进馆。
(二)讲文明礼貌,请用文明语言。
(三)保持安静,禁止喧哗。
(四)讲究卫生,禁止在馆内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和乱扔脏物。
(五)爱护书刊、设备等公共财物,严禁损害室内设施或涂损墙壁、地面及门窗。
(六)衣着整洁,不准穿拖鞋、背心入馆,在馆内相互间不准勾肩搭背。
(七)注意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入馆。
(八)自觉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二、借书规则
(一)为适应本院教学和科研需要,充分发挥本馆藏书的作用,根据方便读者借阅,有利图书管理的原则,特制订本规则。
(二)凡申领借书证的本院教职工,需凭人事处通知,学生和进修生需凭新生名册或教务处证明并交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流通部办理领证手续。
(三)借书证、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涂改。因转借而发生遗失、污损图书等情况,均由原领证人负责赔偿。如发现转借,本馆有权拒借,并扣下其借书证、卡,并按有关规定处罚。发现涂改借书证、卡,将暂停其借书权利,本人须作出书面检查,并交罚款伍元。
(四)借书证、卡应妥善保管,因遗失而发生冒借图书等情况,均由原领证人负责。
(五)借书证、卡如有遗失,应书面提出申请,经图书馆同意,方能补发。借书证(带照片)随时补发。借书卡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办理,每张交工本费两元,严禁冒补,否则一经发现,须作出书面检查并罚款五元。如原证卡找到,应立即交回补证、补卡,否则按冒补处理。
(六)借书期限。教职工借期三个月,学生一个月。期满如需要续借,应持原书和本人借书证到借书处办理续借手续,续借只限一次。小说不得续借。寒暑假借期连续计算,假期中间到期图书,开学后一周内必须归还,否则按超期处理。
(七)读者借书必须如期归还,逾期不还者,每天罚款壹角。还书时,读者如丢失期限表,须交手续费三角。
(八)凡借书者,须先查目录,填写索书单位交工作人员取书。查目录时,不得将目录卡片往外抽提,不得把目录盒抽出乱放。
(九)读者借书,凭本人借书证,每卡借书一册。借书时必须主动出示借书证。
(十)读者借书时,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污损情况,立即向工作人员声明,并在污损处加盖印间,以分清责任,否则由本人负责。
(十一)读者借书应妥加爱护和保管,如有污损、遗失等情况,按《遗失、损坏图书赔偿规则》处理。
(十二)读者急用图书,库内已借完时,可以预约借书。预约图书到馆后通知预约读者,五天后不来取书,则预约作废。
(十三)本馆出借图书以普通图书为限,库藏本及工具仅供室内查阅,概不借出馆外。
(十四)确因教学、科研特殊需要,借阅本馆缺藏的图书文献,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借用省高校图书馆通用借书证并遵守对方图书馆的代阅规则。
(十五)读者离校时,应先将所借书刊全部还清,并向本馆退还借书证、卡,每缺一张,交款一元,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三、开架书库借阅规则
(一)读者凭本人机读证,领取代书板入库自选图书。
(二)读者入库时,不得穿大衣、风衣;不得将书包、提包及个人的私物带入库内;在库内不得大声喧哗。
(三)读者选书时,要充分利用代书板,将代书板插入所选图书位置,如选中该书,则抽出代书板,整理好该排图书,方可离开;如未选中将该图书放回插板处,抽出代书板另选其它图书。
(四)选好图书到借书台办理借书手续,还回代书板,到借书台外取书。
(五)读者办理完借书手续后,应当面检查所借图书是否有污损、缺页、书的内容与书目不符等现象。如有当即声明,经工作人员检查批准后,方可是加盖污损章;否则责任自负。
(六)本人借书证不得转借。如有转借一经发现者,扣留其证并按有关条例处罚。
(七)每证借书量:学生读者每证最多可借4册,研究生10册。教师讲师以上10册,职工5册。
(八)借书期限:学生读者为30天,教工读者为90天,到期未看完者可办理续借手续,仅限一次,续期30天,逾期不还按超期处理(文艺书不能续借)。所有图书一经借出,7天内不得归还。
(九)读者如未办理借阅手续将书带出书库者,按偷窃论处。
(十)读者还书时,应持本人证到还书台办理还书手续,不得人替别人还书。
(十一)还书时,如经工作人员检查发现有新的污损、破裂、撕页、偷梁换柱者,按有关规定处罚。
(十二)读者要爱护所借图书的条型码,如有损坏或仪器不识码者,由本人负责。
(十三)读者如多选图书又无允借权限者,要将图书送还原处。
(十四)读者在书库选书时,要保持书库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不得乱动仪器设备等,违者将对其批评教育及经济处罚。
(十五)读者应按期归还图书,超期一天,罚款壹角。
四、艺术书库借阅规则
为加强艺术书库管理,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特制定以下规则:
1.本书库图书仅供设计系师生借阅。中文图书借阅对象为该系师生(50元以上的图书对学生不外借),外文图书借阅对象为该系教师(200元以下允许外借,200元以上仅供室内阅览)。
2.借期:教师2个月,学生1个月,允许续借一次。超期一天,书款50元(含50元)以内罚款5分,50元以上罚款1角,望广大师生按时归图书。
3.借书时,读者要认真检查(贵重图书须逐页检查),如发现有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向工作人员声明,并在污损处加盖印记。否则,将按以下规定处理:
(1)在书上勾画、涂抹等情况,能清理干净者,赔款1元;无法清理、污损较严重者按图书原价赔偿,图书归本馆所有;无法清理、污损严重者,原则上赔偿新书,如买不到新书,按丢书办法赔偿。
(2)撕页、挖剪者,视为窃书处理。本人须作出书面检查,图书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书价10倍罚款,原书归图书馆所有。
(3)缺页者,视具体情况给以书价的2——10倍罚款,原书归图书馆所有。
4.几项收费标准:
(1)外文图书拍照,收费1元/张,外单位5元/张;
(2)外文图书及贵重中文图书复印收费1元/册;
(3)外单位查阅资料收费2元/册。
5.丢书按本馆《遗失、损坏图书赔偿规则》赔偿。
五、外文图书借阅规则
1.本馆外文图书仅供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三年级以上)借阅。
2.教师凭本人借书证换取代书版,入库借阅。学生须先查目录,然后填写索书单,交工作人员取书,方能借阅。
3.外文图书借期二个月,特殊情况可续借一个月,逾期不还,每天罚款一角。
4.教师凭5、6号证借阅,学生凭4号证借阅。
5.工具书、原版书只供室内查阅,概不外借。
6.读者借阅图书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污损等情况,应向工作人员说明并在污损处加盖印章,以分清责任。
7.对窃书者,除追回原书外,按《轻工学院关于偷损书刊的处罚暂行规定》处理。
六、代书板的使用方法
代书板即书位板,用以标记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使用代书板的目的是防止图书借位乱架、难以查找。使用代书板的要求和方法如下:
一、读者入库选书时,凡从书架上取下图书,须将代书板横插在原书的位置上,以板代书。
二、如果所取图书不中意应将图书放回原处,抽出代书板另行挑选。
三、凡所取图书被选中者则抽出代书板连同图书一起拿到借书处办理外借手续。
七、读者机读证管理办法
(一)办证资格和方法
1.凡申领借书证的本院教职工,需凭人事处通知,学生凭教务处新生名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到流通部办理。办证时,每人须交工本费10元(其他人员按临时借书证管理办法办理),并提供一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2.借书证由申办单位自行填写,粘贴照片。填写时必须做到字迹工整,人名与照片相符。
(二)借书证使用管理规定:
1.借书证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如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如在转借使用当中出现问题,由借书证所有者自行承担。
2.读者持借书证在开架书库享有借阅权利,读者借阅图书权限:教师读者副教授以上15册,讲师10册,期限150天;职工及研究生读者5册,期限150元;学生读者可借4册,期限30天,借书超期每册每天按0.10元罚款。教师、学生一视同仁。
3.读者要爱护借书证,不得对其进行撕、折、水浸,如因保护不当损坏借书证,修改时按补证对待。
4.借书证如有丢失,读者需马上到图书馆流通部办理挂失,如因不及时挂失而冒借的图书由丢证者自负,已借图书须先归还,方可办理补证。
5.学生入库选书时,需持借书证换取代书板,借书时交还代书板,持借书证到借书处办理借书手续。
6.因丢失而需补证时,要出具证明到流通部证件室申请补办,补办新借书证时,除交一张照片外还要收取工本费。
(三)退证办法
1.学生退学、休学,毕业生离校前及教职工调离时须在本馆流通部办理退证手续。退证前须还清所借图书,学生退证以个人为单位办理。
2.借书证如有丢失须交丢证罚款10元。
3.学生复学及专科升本科的读者要出具有关证明重新办理新证。
八、图书借阅违章处罚条例
对违犯图书借阅规则者,除批评教育外,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入库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污物、库内吸烟、脚踏墙壁、书架、乱动仪器、微机者,每项罚款5元。
(二)借用他人书证者,除扣留其书证外,罚款10元。证主领时按补证处理。
(三)选书时不用代书板;未将选后不借的图书放回原处;将书拉倒、拉乱,未主动排好造成乱架者,每项罚款2元。
(四)丢失代书板者,罚款5元;借书超期每册每天罚款1角。
(五)损坏图书,如圈点、批注、油渍、墨迹,按书价的40%——60%赔偿;撕、挖、剪坏图书,造成破损、缺页,除将原书仍交图书馆外,按原书价的2——3倍赔偿。
(六)丢失或损坏书标、条码、类号,每项罚款2元。丢失磁条罚款25元。
(七)丢书按《遗失损坏图书赔偿规则》处罚。
(八)丢失图书后,若在一个月内买到的同版图书顶替者,每册交加工费2元;
(九)未经办理借书手续,将书带出书库者,一律按偷窃图书论处。对偷窃图书者,除按原书价的10倍罚款外,写出书面检查,存入读者档案,通知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给予相应处分。
(十)丢失机读证要及时挂失,否则责任自负,补证时交补办费10元。
(十一)对无理取闹、不服从管理、不听劝阻者,除通知所在单位教育处理外,视情节轻重罚款5——20元,并扣留其借书证两个月。
(十二)所有罚款,一律交公,工作人员不得截留。
九、遗失、损坏图书赔偿规则
(一)读者借阅图书必须注意爱护,妥善保管,如有污损、遗失等情况,除立即归还污损图书外,应负赔偿责任。
(二)读者污损图书(如圈画、批注、涂改、撕页、剪裁、折叠等)不影响内容完整和阅读者,根据污损程度和认错态度好坏,分别按原价的1/
5、1/
3、1/2罚款。
(三)读者污损图书程度严重,影响内容完整和阅读,或遗失图书,应以原书的相同版本或经本馆同意的新版本赔偿,并交手续费五角。否则下列规定现赔偿金:
甲、中文图书
1.丢失文艺小说一般照原价的二至三倍赔偿。
2.丢失教学参考用书,复本多,视其出版时间按原价的三至五倍赔偿。
3.丢失教学参考用书,复本少,视其出版时间按原价的五至十倍赔偿。
4.丢失多卷集图书中的一册,如复本较多按丢失图书的五倍赔偿。如系贵重图书,复本又少,按全套书价赔偿。
5.丢失本标价图书,由本馆根据版本、复本量、使用价值酌情定价赔偿。
乙、外文图书
1.丢失国外出版的原版书按原价的二至五倍赔偿。
2.丢失国内发生出版的图书按原价的三至十倍赔偿。
(四)遗失图书赔偿后,两个月内找到原书可持原书及收据办理退款手续,并交手续费三角。
十、阅览室文明守则
(一)遵守阅览规则,做文明读者。
(二)爱护书刊、不撕页、不圈划、不将书刊携出室外。
(三)爱护室内设施,不乱拉桌椅。离开阅览室时,将坐椅轻轻放在桌下。
(四)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说话,不勾肩搭背,不谈笑打闹。
(五)自觉维护室内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六)服从管理,尊重工作人员。举止文明,讲究礼貌。
十一、现期报刊阅规则
1.读者进入阅览室,不准携带书包,期刊和图书。
2.本院师生员工凭借书证入室阅览,陈列的所有报刊、杂志,只限在室内阅览,不准携出室外。
3.读者入室选刊时,必须注意刊物整齐、对号,不得乱插、乱放,选刊后应就座阅览。
4.读者要爱护报刊资料,不准涂抹、圈点、污损或撕页取面,如发现上述情况,按规定赔偿。
5.凡盗窃刊物者,除追回原刊物外,按规定予以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6.爱护室内设施,保持室内安静与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等脏物。不准大声喧哗,禁止吸烟。
十二、外文期刊、中文过刊阅览规则
1.读者进入阅览室不准携带书包、期刊和图书。
2.本院师生员工凭借书证入室阅览。陈列的所有报刊、杂志只限在室内阅览,不准携带室外。
3.读者入室选刊时,必须注意刊物整齐、对号,不得乱插、乱放,不得在刊架前长时间逗留。
4.读者要爱护报刊资料,不准涂抹、圈点、污损或撕页取面,如发现上述情况,按规定赔偿。
5.凡盗窃刊物者除追回原刊物外,按规定予以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6.爱护室内设施,保持室内安静与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等脏物,不准大声喧哗。
十三、情报教育室管理规则
1.情报教育室主要收藏中外文检索工具书。
2.教育室供本院读者进行文献检索和检索实习。
3.室内陈列的书刊资料一般不外借。
4.读者进室检索,应先登记,书刊用毕应放回原处。
5.要保护室内整洁,不准在室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大声喧哗等。
十四、轻工学院关于偷损学校书刊的处罚暂行规定
鲁轻院字(1991)第45号
我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国家财产,全院师生员工既有借阅的权利,也有爱护的义务。但有的读者不按正常手续借阅,任意偷窃或撕毁书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是对国家财产的侵犯。这不仅使馆藏文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也直接损害了广大读者的利益,必须予以反对和制止。为此,特做好暂行规定。
一、全院读者应以爱护学校书刊为已责,反对和检举偷损书刊的行为。
二、凡偷损学校书刊者,除给予所偷损书刊的十倍罚款外,还要按书刊价值给予以下处分:
1.价值50元以下(含50元)者,给予记过处分。
2.价值50元以上、80元以下(含80元)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3.价值80元以上或多次作案者,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4.教职工可参照以上规定处理。
三、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在此以前发生的偷损书刊问题,只要本人承认错误,并主动送回书刊,即不予追究,不罚款,不处分。否则,一经查实,即从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