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困生经验总结 Word 文档
学困生跟进指导经验交流
学困生是一个令班主任们熟悉又头痛的名词。的确,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这需要班主任们具有博大的胸怀,丰富的经验,真挚的爱心,坚定的信心和持久的耐心;要求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实践与研究,我总结出学困生有以下几种类型,并研究出了相应的转变兵法:
一、先天遗传,反应迟缓型
此类学生大都由于先天智力因素造成。从心理学角度看,主要是遗传与成熟。由于遗传素质上的缺陷,造成儿童感官,特别是脑结构与功能的病态现象,形成儿童智能的缺陷和落后,使大脑活动的强度、灵活性、平衡性受到影响,再加上成长阶段中的缓慢发育与完善,从而形成了学生头脑迟钝、反应不灵活,接受能力差,因此表现出来就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即使学生努了力、认了真,也无法同一般智力发展正常的学生相比,使得成绩和素质落后,成为学困生。而我班这样的学生却很多,像郑璐静,郑琨、马霖、祡云龙等,其中最典型的要算郑璐静同学了。她不但头脑迟钝、反应不灵活,接受能力差,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她还无心学习,成天嘻哈打闹,无所事是。面对这样的她,我可谓绞尽了脑汁,想了很多的办法,总的指导方针是“树立信心、打持久战”,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我坚信先天的遗传缺陷经过后天的开发,是可以调动起来的,因此,我们不应放弃。当然,此类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做长期工作的打算。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她知道并非头脑反应跟不上就 1 学不好。俗话说“笨鸟先飞”,用古今中外资质愚钝之人通过奋发图强而成材的故事激励学生,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我用”,从而树立起“我能学,而且能学好”的信心。其次,强化认知和机能水平,开发提高学困生智力,这需要较长时间的实验,通过系列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长期训练,逐步培养学困生的良好思维模式和智力技能,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第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此类学困生是由于智力发展较慢造成的,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定要从“矮起点,低目标,小跨度”出发,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内容学起,制定相对于其他学生较低的学习目标。比如同一堂语文课,要求其他学生应掌握10个生字,能用生字各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能用词语造两个及其以上的句子,那么这类学困生则只能要求他们认识这些生字中较简单的并能写下来,能组一个词、造一个句(或者不造句),凡此类举,其他科目也一样。总之,一定要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切忌急于求成。最后,采取赏识教育,随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有人说过,一句表扬胜过十句批评,只要学生有一丁点进步,就抓住时机予以表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除了给予辅导外,还要经常鼓励他们,多对他们说一些“你能行”,“别害怕,能解决”之类的鼓励语,从而进一步坚定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期中考试时尽管她数学成绩仍然不及格,但语文却考了80多分,这个成绩成了她考试成绩的一个大的飞跃。
我班存在的第二种类型的学困生则是拖欠太多,无心学习型,这类学生尊心极强,思想较偏激。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不听老师劝告,我行我素,家庭中父母自身文化素质低,无力辅导,家庭督促力差,家庭矛盾,如父母吵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家长存在严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想,重权轻学思想的影响和熏染,造成学生 2 认为只要有钱,有权就有一切,素质知识不当回事的错误认识,从而轻视或放弃学习,致使学习跟不上,成绩提不起。,这类学生属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破罐子破摔”那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①以前教师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与转化,或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任其自生自灭,从而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愈来愈下降;②学生本身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老师不管或不重视,有的则认为拖欠了这么多,反正都补不上,干脆耍好点,因此也就无心学习,无所事是,在下坡路上越滑越远了。我班的董雪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这个学生我的主要帮扶方法就是要鼓励她,给她打气,要让她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学习虽然不容易,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体会到了这种乐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非常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鼓励学生的方法有很多,如辅导时采用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并非很艰苦,是很轻松、很有趣的事。又如经常给他们讲述古今中外名人伟人的学习故事,特别是从学困生成为优生直至成为名人伟人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再次唤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摆脱落后,力求上进,成为合格而且优秀的好学生。这次数学考试她破天荒的考了60分,进入了及格的行列。
第二篇: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贵池区乌沙镇灯塔小学 黄志弟
学困生常常是“双差”生,他们表现差,习惯差,思想落后,自暴自弃,犹如“朽木不可雕也”;学习差,自律性差,态度偏激,是非不分,如“顽石”一般,坚硬难化。
其实,“朽木”们并非“头上长疮,脚下流脓”,——坏透了;“顽石”也并非“坚不可摧”,顽固难化。
人非草木,对于在思想品德上暂时后进的学生,只要教育的时机、方法得当,任何“定型”的不良思想品德都可以得到转化,更何况是思想品德并未定型的、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呢?
坚信“朽木”可雕、“顽石”可化的关键是怎样认识对待学困生。在这里,我想谈两点很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要全面深刻地看待学困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特殊的天赋和素质,而这些东西既有表面的,也有潜在的。因此,在对待学困生时,必须做到全面深刻,任何时候都要一分为二地、辨证地看待他们。转变学困生,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应该做到的,是要挖掘他们自己的、潜在的、积极的、因素,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他们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教育家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已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
二是要动态地发展地看待学困生。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也如此。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先进和永远落后的人。先进与落后、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很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消极因素影响。只要对改变学生有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心,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就肯定能把学困生都塑造成社会的有用之才。切忌静止地、片面地、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困生。
懂得了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困生是转变学困生的前提和关键后,那么我们又怎样来转变学困生呢?
一、要尊重、关爱学困生。
要转变学困生,尊重、关爱是前提,也是转变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因为,“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才有可能教育好学生。”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好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困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常出现波动、反复无常的情况,如果教师对学困生不关爱,或爱之不深、爱之不厚、爱之不真,则绝不可能耐心、细致、持久地作好学困生的教育、引导、转变、培养工作。当然也就不可能“诲人不倦”了。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我们更应尊重、关爱学困生,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还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所以尊重学困生、关爱学困生,是走近学困生、转 2 变学困生、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关键。
如何尊重学困生呢?
尊重学困生,就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个性。相比较而言,学困生“外强内干”,他们的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受伤”。他们在同学中总觉得“抬不起头”,他们自感“无一是处”,我们教师若轻易给他们“伤脸”,则极易让他们“伤心”。
学困生的个性一般都是比较“牛”的,很“犟”,很“倔强”,很要强,所以我们对学困生更应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公允、平等、一视同仁地处理落后、顽皮的学困生有关问题,对学困生绝不抱成见,或感情用事,或简单粗暴,或以罚代教。
“教育——首先就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不去了解孩子,不尊重、关爱孩子,根本就“谈不上教育”。我们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
尊重、关爱学困生,绝不歧视、不讽刺、不谩骂、不体罚学困生,教育者要宽大、容忍、亲切。要与他们朋友般地交心,和学生保持心心相印。许多的事实表明,学生毕业后,最惦记老师的常常是学困生。
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对于学困生要循循善诱,切忌采取“杀一儆百”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对犯错误的学困生要有情、顺情、顺性、对症、适时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尽可能的少些批评性的、命令性的口气,尽可能的多一些随和、文雅的语言,多引导学生以理释事,以事悟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放下包袱,开 3 动机器”,轻装上阵,勇于进取。“爱之深,知之备,导之以微,喻之以理。”(丁有宽)。
三、要正确地、慎重地对待处理学困生的犯错问题
学困生有较多的缺点,他们犯错误,甚至严重违反班规、校纪的情况,较其他学生多得多,我们在处理有关学困生犯错的“班务琐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我想,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对待、处理犯错误的学困生,教育者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要感情用事,不要简单粗暴,要主动、热情地亲近他们、关心他们、温暖他们,使他们不至于产生反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要耐心诱导和听取他们犯错的“心里话”,要让他们说出犯错误之前、之中、之后的想法,而且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把话说完,从中把握准他们的思想动机、违纪过程、后果影响、以及他们对错误已经认识到的程度。我们应在他们的错误过程中,尽量发现他们的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分为二地帮他分析、认识、改错。等到他们的认识上有所转机时,再一步一步地诱导他们、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掂量后果和影响,逐步使他们对所犯错误作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
2.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有利于改错的环境。教育者要多组织先进分子、积极分子、与之要好的朋友去亲近他们、关心他们、开导他们、温暖他们,使他们心理感受到班集体是温暖的,是关心他们的,是容得下他们的,他们是没有被排斥的。这样,他们在心理上就会感到他们未被冷眼相待,未被“红牌罚下”,未被“开除球籍”,未被“一棍子打死”,他们改错的决心和勇气就会大增。
3.及时地、恰如其分地认可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对学困生在改错过程中出现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我们都要及时认可、肯定,以增强他们改错的信心和决心,要尽量让他们感受到“旧我”的耻辱的“新我”的自豪。其实,教师的认可,有时也许就在一两句话、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学生就能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得到认可。所以我们当教师的,千万不要“吝啬”那些表扬性的话语,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因为我们的同学们多么需要老师们的“认可”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也道出了教育工作的艰辛,更道出了学困生工作的艰巨性。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转化学困生的道路绝不可能是一条平坦、畅通的大道,那可是一条条崎岖的山路,是一条条泥泞的小道;而每一条路上都会留下勇敢的探索者那坚实有力、个性鲜明、给人启迪的一个又一个脚印。愿天下所有为之辛勤地、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热血的教育工作者一路走好!
第三篇: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化也在同步发展。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后,上进心严重减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厌学后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也随之淡薄,于是违纪甚至犯罪行为开始发生。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一个校的校风校纪的好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素质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何在呢?分析一下,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另一类是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感情、动机、信心、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我认为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属先天性生理原因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感情融洽与否,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有无,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等等,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由于心理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类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下面是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克服错误偏见
要使学困生转化,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偏见要改变。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他们以分数划线而决定亲疏,以成绩取人而厚此薄彼。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有的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有的隔离、孤立他们,明令不许其他学生与其搭讪,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有的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小题大做,刁难他们,以赶出班级而后快。这些恶劣的现象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摧残了学生的身心,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学困生问题上,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鸡孵小鸡,把老母鸡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打造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在学习上多下苦心,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在精神上付出爱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二、满腔热忱点燃心灵火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困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一桩苦差事,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从细微的思想工作
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差生的学习、生活小事抓起,勤谈心,多了解,常关心,多爱护,重来往,交朋友。对他们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启发,适当降低标准,努力开辟这些学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发学困生情感深处的火花。只要老师能审时度势,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增加前进的动力。
信任是觉醒的催化剂,鼓励是前进的助燃剂,信心是成功的推进器。要点燃学困生的心灵火花,教育者一定要满腔热忱,对学困生付出爱心。教育者既要像慈母又要像严父,以情感为桥梁,以交心为途径,以关爱为纽带。多微笑,少瞪眼;多尊重,少刺激;多表扬,少批评。要使学困生觉得这个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愿意接近并能诉说心声,这样才能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鼓起奋发的勇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要学生树立信心,教育者也要树立信心。付出精力,花了功夫,做了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期内立即见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多一点宽容。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一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棋类比赛„„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很少的甚至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引导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我们要满腔热忱,想方设法点燃学困生心灵的火花。
三、用师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由于初中学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个性特征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属于行为而非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学会体谅和宽容,保持冷静,有
一个博大的胸怀,有一片炽热的爱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事完了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新老账一起算,要学会遇事“冷处理”,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某个学困生的个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耐心地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容易和你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坚决不能一味地谴责或发生冲动性打骂行为,想以老师的权威强行压制解决问题,更是决不可取的。
另外,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能首先要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产生于需要,要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设法让他产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比如,人在饥饿时会一心觅食,口渴难耐时要四处找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狼吞虎咽;口渴难耐时喝起水来“一饮而尽”。同样,如果一心渴求知识,那么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动机也自然强烈。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制造一种“饥饿感”,使他们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饥肠辘辘,变“要我吃”为“我要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试行。其一,要教育学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不能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要过俭朴的生活。不能养成用要随手掏,吃要味道好,穿要讲时髦的不良习惯。要像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样去教育学生、约束学生,达到既不浮躁也不奢华,防微杜渐,避免骄奢淫逸。其二,我们的老师要设法使学生感到知识方面的“饥饿”,增强求知欲。老师不妨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题目,他们肯定会顺利完成。给学困生以成功的机会。一次成功的愉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不少学困生基础差,听不懂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为学生定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摸得到,或者让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感到困难。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
从简单的题目中悟到复杂题目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饥饿”,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
四、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学困生品行、学习上的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经常反复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正确面对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的反复,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注意在教育中反复和在反复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肯定,积极鼓励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切记面对学生的反复,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如何转化学困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比如,对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练坚韧的意志力;适当的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些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做。总之,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慈母般的爱心、磐石般的恒心,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振兴培养一批批的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篇: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和任教生涯中,我一直在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打交道。有些学生天资聪颖,不管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透;有些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所讲知识学得比较牢固;有些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成绩暂时落后。一般来讲,前两者并不需要教师话费太多的时间辅导,而后者则需要教师话费心思和精力去辅导,去转化。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一直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因为我知道,要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基于一年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主要经验如下:
一、了解学困生家庭背景、学习困难的原因:
上个学年,我正式成为一年级四班的班主任,担任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学初期,由于教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较少,加之学生大多数在幼儿园学过一些知识,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成绩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然而,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学习的深入,个别学生成绩下滑,开始跟不上了。通过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找学生谈心以及找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发现这些学困生大概有一下几个特点:
(1)学生父母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
(2)学生年纪较小,自制能力较差,惰性较强。
(3)小饭桌老师需要辅导的学生较多,对于个别学生的辅
导不是很细致。
二、适时适度教育
学困生有一个契机问题,这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地进行教育。在学困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尉籍,这时候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学困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帮助;在学困生悲观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学困生有进步时,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在全班面前对其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被老师表扬、被同学肯定的喜悦,增强其进取心,措施后进生愿意付出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于是,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多方面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掌握学困生的思想特点,用爱心和耐心来做好思想鼓动工作。
1、与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关心和爱护学困生,这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的前提。爱护学困生是打开其心扉的金钥匙。和其他的学生相比较,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爱和关怀。所以,教育学困生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用自己的爱告诉这些学困生:老师并没有遗弃他们,他们也是被老师关心爱护的学生。只要他努力了、用心了,成绩是一定能上去的。老师是相信他们的。鼓励学困生去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火把: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2、用爱的心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有个故事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有深入心灵的沟通才是人际沟通的金钥匙!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动态,根据学困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如有的学困生好动好玩,课间就跟他们一起玩,融入他们中间去,在玩中给学生讲讲道理,规范课堂秩序引导其上课认真听讲;对于那些作业不按时交和书写潦草的学生,先减少其作业量,要求及时完成,书写工整,以示老师的关爱,按老师要求做到的,及时表扬鼓励,使其树立信心慢慢与其他同学齐步前进。
3、提高课堂艺术性,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究其原因主要归为以下几种。第一、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并被落了下来,待到想学时却学不明白了。第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学校学习时间,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完全照顾到这些
学生。时间长了,问题自然是越来越多。成绩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第三、学生在学校学习新知识后,回到家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时间长了,很多学会了的只是也就逐渐忘记了。针对于第一种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学习的能动性培养起来了,开始主动地学习了,效率自然得以提高。此外,学困生由于心理上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我一般尽量将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便逐渐地敢于开口,愿意开口。时间长了,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消除了畏惧心理,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了,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4、帮助学困生制定计划目标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后,还得得帮助他们制定出学习计划。由于他们基础较差,课后还应及时的督促,鼓励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学困生主要是没有奋斗目标才对学习产生厌倦,我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和长期性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一点点成功,老师给予肯定,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5、增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想进步更快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多利用家访、电访、信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
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在校期间老师督促,在家庭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紧密配合,共同的努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6、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学困生提高。
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对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这样不仅能使学困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对于那些小老师而言更是综合能力的提高。由此一来,双方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不说,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四、捕捉闪光点
能不能看到学困生的闪光点,这是班主任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做好学困生转化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要细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如我班一位学生上课时不喜欢积极发言,但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好听。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她,并经常当着全班学生表扬她回答问题即正确,声音也好听。希望全班学生向她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她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了,而且声音很洪亮。
五、反复抓、抓反复
学困生转化就像温水泡茶,慢慢泡,茶才会越来越浓浓。尽管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有进步,但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的情况。此时,作为教师能不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到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
才能有成效。
学困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反复点,促进其飞跃。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并坚信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的转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一定会在我们的转化过程中有所进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会把学困生的转化过工作坚持下去,并努力做好它。
第五篇:1.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化也在同步发展。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后,上进心严重减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厌学后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也随之淡薄,于是违纪甚至犯罪行为开始发生。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一个校的校风校纪的好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素质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
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何在呢?内部因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另一类是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感情、动机、信心、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我认为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属先天性生理原因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感情融洽与否,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有无,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等等,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由于心理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类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
化学困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下面是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克服错误偏见
转化学困生,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偏见要改变。教师不能有“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隔离、孤立他们,明令不许其他学生与其搭讪,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甚者小题大做,刁难他们,以赶出班级而后快。这些恶劣的现象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摧残了学生的身心,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学困生问题上,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鸡孵小鸡,把老母鸡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打造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我们每个教
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在学习上多下苦心,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在精神上付出爱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二、满腔热忱点燃心灵火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困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一桩苦差事,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从细微的思想工作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差生的学习、生活小事抓起,勤谈心,多了解,常关心,多爱护,重来往,交朋友。对他们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启发,适当降低标准,努力开辟这些学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发学困生情感深处的火花。只要老师能审时度势,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增加前进的动力。
信任是觉醒的催化剂,鼓励是前进的助燃剂,信心是成功的推进器。要点燃学困生的心灵火花,教师要满腔热忱,对学困生付出爱心。教师既要像慈母又要像严父,以情感为桥梁,以交心为途径,以关爱为纽带。多微笑,少瞪眼;多尊重,少刺激;多表扬,少批评。要使学困生觉得这个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愿意接近并能诉说心声,这样才能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鼓起奋发的勇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要学生树立信心,教师也要树立信心。付出精力,花了功夫,做了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期内立即见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多一点宽容。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一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棋类比赛„„努力
为他们创设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很少的甚至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引导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我们要满腔热忱,想方设法点燃学困生心灵的火花。
三、用师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由于中学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个性特征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属于行为而非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学会体谅和宽容,保持冷静,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有一片炽热的爱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事完了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新老账一起算,要学会遇事“冷处理”,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某个学困生的个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耐心地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容易和你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坚决不能一味地谴责或发生冲动性打骂行为,想以老师的权威强行压制解决问题,更是决不可取的。
另外,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开发学生智能首先要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产生于需要,要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设法让他产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比如,人在饥饿时会一心觅食,口渴难耐时要四处找水。同样,如果一心渴求知识,那么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动机也自然强烈。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制造一种“饥饿感”,使他们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饥肠辘辘,变“要我吃”为“我要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试行。其一,要教育学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不能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要过俭朴的生活。要像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样去教育学生、约
束学生,达到既不浮躁也不奢华,防微杜渐,避免骄奢淫逸。其二,我们的老师要设法使学生感到知识方面的“饥饿”,增强求知欲。老师不妨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题目,他们肯定会顺利完成。给学困生以成功的机会。一次成功的愉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不少学困生基础差,听不懂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为学生定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摸得到,或者让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感到困难。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从简单的题目中悟到复杂题目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饥饿”,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
四、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学困生品行、学习上的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经常反复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正确面对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的反复,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注意在教育中反复和在反复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肯定,积极鼓励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切记面对学生的反复,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何转化学困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比如,对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练坚韧的意志力;适当的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些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做。总之,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慈母般的爱心、磐石般的恒心,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振兴培养一批批的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