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工设计概论个人总结(xiexiebang推荐)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设计概论》项目化
教学总结
专业:
班级: 学号: 2011318115 学生姓名:
组别: 指导教师:
高 聚 物 生 产 技 术
高 化 1111
李解 第二组
侯文顺 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设计概论》项目化教学总结
2013年9月,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二个项目化教学课程—《化工设计概论》。本次的课程由我系侯主任亲自任教,足见课程内容的重要性。而我也有幸成为该课程第二组组长,见证了项目课题任务在第二组实施的全过程,感触颇多。
《化工设计概论》是根据全国化工高职化学工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石油炼制等专业教学计、有机划和指导性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该教材不但是上述各专业的主要选修教材,而且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实践时常使用参考资料。化工设计实践性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过程复杂,参考资料繁多。为了让所有的人能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化教学中,培养我们团队合作精神,侯主任将我们班24个人分为四组,以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分析。这样的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全班依靠个别学霸包揽所有任务的情况,从一定形式上改变了班级学风。
一、项目化教学的目的
项目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为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机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知道不是为了课本上的知识而学习,而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后能学到一些实际有意义的知识,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1.具有清晰的学习任务。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具有完整的学习过程
3.能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一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4.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
5.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摆脱了那种处处依靠老师的方式
6.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计算机的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的流程
1.明确项目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 同学讨论。
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 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 合作完成。
4.汇报交流:学生将项目任务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和老师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5.制作报告:将一个项目制作成报告,并上交。6.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 教师评价。
7.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 应用实践。
在《化工设计概论》这本书中有很多的内容,我们在八周的学习中主要学习了顺丁橡胶生产的四图(物料流程图、设备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流程草图),三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计算及选型)以及一个工艺。老师告诉我们化工生产中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几个方面的过程中我对四图那一阶段的兴趣最大,也学得最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在本次课程中,一个项目的下达,不是由个学生就能顺利完成的,在项目报告的提交过程中包含了小组汇报人以及项目成员,因此项目真正高效的实施就得依靠团队的合作,每个成员都会承担一部分项目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各小组成员之间要邮寄的协调起来,这样既保证了项目的高效率的进行,又培养了我们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过顺丁橡胶生产工艺项目化得学习,我了解到了学习一个工艺项目设计的基本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拓宽了我们大家的知识面同时综合了大家以前学过各中知识;通过实施过程,让我们大家由被动学习变主动思考,提高了大家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我相信同过项目化教学的学习,一定能够让大家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有了更好的解决事情的能力的。
在两个月的学习体验中,我觉得本次项目化教学总体上成功的。但也存在部分瑕疵。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实现这样几个目标: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能够实现互动的知识老师及部分学霸。而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能够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在本次项目化教学中,是以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分析的。这使得各位组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了团队荣誉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瑕疵之处则是部分基础差、积极性差的同学无法融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本次课程涉及面广,程度深,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很好的把握,而部分基础差、积极性差的同学无法适应,于是就出现了抄袭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的现象。这使得项目化教学的初衷被篡改,学习的主动权依旧是部分学霸所掌握的,本次的项目化教学在某种形式上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缺点。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学习,使我对于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判断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人合作、组织领导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提高,相信它在我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项目化教学也会成为我日后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希望以后的瑕疵进行改正,使项目化教学造福更多的学生。
2012年11月13日 高化1111班李解
第二篇:化工设计概论个人总结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设计概论》项目化
教学总结
专业:
班级:
学号:2011318115
学生姓名:
组别:
指导教师:
高 聚 物 生 产 技 术 高化 1111李解第二组侯文顺
《化工设计概论》项目化教学总结
2013年9月,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二个项目化教学课程—《化工设计概论》。本次的课程由我系侯主任亲自任教,足见课程内容的重要性。而我也有幸成为该课程第二组组长,见证了项目课题任务在第二组实施的全过程,感触颇多。
《化工设计概论》是根据全国化工高职化学工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石油炼制等专业教学计、有机划和指导性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该教材不但是上述各专业的主要选修教材,而且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实践时常使用参考资料。化工设计实践性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过程复杂,参考资料繁多。为了让所有的人能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化教学中,培养我们团队合作精神,侯主任将我们班24个人分为四组,以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分析。这样的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全班依靠个别学霸包揽所有任务的情况,从一定形式上改变了班级学风。
一、项目化教学的目的项目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为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机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知道不是为了课本上的知识而学习,而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后能学到一些实际有意义的知识,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1.具有清晰的学习任务。
2.具有完整的学习过程
3.能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一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4.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
5.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摆脱了那种处处依靠老师的方
式
6.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计算机的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的流程
1.明确项目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 同学讨论。
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 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 合作完成。
4.汇报交流:学生将项目任务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和老师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5.制作报告:将一个项目制作成报告,并上交。
6.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 教师评价。
7.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 应用实践。
在《化工设计概论》这本书中有很多的内容,我们在八周的学习中主要学习了顺丁橡胶生产的四图(物料流程图、设备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流程草图),三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计算及选型)以及一个工艺。老师告诉我们化工生产中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几个方面的过程中我对四图那一阶段的兴趣最大,也学得最好。
在本次课程中,一个项目的下达,不是由个学生就能顺利完成的,在项目报告的提交过程中包含了小组汇报人以及项目成员,因此项目真正高效的实施就得依靠团队的合作,每个成员都会承担一部分项目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各小组成员之间要邮寄的协调起来,这样既保证了项目的高效率的进行,又培养了我们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过顺丁橡胶生产工艺项目化得学习,我了解到了学习一个工艺项目设计的基本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拓宽了我们大家的知识面同时综合了大家以前学过各中知识;通过实施过程,让我们大家由被动学习变主动思考,提高了大家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我相信同过项目化教学的学习,一定能够让大家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有了更好的解决事情的能力的。
在两个月的学习体验中,我觉得本次项目化教学总体上成功的。但也存在部分瑕疵。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实现这样几个目标: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能够实现互动的知识老师及部分学霸。而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能够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在本次项目化教学中,是以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分析的。这使得各位组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了团队荣誉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瑕疵之处则是部分基础差、积极性差的同学无法融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本次课程涉及面广,程度深,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很好的把握,而部分基础差、积极性差的同学无法适应,于是就出现了抄袭的现象。这使得项目化教学的初衷被篡改,学习的主动权依旧是部分学霸所掌握的,本次的项目化教学在某种形式上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缺点。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学习,使我对于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判断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人合作、组织领导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提高,相信它在我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项目化教学也会成为我日后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希望以后的瑕疵进行改正,使项目化教学造福更多的学生。
2012年11月13日
高化1111班李解
第三篇:《化工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化工设计概论
2.英文名称:Chemical Process Design
二、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
三、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考查。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加权,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期末采用随堂开卷考试方式考试。
五、课程概述
专业必修课,强调基础知识工程运用的实践性以及多专业基础课知识的综合性。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化工流程的工艺设计以及扩大到工厂规模设计。为培养从事化工设计、化工生产管理方面的化工人才打下基础。
六、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化工设计概述
2学时
1.主要内容:化工设计指导思想,化工厂概况,基本建设程序,项目立项,化工设计要求、分类、程序及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和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2.重点:化工设计指导思想,化工设计要求、分类、程序及内容。3.要求
理解:化工设计指导思想,化工厂概况,基本建设程序,项目立项; 掌握:化工设计要求、分类、程序及内容;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工艺路线与工艺流程设计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工艺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设计,典型单元设备的控制流程设计,特定过程管路的流程设计,辅助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图设计实例。
2.重点:工艺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设计,典型单元设备的控制流程设计。
3.要求
理解:典型单元设备的控制流程设计; 掌握:工艺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设计; 了解:特定过程管路的流程设计,辅助生产流程。
化工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
2.重点: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3.难点: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4.要求
掌握: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了解: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
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衡算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化学过程的能量衡算,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算。
2.重点: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化学过程的能量衡算。3.难点: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算。4.要求
理解: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掌握:物理过程的能量衡算;
了解:化学过程的能量衡算,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算。
化工设备选型和设计计算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物料输送设备,换热设备的设计与选用,塔器、反应器、分离设备的设计,储罐容器选型和设计。
2. 重点:换热设备的设计与选用,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塔器、反应器、分离设备的设计。
3. 难点:储罐容器选型和设计。
4. 要求
理解: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
掌握: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塔器、反应器的设计; 了解:储罐容器选型和设计。
化工车间装置(布置)设计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结合车间布置设计图及示例,主要讲授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
2.重点: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3.难点: 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 4.要求:
理解:车间布置设计图;
掌握: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
化工管路设计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依托典型设备的管道布置设计实例,讲述管道设计基础、绝热过程、化工管路设计内容及要求,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2.重点:化工管路设计内容及要求,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3.难点: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4.要求
理解:管道布置设计,化工管路设计内容及要求; 掌握: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了解:管道设计基础。
化工公用工程设计及安全知识
1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供水与排水、供热、供电、采暖与通风、安全和卫生。2.难点:供水与排水、供热、供电、采暖与通风、安全和卫生 3.要求:
了解:供水与排水、供热、供电、采暖与通风、安全和卫生的相关知识。
化工工程设计概算
1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工程概算费用、项目,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引进项目投资编制办法。
2.难点:工程概算费用、项目,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 3. 要求
了解:工程概算费用、项目,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引进项目投资编制办法。
化工环境工程设计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化工环境污染概况,化工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化工生产的污染特点,化工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化工“三废”的一般处理方法、处理工程实例,化工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化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重点:化工“三废”的一般处理方法。3.要求
理解:化工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化工生产的污染特点,化工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掌握:化工“三废”的一般处理方法;
了解:化工环境污染概况,化工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化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化工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化工软件发展概述,ASPEN PLUS 简介,工程绘图软件Auto CAD2005应用介绍。
2.重点:Auto CAD2005
3.难点:ASPEN PLUS,Auto CAD2005 4. 要求
理解:化工软件作用;掌握工程绘图软件Auto CAD2005应用;
了解:ASPEN PLUS。
八、教材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化工设计》,尹先清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第一版。
2.参考书
(1)《化工过程设计》,王静康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2)《化工设计》,黄璐,王保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第四篇:化工安全概论总结
第一章
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 6.物料输送 7.误操作 8.设备缺陷 9.防灾计划不充分
化工装置紧急状态:(1)运转失灵(2)故障(3)异常(4)事故(5)灾害 第二章
化学物质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贮存和加工物质的性质、应用的设备以及所属的过程。规模常不是决定的因素。
危险化学品分类: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有毒物品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分为3类:(1)闪点低于-18℃的低闪点液体;(2)闪点在-18℃~23℃的中闪点液体;(3)闪点在23℃~61℃的高闪点液体。易燃物质的性质:
1.闪点:易挥发可燃物质表面形成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2.着火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开口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一般高于闪点。
3.自燃温度
4.蒸汽相对密度:蒸汽密度与空气密度之比。其值大于1时,泄漏后趋向于集中至接近地面。≤0.9的可燃气体,可能积在建筑物的上层空间,引起爆炸。
5.熔点: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熔点指示出了室温下为固体的易燃物质成为易燃液体的温度。6.沸点:沸点可表征物质的挥发性,是易燃液体所包含的火险的直接量度。沸点越低的物质,气化越快,易迅速造成事故现场空气的高浓度污染,且越易达到爆炸极限。
7.分子式 8.爆炸范围9.蒸发潜热10.燃烧热
易燃物质的类别 “0”:不能燃烧的物质;“1”:必须预热方能引燃的物质;“2”:必须适度加热或暴露在相当高的环境温度中方能引燃的物质;“3”:在任意环境温度下都能引燃的液体和固体; “4”:在常温大气压下能够迅速或完全汽化,或容易分散到空气中,且容易燃烧的物质。
易燃物质的火险等级 “0”:无危险;“1”:闪点在60℃以上; “2”:闪点在38~60℃之间; “3”:闪点在38℃以下,而沸点在38℃以上; “4”:闪点在38℃以下,沸点也在38℃以下。毒性物质的类别(按照物理状态):
(1)粉尘:固体粒子。除非有静电作用,粉尘一般不絮凝,粉尘在空气中不扩散,但在重力影响下沉降。
(2)烟尘:气态物质冷凝产生的固体粒子,烟尘会发生絮凝,有时会凝结。
(3)烟雾:悬浮液滴。
(4)蒸气:固态或液态的物质的气体形式,通过增加压力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5)气体:只有通过增加压力和降低温度的复合作用才能变至液态或固态。临界限度:所有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暴露而不会受到危害的最高浓度。
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的数值划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类。第三章 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
一级危险:在正常条件下不会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只有触发事故时才会引起损伤、火灾或爆炸。
二级危险:是在一级危险失去控制后发展成的,会造成人身或财产的直接损失。
三道防护线:(1)第一道防护线:为了解决一级危险,并防止二级危险的发生。(2)第二道防护线:当二级危险发生时,将人身和财产损失降至最小程度。(3)第三道防护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提供有效的急救和医疗设施,使受到伤害的人员得到迅速救治。在工厂的布局和规划中可考虑:
(1)根据主导风的风向,把火源置于易燃物质可能释放点的上风侧;为人员、物料和车辆的流动提供充分的通道等。
(2)把最危险的区域与人员最常在的区域隔离开;在关键部位安放灭火器材等。需注意的是,工厂定位除考虑以上因素外,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问题。工厂选址的安全问题
(1)隔开距离,把厂址选择在一个孤立地区。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可以依据主导风,把工厂置于社区的下风区。
(2)临近有释放毒性或易燃气体的工厂,则建在其上风侧。
(3)地形方面,厂区内不应有低洼地,否则会形成毒性或易燃蒸气或液体的积聚。工艺流程图绘制是化工厂设计初始阶段的工作。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是从基本的过程计算开始的。工艺流程图是描述过程的主要文件,它表示出了主要设备、主要物流路线和控制点。方便的子区间划分是:反应、分离、贮存
管线配置图是指管路和仪表的线路图,又称工程线路图,是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工作文件 过程物料可以划分为过程内物料和过程辅助物料两大类型 在过程设计中,需要汇编出过程物料的目录,记录下过程物料在全部过程条件范围内的有关性质资料,作为过程危险评价和安全设计的重要依据。间歇和连续两种过程方式的比较
(1)间歇过程各操作单元之间易于隔绝,单元设备过程物料持有量较大。连续过程各操作单元连通,过程物料持有量较少。
(2)间歇过程劳动强度较大,紧急情况下操作者有较多的机会介入。连续过程更多地依靠自动控制;
(3)间歇过程产物纯度容易控制,过程物料易于识别。连续过程不稳状态或周期性波动(如开车或停车)较少;
(4)间歇过程有详尽的指令和操作规程,可以减少操作失误或设备的损坏。连续过程的容器或设备很少需要清洗,不稳态的物料输入也较少;
(5)间歇过程有较长的暴露时间。在连续过程中,有潜在危险的中间体无须贮存加工。
单元中大多数塔器、筒体、换热器、泵和 主要管线成直线狭长排列。
非直线排列设施:单元的其他组件,如控制室、压缩机、反应器、溢流槽、加热炉等,可以设置在直线排列的两边
第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氧化反应。
燃烧的四个要点:可燃物质存在;助燃物质存在;发生氧化反应;伴有发光发热 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3)点火源 闪点愈低,愈危险
处于蒸气或其他微小分散状态的燃料和氧之间极易引发燃烧 排除潜在火险对于防火安全是重要的
火源:(1)明火(2)电源(3)过热(4)热表面(5)自燃(6)火花(7)静电(8)摩擦
在火灾中,防止火焰扩散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罐都应该设置通往安全地的溢流管道 燃烧形式:
1.均相燃烧和非均相燃烧。
均相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间的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非均相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并非同相 2.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
3.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按照燃烧起因,燃烧可分为闪燃、点燃和自燃三种类型。闪点、着火点和自燃点分别是上述三种燃烧类型的特征参数。火焰温度即为燃烧温度。可燃物质的焓值越大,燃烧时温度就越高,燃烧蔓延的速度就越快。管道中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管径有关。当管径小于某个小的量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若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管径增加到某个量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固体燃烧速率,一般要小于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的燃烧速率还取决于燃烧比表面积,即燃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燃烧速率越大,反之,则燃烧速率越小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爆炸是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1.按爆炸性质分类
(1)物理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物理爆炸后均不发生变化(2)化学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2.按爆炸速度分类:(1)轻爆(2)爆炸(3)爆轰
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第五章
毒性物质: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到一定量后,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发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陈志危及生命的物质。
中毒:有毒物侵入机体而导致的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职业中毒:工业生产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数量、形态、作用条件)。一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成为毒物。
剂量--响应关系: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中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刺激性气体: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 窒息性气体:CO、HCN、H2S 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1、碳链长度:饱和脂肪烃类的麻醉作用随碳原子增加而增强;支链取代直链,毒性减弱;成环。毒性增强。
2、不饱和程度越高,毒性越大。
3、对称程度越高,毒性越大;对>间>邻;顺式>反式
4、氢取代基团使毒性增加
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溶解性、挥发性、分散度;越大,毒性越大。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浓度、时间、温度、劳动强度、联合作用。现场抢救:呼吸复苏术与心脏复苏术同时进行。急性职业中毒:之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发病很急,病情严重,变化较快。
慢性职业中毒;指长时期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发病满,病程进展迟缓,初期病情较轻。
亚急性职业中毒:指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职业中毒
亚临床型职业中毒:指工业毒物在人体内蓄积至一定量,对机体产生了一定的损害,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是前期)职业中毒特点:群发性、特异性
职业中毒诊断依据:职业史、劳动卫生调查、体格检查。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是将动物染毒实验的数据统计处理得到。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MLTac):一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MTcb):长期多次染毒后........(7)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在慢性染毒后实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致死浓度和急性阈浓度之间的浓度差距能够反映出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差距越大,中度危险性越小。急性阈浓度和慢性阈浓度之间的浓度差距反映出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差距越大,危险性越大。
第五篇:化工概论感想
学生:王建豪
学号:2014141492136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6班
化工概论感想——膜分离与技术
一、在化工概论这门课中,几乎每一节课的老师都不相同,也是这样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了化工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有了很多的选择,让我们从高中的什么都学逐渐到了大学的去专门学点什么。老师们的讲课大都大概地讲解了各自专业方向的常识,让我了解到了化工的广阔。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褚良银院长的膜分离与技术。
二、褚院长在上课时也给我们讲解了化学工程师在不同国家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化学工程师大多是改变世界的人,他们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逐渐地从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当然化工师还是会赚钱的人,化学毕竟只是技术而工程可以把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产生经济效益。
三、参观实验室。在听了褚院长全面和富有吸引力的对膜分离与技术的讲解后,在第二天我和三个小伙伴参观了褚院长在望江的省级实验室。实验室的外墙上贴着褚院长和他的团队的创新技术的摘要,在一位学长的仔细讲解后我们了解到这些都是褚院长和他的团队在这几年做出的学术成果,展出的都是被SCI或是CA等收录的,而在褚院长办公室的墙上还贴着各种照片,而这些照片是各类杂志的封面,这些封面都是他们自己团队的作品。而那位带我们参观的学长,也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之一,他说褚院长算是非常容易亲近的,也没有一般学术大牛的自傲,只要是有人向褚院长发邮件,不管是谁,不管是学术上的大牛还是一般的大学学生,他都会回件,这一点在学术界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像褚院长这样的学术大牛。褚院长的实验室算是彻底颠覆了我对化工的理解,这里有精密的仪器,有完善的毒气排除系统,还有各种对膜分离技术的独特理解,怎么看也是高精尖的领域。
四、膜分离与技术与我理解的传统化工不同。在我的理解里化工都应该是那种建立厂房,投入原料,生产成品。应该是挺杂挺累的,有点像是工人。通过化工概论这节课让我认识到现在的化工已经大多是自动化的了,而且人们大多时候只需要坐在控制室控制,并不会太过脏乱劳累,污染也没有过去那样严重,甚至可以说有些化工基地的环境远远好于其他地方。比如三亚。而其中的膜分离与技术就更与之不同了。简单地说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五、关于膜分离与技术的简介。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膜分离与技术是较新鲜的一门技术,现在也正处于迅速的发展期,在将来也有很多机会。
六、膜分离与技术的工艺优点。通过在网上查找的资料膜分离与技术有如下优点(1)在常温下进行有效成分损失极少,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如抗生素等医药、果汁、酶、蛋白的分离与浓缩(2)无相态变化保持原有的风味,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3)无化学变化典型的物理分离过程,不用化学试剂和添加剂,产品不受污染(4)选择性好可在分子级内进行物质分离,具有普遍滤材无法取代的卓越性能(5)适应性强处理规模可大可小,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隙进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6)能耗低只需电能驱动,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这些优点对人们去深入研究膜分离与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是我对这个专业方向所感兴趣的原因,而且膜分离与技术也是解决饮水问题——这个中国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七、膜分离与技术的历史。膜分离与技术的历史相对于化工学的历史来说是十分短暂的,并且它的发现也是具有偶然性的,发展的过程也十分曲折漫长,但它却可以大大增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同时膜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这也说明人们研究膜是必然的趋势。膜分离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却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膜分离技术的工程应用是从20世纪60年代海水淡化开始的-1960)年洛布和索里拉金教授制成了第一张高通量和高脱盐率的醋酸纤纸素膜,这种膜具有推对称结构,从此使反渗透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其后各种新型膜陆续问世,1967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研制出以尼龙-66为膜材料的中空纤维膜组件;1970年又研制出以芳香聚酰胺为膜材料的“Pemiasep B-9”中空纤维膜组件,并获得1971年美国柯克帕特里克化学工程最高奖。从此反渗透技术在美国得到迅猛的发展,随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应用。其间微滤和超滤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膜在大自然中,特别是在生物体内是广泛存在的。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研究离子交换膜开始的。60年代进入开创阶段。1965年着手反渗透的探索,1967年开始的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大大促进了我国膜科技的发展。70年代进入开发阶段。这时期,微滤、电渗析、反渗透和超滤等各种膜和组器件都相继研究开发出来,80年代跨入了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又是气体分离和其他新膜开发阶段。
八、膜分离与技术的现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20世纪的发展期,膜分离与技术已经证明了它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在高效节能方面,各国都普遍重视起它来,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谁能掌握它谁就能掌握化工业的明天。随着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学术、技术团体也相继成立。它们的成立为规范膜行业的标准、促进膜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转变,成为一项高效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1925年以来,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项新的膜过程在工业上得到应用。由于膜分离技术本身具有的优越性能,故膜过程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产业界和科技界把膜过程视为二十一世纪工业技术改造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新技术。曾有专家指出: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明天。80年代以来我国膜技术跨入应用阶段,同时也是新膜过程的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膜技术在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纯水、超纯水制备、医药、生物、环保等领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和应用。并且,在这一时期,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中也都有了膜的课题。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正在以蓬勃的激情挑战市场,为众多的企业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九、目前膜分离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某些方面应用得还比较成熟。在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生产成本要求不断降低的今天,膜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其必将取代传统的低效分离技术。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膜分离技术的大量应用毕竟是近几十年开始的,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选择性问题、通量稳定性问题和产值问题。选择性问题应集中于膜材料的研究,继续开发功能 高分子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对仿生膜、高效电解质膜、分子识别型膜的研究需要达到智能化、高效化和专一化目标。膜通量的稳定性和产值比问题应集中于渗透时的防污染和膜过程强化的研究上。无论采用那种类型的膜,都存在膜孔被堵塞、膜表面形成黏性附层等膜污染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通量的稳定性和产值比。因此应研究一种适用面广的强化膜过程分离技术,以减少膜污染、增大过滤通量、延长膜寿命。这需要将许多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选择合适的膜材,合理的膜组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清洗和防污染方法、以及周密的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虽然膜分离技术的广泛成熟应用在许多方面离产业化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随着新型膜材料的不断开发、高效的强化膜过程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膜分离技术应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在未来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它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引人注目的作用。因此,目前膜分离技术已成为分离混合物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