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6: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

第一篇: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

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

(2015年5月21日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等级和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总责。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急办事机构,承担本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气象灾害、抗震救灾、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明确机构和人员,做好相应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机构和人员,做好本辖区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应急工作作为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协助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

其他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需要,明确工作机构或者指定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综合分析本辖区突发事件风险、统筹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本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县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当依据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的防洪规划、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防震减灾规划等规划中涉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与驻地部队、有关驻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相邻地区之间的协作,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需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要求有关驻津单位予以配合和支持。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和舆情收集、分析机制,依法及时公开信息。

第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特点,协助人民政府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服从指挥和安排,积极配合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三条

本市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鼓励志愿者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志愿者根据其自身能力,参加科普宣传、应急演练、秩序维护、心理疏导、医疗救助等活动。

第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考核机制,并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体系。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五条

本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应急预案和单位应急预案等组成。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急办事机构,负责推动本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备案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相关行业、相关领域应急预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本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基层应急预案。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根据乡镇、街道的基层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第十九条

下列单位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突发事件单位应急预案:

(一)冶炼、化工、制药企业;

(二)建筑施工单位;

(三)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

(四)供水、排水、发电、供电、供油、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河海堤防、水库大坝、粮库等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

(五)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运营等单位;

(六)医院、学校、商场、火车站、地铁、机场、码头、旅游景点、影剧院、大型娱乐场所、运动场馆、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

(七)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办单位或者承办单位;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单位。

第二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二十一条

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

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监控、风险评估,每年进行检查,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依法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经常性地组织排查危险源、危险区域内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对发现的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按照本办法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检查、排查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自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并及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制定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充分考虑公共安全,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基础设施不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制定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相关所有权人和管理、使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突发事件应急避难场所,安排其所需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设置明显标志和导引图,并向社会公布。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二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依托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建设、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市容园林、环保、水务、农业、林业、安全监管、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组建相关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和冶炼、化工、制药、建筑施工等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其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家队伍,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分析评估、决策咨询和处置建议。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聘请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家。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依法处置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抢险救援能力。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突发事件应对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政府投资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科学普及基地,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有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应急演练。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和调剂供应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突发事件的风险和特点储备应急物资。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物资的生产、供给。

第三十一条

本市建立以市级应急平台为中心,区县级应急平台与专业应急平台为支撑的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应急平台应当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异地会商、总结评估等功能,为本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应急平台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健全二十四小时值守应急制度,及时处置、上报突发事件。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值守应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三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应急平台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和信息报告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形成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快速反应机制和分析机制。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接到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及时、客观、真实地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续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报送、报告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报告人名称、时间、地点、事件类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影响范围、事件发展态势及处置情况等。

第三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根据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第三十六条

本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

第三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政务网等方式,向社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新闻单位、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运营商和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管理单位,应当通过报刊、手机短信、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向公众转发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

第三十八条

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市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的损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根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第三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组织有关部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动员社会力量依法进行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认为难以控制和应对突发事件事态发展的,应当在采取先期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救护伤员、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抢险救援等先期处置工作,并立即向区县人民政府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十二条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互救,撤离危险区域,控制危险源,封锁现场或者危险场所,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并按照规定立即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第四十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根据应急预案设立现场指挥部,确定现场总指挥。现场总指挥有权决定现场处置方案,统一调度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协调有关单位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指定有关的场地、场所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

(二)要求有关企业生产、供应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三)组织专业人员对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有关人员提供心理干预服务。

第四十五条

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相关运输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承担突发事件处置任务的机动车,凭应急通行证不受交通限行措施的限制,在本市免交高速公路通行费。应急通行证由市人民政府应急办事机构负责制作、发放和管理。

第四十六条

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畅通。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应急使用的频率,采取必要的监测和干扰排查等技术保障措施,根据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法实施无线电管制。

第四十七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并对虚假信息及时予以澄清。

新闻媒体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四十八条

根据处置突发事件需要必须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时,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作出应急征用决定。应急征用决定应当载明应急征用的依据、事由、被征用财产的名称及数量、被征用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实施征用的单位应当及时将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五章

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四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核实和评估,按照短期恢复与长远发展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十条

突发事件受灾人员需要过渡性安置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安置。对自行安置的人员,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

设置过渡性安置点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防灾、防疫措施,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受灾人员的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

第五十一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对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决策、处置与救援等应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五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损失评估情况和有关规定,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依法给予费用减免、贷款贴息、财政资助、项目安排等政策扶持,并组织提供物资、人力等支持。

第五十三条

本市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有关突发事件灾害风险的商业保险业务,倡导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相关保险。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有关单位应当及时为投保人出具办理保险理赔的相关证明,协助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第五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或者评定为烈士。

第五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始记录等有关资料依法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并定期移交归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监控、风险评估、检查和排查的;

(三)未建立健全二十四小时值守应急制度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的;

(五)未按照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发布、更新预警信息,或者解除警报的;

(六)不服从现场总指挥的指挥、调度,造成后果的;

(七)征用财产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八)未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的。

第五十七条

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的;

(二)未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的;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

(四)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演练的;

(五)不按照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生产、供应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

第七章 附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测试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测试题

(满分100分)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A.2012年5月30日 B.2012年8月1日 C.2012年11月1日 D.2012年12月1日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综合应急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综合应急演练每年至少组织(A)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B)的原则。

A.处臵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臵为辅 D.处臵与预防并重

4.实施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D)、应急处臵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A.检查与预防 B.监测与预防 C.监测与预报 D.监测与预警 5.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B)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 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 6.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和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C)制定。A.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 D.公安部 7.《实施办法》共有几章几条。(B)A.7章70条 B.7章53条 C.7章60条 D.6章70条 8.关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实施办法》中是如何规定的。(A)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D.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下列何种颜色标示(B),一级为最高级别。

A.红、黄、橙、绿 B.红、橙、黄、蓝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10.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11.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C),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

A.市政建设规划 B.农村建设规划 C.城乡建设规划 D.城乡建设计划

13.(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县级人民政府 B.居(村)民委员会 C.新闻媒体 D.企业事业单位

14.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D)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A.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B.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司法所 C.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5.(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16.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A)造成。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17.公安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保证参与应急处臵的车辆优先通行和线路顺畅,免收费用,必要时开辟(C)。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专用通道 D.直线通道 18.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B)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A.乡镇 B.县 C.市(州)D.省

19.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A)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20.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错选、漏选和多选均不得分)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对的(ABCD)。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ABCD)、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 B.综合协调 C.分类管理 D.分级负责

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ABC)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B.相关部门负责人 C.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 D.公安部门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主要履行(ABCD)职责。A.值守应急 B.信息汇总分析 C.综合协调 D.督查指导

5.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应当做到(ABCD),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A.及时 B.客观 C.准确 D.真实

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因(ABCD)等要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适时修订。

A.机构职责 B.组成人员 C.应急资源 D.危险源

7.(ABCD)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A.村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社会团体 D.企业事业单位 8.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将应急救援队伍的(ABCD)等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备案。

A.专业技能 B.人员 C.装备 D.培训演练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ABCD)情况,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A.来源 B.数量 C.发放 D.使用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监测机构、监测网点等构成的信息收集与报送体系,形成突发事件信息和舆情(ABCD)机制。

A.收集 B.分析 C.引导 D.快速报送

11.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AC)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A.指导 B.监督 C.协助 D.管理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救护队伍进行现场处臵,建立或者确定隔离治疗场所,开展(ABCD)等工作。

A.医疗救治 B.传染源隔离 C.流行病学调查 D.疾病预防控制

13.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臵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短期恢复与长远发展并重的原则,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制定(ABCD)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A.康复 B.补偿 C.抚恤 D.安臵

14.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结束后,突发事件发生地和受影响地人民政府应当对突发事件的(ABCD)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A.起因 B.性质 C.影响 D.责任

15.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臵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ABCD)条件设臵过渡性安臵场所。

A.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B.具备相应的防灾减灾功能

C.提供防病防疫、医疗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 D.保障受安臵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

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ABC),建立信息数据库,定期进行检查、监控。

A.排查 B.登记 C.评估 D.检查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不同部门、地区、行业物资(ABCD)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机制。

A.生产 B.采购 C.储备 D.调拨和紧急配送

18.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B)、(C)、(D)受到威胁的人员。

A.救援 B.疏散 C.撤离 D.安臵

19.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臵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客观、准确、真实公布(ABCD),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对谣言和不实传言应当迅速予以澄清。

A.事件进展 B.政府措施 C.公众防范措施 D.调查处理结果 20.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结束后,突发事件发生地和受影响地人民政府应对(ABCD)等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将调查评估情况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信息报送 B.预警 C.应急决策 D.处臵与救援

21.(ABCD)突发事件信息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迟报 B.谎报 C.瞒报 D.漏报

22.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各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A)、(B)、(C)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接受本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

A.组织 B.协调 C.指挥 D.领导

23.应急预案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ABCD)等内容。

A.预防与预警机制 B.处臵程序

C.应急保障措施 D.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

2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ABCD)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A.汇集 B.储存 C.分析 D.传输

2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A)、(C),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A、联合培训 B、互通信息 C、联合演练 D、联合作战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急处臵工作的虚假信息。(√)2.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但不能越级上报。(×)3.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4.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6.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7.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加保险。(√)8.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布预警级别,不得变更。(×)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国务院备案。(×)10.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收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收的,应当给予补偿。(√)11.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13.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臵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臵工作的信息。(√)1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1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臵装备的生产、供给。(√)16.各级各类学校可以不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17.冻伤患者急救时,可让患者多多喝酒。(×)18.保险丝熔断,应及时更换,但不能用铜、铁、铝丝代替。(√)19.高层电梯停运时,严禁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启动。(√)20.自来水发生爆管事故,维修好,来水后打开水龙头可以直接饮用。(×)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处臵装备和生活必需品等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制定应急管理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3.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可以依法向社会公开募集、接收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所需要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对实施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以及有关负责人绩效考核范围,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度。6.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公民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法律和公共文化服务。

7.县级人民政府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媒体以及高危行业等单位确定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广场、绿地、体育场、公园、学校、医院、影剧院、公共人防工程等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向社会公布应急避难场所的地点、方位等信息。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具备哪些内容?

答: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具备下列内容:

(一)时间、地点、单位名称;

(二)信息来源、事件类别或者性质;

(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以及影响范围;

(四)事件发展趋势及处臵情况;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哪些应急救援队伍?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一)组建以公安消防部门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二)组建以行业、系统为依托的专业救援队伍;

(三)组建以成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临时救援队伍;

(四)协调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和处臵单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应急救援队伍配臵救援装备,加强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培训演练,并将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人员、装备、培训演练等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备案。

3.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哪些应急处臵措施?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臵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除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条规定的应急处臵措施外,还可以采取下列应急处臵措施:

(一)调集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展开营救,动员、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自救互救;

(二)拆除、迁移妨碍应急处臵和救援的设施、设备或者其他障碍物;

(三)简化财政资金审批和物资调用程序,保障应急处臵所需资金和物资;

(四)本办法规定的其他处臵措施。

应急处臵措施可能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履行表明身份、告知事由、说明理由等程序义务。4.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哪些措施?

答: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臵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臵,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5.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违反实施办法的规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答:

(一)未编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

(二)未制定、适时修订、报送备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三)未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排查、登记、监控的;

(四)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或者未开展应急演练的;

(五)未向社会公布应急避难场所的;

(六)未建立物资储备的;

(七)未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报告的突发事件信息调查核实,或者未采取必要处臵措施的;

(八)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的;

(九)未公布救灾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的;

(十)拒不服从现场指挥长的调度和指挥的;

(十一)拒绝或者拖延执行有关应对突发事件决定、命令的;

(十二)未按程序进行应急征用的;

(十三)玩忽职守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的;

(十四)截留、挪用应急专项资金、物资的;

(十五)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歪曲、掩盖事实等手段逃避法律追究,或者包庇对突发事件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结合本单位实际,谈谈如何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2.通过学习《实施办法》,你认为应该通过抓好哪几个环节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或能力?

第三篇:《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2012年11月22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依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

本市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 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五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条 本市义务教育实行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区、县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义务教育工作,在办学条件等方面支持义务教育发展。

第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将义务教育学校设置、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安全以及均衡发展、素质教育等作为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第八条 本市义务教育实行督导制度。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对义务教育工作进行督导,督导结果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的依据。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发生违反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二章 学 生

第十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布局以及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学校的招生范围和招生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证明,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就读。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第十三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任何形式选拔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等作为入学的条件或者依据。

第十四条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三章 学 校

第十五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制定本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学校达到办学标准。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学校设置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实施。

新建居民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相应规模的义务教育学校,并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撤并义务教育学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撤并方案,进行论证、公示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撤并义务教育学校,应当符合学校设置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应当符合学校建设标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学校校舍的安全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并保持良好状态。

学校发现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特殊教育学校(班),保障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

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生活提供帮助。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对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不能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开展送教服务。

第二十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不得设置或者变相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学校不得设置或者变相设置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责令学生转学、退学或者开除学生。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开展安全和应急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控设施,配置必要的安保人员,保障校园安全。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监管学校周边经营、服务、施工建设等行为,疏导交通,维护学校周边治安和交通管理秩序。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完善校长聘任办法,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定期对校长进行考核,提高校长科学管理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与家长的联系制度,建立家长委员会,对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应当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第四章 教师

第二十八条 本市实行教师聘用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并符合教师岗位聘用条件。

第二十九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第三十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培训。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保证教师参加培训。

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第三十一条 教师应当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不得介绍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有偿家教,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三十二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并推动校长、教师的交流,制定政策引导校长、教师跨区、县交流。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区、县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建立本区、县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

第三十三条 本市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和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学校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并在职称(职务)评聘、进修培训、评选先进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

第三十四条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师资力量,配齐各科教师,在岗位设置、骨干教师配备等方面向农村地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

第三十五条 学校应当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教师受聘任教、职称(职务)评聘、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落实国家和本市的课程方案,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应当创造条件,推进小班化教学。

第三十七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八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加强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诚实守信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学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第四十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改革学生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评价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第四十一条 学校应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禁止学校以下行为:

(一)违反规定增减课程门类、课时或者提高课程难度;

(二)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

(三)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补习班、提高班;

(四)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升学的依据。

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四十二条 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等基地,应当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学生减免费用。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在财政预算中实行经费单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园、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第四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市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并逐步提高。

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第四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财力薄弱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支持和引导区、县人民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第四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执行机关保证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对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予以支持。

第四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四十八条 区、县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第四十九条 市和区、县审计机关依法对义务教育经费收支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安排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

(二)设置或者变相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的;

(三)未制定相应措施保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

(四)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或者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的。

第五十一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的;

(二)设置或者变相设置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责令学生转学、退学的;

(四)违反规定增减课程门类、课时或者提高课程难度的;

(五)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的;

(六)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补习班、提高班的。

第五十二条 教师介绍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有偿家教、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由所在学校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三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律、法规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 1994年1月26日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颁布单位】 省人大

【颁布日期】 19940718

【实施日期】 19940718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本省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 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依告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优先的地位,实施科 技兴皖,改革和完善科学技术体制,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使科技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全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确定重 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并组织实施。

行署和市、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结合地本实际,制定本行政区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各地人民政府执行科学技术规划、计划的情况,列入本级政府及其主 要负责人政绩考核的内容。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各界应当不断优化科学 技术进步环境,多渠道筹集科技经费,完善各项奖励制度,加强国际国内 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保护知识产权,在公民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科学 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应用科学技术为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活动。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社会事业科学技术进步,并采取措施 加强对人口、医药卫生、社会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保护,以 及劳动安全保护、灾害监测和防御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应用先 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 管理和统筹协调。行署和市、县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 的科学技术工作。

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学 技术进步工作,接受同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九条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 技术市场的交易、中介和仲裁管理制度,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十条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重视发挥各级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在促进当地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全省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都要增强科学 技术意识,注重学习、传播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积极参与和支持科学 技术进步活动。

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章名】 第二章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加 强坚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注重发展以科学技术 为依托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保护农业资源、生态和环境。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统筹协 调,建立健全农科教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农民技术骨干,逐步推行“绿色证 书”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十三条 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 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网络,充实稳定基础农业技术 队伍。

第十四条 农业科研机构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研究,为农业生产 和市场经济服务。省农业、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要指导科研机构有计划地建 设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基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和良种基地,推广先进 适用的科学技术成果;市、县应当根据地方优势,建立农业科学技术综合 开发实验示范区;乡、镇应当发展扶持科学技术示范村、组、户。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推广适用技术,帮助贫困地区 发展经济。

第十五条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支持乡镇企业 的科学技术进步,帮助解决人才、技术等问题。

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人员 以各种方式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乡镇企业应当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开发新产品,加强科学管理,提 高企业竞争能力。

【章名】 第三章 企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六条 企业科学技术开发实行厂长(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制。企业应当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中 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体系和市场、科研、生产一体 化的技术进步机制。

第十七条 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加快推广、使 用国际标准,依法完善质量、标准和计量的规范管理。

第十八条 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 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和协作,增强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能力。对纳入省科技开发计划的项目,有关部门应优先安排信贷资金。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注重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发展和生产高水平、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品。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应当经过研究开发机构 或有关方面专家参与的咨询论证,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严格实行职工岗位技能考核制度,通过岗位培训 和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企业应当鼓励、支持职工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合理化 建议活动。

第二十一条 企业科学技术进步指标列入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 制的考核范围,并在任职期满后综合考评。

【章名】 第四章 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十二条 发展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应立足本省科学技 术和经济状况,面向市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发展。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组织全省范围内 的科学技术力量,实施高新技术研究,推广高新技术研究成果,推行高新 技术产业化。

第二十三条 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国家和 省规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参与开发区的建设。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计划、经 贸、教育、农经、财政等部门编制省重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对省确定的 重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协调、落实资金。

第二十五条 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应当建立 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制度,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 市场竞争,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

对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 开发、生产的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实行国家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 鼓励和引导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 院校,建立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高新技术服务中心。

【章名】 第五章 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和计划行政部门根据经济建设、社 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统筹规划和指导全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 构的布局,建立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 者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各种民营 研究开发机构。

民营研究开发机构在计划立项、科技贷款、技术职务评聘、出国审批、科学技术奖励等方面,享受全民所有制研究开发机构同等待遇,春合法 权益受法律保护。

国外组织或个人可以在本省依法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本省的 研究开发机构或者其他组织开办合资、合作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九条 研究开发机构实行院(所)长负责制。

研究开发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有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经费使用、内部分配、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第三十条 研究开发机构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第三十一条 研究开发机构的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的建 设,由省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列入基本建设计划。

第三十二条 研究开发机构应当根据市场需要选择科研课题,促进经 济发展。研究开发机构可以单独或者与企业事业组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实行技术(农)贸一体化经营。

鼓励和引导科学技术咨询、科学技术信息服务和社会公益型的研究开 发机构,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或者有偿服务。

第三十三条 鼓励中央各部门设在本省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参 加和支授我省经济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章名】 第六章 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科学 技术工作者的社会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的科学技术人 才,并不断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

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发扬奉献、务实、创新、协作精神,遵守职业道 德,维护所在单位的合法权益,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为科学技术工作者的 合理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发挥其专长。对于自愿到贫困地区工作的科学 技术工作者,各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给予鼓励和优惠待遇。

对承担国家、省重大科学研究、攻关项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由项目 主持单位发给科研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三十六条 实行科学技术工作者直接从履行技术合同的技术性纯收 入中提取酬金的制度。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从实施技术成果的新增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 例,奖励直接完成技术成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三十七条 实行科学技术工作者继续教育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企 业事业组织,应当有计划地安排科学技术工作者参加专业进修、培训,拓 宽、更新其专业知识。

第三十八条 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 施,加强对重点专业领域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第三十九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 实绩,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对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按 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破格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十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技术经济 权益的前提下,可以从事经单位批准的有报酬的业余科技活动。

第四十一条 具有高级职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其离休、退休年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离休、退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可以继续发挥业务专长,从事科学技术 活动。

第四十二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享有依法创办或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 的权利。

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应当在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普及科学技 术知识,开展咨询服务,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 极作用。

【章名】 第七章 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

第四十三条 建立以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事业组织自筹资金和 吸引民间、海外资金等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化科学技术投资体系,使科 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逐年提高。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县级以上财政科研事业费拨款的增长率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 长率。

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不低于本级财政支出的1%。财政特别困难的县,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比例可适 当降低。

有关行政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必须加强科技经费管理,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挪用、克扣、截留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

第四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用于高新技术 产业化。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其他科学技术进步基金。企业应当 普遍建立技术开发基金。

第四十六条 金融机构应当积极技术科学技术开发,按照国家信贷政 策对科技项目贷款实行倾斜,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第四十七条 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开发机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研究开发资金。

第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的技术 开发费可以按照省有关规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并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 费用。

企业技术开发费的提取和使用列入企业年终审计。

第四十九条 鼓励国内国外的组织或个人在本省设立各类科学技术基 金,或向科学技术基金组织捐款赠物,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第五十条 健全科学技术经费审计监督制度,保证科学技术经费高效、合理使用。

健全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科学技术档案。

健全科学技术保密制度,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科学技术秘密。

第五十一条 建立全省性科学技术统计指标体系。各级人民政府统计 部门和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科学技术进步状况进行统计监测和 分析评价,发布统计结果。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科学技术信息事业,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和科学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展示交 易中心、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中心、公共图书馆、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科学技术公用设施。

【章名】 第八章 科学技术奖励

第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 出重要贡献的公民或组织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省人民政府设立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农村科技奖,授予在 该领域或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或者组织。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其他科学技术奖。

第五十五条 鼓励国内国外组织或者个人在我省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基 金,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或者组织。

【章名】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 步法》第五十七条至第六十条的有关规定处理:

(一)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截留财政用于科 学技术的经费的;

(二)滥用职权、压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或者合理化建议的;

(三)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科学技术成果申报中采取欺骗手段,获得优惠待遇或者奖励的;

(四)参加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的人员故意做出虚假鉴定的;

(五)剽窃、篡改、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著作权、专利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的;

(六)非法窃取技术秘密的。

第五十七条 对科技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中的严重违纪行 为,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二)对在技术成果转让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转让单位 的职务技术成果,从中索取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三)以盈利为目的,强行推广没有经过试验的新技术、新品种、造 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

【章名】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 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设区的市和自治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 城市和镇、乡应当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乡规划。

设区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需要制定规划的村庄,应当制定村庄规划。鼓励其他村庄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村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镇、乡、村庄,不单独编制规划。

第五条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建立规划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村庄规划的编制经费,可以由上级财政予以补助。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其中,设区的市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规划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直接管理。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有关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外的镇和乡人民政府依法承担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并确定相关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八条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科学预测城乡发展,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区域协调发展。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符合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相关城乡规划的要求。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省城乡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和规定,规范和指导全省城乡规划工作。

第九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自治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由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组织编制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设区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纳入相应的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一同编制、审批。

第十条 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长沙市和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中,设区的市城市规划区内的镇的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自治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的具体工作,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承担。

第十二条 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在报送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对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研究处理,反馈处理情况。

其他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对代表的审议意见进行研究处理。

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十三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经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中,设区的市城市规划区内的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四条 城市、镇的重要地块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块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

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中,设区的市城市规划区内的镇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由建设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报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镇总体规划,会同建设、国土、公安、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在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城乡规划在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引导城乡健康有序地发展。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同步编制城市、镇的近期建设规划,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近期控制、引导城乡发展的原则、措施以及实施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第十八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组织编制规划实施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规划实施计划应当与投资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相衔接,明确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统筹安排重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的建设。

第十九条 城市新区、开发区、各类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旧城区的改建,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严格限制零星插建;完善道路交通、消防、电力、通信、人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和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涉及城乡规划的,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并征求本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

第二十一条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取得批准或者核准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其中,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由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选址意见书按照下列规定核发:

(一)建设单位持选址申请表、地形图、选址论证报告等材料,向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

(二)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征求有关部门的书面意见。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反馈书面意见;

(三)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符合城乡规划或者相关专业规划要求的,核发选址意见书;不符合城乡规划或者相关专业规划要求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在项目批准(核准、备案)前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划拨建设用地前,应当取得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照下列规定核发:

(一)申请人持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选址意见书和有关材料,向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

(二)受理申请的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核定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并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应当取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照下列规定核发:

(一)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自受理土地储备机构的书面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二)土地管理部门依据建设用地规划条件进行出让;

(三)受让建设用地的单位或者个人持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土地出让合同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并具有下列内容:

(一)用地位置、面积、界限;

(二)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土地开发强度指标;

(三)周边建设和环境、安全要求;

(四)配套设施要求及其具体建设时序;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城市、县

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申请人持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手续等材料,向受理申请的机关提交申请书。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征求有关部门的书面意见。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反馈书面意见;

(三)受理申请的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五个工作日内核定建设工程规划条件、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并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组织定位、放线;其基础、管线等隐蔽工程完工后,应当组织验线。受理申请的机关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申请人应当在施工现场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施工审批手续。

第二十六条 乡、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特色,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自然生态环境,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十七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前,应当取得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按照下列规定核发:

(一)申请人持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有关材料,向所在地的镇、乡人民政府提交申请书;

(二)镇、乡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

(三)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八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申请人持村民委员会证明、户口原件和有关材料,向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提交申请书,按照下列规定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一)确需占用农用地的,申请人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镇、乡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符合规划要求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二)不占用农用地和使用原有宅基地的,镇、乡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符合规划要求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九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建设用地内集体土地和乡、村庄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内国有土地上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的规定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建设项目,自取得选址意见书之日起一年内未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六个月内未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第三十一条 城市、镇规划区内临时建设应当办理规划审批手续,但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因施工需要的临时建设除外。

城市、镇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必须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不得影响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二条 临时建设规划审批手续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申请人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有关材料;

(二)受理申请的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办理临时用地、临时建设规划审批手续:

(一)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内;

(二)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

(三)影响道路交通、公共安全、市容或者其他公共利益的;

(四)侵占绿地、水面和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活动场地的;

(五)侵占电力、通信、人防、气象观测、防洪保护区域或者压占城市地下管线的;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条 临时建设的建筑物不得超过二层,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临时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使用期限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次,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延期申请应当在使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内提出。

临时建设使用期限届满,或者因城市、镇规划建设需要,原批准机关通知提前终止的,使用人应当自届满之日或者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并清理场地。因施工需要的临时建设工程,应当在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全部建设工程申请规划核实之前拆除。

临时建设使用期限未满,因城市、镇建设需要提前拆除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许可要求和规划条

件予以核实。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不得交付使用;房产部门不得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三十六条 房屋权属证件记载的用途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定的使用性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与房屋用途相关的行政许可证件应当与房屋权属证件记载的用途一致。

第三十七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镇、乡人民政府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依据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被撤销、撤回、吊销或者土地使用权被收回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注销相应的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三十八条 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每三年评估一次,其他镇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每五年评估一次。

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公益设施等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的实施情况;

(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

(三)绿化、交通、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的规划实施情况;

(四)其他需要评估的内容。

第三十九条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情形的,组织编制机关可以依法组织修改。

规划修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报告规划的实施情况。涉及修改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同意。规划修改后,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报批。

第四十条 村庄规划的修改,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论证,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原审批机关审查同意。

第四十一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可以依法组织修改:

(一)总体规划修改后需要修改的;

(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影响规划用地布局的;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在实施中发现明显不适当的。

规划修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论证,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社会公示,报原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组织修改。涉及修改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先修改总体规划。规划修改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报批。

第四十二条 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的修改,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修建性详细规划修改后,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报批;涉及规划条件修改的,应当先修改规划条件。

因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或者因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给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四十三条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后,因修改规划需要变更内容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重新办理手续。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专项报告规划的实施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议,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人民政府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书面报告。必要时,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规划实施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健全规划管理监督检查制度,依照法定职责,加强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的监督。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措施。

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违法建设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配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关执法部门或者机构等予以处理。

第四十六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发现本区域内违法建设行为的,应当予以劝阻,并及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关执法部门或者镇、乡人民政府报告。

第四十七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关执法部门或者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公布举报方式,对接到有关违法建设的举报,应当及时、完整地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举报事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进行核实、处理、答复;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

第四十八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作出规划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可以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规划许可。

镇、乡人民政府违反本办法规定作出规划许可的,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规划许可。

因撤销规划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镇、乡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照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组织编制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四)未依法对经审定的城乡规划予以公布的;

(五)修改城乡规划未采取法定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

(六)对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行为,不依法处理的;

(七)未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划要求办理临时建设、临时用地规划审批手续的。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审批(核准、备案)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未征求本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的;

(二)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的;

(三)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四)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的;

(五)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办理施工审批手续的;

(六)对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许可要求和规划条件的建设项目,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

(七)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定的使用性质颁发房屋权属证件或者未按照房屋权属证件记载的用途核发其他行政许可证件的。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当事人应当自接到停止建设通知之日起立即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单位或者个人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

进行建设的,由镇、乡人民政府发出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当事人应当自接到停止建设通知书之日起立即停止建设,并在十五日内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对逾期不改正或者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可以责令自行拆除或者强制拆除。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临时建设规划审批手续的规定进行临时建设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当事人应当自接到停止建设通知书之日起立即停止建设,并在十五日内自行拆除;临时建设超过批准期限不自行拆除的,责令当事人自接到拆除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

未按照前款规定,在十五日内不自行拆除的,可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立即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所指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应当拆除的违法建设,主要包括下列情形:

(一)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环境卫生或者生产、生活秩序的;

(二)改变规划条件的强制性指标,且无法纠正的;

(三)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其他情形。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确认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之前,应当组织听证。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10月27日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