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立案程序
法院立案程序
一、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二、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三、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制件、收到时间、份数和页数,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异后,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原告、自诉人也应当签名或盖章,收据归入卷宗。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的,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并由当事人签收。
四、对经审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自诉人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驳回。
五、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制作,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并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行政案件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书除应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外,应由合议庭成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其中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应报审判长核准以及庭长审批。重大疑难案件报院长审批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七、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案由等情况统一编立案号输入计算机。
八、立案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注明移交日期。经审查决定受理或立案登记的日期为立案日期。立案人员应当及时将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输入计算机。
九、当事人的人民法庭起诉,人民法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报庭长批准立案;人民法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及时填写收案卡片,报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统一编立案号。人民法庭认为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由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庭经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交由人民法庭审理。
十、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发交原审人民法院。
十一、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一审案件卷宗材料,应当核对以下内容:
(一)上诉状、有关证据及收据、一审裁判文书是否齐全,一审卷宗数是否与案件移送函标明的数量相符;
(二)上诉人递交上诉状的时间是否在法定上诉期限以内;或虽然超过法定上诉期限,但是否提交了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具有其他正当理由申请顺延上诉期限的书面材料;
(三)是否附有上诉案件受理费单据或者上诉人关于缓、减、免交上诉费用的申请。
十二、上诉人提出缓交、减交、免交上诉费用申请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负责审查,提出意见,由庭长或院长批准;未予批准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上诉人在指定期限内交纳;逾期不交纳的,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并将案卷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
十三、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卷宗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二日内填写收案卡片,统一编立案号后,移送审判庭。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报庭长批准后将案件及时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补充完后移送第二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二审立案期间。
十四、应当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可参照本节规定的基本程序执行。
第二篇:法院立案程序
法院立案程序
法院立案程序
一、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二、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三、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制件、收到时间、份数和页数,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异后,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原告、自诉人也应当签名或盖章,收据归入卷宗。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的,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并由当事人签收。
四、对经审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自诉人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驳回。
五、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制作,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并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行政案件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书除应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外,应由合议庭成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其中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应报审判长核准以及庭长审批。重大疑难案件报院长审批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七、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案由等情况统一编立案号输入计算机。
八、立案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注明移交日期。经审查决定受理或立案登记的日期为立案日期。立案人员应当及时将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输入计算机。
九、当事人的人民法庭起诉,人民法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报庭长批准立案;人民法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及时填写收案卡片,报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统一编立案号。人民法庭认为起诉不符合法院立案程序
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由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庭经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交由人民法庭审理。
一、起诉
1、起诉的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如系军人军属身份的,要注明);法人应提交当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2)有明确的被告。有关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的要求同上,同时应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及提交时间。(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基层法院受理范围:
1)第一审民商事案件,具体包括:
(1)当事人在同一基层法院辖区内的婚姻家庭、继承、物业、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环境污染、医疗损害赔偿等案件;
(2)争议金额不满500万元(不含本数)的合同纠纷案件和一般财产纠纷案件;
(3)争议金额不满500万元(不含本数)的房地产纠纷案件;
(4)争议金额不满500万元(不含本数)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一般财产权纠纷案件和人身纠纷案件;
(5)适用特别程序、监督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
2)上级人民法院交办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3、诉讼代理
1)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本院提交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2)近亲属接受委托参与诉讼的,除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向法院提供亲属关系和受委托人身份等相关证明。
3)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接受委托参与诉讼的,除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向法院提供受委托人身份等相关证明,并经本院审查决定是否许可。
4、诉讼材料和规格要求
法院立案程序
1)规格:诉讼材料的纸张大小为A4(210*297毫米),左侧应留边2.5厘米作装订线,证据材料应按清单顺序装订成册。
2)份数:诉讼材料除向法院提交一份外,还须按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3)书写要求:必须用墨水笔(黑色、蓝黑色)书写或打印。
4)证据材料为外文的,必须提交有资质的翻译机构翻译的中文译本。
二、法院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本院在接到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后,将依法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立案;对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三、预交诉讼费
四、原告在接到受理案件通知书后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否则,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被告在接到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涉外案件的被告为三十日)内提交答辩状,并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被告不答辩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被告不确认受送达人和送达地址的,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
五、举证
原、被告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十、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发交原审人民法院。
十一、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一审案件卷宗材料,应当核对以下内容:
(一)上诉状、有关证据及收据、一审裁判文书是否齐全,一审卷宗数是否与案件移送函标明的数量相符;
(二)上诉人递交上诉状的时间是否在法定上诉期限以内;或虽然超过法定上诉期限,但是否提交了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具有其他正当理由申请顺延上诉期限的书面材料;
法院立案程序
(三)是否附有上诉案件受理费单据或者上诉人关于缓、减、免交上诉费用的申请。
十二、上诉人提出缓交、减交、免交上诉费用申请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负责审查,提出意见,由庭长或院长批准;未予批准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上诉人在指定期限内交纳;逾期不交纳的,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并将案卷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
十三、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卷宗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二日内填写收案卡片,统一编立案号后,移送审判庭。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报庭长批准后将案件及时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补充完后移送第二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二审立案期间。
十四、应当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可参照本节规定的基本程序执行。
民事审判流程:
1、起诉,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立案受理,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并进行举证和质证,合议庭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当事人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3、庭前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4、业务庭开庭审理:1)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2)调解不成:
法院立案程序
合议庭合议或独任审判,作出裁决,1))同意裁判: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当事人地法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向本院立案庭提出强制执行申请,2))不同意裁判:一是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是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裁定或判决已生效的向本院立案庭提起再审申请。
民事审判审理期限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
第三篇:立案程序
法院立案程序
一、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二、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三、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制件、收到时间、份数和页数,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异后,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原告、自诉人也应当签名或盖章,收据归入卷宗。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的,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并由当事人签收。
四、对经审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自诉人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驳回。
五、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制作,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并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行政案件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书除应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外,应由合议庭成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其中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应报审判长核准以及庭长审批。重大疑难案件报院长审批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七、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案由等情况统一编立案号输入计算机。
八、立案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注明移交日期。经审查决定受理或立案登记的日期为立案日期。立案人员应当及时将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输入计算机。
九、当事人的人民法庭起诉,人民法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报庭长批准立案;人民法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及时填写收案卡片,报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统一编立案号。人民法庭认为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由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庭经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交由人民法庭审理。
一、起诉
1、起诉的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如系军人军属身份的,要注明);法人应提交当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2)有明确的被告。有关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的要求同上,同时应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及提交时间。(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基层法院受理范围:
1)第一审民商事案件,具体包括:
(1)当事人在同一基层法院辖区内的婚姻家庭、继承、物业、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环境污染、医疗损害赔偿等案件;
(2)争议金额不满500万元(不含本数)的合同纠纷案件和一般财产纠纷案件;
(3)争议金额不满500万元(不含本数)的房地产纠纷案件;
(4)争议金额不满500万元(不含本数)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一般财产权纠纷案件和人身纠纷案件;
(5)适用特别程序、监督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
2)上级人民法院交办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3、诉讼代理
1)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本院提交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2)近亲属接受委托参与诉讼的,除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向法院提供亲属关系和受委托人身份等相关证明。
3)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接受委托参与诉讼的,除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向法院提供受委托人身份等相关证明,并经本院审查决定是否许可。
4、诉讼材料和规格要求
1)规格:诉讼材料的纸张大小为A4(210*297毫米),左侧应留边2.5厘米作装订线,证据材料应按清单顺序装订成册。
2)份数:诉讼材料除向法院提交一份外,还须按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3)书写要求:必须用墨水笔(黑色、蓝黑色)书写或打印。
4)证据材料为外文的,必须提交有资质的翻译机构翻译的中文译本。
二、法院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本院在接到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后,将依法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立案;对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三、预交诉讼费
四、原告在接到受理案件通知书后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否则,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被告在接到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涉外案件的被告为三十日)内提交答辩状,并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被告不答辩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被告不确认受送达人和送达地址的,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
五、举证
原、被告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六、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发交原审人民法院。
七、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一审案件卷宗材料,应当核对以下内容:
(一)上诉状、有关证据及收据、一审裁判文书是否齐全,一审卷宗数是否与案件移送函标明的数量相符;
(二)上诉人递交上诉状的时间是否在法定上诉期限以内;或虽然超过法定上诉期限,但是否提交了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具有其他正当理由申请顺延上诉期限的书面材料;
(三)是否附有上诉案件受理费单据或者上诉人关于缓、减、免交上诉费用的申请。
八、上诉人提出缓交、减交、免交上诉费用申请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负责审查,提出意见,由庭长或院长批准;未予批准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上诉人在指定期限内交纳;逾期不交纳的,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并将案卷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
九、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卷宗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二日内填写收案卡片,统一编立案号后,移送审判庭。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报庭长批准后将案件及时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补充完后移送第二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二审立案期间。
十、应当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可参照本节规定的基本程序执行。
诉讼指南中国法院网
第四篇:市法院立案情况工作总结
市法院立案情况工作总结
20**年,立案庭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其他庭、科、室、队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院中心工作,在全庭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夯实基础,稳步前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工作
⒈立案情况。全院累计收案12177件(不包括诉前登记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8%。其中刑事案件1236件、民一案件2629件、民三案件1622件、商事案件2510件、知识产权案件41件、行政审理案件34件、行政审查案件301件、执行案件3367件、非诉行政执行案件270件、诉前保全案件91件、不予受理案件6件、公示催告案件20件、申请再审等案件45件、调解确认案件5件。与前几年相比,我院案件数大幅上升,各种新类型案件、突发性案件也日益增多,窗口工作量与日俱增。面对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立案窗口几位同志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尽心尽责,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立案工作的顺利完成。⒉办案情况。今年我庭共办结诉前保全案件91件,比去年下降29.5%;办结公示催告案件20件,比去年增加7件;办结管辖异议案件37件,比去年基本持平;出具不予受理裁定6份。总体办案质量较好,无案件被改判。
⒊其他工作。全年移送上诉案件302件,办理上级法院调卷等事项41次,办理外地法院委托事项29件次。
二、工作亮点
(一)立足服务大局,加强本职工作。
⒈注重立案把关。始终贯彻上级法院关于立案工作的有关精神,认真审查,审慎立案,做到立、审、执兼顾。加强案件风险评估,做好导诉、释明工作,今年共发送立案释明通知书13份,通知当事人补正诉讼材料53次。合理运用诉前登记制度,对简易案件积极引入诉前调解;对需要鉴定、评估等明显有程序原因可能影响审限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后予以暂缓立案;对新类型案件、敏感性纠纷或者当事人明显滥用诉权的,法院不宜受理或不宜过早受理的案件,及时汇报,积极联动协调。今年以来,对23件案件编立了立预字号暂缓立案,对6件案件采取立调处理,有效地从源头上化解、分流社会纠纷。
⒉强化保全职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诉前保全案件,绝大多数案件做到在24小时内裁定并保全,努力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后能及时得到保障。针对企业主逃匿等突发事件,立案窗口进一步发挥诉前保全职能,采用“特事特办”等方式,多次放弃休息时间,在夜间、双休日采取查封措施。今年,立案庭主要对鑫茂服饰有限公司、共度食光酒店、佳尚服饰有限公司、博大针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及时采取了诉前保全,有效防止了哄抢企业财产行为的发生。同时,为了保障企业职工能尽快讨回欠薪,又多次配合有关部门对查封的财产进行启封清点、解封等。
⒊完善有关规定。针对上诉案件移送天数在宁波全市法院乃至全省法院排名靠后的局面,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出台《关于规范上诉案件移送的实施办法》,加强了对上诉案件移送天数的考核,每月进行通报。经过努力,我院的上诉案件移送天数大大缩短,第四季度在全市法院位居第二。加强对在我院开展财产保全担保业务的4家担保机构的监督,今年10月份,对各家担保机构一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汇总,并进行了指导。11月份,又有一家担保机构进驻我院开展诉讼担保业务。担保机构在我院开展诉讼保全担保业务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二)立足惠民便民,加强服务创新
⒈强化司法救助。对通过立案和信访发现的涉及弱势群体案件,主动纳入绿色通道,优先审查、优先立案。积极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活动,在立案大厅设置了法律援助联络点,多方位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扩大缓减免诉讼费的范围至诉讼保全费和担保费,全年累计办理缓交诉讼费案件91件,涉及金额达44.52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⒉减半预收诉讼费。认真落实上级法院的有关精神,对部分简易程序案件减半预收诉讼费用,减少了当事人结案后又一次来院办理退费手续的麻烦。全年共对1200件简易程序案件减半预收诉讼费用,涉及金额14.03万元。
⒊加强诉前调解。认真贯彻全程全员全元素调解的精神,对咨询、信访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双方当事人矛盾不激烈且有调解可能的案件,主动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为其减少讼累。今年12月,立案庭成功调解了一起东郡尚都一业主诉物业公司名誉权纠纷,最后双方消除了误解,化干戈为玉帛。对一些敏感性纠纷案件,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调解,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11月份,院领导带领立案庭,经过多方联动,做足诉前调解工作,成功化解了受“菲特”台风影响的南溪家园9住户状告某公司财物损害赔偿纠纷案,取得了双赢效果。南溪家园9住户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三)立足稳定和谐,加强信访防控。
⒈规范接访约访。按规定认真组织落实每月两次的院领导接访、每日庭长值班制度(后主要由负责信访的王超文副庭长负责接待),做好判后答疑和诉前咨询工作,对来访者做到热心接待、耐心解答,对情绪不稳定的信访人做好安抚工作,对一般矛盾做到当即处理解决。对要信要访、市长来信等及时转办相关部门并协助化解,同时做好上报工作。全年共登记来信来访649件,其中来信94件,来访555件。来访中日常来访238件,院长接待日来访群众317批次。答复市长信箱信访案件9件。
⒉加强信访化解。重视重点时段的信访稳控工作,逢两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时期,及时通知全院各部门加强对敏感性案件的排查。加强对有上访苗头人员的排查和稳控,对赶甬赴省进京的上访人员,与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做好劝返工作,今年共有8名上访人员被及时劝返。加强疑难信访案件的化解力度,全年共办结上级部门交办的要信要访10件。今年11月,立案庭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争取了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等部门的支持,多次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成功化解了多次在中院门口跪访的杨文林信访案件。加强信访司法救助,20名信访人员得到了司法救助,共计金额45万余元。
⒊建立信访通报。为了进一步发挥信访的效用,从5月份开始,立案庭每月编发《信访动态》,把案件当事人在信访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指出一些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力争取通过信访工作使审判执行进一步完善。
(四)立足队伍建设,加强庭务管理
⒈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认真落实每月2次的政治学习制度,规定每月21、22日为学习日,坚持学习,不断加强庭里同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出台的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上级法院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学习,今年主要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有关管辖方面的规定、省高院立案解答等集中进行了学习。
⒉加强廉政思想教育。做好庭务管理,建立文件轮阅制度,对涉及廉政思想教育的文件,做到重点强调,并组织召开庭务会专题进行学习讨论,始终筑牢廉政防线。全年共拒收礼卡3次。
⒊加强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把落实信息、宣传、调研工作作为庭里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分任务到每个人,抓好责任落实。每月超额完成信息、宣传报送任务,并提早完成了调研任务,还额外报送司法建议2篇,并得到采纳。多篇信息、宣传报道被录用,蒋利芳同志报送积极,得到了办公室的充分肯定。蒋利芳同志撰写《持中守正扬梦想,讼息波宁促和谐》一文在全市法院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五)立足岗位文化,加强窗口建设
⒈开展创建活动。继续开展立案窗口“巾帼文明岗”全国岗的维护和创建工作,加强大厅建设,不断完善资料上墙,顺利通过省妇联重要领导的考核检查。今年立案窗口开展了“XX市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通过精心准备,在考评时得到了与会评委的一致认可。
⒉投身公益活动。立案庭同志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活动。全庭同志多次参加院里组织的捐款活动,有2名同志参加了献血活动,2名同志参加“文明出行”活动,与1名学生结对进行资助。⒊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把法制宣传作为立案窗口“巾帼文明岗”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做好做强。王超文副庭长作为创建“女法官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为“女法官工作室”创建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工作室接待时非常耐心,做好法律释明,并额外进行心理疏导。此外,立案庭还上街进行法制宣传,向路人发送“民间借贷风险意识防范”手册;到西坞力邦社区开展了“12.4”法制宣传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⒈案件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根据中院案件质量评查情况,我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以致在评查中结果不理想。
⒉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立案所涉法律知识面广,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又日益增多,而现在案件数大量增多,立案窗口人员更换快,新手多,业务能力不强,立案把关压力相当大。
⒊信访化解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信访体制不健全,个别案件承办法官案结事了意识不强,以及个别当事人“信访不信法”等原因,导致信访数居高不下,每月院领导接访人数多,赶甬赴省进京案件多,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⒋调研文章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年我庭在调研上提早超额完成任务,但调研文章品质不高,录用的文章不多。
⒌窗口创建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立案窗口在获得全国级“巾帼文明岗”后,近两年,我庭的创先工作有些滞后,所获荣誉不多。
四、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立案庭将紧紧围绕院党组确立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工作,立足岗位本职,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振奋精神,广挖潜力,开拓创新,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围绕中心工作,狠抓立案把关。深刻领会院党组的精神要旨,围绕本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密切关注案件发展态势,注重横向沟通协调,合理运用诉前登记制度,把好立案关。
⒉围绕司法为民,狠抓服务质效。进一步加强立案窗口环境建设,完善上墙资料,充分发挥窗口电子屏的功能,做好岗位文化宣传。加强对窗口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与律师交流沟通活动”,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窗口人员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岗位创建工作,加强与市妇联、团市委、市司法局等部门的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法活动,不断拓宽立案窗口服务领域。⒊围绕争先创优,狠抓业务学习。在注重政治学习的同时,特别要加强业务学习。认真落实每月21日、22日定期学习制度,集中对窗口人员的进行业务培训。继续开展文件轮阅,及时传达上级法院的有关精神和法律知识。平时加强业务交流,对立案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集中进行讨论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调研,不断提高调研文章的品质。
⒋围绕稳定和谐,狠抓信访化解。在初信初访上做足工作,耐心接访,做好判后答疑和释明工作,努力减少信访存量。建立信访电子档案库,统一信访答复口径,减少重复信访,提高院长接访日的效率。加强信访报结,对没有走完司法救济途径的信访人员,积极引导其继续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对已走完司法救济途径的信访人员,则做好报结工作。继续加强信访通报,督促个别办案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真正实现信访促审执的目的。
⒌围绕队伍建设,狠抓庭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庭务管理,时刻提醒庭里同志牢固绷紧廉政这根弦,积极反腐倡廉。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们激情满怀,我们奋发意气,为奉化法院灿烂的明天努力奋斗!
第五篇:朝阳法院立案材料
立案指南
发布时间:2011-04-01 09:15:16
一、起诉的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起诉的基本材料
(一)起诉书
1、当事人应提交起诉书正本一份,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起诉书应为手写或打印,手写起诉书的,应用蓝黑色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
3、原告是个人的,应由本人签名或盖章;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由单位盖章并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或加盖人名章。
4、起诉材料统一用A4纸张书写或打印,纸张左侧应留2公分装订线。
(二)原告身份证明和委托手续
1、自然人一般应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法人、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2、个体工商户须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户主(业主)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集团诉讼的诉讼代表人提起诉讼的,除应提交全部原告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外,还应提交全部原告推选其为诉讼代表人的证明材料以及诉讼代表人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法定代理人应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其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5、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提交由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授权委托书应盖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或加盖人名章。
6、授权委托书必须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委托权限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委托权限为特别授权的,应当写明具体的委托权限,一般包括以下权限: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三)确定管辖的证明
1、依被告住所地确定管辖的,提交被告住所地属我院辖区的相关证明。被告为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应提交企业工商登记查询信息或实际经营场所的证明,被告为事业单位的,应提交登记证明。
2、依合同履行地、原告住所地、不动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管辖协议等确定管辖的,应提交相关证明。
(四)证据材料
1、当事人在起诉时应当提供与本案有关的、能够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诉争法律关系的基本证据。
2、原告在起诉时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与本案有关的主要证据,应提出书面申请,请求人民法院进行查证。
3、证据是外文本的,应同时提交中文译本。证据来源来自国外或港、澳、台地区的,需经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认证或我国认可的港、澳、台地区律师事务所认证方为有效。
(五)原件与复印件,外文本与中文译本
1、当事人提交起诉材料复印件时,应一并提交原件,法官在核对后退还当事人。
2、外国当事人、港、澳、台当事人提交的起诉书及企业依法成立的证明、授权委托书为外文本的,应附中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