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及还原应急能力规定
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及还原应急能力规定
1.妥善做好各类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的安抚工作。2.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人道主义的抚恤和补偿或赔偿。3.对受伤和患病人员继续进行治疗和救助。
4.摸清参加保险的人数和种类,并帮助联系理赔,及时由保险公司做出赔付。
5.认真及时查清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写出书面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严格信息发布制度,慎重、适时发布有关消息,稳定师生情绪,做好舆论导向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7.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和师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8.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感情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群体事件,要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以及校园网等形式和渠道,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保护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倾向,引导师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9.属于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要全面、准确、客观的通报情况,适时开展科学技术、防范救灾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0.属于改革发展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开展有关政策的宣传,加强法制教育,对于群众提出合理要求而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和说服教育工作。
11.在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立即着手恢复工作。在科学评估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恢复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恢复计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为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秩序创造必要的条件;对因发生突发事件而受影响的教学、科研、生产等,要摸清情况,调整相关计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12.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总结工作。对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积累的有效做法和措施,要认真加以总结,修订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对于存在问题的要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13.在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对由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鼓励和表彰;对因玩忽职守、渎职失职而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因处置不力,造成事态扩大和严重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4.上述各项善后与恢复工作由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实施。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发布时间: 2010-05-25 18:01:00黄委水政局局长 王建中
4月16~21日在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黄委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和谐发展”培训班,在学习内容的设置上紧密贴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主要涉及到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沟通、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的缓解与调适等诸多新内容。通过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对于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特别是其中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课程,通过危机情境现场模拟(两大实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污染事件与国企改制)和学员们角色扮演,不但一定程度上锻炼提高了现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而且使得本人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情况下领导干部如何尽快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更为切身和紧迫的认识。本文根据当前各类突发事件频生的客观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拟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突发事件的有关概念性认识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突发事件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出现,往往是人们所不能预料的,这就决定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刻是难以完全预测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瞬息万变,并且极可能产生涟漪效应。
2.聚众性。社会性突发事件,多是由少数个人操纵,通过宣传鼓动而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卷到事件中来。自然性的突发事件,也往往危及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一个区域工作的成败,使事件具有聚众性。
3.社会危害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小到影响广大群众的正常的生产、生活运转,大到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危害国家的政治安定和民族团结。
4.决策的非程序化性。领导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所谓“满意”的处理方案。危机事件的决策环境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不确定性的高度积聚。
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
黄河治理开发是一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公共、公益事业,关系着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而在黄河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河道管理等方面,由于自然
和人为的因素,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持续发生的断流事件,近几年多次发生的水污染事件,黄河上中游省际水事纠纷,河道内违法开发利用和建设如采淘铁砂、片林种植、砖瓦窑建设等影响河道行洪、威胁防洪安全的事件等。2008年黄河下游河道内突发的采淘铁砂事件,充分说明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
2008年6月,由于受国内铁矿石需求量增大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在黄河下游河道内突发了大量未经许可擅自采淘铁砂船只,并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呈愈演愈烈之势,河道内采淘铁砂船只已达1764艘。采淘铁砂改变河道冲淤形态,引发河势变化,对黄河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危及上下游、左右岸的堤防及防洪工程设施安全;同时在黄河汛期,黄河下游及支流沁河、伊洛河来水几率高、且预见期短,采淘铁砂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枯水期间,大量采淘铁砂船只作业造成的柴油泄露、生活垃圾等将污染黄河水质;加之,船只搅动泥沙,引发污染附着物重新释放,引发水质恶化,直接影响黄河下游沿黄城镇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面对突发事件,为确保河道行洪和采淘铁砂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黄河防总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禁采铁砂工作,先后下发6个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提出开展集中行动、联合执法等活动;加强舆论宣传,通过中央、省及水利系统内部的新闻媒体发表各类禁采工作稿件60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禁采氛围;河南、山东两省各级政府、防指及河务管理机构,按照《关于全面禁止在河道内采淘铁砂的紧急通知》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克服执法难度大、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中的困难,责令采淘铁砂人员停止采淘铁砂,限期撤离河道。经过近一个月的集中清理,下游河道内的1764只采淘铁砂船只全部撤离作业现场,禁采工作全部完成。
由此可见,提高对治黄工作者尤其是领导干部尽快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水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尤其是应对复杂局面、处置复杂事务、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新要求。经过对近几年来黄河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治黄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并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保证了黄河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本该避免的事件发生。
三、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是对行政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虽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但应急管理并不是发生了突发事件之后才开始的,在发生危机之前就需要做好各种防备工作,同时,在应对过程中还涉及到应急处置的价值选择,处置的反应速度、方式、依据、体制等。因此,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机构或部门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本人认为,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促进可持续水利快速发展,进而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
性和忧患意识,科学分析各种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政策法规要到位。政策法规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就是政策法规。事实证明,应对突发事件不仅要依靠经验,还要依靠法制。这不仅是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要根据客观形势和需要,健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通过执行法律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性和无预期,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目前,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系列危机管理法规、制度和机制,如2003年非典危机防治中国务院于5月12日迅速出台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规中的应急管理规定;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出台了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件部门应急预案。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设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五个层次。这意味着如果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中国政府将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机制,确保百姓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另一方面,从治黄工作层面来说,适应于国家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建设的形势,近几年来,在黄河治理开发中也相继出台了有关黄河的应急管理法规和规定,如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中有关应急水量调度规定,有关防洪预案、洪水调度方案、抗旱预案、水量调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际水事纠纷预防调处预案,水污染事件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等,对于依法科学、快速有效地处置黄河上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好这些政策法规,维护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法规“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相关形势发展和治黄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治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规制度体系。
3.超前管理工作要扎实到位,换句话说就是要夯实基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法律宣传教育要到位:各种水事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完成,因此在全社会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至关重要。流域管理机构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沿黄地区特别是省际边界地区、水事矛盾突出地区、行政区域边界地区的法制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是规划和前期工作要到位:规划用于指导各种社会活动有序进行,它包括水利、土地、林业、环保、城市建设等规划,各种规划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尽快完善各种规划,为经济发展和管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制定规划还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统一协调。如在省际界河、用水紧张地区、新兴工业区、多民族聚居区等水事关系敏感河段,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科学合理编制区域综合规划,协调各方水事关系,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促进水事关系各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河道资源,预防因无序开发造成水事纠纷和水事案件的发生。
三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健全到位: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和机制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
从多年来黄河处理突发的水事矛盾和纠纷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健全的水事活动超前管理制度、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各种管理责任制以及水事情况通报制度、水事协商制度、边界水利契约,有了这些健全完善的制度和以责任制为中心、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水事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4.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实现最佳境界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立即部署处置力量,迅速建立起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有关各方的作用
第三篇: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于2011年9月2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2011年1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9号公布。该《规定》分总则、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终止与善后、监督检查、附则7章47条,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应急准备
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五章 终止与善后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附 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1年第9号《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已于2011年9月22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 李盛霖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终止与善后等活动,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交通运输设施毁损,交通运输中断、阻塞,重大船舶污染及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等,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疏散或者救援人员,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第三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协调联动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
体制。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加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编辑本段第二章 应急准备
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发布国家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国家级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储备应急运力,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应急保障体系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发布地方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本辖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储备应急运力,相关内容纳入地方应急保障体系规划。第七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八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可能需要提供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应急管理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监测与预警、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恢复与重建、培训与演练等具体内容。
第九条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应急预案涉及其他相关部门职能的,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及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应急预案衔接一致。
第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公共交通工具、重点港口和场站的经营单位以及储运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交通运输企业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向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情势变化和演练验证,适时修订。第十三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划和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维护、管理和调拨制度,储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和运力,配备必要的专用应急指挥交通工具和应急通信装备,并确保应急物资装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第十四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需
要,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专业应急队伍。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队伍。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应急能力和人员素质建设,加强专业应急队伍与非专业应急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及演练,提高协同应急能力。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与其他应急力量提供单位建立必要的应急合作关系。
第十六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本辖区内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运力储
备和应急队伍的实时情况及时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备案。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将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运力储备和应急队伍的实时情况及时报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所有列入应急队伍的交通运输应急人员,其所属单位应当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人员的人身风险。
第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应急处置实际需要鼓励志愿者参与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第十九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专家或者专业机构,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提供相关意见和支持。
第二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制度,并结合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制订应急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工作。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根据本地区、本单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第二十二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扶持研究开发用于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二十三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情况,编列应急资金预算,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专项资金。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安排应急专项经费,保障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需要。应急专项资金和经费主要用于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应急培训演练、应急装备和队伍建设、日常应急管理、应急宣传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编辑本段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二十四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统计、分析、报告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突发事
件信息。
第二十五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交通运输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必要时同相关部门进行会商,评估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害,研究确定应对措施,制定应对方案。对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第二十六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危险源管理工作。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交通运输企业应当组织开展企业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并按规定及时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基础信息数据库,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设施和人员,对突发事件易发区域加强监测。
第二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第二十九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根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备必要值班设施和人员。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宣布进入预警期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
当根据预警级别和可能发生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特点,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相应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根据需要启动应急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
(三)按照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要求,指导交通运输企业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四)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加强值班和信息报告;
(五)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授权,发布相关信息,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提出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的运力和装备,检测用于疏运转移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应急通信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七)加强对交通运输枢纽、重点通航建筑物、重点场站、重点港口、码头、重点运输线路及航道的巡查维护;
(八)法律、法规或者所属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的其他应急措施。
第三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事态发展以及所属地方人民政府的决定,相应调整或者停止所采取的措施。
编辑本段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三十二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第三十三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部署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十四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负责或者参与应急处置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运力
疏散、撤离受困人员,组织搜救突发事件中的遇险人员,组织应急物资运输;
(二)调集人员,物资、设备、工具,对受损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抢修、抢通或搭建临时性设施;
(三)对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控制,设立警示标志;
(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五)必要时请求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启动联合机制,开展联合应急行动;
(六)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应急处置的进展情况;
(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委托或者授权及相关规定,统一、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和媒体发布应急处置信息;
(八)其他有利于控制、减轻和消除危害的必要措施。
第三十五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超出本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处置能力或管辖范围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根据应急处置需要
请求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资金、物资、设备设施、应急队伍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请求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地周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三)请求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派出现场工作组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
(四)按照建立的应急协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
第三十六条 在需要组织开展大规模人员疏散、物资疏运的情况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令,及时组织运力参与应急运输。
第三十七条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加强对本单位应急设备、设施、队伍的日常管理,保证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接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第三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可以征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交通运输工具、相关设备和其他物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编辑本段第五章 终止与善后
第三十九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负责应急处置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人民政府的决定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
施,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四十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并向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四十一条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扶持遭受突发事件影响行业和地区发展的政策规定以及本级人民政府的恢复重建规划,制定相应的交通运输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重建受损的交通基础设施,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及影响。
第四十二条 因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被征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装备和物资在使用完毕应当及时返还。交通运输工具、装备、物资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补偿。
编辑本段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监督检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
(二)应急预案制订及实施情况;
(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四)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五)危险源监测情况;
(六)信息管理、报送、发布及宣传情况;
(七)应急培训及演练情况;
(八)应急专项资金和经费落实情况;
(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情况。
第四十四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交通运输企业等单位应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影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有效进行的,由其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或追究相应责任。
编辑本段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1]
第四篇:中国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规范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与正常,促进民航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 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预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民用航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威胁或者危害民用航空活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事件,以及为避免或应对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而紧急组织实施的民用航空活动。
第五条
按照事件发生的性质、过程和机理,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分为以下类别:
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第八条 在民用机场内、民用航空器上发生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各级民航主管部门”)组织应对,需要时提请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助处置。在上述范围外发生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由事发地人民政府或专业应急处置机构组织应对,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协助处置。
第九条
在民用机场内、民用航空器上发生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构成特别重大或重大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组织应对;构成较大或一般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由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组织应对。
组织应对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各级民航主管部门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事件的严重危害时,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采取的应对民用航空突发事件措施,应当与该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保护公众权益的措施。
民航企事业单位及其员工有义务参与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五条 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民航主管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据各自制定的应急预案或实际需要,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行动。
第十六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或指定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值守机构,负责全国、本地区或本单位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信息接报、报告和通报工作,协助组织、指挥应急处置活动。
民航应急值守机构之间、民航应急值守机构与国家、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值守机构之间应当建立必要、可靠和稳定的工作联系。
第十七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八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针对可能发生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院备案。
㈢ 民用航空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民航专项预案”)
民航专项预案是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别民用航空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民航专项预案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内设机构制定,作为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备案。
㈣ 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地区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民航地区预案”)
民航地区预案是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为应对各类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和在本地区实施民航专项预案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民航地区预案由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制定,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㈤ 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对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民航单位预案”)
民航单位预案是从事或直接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为应对各类民用航空突发事件,依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民航单位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制定,报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六条 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当为本单位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第二十七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第二十八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应当保障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组织、开展针对各级管理人员与专职人员的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活动;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研究、开发用于民用航空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四章 预测与预警
第三十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单位统一的民用航空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信息,并在上、下级之间,相关单位、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加强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第三十一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收集对民用航空活动具有潜在重大影响的事件信息,分析影响民用航空
㈦ 转移、疏散或撤离易受事件危害的人员与重要财产,并给予妥善安置;
㈧ 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事件危害的场所;
㈨ 检查本单位民用航空突发事件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单位的互联互通情况,启用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单位建立联系。
第三十四条 发布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单位、部门宣布解除警报后,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五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三十五条 获悉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发生的单位、个人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当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报告。
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获悉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报告,向相关企事业单位通报。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获悉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发生信息后,应当根据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发地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通报。
1或全部应急处置措施:
㈠ 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应急处置;
㈡ 搜寻、援救受到事件危害的航空器与人员,妥善安置受到事件威胁或影响的人员;
㈢ 控制危险源,划定并有效控制应急处置行动区域;
㈣ 启用备份设备、设施或工作方案; ㈤抢修被损坏的关键设备与重要设施;
㈥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或者限制民用航空活动;
㈦制定并采取、实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的措施与应对方案,组织应对发生的次生、衍生灾害;
㈧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
㈨组织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工具和受到危害的人员。
第四十一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应对民用航空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当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响应和应急处置过程,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二条
组织、指挥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向民航企事业单位征用应急处置所需的设备、设施、场地、航空器、其他交通工具和物
3抚恤等工作。
第四十八条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根据民用航空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制定或向有关部门申请扶持受到事件危害的民航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四十九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查明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原因,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第七章 奖 惩
第五十条
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对在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或奖励。对在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理权限规定
深圳市有限公司
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理权限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第二条
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司或者是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司利益侵害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一)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暴雨、台风、地震等气象灾害。(二)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各类消防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三)公司利益侵害。
主要指公司经济财物被盗窃、抢劫等。(四)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指包括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第三条
工作原则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充分授权、分级负责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四条
组织机构
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各类突发事件授权部门及其职责。
(一)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成员: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办主任、办公室主任,专职律师、财务部经理。
(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研究决策应急管理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2)贯彻落实公司涉及的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3)审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监督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并持续改进。
(4)督促各片区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5)做好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善后工作,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协调危机处置。
(6)组织参与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协调。
第五条
各片区主任、分管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各片区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培训和演练。
(二)负责各片区专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配合应急领导小组一起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第六条
其他部门主要职责
(一)财务部:负责审核应急管理的经费支付,提供资金投入保障。
(二)法律事务:负责应急管理相关法律事务工作,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咨询、评估等。
(三)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安排、调备,统筹组织员工支持等。
(四)总经办:统筹组织公司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员工培训。
第七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权限
费用金额权限:
1、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时,无需经过应急管理小组讨论,可以授权,各片区主任无限制金额的权限处理。如遇强台风发生引发某个事故,必须立即处理的事件。但在处理过程中需电话汇报领导小组成员知悉,事后需保留相关证明材料。
2、对公司利益侵害和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如客户退押金,客户损坏公司财物的赔偿;以及中介费用纠纷等其他形式的突发事件,可以授权片区主任5000元(含)内全权处理。5000-20000元以内的需要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讨论通过后处理。20000元以上的必须报公司董事长授权处理。
第八条
处理原则和要求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在片区要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建立健全与所在片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沟通机制。
信息报告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要学会判断事态的分析能力和辨别力,不得夸大事实,也不得息事宁人的态度。要求:实事求是,各片区主任能处理的,要当机立断,不得拖泥带水。
(二)各片区发生的日常工作事件,在公司各项规定操作规程可以正常处理的,不在此次授权范围内。
片区主任不得以突发件处理为由进行违规操作,否则,一律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处罚。第九条
其他特殊事件处理
有涉及不在上述类别突发事件的处理,所在片区主任可以另行直接向公司董事长电话请示后处理。
以上规定从2018年12月1日起执行
深圳市有限公司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