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3 16:0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

第一篇: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

2012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1

一、选择题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黄河是我国凌汛重灾区,回答以下2题 1.我国黄河冰凌洪水不可能发生的河段是

A.黄河上游宁夏河段

B.黄河上游内蒙古部分河段 C.黄河中游山西河段 D.黄河下游部分河段 2.冰凌洪水的发生主要在

A.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B.河流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的河段 C.河流完全封冻的冬季 D.河流完全解冻的夏季

3.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台风登陆次数多 B.厄尔尼诺现象无规律 C.地势低平、雨季排水不畅 D.副高位置偏东

4.长江流域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有

①台风 ②风暴潮③寒潮 ④地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一河道堵塞一洪水 B.气温回升_冰雪融化一洪水 C.冰凌下泄一堵塞河道一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一流域汇水速度快.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以下2题。

6.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7.对l950年与l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湖泊蓄水量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未,苗嫁菸然。据此回答以下3题 8.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用心

爱心

专心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痰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依据是:。(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请说明防灾措施有哪些? 15.2009年7月l4日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l4日02时05分至4时28分。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6.7级和5.0级浅源地震,多条国际通信光缆中断,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材料回答。

(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2)和地震灾害属于同一类的灾害,在我国还有、,多发区位于我国的地区。

(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用心

爱心

专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A 5.D 6.A 7.C 8.A 9.B 10.B 11.A 12.A 13.A

二、填空题

14.(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15.(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教案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板书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板书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如: 寒潮(1)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2)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放在减灾工作必不可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8-59,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还有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课堂活动

了解避灾方法。举出实例如“遇到洪水时如何自救?”“当发生泥石流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可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自救方法,后由老师补充,并提供给学生实用、正确的自救方法。

随堂练习

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2、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3)题。

(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 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 B.b C.c D.d

第三篇:Dlkcsaa地理自然灾害复习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

地理复习――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2.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

二、主要自然灾害复习方法

1、天文灾害: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面通讯和磁场产生影响。

2、气象气候灾害:考查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需要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

3、地质地貌灾害:地质地貌灾害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三、各种自然灾害

(一)、气象气候灾害

1、洪涝灾害

(1)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1)水系特征: ①流域广,支流多;

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人为原因包括: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 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例如: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2、干旱:

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

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3、台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北半球以夏秋季节最为集中,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灾害,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

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生的区域——台风是太平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4、寒潮:

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过程。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寒潮影响较小。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5、沙尘暴:

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中最强的一种。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最容易发生,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防治沙尘暴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二)、地质灾害

1、地震:

常见的是构造地震,尤其是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加强社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和教育工作等。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烈度是表示地面和建筑物等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烈度。一般而言,烈度与震级成正比;同一次地震,由于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地震的烈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地震波渐渐减弱,烈度也越小。此外震源深浅、该地区地质构造等对烈度大小都有影响。

2、火山:

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我国活火山很少,主要在台湾、新疆及云南等地,著名的休眠火山有五大连池、白头山天池等。3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整体下滑,造成农田、建筑物、道路破坏及人员伤亡。地壳运动活跃以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区,滑坡较易发生。

防御措施:及早发现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4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物覆盖较差,多暴雨的山区,泥石流多发。我国地势阶梯过渡处,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形成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较大。

防御措施:做好预报,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例如: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④对植被的破坏,工程采矿。

第四篇: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

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

一、泥石流、滑坡灾害分析 分布: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多发生在山区

中国以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多发生; 2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破碎

地形条件——坡度较陡,受重力影

响易下滑

气候条件——多在多雨季

人为原因

人类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等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村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 防护措施: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

在易发区减少人类“不恰当”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必要是进行人口迁移。

二、干旱灾害分析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远离海洋的内陆

中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发生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条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

土壤、植被条件——水分流失快

异常天气——厄尔尼诺或拉尼娜

人为原因

工农业用水大

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多

人类开垦耕地,破坏涵养水源的植被 危害: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汗水困难 预防措施: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

加大水利建设,兴建水库,调节水的季节分配;

干旱区多选择种植耐旱的林草,涵养水分。

三、暴雨洪涝灾害分析 分布:除非洲、大洋洲很少外,其余大洲都有分布,亚洲最多

中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分布 2 暴雨的行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气流强盛的上升运动

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水暴涨,排洪不畅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减少了泄洪区域 4 危害: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护措施: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和扩大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健全防洪保险

四、我国沙尘暴灾害分析 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

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沙漠)、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地面干燥)

冬春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

(动力)

人为原因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加剧沙尘暴的程度 影响范围:西北、东北、强烈时会影响到韩国和日本 3 危害:破坏人们的生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人体健康 4 防护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推广轮牧;

加强沙尘暴预警机制,降低沙尘暴的破坏能力。

第五篇:综合实践课(高二地理备课组)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案例

——测量学校经纬度的试验设计

重庆十一中顾明武

一、活动目的此次活动是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国家提出的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方针背景下开展实施的,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通过对学校经纬度的测量,掌握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地理观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可进一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差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进而养成地理生活化的习惯。

二、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三、背景分析

在国家大力贯彻和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不断摸索利于学生创新和长远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时差的产生以及计算有所理解。平时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学习基本的原理,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同学们对地理试验的兴趣比较浓厚,特别期盼这次活动。有少部分同学理论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是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2012年9月23日前后学校操场

五、活动内容

通过日出之时杆影的指向确定方位,正午时的影长计算正午太阳高度,通过时差计算经度。

六、理论依据

1、测量纬度(杆影法): 9月23日前后是我们24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方向为正东方向,杆影指向就是正西方,那么正北方向就可以确定;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物体正午时的影子指向正北方;物体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角之间是负相关;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之中会作有规律的周期运动,在这过程中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而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关,与当地的纬度也有直接关系。

各小组确定好标杆并且量出标杆长度L1(大致1m左右)和选定测定点,先通过日出时的杆影指向确定方向(正西方),以选定点为中心画出正西方,进而标出正北方向,接着在中午时标杆的影子与所画的正北线重合时(即重庆十一中学当地地方时为十二点时),量出标

L1L1杆影子L2,利用数学公式(tanH=,H=arc)计算出重庆十一中学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L2 L

2角H,再通过已知该日(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纬度——赤道(0°),最后利用公式(H=90°—纬度差)求出学校的纬度δ。

2、测量经度(时差法):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区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秒钟,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差。

确定好标杆的正北方向之后,当北京时间12时后(通过校正后的手表或收音机确定),按下秒表;当杆影和正北方向重合时停止秒表,记录北京时间正午十二点到学校地方时十二点的时间差ΔT(由于重庆十一中学的经度比北京时间所在经线(120°E)偏西,因此北京时间正午十二点之后再过一小段时间,才到重庆十一中学当地地方时的十二点),最后通过所得时间差换算经度差,得出学校经度Φ(该地经度=120°E-ΔT/4min)

七、活动准备

1、人员准备

分六个小组,每组6-7人。

2、器材准备

标杆、皮尺或拉尺、手表(与北京时间校准)、计算器、粉笔、实验记录本、相机等记录媒体。

3、天气情况

秋分日前后,天气晴朗(正午十二点时立竿见影)。

八、活动过程

2012年9月23日(秋分日)前后,天气晴朗,学校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中午放学后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操场进行“学校经纬度测量实验”的地理课外测量活动。

① 取一根长度约1m的标杆,找一块水平地面,将圆杆垂直竖立在地面上。

② 通过早上6点日出时的杆影确定方向坐标;

③ 当北京时间12时后(通过校正后的手表或收音机确定),按下秒表;

④ 当杆影和正北方向重合时停止秒表,记录北京时间正午十二点到本地地方时十二点的时间差ΔT(12点54分),量出标杆影子L2=57cm。

⑤ 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重庆十一中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tanH=10057,H≈60.5°)再通过已知该日(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纬度——赤道(0°),利用公式(H=90°—纬度差)求出学校的纬度δ(90°-60.5°=29.5°)。

⑥通过所得时间差换算经度差,得出学校的经度Φ(校园经度=120°E-54分/4min)。

九、实验结果

实际测量的结果各组平均值(29.5°N,106.5°E)与GPS卫星测得校园经纬度(29°35′07.68″N,106°35′45.89″E)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作为使用简单工具测量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十、实验遇到的问题

1、实验的器材不够精确:如皮尺、拉尺易偏移,存在微小误差,测量的标杆太粗或者不够垂直等;

2、实验人员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分工不明确等。

3、重庆是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山城,受山地地形和多云雾天气的影响,观测日出时杆子的影子所指示方位存在误差。

十一、实验改进建议

1、使用较精确的仪器,用更精确的指北针确定正北方向。

2、使用更好的方法确定正北方向:如提前一天以需测标杆为圆心画一个圆,根据太阳照射标杆的轨迹路径与该圆的两个交点的中点与标杆的连线确定正北方向。

十二、小结

在此次地理课外实验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看到了同学们在课堂上见不到的笑容和执着,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分工与协作,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虽然测出的结果与GPS测出的经纬度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简单的工具条件下得出这样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

①实验时要仔细,尤其是在确定方位和记时差时,因为一天之中就这样一个时刻(地方时12时),以尽可能缩小误差。

②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更加激发我们地理学习的乐趣。科学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只有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彰显科学的魅力,让科学的气质绽放出更加明亮的光芒。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形成了一种热爱科学、团结互助的求知氛围,而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标榜与提倡的。总之短短十几分钟的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也是一次美妙的实践。

③这次实验是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加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认识到了地理不仅是在课堂学习知识,也可是在生活随处可以学习的。④虽然在太阳底下人会变黑,但被内心的舒畅感和满足感充斥着,也是很快乐,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我们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不是仅存于理论,增加了对地理的兴趣,我更爱地理这门课程。

⑤这次活动中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及实验操作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应用,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启发我们更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刻的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默契感,希望以后多举行此类活动。

⑥多动手多动脑,从实际操作中更深层的理解了课内的知识,使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在这次动手操作中得到应用,真正得到“学以致用”。

⑦实验过程中有过一次错误的测量,通过与已知GPS卫星测量的校园经纬度的比较,组员们讨论后及时发现错误重新测量,最终测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从中感受到团结协助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是一次受益匪浅的课外实践。

下载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地理《自然灾害》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级高二政治综合练习2

    现在,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敦促国民少摄入脂肪,健康膳食。据此回答1~2题。 1.牛肉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远......

    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综合练习政治试题(最终版)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综合练习思想政治2012.6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6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

    高二区域地理巩固练习六(含答案及解释)

    高二地理巩固练习六 2018.9 张道亮 900份 一、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520千米......

    08学年高二地理复习学案配套练习1(范文大全)

    08学年高二地理复习学案配套练习1 第一章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和时间计算随堂检测 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

    高二地理总结

    2014~2015年度下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2014级地理备课组由聂银玲、王星星、龚清三位老师组成。不同的工作经验和经历让三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

    高二地理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教师 王晓兰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学期又接近了尾声。 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使教学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

    高二地理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我校共12个文科班,本学期将要学习选修《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册书及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两大部分内容。虽然有两本选......

    高二地理教学计划

    湖南永州八中2008年下期高二地理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我教高二 113.117.118班共三个班,高113班是理科班,学习地理情绪不高。高 117.118班两个文科班人数多,基础较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