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热风炉工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填空题
*an1.加热热风炉所消耗的热量Q燃,与热风带走的热量Q风之比,叫做热风炉 的________。
*an2.热含量Q(KJ/kg)、比热C(KJ/kg)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an3.传热一般有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________。
*an4.1m3发热量为3642.5KJ的高炉煤气等于________标准燃料。*an5.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________。
*an6.蓄热式热风炉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燃烧室,二是________。*an7.高炉煤气的结晶水是无法用________的方法驱除。
*an8.热风炉使用耐火材料的抗蠕变性是在长期高温和荷重条件下的________。*an9.热风炉的燃烧期和送风期的一个循环叫热风炉的________。
*an10.炉顶温度是表示热风炉储备________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an11.燃烧室中间是空的,蓄热室是用________的袼子架。
*an12.1m3 发热量为3642.5kj的高炉煤气等于________标准燃料。*an13.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oc所需要的热量称为________。*an14.蓄热室热风炉是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燃烧室,二是________。*an15.热风炉的燃烧期和送风期的一个循环叫热风炉的________。
*bn16.在生产种遇到突然停电、停水或断水、停风等事故的休风为________。*bn17.每炼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燃料总量称为________。
*bn18.热风炉是高炉鼓风的加热设备,是用来提高鼓风的________。
*bn19.高风温是降低焦比的主要措施之一,每提高100℃,约降焦比________。*bn20.高铝砖的荷重软化温度一般在________。
*bn21.冷风阀安装在冷风支管上,在热风炉燃烧期关闭,送风时________。*bn22.热风炉废气温度过高存在着烧坏________下部的金属结构的危险。*bn23.提高炉顶温度和废气温度是________的主要措施之一。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bn24.防止煤气爆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严防________。
*bn25.高炉炉顶点火目的是烧掉高炉炉顶的________。*bn26.在生产中遇到突然停电、停水或停风等事故的休风叫________。*bn27.提高炉顶温度和废气温度是________的主要措施之一
*bn28.降低煤气中结晶水的有效办法是________。*bn29.煤气的含尘量要求在________以下。
*bn30.每炼1吨铁所消耗的燃料总量称为________。*cn31.停止向高炉送风,使高炉处于停产状态叫________。*cn32.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的焦炭量称为焦比,用________表示。
*cn33.高炉生产中热风带的物理热约占高炉总量收入的________。*cn34.热风炉的冷风阀是一个________。
*cn35.蓄热式热风炉是周期性工作的,分为燃烧期和________。*cn36.通常热风炉的热风温度比炉顶温度________左右。*cn37.快速燃烧时煤气量比正常增加________左右。*cn38.热风炉废气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
*cn39.热风炉炉顶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炉顶耐火砖________。
*cn40.高炉有三座热风炉,可采用两烧一送、一烧两送和________三种制度。*cn41.目前使用的热风炉有内燃式、外燃式和________式。
*cn42.煤气中的CO含量________发热值越高.*cn43.1m3煤气燃烧约须助燃空气________m3 *cn44.提高助燃空气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燃烧温度。*cn45热风炉的双予.热是指助燃风和________同时预热。
#:
1、热效率、2.Q=C·t·、3.辐射传导、4.0.214kg、5.该物体的比热、6.蓄热室、7.机械、8.体积稳定性、9.工作周期、10.高温热能、11.格子砖砌成、12.0.124kg、13.该物资的比热、14.蓄热室、15.工作周期、16.特殊休风、17.燃料比、18.物理 2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热、19.10-30kg、20.1400~1530℃、21.开启、22.蓄热室、23.提高风温、24.煤气泄漏、25.残余煤气、25.特殊休风、27.提高风温、28.降低煤气的温度、29.10毫克/立方米、30.燃料比、31.高炉休风、32.kg/t铁、33.20%、34.闸板阀、35.送风期、36.低200℃、37.20%、38.200~400℃、39.软化粘结、40.并联交叉送风、41.顶燃式、42.越高、43.0.6、44.提高煤气的理论、45.煤气。** 选择题
*an1.生铁中的五大元素是指()。
(A)Fe FeO S C Si(B)C Si Mn S P(C)SiO2 Fe S P C *an2.辐射传热是由()来传递热量的。
(A)电磁波(B)微观粒子(C)流体(D)表面热量 *an3.绝对温度又叫热力学温度,以摄氏()为起点。(A)0℃(B)100℃(C)-273℃(D)273℃
*an4.高温气流中的()和部分固体碳夺取矿石中氧,使铁还原。(A)CO2、N2(B)CO、O2(C)O2、H2(D)CO、H2 *an5.高炉炉渣两元碱度是按()来计算的。(A)CaO/SiO2(B)MgO/Al2O3(C)CaO/Al2O3 *an6.煤气中可燃成分主要是()燃烧放热。
(A)CO、H2、CH4等(B)CO、H2、O2等(C)N2、O2、CO2等
*ay7.热风炉的热效率用公式()表示。(A)Q风VOVLm?100%(C)n= =(B)n=Q燃TOTLo *an8.蓄热式热风炉由()三大部分组成。
(A)顶燃式、外燃式、内燃式(B)蓄热室、燃烧室、拱顶 3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C)炉基、炉壳、支架
*an9.热风炉用耐火制品的尺寸公差不得超出()。(A)±1%(B)±2%(C)±3%(D)±4% *an10.硅砖的荷重软化温度可达()。
(A)1000~1500℃(B)1100~1150℃(C)1500~1600℃(D)1640~1690℃ *an11.高铝砖的荷重软化温度在1400~1530℃,Al2O3含量大于(),其荷重软化温度更高。(A)50%(B)60%(C)80%(D)95% *an12.热风炉的烟囱能排烟,是因为起到了()作用。(A)通道(B)出口(C)虹吸管(D)扬尘 *an13.每立方米煤气燃烧要()助燃风。(A)1m3(B)0.5m3(C)1.2m3(D)0.7m3 *an14.助燃空气的过剩系数应选()。(A)1.0(B)0.8(C)1.5(D)1.2 *an15.热风炉的热交换主要在()进行。(A)燃烧室(B)蓄热室(C)球顶 *bn16.热风炉的蓄热面积是指()。
(A)每立方米高炉容积的蓄热面积(B)格子砖重量(C)格子砖体积 *bn17.我厂热风炉采用的格子砖砖型是()。
(A)板片型(B)波纹板型(C)五孔型(D)七孔型 *bn18.大修之后的热风炉烘炉的目的是()。
(A)防止发生耐材爆裂(B)有利于提高风温(C)炉顶升温快(D)有利于烧炉
*bn19.使用不同的耐火材料,烘炉曲线采用的是()。(A)相同的(B)不同的 4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bn20.要有效的避免热风炉格子砖渣化,煤气含尘量控制在()。
(A)20mg/m3(B)15 mg/m3(C)10 mg/m3(D)3 mg/m3 *bn21.在整个烧炉过程中,空气过剩系数的控制是()。(A)不变(B)变化的
*bn22.煤气中的结晶水影响发热值,降低结晶水应()。(A)提高煤气流速(B)降低煤气流速(C)降低煤气温度 *bn23.我厂目前采用的煤气除尘方式称为()。(A)干式除尘(B)湿式除尘(C)布袋除尘(D)电除尘 *bn24.高炉煤气主要的可燃成分是()。(A)H2 CO(B)CO2 O2(C).O2 N2 *bn25.目前我厂烧结矿品位达到了()的水平。(A)45~53%(B)75~80%(C)57~60%(D)40~45% *bn26.生铁中的有害元素是指()。
(A)S、P、Pb、Zn(B)Si、Fe、FeO(C)Al2O3、MgO、CaO *bn27.高炉炼铁中的还原剂是指()。
(A)C、CO和H2(B)C、NH4、CO2、O2(C)N2、H2O *bn28.正常操作中废气的化验成分中O2含量不超过()。(A)1%(B)3%(C)0.5%(D)4% *bn29.燃烧生成废气的主要成分有()。
(A)CO、H2O、N2(B)CO2、H2O、N2(C)H2、H2O、CH2 *bn30.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煤气发热值的办法有()。
(A)预热助燃风和煤气(B)增大助燃风量(C)提高煤气量 *cn31.衡量铁水温度是生铁中的()元素。(A)Si(B)S(C)P(D)C *cn32.鼓风机突然停机,高炉的热风压力()。5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A)突然升高(B)指针回零位(C)有所降低(D)变化不大
*cn33.热风阀突然意外关闭,冷风流量()。
(A)突然增大(B)有所减少(C)指针为零(D)变化不大 *cn34.一般热风炉检修冷却应采取()。
(A)缓慢降温(B)助燃风机强迫冷却(C)喷水冷却(D)快速冷却
*cn35.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热风压降低,流量增大说明高炉内()。
(A)透指增高(B)透指降低(C)悬料(D)漏水 *cn36.高炉煤气的着火点是()。(A)300℃(B)400℃(C)700℃(D)800℃
*cn37.工作区域中CO浓度为40PPM,工作时间不能超过()。(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1.5小时
*cn38.我厂蓄热室为金属支撑结构,废气温度控制在()℃以内。(A)350~400(B)500~600(C)150~200(D)200~300 *cn39.烟气中含有NOX腐蚀成分,NOX生成量与()有关。(A)温度(B)压力(C)含O2量(D)含尘
*cn40.我厂使用内燃式热风炉,烟气流速一般不大于()。(A)5m/s(B)2m/s(C)3m/s(D)10m/s *cn41.新大修的热风炉在验收过程中要求格子砖的透孔率不低于()。(A)50%(B)60%(C)70%(D)85% *cn42.通过引风机的温度不能大于()℃。(A)200(B)300(C)400(D)500 *cn43.高炉煤气低发热量为()。
(A)3349~4187kj/Nm3(B)5000~6000 kj/Nm3(C)1500~2000 kj/Nm3(D)6000~7000 kj/Nm3 *cn44.当人在空气中CO浓度为3200PPM中达30分钟时会()。(A)感觉头昏(B)呕吐(C)昏迷(D)会死亡 *cn45.高炉煤气是哪里产生的()。
(A)高炉风口区的鼓风与焦炭燃烧产生(B)在炉身上部产生(C)在炉顶部位产生(D)在炉腰部位产生
#:
1、B
2、D3、C4.D、5.A、6.A、7.B、8.B、9.A、10.B、11.D、12.C、13.D、14.D、15.B、16.A、17.D、18.A、19.B、20.C、21.B、22.B、23.B、24.A、25.AC、26.A、27.A、28.A、29.B、30.A、31.A、32.B、33.C、34.A、35.A、36.C、37.A、38.A、39.C、40.C、41.D、42.B、43.A、44.D、45.A ** 判断题
*an1.耐火砖的耐火度是指耐火砖的熔点。
*an2.高炉煤气只要在密闭容积中达到着火点就爆炸。*an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量收入总和等于热量支出总和。*an4.压力不变,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反比。*an5.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的焦炭量称为焦比。*an6.热风炉主要的传热方式是辐射传热。*an7.辐射传热器由电磁波来传递热量的。*an8.煤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成为热效率。*an9.空气消耗系数又称空气过剩系数。*an10.鼓风带入高炉的热风是化学热。*an11.提高风温是降低焦比的主要措施之一。
*an12.煤气中的可燃成分有CO2、N2、SO2、H2O等。*an13.蓄热式热风炉由蓄热室、燃烧室和拱顶三大部分构成。*an14.热风炉建成后必须进行试压。7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an15.热风炉烟囱能排烟与虹吸管原理相同,是一个倒置的虹吸管。*bn16.燃料比是指每炼一吨铁所消耗的焦炭量。
*bn17.休风率是指休风时间占规定作业时间的百分数。*bn18.提高风温可增加炉内的化学热。*bn19.高炉内工作的空间形状叫高炉炉型。*bn20.钢与铁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bn21.高炉生产的产品只有炼钢铁和铸造铁两大类。*bn22.高炉的冶炼过程称为氧化过程。*bn23.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总和与热风带走热量之比叫热风炉的热效率。*bn24.蓄热式热风炉燃烧期和送风期一个循环称一个周期。
*bn25.双预热的目的是提高煤气和助燃风的物理热。*bn26.低料线会影响煤气流的分布。
*bn27.稳定合理的大风量是选择送风制度的标准。*bn28.为保证生铁质量,炉渣碱度越高越好。*bn29.烧结矿品位越高越好,粉末越少越好。
*bn30.热风炉所需煤气量约占高炉生成煤气量的50%左右。
*cn31.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切断煤气来源,确认CO含量合格之后由专人监护方可进入。
*cn32..低硅生铁节能增产明显,因此[Si]越低越好。*cn33.高风温操作时炉缸的燃烧温度降低。*cn34.提高风温有利于增大喷吹量。*cn35.改善料柱的透气性有利于使用高风温。*cn36降低煤气的温度,可以减少煤气的结晶水。*cn37.在高炉煤气中配加部分焦炉煤气可提高发热值。*cn38.预热后的煤气可提高理论燃烧温度。8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cn39.废气CO含量过多说明煤气没有完全燃烧。
*cn40.为了提高风温水平,热风炉顶温越高越好。
*cn41.高炉煤气的爆炸浓度是上限30.84%,下限89.49%。*cn42.煤气设备周围十米内不准有火源堆放。*cn43.带煤气工作时可以用铁和钢制工具作业。*cn44.电器设备是接地装置每三年测一次。*cn45.煤气大量泄漏引起着火时用湿麻袋堵住灭火。
#:
1、√
2、×
3、√、4.x、5.√、6.√、7.x、8.x、9.√、10.x、11.√、12.x、13.√、14.√、15.√、16.x、17.√、18.×、19.√、20.√、21.x、22.×、23.√、24.√、25.√、26.√、27.√、28.×、29.√、30.√、31.√、32.x、33.x、34.√、35.√、36.√、37.√、38.√、39.√、40.x、41.√、42.√、43.x、44.x、45.x。** 简答题
*an1.热风炉操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在现有设备和燃料供应条件下,通过精心调节燃烧器的煤气和助燃空气量及正确掌握换炉时间,(2)最大限度发挥热风炉的供热能力,提高风温。*an2.新建大修的热风炉在使用前为什么必须进行烘炉?
#:(1)新砌热风炉的耐火砖与泥浆中存有物理水和结晶水,必须采取缓慢升温的方法将其排出,(2)如不经过烘炉,一开始就快速升温会因水分排出过急而损坏耐火材料,以至发生爆裂。
*an3.钢和铁的区别是什么?
评分标准:共5分,(1)2分,(2)3分 #:标准答案:
(1)生铁与熟铁、钢一样,都是铁碳合金,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的多少不同,9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2分
(2)含碳小于0.2%叫熟铁,0.2~1.7%的叫钢,含碳大于1.7以上的叫生铁。--3分 *bn4.送风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评分标准:共5分,(1)、(2)各2分,(3)1分 #:标准答案:
(1)送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冷风管道、放风阀、混风阀,----------------2分(2)进热风炉经热风总管,再到环管、支管,---2分
(3)直到风口。-----------1分 *bn5.热风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评分标准:共5分,(1)、(2)各2分,(3)1分 #:标准答案:
(1)热风炉是高炉鼓风的预热器,--------------2分(2)即利用高炉煤气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加热热风炉内的格子砖,使格子砖吸收高温废气的热量使球顶温度达到1200~1400℃的高温,--------------------2分
(3)鼓风机出来的冷风变为热风,风温达到1000℃左右。-----------------1分 *bn6.重力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评分标准:共5分,(1)、(2)各1.5分,(3)2分 #:标准答案:
(1)荒煤气经中心导管体积扩张,流速降低及煤气方向改变,----------1.5分(2)而灰尘靠惯性作用不易改变的原理沉降于除尘器的底部,----------1.5分
(3)气流速度必须低于沉降速度,灰尘不被带走。---------------------------2分 *cn7.燃烧阀没关严开了冷风阀的后果是什么?
评分标准:共5分,(1)2分,(2)3分 #:标准答案: 10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1)燃烧阀没关严就打开冷风阀时造成热风大量从燃烧阀跑出,烧坏金属部件,-----------------------------2分
(2)此时煤气阀不严泄漏煤气还会发生爆炸,此时应立即停止往炉内送风。------------------------------3分 *cn8.热风炉的热量损失主要有哪些方面?
评分标准:共5分,(1)0.5分,(2)、(3)、(4)各1.5分, #:标准答案:
(1)热风炉的热量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0.5分(2)①烟道损失,包括不完全燃烧及废气带走热量;---------------------1.5分(3)②炉体散热损失,主要是保温条件造成的;---------------------------1.5分
(4)③冷却水带去的热量损失。-----------------1.5分 *cn9.煤气发生的过程及成分是什么?
评分标准:共5分,(1)、(2)各2分,(3)1分 #:标准答案:(1)高炉冶炼过程中焦炭在炉缸内燃烧,由于风口区以外的地方主要是还原性气体,所以主要生产CO气体,----------------------2分
(2)CO在上升过程中被氧化成CO2,与鼓风中的N2等气体组成了高炉煤气,-2分
(3)主要成分是CO、CO2、N2等,还有少量的H2和CH4等。----------1分
五、计算题: *an1.煤气的成分为CO=27.4%、CO2=10%、H2=3.2%、N2=59.4%,求此煤气标准状态下的重度。(roo=1.251kg/m3、roo2=1.997 kg/m3、rH2=0.0899 kg/m3、rN2=1.251 kg/m3)
评分标准:共5分,(1)、(2)、(3)、(4)各1分,(5)、(6)各0.5分 11 工种及代码: 热风炉 15-035 等级: 高级 编制单位(公章): 2014-01-06 #:roo=1.251kg/m3 roo2=1.997 kg/m3、rH2=0.0899 kg/m3、rN2=1.251 kg/m3 0.274×1.251=0.3375(kg/m3)----------------1分 0.1×1.997=0.1997(kg/m3)--------------------1分 0.032×0.0899=0.0029(kg/m3)--------------1分 0.594×1.25=0.7425(kg/m3)------------------1分
0.3375+1.997+0.0029+0.7425=1.2826 kg/m3---------------------------0.5分 答:此煤气重度为1.2826 kg/m3。-------------0.5分
*an2..已知某煤气的理论空气需要量为180m3/min,如果空气过剩系数取1.2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为多少?
评分标准:共5分,(1)4分,(2)1分 #:标准答案:
解:180×1.2=360(m3/min)-------------------4分 答:实际空气需要量为360m3/min。---------1分
*bn3.某热风炉只烧高炉煤气,其湿煤气发热值为820千卡/m3,试用简易方法求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
评分标准:共5分,(1)4分,(2)1分 #:标准答案:
(1)解:t理=1.2×Q低+330=1.2×820+330=1314(℃)----------------------------4分(2)答:理论燃烧温度为1314℃。-----------------1分 *cn4.某高炉八月份共休风80分钟,没有检修计划,休风率是多少? 评分标准:共5分,(1)1.5分,(2)3分,(3)0.5分
#:标准答案:
(1)解:全月总作业时间为 31×24×60=44640分钟------------------------1.5分(2)休风率为 60=0.13%------------------3分 44640(3)答:本月休风率为0.13%。---------------------0.5分 *cn5.某高炉有效容积为128m3,当冶强为1.0时,使用全焦冶炼,每小时煤气发生量是多少?(产气率3300Nm3/吨焦)
评分标准:共5分,(1)3分,(2)1.5分,(3)#:标准答案:
(1)解:每小时焦炭消耗量 1.0×128=7t/h-------3分 24(2)煤气产生量 7×3300=23100Nm3/h-----1.5分(3)答:每小时煤气发生量为23100Nm3/h。---0.5分
第二篇:热风炉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
热风炉工安全操作规程1、2、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严格遵守煤气操作规程和煤气危险区域工作制度,防止煤气中毒。
3、当热风炉出现机械或电气故障时,应请检修工人处理,如自己处理时,应注意触电和机械绞伤。
4、经常检查煤气系统管道和阀门,杜绝漏煤气,以免造成致人中毒的事故发生。
5、烧炉期间经常检查,防止回火和空气配比不当的现象发生,保证充分燃烧。防止煤气倒出。
6、每班上炉顶检查时要向当班工长报告,带好对讲机保持联系,检查时不要时间太长。配电室安全
1、操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熟悉掌握设备性能和作用。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要加强设备及电气的巡检,处理故障时,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即停送电制度、联系制度、确认制度、监护制度。
4、操作人员必须与裸电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触摸,以免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5、操作人员坚决不许触摸正在运行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防止机
械绞伤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6、电器系统必须保证各事故报警系统动作灵活,严禁短接,每班必须检查。
7、停送电时,必须两人以上,执行倒电闸操作牌制度,落实好确认制。
8、检查管路时,必须两人以上,各阀门设专人监护,必须挂禁止合闸牌。
9、配电室、操作室内,严禁烟火;需要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证,施工时要保护好电气设备,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安全。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洒水,以防发生以外事故
10、操作人员应掌握一般触电、煤气中毒的急救知识,会使用各类灭火器材。
第三篇:热工理论基础教案
《热工理论基础A》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热工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在自然界及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内涵丰富、公式数量多、联系工程实际范围广,是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和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能量转换的理论基础、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及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并受到相应的分析、计算能力及一定的实验技能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实验,掌握热工基础的测量内容和实验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并能合理分析实验结果和书写实验报告。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4学时)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工程、热力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热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自然界能源的来源及其利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热力系统、工质、热源、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基本状态参数、状态方程、热力参数坐标图。可逆过程、热量、功、热力循环。
重点内容:热力系统、工质、热源、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热量、功、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
难点内容: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概念正确理解。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4学时)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功、热量,热力学能、膨胀功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以及在示功图中的表示。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功和热量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
重点内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热力学能、焓、熵的物理意义,热量、膨胀功、技术功的数学表达式及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方法。
难点内容:膨胀功、技术功和轴功的区别。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6学时)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卡诺循环组成、卡诺循环热效率、卡诺定律、熵方程、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重点内容: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及卡诺定律的含义,掌握熵方程的推导过程、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应用。
难点内容:准确理解卡诺定律并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应用。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其热力工程(4学时)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式、比热、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定义、四种典型的热力过程的特点和状态量和过程量计算方法。
重点内容: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定义,定压过程、定容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方程式。
难点内容:热力过程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第五章 水蒸汽(2学时)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各阶段的的特点。水蒸气的状态参数表和焓—熵图、水蒸汽的热力过程。重点内容: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各阶段的的特点,水蒸气状态参数的查取方法。难点内容:湿蒸气区水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第六章 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4学时)
朗肯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的计算、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再热循环、回热循、热电联供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重点内容:朗肯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汽耗律的计算方法,再热循环、回热循、热电联供循环和优优缺点。
难点内容: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的分析。第七章 气体的流动(4学时)
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管内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喷管的流速、临界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喷管效率、绝热滞止概念。
重点内容: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喷管的流速、临界流速和流量的计算,绝热滞止概念。
难点内容: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 第八章 气体动力循环*(2学时)、混合加热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的组成、压缩比、膨胀比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燃气轮机增压内燃机及其循环的组成和特点。重点内容: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 难点内容:压缩比、膨胀比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第九章 流体的物理性质(2学时)
流体的定义和特征、流体作为连续性介质的假设、流体的密度、流体的压缩性、流体的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重点:流体的粘性
第十章 流体静力学(4学时)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绝对压强、计示压强、液柱式测压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曲面上的总压力。
重点: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应用。难点:静止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第十一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4学时)
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流体的分类。流线与迹线、流管、流束、流量、流线方程。流体微团运动的分析。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系统与控制体、连续性方程。
重点: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连续方程。难点:系统与控制体、输运公式。
第十二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流动(8学时)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及应用。动量方程及应用。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圆管中流体的层流流动。粘性流体的紊流流动。圆形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非圆形管道沿程损失的计算。综合应用举例。
重点:粘性流体管内流动能量损失的计算及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的应用。难点:动量方程及应用、圆管中流体的紊流流动。第十三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6学时)
平面流动的伯努利方程。有势流动、速度势和流函数、流网。几种简单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几种简单的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平行流绕过圆拄体无环量流动、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卡门涡街、物体的阻力、阻力系数。
重点:速度势和流函数及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难点:边界层的分离
第十四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4学时)
传热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内容,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传热过程等基本概念。
重点内容: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传热过程基本概念。难点内容:传热过程的分析。
第十五章 稳态导热(4学时)
稳态导热、温度场、温度梯度、导热系数等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通过平壁、圆筒壁、肋片的导热分析和计算。
重点内容:傅立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原测和过程和三个边界条件的建立方法,单层及多层平壁、园筒壁和肋片稳态导热时温度分布规律、导热量、热阻的计算。
难点内容: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三个边界条件。肋片导热问题的简化分析。第十六章 非稳态导热(4学时)
非稳态导热的特点及计算,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重点内容: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掌握,集总参数法计算非稳态导热问题。
难点内容:集总参数法简化分析,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掌握。第十七章 对流换热(6学时)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热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几种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准则方程式,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特点。
重点内容: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等基本概念,几种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准则方程式。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特点。
难点内容:准则方程式的适用条件和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的确定和计算。
第十八章 辐射换热(4学时)
辐射、热辐射、吸收率、反射率、穿透率、黑体、黑度、灰体等基本概念,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兰贝特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角系数的定律和计算两固体表面间、多表面间辐射换热计算、遮热板原理。
重点内容:黑体的四个典型的基本定律,灰体、黑度的基本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结论。角系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遮热板原理。
难点内容: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
第十九章
传热过程和换热器(4学时)
复合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等概念,传热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换热器的型、平均温差、换热器的热计算。
重点内容:复合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系数,通过平壁、圆筒壁、肋片传热计算方法换热器的型、平均温差、换热器的热计算。
难点内容:复合换热概念、平均温差法换热器的热计算
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安排
1、习题
演做习题是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十分重视对这个环节的训练,利用配套的“热工理论基础”习题集和教材中的习题。每次布置作业时,精选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结合工程实际的习题,特别是课程后期,选择有综合性,工程性强的习题。
对有些综合性的题目,学生有时感到棘手,但要坚持只给提示,让学生看书,甚至查阅其他课程书籍,先不予讲解,启发他们运用已学会的知识,通过迁移来解题。
2、实验 本课程实验教学学时为12学时,以下实验项目任选6项: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实验;
CO2临界状态观察及p---T---v关系测定; CO2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关系测定;伯努里方程演示实验; 沿程阻力实验 局部阻力实验; 流量计流量系数测;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固体表面黑度的测定;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
除上述实验项目,还可根据学生科技活动的课题开设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
3、现场教学
为培养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实践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进行理论教学时,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锅炉房、实验室的发电厂的模型,制冷装置循环,这种有机的联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和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又例如在讲述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这部分内容,分析以往学生反映抽象难懂,增举一个散热器、省煤器、锅炉等:分析它们存在的传热现象,由实例分析和计算,使学生接触的基本概念、原理不在是枯燥空洞,而是富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理论,从而加深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从实例的比较中,他们自己领悟出一个道理:对能量应从量和质两方面综合评价,才能真正找到节能途径。
4、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丰富的图、文、声等处理功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眼、手、耳等多种感官的直接感觉,直观、形象、生动地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傅俊萍,衣晓青.热工理论基础.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本教材是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规划教材。教材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整合为一本教材,减少了原三部分内容的重复部分,使教材的思路更具系统性,缩短了教学时间,降低了学生对这三部分内容的混淆程度,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教材:
[1]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自1995年修订版出版至今,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二等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材对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创建了热工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使教材即加深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反映了学科的发展动态。
[2] 孔珑.流体力学.第三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3] 杨世铭.传热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本书自1998年修订版出版至今,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其中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
第四篇:高级采煤工A卷答案
高级采煤工A卷答案
一、填空题:
1、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煤;不粘煤。
2、钢性支架支护;可缩性支架支护;锚网(索)支护。
3、半圆拱;直腿拱;曲腿三心拱。
4、U型通风系统;Z型通风系统;Y型通风系统;双工作面通风系统5、26℃; 30℃。
6、驱动;卸载;紧链。
7、直接进切口;割三角煤进刀方式;留三角煤进刀方式。
8、及时支护;滞后支护;超前支护。
9、6%;9%。
10、温度;湿度;风速。
二、选择题:
1、④
2、②
3、③
4、④
5、④
6、②
7、②
8、②
9、①
10、④
三、1—主轴;2—泵轮;3—壳体;4—涡轮;5—输出轴;6—泵轮工作页片;7—涡轮工作页片。
电动机通过主轴1直接带动泵轮2,泵轮2与壳体3为一体,其中装有液压油。当泵轮旋转时,将工作液体甩出来,即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由于甩出来的工作液高速运动,带动涡轮(即透平轮)4紧跟泵轮旋转。涡轮旋转后带动输出轴5(与减速器相连接)进行旋转,而使减速器的齿轮组转动,达到刮板输送机运转的目的。
四、简答题:
1、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特点是,空间小、常有片帮与冒顶危险、空气潮湿、有积水或淋水、煤尘和瓦斯,同时机电设备移动频繁等。所以要求电气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外壳坚固及隔爆 等性能。
2、双滚筒采煤机沿工作面进行割煤时不论上行还是下行,通常是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这种割煤方式称为双向割煤。
3、风速过高,会引起人体不良的生理反应,使人精力涣散,事故增多;还会把已经沉落在巷道壁上的矿尘重新吹起,恶化矿井卫生条件,使煤尘飞扬造成煤尘爆炸的潜在危险。
4、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井田范围内存在大量褶皱、断层或火成岩侵入体造成开采条件复杂化。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探测手段或是探测不正确,会造成开采不合理的现象。
5、该系统简单,进、回风流不经过采空区,漏风小,因风量受限制,在工作面上隅角附近易积存瓦斯,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此种通风形式为我国煤矿绝大多数采煤工作面所采用。
五、问答题
1、对厚煤层(一般6~12m)用综采设备进行整层开采,煤层底部用综采设备采出,上部顶煤由液压支架放煤口放出的采煤工艺叫综采放顶煤,简称综放。
它与分层开采相比,具有工序简单、掘进率低、材料消耗少、产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其缺点是控制采出率与自然发火比较困难。
2、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称为放煤步距,它是影响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放煤步距首先应使放出范围内的顶煤能够充分破碎和松散,且顶煤的回收率高、含矸率低。放煤步距太大时,顶板的矸石将先于采空区后方的煤到达放煤口,迫使放煤口关闭,在采空区侧将会留下较大的三角煤,放不出来。
第五篇:电解精炼工(高级)试题
电解精炼工(理论A)
一、填空题(33分)
1.铜是一种玫瑰红色、柔软且有良好 延展性能的金属。
2.铜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仅次于银。
3.金属铜在含有CO2的潮湿空气中,铜表面生成一层薄得 碱式碳
酸铜俗称铜绿。
4.电解精炼的目的是将含铜量提高到99.95%以上。
5.铜电解液是由硫酸铜与硫酸水溶液组成。
6.铜电解车间的电路联接有两种方式串联法和复联法。
7.极距指同极之间的距离。
8.冶炼二公司电解车间铜电解使用的极距是100mm。
9.电解精炼过程中阳极进行电化学溶解,阴极 进行纯铜沉积。
10.铜电解有五项控制因素,它们是极距 电流密度 槽温 电解液
成分 电解液循环量。
12.阳极板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在装槽前要进行酸洗处理。
13.钛种板下槽前要进行 抛光和 包边 处理。
14.冶炼二公司电解车间的电解液循环方式采用上进下出。
15.电解后的三种产物是 电铜阳极泥残极。
16.冶炼二公司电解车间电解单槽阳极板为 47 块,电解单槽阴
极板为 46 块。
17.残极经过 冲洗 后才能返回阳极炉和转炉。
18.对电解精炼危害最大的杂质有砷、锑、铋。19.国内铜电解生产需用的添加剂有 明胶、硫脲、干酪素、盐酸四种。
二、单项选择题(12分)
1.电解液温度一般控制在B。
A、55-60B、60-65C、65-70D、55-70
2.冶炼厂铜电解车间生产槽电解液含铜一般控制在Cg/l。A、30-40B、60-80C、45-65D、55-70 3.冶炼厂铜电解车间生产槽电压一般为AV。A、0.25-0.35B、1-2C、0.01-0.03D、0.3-0.45 4.冶炼厂铜电解车间生产槽电解液H2SO4一般控制为Bg/l。A、140-150B、170-200C、120-140D、200-220 5.冶炼电解液循环一般为Bl/min。A、10-15B、25-30C、35-40D、40-45 6.钛种板现在的包边方法是BA、环氧树脂贴白棉布法B、塑料夹条包边 C、沥青塑料薄膜包边D、透明胶带包边 7.为了降低电解液中铜含量开设AA、脱铜槽B、尾板槽C、残极槽D、电解槽 8.铜电解液的净液量依据A来确定。A、电解液中增长最快的杂质B、CuC、AsD、Cu和As 9.与铜电位相近的杂质为AA、As Sb BiB、As GnC、Sb Au AgD、CuAgAu 10.阴极电流密度B阳极电流密度。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 11.阳极含C高时易发生钝化。A、Au AgB、Ni Fe SnC、Ni O PbD、Ag Ni
12.电解液中加适量盐酸,是为了使B生成沉淀。A、Sn2+B、Ag+C、Pb2+D、Cu2+
三、判断题(15分):答案以对(√),错(×)
1.PH大于7,溶液呈酸性。(×)
2.阳极钝化是指阳极在电解精炼过程中不再继续进行电化学溶解。(√)
3.电解液温度高时易形成钝化。(×)
4.在电解过程中,如果控制得当的话,锡可以成为一种有利的杂质。(√)
5.下进上出电解液循环方式有利于阳极泥沉降。(×)6.阳极板中含铜越高对电解越有利。(×)7.种板槽的技术控制与生产槽相同。(×)8.种板槽的添加剂与生产槽不同。(√)9.电流密度低时,电解液的含铜量可以低些。(√)
10.在一定范围内,电解液中硫酸的含量越高,导电性越好。(√)11.设置尾板槽是降低残极率的一种方法。(√)12.电解液温度提高,能降低浓差极化作用。(√)
13.阳极板铜含量比较低,杂质含量比较高时,采用高电流密度电解。(×)
14.提高电解直收率的一个措施是加强铜物料及时回收。(×)15.为了节约蒸汽与消耗,一般采用覆盖电解槽的方法。(√)
四、名词解释(10分)
1、电解效率的定义
指铜电解精炼过程中,阴极的实际析出量与理论析出量的百分比
2、电流密度的定义
单位电极表面上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密度。
五、论述题(30分)
1、为什么要进行电解精炼?
答案:因为火法精炼后的阳极铜含Cu99.3-99.7%,杂质为0.3-0.7%,杂质包含贵金属Au Ag Pt等,满足不了电器工业生产的需要。电解精炼的目的是提高铜品位,回收贵金属。
2、阳极泡洗控制条件如何?
答案:①洗液含酸150-170g/l,液温大于50度②泡洗时间大于5分钟③泡洗液必须浸过耳部④泡洗完毕后,必须把阳极表面铜粉以及杂物用清水冲干净。
3、电铜粒子形成的原因分析?
答案:⑴固体粒子在阴极板上的机械附着所引起的粒。①阳极泥的附着②漂浮阳极泥的粘附③铜粉的粘附④Cu2O的粘附
(2)添加剂不当而引起的粒子。①胶量不足②加胶量过多③添加剂加入方式不当。
(3)电流密度局部集中而引起的粒子。①阴阳极板相对面积不适当②极距不均匀③槽内个别电极导电不良
电解精炼工(理论B)
一、填空题(20分)
1、铜的电解精炼,是将 粗铜 浇铸成阳极板,用 纯铜作
为阴极片,用 硫酸铜 和 硫酸 的水溶液作电解液,在 直 流电的作用下进行电解。
2、在单位电极表面上通过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密度。
3、铜电解车间的电路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串联法 ;一种是 复联法。
4、一般工厂都把电解温度控制在 60—65℃ 之间。
5、电解液换热热源为:蒸汽。
6、铜电解精炼通常包括 始极片的生产、始极片加工制作、阳极加工、电解、净液 等工序。
7、电解产出后的三种产物是: 阴极铜、残极、阳极泥。
8、钛种板下槽前要进行 抛光和 包边 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高纯阴极铜品位应大于:(A)
A 99.99%B 99.95%C 99.5%D 99%
2、阳极铜中对电铜质量危害最大的杂质是:(C)AFe、Co、NiBAg、Au、PtCAs、Sb、BiDS、Si、Se
3、电解液的循环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C)
A 电流密度B 电解液温度C 槽电压D 电解槽容积
4、电积脱铜是在下列哪个槽中进行的(B)
A 种板槽B 再生槽C 商品槽D 泡洗槽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A 提高电解液温度,有利于加快离子的扩散速度,防止阳极钝化; B 提高电解液温度,有利于阳极泥的沉降,改善电铜析出质量; C 提高电解液温度,有利于降低电解液的电阻,降低槽电压; D 提高电解液温度,有利于提高阴极电流效率。
6、下列不属于阴极片加工过程的是(A)
A 剥片B平直C 铆耳D 穿铜棒
7、铜的熔点为(C)
A、1900B、1280C、1083D、1000
8、铜可溶于(A)
A、硝酸B、盐酸C、稀硫酸D、浓硫酸
9、硫酸铜晶体分子式为(B)
A、CuSO4B、CuSO4.5H2O C、CuSO4.H2O D、CuSO4.3H2O
10、电解槽的冲洗是换(A)阳极洗一次槽 A、一次B、二次C、三次 D、四次
11、残极的再利用是设置(C)
A、脱铜槽B、再生槽C、尾板槽D、低位槽
12、以下(C)设备属于装出槽设备
A、电解槽B、分配缸C、阳极泡洗槽D、尾板槽
13、铜的原子量为(A)
A、63.55B、56C、66D、5314、净液脱铜槽阳极板采用(C)板。
A、NiB、FeC、PbD、Al
15、冶炼厂铜电解车间生产槽电压一般为(A)V。A、0.25-0.35B、1-2C、0.01-0.03D、0.3-0.4
5三、判断题(15分):答案以对(√),错(×)
(×)
1、脱铜槽的阳极反应和电解槽一样。
(√)
2、铜电解精炼的阳极面积一般较阴极面积略小。(√)
3、电流液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在一定范围内,电解液中硫酸的含量越高,导电性越差。(×)
5、电解过程中,电流密度小,电解液的循环速度可以加快些。
(√)
6、在同一电流密度下,槽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7、正常的生产情况下,阳极和阴极周期相同。
(√)
8、粗铜中的贵金属随电解的进行而进入到阳极泥中。(√)
9、电解液中添加盐酸的目的是沉淀银离子。(√)
10、种板槽的添加剂和普通槽有所不同。
(√)
11、提高电解液温度可以减轻或消除了阳极钝化现象。(×)
12、降低温度有利于阳极泥沉降。
(×)
13、提高电解液温度,使阴极电流效率上升。(√)
14、电解温度高,循环量可以小些。
(√)
15、生产槽添加剂为明胶、硫脲、干酪素、盐酸。
四、名词解释(10分)
1、电流效率的定义
答:电流效率是指电解精炼过程中,阴极的实际析出量与理论析出量的百分比。
2、极距的定义
答:极距是指同名极之间的距离。
四、问答题(40分)
1、请写出铜电解的五项控制因素有哪些?
①电流密度②电解液温度③电解液循环量④极距⑤电解液成分
2、消除粒子的方法有哪些?
①对阳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规格要有较严格的要求,②加强电解液的过滤,③经常观察电铜析出情况,④提高阴阳极加工质量,⑤对电解液组成每日进行分析、调整,⑥经常测量电解液温度、循环量、槽电压,⑦加强添加剂的管理。
3、电解液为什么要净化?
大:电解过程中,电解液中的杂质不断积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电铜的化学成分,降低电铜质量,因此,必须要对电解液
进行定期定量的净化,净化的目的,一方面脱除杂质,另一方面获得副产品。
4、电解液为什么要循环?
①使电解液中Cu2+、H2SO4浓度均匀,②使电解液温度均匀,③使添加剂分布均匀。
电解精炼工(理论C)
一、阳极板预处理(20分)
1、使阳极板板面平整、无硫泡、无飞边毛刺(6分)
2、极距均匀,耳朵平整(6分)
3、阳极板酸洗表面呈金属本色,无铜粉附着(8分)
二、电铜煮洗(10分)
电解铜表面无污酸、无硫酸铜结晶,表面绿色附着物总面积应不大于单面面积的5%(10分)
三、始极片制作(20分)
1、挑选合格始极片,保证始极片整张无缺边缺角、不发脆(5分)
2、将挑选好的始极片经过裁边、压纹、铆耳、拍片、穿棒,制作合格的始极片,保证板面平直,弯曲度不超过
10毫米,两耳铆接牢固、无刺,耳距相等。(15分)
四、检查和处理短路(50分)
1、用拖表检查出短路,并在短路的电极上画上记号。(10分)
2、将短路的阴极提出来,根据其短路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下槽阴极无短路。(40分)
电解精炼工(理论B)
五、残极处理(20分)
1、残极冲洗时要露出金属本色,保证残极表面无阳极泥附着。(10分)
2、挑选可用残极厚度适中,板面无穿孔;不可用残极摆放整齐。(10分)
5.请叙述槽面管理作业?
答案:1)检测短路2)检测和调整好循环量3)检测和调整好液温4)检测槽电压5)观察阴极板析出情况,随时掌握添加剂用量情况6)保持槽内清洁。及时洒水,使接触点干净无硫酸铜7)根据出装槽计划,及时调整液面高度。
1.写出电解过程的主要电极反应时?
答案: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