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督查专报】西固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西固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今年以来,西固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投入,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均衡配置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资源,加快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步伐,认真落实教育政策,全力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大农村学校项目建设,改善学校教育办学条件
西固区在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上,重点落实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和校舍安全“三大工程”建设,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09年完成9所学校10项建设任务。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对农村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实验仪器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改造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成9个标准化实验室,配置课桌凳和办公桌椅2000余套。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衡配置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资源,合理调整农村学校专业教师结构,严格落实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全部辞退农村代课教师,并且按照退一补一原则,及时将应届大学生补充到空缺岗位。在大学生分配上,积极向农村学校倾斜,将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好、学科紧缺教师及时补充到农村学校。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培训交流力度,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组织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联校片区校本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学校“结对帮扶”教学交流、“教育发展论坛”等活动,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三、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发展
一是强化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大系统内教育收费工作的治理力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收费项目,加强对教育“三限”政策的落实和“三乱”(乱办班、乱收费、乱订复习资料)现象的治理。认真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和“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9年春、秋季两学期,全区分别有18701名、17949名学生享受到此项惠民政策,免补总金额592.5万元,其中免除教科书费20954人次,获得寄宿生生活补助649人次。积极做好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救助政策的落实,全年为236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达114万余元。
二是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三公开”,及时将收费情况向社会公示。常设举报电话,拓宽监督渠道,开展教育违规收费专项投诉活动,强化教育收费监管力度。
三是狠抓查处,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及时受理群众投诉案件,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教育公用经费不足,校舍危房改造所需经费缺口较大。
二是在学校危改项目建设中,审报批手续环节多,办理时间长,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三是农村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布局不够合理,专业教师结构不合理。四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篇: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
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
迎验工作的安排
按督导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督导室将对学校义教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督导,时间定在6月19日下午(下午督查邵刚片区五所中小学,包括邵刚中学),督查的重点为:
1、校舍建筑面积、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标情况。(由刘建业主任测量、熟悉数据并向督查组解答)
2、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建设情况(由李校长、葛副校长督办并熟悉数据,管理员、徐建福等人熟悉数据)
3、档案建设(由葛副校长总负责,徐建福等具体负责)
具体要求:
1、各功能室管理员今天下午组织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填写完善各类表册至当前,并做好自查迎验工作。
2、修改打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邵刚中学
2013.6.18.
第三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查整改报告
xx市XX区XXX小学校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迎检资料的
督查整改报告
xx市xx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6年x月x日上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对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迎检资料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组指出了我校在办学条件、体制保障、问责机制等方面的迎检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功能教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和要求。我校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把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再次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并根据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查反馈意见和整改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并进行了认真整改,现将我校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自查自评资料卷
1.学校占地面积一览表(附件1)部分数据与当年年报不符;
2.统计写法问题,应写为:2014-2015学;
3.无2015年校舍报表; 整改情况:
1.附件1中数据已按当年年报数据进行更正; 2.统计写法已经改写为:2014-2015学格式; 3.学校现无2015年校舍报表,已经向片区核实中心反映情况,待反馈后再具体落实。
(二)L6:生均图书册数 1.无2016年图书清单;
2.无2014年图书借阅记录,无开展读书活动记载证明材料。
整改情况:
1.我校应配备图书10850册,但原仅有图书1885册,差口9000余册,现通过自己购买和兄弟学校捐赠一部分的方式已经补齐,正在进行图书回溯建库工作,预计在本月内建库完毕就能制出图书清单;
2.已经补齐2014年图书借阅登记表,收集归档2014至今开展的学生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读后感等资料。
(三)L7:教师编制配备
1.统计举例:2014-2015学; 2.统计表中“师生比”中“师”指专任教师; 3.教职工花名册一览表人数与当年事业年报不符; 4.专任教师信息一览表人数与当年事业年报不符。整改情况:
1.统计填写方法已经更正;
2.统计表中“师生比”中“师”已按中心校专任教师人 数更正;
3.教职工花名册一览表人数已按中心校当年事业年报更正;
4.专任教师信息一览表人数已按中心校当年事业年报更正。
(四)L8:教师岗位设置
1.教职工岗位设置一览表中“岗位聘用情况”数据应在后面插一列“备注”,注明村小教师情况;
2.无2014年秋、2015年秋教师课务一览表; 3.无2013-2014学学校课程总表,有的课程总表的课程安排与标准课时不符。
整改情况:
1.教职工岗位设置一览表(附件16)中“岗位聘用情况”数据已在表后插入了一列“备注”,注明村小教师情况;
2.已补2014年秋、2015年秋教师课务一览表; 3.已按课程设置标准重新排定2013-2014学、2014-2015学、2015-2016学学校课程总表。
(五)L9:教师学历
1.教师学历统计表中数据与事业年报不符; 2.骨干教师统计表中部分数据与事业年报不符。整改情况:
1.教师学历统计表中数据已经按中心校各事业年报 数据进行了更正;
2.骨干教师统计表中数据已经按中心校各事业年报数据进行了更正。
(六)L10:校长任职资格 无校长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整改情况:
已经把我校正副校长2014至今的继续教育证书的复印件按要求装档。
(七)L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 1.校舍安全鉴定台账应按上级要求填写。整改情况:
1.由于上级暂未对我校现有校舍进行安全鉴定,所以我校现只有一份校舍统计表,而无专门的校舍安全鉴定台账,待以后补建。
(八)L3: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 1.各学科仪器台账有待完善; 2.应补充部分2014年下期过程资料; 3.无器材维护记录;
4.无近三年来购置设备相关资料。整改情况:
1.由于我校目前的数学科学仪器尚未配备到校,因此尚未建立台账,待仪器配备到位后,立即建立台账; 2.已经将2014年下期的实验日志、实验报告单、仪器借还登记等资料补充完整;
3.已经填写了近三年来的器材维护记录;
4.待数学科学仪器配备到位后将设备购置资料整理归档。
(九)L4:音体美器材
1.无音乐、美术教室级体育器材室照片(学校缺各功能教室);
2.无近三年来统一购置设施设备相关资料; 3.2014音体美器材使用记录。整改情况:
1.由于我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严重不足,现无法安排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体育器材室已经设置,但现无体育器材,待上级配备到位后再补照照片;
2.待音体美器材配备到位后建立设备购置资料; 3.已补充2014年音体美器材使用记录。
(十)L5: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1.学校信息工作领导小组要编辑后重新打印; 2.缺本卷内序号⑺-⑾各项资料。整改情况:
1.“学校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已按正确格式编辑后重新打印盖章装档; 2.本卷内序号⑺-⑾各项资料已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整;
(十一)其他事项
1.卷内目录应按卷宗实有资料逐项登记;
2.办学条件中各项设备器材台账样本应联系上级有关单位统一格式或样式;
3.各项制度应盖章或装盖章后的复印件。整改情况:
1.已按卷宗实有资料逐件编定目录并重新打印装档; 2.已购买了专门账册正在建立各项器材台账; 3.已对各项制度以及应该加盖公章的资料加盖盖章,对于应该由上级部门制定的文件制度等资料已经与上级单位联系,正在落实过程中。
(十二)A1-B1 无区政府教育工作实施计划;规划方案无页码,时间应在2014年开始;无2014-2015实施计划;机构文件格式不正确。
整改情况:
1.《区政府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及实施计划》资料准备情况,我校已向区教科体局办公室联系并汇报,根据局办回复应由局办公室统一制订后下发各校再装档;
2.学校自行制定的各的各项规划及实施方案等资料 已按要求补充和修改。
(十三)A1-B2-①
无乡镇问责制度;乡镇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履职报告应分(2014-2016)写,时间应为每年的12月底;无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责任书。
整改情况:
已由我校牵头协调好我镇三所学校(肖溪小学、肖溪初中、竹山小学)拟订出乡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本卷所需各项制度文件等资料,再由肖溪镇人民政府出文件并加盖公章。此项资料预计在3月25日(下周五)前补充完整。
(十四)A1-B2-②
安全责任书填写不完整,时间应落到“日”; 整改情况:
已经按要求重新制定并与相关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
(十五)A1-B3 无2015年预算批复;无2013-2015年决算表;无2015年春公用经费文件。
整改情况:
已经找齐以上相关资料并复印装档。(十六)A1-B4-①
无“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整改情况:
已经补充制定了“肖溪小学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
(十七)A1-B4-② 无资料。
整改情况:我校近四年来无新增用地情况,因此此项无资料。
(十八)A1-B4-③
资料整理不规范;功能教室不齐;图书数量不足。整改情况:
1.已按要求再次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
2.由于我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严重不足,在现有情况下只能设置教室15间(必需)、图书室1间、计算机教室1间、科学实验室1间、科学数学器材室1间、美术(音乐)器材室1间、体育器材室1间;
3.现通过自己购买和兄弟学校捐赠一部分的方式已经补齐所差图书,正在进行图书回溯建库工作,预计在本月内建库完毕。
(十九)A2-B8 第2.3.4项文件未盖章。
整改情况:第2、3项已经加盖学校公章,第4项已找到文件并复印后归档。(二十)A2-B10-①
1.文件未盖章;缺简报资料; 2.第2、3项缺资料。整改情况:
1.近三年(2014-2016)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总结已加盖学校公章;已补充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简报。
2.已整理提炼出(2014-2016)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典型材料和活动图片。
(二十一)A2-B10-② 缺“留守儿童之家”图片。整改情况:
已将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图片整理并制成电子图片打印成文档。
(二十二)A2-B10-③
缺“社会关爱留守儿童”资料。
整改情况:已分补充了“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相关资料。
(二十三)A2-B10-④ 1.计划、总结时间错乱; 2.讲稿无时间。
整改情况:已修订并重新打印归档。(二十四)A2-B11 总结、计划文件格式不对。
整改情况:已按要求调整并重新打印归档。(二十五)A2-B13-①
1.无区教科体局近年来关于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文件;
2.(2014-2016)年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总结无时间落款。
整改情况:
1.已搜集区教科体局近三年关于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并复印装档。
2.已修改(2014-2016)年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总结并重新打印归档。
(二十六)A2-B13-② 未与教师签订师德合同。
整改情况:已分与教师补签师德合同。(二十七)A2-B13-③
1.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图片资料较少; 2.缺少师德建设亮点材料。整改情况:
1.补充了我校近年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图片资料; 2.整理出我校近年来受上级表彰的蒋宗柱等优秀教师的获奖荣誉证书、上级新闻媒体报道的先进事迹等亮点材料并 装档。
(二十八)A3-B14 缺落实农村教师补贴政策文件。
整改情况:已补充近三年来上级关于农村教师补贴政策相关文件复印件并装档。
(二十九)A3-B15 1.近三年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文件;
2.近三年新增教师安排到校的文件错误,未能体现出补充到我校教师的具体情况。
整改情况:
1.已向局政工股汇报,由政工股制订并下发; 2.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复印文件时未复印到补充来我校教师的内容,已经重新复印装档,并填写了近三年来我校新增教师的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十)A3-B16 1.无2014年校长交流文件;
2.无近三年校长、教师交流统计表和交流花名册; 3.无第4项“近三年交流校长、教师管理、考核、总结资料”;第5项“近三年(2014—2016)接收交流教师情况统计表”;第6项“近三年(2014—2016)接收交流教师考核情况统计表”; 整改情况:
1.已补充2014年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文件并装档; 2.由于近三年来我校没有校长及教师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因此无本卷第3、4、5、6项相关资料。
(三十一)A3-B17-①
方案未落年月日,制度无执行起止时间。
整改情况:已按要求重新制订本卷相关制度、方案并装档。
(三十二)A4-B18 无第10项“2016-2017学学校生本课堂建设工作资料”。
整改情况:
2016-2017学学校“生本课堂”教科研工作正按区教研室及龙台片区督导组安排有序推进,对已经开展了的教科研工作资料陆续归档。
(三十三)A4-B19 1.第3项“四个学(2010—2011学、2014—2015学、2015—2016学、2016—2017学)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无资料;
2.第4项“2016-2017学年末学生考试成绩花名册、成绩统计表”无资料。
整改情况: 1.四个学(2010—2011学、2014—2015学、2015—2016学、2016—2017学)教育事业统计报表装在《自查自评卷》内;
2.2016-2017学年末学生考试成绩花名册、成绩统计表待本期末考试结束后再装档。
(三十四)A4-B20-③
无2014-2016年学校召开体育运动会秩序册。整改情况:已经补充我校2014-2016年召开体育运动会的学生秩序册。
(三十五)特色卷无资料
整改情况:正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提炼我校办学特色资料。
(三十六)装档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每卷的“卷内目录”应为资料的详细目录; 2.档案盒大小不统一。整改情况:
1.每卷卷宗已经按卷内实际资料重新编制了详细的“卷内目录”;
2.已经按要求将不规范的档案盒统一更换为中号规格的蓝色塑料档案盒。
二、今后工作的方向
一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力完善 软件资料;二是积极向区教科体局和区人民政府汇报我校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力争我校整体迁建,从而改善办学条件,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硬件建设标准,确保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对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验收。
xx市xx区xx镇小学校 2016年3月17日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大约1000亿元,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