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秀洲模式”破题光伏分布式
“秀洲模式”破题光伏分布式
发布日期: 2014-04-14
访问次数: 4
字号:[ 大 中 小 ] 在当前分布式发展势头低迷,甚至业界都对分布式充满质疑之时,创新型的“秀洲模式”已然成为推动国内分布式发展,一条清晰且行之有效、可借鉴的路径。
2014年,国家能源局给出的全年分布式光伏装机目标是8GW,规模比2013年实际安装量翻了两倍之多。从时间上看,2014年首个季度已过,国内却看不到任何分布式市场启动的迹象。
“今年完成分布式的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这是当前业内不少人的共同观点。困扰分布式发展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项目分散、屋顶稀缺、利润较低、合同能源管理不完善、补贴收缴发放渠道不畅通、电站证券化难以推动、投融资依然困难„„
在这种国家方向明确、地方无从下手的情形下,浙江嘉兴秀洲选择了主动迎难而上,对分布式面临的共性与特性问题进行探索,试图寻找出一套适合分布式发电推广的应用模式。经过近一年半的摸索,“秀洲模式”成果初显,首期61兆瓦分布式工作正在有序并网。户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的分布式示范样板工程也已建设完毕。
细化政策 问题有章可循
浙江嘉兴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5个城市之一。2012年12月,作为浙江省政府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嘉兴市所辖的城区——秀洲获得了建设省级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资格。
“是机遇,更是挑战。”光伏园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从上自下都想把这个示范园区做好,但当时光伏对社会还尚属于新鲜事物,知道分布式的就更少了,我们在没有任何可参考、可借鉴的情况下,决定摸索出分布式市场在国内的发展道路,这一决定得到了省、市、区、管委会四级政府的支持。并为此设置了“一套班子,四个牌子”的领导组织架构,采取垂直化管理模式,为最快解决问题、最快收到成效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管委会还专门针对分布式面临的发展难点,制订了“一揽子”管理办法并集结成册,确保分布式应用推进过程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的各种标准。
“通过对园区内可利用屋顶的逐个排查,园区第一时间掌握了屋顶资源情况,并据此,提出了在光伏高新区发展规划中的建设目标。“所有相关政策都可以查询到具体的管理办法。”上述园区负责人说。
“我们公司在入驻园区之初还心存困惑,对屋顶资源情况也不甚了解,后来园区管委会给我们一张全区屋顶资源的统计表。不同屋顶的类型、结构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我们项目的建设进程。”中广核太阳能(嘉兴)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
规范项目 构建三方和谐
一直以来,项目分散是分布式光伏的特点,也是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开发商最担心的就是与多个屋顶业主打交道。这也让园区对自己身兼的责任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屋顶业主、项目投资方以及政府三者之间,哪种角色适合政府,可以促进分布式光伏推进的?成为园区再三斟酌的问题。
成为关键“第三方”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嘉兴光伏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给出了最终答案。“作为见证方、管委会与屋顶企业、项目投资方签订三方协议。由园区管委会整体掌握、统筹安排屋顶资源,平衡分布式电站建设资源的分配,统一屋顶租赁标准和合同能源管理,可以避免了投资商为抢夺屋顶资源出现恶性竞争,有效缓解投资商与屋顶业主在建设项目过程中的顾虑,为项目的加快建设创造了条件。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建设单位向光伏高新园区管委会提出综合验收申请,光伏高新区管委会、发改、住建、电力等部门对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同时,电力部门对电网接入部分进行并网验收,并与项目业主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及购售电合同等相关手续。
“为了提高屋顶业主的积极性,我们又针对性的设置了方案。”上述园区负责人介绍。对于园区内工矿企业,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屋顶业主可以选择享受电价九折或者每年6元/平米的收益,产权收益均归投资商;部分选择用自投自建模式,EPC总包给投资商,产权收益归屋顶企业享有;对于户用分布式电站,如沙家浜集聚住宅小区户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计划规划建设250户,由运维公司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行维护,此项目已列入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对公共建筑,对学校、医院、政府等公共设施屋顶,倡导政府做好带头引领作用。
创新运维 可持续性发展
为打消投资商对电费收缴难,以及屋顶借助对投资商会长期运营而导致预期收益不确定等顾虑,秀洲还探索出一套统一运维管理模式。由产业园区下属国资公司出资成立专业运维公司,负责辖区内所有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费结算、运行维护等服务工作。
据记者了解,秀洲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行,由运维公司通过招投标形式外包给有资质公司进行统一维护;自发自用电费由运维公司统一收取并转交给各投资商;上网电费和相关补贴统一拨付各投资商。同时,运维公司拟对每度电收取0.02元设立统筹运维基金,专项用于电站建成以后因屋顶局部改建而产生的费用等。
不仅如此,秀洲区政府又设立2亿元的专项资金,重点在应用示范、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全力扶持。对列入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的项目给予每瓦1元的补助,对重大光伏专用装备、新一代技术等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扶持。同时,引导屋顶企业参与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出台了相关鼓励引导政策。如,在执行有序用电时,对已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评价等级上调一级,优先审批因转型升级所需的电力增容需求;光伏系统所发电量可以在其年度用能指标中予以抵扣,并在评选“绿色企业”时给予支持。
与此同时,秀洲政府还出台了新建建筑物、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屋顶必须安装光伏电站等倒逼政策。加强了分布式电源集中监控与统一展示平台,对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实现实时监控,一方面为电站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为电站的及时检修提供技术保障。目前,电力部门初步方案已制定,正准备招投标建设,切实保证了分布式光伏在嘉兴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分布式光伏投融资模式概要
分布式光伏投融资分析
讲师:蒋华庆
坎德拉学院
✓投资——花钱,专业一点就是,使得资产的 流动性降低;
✓融资——借钱,专业一点就是,使得资产的
流动性提高。
坎德拉学院投资模式及对应的融资需求 BOT :建设-运营-转让
比如投资方与若干个农户,签订BOT 协议,在农户屋顶建设光伏项目,项目的户用补贴、前10年的所有权、运营权和收益全部归投资方,10年 后电站所有权转给农户。
坎德拉学院
✓如果项目在建设阶段,融资就可以到位,并且可以有较长的(几年甚至更长)的还款年限,这种情况一般是建设期和运营期一起融资。
✓有一些情况是,项目需要并网之后才能找到比较便宜的资金,这种情况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融资是要分开考虑的。
✓不管哪种情况,建设期的利息都是算到总投资里,运营期的利息算到运营成本里。
建设期融资与运营期融资的关系
坎德拉学院融资模式
坎德拉学院典型融资情况介绍
坎德拉学院没钱。。空手套白狼。。建设期为什么需要融资? 坎德拉学院
✓清包 ✓EPC 分包
✓小EPC 分包 项目的建设模式 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
坎德拉学院清包下的付款方式
坎德拉学院
✓根据我们的国情,《分布式项目投资估算》课程里,其实上一张最终估算的价格不是静态投资,已经是部
分动态投资。
✓建设资金需求大约是总投资的30%-50%。变相融资情况(清包模式)--建设期
羊毛出在羊身上!
坎德拉学院
✓EPC 分包商负责项目的全部实施
✓建设期资金需求大约是总投资的20%-40%。业主-----EPC 方----供应商 7.27*0.4 6.29*0.5 变相融资情况(EPC 分包模式)--建设期 都可以谈的!看分包方的实力和业主的信誉!
坎德拉学院
✓一般是T 方支付10%左右的定金给投资方,投资方自行 完成项目的并网。建设期资金需求大约是总投资的 10%-30%。
✓看履约保函是否需要现金开具 变相融资情况(BT 模式)--建设期
坎德拉学院
✓自有资金可不计算资金成本
✓建设期融资资金成本一般在15-20%,具体根据项目情 况确定,按所借的周期来确定。
✓由于分布式项目周期比较短,一般通过变相供应商融 资的方式就能实现,需求不大。建设期资金成本测算
坎德拉学院
✓让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
✓专业一点,利用贷款杠杆效应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率!运营期为什么需要融资?
坎德拉学院贷款杠杆效果示例 坎德拉学院 运营期融资的结论: 例 越小,自有资金的收益率越高!
当融资成本低于全投资收益率时,自投比当融资成本低于全投资收益率时,同样的自
投比例,贷款时间越长,自由资金的收益率 越高!
本 PPT 为 蒋 华 庆 老 师 《 分 布 式光伏投融资分析》系列课 程讲义资料.请百度搜索”坎 德拉学院”,观看本节课程 视频.
第三篇: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议书
莒南财金新材料产业园20MW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议书
(技术方案及经评匡算)
建设单位: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
二○二一年三月
目 录
项目概况 |
项目建设单位 |
场址概述 |
太阳能资源评估 |
山东省太阳能资源描述 |
市太阳能资源介绍 |
场区太阳能资源概况 |
技术方案 |
运维总体原则 |
运维机构设置 |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单位
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3日,是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的三级企业,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整。目前,公司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2台35万千瓦超临界热电联产燃煤机组,总投资27.8亿元,具备700吨/小时工业抽汽能力和500万平方米供暖能力。两台机组分别于2016年12月、2017年1月相继投产发电,属山东电网直调公用机组。可实现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供热量1094.45万吉焦,截至目前,向临清15家市重点企业提供高品质工业蒸汽,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曾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山东省文明单位。
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主动对接省、市、县发展规划,在全力确保安全稳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风、光新能源项目,优化地方产业布局,拓展企业全方位发展空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2.项目场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拟建设在莒南财金新材料产业园厂房屋顶,场址区附近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厂区内无其他高大遮挡物,阳光资源接收条件相对较好,具备修建光伏电站的厂区条件。土地已经划转完成,手续完备。厂房为彩钢瓦屋顶,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利用开发厂房屋顶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设标准化厂房3.6万平方米,其余厂房计划于2021年6月建设完工。屋顶向阳倾角为5度和6度角,屋面恒荷载为0.65kN/m2,屋面活荷载:0.50kN/m2,能够满足光伏项目承重要求(光伏板及配件自重0.35kN/m2)。
2020年12月底,山东永安合力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入驻莒南财金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厂房,该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专业生产钢制无缝气瓶和焊接气瓶,用电负荷每天约1.5万千瓦时;在建二期厂房也由该公司承租,二期设计用电负荷每年1000万千瓦时,消纳条件较好。
根据项目厂区建设情况及特征,结合风光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厂区消纳条件,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20MW,其中,一期3.6MW、二期5.9MW*2、三期4.6MW,预计年发电量约1872万千瓦时,投资总额约7800万元。
2.太阳能资源评估
2.1.山东省太阳能资源描述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mm~950mm之间。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h~2890h,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山东省各地年太阳能总辐射量在4542.61MJ/m2~5527.32MJ/m2,各地太阳能资源地区差异较大,其中胶东半岛南部太阳能总辐射量较小,北部蓬莱、龙口一带较大,呈现出南少北多的特点,鲁北垦利、河口一带太阳总辐射量较大,鲁西南、鲁西一带较小。
图2.1-1 山东省太阳能资源区划
2.2.临沂市太阳能资源介绍
临沂市气候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辐射强;夏季湿热多雨,雨热同步;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辐射减弱;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有寒流侵袭。四季的基本气候特点可概括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h,最多年2700h,最少年1900h。
2.3.场区太阳能资源概况
本工程现处于项目前期阶段,场址区域内未设立测光塔,无实测光照辐射数据,本阶段采用Meteonorm及Solar GIS太阳能辐射数据综合分析计算项目资源特性。经分析:
(1)根据《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给出的等级划分方法,项目场址年太阳总辐射曝辐量为5000MJ/(m2·a),其太阳能资源等级为丰富(中国太阳辐射资源区划标准见表2.3-1),项目具备工程开发价值。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稳定度的等级划分,工程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稳定度为稳定。
表2.3-1 太阳能总辐射年辐照量等级
等级名称 | 分级阈值 kW·h·m-2·a-1 | 分级阈值 MJ·m-2·a-1 | 等级符号 |
最丰富 | G≥1750 | G≥6300 | A |
很丰富 | 1400≤G<1750 | 5040≤G<6300 | B |
丰 富 | 1050≤G<1400 | 3780≤G<5040 | C |
一 般 | G<1050 | G<3780 | D |
(2)场址区域太阳能资源呈现“冬春小,夏秋大”的时间分布规律,资源稳定度为稳定,年内月太阳总辐射值变化较平稳,有利于电能稳定输出。
(3)场址空气质量好,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损耗较少。
(4)场址所在地不存在极端气温,风速、降水、沙尘、降雪、低温等特殊天气对光伏电站的影响有限,气候条件对太阳能资源开发无较大影响。
(5)场址有雷暴发生概率,本项目应根据光伏组件布置的区域面积及运行要求,合理设计防雷接地系统,并达到对全部光伏阵列进行全覆盖的防雷接地设计,同时施工时,严禁在雷暴天进行光伏组件连线工作,并做好防雷暴工作。
3.技术方案
3.1.装机容量
本项目规划标称装机规模20MW。考虑目前市场主流设备情况、技术先进性及其场址地形特点,光伏场区拟采用495Wp单晶双玻双面组件,暂按将系统分成5个标称容量为3.15MW并网发电单元、2个2.5MW并网发电单元,光伏方阵采用1500V系统的组串式逆变方案+屋顶固定支架安装方式。
3.2.光伏组件和逆变器选型
3.2.1.组件选型
根据市场生产规模、使用主流等因素特选取多晶及单晶组件进行对比,单晶硅组件生产工艺成熟,效率较好,虽然单晶单位成本相对多晶高,通过测算单晶提高发电效率优势明显,能够增加光伏电站单位面积发电量,发电量的收益高于单位成本差价。
根据2020年组件产能情况,单晶495Wp组件是主流。综合项目收益率和项目所在地的地貌特点,本项目暂时推荐选用495Wp单晶双玻双面组件,最终的组件选型以招标结果为准。
3.2.2.逆变器选型
3.2.2.1.逆变器选型
由于现阶段光伏组件仅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所以在光伏组件后需要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为交流电进行输送。综合考虑造价、发电量及项目投资收益等因素,本项目选择1500V、196kW组串式逆变器,最终逆变器选型以招标结果为准。
3.2.2.2.逆变器概述
组串式逆变器与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的思路不同,即以小规模的光伏发电单元先逆变,通过不同的组串式逆变器并联接至箱变低压侧升压,并非集中式的把光伏组件所发直流电能集中后再做电能逆变的思路。
组串式逆变器具有多路MPPT功能,能极大的降低光伏电站复杂地形对发电量的影响;并且组串式逆变器方案大大减少了直流传输环节,即减少了直流损耗。总的来说,组串式逆变器方案是分散MPPT,分散逆变和监控。从理论上讲,组串式逆变器在系统效率以及发电量上有一定的优势。组串式逆变方案拓扑如下图:
图 3.2‑1 组串式光伏逆变方案拓扑图
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几个光伏组串对应一台逆变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交流端并联并网,其优点是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限度的增加发电量;组串式逆变器减少了系统的直流传输环节,减小了短路直流拉弧的风险;组串式逆变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搬运和安装方便,自身耗电低,故障影响小,更换维护方便等优势。主要缺点是电子元器件多,功率和信号电路在一块板上,容易故障;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宜高海拔地区;户外安装,风吹日晒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等(注:本项目中因组串式逆变器容量较大,不采用交流汇流箱,在箱变低压侧装设交流汇流配电柜)。
3.3.光伏方阵和发电单元设计
3.3.1.光伏方阵设计
本项目由7个光伏方阵组成。3.15MW方阵配置16台196kW组串式逆变器、245个组串,每个组串串接26块组件。2.5MW方阵配置13台196kW组串式逆变器、195个组串,每个组串串接26块组件。
3.3.2.变电中心升压方式
根据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及接入系统电压等级,光伏电站输变电系统通常采用一级升压方式。本项目光伏电池组件拟选用495Wp单晶双玻双面组件,开路电压48.7V,最佳工作电压41.3V,拟采用的196kW组串式逆变器出口交流电压为800V,每个光伏发电子阵配置一台10kV箱变,升压变压器将逆变器输出的800V电压直接升压至到10kV,通过箱变内的环网柜与其他光伏发电子阵形成合理的10kV馈线回路,连接到10kV配电室的10kV开关柜。
3.3.3.组件布置
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量,而光伏组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受安装倾角的影响较大。
本项目拟推荐采用固定支架,支架倾角按照屋顶向阳倾角5°或6°进行平铺,增强抵抗风力雪荷载,最终待下一阶段对屋顶实地勘测后,进一步复核支架倾角。光伏支架阵列布置样例如图3.3-1所示:
图 3.3‑1 光伏支架阵列布置样例图
3.3.4.光伏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本项目18个组串接入1台196kW组串式逆变器,3.15MW方阵配置196kW组串式逆变器16台,2.5MW方阵配置196kW组串式逆变器13台。方阵内所有逆变器接至箱变低压侧,每个方阵配置1台3150/2500kVA双绕组变压器。组串至逆变器采用PFG1169-DC1800V-1×4型电缆,逆变器至箱变采用ZC-YJHLV82-0.6/1kV-3×120型电缆。
3.4.输配电设计
本项目拟配置5台3150kVA箱式变压器、2台2500kVA的10kV箱式变压器。输配电线路暂按接入企业10kV配电室10kV开关柜考虑。最终接入方案根据接入系统批复意见为准。
3.5.年上网电量估算
本工程的发电量计算根据太阳辐射量、系统组件总功率、系统总效率等数据,系统首年发电量折减2.5%,光伏组件每年功率衰减0.5%。经计算得电站20年发电量见表3.6-1。
表3.6-1 20年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数
年发电量(MW·h) | 等效小时数(h) | |
20000.00 | 1000.00 | |
19500.00 | 975.00 | |
19402.50 | 970.13 | |
19305.49 | 965.27 | |
19208.96 | 960.45 | |
19112.92 | 955.65 | |
19017.35 | 950.87 | |
18922.26 | 946.11 | |
18827.65 | 941.38 | |
18733.51 | 936.68 | |
18639.85 | 931.99 | |
18546.65 | 927.33 | |
18453.91 | 922.70 | |
18361.64 | 918.08 | |
18269.84 | 913.49 | |
18178.49 | 908.92 | |
18087.59 | 904.38 | |
17997.16 | 899.86 | |
17907.17 | 895.36 | |
17817.64 | 890.88 | |
20年总发电量 | 374290.58 | |
20年平均电量 | 18714.53 | 935.73 |
20年总发电量374290.58MW·h,20年年平均发电量18714.53MW·h,20年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935.73h,首年利用小时数1000h。
3.6.无功补偿
本项目交流侧装机规模为20MW,暂按配置1套4MVar无功补偿装置。最终容量和补偿方式以接入系统批复意见为准。
3.7.监控和保护系统设计
本项目采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运维、远方集控”方式运行。主要配置系统有:开关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光伏场区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防误操作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光功率预测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调节、调度通信系统、远程集控系统等。
计算机监控范围包括:电池组件、逆变器、10kV箱式变压器、10kV母线、10kV线路断路器及隔离开关、10kV母线PT、站用电及直流系统等。
每个光伏方阵设子监控系统一套,共配置7套就地光伏通信柜,分别安装在箱变内。采集箱变、逆变器信息,并通过网络交换机与10kV开关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连。
3.8.光伏阵列基础及布置
3.8.1.支架系统
3.8.1.1.支架型式及布置要求
本项目光伏支架形式拟采用固定支架,由防水胶皮、铝合金夹具、铝合金立柱、铝合金横梁、铝合金导轨、铝合金压块等组成,由螺丝固定于屋顶彩钢板梯形凸起。光伏支架阵列布置样例如图所示:
3.8-1 铝合金支架样例图 3.8-2 铝合金横梁样例图
光伏组件布置采用2×13布置方式,每个支架单元布置26块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南北向按屋顶向阳倾角5°或6°考虑。光伏组件排布图如3.8-3所示:
图3.8‑3 光伏组件排布图
3.8.2.箱、逆变布置
每个方阵对应一个箱变,箱变拟布置在企业配电室预留位置。
组串式逆变器体积小、重量轻,通过螺栓将逆变器固定在光伏支架或安全步道上,不新建逆变器基础。
3.8.3.集电线路
组件与逆变器,光伏方阵与箱变之间,拟采用屋顶电缆槽盒或镀锌管、厂房内电缆槽盒及电缆沟方式进行敷设。在输配电线路槽盒及开关柜等部位,做好防火涂料、防火隔板、防火包、防火泥等防火措施。
3.8.4.屋顶行走步道工程
根据屋顶结构,初步设计屋顶安全行走步道,必要的地方设计安全护栏。行走步道宽度设计为50cm,格栅型式,使用镀锌不锈钢材料,由螺丝固定于屋顶彩钢板梯形凸起。
行走步道是屋顶光伏电站重要组成部分,行走步道应能到达每个方阵系统,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因此在方阵布置时,考虑行走步道规划,做到满足运输及日常巡查和检修的要求的条件下,使屋顶步道行走安全可靠、线形整齐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工程匡算及财务分析
4.1.编制原则及依据
(1)《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32027-2016);
(2)《光伏发电工程概算定额》(NB/T32035-2016);
(3)设计图纸、工程量、设备材料清单等;
(4)编制水平年:2020年第三季度。
4.2.财务分析
本项目财务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及有关现行法律、法规、财税制度进行计算。
4.3.计算基础数据
(1)资金来源
本工程考虑项目注册资本金为30%,融资70%。
(2)主要计算参数:
计算期建设期3个月,运行期20年。
折旧年限: 15年
残值率: 5%
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5年
修理费: 0.1%~0.2%
电厂定员: 3人
年人均工资: 85000元/人
福利费及其他: 55.7%
平均材料费: 3元/(kW·年)
其他费用: 12元/(kW·年)
首年有效利用小时数: 1363.75hr
企业所得税: 25%(三免三减半)
保险费率: 0.25%
城市维护建设税: 5%
教育费附加: 3%
地方教育附加: 2%
应付利润比例: 8%
公积金及公益金: 10%
(3)贷款利率及偿还
银行长期贷款名义利率按4.65%,短期贷款名义利率按3.85%计算,银行融资贷款偿还期为投产后15年,采用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4)增值税
4.3.1.电力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为价外税,为计算销售税金附加的基础。
4.4.工程匡算
本项目资金来源按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先期投入,其余资金从银行贷款进行计算。
本工程的单位千瓦动态投资3900元/kW,不配套储能,工程动态总投资7800万元,单位千瓦工程总投资为4158.22元/kW。
按双方协议电价0.52元/ kW·h且全额消纳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8.16%,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1.90%,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8.77年。
按双方协议电价0.55元/ kW·h且全额消纳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9.01%,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4.29%,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7.05年。
按双方协议电价0.60元/ kW·h且全额消纳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10.39%,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8.36%,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70年。
4.5.财务评价表
表4.5-1 财务指标汇总表(电价0.52元/ kW·h)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值 |
机组总容量 | MW | ||
项目动态总投资 | 万元 | 7800 | |
单位动态投资 | 元/KW | 3900 | |
流动资金 | 万元 | ||
不含税电价 | 元/MWh | 460.18 | |
含税电价 | 元/MWh | 520 | |
总投资收益率 | % | 5.36 | |
资本金净利润率 | % | 9.16 | |
盈亏平衡点 | |||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 % | 65.34 | |
BEP产量 | MWh | 12184.14 | |
BEP利用小时 | h | 609.21 | |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8.16 | |
净现值 | 万元 | -411.43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10.46 | |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7.09 | |
净现值 | 万元 | -878.58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
项目资本金效益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11.9 | |
净现值 | 万元 | 442.98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8.77 | |
注资1资金效益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6.59 | |
净现值 | 万元 | -597.59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17.93 |
表4.5-2 财务指标汇总表(电价0.55元/ kW·h)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值 |
机组总容量 | MW | ||
项目动态总投资 | 万元 | 7800 | |
单位动态投资 | 元/KW | 3900 | |
流动资金 | 万元 | ||
不含税电价 | 元/MWh | 486.72 | |
含税电价 | 元/MWh | 549.99 | |
总投资收益率 | % | 6.01 | |
资本金净利润率 | % | 10.87 | |
盈亏平衡点 | |||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 % | 61.72 | |
BEP产量 | MWh | 11508.35 | |
BEP利用小时 | h | 575.42 | |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9.01 | |
净现值 | 万元 | 5.68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9.86 | |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7.87 | |
净现值 | 万元 | -523.1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10.39 | |
项目资本金效益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14.29 | |
净现值 | 万元 | 798.45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7.05 | |
注资1资金效益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7.89 | |
净现值 | 万元 | -271.34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16.74 |
表4.5-3 财务指标汇总表(电价0.60元/ kW·h)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值 |
机组总容量 | MW | ||
项目动态总投资 | 万元 | 7800 | |
单位动态投资 | 元/KW | 3900 | |
流动资金 | 万元 | ||
不含税电价 | 元/MWh | 530.97 | |
含税电价 | 元/MWh | 600 | |
总投资收益率 | % | 7.11 | |
资本金净利润率 | % | 13.72 | |
盈亏平衡点 | |||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 % | 56.49 | |
BEP产量 | MWh | 10534.19 | |
BEP利用小时 | h | 526.71 | |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10.39 | |
净现值 | 万元 | 698.18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9.02 | |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9.14 | |
净现值 | 万元 | 66.37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9.5 | |
项目资本金效益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18.36 | |
净现值 | 万元 | 1387.93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5.7 | |
注资1资金效益指标 | |||
内部收益率 | % | 10.14 | |
净现值 | 万元 | 272.16 | |
投资回收期 | 年 | 13.66 |
5.运维管理
5.1.运维总体原则
本光伏电站按智能光伏电站设计,光伏电站的运行参数、现场情况等重要信息可通过以太网络上传至用户指定的远方监控计算机实现远方监控及管理,实现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在开关站主控室装设智能光伏电站监控和生产管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微机保护自动化装置、就地检测仪表和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等设备来实现全站机电设备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保护、测量、远动等全部功能,并可将光伏电站的运行参数、现场情况等重要信息可通过以太网络上传至用户指定的远方监控计算机实现远方监控及管理。
5.2.运维机构设置
5.2.1.管理方式
本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生产需要,本着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体现智能化光伏电站的运行特点。本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运维、远程集控”原则进行设计,并按此方式管理。本光伏电站生产管理集中在主控室,负责管理整个电站的光伏发电子单元和开关站的生产设备。针对本项目暂按配置3名运维和管理人员考虑。
建设期结束后光伏电站工程项目公司职能转变为项目运营。运营公司做好光伏电站工程运行和日常维护及定期维护工作,光伏电站工程的大修、电池组件的清洗、钢支架紧固的维护、屋顶行走步道的定期养护等工作人员主要外包为主。
5.2.2.运营期管理设计
光伏电站采用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尽量精简人员,节省开支。所有人员均应具备合格资质,有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主要运行岗位值班员应具备全能值班员水平,设备运行实行集中控制管理。
5.2.3.检修管理设计
定期对设备进行较全面的检查、清理、试验、测量、检验及更换需定期更换的部件等工作,以消除设备和系统缺陷。设备检修实行点检定修制管理。
光伏电站每月在月报中将本月的缺陷发生情况、消缺完成情况及消缺率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并对设备缺陷、故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分析出设备运行规律,为备品备件定额提供可靠依据,预防设备缺陷、故障的发生,降低设备缺陷及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将设备管理从事后管理变为事前管理。
6.结论
(1)本项目采用Solar GIS多年辐射数据成果进行测算,项目地年太阳总辐射曝辐量为5000MJ/(m2·a)。根据中国太阳辐射资源区划标准,该区域资源等级为丰富,工程具备开发价值。项目场区场区内空气质量较好,无沙尘、大风天气,年内气温变化小,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损耗相对较少,气候条件有利于太阳能资源开发。
(2)本项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拟建设在莒南财金新材料产业园厂房屋顶,场址区附近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厂区内无其他高大遮挡物,阳光资源接收条件相对较好,具备修建光伏电站的厂区条件。土地已经划转完成,手续完备。厂房为彩钢瓦屋顶,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利用开发厂房屋顶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设标准化厂房3.6万平方米,其余厂房计划于2021年6月建设完工。屋顶向阳倾角为5度和6度角,屋面恒荷载为0.65kN/m2,屋面活荷载:0.50kN/m2,能够满足光伏项目承重要求(光伏板及配件自重0.35kN/m2)。
(3)根据项目厂区建设情况及特征,结合风光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厂区消纳条件,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20MW,其中,一期3.6MW、二期5.9MW*2、三期4.6MW,预计20年总发电量374290.58MW·h,20年年平均发电量18714.53MW·h,20年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935.73h,首年利用小时数1000h。光伏场区拟采用495Wp单晶双玻双面组件,196kW组串式逆变器。
(4)本工程的单位千瓦动态投资3900元/kW,不配套储能,工程动态总投资7800万元,单位千瓦工程总投资为4158.22元/kW。针对本项目暂按配置3名运维和管理人员考虑。
按双方协议电价0.52元/ kW·h且全额消纳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8.16%,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1.90%,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8.77年。
按双方协议电价0.55元/ kW·h且全额消纳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9.01%,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4.29%,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7.05年。
按双方协议电价0.60元/ kW·h且全额消纳计算,结果表明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10.39%,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8.36%,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70年。
第四篇:湖南分布式光伏政策
2016年湖南省太阳能发电国家补贴标准新政策解读(一览表)湖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17年末,力争全省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累计达到145万千瓦以上。实施意见明确,对使用省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光伏组件、未享受中央财政补助且通过验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电价补贴;居民利用自有屋顶自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自发自用电量不纳入阶梯电价适用范围。
2015年投产项目的发电量(含自发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省内补贴0.2元/千瓦时,补贴期限10年。2015-2017年投产项目补贴标准根据成本变化适时调整。依据标杆电价,湖南省属于Ⅲ类资源区,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98元/kWh。
②:地方补贴
依据地方政策
政策:湖南省2015年底下发了《湖南省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对使用省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光伏组件、未享受中央财政补助且通过验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电价补贴,2015年建成投产项目补贴为0.2元/kWh,2015-2017年补贴标准根据成本变化适时调整。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备案有效期为一年。
在长沙注册企业投资新建并于2015年至2020年期间建成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根据项目建成后的实际发电量,除按政策享受国家和省度电补贴外,自并网发电之日起按其实际发电量由市财政再给予0.1元/度的补贴,补贴期为5年。
知识延伸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选择三种模式(国家补贴为20年):
1:如果选择“全额上网”方式,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95元/kWh;
2:如果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国家给予0.42元/kWh的电价补贴,上网部分按照当地燃煤标杆电价收购;
3:全部“自发自用”,则电价为售电价格、国家电价补贴价格与省级补贴之和。根据湖南省电网销售电价表,当项目电价采用一般工商业电价(0.83395元/kWh)时,项目整体收益最高。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一)产业带动。以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为契机,带动和扶持省内光伏发电逆变器、电池组件及封装、设计咨询、系统集成服务、施工安装等光伏产业发展。(二)就地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自发自用为主,余量上网,优先布局工业园区、商业集聚区和公共设施区等用电负荷集中、用电量大、用电价格高的区域,就近接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避免升压长距离输送,减少电能损耗,提高项目收益。(三)市场为主。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做好协调服务。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末,力争全省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累计达到145万千瓦以上。
三、政策措施
(一)创新发展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大型建筑物所有者自行投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分散的建筑物所有者集中协商租赁屋顶连片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厂房应符合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安装要求,并优先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二)制定补贴标准,提升价格竞争力。对使用省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光伏组件、未享受中央财政补助且通过验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电价补贴;居民利用自有屋顶自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自发自用电量不纳入阶梯电价适用范围。2015年投产项目的发电量(含自发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省内补贴0.2元/千瓦时,补贴期限10年,补贴资金先由省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加价基金安排,不足部分由省财政安排预算补足。由省财政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参照国家现行制度制定项目确认、资金拨付和管理等具体细则。2015-2017年投产项目补贴标准根据成本变化适时调整。
(三)加强并网服务,提高运行效率。省电力公司要出台专门的并网服务指南,对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免费提供关口计量和发电计量用电能表,承担因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任务,出具接入电网意见,限时办结,并全额收购上网电量;对6兆瓦以上项目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要准确计量和审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量与上网电量,做好申请电价补贴的基础工作。
(四)落实价税政策,降低发电成本。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单位要按照《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10】61号)要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按规定落实已明确的所得税、增值税、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电价补贴效益的最大化,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要优先引进领域高新技术人才,省教育厅要加强省内高校新能源(光伏)类专业设置和师资配置,省科技厅要将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专项向光伏领域倾斜,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推动全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六)积极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宣传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宣传其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美化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消费者树立使用清洁能源意识,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大型建筑物屋顶所有者积极支持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选择
1.1 分布式光伏发展目标分析
从长远看,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具有上亿千瓦的市场潜力。虽然相对于核能、水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指出,2015年,我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年平均安装量将达到300万千瓦左右,表1为具体的目标分解。
表1 2015年我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各区域发展目标分解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选择原则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1)安装地区、地点条件
规划目标:根据表1中我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各区域发展目标分解情况来看,规划目标容量越大,当地政策、宣传效果、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对于分布式发电的推广越有利,因此,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最佳区域,三个地区占到2015年分布式发电规划1
总容量的83%。
当地太阳能资源条件:资源越好效益越能得到保证。
安装处建筑物条件:朝向正、采光时间长、局部少遮挡、合理倾斜角度、输电距离短、足够的负荷量。
负荷高且稳定:能保证自用电比例高。
补贴标准高:有地方补贴。
管理模式:消除障碍、加强服务、规范市场、加快发展。
(2)用户电费水平和当地脱硫机组上网电价
完全自发自用:经济性最好,用户条件依次为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居民或农业用电。
用户效益分成合理:用户从电网购电电费高,用户电费折扣比例不能太高。
多余电量上网:视当地脱硫机组上网电价和计量方式的差异。
全部电量上网:经济性不适宜,可走“上网标杆电价”审批程序。
(3)建设峰谷电价或阶梯电价用户一般情况效益会提高。
(4)成本、系统效率与管理
安装方式:一般BAPV低于BIPV。
系统配置:安全、高效、合理、低造价、系统效率高。
运行管理:有效、低成本,寿命长、可靠性高。
1.3 重点区域及领域分析
从市场潜力来看,我国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市场潜力最大的领域是农村房屋屋顶,其次是南向墙面,最后是城市屋顶;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经济性来看,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应该“先发展城市经济承受力强的区域,后发展农村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的区域”;从太阳能光伏发电自身特性来看,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该“先安装于屋顶,后安装于南向屋面”。
从经济承受能力来看,目前,全世界的90%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以“与建筑结合”的方式(BIPV)安装在经济承受能力较好的城市建筑之上。就我国来说,仅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杭州等几个较为发达的城市屋顶为例,如果到2030年这几个较发达城市30%的屋顶面积能够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则这些城市的光伏发电系统市场潜力合计约为4288万千瓦。
因此,2015年前宜重点发展华北、华东和华南各省城市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同时兼顾东北、中西部地区等地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到2015年,华东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430万千瓦,华北地区装机将达到190万千瓦,中南地区装机将达到210万千瓦,三者合计共占总装机的80%以上。盈利能力的技术经济分析
2.1 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分析
(1)促使效益增加的因素
①经营期(含补贴期)电费提高和脱硫电价提高可以预期
②安装良好的光伏系统其实际发电量可能会高于测算值(测算取最低辐射值并留有余量)。
③初始投资低于测算值(8~10元/千瓦)。
④低成本高效技术。
⑤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增值税减少以及增加奖励政策等因素。
⑥实行峰谷电价和阶梯电价的地区一般会增大电费水平。
⑦尽量自发自用,减少余电上网。
(2)促使效益减少的因素
①设计、安装、管理不合理、设备质量差使发电量低于预期。
②局部遮挡、朝向、积雪、灰尘遮挡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发电量低于预期。
③建筑物质量或灾害性气候造成的设备损坏。
④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用户效益分成比例高(一般应控制在电费总额的10%以内)。
⑤补贴期低于经营期。
⑥BIPV一般会增大初始投资。
⑦建筑物业主自己投资、建设、管理可能会是最经济的1
做法。
2.2 经济性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主要受寿命期内太阳能发电总成本和总发电量的影响。其中,光伏发电总成本主要取决于初始投资的大小,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大约在1.0~1.5万元/千瓦。而与之相关的运行维护费、贷款利率、税收等其他因素,则属于不敏感因素,对系统的度电成本影响不大。
进行经济性分析主要采用“平准化能源成本”的算法(LCOE),主要原理为在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中,计算总支出的现值与总发电量的现值之比,得到度电成本。
从系统投资来看,分布式光伏系统可用于居民、工商业屋顶等不同场所,装机规模也因此差异很大,从几个千瓦至数十兆瓦不等。较大型的系统投资成本也会比较低,目前项目报价在12元/瓦左右(含税),中小型项目的价格差异会比较大,往往能高出10%左右。硬件成本主要由光伏组件、支架线缆、逆变器、其他输配电设备等构成,软性成本则包括土地(或屋顶)使用权、人工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和光伏发电效率,同时也受运行方式、电池表面清洁度、线路损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地区分布、系统效率及太阳能辐射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1
电系统年有效运行时间在600~1700小时之间。
根据我国的实际条件,如果年发电小时数为1200小时,则不同的初始投资条件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合理电价水平如表3所示(按照表2中的财务条件测算)。
表2 太阳能光伏发电电价测算的财务条件
表3 不同初始投资条件下的太阳能光伏电价水平
2.3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及成本发展预测
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高效率、高稳定性和低成本是光伏电池发展的基本原则。未来晶体硅电池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电池寿命的不断提高、设备和工艺的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等。
从效率来看,预计到2020年,商业化单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23%;商业化多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20%;商业化硅基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12%;商业化碲化铬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14%;商业化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15%。
从晶体硅电池技术发展来看,未来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新型硅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制造工艺改进、生产装备技术1
改进、硅片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等方面。预计2015年商业化单晶硅电池效率有望突破23%,2030年可达到25%;多晶硅电池效率2015年有望达到19%,2030年可提升到21%。
从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来看,未来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电池制造工艺进步、连续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电池集成效率提高、简化电池生产流程、生产规模提升等方面。预计2015年商业化硅基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12%;商业化碲化铬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14%;商业化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能够达到15%。
目前包括聚光太阳能电池在内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也在不断发展,预计到2015年,聚光型太阳能电池可能会规模化生产,2020年以后会有大规模发展的空间。其他类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暂时还无法与传统的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相比拟。
对于电池组件价格来说,未来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有望下降到3~4元/瓦;平衡系统价格有望下降到1~1.5元/瓦。在此条件下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初始投资有望达到7000元/千瓦,发电成本有望达到0.5元/千瓦?时。表4所示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成本下降与潜力预测。
表4 中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成本下降与潜力1
预测投资和运营模式的选择
IEEE 1547技术标准中给出的分布式电源的定义为通过公共连接点与区域电网并网的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一般指电力系统与电力负荷的分界点)。并网运行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在我国主要有两种形式:
形式一:光伏系统直接通过变压器并入中压公共配电网(一般指10kV、20kV、35kV),并通过公共配网为该区域内的负荷供电,其商业模式只能是“上网电价”,即全部发电量按照光伏上网电价全部出售给电网企业。
形式二:光伏系统在低压或中压用户侧并网,不带储能系统,不能脱网运行,目前中国90%以上的建筑光伏系统属于此种类型。采用的商业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上网电价模式、净电量结算模式、自消费模式(即“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3.1 国内外相关模式比较
3.1.1 欧洲模式
欧洲作为世界光伏主要市场,其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运营模式也十分成熟。如图1所示,在欧洲,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商大多为工程项目总承包公司。这类公司虽然自己不从事光伏组件等主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的生产,但是1
他们一般都具有相关国家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与发电系统安装资质,而且具有非常完善的设备与材料釆购系统。因此,欧洲大部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商与工程总承包商基本都是同一家企业,而且在整个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中,他们还同时扮演着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商与发电系统集成商两大重要角色。也就是说,在欧洲,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公司同时兼有系统安装商、工程总承包商、项目开发商以及发电系统集成商四大角色。
由于在欧洲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必须要先获得相关资质证书及文件,因此我国许多光伏企业若想在欧洲开发太阳能电站项目,都必须先在当地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当该公司获得了相应的资质以后,才可以进行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而作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项目业主与开发商,既可以按照欧洲各国所制定的光伏上网电价及运营年限等政策,对自己所有的太阳能光伏电站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输电、售电的方式从中获得稳定的合法收益;同时也可以在光伏电站建成后直接将电站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获利。目前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都是釆取后者的模式,待太阳能光伏电站建成后直接将电站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进行有偿转让,因为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尽快收回投资,同时也不需要承担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经营风险。
图1 欧洲现行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
3.1.2 美国模式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的光伏市场,其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与欧洲的太阳能光伏电站运营模式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欧洲各国是通过制定光伏上网电价以及电站的运营年限来对太阳能光伏电站进行管理,而美国则是依据实现签订的电力釆购协议,在特定时间内按照固定好的价格对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商购买其电站所产生的电力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商与投资商从中获利。我国在美国的这种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中,通常以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开发商与发电系统安装商的角色出现,再通过与美国当地的银行、电力公司等合作,利用他们的资金进行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并利用其相关资质办理光伏电站的上网手续,最后通过向电力公司输电、售电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主要依靠卖电盈利。
图2 美国现行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
3.1.3 中国模式
我国现行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如图3所示,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与管理相对缺乏,市场化运作程度非常地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绝大部分太阳能光伏电站都是以示范工程的方式建设起来,大多数太阳能光伏电站都是采取项目业主自有资金投资、自发自用的模式运营,相关的政府部门只对其所分管的相应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进行项目申报的审批、项目业主资质的认证以及电站项目建成后的验收,针对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项目的初期投资给予财政补贴发放与针对大型地面光伏并网电站项目的上网电价补贴等工作,而对太阳能光伏电站前期的融资、后期的运营、维护、经营等重要环节并不予以关注,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建成后大多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能源市场,特别是电力市场中的真正作用。除了一些大型的地面项目以外,大多数太阳能光伏电站都处在半瘫痪状态,这也是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特别是并网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3 中国现行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
3.1.4 不同模式比较
综上所述,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欧洲、美国以及我国现行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的几点显著区别,同时也指出了这三种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主要运营模式各自的特点:
(1)欧洲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有利于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商尽快收回项目投资,同时也避免了其对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运营风险,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
(2)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金融市场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一新能源领域的最大效用,实现了资金运作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机结合。
(3)我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基本还停留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国家只顾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对于其运营、盈利方面的管理不够,导致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化运作水平极低,不但不利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推广与普及,同时对于已建成的示范项目今后的生存问题也欠缺考虑。
3.2 中国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建议
(1)“上网电价”法的优势十分显著,建议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商可自由选择商业模式,可以选择风险高、收益高的“自消费”模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也可以选择无风险,长期、低收益的“上网电价”政策。
(2)对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部分,不建议采用“一刀切”的度电补贴方式,建议采用“固定收益分区电价”的方式,即根据太阳能资源条件确定分布式光伏固定收益电价,这个电价要明显高于光伏分区上网电价。
所谓固定收益电价就是:自消费抵消的电网电价+国家补贴=固定收益电价,即国家只补贴电网零售电价与固定收1
益电价的差额。无论电网零售电价的差异有多大,在相同的太阳能资源区,大家的收益都是一样的,基本做到公平收益,而且随着电网电价的上涨,国家补贴逐年降低,也不会存在不正当收益的问题。采用固定收益电价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所有建筑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开放,没有选择建筑难的问题,低电价建筑国家补得多,高电价建筑国家补得少,公平收益,有利于光伏市场的迅速扩大。
(3)由于“净电量结算”操作简单,不存在光伏发电与负荷不匹配的问题,随着电网电价的上涨,光伏对于很多建筑和用电户都将达到平价,不再需要国家补贴,建议从2013年起,对于“自建自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允许采用“净电量结算”政策。这一市场将会迅速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至于“偷电”问题,完全可以采用技术和法律手段杜绝。
(4)为了便于开发商介入,一是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商业模式可以自由选择,开发商既可以选择“上网电价,统购统销”政策,也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政策;二是对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政策的项目,也应通过电网企业进行结算,禁止开发商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同建筑业主进行交易,过往大量失败经验证实,该方式存在诸多缺漏与弊端。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借鉴国外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运营模式1 的优势与成功经验,开发引进—种全新的适合于我国目前电力市场改革现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推广与运营模式,是需要相关部门马上解决的重大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一新型能源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与推广进程,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能源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