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 学会聆听作文素材
学会聆听
记得有一位美国女作家曾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的确,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也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比他人所知更多。因此,学会了聆听,你就有了第三只眼来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都是很难看到自己的背后的,同样我们的性格中有缺陷的一面在自己的观察下是极难暴露的。学会聆听,我们得以用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此完善我们的人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聆听是完善自我审视自我的途径。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一次公司会议上被一名技术员指责公司在网络浏览器的开发上落后于对手,盖茨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承认了他的错误,并向其他与会人员道歉,但这也宣告了微软在经营方向上转型的开始。盖茨后来在谈起这件事时说道:“我不想在面子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的确会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盖茨从当年的毛头小伙一跃而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成功并没有使他的耳朵被塞住,这是否也可以算做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呢?
聆听使我们的判断多了一条途径,但聆听却不能代替分析和判断,我们不光要学会去“听”,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择”。塞纳克说过,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的判断建立在充分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并坚定地付诸实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自负不等于自信。它看似自信,实际上只是目光狭隘,包容性差的体现。自负是在以无知作借口,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我们要在聆听与自信间找到一个支点,使我们心中的那杆秤放平。莎士比亚说过:爱所有人,相信一部分人,从不去伤害任何人。的确,当我们用一颗博爱之心去看待世界,我们的心胸就会更为宽广,从而用一种自信的态度来判断。
学会自信,学会聆听,也就学会了一种智慧的态度生活。
[点评]
本文论证了聆听他人意见对于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事业的重要意义,同时区分“自信”与“自负”的界限,主张也要学会自信。在论述过程中,有引证,有分析,也有典型例子。过渡自然,语言流畅而简洁,思想有一定深度。这些在广大考场作文中是比较突出的。作者的语言功底是好的,但也有较为明显的瑕疵:表现在第4段开头一个被动句的运用有“杂糅”之嫌,该段结尾的两个“成功”似乎不在一个逻辑层次上。这些和考场作文的时间仓促和气氛紧张不无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二篇:学会聆听作文
学会聆听作文
学会聆听作文
浙江省瑞安市鲍田中学初三(6)班朱文慧
这是一种敏感而安静的声音,似乎一个轻微的动作就会令它戛然而止。自在随性的乐手,用藏在身体里的乐器,恍若倾尽秋季、燃尽生命般演奏。
深秋的风已然含着彻骨的寒意,我紧了紧外套,把手插进兜里。风擦着发丝从头顶掠过,微低下头,下巴埋在高高的衣领里,鼻头蹭着略带暖意的布料,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总是固执地龟缩在自己的壳里,像蜗牛一样用触角怯怯地摸索这个世界,一厢情愿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可信。风从眼镜上方灌进来,我狠狠地眨眨眼,把泛出的泪花眨掉,若无其事地冲不远处的妈妈点点头。
这些不安和恐慌来得莫名其妙,却以细菌滋生的速度迅速占领了我,盘踞着不愿离开,甚至贪婪地向外蔓延。我开始恐惧人群,僵硬地笑并抱以沉默,在他们或奇怪或疑惑的目光中落荒而逃,屈腿抱膝瑟缩着身子坐在房间的阴影里偷偷地哭泣。
我深吸了一口雨后微润的空气,仿佛是要把那些讨厌的房客都随呼出的气体消释般用力。继而合上眼,微笑。
山林幽静,成了秋虫最后的舞台,这支燃烧它们生命的曲子却并不惊心动魄,也没有凄美衰婉的情调。它展示出来的似乎只有平静和安宁,仿佛让人在流动的韵律中看见袅袅的炊烟,看见潺潺的溪流。秋月将天穹闪烁的星,倒映在山顶那泓清冽的泉中。泉水波光粼粼,萤火虫贴着水面寂寞地发光。天上的星,水上的流萤,静静地缠绵。
纵然生于无人问津的旷野,也要唱自己的歌;纵然生命短暂,也要如那流星曾经璀璨。
我长长吐出一口气,一时有些怔住。
只是守着自己的天地,不敢去聆听,不敢去闯,连一只小虫都有用生命谱曲的豪迈,更何况我们人类?它即将走向末路却仍平静而坦然,我还拥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希望,又怎能自怨自艾、自怜自叹?哭泣是懦弱者的悲哀,我的人生才正起航,当笑对风浪,又怎能被自己击败?
黄昏的阳光昏黄,秋虫的歌曲仍静静地唱着,似乎要一直唱到永永远远。
学会聆听。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只能伴着消极的情绪终老,正如腐肉只能永伴蛆虫。聆听生活,聆听自然,聆听感动,聆听美,能让枯槁的心灵焕发生机,能予我们重新站立、扬帆起航的>勇气。
我睁开眼,弯唇浅笑。
学会聆听,本身就是最美的旋律。
老师说
聆听自然之趣,秋虫之声,感悟生活真谛。作者写出了情感变化。写了自己对他人的不信任以至于自我封闭,“总是固执地龟缩在自己的壳里,像蜗牛一样用触角怯怯地摸索这个世界”。而后因秋虫的呜叫而引发对人生的感悟:要敢于聆听,敢于去闯。从自然中感悟人生,放飞心情,语言有张力。
(指导老师 余成武)《学会聆听作文》
第三篇:学会聆听
学会聆听,学会沟通
李继清
案例:教师学会倾听
美国一位主持人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 “我要当飞机驾驶员!”。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观众这时笑得东倒西歪,可是孩子的两行热泪已经夺眶而出。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孩子的话透露出真挚的想法。
案例中的这位主持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仍保持着倾听者应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耐心,所以听到了小朋友最善良最清澈的心语
案例中的这位主持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仍保持着倾听者应具有的一分亲切,一分耐心,所以听到了小朋友最善良最清澈的心语。
如果为人者能够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内心想法,让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判断,那我们肯定也能听到学生的心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谈话方式;如果教师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他人,就容易接受一些错误信息,造成误会,给师生间的沟通带来困难。
卡耐基告诉我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你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只有耐心倾听,你才可以了解实情,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施教。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些为人师者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判地听,更多的时候是没等学生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批评责备,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此外,在一般的教育性谈话中,教师往往难以忍受交谈过程中的片刻静默,学生的表述出现停顿时,教师可能会马上加以催促:“你说,快说啊!”这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被审问,并且产生抵触情绪。但是事实上,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你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阻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的交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搭建更好的师生交流的桥梁,我会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即使是再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表达了自己思想感受后,心理压力和情绪都会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和你深入讲,听的过程中要带着朋友般的和善与亲切,要能听出学生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通过适当的咨询,引导他向你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以便对他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指导,从而和学生有效沟通。
在我注意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后,和学生发生误会的事情少了。通过倾听,我能够了解到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些做法,教育教学工作也更有针对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学会变通》
脑不忘NO.1教育常年开设:小升初至高三1对
1、中高考小升初应试班,免费试听随时退费
《学会变通》
漫漫求学路,或顺利或蹉跎;有时我们需要高山大川,行万里路,执着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有时我们也要学会变通,另辟蹊径,实现自己的理想。
东边有雨西边晴,黑了南方有北方。大自然是公平的,也许你不是天上的雄鹰,但你也许成为陆地上的千里马;也许你在沙场上神勇无敌,但你敢许不能建立国家;也许你正遭受磨难,但为何不欣赏磨难左边或右边的风景。
学会变通你将不再是落地的雄鹰,而是一只咤叱风云的神驹;学会变通则结果不应是乌江自刎,而是大国的建立。
汉高祖刘邦中国
第五篇:学会聆听作文800字
学会聆听作文800字
学会聆听作文800字
浙江省瑞安市罗凤中学九(3)班 徐亦乐
一片落红顺着窗户的夹缝飘进,落到叠满试卷与练习本的书桌上。我才恍然大悟,已是深秋了。看着每天反复着的练习题,顿时无力了,竟会奇怪地问自己:为何每日都要如此?
这时,“砰砰砰”,爸爸敲着我的房门。我有气无力地打开了门,只见他满脸微笑,眼角也微现出皱纹来。我还未开口,他便抢先说:“囡,今天老爸带你去爬山,顺带着看看秋景。”本早已无心学习的我就这样被拉上了山。
深秋的山不同往昔,更多的是一份凄凉与沉重。我寻了一块略平的石头坐了下来。心中的迷茫与此景似多年不见的朋友,是那么相似。
我把头靠在一旁的树干边。溪水流得那样从容,风吹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深秋的几只鸟儿也唱起了歌,这一切是这样的和谐。可一会儿时间,风停了,鸟也不叫了,林也静了。仅存了一种独特的声音——溪水。它仍叮咚叮咚的,就好似幼时的我们不知疲倦,是那样地无忧无虑。再细听,虽寻不见林间小溪的踪迹,却分明听见它拍击小石头的强劲,和着落叶流动的柔情与潺潺不止的生机。
我的心被深深一震,竞从未知晓这深秋的林间也有生机勃勃的溪水在啊。
树随风动,鸟儿也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放弃了一些原本栖息已久的家园。而我所听见的溪水虽在时间的消磨中不停地流逝,可谁也无法阻止它唱自己的歌。也许,它的歌是唱给自然的,虽平凡却非凡。
而我呢,也许只是这小溪中的一块小石头,早已被磨平了棱角,变得越来越平凡。就像长置在桌上的浓茶,时间愈久,茶味也散得愈多,自然而然地这茶也不是原来的茶了。时光的罅隙间,不如寻个安静之地,做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自然中倾听平凡的声音。而后,在平凡的生活中积蓄力量,迎接那终有爆发的一日。
不知不觉间,那迷茫之心不见了踪影,剩下的只有活力与积极。
我该感叹,自然之声总有些意外。也许,学会聆听也是生活的一种技巧。蓦地,我收拾了原本迷茫的心,带着聆听自然之心上路了。因为我深知,总有一片天地属于我的。
老师说
读完此文,抚卷沉思,被小作者那敏感又细腻的心思深深打动。“我”从开始时的“迷茫”,到见了溪水时被“深深一震”,再到“只有活力与积极”,详细地记述了“我”的心情变化,而这一切变化皆因溪水。因此,与其说“我”在听溪水,不如说“我”在读溪水,“读”得仔细,“听”得真切,“悟”得有深度!
(指导老师 周微燕)《学会聆听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