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八字”价值观的积极诠释
“诚信、责任、创新、风险”是我们电力人的价值追求,是公司和员工实现愿景和使命的信念支撑和根本方法。
诚信
“人无诚不立,业无诚不兴”。每一名电力员工,其实就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桥梁的支点来自于“诚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公司孜孜探寻,建立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将其变成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公司每天不断发展变化的风景中,窗口人员如数退回粗心大婶多交的电费款,从大婶舒心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检修员工不畏严寒酷暑及时排除故障为用户送回光明,从用户的欢呼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客服人员多方寻找遗失春运火车票在客服中心的失主,从隽水镇九房小区熊老汉的感激声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
诚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我们用诚信编织斑斓的工作历程,用诚信描绘多彩的企业画卷。
责任
责任是一种态度。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大众传播口号“你用电、我用心”,我公司在工作中积极诠释这一口号,围绕通城县“富民强区,构建和谐通城”两大历史任务,多措并举,主动履责,打造企业的“心”品牌。
多年来,公司积极参加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每年都按时足额交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扶贫捐献活动。大力组织开展“双扶”活动和“城乡互联、百村共建、千户帮扶”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帮钱帮物、扶技扶业、扶智助学、解困救难等方式,切实解决了帮扶对象的一些实际困难,使其家庭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做到了住有房、衣保暖、食无忧。去年“6.10”特大洪灾,公司员工捐款8万余元,对前往供电所报装的1907户倒房重建户实行报装费、电能表等费用全免,还支助了14户特困倒房户各2000元慰问金。
敢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才是一个好企业,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在不断地追求超越和卓越中,通城县供电公司以更加鲜明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最佳文明单位”,被省、市消费者协会授予湖北省和咸宁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全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以公用服务类满意率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通城县委县政府授予“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优秀单位”。
创新
创新是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灵魂。变幻的市场和客户需求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创新能力,一流品牌的塑造见证我们的创新水平。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有了创新,电力企业“闯”的魄力会更大,“抢”的意识会更强,“争”的劲头会更猛,“拼”的勇气会更足。促进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就要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工作、体现能力,以创新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唯有创新,才能增强我们的服务能力;唯有创新,才能提高我们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倡导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奉献
有一种光,它虽然隐形,但它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激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馨,这种的光的名字,叫做“奉献”。从我们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在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大力倡导奉献精神是实现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需要,也是促进员工切实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爱岗敬业是电力员工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为电力事业奉献光和热,如同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了万家灯火。忘不了,我们身边无数舍弃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的电力人,忘不了在2008年抗雪救灾中不惧艰险,手提肩扛抢险工具,一步一步挪向抢修地点的电力人,更忘不了在去年“6.10”特大洪涝灾害中不畏困难、不顾疲劳、连续作战的电力人……一路奉献一路歌,我们奉献我们快乐,爱岗,是电力员工的职责;敬业,是电力员工的本分;奉献,是电力员工崇高的追求。
如今,这八个触目惊心的鲜红大字,已成为了国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了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公司人人都记忆犹新的“名言警句”,这八个字的深刻意义激励着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既是对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奋斗方向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也是我们全体电力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需要每一个电力员工用实际行动去诠释。我们相信:我们的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责任坚定而又夯实;我们的创新新颖独特,充满生机;我们的奉献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第二篇:诚信 责任 创新 奉献
诚信 责任 创新 奉献
做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我可以大声的说一句:我骄傲,因为我是国家电网人!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灵魂塑造了我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精神,多年来,我努力拼搏,不断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做到了“服务党和人民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供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着葫芦岛公司和自身发展的一个跨越。自进入公司以来,经过公司集中培训、安规教育,我逐渐完成由学生到公司员工的角色转变,了解公司文化,养成积极主动地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诚信,是立业之本,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从自身出发,对于每个电力职工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踏上工作岗位,我始终记得要做到对同事诚信、对公司诚信、对客户诚信、对社会诚信。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亲和力,大家协同合作,有所突破,有所贡献。
责任是公司发展的使命,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服务遍及千家万户的全球最大公用事业企业,承担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对于一名电力职工而言,我更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把责任转化为贯彻公司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进集团化运作的统一意志,转化为推动两个转变的强劲动力,做到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如今,我在工作岗位上,对于每项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都尽力去完成,勇于承担,认真细致,为公司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创新,从公司角度来说,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精神集中反映了公司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变革、比学赶超敢为人先的精神。国网公司发展的历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特高压的突破,也不会有国家电网公司今天的成绩,没有创新更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国家屡次提及的加强科研能力和寻求混合动力车等新的科研项目就是售电量的增长点,就是一种创新的体现。从我个人自身来说,勇于承担责任的同时必须保持创新活力,要牢固树立敢为人先的思想,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多思多想多问,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更高目标,创造更大价值。
奉献是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奉献精神,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对我个人而言,要把本职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公司和社会需要我的时候,能够舍弃小我成全大我。
回想起来,北京2008年的奥运保电、2009年国庆60周年保电以及上海世博保电,这些国人们为之欢呼雀跃、热血沸腾的盛世中都有着国网人的默默付出,在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我更感受到了这份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绿色安全稳定的电能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努力奋斗,为公司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电力企业员工演讲稿(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推荐]
电力企业员工演讲稿(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优秀观,是对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奋斗方向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全体电力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每一个电力员工必须用实际行动去诠释的。
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无诚不立,业无诚不兴“,诚信
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做企业更是如此。要想取得信誉,必须打造诚信文化。要建立公司规章制度,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每一名电力员工,其实就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桥梁的支点来自于“诚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诚信,是电力企业应该孜孜探寻的,诚信,更是电力员工应该执着追求的。在电力企业每天发展的风景中,营业员工如数退回粗心大婶多交的电费款,从大婶舒心的微笑中,你可以看到诚信;检修员工及时排除故障为用户送回光明,从用户的欢呼中,你可以看到诚信。
诚信,是一种美德,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电力员工们,让我们用诚信编织斑斓的工作历程,用诚信描绘多彩的企业画卷。
责任??发展公司、服务社会
供电企业是具有公用事业性质的基础行业,涉及面广,影响重大,任何环节出差错都可能给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带来不利影响,任何岗位都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创新??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发展,不断创新是关键。要全面树立员工创新意识,并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创新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创新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创新对于我们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守旧,意味着落后,创新,才能充满生机。
创新就是一股气,电力企业正以不甘落后的志气、勇于探索的豪气、敢为人先的气概、崇尚创新的气魄,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和永恒主题。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有了创新,电力企业“闯”的魄力会更大,“抢”的意识会更强,“争”的劲头会更猛,“拼”的勇气会更足。
奉献??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奉献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力倡导奉献精神是实现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需要,也是促进员工切实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
奉献,是一种自我牺牲行为。它是为了实现某一事业或理想,不顾个人得失,抛弃自己的一切利益,甚至牺牲生命的行为。爱岗敬业是电力员工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千千万万辛勤奉献的电力员工,在为电力事业奉献光和热,如同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了万家灯火。
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电力企业应倡导奉献精神,一路奉献一路歌,我们奉献我们快乐,爱岗,是电力员工的职责;敬业,是的电力员工的本分;奉献,是电力员工崇高的追求。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奉献,正是电力员工们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快乐的源泉。
作为一名电力企业的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企业发展热朝中,针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以诲人不倦的态度,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开拓性地开展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企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把压力变动力,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
第四篇:护士节演讲稿——奉献诚信理解责任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护士姐妹们:
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奉献诚信理解责任”。说到理想似乎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就觉得护士阿姨就是天使,护士阿姨的双手是最柔软的,笑容是最美丽的,声音是最亲切的。那时就会经常悄悄的模仿阿姨给自己的布娃娃打针治病。渐渐的长大,内心却始终牵挂着那份懵懂的梦想,直到
有一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才发现原来天使的工作并不简单,而护理更是一门艺术,她需要一颗愿意奉献的心和一双勤劳工作的手。
还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最不愿意做的就是那些诸如擦洗之类的基础护理,那时病房里有个昏迷患者,大小便失禁,每天身上床上都会有很多分泌物排泄物,整个病房弥漫着很多怪怪的气味。我不能摆脱内心排斥,不太愿意接近病人,可是我的那些老师们没有一个有任何的不满,她们有时一天甚至要为病人擦拭好几次身(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子,更换好几次床单元,却毫无怨言。我曾好奇的问她们:“你们就不嫌弃吗?又脏又臭的。”她们只是淡淡的回答:“不洗不换就让他那么躺着吗?会有并发症的。”简单的话却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明白什么是护士无私的奉献。
现在若有人问我谁的工作最伟大,我会自豪的告诉他是我们护士的工作;谁的微笑最美,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我们护士的微笑。一个温馨的微笑能温暖一颗因疾病而寒冷的心,能让他们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那是因为我们能从内心深处理解他们的病痛体会他们的需要。因为理解,我们学会了轻轻的问候,静静的聆听,严谨的工作;因为理解,我们永远把他们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为理解,我们真正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体贴。
就如前不久我们科才出院的一个老年患者,入院的时候臀部有个碗大的褥疮,深可见骨,阵阵恶臭,连她的家人都不抱有治愈的希望,觉得每天让我们给她换药是很为难我们的事情。可是我和我的同事们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为了抵挡那恶心的气味,时值夏天我们都要蒙上几层厚厚的口罩,汗水迷蒙了眼睛湿透了衣服,却从未有人退缩,敷衍了事草草结束,因为我们知道那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用简单和平凡写满了爱的故事。病房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完,那里充满了我们的自信与快乐,委屈与眼泪;更多的是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赞歌。我爱我的职业,更爱我的岗位,因为它让我相信世上真的有奇迹。它也会让患者相信人间真的有天使。
第五篇:诚信责任
形式政策课—“诚信教育”(提纲)
一、何为“诚信”,诚信的作用及诚信教育的目的。
(一)什么是诚信;
(二)诚信的作用;
(三)诚信教育的目的。
二、诚信的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简述。
(一)诚信的传统意义;
(二)诚信的现代价值。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公民诚信道德的要求; 2.诚信与职业道德;
3.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化。
三、遭遇诚信危机。
(一)诚信危机事件回放;
(二)透视诚信危机。
1.诚信危机的时代性特征; 2.现代化过程的道德陷阱; 3.道德转型的中继性;
4.法制不健全放大了诚信危机。
四、再谈大学生诚信
(一)来自大学生的心灵诚信报告;
(二)诚信的反思。
1.诚信离我们很近; 2.诚信价几多; 3.何以诚信。
五、结束语。
思考题:如果你被你的一个非常信赖的朋友欺骗了,使你在精神上受到伤害或是物质上受到损失,你将如何评价你的这位朋友,将采取何种策略与其继续相处?
一、何为“诚信责任”,诚信的作用及诚信教育的目的。
(一)什么是诚信
中国素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深厚的道德传统、丰富的道德资源。“诚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和“信”最初分用,各自独立表述某种德行,但含义相近。比较而言,“诚”侧重于指内在的心意,“信”侧重于指外显的言行。现代的“诚信”,即诚实守信,即是一种人们行动的基本准则,又是一种人们应当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既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又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作为一种道德品行,它既指人在心意上的真诚,也包含言行上的守信。它的反面是虚情假意,言行不一,不守承诺。和其他道德品行一样,诚信是社会公共生活和个人心智自觉的产物。源于保障社会公共秩序要求,源于维持社会公共秩序之经验和积累。社会形成后人为的公共规范逐步发展出来,自觉的行为、习惯、德行也得以逐步形成,这其中就包含着“诚信”。
(二)诚信的作用
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出发,诚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立政、立身、经商和人际交往四个方面。
诚信是立国立政的基础:公元前8世纪,周朝国王周幽王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为博爱妃一笑有人献策:在都城四周的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烟四起,各路诸侯纷纷领兵来救,齐集城外,见并无敌人都莫名其妙。美人见状终露一笑。几年后,真的有了敌情,强敌来攻,周幽王点火求援,无奈这回可没有诸侯赶来救援了。结果都城陷落,幽王被杀,那个不笑的褒姒也被掳走了。
诚信是立身修德之本:古时候有一位国王,一生勤政有为,受万民爱戴,但老来却无一子。为了选择继承人,他下诏全国,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评选时间到了,满怀希望的孩子们都捧着自己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鲜花前来参选,偏偏一个孩子端的花盆里空无一物。但是,最后他被选中了。原来,国王发给每个孩子们的花种都是被煮过的,根本不会发芽。国王不是找最好的花匠,而是为了找一个有德的国君。这也就是我们谈的修身立德。放眼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群体部分人似乎能获得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必将失败甚至陷入另一深渊。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乃为商之道: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秩序就难以保障,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运行。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应该是一个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它应该努力追求可持续的利润,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声誉的经济实体。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生财以道,谋利以义;诚正不欺。即不欺人、不欺己、不欺心,在商业活动中不允许有欺骗行为,杜绝以次充好;重诺守信。即在商业活动中重承诺,讲信用,守合约。只有做到“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才能拥有信誉,才能在商业活动中获得他人善意的回报,才能获得服务对象的信赖,才能使经营持久与兴隆。
诚信是交友之要: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交往。获得群体及别人的接纳、认同和友情等,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一方面,人们渴望获得的这种人际感情是真情而非假意,因此它必须是诚信的;另一方面,人际认知是人际感情的前提,有所感知、了解才会产生情感体验、评价和判断。
概言之,诚信既关乎个人的品格和境界,也关乎人际交往、社会秩序。从个人角度,诚信才使一个人具备为社会所认同、接受的起码的品德,在社会活动和人交往中才能顺利。从社会的角度说,只有成员间相互诚信,才能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与和谐的秩序。可见诚信是社会生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诚信教育的目的
所谓诚信教育,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教育,是一种对自身、对学生、对家长和社会、对科学、学问等所有教育的主体客体均实事求是、讲求信誉和信用的教育。
诚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以下的素质和能力的人:
1.具有较高的责任能力。责任能力,就是指一个人负责任的能力。它不仅是指道德意义上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指现实自己的道德诺言的能力。信用经济时代所弘扬的诚信,绝非仅指对人的人品和情操的信任,更为基本的是在于对人的责任能力的信任,即个体是否具有满足契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的能力。
2.具有肯定平等、追求平等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市场经济所弘扬的诚信是在平等交易活动中、在契约形式下发生的,因而必然要求社会伦理世界肯定平等、追求平等。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公平交易,就不可能有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契约。在信用经济时代,平等意识既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又是法制社会的内在要求。
3.具有自主人格。在信用经济时代,要确立诚信的道德观念必须以承认个体的自由为前提。没有自由竞争和个性的独立,就不可能有与诚信相适应得责任规范。具有自主人格,就是要求其充分认识到:自由总是同责任相联系得,没有责任,就无所谓自由。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由精神,才可能有在与人交往中践履承诺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这种道德要求又使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相应的约束。
4.具有虔敬的态度。现代市场经济最注重效率。在经济社会中,每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交往的规则等持一种虔诚、敬仰的态度,视职业、责任、规则为权威。由市场经济的效率要求决定,每个人都要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来获得社会的尊重、信任。换言之,一个人能诚心诚意地、怀着虔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就会有效率;工作、学习有效率,就会有成果,自然会有信用。
二、诚信的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简述
(一)诚信的传统意义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先哲共同信守的道德原则,是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春秋末期,鉴于奴隶制礼坏乐崩,诸侯蜂起,巧诈风行,所谓“春秋无义战”的局面,道家老子率先倡言“信德”。他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诚信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美德,不是华美的词不达意语;天下缺乏诚信,就由于当权者的不诚信。因而他主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儒家创始人孔子更是把诚信作为其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提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指出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不仅如此,它还是治国的基本出发点,“导千乘之国”,应该“敬事而信”。认为“主忠信”,“言而有信”是“成事”的前提。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句话可谓代表了先秦诸子的共识。
先秦以思、孟为代表的第二代儒学,更是把“诚”当作天道,把“思诚”当作人道,认为做到诚乃是人生之大乐。以荀子为代表的第三代儒学更进一步提出了“诚信生神”、“诚信如神”的命题。自秦至汉,随着独尊儒术思想路线的确立,信道德被统治阶级钦定为“五常”之一,被认定为保证“仁、义、礼、智”得以推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地位直至封建王朝的没落而未动摇。这种情况说明,诚信之德,不仅内含着一种社会各时代、各阶级、阶层、社会群体所共同需要和认可的价值,并且更因此而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诚信作为一种工具价值,它是普遍的。也无怪乎自古及今,人们都把诚信作为评品人格高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诚信的现代价值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公民诚信道德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人际交往、经济贸易活动都是通过双方达成的合同即“契约”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契约经济,讲诚信则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对于交往双方而言,他们的出发点和互相提供的信息应该是真实的,诚实和守信是维护双方共同利益的最好保证,这样才不会因为虚假的信息对双方的合作或其中一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事实上,市场经济愈发达,越要求公民诚实守信,这也是诚信作为契约道德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规范性要求。因为,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各种交易活动中,买卖的契约即合同是建立在相互一致的、合意的基础上,所以,对各方都有约束力,各方都要对自已的行为负责,各方都必须诚实地践约而不能背信弃义。因此,诚信就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对方的信任,获得继续交往、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甚至可以说,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是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
(2)诚信是我国公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公民在人际交往和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诚信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声誉与形象,这也成为我国企业能否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抢得有利先机、能够吸引更多外资的重要因素。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诚信道德低下、缺乏信任感的对手打交道,也不会愿意把资金投入到一个社会诚信危机严重的国家。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诚信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公民个人应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素质,同时,还要让诚实守信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3)诚信应成为公民的重要个人品质和道德操守
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需要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诚信道德修养,并把“明礼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列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是要求人们恪守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让诚信道德内化为公民个人的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并在人生长河中矢志不渝地实现这一道德追求。
(4)诚信道德应成为现代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如果我们能够使诚信成为一种社会规则,要求人们普遍遵守,对于维护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运行,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弘扬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建设社会诚信观,充分发挥诚信道德对公民个人、现代家庭、政府组织、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不仅公民个人要加强诚信道德修养,各行各业甚至政府都要以讲诚信作为道德实践的突破口。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能否提高全体国民的诚信道德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兴旺发达。当前,关键是要加强职业道德中诚信建设。
2.诚信与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其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要有其所以从事的职业的最高奋斗目标,并具有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前进的精神与信念。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必需的道德认同原则。
忠于职守:忠于职守要求人们在职业生活中遵守工作纪律和基本秩序,执行上级命令和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诚实守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完成本职工作时应当讲信用,重信誉,以诚立业,以信取胜,反对假冒伪劣、坑蒙欺诈,弄虚作假。
奉献精神:奉献社会应是人们职业道德建设的最终归宿,它要求人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原意承担社会义务,愿意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辛勤工作并能在必要时顾全大局,在工作中牺牲个人利益去保护集体利益不受损害。
(2)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公民社会诚信观的树立,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都有赖于职业道德建设水平的提高。从我国目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状况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强调依法治国和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令人担忧之处。一些人职业道德出现扭曲,他们缺乏献身本职工作的精神支柱,轻职业理想,轻服务奉献;忽略国家、集体利益,重视个人实惠;一些人忠于职守精神日渐丧失,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把职业当作个人事业去努力奋斗,只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也丧失了继续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的动力;还有一些人趋利现象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当中大行其道,在许多地方,以权谋私、弄虚作假、渎职犯罪等不正之风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人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缺奉献精神,不遵守工作规范,不讲服务质量;甚至一些严重侵犯人类本性的罪恶行径,如造假贩假、走私贩毒,也趁机滋生或蔓延,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以上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不道德现象和行为,不仅是对神圣的职业道德的公然践踏,而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道德水准,影响人们对社会健康秩序的认知与维护。在所有这些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和行为中,诚信道德的缺失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尽管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但无论什么职业的道德,应该实现对诚信原则的遵守都是一致的。
3.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化,导源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风雨历程。历史发展到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处于直面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完成对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化,将直接影响国人新时期诚信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诚信要全面体现人文价值。诚信是人们立身为人、交友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其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历久不衰的道德原则,根本原因就在于诚信对于人的价值的重视。诚信,就是遵守承诺,讲求信用,这个过程集中体现了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人文内涵,所以其本身就承载了厚重的人文价值,体现了对所有人的爱护和尊重。
第二,诚信应该是平等的。诚信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交往中激发的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最符合人性的发展,与我们现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自由的精神也是相一致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参与市场活动的人都是有着自主权利的主体,利益上的相互需要和依赖使人们需要借助诚信形成彼此信任的社会联系,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完全自由,平等的。因此,诚信就必须是平等的适用于交往中的每一个人。
第三,诚信必须是世界性的。这是经济、市场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诚信早已成为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四,实现诚信道德的法制化,是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现代社会,公民对诚信道德的坚定信念,对诚信价值的真诚信仰及最后形成主动的诚信意识,都必须有赖于实现诚信道德的法制化所形成的他律力量。要实现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再创造,就必须通过对诚信道德的法制化,使诚信道德在现代获得新的制度基础,获得新的形态和活力,成为人们既有道德自律、又来源于法制他律的自觉践履的道德规范。在当代中国,也只有这个意义上,才是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化。
三、遭遇诚信危机
所谓的“诚信危机”是指社会中诚信道德严重缺失的状态及其造成的灾难。当前在我国许多人或领域之中“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诚信缺失处处可见,时时可闻,存在范围广、影响深,严重危及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腐蚀民族的道德风尚。下面让我们看看一些诚信危机的事例。
(一)诚信危机事件回放
案例一:银广夏——精心设计的陷阱
信用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人们购买股票是出于对股份公司的信任和赢利预期。由于制度的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唯利是图,不惜以身试法,任意践踏诚信。其中,以虚增利润,编造上市公司前三年的报表,涂改缓交税款的批准书,隐瞒重大事项,漏记利润支出和漏记债务,提前确认收入,伪造银行对帐单等各种形式的财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从“琼民源”开始,到“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郑百文”、“大庆联谊”、“康赛集团”、“猴王股份”、“黎明股份”„„中国股市出现的造假公司可以列出许多。其中,银广夏造假手段之低劣,造假范围之广,金额之巨,持续时间之长,对股市的杀伤力之大,都创下了历史纪录,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银广夏将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失信症结”。
值得注意的是,银广夏骗局被揭穿后,社会各界对号称“经济警察”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诸多质疑。银广夏从生产到销售、出口,一路假账走到底,性质极其恶劣,时间如此长久,手段如此低劣,使用的是伪造单据的老伎俩,只要到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和对账单位查一查,造假者就会露出马脚。但就是这样简单的造假手法却瞒天过海。
2001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闻指出,已查明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的事实,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的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证监会依法将涉嫌证券犯罪人员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对发现的其他与此案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进行深入调查。在市场经济中,中介机构代表着独立、诚信、公正。连续不断的造假案使中介机构的公正诚信遭到质疑,并直接影响到这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惟有痛定思痛,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惟有呵护信誉培育信用,构筑公信力,才能推动中国股市尽快摆脱无信阴影,走上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对此,朱镕基总理曾指出,财会人员做假账,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案例二:考试作弊——阳光下的罪恶
考试是选拔人才、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国每年高考或其他各种考试成千上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考试具有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而作弊是一种用不正当的方法而取得某种利益的行为,从广义上讲,作弊的主体不仅包括考生,监考人员及有关行政管理人员也构成作弊的“共犯”。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考试作弊的情形不仅屡禁不止,而且作弊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
2000年7月12日,某地高考舞弊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在镜头里人们看到的是:左顾右盼、夹带资料、交头接耳、传递纸条、打手势„„部分考生丑态百出。当这一幕在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时候,相信所有考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上所有至守诚信、公平竞争的人都会骇然。如此关系着千万学生命运的高考,却被这些平日不努力,期待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个别考生、老师、家长给亵渎了。这起事件不只影响了作弊人员、学校的声誉,也给考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高考制度的权威性也受到损坏。
2002年秋天,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以“考题安全性遭到侵害”为由,宣布暂停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举行GRE普通考试机考,恢复笔考测试。GRE董事会同时致信美国各研究生院院长,“对试题安全性的侵害正在造成世界某些地区的某些考生在GRE普通考试中取得不正常的高分。”这些不正常的高分地区指的就是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韩国了。而所谓的试题安全性侵害,其实就是ETS在中国内地和韩国发现的数个交流GRE考试经验的网站,上面贴有参加过GRE考试的考生所记忆的现有题库中的大量题目。而在GRE计算机考试正式开考前,考生必须签署一个誓词:“我同意上述打印条款并证明我即为将在该中心参加考试的人,并且我的姓名和地址将出现在申请准入屏上。我同意对所有的考试题完全保密,尤其是不向任何人和实体复制、泄露全部或任何部分试题。”ETS认定取消这些地区的考生的机会,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考生违反了他们所签署的保密协议。这是ETS对它认定的失信群体的一次整体反击。ETS如此果断的大手笔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打破诚信规则者必受罚。几乎同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决定,对申请修读该校11个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专业博土学位的外国学生成绩单严加考核,并对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者特别注意。
考试作弊行为不仅对学生成长及学校声誉都有恶劣影响,甚至对国家的形象都会产生破坏性的恶劣损污。考试舞弊,即使舞弊者本人获得不应有的利益,也侵害了参与同一考试者的利益。绝大多数时候,考试舞弊从性质上看就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而且作弊行为与学术界以及社会的道德、法律相违背。作弊行为在学校若不被认真处理,易使学生产生侥幸和投机心理,将会在其一生中对个人、单位、学校、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害。值得庆幸的是,从近年的形势可以看出,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一张封杀作弊失信行为的网正在收紧,不论对个人失信这样的小鱼或是群体失信这样的庞然大物,都必将一网打尽。
案例三:假文凭——竖立在沙滩上的阶梯
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型,知识经济的大潮开始涌动。学历与文凭成为用人单位考察人才的重要指标,学历与文凭的差异直接造成职位升迁机会和物质待遇的差异。在待遇与金钱的刺激下,假文凭应“运”而生了。以几百元甚至几十元买来的假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到处招摇撞骗。但这种虚构教育背景的欺骗行径,最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北京海淀区是名牌大学汇集的地方,文凭造假活动亦十分猖獗。经了解,人大的硕士生文凭用2000元就可以换得。这些活跃的“中介”窝点几乎都设在郊区农村,他们实行从档案到文凭的“一条龙服务”,档案中从录取通知到毕业成绩一应俱全。据悉在毕业生离校期间,他们的活动最为猖獗。
为适应用人单位的“胃口”,有的毕业生自己动手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通过假证书谋取好工作。在某理工院校门口的一个复印店内摆有适合不同奖项的荣誉证书封皮和特制纸张,一台电脑里还存着“三好学生”、“国家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十余种证书版本。店主介绍说,他们将学生拿来的证书扫描存档,经过加工后填入要更换的名字,用相应的纸张打印出来在造个封皮,便完成了“颁奖”。一位女店员告诉记者,有的大学生精通电脑,通常只让复印店将扫描好的证书存入磁盘,自己在电脑里制作假证书。相形之下一些文科大学生就“笨拙”了许多。
用人单位的高门槛和严要求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然而纸包不住火,他们的伪造证书早晚会被识穿。教育部在2002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的216万份学历证书可供社会免费查询。只要登录中国大学生网站,通过输入姓名、学历证号码,生日和性别四组信息就可详查出有关人员学历的真假。加拿力驻北京大使馆曾表示,那些企图用假文件资料获得该国留学签证的人,不仅会被拒签,而且在被拒签的两年内不得再申请加拿大的任何种类的签证。
美国驻华使馆首席签证官白智理告诉记者:“由于美国极其严格的签证政策,所以一旦在申请签证时被发现有造假嫌疑,该申请人将被记录在案,并永远被拒绝进入美国。”
微软公司在录用员工的时候,被列在第一位的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与智慧、经验等因素相比,人品被认为是重要的。“只有雇用到值得信任的员工,我们才会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度。”职业道德就是:正直,诚实,值得信赖。
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文凭、成绩造假的行为都是严厉禁止的。造假是与社会上对“诚信”的要求截然相反的,定会遭到市场的排斥。一张高纯度的文凭是诚信的证明,而诚信则是带我们靠近梦想的通行证。
案例四:象牙塔上的污点——学术腐败
学术研究是庄严而严肃的,因为它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高层次实践活动,关系到民族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诚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然而,一些从事科研的人士,由于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错误的道德、法制观念导引下,竟然采取或明或暗的不光彩手段,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据为已有,造成了个人与社会虚假的学术繁荣景象。但是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受到指责与伤害的不仅是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学术声誉也随之下降。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曾指出:抄袭剽窃不治,学术将完。然而“天下文章一大抄”已经成为学术界暂时无可奈何的争议话题,抄袭和剽窃几乎成了传统,也成为了中国高校学术界最大的公害。
北京某重点大学教授被指在某著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与另一著名杂志发表的论文有“相似性”;某大学教师L的学术专著几乎原文抄袭美国学者约翰·泰退尔的专著《裸露的天使》;某著名大学教师李其荣所著某书被指剽窃我国17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含专著8部,论文14篇;某著名大学著名教授严重抄袭国外某法学教授的专著,从‘‘第一章到第八章(15-354页)基本上全部是剽窃”。还有某著名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P某等六人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所谓体现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863计划的论文,存在严重剽窃问题,被国外杂志予以揭露,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学术声誉。
论文的抄袭也在大学生的身上屡有发生。一些大学教授指出,近年来,无论平时布置的小型论文,还是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很多学生都不自己动脑思考,而是临时从各种学术杂志中或互联网上摘抄,东拼西凑,甚至全文囫囵吞下。一些学生还在所抄论文标题处特别标注“已抄”字样,昭示“相中”此文的同学们,以避免重复抄袭。某理工院校一位教授说,近10名做一个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由于同一题目的计算程序和结果相同,通常仅有一两人自食其力,其余人都原样照抄。
剽窃抄袭的风气已经严重腐蚀学术界,不仅是学术文化公害,更成了社会公害。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学风文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误人才培养,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学术界整体的学术声誉,十分不利于建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
学术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它代表着一定时期科学文化的进步。学术文化又是整个文化的精髓,它构成了道德良知的底蕴。而诚信是科学和学术求真求善的本质要求,失去了诚信,学术就沦为从根本上违背学术精神的假学术、伪学术。
(二)透视诚信危机
1.诚信危机的时代性特征
当代诚信危机的一个特征是“时代性”。就发生领域而言,违背诚信原则的不道德行为,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但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诚信的重灾区并不相同。在农业社会,社会关系内容主要是政治关系和个人交往关系,诚信的政治表现为忠诚,在个人交往中的表现为诚实守信。但是当生产关系商品化或市场化完成后,人们之间最密切的社会交往形式为经济交往,诚信问题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扩大为全社会范围的诚信危机。诚信之所以是经济领域的底线道德规范,是因为失信行为违背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经济欺骗行为所违反的,恰好是价值规律,一是虚构商品存在,以“无”换“有”;二是虚构商品的价值量,以“少”换“多”;以虚假信息得到不正当利益,以“假”换“真”,二者皆是不等价交换。因此,非诚信的经济行为成为经济伦理的道德底线,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违反了商品经济基本规律,撼动了商品经济的运转基础,妨碍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因此,诚信原则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或曰“底线伦理”。其次,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到目前为止,生产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经历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个阶段。在自然经济活动中,商品交换并不是主要的活动方式,因此价值规律不是调节生产过程的核心原则。但是在商品经济社会,违反价值规律的经济行为,从根本上冲击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使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即社会生产受到威胁,进而使人们的正常生存状态受到冲击。在我国,存在过两种形态的非商品经济,一是自然经济,二是计划经济。在这两种经济形式中,诚信问题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是自从我国开始经济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诚信问题逐渐暴露,使人们的正常生存状态受到冲击。在此情形之下,人们自然会产生关于“诚信”的危机感和道德忧虑。
2.现代化过程的道德陷阱
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地的现代化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就发达国家而言,其现代化过程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生产力的工业化,二是生产关系的商品化或市场化。这种现代化方式所面临的人文精神的重大变化就是人的物化现象,一是技术依赖或技术崇拜,二是商品崇拜或曰“商品拜物教”。两种崇拜的实质是相同的,即物质力量崇拜,体现人们对于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人文精神的后果,表现为对物质利益的极度投入和对道德的漠视与践踏。西方学者对现代化价值体系进行过深刻的反思,认为现代化社会奉行实利主义或叫做经济主义,道德观被经济观所代替。我国现代化方式具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其核心因素与发达国家现代化内容相近。虽然我国不可能重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但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式隐含各种道德陷阱,“商品拜物教”和物质利益最大化追求,导致人们对道德价值的轻视,将道德规范看作获取物质利益的障碍。在此背景下,违背“诚信”原则的经济行为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须警惕人文精神过分利益化,避免价值体系的单一物质化。毕竟,现代化只是手段和过程,人的存在状态的优化和人的发展才是目的。没有道德发展的现代化,其后果将是经济乃至人与社会的畸形发展。
3.道德转型的中继性
现代化所推动的两个转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具有决定意义。一是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社会关系变革。社会关系的现代变迁,必然导致道德关系的巨大变化。二是上层建筑尤其是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等人文精神的现代转变。上述两大变化直接引起道德体系的总体性更替,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中充满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和较量,使人们面临不断的价值选择的困惑。道德转型的中继性质所产生的两个后果导致诚信危机。第一,道德体系转型的断裂。总体而言,儒家道德体系在我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某些儒家道德观念以传统的形式留存,但作为一种道德体系,儒家道德已经失去了社会经济基础和人文精神的支持。儒家伦理观念与农业文明、自然经济相伴生,它的核心是重等级观念、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作为道德关系的核心。这些内容与现代道德观念所追求的平等、独立、多元之间存在历史的鸿沟。因此,当中国社会开始现代化之后,道德体系面临“脱胎儒家伦理、重建新型道德”的历史任务。在旧道德体系的崩解与新道德体系的完善之间,存在一个道德转型的中继状态。在道德发展的中继状态下,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就是价值标准的混乱与冲突、经常化的道德悖论,即道德失范。在经济活动中,当社会无法提供一个完善而明确的道德标准时,人们的价值选择听从的只能是个人利益,是个人理性而不是公共理性主导个体的道德选择。因此在“义”、“利”之间,现代人宁愿做“小人”而不愿做“君子”。道德转型的中继状态,使诚信缺失经常化。因为外在的公共道德标准,并没有为个人的价值判断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规范。虽然很多人大喊诚信,但是如果诚信没有获得明确的规范意义和牢固的社会地位,那些曾经是诚信的支持者、赞扬者,都有可能做出违背诚信的行为。诚信并不是个人对他人的要求,也不是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诚信是社会整体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当代中国道德转型的完成。第二,诚信传统的时代真空。我国道德哲学具有久远的诚信传统,儒家伦理的德目中,“信”占据重要位置。但是“信”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精神文化背景下并不相同。在封建社会,儒家伦理代表主流道德观念,“信”作为道德原则,主要被限定与个人交往关系,即“朋友有信”。经济活动的道德原则是重义轻利,但重义轻利并不是经济领域特有的道德规范,而是调节社会生活多重领域的道德原则。另一方面,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因此我国传统的“诚信”观念的特征是:一,“减信”规范的调节范围主要不是经济领域;二,“诚信”的内涵,与自然经济关系相对应,而不是在商品经济关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道德规范。“诚信”观念的上述特征的道德后果是:我国并没有形成相对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诚信”观念。当我国开始发展商品经济时,传统的诚信规范无法起到道德调节作用。
4.法制不健全放大了诚信危机
由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还很短,法制不完善在所难免,以至于一些违背诚信原则的欺骗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因为欺骗行径获得许多不正当利益;法律漏洞使诚实守信的行为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变相鼓励了非诚信行为的横行,使诚信的尊严遭到践踏。因此,解决诚信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完善法制,加强执法,促使公民完成“必须的承诺”,在法律底线维护诚信的地位。如果不加分析地将所有违背诚信的行为,仅仅看作道德的沦丧,而不去寻求法律的强制,就不可能树立“诚信”的尊严。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诚信问题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诚信缺失不仅仅与经济发展和制度完善有关,从更深层次来说,诚信反映人们认识上的困惑。诚信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四、再谈大学生诚信
(一)来自大学生的心灵诚信报告
近年在对社会诚信危机时讨伐的风风雨雨中,作为“精英教育”的大学校园也被波及了,甚至因为对象牙塔特殊的道德期望,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校园成为了人们对诚信缺失极其焦虑的关注点。
让我们一起看两篇来自同学们心灵的诚信报告。
助学贷款与大学生诚信
丁
一
在国家实行助学贷款计划之前,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是依靠学校提供的困难补助或是一些企业、个人的捐款完成学业的,而相对于贫困学生的需求来说,学校以及非官方的资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国有银行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助学计划,对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这是一种有偿贷款。银行在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学生的学费以及部分生活费用,按照合约,学生必须在毕业、工作后分期偿还贷款和利息。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助学方式,不仅减少了学校的财政负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银行却遇到了困难。作为企业的银行考虑更多的是收贷问题。贷款给学生风险很大,而风险主要来源于学生毕业后的流动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归还贷款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诚信,因而,助学贷款成为考验大学生诚信的一道关口。
出于对国家助学计划的支持,国有银行应该向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但是部分贷款到期后不能收回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学生毕业后逃避归还贷款的行为,也使高校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近年来施行的贷款办法改变了高校所承担的角色,高校不再作为担保人,而仅仅作为学生道德品格的见证人出现,所以高校在助学贷款方面的职责也只是“监督”、“督促”、“协调”和“配合”。学生毕业后就与学校脱钩,因此,高校对于毕业后学生蓄意逃避还贷的行为无能为力,甚至不得不承担声誉上的损失。
事实上,除了学生毕业后蓄意逃避还贷之外,随着考试作弊、购买假文凭等事件陆续浮出水面,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日益被人们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大学生诚信危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未来骨干,如果他们的诚信发生危机,那么对整个社会既定价值标准、道的规范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但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出现不能仅仅看作是当事人个体的问题,而应该看作是一个与社会、学校教育都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大学生逃避还贷一方面是学生的诚信出现问题,而另一方面却与社会提供的还贷条件有关。如果社会有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使每一个犯规的风险远远超过他因犯规而获得的利益,那么,此时的大学生逃避贷款就完全是学生个体的诚信问题了。
除了社会因素之外,高等院校的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于中、小学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的教育,高等教育除了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服务于社会。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变化,但服务于社会这一教育目的却是不变的。
总之,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社会规范和高等教育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培养大学生的诚信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作弊之怪现状
张雨铃
什么样的大学生考试会作弊?你十有八九会认为,成绩差的学生长于此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的亲身经验,与中学生不同,在大学,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更热衷于此。既然成绩好,就没必要怕考试,既然不怕考试,又何必要做这等见不得人的勾当?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学生作弊的动机。
现在,大学生作弊其实有好多具体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类:第一类,及格万岁型。大学教育与中学不同,学习环境宽松得多。有些学生由于经常缺课,自学能力比较弱,复习时又不肯用功,则希望靠作弊侥幸过关。第二类,精益求精型。他们与第一类的学生刚好相反,对成绩的要求特别高。他们之所以作弊是因为他们要确保自己在每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因为这样才能顺利地拿到奖学金、保送研究生或者获得其他好处。第三类,怕吃亏型。这类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但看到别人通过作弊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觉得自己吃了亏。为了让成绩更好看一些,他们也可能会选择作弊。在上述三类作弊的学生中,“及格万岁”的学生因为其动机的单纯性反而显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精益求精”的学生和“怕吃亏”的学生的作弊行为背后所反映出的学风问题。
面对这么普遍的学习欺诈行为,那些不作弊的学生又作何感想呢?据我了解,他们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类学生属于玩世不恭型。他们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不高,以及格和准时毕业为目标。对于作弊行为,他们很少做道德上的否定。他们嘲笑因为学习不好而作弊的学生,认为作弊是无能的表现;他们更瞧不起本来成绩已经不错,却还要作弊的那些人,觉得这些好学生既贪婪又迂腐。这一类学生虽然自己不作弊,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尽正确,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作弊的危害,不利于抵制作弊的不良风气。而更大多数的是比较讲求诚信原则的学生,他们无论成绩好坏,都为人忠诚,不投机取巧。有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使在明知考试不过关的情况下,也不会破坏自己的处事原则,做出让自己感到耻辱的事情。与玩世不恭的学生相比,他们对通过作弊骗取成绩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不满,认为那些人的卑劣行径妨害了自己的尊严和利益。
从现实层面上看,对大多数本分、用功的学生而言,作弊行为的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不公平竞争”。尤其是好学生靠作弊骗取奖学金的行为,其影响之坏是无法估量的。此种行为不仅导致诚实的学生对现有的考试机制、鼓励机制产生严重的怀疑,甚至还会因此降低学习热情,放弃深造机会。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此语历来解释不一,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古代的学者为了自我实现、自我满足而学习,而今天的学者却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为了得到名利而学习。学生的作弊,特别是好学生的作弊,又何尝不是名利心的驱动使然?
(二)诚信的反思
1.诚信离我们很近
尽管很多人都在抱怨诚信的不足,很多人曾经蒙受过期骗,但这至多只是对生活的现象化感知。从本质上说,今天中国社会的诚信资源并不稀缺,只是它与人们的期待值相去尚远。我们生活中的确有许多时候对诚信的不敬,但更多的时候它可能被人为地放大了。
看一个社会是否有诚信,关键要看社会的信用制度是否健全,信用制度是否得到尊重与执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拥有中国历史上最健全的信用制度,以信用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在当代中国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履行,尽管有人违约,有人诈骗,但相对于成千上万被执行着的合同,欺骗远远没有能够动摇诚信的根基。人们之所以产生诚信沦丧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身边的社会风气贯注了太多的欺骗性味道。但人们忘了,社会风气仅仅是社会诚信的外像化表现,它对社会诚信的反映并不全然客观。况且,近年来社会诚信的缺失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并不简单意味着中国古人的诚信记录比现在好得多,只是因为人们的诚信意识在缓慢地苏醒。这恰如分蛋糕一样,早些时候,我们的面前其实没有蛋糕,所以大家一团和气,没有什么可以争执的东西。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有了一个蛋糕可供众人分配,但蛋糕不够大,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可分得称心如意的一块,况且又没有特别清晰的分蛋糕的规则,结果你争我夺甚至尔虞我诈,无非是想让自己的那一块分得大一些,自然,别人的蛋糕就少了。这个时期,人们对诚信的呼唤最为迫切。随着社会的逐渐富足,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规则也明确了,社会诚信就会好得多。因此,中国人现在如此迫切地呼唤诚信,并非倒退,而是我们正在爬坡。
即使在诚信度相对较好的发达国家,有违诚信的欺骗行为也同样猖獗。美国安然公司的欺诈案发生以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7月9日上午在纽约华尔街对工商界领袖发表长达30分钟的讲话,布什指出:“现在美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期,但人们对美国商界领导人的基本诚信的信心却在削弱”。布什表示,“美国强大的经济需要更高的商业伦理标准”,因此政府将运用一切法律手段,揭露并根除腐败,终结伪造文书,隐藏真相、违反法律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商业领域的欺诈行为认为自己远离了诚信,同样,中国人也不应该因为社会上的欺骗行为而否定诚信的存在。
中国人对诚信的需求孕育着诚信在中国的希望。国人对诚信的需求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它代表着未来的中国诚信。今天的中国人不仅知道了应该为诚信而努力,而且还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中学出现了用“无人监考”的方式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做法,北京大学开设了“信用中国论坛”,成都高校创办了“道德银行”,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唤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并鼓励学生用行动去践行诚信美德。无论哪一种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成信建设的关注与思考,都具有某个方面的合理性,都是在思想上对诚信的一种接近。
2.诚信价几多
诚信像所有的道德范畴一样,其存在不仅具有现实的必然性,亦有价值的合理性。有些人远离诚信,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或没有能力去发现诚信的价值。
诚信同时体现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诚信的自我价值强调的是诚信之于个体的有用性。由于诚信本身是一个关系概念,其自我价值也集中体现在主体人的交往过程中。做学问不诚实就会肤浅,做事不诚实就会失败,自我经营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糟践自己,与人交往不诚实就会丧失道德并增加积怨,可谓诚信对人生的全方位影响。
随着社会现代化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人际交往更多地成为一种公共交往。在这样的背景下,诚信显得更为重要,它要求每一个人真诚相待,在交往中互相为对方提供真实信息。只有真诚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和说服力,才能经受时间的检验;而那些虚假的东西,无论有多么华丽的外表,都是注定不能长久的,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厌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现代社会是一种信任社会。现代社会的所谓秩序问题,实际上是“时一空延伸”的问题。就时空的延伸和分离程度而言,现代社会不仅使时间和空间分离,而且也使空间与场所分离。从邮电通信到电话电报,从计算机到互联网络,在场的东西的直接作用越来越为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缺场的东西所取代。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和分离,抽象体系演变成了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基础。仅仅坐在家中,你就被包含进了你所信赖的一系列体系之中,你几乎不了解建筑师和建筑工人设计和建筑房屋时使用的知识规则,只不过是信赖他们的工作,信任他们所使用的专门知识的可靠性。这样你对到住宅的楼上去并不特别的担心,虽然房屋结构随时可能倒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的社会活动或社会关系越复杂,诚信因素也就越重要。总之一句话,没有诚信,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
3.何以诚信
诚信原则在现实中会遇到较多困境,常见的有这么几种:一是诚信原则和隐私保护的关系。诚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待人要坦白,要讲实话。隐私是指属于个人生活范围内的,当事人不想让他人知道的情况。待人坦诚的原则和隐私保护的原则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事实上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这是因为:第一,不管待人坦诚也好,隐私保护也好,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第二,诚信原则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当出现诚信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我们的主张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把正义和他人的、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三是诚信原则和“善意的欺骗”的关系问题。我们要明确的是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讲了假话就是欺骗,但当欺骗是出于善意的帮助,那么他的不诚实更容易被原谅。但善意的欺骗决不是失信的“挡箭牌”。第四,网络诚信问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同时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在互联网上要不要讲诚信呢?我们认为,诚信始终是人与人交往的根本信条,互联网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场所,所以互联网上也应该坚持诚信原则。
五、结束语
曾几何时,我们惊讶的发现“相信诚信”与“违反诚信”如一对共生体般同时出现在社会舞台上。问遍身边的人,似乎每个人都坦率地承认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事到临头时,却似乎难以选择坚持诚信的途径。“人们到底怎么了?”相信不止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惑。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坚持“诚信”。因为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注定没有永久的朋友;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注定会为时代所淘汰;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注定难以维持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