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探索“全程差额”选人用人模式
积极探索“全程差额”选人用人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七党报告对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总体布局和总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多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我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与规定,这些政策和规定在推进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规定之一。从《条例》颁布实施的13年来看,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实用性及约束力,是党内的一个重要法规。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买官卖官、拉票贿选,民意失真、考察失实及简单“以票取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们“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具体而言就是在干部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及表决等主要环节上尚存在一些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近年来,针对这 些问题,中央和各地各部门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前,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另一方面要继续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机制。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差额选举办法”。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组织工作提出的又一新课题。推荐、考察、酝酿、表决基本上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可以理解为“全程差额”选任干部工作模式。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注重对选人用人主体的研究
《条例》颁布以来,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又研究出台了“5+1”等规定。无论是《条例》还是这些规定都十分注重程序上的完善,理论上的严谨,客观上的合理。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人”的因素。“人”作为执行《条例》及规定的主体,作为选人用人的主体,作为被推荐考察、酝酿讨论的主体,首先具有“人”的复杂性、动态性、功利性以及独立性等特性。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心理活动、不同的利益需求以及不同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不同因素决定了主体的不确定性,而《条例》及有关规定却有着很强的确定性。《条例》的确定性与“人”的主体的不确定性,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导致我们在选人用人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加强对选人用人主体的研究,加强对“人”的不确定性对干部工作影响的研究,从不确定因素中找出确定因素,把握“人”的主体的行为及规律,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
二、改进民主推荐方式,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把党内民主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民主推荐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在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拓宽选人视野,提高用人质量,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民主推荐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打招呼”、“拉选票”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明显影响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因此,对民主推荐方式进行改进很有必要。
1、民主推荐应提供“三个空间”。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改进党管干部的方式,提高党管干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式就是一种形式和手段,我们在组织民主推荐时,这种方式就表现为会议主题、会场布置、领导讲话、参会人员的范围等。我们通常很重视会场布置这一形式,一般情况下是一人一桌或两人一桌,一个紧挨一个,显示会场的紧凑,组织的有序。我们看到国外进行的一些投票选举,十分注意一些细微环节,设有若干独立填票处。当然,我们现在有些大会选举时 也设有单独填票的地方,往往还要加上“秘密”二字,多数情况下谁又会去这“秘密”的地方行使这“神圣”的权利呢?这看似只是一小环节,但反映出的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就是民主意识自主性是否得到尊重、民主意识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因此,这种方式有待改进。组织者应尽可能地给参会人员提供一个真正利于发扬民主的空间,即“距离空间、时间空间、思考空间”三个空间。距离空间就是要求会场前后左右适当设置间隔距离;时间空间就是给参加推荐人员以有效时间进行选择和投票;思考空间就是使推荐者有充分的独立思考。这样才能体现尊重民主意识的自主性、保障民主意识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民主意识的真实性。
2、民主推荐范围贵在“准”而不在“广”。目前在干部选用过程中,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越来越大,往往多至数百人,但仍解决不了“民意失真”的问题。上级组织部门到一个地区或部门进行民主推荐,根据《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范围”,一些想得到提拔的人,就利用现代高度发达的通讯手段去打招呼、拉选票,有的甚至是拉网式进行。这种现象应该说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几百人参加的推荐大会,不能说不代表民意,也不能说是民主范围不广,但人们还是认为民意失真。
因此,扩大推荐干部工作的民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扩大人数范围,而应是指扩大知情人范围。这样,才能在确定民主推荐范围时体现科学性要求。要根据不同职位、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推荐范围,通常重点在“管我的、我管的和同级的”范围内确定。其中的人员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要逐步扩大不固定推荐人的参加范围。这样,对拉票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目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管我的”基本固定,而作为比较了解被推荐人的“我管的”和“同级的”,参加人员范围相对较少,今后应考虑在这两部分人员中相应扩大,他们反映的民意才是相对准确的和真实的。
3、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应更为宽泛。在民主推荐的前提下,确定考察对象是组织初始提名权的关键环节。确定考察对象在《条例》中虽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而规定,但它在整个选人用人过程中至关重要。在“差额推荐”的基础上,透明、公开地提出推荐的职数、条件、资格,尤其是在集中换届民主推荐中,更要扩大差额推荐的比例,在推荐中凡是达到三分之一票数的人选都应该一视同仁,放在同一平台上,全部作为考察对象,集体研究、分析比较。如达三分之一的人数较多,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和平时组织掌握的情况来确定,或对达到三分之一的人员进行二次推荐,最后再按一定比例差额确定考察对象,而不是现在只有在不达三分之一的人选时才进行二次推荐。不过早地缩小选人范围,既有利于避免把一些真正优秀的人选拒之门外,也克服了一旦确定为考察对象,如没有“硬伤”基本就是拟任人选的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的现象。
4、注重平时考核、推荐,减少集中推荐的功利性。《条例》规定,凡是提拔或拟任重要岗位的人选都要进行推荐。在实际工 作中,根据干部动态递进的规律,有时在一个地区或部门推荐干部过于频繁,一个月内召开二、三次干部推荐大会。推荐
一、两个岗位是这样,推荐更多岗位也是这样。组织者和被组织者都感到疲惫和无奈;而且每次民主推荐会目的性明确,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对此,要按照《条例》中关于“民主推荐一年内有效”的规定,注重平时的考核和推荐。比如,在干部年度考核中,组织部门可以结合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根据干部任职年龄、一年内的干部流动及任职时效的具体情况,对本年度可能空缺的职位提前作出预案,在干部考核大会上进行一次总的民主差额推荐,然后根据测评和民主推荐情况,由上级组织部门确定民主推荐后备人选,以备岗位出现空缺时,作为民主推荐的民意依据,确定为差额考察对象。这样既减少了推荐工作的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集中推荐干部中表现的功利性,对提高民主推荐干部的真实性、准确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完善差额考察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干部考察在整个干部选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选用人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的一个过程。目前在干部选用中,执行干部差额考察制度相对较好,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应进一步完善和坚持。考察可以分类进行,有重点考察、一般了解考察、近期使用考察、后备培养考察等。通过考察干部,要达到发现一批干部,使用一批干部,存储一批干部的目的,既选拔了干部,也充实完善了后备干部队伍,不应就考察而考察,搞单 打一。集中考察要突出实地、实绩、实效考察,不能只限于谈话,要坚持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心理素质测试等手段进行全方位考察,坚持进行考察组与考察对象进行集体谈话,模拟面试,现场提问,考察其应变能力与综合素质。总之,只有通过周密细致地差额考察,才能对干部有一个全面真实的比较,从而作出准确的选择,这样选拔的干部群众才能认可,才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四、完善新机制下的差额酝酿、讨论、表决制度,牢固树立党管干部的权威性
1、完善新机制下的酝酿程序。《条例》中规定,在党委常委会议之前,要召开书记办公会。但自党委换届后,党委副书记职数减少,取消了书记办公会。在这种新机制下,如何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就显得十分重要。近期,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凡涉及干部人事任免,要经书记与副书记、分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常委共同酝酿,这一规定与书记办公会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不尽相同。过去召开书记办公会,分管副书记可以相对集中地反映分管常委及部门的意见,而现在的方式不能完全起到这个作用。因此,进一步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十分重要,应尽可能多地听取党委其他成员、政府分管领导及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的意见,以及用人单位领导的意见。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新体制下选拔任用干部征求意见和差额酝酿的制度。
2、变“程序”为“决策”。党委“讨论决定”任免干部,也 是整个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说党委常委会议更多的是在履行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因为提交到党委常委会最后讨论决定的人选基本是唯一的、排他的,参会者一般只能从众表示“同意”,讨论很难深入,党委常委会议更多的是在履行程序。从决策上看,没有比较,就没有选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策。因此,各级党委常委会应逐步采取对提交会议“讨论决定”的人选实行“差额讨论决定”,不只是一选一,而应根据民意、考察等综合情况,进行二选一或三选一,在多数人中选人,由多数人选人,在讨论中比较,在比较中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常委会投票表决制,将党委“讨论决定”程序变为实质意义上的决策,从制度上解决少数人说了算或个别倾向性意见代替民主决策等问题。
3、加强“党管干部”的权威性。党管干部是我党干部路线中一个重要原则。在推进干部民主化进程中,有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地理解为“公开选拔”就是以“分”取人,而民主推荐就是以“票”取人,甚至将此作为一种推卸领导责任、回避矛盾的一种手段。这种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将有损党的威信,有损干部路线的正确执行,有损干部用人导向,必须尽快规范和扭转,以进一步提高党管干部的权威性,真正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
第二篇:积极探索科学化选人用人机制
积极探索科学化选人用人机制
中共邯郸市委书记 崔江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造就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选人用人问题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邯郸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评价三项机制,在选人用人科学化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重导向: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
事业兴衰在用人,用人之要在导向。用人导向是一个鲜明的方向标,导向正则事业兴,导向歪则事业衰。一段时间以来,某些地方出现个别人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带病上岗等现象,侵蚀着党鲜活的肌体,造成一些干部工作上不思进取,潜心于谋官争位,沉湎于提拔升迁,投机钻营。而一些长期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干部却鲜为人知,一些不图虚名、踏实苦干的干部被人冷落,一些善于统筹全局、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迟迟不能得到重用。无为者因有位而得意,有为者因无位而失意,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此,邯郸市坚持围绕事业选人用人,鲜明地提出了领导干部选人用人“一用四不用”原则,即重用政治坚定、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群众公认、有工作实绩的干部;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不负责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不讲是非、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不用。以此营造吏治清明、风顺气正、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干部选拔机制。
竞争上岗—— 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选上来。着眼于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在坚持政策、程序、职位、过程、结果、监督 “六公开”,审查、笔试、面试、测评、考察、决定、公示“七关口”的基础上,在全市各县(市、区)、市直单位分批实施公开“赛马”,竞争上岗。目前,共有64个市直部门进行了竞岗,2537名干部报名参加,竞岗职位785个。同时,对1200名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使一大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平时不易被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用人环境。
挂职锻炼——把志向基层、心系一线的优秀干部派下去。积极探索培养干部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选派后备干部到重点部门挂职锻炼机制,在全市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有效解决了后备干部备用脱节问题,形成了干部培养提高的良性循环。今年4月份,又在全市范围选派近1000名优秀后备干部到市县信访局、行政服务中心、援建四川灾区前方指挥部、三年大变样办公室、重点项目办、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和重点企业等重点部门挂职锻炼。2007年以来,已先后有56名挂职干部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在干部群众中产生较好反响。
公开招考——把精通业务知识、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化人才引进来。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面向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部分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引进了3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及全日制博士毕业生来邯挂任副县级职位。根据引进人员所学专业和特长,结合我市实际,安排到相应市直单位挂职,挂职时间原则上为1年。此举大大弥补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高层次人力资源匮乏的不足,为邯郸市运用科技力量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实力活力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重公信:建立科学的干部任用机制
公信度,即党员、干部、群众基于个人的信念、认知、情感因素或理性分析等,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制定的选人用人程序、选人用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认可程度。公信度大小,直接决定着群众对干部的拥护程度。当前,公信度缺失主要体现在选人用人的程序和过程,很多党员和群众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凸显了干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群众,民主公开性不强。这就为个别人进行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往往选人用人结果使群众出乎意料,议论纷纷,影响极大。同时,对于干部的任用,往往个别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少数干部选少数干部的现象也尤为突出。久而久之,群众必然丧失参与的积极性,对我们选用的干部也必然将信将疑,甚至不信任、不拥护。为此,我们重点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切实以科学的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创新推荐方式——增强选人用人民主性。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推荐干部工作,充分引导干部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我们创造性地探索推行了“带责推荐+实绩遴选”机制,对选用人员分两次推荐,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体现民主。第一次推荐:广推+权重+分析。采取增加推荐名额的办法,以署名的方式,进行大会推荐和座谈推荐,按照《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规定的范围确定参加人员,县(市、区)、市直单位均按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人数1:2的比例进行推荐。对初步入围人员进行有无实绩、有无优化班子结构特殊需要、有无违反任用条件等综合分析。第二次推荐:述职+优推。召开县(市、区)委常委、市直单位党委会议,由推荐的入围人选分别进行述职,主要介绍近三年来履职情况。参会人员按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人数1:1的比例进行署名推荐,推荐者个人将推荐票密封,投入专用票箱,统一汇总后,由组织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按优劣确定考察对象。
实行全程公开——破除选人用人神秘感。着力破除选人用人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化,切实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由“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向“群众想看什么就公开什么”转变,真正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坚持程序公开。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制度制作成工作规程,绘制出流程图,便于干部群众形象直观地了解掌握。同时,加大对《干部任用条例》等制度的宣传、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任政策程序的熟悉程度。二是坚持考察对象公开。考察对象确定后,在考核对象所在地或工作单位发布考察报告,并通过新闻媒体面向社会进行预告,预告内容包括考察组的任务、驻地、联系方式和考察职位、考察时间等有关情况,为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依据,在更大的范围内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三是坚持结果公开。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范围、内容、方式、时间、程序以及在公示中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按照中组部有关规定执行。
强化有效监督——杜绝选人用人不正风。一是认真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开展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有关要求,我们率先开展了“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派出6个督导组分赴各县、区(市)进行督促指导。从评议和测评结果看,2008年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为95.3%;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平均为90%,其中最高为97.7%,最低为81.2%。这充分说明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同,二是以成安被确定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为契机,加强选人用人制度体系建设。在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中,先后制定实施了公开预提名制、两级票决制、民意否决制、社会旁听制、全程通报制等多项制度措施,并探索实行了以“集中办公、透明办公、开门办公、下基层办公”为主要内容的通透式办公模式,加大政务党务公开力度,切实扩大了民主,强化了监督。今年3月份,成安县又被确定为全国三个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之一。三是加强和改进“12380”举报受理工作。统一制定了《“12380”举报电话台账》、《上级批转件登记簿》、《审查审核情况登记薄》,保持举报电话全天24小时畅通,由专人负责,随时受理,立卷归档,严肃查核群众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确保有关问题一查到底。对反映的严重违反《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的问题、涉及“一把手”的用人问题及省委组织部的督办件都作为重点,及时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核实,对查实的问题,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重实绩: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
实践是检验我们干部能力强弱、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尺。干部选上来以后,还需实践来检验,群众来考核,以避免可能产生的用人不当问题。我们以创新干部考核机制为突破,探索实施了《县级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较好地发挥了考核的“评价+激励”作用,推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激发了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激情。
执政水平行不行——让群众说了算。为充分提升广大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话语权,引导和激励各级干部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意识,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做决策,重新设定了民意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式。重点突出了各个阶层干部群众的幸福感指数、满意度指数和安全感指数;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和道德品行;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为使民意调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保证在调查过程中听到真实的民意,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民意调查时,将调查人员扩大到不少于500人,并委托市统计局、邯郸调查队采取入户访、街访和电话访等方式进行。其中入户访不低于40%,街访不低于40%。凡民意调查综合评价满意率达不到70%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得评优;不满意率超过30%的,评为一般等次;不满意率超过40%的,评为较差等次。
统筹能力强不强——让科学发展观来检验。为增强考核评价的合理性,解决综合评价不够全面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尺,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当前发展,又看发展后劲;既看经济增量,又看经济效益,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中,突出三个权重:一是突出保增长的权重。把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作为考评干部的第一权重。坚持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发现干部,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绩评价干部,着力选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干部。同时,为避免“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用“全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参数制约“GDP”总量指标,用“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参数制约“全部财政收入”指标,努力使财政收入和GDP指标更加接近客观实际。二是突出保民生的权重。在干部考评上,不仅看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快慢,还重点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得如何,注重测评领导干部在解决弱势群体住房、上学、就业、医疗卫生、低保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在改善人民宜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实绩,在节能降耗、减排减污方面所做的努力。三是突出保稳定的权重。设置了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等三项指标,作为衡量县级领导班子驾驭局势和确保一方平安的刚性指标,旨在引导县(市、区)重视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有为无为定去留——让干部能上也能下。能上不能下、铁交椅、终身制,是干部队伍管理的顽疾,也是干部队伍缺乏活力的根源。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干部去留的重要标尺,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重视考核、忽视运用”、“考核与使用两张皮”、“领导干部有动力、中层干部没压力”的问题。为此,一方面,我们坚持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有为的原则,充分利用考评成果,大胆提拔重用德才兼备和政绩突出的干部,对工作平庸、业绩平平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对不尽职责、不讲标准、不守纪律的干部,加大问责力度,坚决予以惩处。另一方面,把考评结果运用到干部培养教育上,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考评“较差或一般”的干部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改进,努力使我们的各级干部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应对困难的局面,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第三篇: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关于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情况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选人用人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XX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并对照《通知》检查内容,对XX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详尽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多年来,XX一直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XX党委将学习贯彻《条例》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xxx省、市关于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刻领会《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强化程序意识,注重落实。
在选人用人工作方面,XX党委始终坚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精神和所要求的程序进行,一丝不苟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考察报告等程序,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随时完善单位的工作措施。坚持群众路线与组织考核并举的原则,全面考查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通过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对候选干部进行全面了解,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坚持 1
做到贯彻程序一步不缺,落实程序一步不错。
3、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保证选人用人工作的纯洁性、严肃性,XX首先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社实际情况的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了民主推荐制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公示、开设举报电话、设立举报意见箱等方式,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用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在民主的监督下,把人选准用好。
4、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杜绝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XX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组织人事纪律,带头学习宣传干部选拔任用有关政策法规,深入开展了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经广泛、认真、深入调查了解,近年来XX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未发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任人唯亲、指定提拔、弄虚作假、造假骗官、到龄不退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我们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条例》学习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上级选人用人制度和《干部任用条例》,XX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配套机制。结合《干部任用条例》与《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配套机制,用纪律和制度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2、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考察办法。根据不同职务、不同责任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干部考核考察标准,积极探索拓宽干部考核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群众的参与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公开选拔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干部竞争上岗。
4、建立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措施。对在考核、干部考察中,经组织考核不称职干部的,坚决予以调整。
2014年8月18日
第四篇:2018选人用人报告
**公司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2018.1)
根据上级集团人力资源部《关于开展选人用人工作检查的通知》(**人函(2012)095号)有关精神,**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精神指引下,结合**公司近年来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具体情况,对照通知要求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选人用人制度的情况
(一)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制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公司先后制定了《**公司员工招聘录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司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四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评价办法》和《**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述职实施办法(试行)》。2014年,为规范干部队伍管理,整合原有的干部管理制制度,出台了《**公司中高层管理干部管理办法(暂行)》,包括干部管理权限、干部的选拔和任免、考察与考核、教育培训、干部轮岗交流、干部回避、干部任期与审计、干部奖惩等,通过抓好制度落实,不断加强和促进领导班子建设。为培养和激励人才、降低企业风险、促进各部门沟通交流、创新工作方式,制定了《**公司本部关键岗位轮岗暂行办法》。根据公司领导 1 班子民主生活会中提出整改措施的有关要求,为改进完善干部考评机制,进一步加大考评结果在干部选拔、教育培训、薪酬激励中的应用力度,加强考评结果的反馈,修订了《**公司“四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评价办法》。
(二)贯彻执行选人用人制度
1、在贯彻执行方面,**公司始终将公开选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2014年,创新人事管理机制,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公司开展了对本部部门副总经理、子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的选聘工作,有10名干部通过公开选聘产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
**公司在公开选拔工作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对选拔政策、选拔要求、选拔结果都面向系统及应聘人员公开,选聘过程中严格考试考查程序、成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根据业务能力、团队建设、工作业绩及答辩情况四个方面对答辩人员进行综合打分。经选聘答辩小组研究,根据分数高低,结合答辩实际情况,建议候选人。严格开展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对拟录用人选进行公示,有力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在干部管理的环境下进行。
2、岗位招聘过程中,采用专业能力笔试、综合素质测评以及结构化面试等手段,力求甄选出适合公司的优秀 2 人才,并严格依照集团公司的规定,履行招录审批流程;坚持高标准选人用人,公司结合业务发展需要和岗位特点,在历次选拔工作中坚持高标准选人,对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职业任职资格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选准用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拔任用中层管理人员的情况
1、**公司在中层管理人员选拔工作中能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干部及人事管理的相关规定,干部管理始终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干部考察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和政治工作部共同成立工作组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采取领导推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及被评议人述职等方式,积极听取所在单位领导和其他同志对考察对象的看法;另一方面,通过与考察对象面谈,进一步了解其个人素质、心理、性格特点等情况,力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干部调整聘任严格按程序进行任前公示,属集团管理的干部按照集团相关要求履行事前及事后备案程序。2013年1月至今(2012年集团选人用人检查以后),先后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管理干部进行了优化调整,调配干部共计71人次,满足了公司业务发展对管理干部的需要,努力改善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干部平均年龄为4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6%,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7%,有 3 效促进了公司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2、加强系统中层干部聘任规范管理。对全系统子分公司所有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梳理和备案,完成子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名册。加强了子公司在中层干部聘任上的规范管理,根据《**公司中高层管理干部管理办法(暂行)》,明确了要求,规范了聘任程序。
三、建立中层干部双向交流机制
为了推动本部和子分公司之间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人员的双向交流,我部在总结近几年干部交流工作的基础上,于2013年印发了《**公司子(分)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到总部培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并根据培养计划,开展选拔培养工作,已于2013和2014年实施四批干部培养计划,总计27人,培养时间均为三个月(或六个月),培养包括理论课程培训和工作实践,并于2014年派出本部2名员工到子公司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干部交流将形成干部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的情况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是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使用干部的基础性工作,是形成正确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公司在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方面,紧扣“三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全面体现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以便于全面把握干部的综 4 合情况;必须抓住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质和水平的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关键性内容;必须尽可能量化,考察过程中看重实绩,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繁琐。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干部考核形式多样化,包括生产经营业绩考核、年终述职考核、四好班子考核、干部提职考核等。二是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合理地确定考评对象关键性指标,更加注重对业绩和能力的综合考察,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实绩状况。三是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注重奖优罚劣。
五、职工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和选拔任用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评价、建议和看法
**公司非常重视选人用人过程中的公开、透明,人力资源部与政治工作部每年不定期到**系统本部与各子公司进行四好班子考核。针对领导班子整体,评价指标为十二项,分别为政治方向、科学管理、企业党建、选人用人、团结协作、发扬民主、关心职工、维护稳定、反腐倡廉、改革创新、经营绩效、敬业诚信。针对公司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评价指标也是十二项,分别为:政治素质、领导水平、敬业精神、执行力、改革创新、团结协作、工作业绩、民主作风、廉洁自律、综合素质、表率作用、全局观念。通过测评打分的方式,综合考察公司班子在思想政治、经营业绩、团结协作和作风形象等方面,2013年底,5 经测评,各子公司班子整体得分均在90分以上。
六、深入开展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唯才是用、注重实绩、宁缺毋滥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上级集团公司选人用人的有关规定,切实把一些政治素质好、执行力强、完成任务出色、廉洁正派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为**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严格遵守和执行干部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在选拔任用干部中,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和制度,严格按政策程序办事,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履行程序不走样,遵守纪律不放松。二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考察工作中必须由党务人员和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组成考察组,考察谈话交叉进行,做到过程的公开、透明,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对考察中某些方面有问题的干部严格纪律,决不允许带病上岗,树立了组织部门认真工作严格要求的作风形象,并通过领导及组织部门找个人谈话,指出不足和努力方面,起到对干部保护和激励作用。三是将选人用人违纪指标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中,促进开展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
**公司在集团人力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在选人用人工 6 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今后,我们将继续按集团公司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和集团有关干部选拔管理各项政策,按照集团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工作,同时,也恳请集团人力资源部和有关领导不吝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并给与帮助指导,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干部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和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能源企业作出努力。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选人用人自查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集团党委《关于落实“以案促改”开展“深入查一查选人用人情况”的通知》(***党发〔2020〕74号)要求,为扎实开展此项工作,***结合公司实际,认真组织排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举措
1.召开了党总支会议,学习传达通知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论述,深刻吸取赵正永使用干部搞亲亲疏疏、培植个人势力、搞人身依附,甚至卖官鬻爵的教训,安排部署公司选人用人情况排查工作,组织党群工作部和人力资源部成立排查工作组,重点排查十八大以来,公司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查找是否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是否存在任职条件把关不严、程序落实不到位情况,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否存在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自查。
2.排查工作组对照干部任职条件把关情况、民主推荐情况、组织考察情况、讨论决定情况、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干部梯队建设情况、对秦岭违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干部作风整改情况等8个方面内容,重点查找庸碌无为、得过且过、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做虚功不干实事等问题。经过认真排查2012年以来调整干部8批次,近50人次,涉及科员提拔副科级8人次,副科提拔正科级12人次、调整交流干部30余人次,通过对干部提拔程序、流程、科级干部管理制度落实、选人用标准等资料、档案查阅和调查询问,发现公司选人用人能够按照上级和公司干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用人导向公道正派,严把干部任职条件关,程序流程合规,过程民主公开,报批聘用手续齐全,能力岗位匹配科学,未发现公司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带病提拔”等问题。
3.经过公司4名班子成员对自己与上级、平级、下级领导干部的交往情况自查,班子成员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依法依规办事,始终坚守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不存在任人唯亲、拉拉扯扯、拉帮结派的现象,不存在纵容默许亲属插手干部人事工作的现象。4名班子成员认真填写《中层领导干部不当交往情况自查报告表》
二、查摆问题及整改情况
经排查,我公司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能力、实绩并重的导向,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科级干部管理办法》,把干部选拔标准、程序和纪律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尺,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扩大民主参与范围,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未发现选人用人违规违纪问题,不存在带病提拔现象。
今后,公司将不断总结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经验,在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党委有关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规定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竞争上岗等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努力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培养好、选配好、使用好干部,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三、经验做法及事例
1.加强学习教育,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工作氛围
在干部培养上,加强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认真学习贯彻《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集团和公司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提高民主推荐和监督质量,提高选人用人工作水平,加强党员干部对选人用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力争做到人岗匹配、合理配置。
2.规范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选人用人程序
1.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严审查资格条件。
2完善民主推荐制度,做到不唯分、不唯票、不唯年龄,保证干部任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3.坚决治理“近亲繁殖”、用人唯亲、带病提拔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4.完善干部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做好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和矛盾化解工作。
5.推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扩大考察面,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干部考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干部的业务培训,提升政治素养、政策观念,为高质量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保证。
3.加强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
1.严格监督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自觉接受职工评议。
2.加大职工群众举报问题的受理及核查力度,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扩宽群众监督渠道,使干部职工支持和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
3.严格遵守干部管理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干部选任工作专项检查、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倒查等干部选任监督原则。
通过此次深入排查选人用人存在问题,使公司干部选任工作导向更加鲜明,程序更加严密,管理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备。把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严格监督、严肃纪律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科学化,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公信度和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中共陕西***工程有限公司总支部委员会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