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堂有趣的音乐课——论文
《如何上好一堂有趣的音乐课》-
——刘萍
21世纪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的地方,我们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老师们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教师通过音乐用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上号一堂有趣的音乐课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导语要简明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导语只是一个前奏,所以不管是一档节目,还是一节课,我们开门见山,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让别人很快识得庐山真面目,岂不更好。
第二、有效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
第三、把握好教学的三个目标
1、我们把发展歌曲兴趣(喜欢唱歌)作为共同目标。
2、情感交流(感受表达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
3、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
第四、尽快把歌唱好、唱会。然后,听唱与视唱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去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第五、歌词和曲谱交替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词,第二段再要求学生唱歌谱,而且是带感情的唱歌谱,这样相互交替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歌曲,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第六、课堂教学模式: A、情境导入
a、创设情景,情感铺垫 b、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B、寓教与乐
a、聆听歌曲,自主感受 b、多次聆听,交流学唱 c、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C、创造表现
a、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b、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第七、拓展延伸 总之,一堂成功的有趣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师生间情感的默契配合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练、有心的积累和无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激发学生浓厚的音乐的兴趣,
第二篇: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分析
音乐课堂里的“触景生情”
千阳县城关中学————张维刚
“触景生情”,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想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可谓水道渠成。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破有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
4、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手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什么样的音乐需要什么样的情景,就需要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和节奏。
如:在学唱歌曲《念故乡》,为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公对家乡的眷恋、急切的怀念之情时,我采用了较慢的语速,低缓和激动想混杂的情绪去朗读歌词,以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的处理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从而也看到了御用与素、力度的变化来朗读歌词,对启发学生的情绪产生了极好的效果。而又如《剪羊毛》这首歌曲,本身所描写的是牧民们在剪羊毛时那种欢乐,跳跃,轻快的意境。而教师却用了稳重有余的语调,低缓的语速,较慢的节奏来表现,这样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懒散而又无精打采的情绪不说,还会让学生感到滑稽可笑,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是教学任务失败。
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使观众在听不懂语言的情况下根据任务不同的形体语言而掌握举重人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故事清洁曲折力气的变化。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延伸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利用眼神交流没,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向交流本领,世界上无数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工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延伸中流露出来,所创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如:在让三年级的学生欣赏《四季啊,我在想》这首歌曲的时候。老师只要采用抑扬顿挫的语速、语调,激动的情绪再加以幸福、快乐、期盼的眼神把歌词朗读一遍,就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歌词内容里传达的老师和学生之间那分浓浓的师生情,直接就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联想,想到自己所尊敬、爱戴的老师对自己关心、爱护的事例会一一再现,激发自己对老师强烈的情感,这样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身体动作都可视为肢体语言。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也很难想象一个有抓头挠腮习惯性小动作的教师能创设一个忧伤哀怨的情境。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如在学习歌曲《丰收之歌》时。在导入的时候,教师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化的割麦动作,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欢快活泼的情境之中。但也要注意所做的动作不应该过于夸张或不准确,而导致适得其反。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它有直接的关系。而创设情境的老师实际上就是一名演员,需要尽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笑嘻嘻的表情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忧伤的情境之中呢?很多教师为了严肃纪律,整天表情凝重,学生看到了老师如此的表情又怎能进入快乐而又轻松的情境之中呢?
特别在一些欣赏课中,当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后,教师多余的言语解说很可能就会破坏学生的注意力,而这时为了让学生对所欣赏的乐曲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情绪的变化上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可又不能立即打断聆听的过程,这时教师如果能发挥丰富的面部表情,就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绝好手段。如:在欣赏《西班牙斗牛士》时,乐曲有激烈、危险的都牛场面,但整个乐曲的表现又不单单只是这些,这里面也渗透出斗牛士沉着应战,信心十足的的表情。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扑捉斗牛士临危不惧的情感,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和斗牛士一起经历整个斗牛的场面,尤其是心理上的考验。
在教学手段、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代,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投影、PPT课件,而忽视了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这两样自身的法宝来创设情境。殊不知这两样法宝才识人类交流情感的最重要而直接的方式。由上可见,在音乐课创设情景上,除了御用一些现代的教学媒体以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使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在每一节课中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几点关键
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几点关键
众所周知,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上出一堂出色的课是不容易的,要想混完一节课太容易了。为什么优质课总是比平常的课水平高呢?那是经过认真备课的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是经过全身心投入的课。因此,优质课竞赛活动中的课对于每位参赛教师来说是有一定质量的课。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却有很大一部分老师不认真备课,或者说备课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学质量很差。有的教师甚至在临课前都没有看过教材,就匆匆走进教室,无目标的开展教学活动。虽然这对于教过多年的老教师来说,相同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能够把握,以至不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但由于教学对象出现了新的变化,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整体水平相应变化,因此,老教师仍然使用存旧的思路去应付教学可想而知是不会出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有可能是一堂将教学内容采用注入式教学法硬灌给学生、没有活力的课。对于一位新上任的年轻教师来说,教学内容是新的,临课前如果没有看过教材就走入课堂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学,可能这位老师会让同学们先阅读有关的教材内容,然后趁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简单地阅读一下教学内容,接下来就开始讲课了,这样的课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请问这样的课能上得好吗?很显然,这样的课一定是失败的课,至少这样的教师不熟悉教材,也不能在教学中驾驭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
一、教师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
备课一般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编写教案几部分。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熟悉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同时要做到将教学设计形成逻辑意识,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才能真正谈得上认真备课,才有可能上好一堂课。`例如,某老师在参加音乐优质课竞赛过程中,教学内容确定为《唱脸谱》以后,这位教师是这样备课的:一是要认真阅读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学唱《唱脸谱》歌曲,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以及京剧音乐特点。);二是分析学生对教材的接受能力——备学生(虽然学生对京剧音乐有些陌生,但经过加入现代元素节奏的《唱脸谱》这首歌曲,通过模唱学生是能会唱的。同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京剧音乐的拖腔等特点。);三是结合新课标落实教学要点并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学唱《唱脸谱》让学生感受京剧音乐并学会唱《唱脸谱》这首歌曲。
2、通过欣赏京剧行当图片和画脸谱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是确定教学的重点:欣赏体验京剧音乐、了解京剧行当以及脸谱;五是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学唱京剧音乐的拖腔;六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方法;七是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八是设计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后实施教学活动。经过以上一系列紧张的备课过程加上精心的组织教学,在本次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该教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可见,认真备课是上好每堂课的必要条件和关键。
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首先,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明确,教学过程的设计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其次,其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过程和认知规律,有序地编排教学内容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教学的程序并认真分析程序的可操作性,努力使其作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例如,某老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唱歌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准 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歌曲的风格和情绪,知道歌曲的词、曲作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因为目标具体明确,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有明确的方向。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得到了定位: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风格的歌曲?歌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与歌词(学唱歌曲)。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阅读相关材料、展示片段视频或图片),认识并感受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
,曲作者。
5、观看解放战争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巩固练习(记忆和有感情演唱歌曲).7、作业: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和了解,请同学们在下周一升国旗时注意体验歌曲的情感,写一篇升旗感受。教学方法有:模唱法、欣赏法、记忆法、阅读法和练习法等。整个教学设计以其内容与幻灯片设计的主线为教学导航,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教学设计就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指导作用,多媒体课件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创造优质高效的双边教学活动。
三、教师重视课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确实如此。课的导入正是课的开头,只要课的导入成功了,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的导入环节中吸引到课堂上来,为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例如,某音乐教师在上《茉莉花》这首歌曲时,运用情境导入法,师生问好后,教师突然将茉莉花香水喷洒在教室空中,同学们觉得很奇怪,然后教师问:刚才同学们闻到了什么?生:花的香味。师:什么花?生:不知道。接下来老师告诉学生,这是茉莉花的香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茉莉花》这首歌吧!„„。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教师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上来了。
又如在2007年的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某老师上《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唱段内容是这样导入的:师生问好后,教师先让学生聆听老师用苗语演唱《醉苗乡》,此时学生聆听入了神。演唱结束后教师问:有谁知道刚才这首歌曲是哪一民族的歌曲吗?生:苗族歌曲。教师又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生:56个。师:同学们知道黄梅戏中的音乐吗?生:《夫妻双双把家还》。师:好的,今天我们来共同学唱这首歌曲„„。显然,学生的注意力已被老师的苗语演唱导入环节牵住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激活,导入衔接自然,为新课教学作好了准备。后来这节课非常成功。以上两个教学导入都体现了教师备课对导入环节的重视和精心设计。可见,教师重视课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四、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关键。
常言道,名师出高徙。这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基本功在教学实际中的重要性。例如在高等音乐院校的器乐教学中,虽说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不一定都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生来,但基本功差的器乐教师一定不能带出高水平的器乐学生来。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指导,更多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练习。然而,指导技能技巧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演奏。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后循,教师怎能做好示范呢?又怎样去指导学生作正确的练习呢?优美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很难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而烟消云散。在此情景下,希望学生的演奏技能不断提高将是十分困难或不可能的。因此,教师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关键。
如某师范学校的一位教师,课余休息时间常在自己的办公室练习小提琴。因为小提琴演奏技艺精湛,琴声优美。后来有很多同学被吸引而主动找到了那位老 师,同时恳求老师指导小提琴的学习。老师见此情景,便很激动地答应了这些好学学生的要求。接下来,这位老师便对同学们的课外教学作了认真细致的备课和辅导。经过精心的辅导,参加课余学习的学生没有一个中途辍学,并且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两年后老师因病离开了同学们。但是,很多同学都已打下牢固的演奏基础,都具备了较好的识读五线谱和正确使用小提琴的方法,基本具备了初步自学小提琴的能力。据调查证实,师范毕业后,有两名学生参加音乐院校高考。其中一位考入了艺术院校小提琴专业学习,毕业后从事专业音乐教学工作。这显然与该辅导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可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诱导和培养学生成材的关键。
五、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优越性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便于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与情境的内在联系,提高对无语义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根据音乐去展开联想,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获得音乐体验,学会欣赏音乐。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多媒体平台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红旗飘飘》的教学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怎样诞生的这一教学环节,可用多媒体再现抗日战争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入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内在的精神力量,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描绘的内容是一个战争场面,人民渴求解放的心声。同时让同学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拯救我们的祖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从而让学生认识国歌是怎样诞生的,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目标。可见,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又如在识别和欣赏乐器音色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乐器的特征、音色及其演奏特点后,学生便很快记住了各种乐器的音色及乐器的外形特征,同时将乐器名称与乐器音色建立了联系。如果这一教学内容运用图片展示和播放相应录音进行教学,当然也会收到一定效果。但不能将演奏特点展示给学生。甚至有部分教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完全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其结果收效甚微。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现场体验效果。可见,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
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此时,教师只需稍作引导,学生就会有所收获。例如,去年我县全体音乐教师参加的暑期教育技术培训,其中有一项内容是怎样剪辑视频音乐和制作视频音乐,这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没有谁不感兴趣。辅导教师指出这只要下载安装一个叫“会声会影”的软件就可以剪辑和制作了,请老师们打开已安装的软件,我们来学习这一软件是怎样操作的。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培训的老师很快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学会了使用“会声会影”软件对视频音乐进行剪辑、音频加载和音频分割的操作。可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教材使用方面我常常从现行教材中走出来,选择一些中学生感兴趣的通俗歌曲作为唱歌内容的补充。如《同桌的你》、《祝你平安》、《永远是朋友》、《从头再来》等。在学唱通俗歌曲《同桌的你》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非常主动积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模唱歌曲的旋律、把握住6/8拍子音乐的风格、理解并掌握了节拍重音的唱法(强弱弱次强弱弱),同时学会了用自然的歌声演唱歌曲。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喜欢音乐的天性真正的从内心展现出来。那一张张笑脸,一双双阔求的眼神的呈现就是见证。就这样,我将流行歌曲作为学校所有班级唱歌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其相关音乐课堂教学都反映出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极高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
开发地方民间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让民族民间音乐及相关文化走进课堂也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例如,某老师为了让学生欣赏当地民间唢呐音乐,临时聘请了民间唢呐艺人走进音乐课堂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现场演奏欣赏课,课堂教学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进行。教学过程如下(部分):学生在奏响的唢呐音乐中走进教室座好安静后,师问: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生:是我们当地的唢呐音乐。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当地民间唢呐嫁娶音乐何时吹奏吗?生:进屋、出门和客人到来之时吹奏。师:同学们回答非常正确。嫁娶和丧事吹奏的唢呐音乐是相同的吗?生:不同。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唢呐吹奏的喜事和丧事迎客音乐。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区分嫁娶中的迎客音乐和丧事中的迎宾音乐。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唢呐师为我们吹奏的喜事迎客音乐和丧事迎客音乐,顿时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完现场演奏以后,教师对两首音乐作对比分析、引导讲解和提问,结果大部分同学很快找到了喜事和丧事音乐的根本区别。反复欣赏后,教师引导学生演唱喜事迎客音乐和丧事迎客音乐的主题旋律。当音乐教师问起当地民间嫁娶和丧事活动各有哪些风俗习惯时,同学们争着回答的场面更加活跃了。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愿意了解和学习当地民间音乐及其相关文化。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发地方民间音乐教学资源,让民族民间音乐及相关文化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地方民间音乐,让学生更加热爱民间音乐,更好地传承民间音乐及其相关文化。可见,地方民间音乐及其相关文化走进课堂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总之,要想上好每堂音乐课,音乐教师要认真备好每堂课,认真搞好教学设计(课时计划),重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设计,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重视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可用音乐教学资源,积极自制音乐教学课件,为课堂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体验空间,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音乐教师还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上好每堂音乐课。
四、科学的教学设计加上精心组织教学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首先,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其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过程和认知规律,有序地编排教学内容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教学的程序并认真分析程序的可操作性,努力使其作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例如,某老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唱歌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歌曲的风格和情绪,知道歌曲的词、曲作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因为目标具体明确,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有明确的方向。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得到了定位: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风格的歌曲?歌曲体 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与歌词(学唱歌曲)。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阅读相关材料、展示片段视频或图片),认识并感受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
,曲作者。
5、观看解放战争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巩固练习(记忆和有感情演唱歌曲).7、作业: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和了解,请同学们在下周一升国旗时注意体验歌曲的情感,写一篇升旗感受。教学方法有:模唱法、欣赏法、记忆法、阅读法和练习法等。因此,教学设计就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指导作用,多媒体课件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创造优质高效的双边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组织教学要紧凑,讲解要准确精练,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就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去组织教学,其教学的有效性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那是因为有的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强,能驾驭课堂的缘故。因此,认真专研教材,拟定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组织有序紧凑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上好每堂音乐课的关键。
第四篇: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联教联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认为首先要备好课,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在新课程理念下上一堂课,应努力做到:
一、导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二、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
三、结尾要精彩
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录音中结尾,可以在师生对唱中结尾,可以在游戏中结尾,可以让学生在载歌载舞中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从内心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总的来说,要上好一堂课,教师是主要原因,只有存在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才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学的轻松,觉得学习真有意思”!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第五篇: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论文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沈桂春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了,这时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仔细思索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1、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2、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意识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谛。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愈来愈恶化,矛盾愈来愈尖锐,竞争愈来愈激烈,节奏愈来愈紧张,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这一切,都给人,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1、要宽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
2、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我们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