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85通信原理总结
RS485通信原理总结
一、RS232简介
串行通信方式,计算机通过该接口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通讯距离:9600波特率下建议在13m以内。
二、RS485通讯基础知识
1.与RS232相比,通讯距离长,可通讯多台设备同时进行管理。计算机采用轮询的方式对总线上的设备进行轮流通讯。2.接线表示:485+,485-,分别对应设备的485+,485-。3.通讯距离:理论上最远的设备离控制器可达1200米,建议控制在800米以内,控制在300米以内效果最好。如果距离超长,可使用485中继器,理论上可达300米。一般100米长的总线,最大传输速率为1Mbps 4.负载数量:485总线可以带多少台设备取决于控制器的通讯芯片和485通讯芯片的选型一般有32台,64台,128台,256台可选。5.总线选择:一般采用双绞屏蔽线或者网线的其中一组。如果用普通的线会有很大 的干扰,导致通讯不畅。
6.设备连接方式:每台设备必须采用手拉手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如果采用星型的连接方式会有很大的干扰。7.MAX485共模电压范围:-7V~12V 共模电压:指的是同相、反相输入信号都具备的直流电压分量。
三、RS422通讯
与RS485的区别是它的总线是两组双绞线,分别是R+,R-,T+,T-。由于布线成本高且容易弄错,现在很少用。
四、RS485特性 1.RS485电气特性:
逻辑“1”: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V—6V。逻辑“0”:两线之间的电压差为-(2—6)V。2.最高传输速率:10Mbps 3.485接口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强,即噪声干扰。
五、构建网络时要注意的事项
1.采用一条双绞线作为通讯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引出的现场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
2.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在阻抗不连续点会发生信号的反射,下列几种情况会产生这种不连续性:
(1)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线缆
(2)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3)过长的分支线引出到总线
六、RS485传输线缆为什么会有信号反射
这是波传输特性决定的。波在电缆中传输,遇到阻抗突变时就会反射,如传输线的尽头、传输线的不均匀都能引起波的反射。在线路比较短的时候,因为反射波与传输波的时差很小,基本重回,所以不会有较大干扰,但是线路越长,反射波和传输波的时差变大,引起的干扰就不能忽略,加终端电阻可以使传输线的尽头阻抗与传输线的固有阻抗匹配,减弱反射波。
第二篇: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我们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可靠地传输信息。本课程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首先建立了通信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其次在各章深入介绍各个部分的性能。从整体到局部,思路明确,框架结构清晰。
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侧重研究通信系统中每个模块的实现和性能分析。在这门课程中,主要讲解了通信系统基本概念,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分析,信道研究,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带通传输系统以及信源,信道编码等内容。
通信原理这门课,一开始就觉得很难,看到好厚的书、一大堆的数学推导公式就慌了。刚开始听课时,涉及到很多信号与线性系统、工程数学里的知识,老师讲课时,我们一脸茫然。后来通过下来复习前期课程,将以前知识重新拾起,而且老师在课堂上也不断引导我们回顾,慢慢地我们适应了通信原理的学习。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建立数学模型的学习方法。将通信系统模块化,我们并不需要了解各个部分具体的电路连接和实现,我们将其用一个模型来代替,研究这个模型的性能。例如在调制解调时,我们注重的是调制的几种分类,他们分别在带宽,抗噪声性能,实现难易程度上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条件需要来采用不同的调制。
2、总结分类对比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的记模块的性能,相互对比有助于更好理解。模拟调幅波学习时,我们可以将AM,DSB,SSB几种性能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将他们优缺点相互对比,既简单又明了还记忆印象深刻。
3、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在通信系统中,每种技术的使用都是有原因的。通过简单的推理可以将各种措施方法将相互联系,将各部分之间联系起来,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在数字基带通信中,很容易产生码间串扰,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我们采取理想低通和余弦滚降特性的设计。根据他们各自优缺点,我们又引进部分响应这一改进技术。这样我们很容易将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并更好地理解。
4、数学工具的应用。本课程数学推导多且繁琐,但是我们要记得,数学推导过程是我们借助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重点。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掌握了推导方法即可,千万不要陷入数学计算的漩涡中。
很幸运李世银教授带领我们学习这门课程。老师讲课很有经验,非常有特点。他系统概念很强,善于总结。每堂课前总会带领我们回顾上节课讲过的重点内容,将每章节之间都联系在一起。老师注重启发式教育,每次讲解新的概念时,他不会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前序章节的学习带我们分析现有系统的状态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引入新的概念。通信原理理论性强又比较抽象,李老师经常会举日常生活中例子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他人和蔼可亲,上课与大家互动特别多,带动上课的积极性,避免一味讲课灌输式学习。课堂上我们的思想是活跃开放的,不断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和老师互动交流,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通信原理》有极强的理论性,有大量、严密的数学推导和公式,而且分析推导的方法往往从时域和频域同时展开,要求我们从时域和频域的不同侧面全面、准确、方便地理解信号,掌握系统处理的特点和结果。这些充分体现了它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虽然课程学习已经结束,但是在学习本课程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篇: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
08通信2班王树伟0805070109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信息及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通信原理这门课,一开始就觉得很难,因为书本上一大堆数学推导公式看着就心慌,因为自己数学功底不太好,所以对那些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总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虽然课程已经基本结束了,但说实话自己的上面的很多知识也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数字信号的调制和传输方面,其中涉及了很多的数学推理过程。
我们的课程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但主要讨论数字通信。如果模拟信号不需要数字化,那么我们可以进行模拟调制,同样可以发送出去,这个过程要简单很多。
实际中的信号总是模拟的,我们把这些信号通过滤波等处理,得到带限的信号,经过采样保持电路,我们就得到PAM信号。离散信号经过量化归属到个档次的幅度中比如我们有2V,4V,6,V,8V四个档次的归类,并且规定1V~3V之间的PAM离散信号就归类到2V的档次中去,一次类推,通过比较给每个PAM信号进行归类,这就是量化。之后将量化了的信号进行编码,编码是一种认为规定的过程比如我们规定2V用00表示,4V用01表示,6V用10表示,而8V用11来表示,这样就把阶梯信号和二进制信号有了一种对应关系,顺着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刚才量化了的信号的二进制代码,这就是PCM编码得到了可以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数字信号。这就是我们本课程第五章节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中的脉冲编码调制PCM。
为了达到通信目的,我们就要将数字信号传递并且转换成模拟信号,因为模拟信号才是我们可以识别的。所以我们从存储器中读取数字信号,这些信号是基带信号,不容易传输。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数字信号的码型设计、功率谱分析、无码间串扰和扰码解码等有利于信号传输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本课程第六章节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部分。
经过数字调制系统就可以转换成高频信号而被发送设备以各种形式比如微波,光信号传播出去。接收设备将这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解调器,就可以还原基带信号,同样可以将它们放进存储器存储。缓存中的信号通过解码器,也就是与编码器功能相反的器件将数字序列转换成各种量化的台阶信号。最后将台阶信号进行填充恢复,我们就又可以原来的输入的模拟波形了。由此我们完成一次通信。这就是我们本课程第七八章节数字信号的调制。
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再应用第九章中关于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的进行进一步优化,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实用的系统了。
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信原理中也有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起初总把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的概念相互矛盾,总是把载波信号当做调制信
号,而且还深信不疑,后来老师用减数与被减数的关系引导我们才终于茅塞顿开。当然现在对这几个信号的概念已经很清楚了。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和频带信号(已调信号),基带信号与载波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已调的频带信号。
另一个让我有疑惑也是很感兴趣的就是复用技术,开始觉得很多复用技术很乱,但当明白它们的概念之后就觉得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也觉得这些技术的发明者很让人佩服。常用的复用技术有FDM、TDM、WDM和CDMA,它们分别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的简称。
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设置多个信道,每路信道的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路信道的载波频率互不重叠,这样一条通信线路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时分多路复用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时分多路复用更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它又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是光的频分多路复用,它是在光学系统中利用衍射光栅来实现多路不同频率光波信号的合成与分解。
码分多路复用也是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每个用户可在同一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但使用的是基于码型的分割信道的方法,即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码,各个码型互不重又叠,通信各方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且抗干拢能力强.码分多路复用技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它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减少干扰对通信的影响,而且增大了通信系统的容量.笔记本电脑或PDA 以及掌上电脑等移动性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就是使用了这种技术。
《通信原理》课有极强的理论性,表现为有大量、严密的数学推导和公式,而且分析推导的方法往往从时域和频域同时展开,要求我们从时域和频域的不同侧面全面、准确、方便地理解信号,掌握系统处理的特点和结果。这些充分体现了它作为基础课的特点。因此,它也是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必须牢牢掌握的一门课。虽然这门课学得不是很好,但也对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对通信系统的模型也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也体会到了本课程对我们专业的学生之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篇:通信原理总结
1.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2.2PSK恢复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倒π现象,反相工作现象
3.为了减小频率选择衰弱的流向需要限制数字信号传输速率(对)
4.高斯过程是广义平稳,是不是严平稳的(不是)
5.高斯过程通过线性后是不是高斯过程(是)
6.相干解调的2DPSK误码率最小……
7.基带系统所能提供最高频带利用率2 B/Hz
8.调幅抗噪声性能好于调频。错 调频性能好
9.如果一个系统各态历经性,是平稳的对,反之不一定成立
10.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包括哪几个部分:连续谱和离散谱
11.信道容量:离散信道容量,连续信道容量
12.如何消除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冲击响应波形h(t)仅在本码元的抽样时刻上有最大值,并在其他码元的抽样时刻上均为0
13:码间串扰的产生: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导致波形畸变,展宽从而对当前码元产生干扰。14:数字调试三种方式:PSK/FSK/ASK。
已知AMI码(信息交替反转码)恢复原有信号:把-1改为1
已知消息码,写CMI码(把1改11,00交替,0改01)双向码(1改10,0改01)
17.随机过程:E(均值、数学期望)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与时间间隔有关
18.广义平稳的随机过程特点:均值是一个常量,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19.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产生误码:信道加性噪声、码间串扰
20.PCM编码的几个过程:抽样、量化、编码。
21.高斯白噪声服从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22.单边带信号:相移法、滤波法、相移滤波法
23.数字传输中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失真与传输中叠加的噪声可产生误码。
24.观测码间串扰和加性噪声对可靠接受的影响靠眼图来观察。
25.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无差错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为信道容量。
第五篇:通信原理考试总结
1.模拟调制分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通信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信息的时空转移,即把消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
2.为什么要进行载波调制呢?
第一,通过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至较高的载波频率上,是已调信号的频谱与信道的带通特性相匹配,这样就可以提高传输特性。
第二,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三,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可以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
因此,调制对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3.门限效应:输出信噪比不是按比例随着输入信噪比下降,而是急剧恶化,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解调器的门限效应。
4.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在FDM中,信道的带宽被分成多个相互不重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其中一个子通道,并且各路之间必须留有未被使用的频带进行分割,以防止信号重叠。在接收端,采用适当的带通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从而恢复出所需要的信号。
时分复用:借助把时间帧分成若干时隙,各路信号占有各自时隙来实现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
1k=05.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h(kTS)=0k为其他数
6.无码间串扰的频域条件:∑ H(ω+2πi/Ts)=Ts|ω|≤π/Ts
7.随参信道:特性随机变化的信道称为随机参量信道。
8.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9.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
①信息源: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②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使发送信号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要。③信道:是一种物理媒质,用来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④接受设备:将信号放大和反变换。其目的是从受到减损的接受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号。
⑤受信者(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相反,即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10.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
①信息源编码与译码:
一、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通过某种数据压缩技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码元速率。
二、完成A/D转换。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②信道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③加密与解密: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④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⑤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一致,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
11.眼图,是指通过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基带信号波形,从而估计和调整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眼图可以定性反映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大小,眼图还可以用来指示接受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改善系统性能。同时,通过眼图我们还可以获得有关传输系统性能的许多信息。
12.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即恢复的本地载波与所需的相干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即“1”变“0”,“0”变“1”,判决器输出数字信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称为2PSK的“倒π现象”或“反相工作”。
1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一、误码率:①对同一调制方式,采用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低于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②若采用相同的解调方式,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信噪比2ASK比2FSK高3dB,2FSK比2PSK高3dB,2ASK比2PSK高6dB,③若信噪比一定,2PSK系统的误码率比2FSK的小,2FSK系统 的误
码率比2ASK的小。
二、从频带宽度或频带利用率来看,2FSK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三、若传输信道是随参信道,2FSK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14.时分复用的优点:便于实现数字通信、易于制造、适于采用集成电路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15.伪随机噪声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某些统计特性,同时又能够重复产生
16.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17.本原多项式:一个n次多项式f(x)满足条件①f(x)为既约的;②f(x)可整除(xm+1),m=2n-1;③f(x)除不尽(xq+1),q 18.简述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将受到破坏,从而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 19.2FSK通信系统中若“1”码与“0”码对应的信号幅度不相同,对传输信息有影响吗?为什么? 答:没有影响。(3分) 因为2FSK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调制在载波的频率当中,频率对应不同的数字信号,和幅度没有关系。 20.脉冲编码调制:通常把从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基本过程。 21.